播放地址

白鹿原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7

主演:张嘉益,秦海璐,何冰,刘佩琦,李洪涛,雷佳音,翟天临,李沁,姬他,王骁,孙铱,田昊,杨皓宇,扈耀之,戈治均,邓伦,南吉,郝洋,张瑶,孟召重,曹馨月

导演:刘进

 剧照

白鹿原 剧照 NO.1白鹿原 剧照 NO.2白鹿原 剧照 NO.3白鹿原 剧照 NO.4白鹿原 剧照 NO.5白鹿原 剧照 NO.6白鹿原 剧照 NO.13白鹿原 剧照 NO.14白鹿原 剧照 NO.15白鹿原 剧照 NO.16白鹿原 剧照 NO.17白鹿原 剧照 NO.18白鹿原 剧照 NO.19白鹿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6 00:35

详细剧情

20世纪初,渭河平原滋水县有一个白鹿原,生活着一群普通却不平凡的百姓。白鹿两家合而为村,相互依存又关系微妙。少东家白嘉轩(张嘉益 饰)与鹿子霖(何冰 饰)为了族长位置暗自较劲儿。嘉轩娶回逃难的仙草(秦海璐 饰),先后生下孝文、孝武和白灵三个孩子。鹿子霖爱走歪门邪道,一心 让两个儿子兆鹏和兆海光宗耀祖。生于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但不管谁做官,总不免鱼肉底层的百姓。白嘉轩顶着各方的压力,成为白鹿原上响当当的一根硬骨头。可是孩子们长大后,却各有各的主意。拒绝包办婚姻的兆鹏(雷佳音 饰)加入共产党,自己的弟弟则成为国军军官。白灵紧随兆鹏入了党,孝文一心讨好父亲,却渐渐偏离了正道。半个世纪的画卷,展现了中国乱世下的众生相……   本片根据已故作家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通过《白鹿原》看何冰,一枚真·老戏骨

大多数人开始知道冰叔都是因为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冰叔在其中主演宋慈。是一个屡破奇案但两袖清风,粗布麻衣又心系百姓,全方位清白廉直的人物形象

年幼时比较容易对电视剧中的正派角色优先好感。是一切美好的化身,而反派既为恶之代言。正派的心态和走向很好揣摩,总之伸张正义铲奸除恶,更容易贴近人之常态,但反派的心态却不那么好猜,需要把日常中扭曲的观点或心态,演成角色的固定性格甚至是本能反应。正派多数时候只需要正常表达,反派必须有夸张的表演和反应,所以心里是一直比较默认可以撑起反派的演员更有演技。

当时看《大宋提刑官》的时候,并没觉得冰叔有多出彩,但最近看了《白鹿原》,冰叔扮演鹿子霖,是一个和宋慈完全不同的角色,反差巨大,可能对提刑官形象过于根深蒂固,差点被违和感吃一个跟头,不过很快被冰叔爆棚的演技折服 没怎么看过原著,甚至连《白鹿原》改编的什么话剧电影都还没看过,基本上对鹿子霖的认知完全是通过冰叔的演绎理解的。 鹿子霖本性并不坏,但个性要强,喜欢和嘉译叔饰演的白嘉轩争高下,关于这一点,鹿子霖大概是受到了他父辈的影响,他的父亲就和白嘉轩的父亲就在白鹿原上斗了一辈子。片子中白嘉轩是族长,是一个腰杆笔直,行事磊落的汉子,对比之下,鹿子霖是一个喜欢动歪脑筋,有点市侩有点自私又有点喜欢逞口舌之快的小市民。 当白嘉轩和鹿子霖相遇铜矿的时候,这种对比更加明显,这种对比不仅仅是简单的台词与对话的对比,而是一种作为有这样特质的一个人从头到脚气质上的对比。冰叔在扮演鹿子霖的时候自己有设计很多小细节,并且他很清楚地知道扮演这样的一个角色,他放开的度该在哪里,太放开容易惹人厌烦,放的不开又不能好好的表现角色本身。

去祠堂假装陪白嘉轩跪祖先那场戏,白嘉轩即使是跪着也腰杆笔直,但鹿子霖刚跪下身体就蜷在一起,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设计,反而更加放大了两个人的性格对比。(之前看到有的人说,嘉译叔因为驼背不适合演白嘉轩,在这里想替嘉译叔说一句,其实白嘉轩挺得最直的不是腰板,而是精神) 还有最近几集,鹿子霖从城里开会回来和大家讲皇帝已经被参议代替,有人问参议是什么,鹿子霖一时讲不上来,很多演员的演法可能就是动动眼睛作势自己想一想,但是冰叔先垂眼,稍微扭脸避开目光,然后砸吧了一下嘴,然后再扭脸,假装强势和大家讲,而这一系列的动作已经把人物的心理传达到位了。

只有对角色人物有深度及深刻的琢磨与考量,演员才会真正的融于角色,才能以己之思贯彼之魂,才会出现像自然流露的动作与细节,冰叔在对鹿子霖的演绎上,真正做到也达到了这点。 《白鹿原》口碑上很大一部分成功都仰重在参与戏中的戏骨们,他们有通过时间打磨淬炼的演技,有对角色认真揣摩的态度,越老练越谦逊。拍摄前一起体验农村生活,干农活,和村民聊天,努力让自己融入这里,身心稍微有所代入,再正式开始进行拍摄,这样才能有味道。《白鹿原》在团队制作上确实用心,加之禁播门反倒加深对此剧的好感,强推一发,期待后续。

 2 ) 值得你追的电视剧—《白鹿原》

这一段时间忙于四川和学院的讲学很少看片,只是尽可能地抽空追着电视连续剧《白鹿原》,虽没有看全,也看了已播出的43集的大部。

一个感觉是小说《白鹿原》真是中国上一个百年里的伟大文学巨著,其文化艺术、历史社会价值完全可与《红楼梦》比肩!

第二点感受是电视剧制作的精良与用心。特别是看了电视台插播的记录摄制组拍摄实况的几集纪录片,更感受到数字技术时代带来的影视制作变化:视觉表现的自由与宏大,空间中运动的多样与灵活,解放与捕捉演员表演的提升与细微等等,真是与我们设备昂贵、沉重、复杂的胶片时代时的制作状况不可同日而语!

听说停播后此剧删减了10集,那么还有30集要播出,大家快追着欣赏吧,它肯定是值得你追看的作品!

 3 ) 书中人物和剧中人物点评

在我看来白鹿原书里写的应该不是一部抗日神剧,它独特的视角就是两边不偏不倚,谁也不信。朱先生极准确的一语道出斗争的真相:“烙锅盔的鏊子”。电视剧在白鹿原第一代的改编尚算不错,到第二代就开始白瞎,选的演员也好恶分明,没什么深度,可看性大大降低,一集我快进着最多十分钟就能看完。

白嘉轩:书中的白嘉轩是一个面上政治正确,底下也总是要占道德高地的人,所以黑娃不喜欢他,嫌他“腰板太直”,要给他打断。这种人有点像班里最好的那个学生,人缘和学习成绩都好,待人也好,你就是不知道哪里不对味就是烦他。陈老写到结尾才黑他一笔,讲他老了老了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别人闲话,说鹿子霖祖上是卖尻子发财的。水至清则无徒,他非要站在高处向下怜悯别人,你挑不出他什么做错的理,但是跟他活在一起太累。剧中对这个人的处理很直接很正面,反而导致这个人物没有太大深度,没有太多存在感。强行改编成一个真正毫无负面的人,只是像一道暗线把整个白鹿原串起来,把黑娃的怨恨看起来是奴隶对奴隶主的怨恨,实际上雇人干活没有什么谁奴役谁的,现在上班老板不叫你拿个外卖?

鹿子霖:剧里改编的鹿子霖是一个十分滑头懦弱一无是处的形象,他的确造下了不少孽,在孝文和田小娥的事上。但书里的鹿子霖有非凡的办事能力和组织才能,翻修祠堂粮仓搞的热火朝天,甚至孝武结婚,白嘉轩自己是主家不方便指使人,都是鹿子霖一手帮忙操办的;同时他也并不小气,白嘉轩要在祠堂里建学堂,鹿子霖爽快的出钱出力支持,这件事连朱先生都跪下谢谢他们,结果剧里这段情节被一笔带过。鹿子霖和白嘉轩两个人这辈子唯一的不同就是鹿子霖非常想当官,而白嘉轩由于姐夫朱先生的点醒,躲避这些差事,就这一点导致两个人的人生道路的完全不同。鹿子霖就像办公室里捧着领导积极揽事,组织活动什么的很在行的小领导,搁今天应该是很好的市场部小头头。

鹿三:这个人物的剧情安排的很有争议,看到很多人都说,鹿三是干不出赌钱和骗白嘉轩的事情的,没错,这个人最后是要杀田小娥的,他人物的合理性就在于他坚信自己是没有干过错事的,所以他才有“一身正气”去杀田小娥。他这个人没有唯唯诺诺低头认错的时候,永远都是一条汉子,所以黑娃落草时,大拇指一知道黑娃是鹿三的儿子,敬他爹,让他儿子当二拇指。

冷先生和朱先生:冷先生是白鹿两家的缓冲带,黏合剂,冷先生话少,脑子直(救鹿兆鹏拉了一车钱也不数就给别人),心也狠(毒死自己亲生女儿),这个选角正好就是冷先生的样子。朱先生的选角,总逃不出一股子白三爷的味道,但是就剧情台词和演绎来说,是没什么毛病的。

鹿秉德、白嘉轩他妈:两个老人虽然是背景角色,但是不得不说还是老人家拿捏到位,演技全部在线。

黑娃和田小娥:黑娃这个演员的演绎是不错的,又黑又壮为人莽鲁,是硬汉黑娃的样子。相对比田小娥就特别突兀,真的一点骚气都没有,就是一朵扭扭捏捏的弱质小白莲,我都能预估到后期她的堕落肯定会被演绎成全部都是被人欺压被人强迫的受害者形象。她没有田小娥的爽气大方,睡了就是睡了,跟谁就是谁,事实上田小娥这个人的形象没有必要去美化她,她就是一个不甘寂寞长得又好看的农妇,孝文的的确确就是被她给耽误的,她把鹿子霖引狼入室,又让孝文染上烟瘾,最后躺在床上等吃的被捅死。心比天高才有命比纸薄,她的确没做错过任何事,也没做过什么好事,就是因为她没做过什么错事,所以不用去美化,还原故事本来真相就行了。剧中一演到黑娃这一对就是干笑,什么别的也没有,用对着笑演绎性生活和谐,非常尴尬。

孝文和孝文媳妇:这一对是唯一一对还原度较高的夫妻,算是白鹿原第二代里唯一不怎么突兀的。

白灵和鹿兆海:白灵基本快进不看,看了恶心影响观剧体验,不看不影响剧情,听到声音就烦。鹿兆海剧本台词没毛病,但是演员看着烦,一起快进。

鹿兆鹏:这个人是被改编的最烦的一个,活活因为他把整个电视剧的基调看成抗日剧。鹿兆鹏这个人唯独是电影版里郭涛演的最好,为啥,这个鹿兆鹏是整本书最没有责任心也最无赖的一个,而且也算不上是个硬汉。他只负责给冰糖引诱你,一出事又跑逑了,基本他一出来就搞事情,搞砸了就跑谁都顾不上。他把黑娃拱出来搞革命,自己跑逑了,搞的黑娃有家回不了;他不结婚就别回去,结果结婚了把媳妇搞了又跑逑了,结果他媳妇就想那一夜想疯了,最后冷先生花一车的钱买他的命就求他给留个种,他依然不顾脸面跑逑;后来抢兄弟媳妇把白灵肚子搞大了还要他弟弟去送,最后到白灵死了他都没出现过;上山劝黑娃投共,黑娃不听,他就偷摸毒死大拇指,这个大拇指曾经救过他的命。所以鹿兆鹏这个人空有学问,没干过什么好事,背良心丧德的事情干的不比孝文少。大拇指在救他那时,大先生给他挑子弹的时候他撕肝裂肺的喊,黑娃都说“把嘴给塞上,叫得让人心烦”,大拇指笑着对黑娃说“这副虚气他还想入伙哩”。鹿兆鹏是没什么血气也没啥担当的人,实际还是跟他爹一样。

白鹿原第一代和第二代在书里最大的差别我感觉还是留后手的事。

白嘉轩不管罚谁打谁,都留条命。他唯独对自己儿子孝文最狠,那是他心里知道有条血脉连着,再狠也打不断,他对黑娃就无论如何总是留条后路,不管黑娃是不是打断了他的腰,最后黑娃死的时候就他最伤心,直接瞎了一只眼睛差点死了,为什么?他因为换地的事情总是对鹿家有愧,黑娃大名鹿兆谦,是鹿家的人,他觉得如果当年不换地,今天轮不到白孝文整死黑娃,而是反过来。鹿子霖把白孝文害得倾家荡产流落街头,屡屡接济,最后白孝文沦落到抢舍饭的地步,他也于心不忍,死拉着白孝文去见田福贤和朱先生,给白孝文找了份差事干起来,算是没有欠下白家一条长子的命。最后白孝文能成事能活到最后,也就是赖他当时给的这份差事。田福贤在电视剧里看起来无非就是国民党狗腿子,实际上田福贤跟鹿子霖一起办了不少好事,赈灾分粮建学堂他都有份,甚至最后鹿兆鹏要枪毙了,冷先生拉着一车钱去求他,他想办法也救下了鹿兆鹏。鹿子霖后来被抓到监狱里,他没收鹿子霖老婆的黑钱,替他存了一笔家底,这个人物是有他狡猾的人情味在为人处事的。他和大拇指一样都看人情世故看的很透,最后都是救了鹿兆鹏说,以后你们成功了,能留我一条全尸吗。这就是老辈人留后手的精明和厚道,做人永远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相对比年轻一代就全是把事情做绝的种,黑娃直接墩死鹿兆鹏的爷爷,打断白嘉轩的腰;白灵写狠信骂亲家导致和白家决裂,打小这么疼她,到死都没回来看一眼家里;鹿兆鹏更绝,自己亲爹交上台批斗就算了,把弟弟私定终身的白灵直接睡了;白孝文睡了田小娥,为了绝后患陷害死黑娃。年轻人做事都赶尽杀绝,利用你就利用透了,根本不管日后怎么说,鹿兆鹏对黑娃墩死他爷爷一字不提,黑娃对白孝文睡了他老婆也不提,鹿兆海乖乖的把白灵送走,到死前找的老婆还长得像白灵,找了老婆留了种就战死。看到这一代你就能看明白,白鹿原的“水深土厚”,朱先生写县志的时候因为这句话犹疑,因为水深土厚到白嘉轩这一代就绝了。

——————————

看了一下有很多写得好的长评,我这个就是自己记录的草稿,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4 ) 再有二十几天白鹿原就再见了

16年一月,北京部分杀青的时候我剪了花絮的四分钟当做送给大伙儿一个纪念,我说,两百二十七天,白鹿原,再见。二零一七年,再见白鹿原。当时没觉得不舍,反倒是期待得很,因为知道还有一年的后期,还会和它在一起,转眼,还有二十几天,就真的是要和它告别了,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在杀青的时候,那么多的演员会为它的结束留下了眼泪,才真正体会了翟天临对着我的镜头说的这些话,这个戏的杀青是让人特别伤感的一个事情,为什么一提到杀青这个事情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反应,都是大老爷们儿,可能是因为人生走得这么长,很难在某一个戏里面需要这么多的人齐心协力的拧成一股绳,去打一场仗,这场仗可以作为消场的仗,也可以是把白鹿原去诠释完的仗,要知道这场仗很难打,又炎热又寒冷,心里又受折磨,遇到过种种问题,遇到过很多生命的逝去,我们看到了整个事情和整个人生的发展之后,烙在我们心里的那种力量,你会发现最后打了一场大胜仗之后每个人对于胜利的得来不易的那种感情,往事一幕幕在脑子里就像过电影一样的时候,那种感情是战友之间的,是一个精神所在支撑我们的,可能就是这种原因让大家流下了眼泪。

 5 ) 一部小说就可以窥见整个社会

很久没写影评了 为了这部戏连续追了有快两个月,今天终于大结局了,不得不说本来陈老原著就经过删减,广电这么又一查一剪,不光剧情上把很多白鹿原上的“人”活生生的整成了“脸谱化”,大结局让还让很多原著粉倒胃口,但即使是这样,我觉得我还是想给他打五星,不是他有多么完美,而是在现在这种影视剧把观众当傻子,电视剧中毫无节操的给观众广告污染,连主演都可以抠图的时代,真的是被这部剧给感动了,多久已经没看见这么接地气的表演,这部剧就是给那些只知道请大牌小鲜肉,跪舔广告商,无智商的剧打脸,让他们知道就算没有所谓的“颜值高”演员,只要是打磨好剧本,尊重观众智商拍出来的,最后也能成功。

哎,对于打分的吐槽完毕,下面分享下追剧中一些小点滴,感觉下面会有点画风突变,科科~

1.先说说我心目中这次的演技担当No.1,毫无疑问必须是何冰老师啊!!!


在开头的前几集看白嘉轩和鹿子霖互怼简直太有乐了!相爱相杀~而且作为老北京的何老师这陕西话杠杠的!!话说我也看过小说,感觉真的是把这个人物演活了~ 当然颜值除外哈哈,毕竟原著中的鹿子霖可是白鹿原美男担当!睡遍原上多少姑娘!不过何冰老师身上贱萌贱萌的气质倒是满符合他情场高手这一设定。其实鹿子霖如果按以前的电视剧来演,必定遭逢脸谱化的设定,变成十恶不赦的大地主乡约,可是看完“圆桌派”何冰老师的解读,觉得他这样演才是让观众真正去欣赏一部戏,把鹿子霖塑造成了“人”,而不是“坏人”,让观众理解到每一个角色,看到一个全面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所以追剧中才发现原来相比性格特征不明显的白族长,鹿子霖才是圈粉无数的人气王好吗,因为他演出了中国农民特有的幽默感,自始自终都是为了自己家,为了自己儿子,为了自己后代,当然如果跟白嘉轩的“大公无私”相比,他显得有点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可是这难道不才是最真实的人么~ 白嘉轩式的无私牺牲的是更多的人,这种价值观也是我不能苟同的,具体后面会讲~总之,鹿子霖可以说是本剧最精彩也是最惊喜的角色之一了,他演的鹿子霖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可能是我们自己,哈哈

2.接下里说说本剧中最同情的人吧~



 白孝文,也就是白家长子。如果说鹿子霖是本剧演技第一担当,翟天临的白孝文可以说是第二了~(当然喜欢二豆的同学完全可以反驳,毕竟二豆是神演技!)说实话,之前看过电影版,白孝文这个角色不仅不出彩,甚至我都觉得像是给田小娥作配的,所以对于剧版完全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个人物。如果看了小说的同学估计知道,白孝文是活到最后也可以说是笑到最后的人了,在中国过去这么动荡的一百年间,白孝文这样的人能最终活下来其实也可以一窥一二他的厉害之处,不过我觉得这部剧之所以好就是拍出了白孝文的一部分内心,并没有简单的把他归类于“坏人”或者“处心积虑”之类的性格。最开始我们都记得小时候的白孝文因为被族人恐吓说了慌,被白嘉轩打罚,其实就可以看出他的懦弱不是没有原因。作为长子,白孝文一直是以族长的接班人来培养的,其实如果不是碰上个这种爹,他心里也不会变得如此扭曲。白孝文从小到大的几次反抗其实都没有得到他父亲的关照,比如最早他想要去省城上学,他爸直接否决了,但到他妹白灵时,(剧里的白灵是个疯子这点是共识~这里说的是书里)虽然反抗,但白嘉轩还是同意了,而且在那个年代,白家不花钱供男孩读书却供女孩(是否可以看出白嘉轩男女平等的意识哈哈),白孝文的心里滋味可想一般~到了后来白孝文读书后想进城谋事,又被他爸拉回来种地,包括为了给自家的棉花机找个师傅,竟然利用孝文的婚姻做交换(娶了扎棉花家的女儿)。我想任何一个人如果被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样对待,也很难免不萌生出很恨这个家庭的想法吧。可是其实前面这些孝文都忍了,一直到他跟小娥偷情被发现,然后他爹亲手用刺鞭,就是长满尖刺的沙枣树树枝,而且被抽打了几十下,在小说里这种刑法是可以抽死人,并且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ps看到电视还原简直太血腥了,我都觉得快成看恐怖片的赶脚。。。)所以很多人觉得孝文学坏怪不了别人,都是白嘉轩逼的。其实我想很多人也看出来白嘉轩这个教育非常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鹿家的孩子普遍比白家的孩子有出息,白嘉轩太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了,不服从就暴打,这种法西斯式的做法真的挺可怕的。也许自此孝文也明白,其实他那个爹,把自己的脸看的比自己儿子的命重要,白嘉轩为了恪守自己的脸面,为了受到大家的崇敬,可是却让自己的家人遭殃,所以相比之下我觉得更希望生活在鹿子霖这样的人家,把自己的家人看的比外人的眼光重要。我想也许是为了报复他爸,白孝文自甘堕落,也确实自此使得白嘉轩更加生气。



白孝文这个人物的心理层次的变化其实是最多的,他不像鹿子霖那样,明白人都看得出来鹿家那点小九九,白孝文太隐忍了,他甚至骗过了白嘉轩。其实从田小娥死后,白孝文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演员的功底深厚。白孝文的单纯只在他跟田小娥在一起的时候,他不愿意呆在对他没有爱的家里,所以他宁愿去破窑里住。可是当他得知连田小娥都是鹿子霖唆使来的时候,他真的是挺悲哀的,原以为会有人真心实意爱自己结果还是被算计。所以这个时候他开始腹黑的谋划一切,包括为了完成自己的复仇,巴结着岳维山,又向黑娃示好,最后他终于把鹿子霖送进监狱,杀死黑娃,完成了自己的复仇。原著里白孝文最后当上了我党的县长,然而抵不住压力,电视剧改了结局(毕竟让观众看出我党混入奸细可不好。。。) 结局是白孝文被他爹(是的,白嘉轩)亲手上交给了国家(我党)。。。 虽然我跟很多人也觉得这结局日了狗了。。。 一部批判小说活活改成了样板戏。但还是不可磨灭这个人物自身的魅力和演员的努力。尤其是最后,孝文演技大爆发了,他问他爹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想不通啊~我想很多观众也都想不通啊。。因为放到现在来讲 白嘉轩活活一个白左圣母啊!他简直救人民于水火,他自认为最大公无私,所以族人都得必须听他的啊。。,(虽然此处我只想白眼🙄️)

所以我说摊上这么个爹,白孝文也是心累的没边儿了。。对自家长工比对儿子好,拿自家儿子命换长工儿子命,是的,谁让你爹你这么全宇宙最正直的人呢。。。所以全剧看下来,真心悲剧的人物是白孝文啊,一辈子都希望他爹能爱他一点,然而他爹太圣母了。。。卒~

3. 放到最后的人物必须是一个自己喜欢的啊,笔芯~ ❤️

当然是wuli兆海啊~
 


真是看到兆海笑心都要融化了好吧~
其实兆海这个角色小说里面着墨不多,反而我觉得电视剧拍的更好看。之前看到一个评论,说是白鹿原的白鹿书里是影射白灵,可是现在我觉得兆海才是白鹿原上真真正正的一个单纯不做作的白鹿啊~~ 哈哈 兆海不仅对自己心爱的人一心一意,对家里人也很好,鹿子霖受了岳维山的难,也只有他能帮他爸,而且兆海还是位心怀国家的好青年,不掺和这种党派纷争,乱七八糟毫无意义的事情,他去参军报国,最后壮烈牺牲!所以相对比他哥哥,不仅抢他的初恋,给人家把肚子搞大 而且还大言不惭的说“相信哥不是一个随便的人” 呵呵呵(所以随便起来不是人么)对于鹿家,鹿兆鹏不仅没做出任何贡献,而且连家人的生死都可以不顾,对待父亲也是比兆海更冷漠(当初农协甚至带领农民要斩首鹿子霖)同时也算是间接害死了白灵。就算是对身边的人,比如黑娃,兆海,他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帮他,鹿兆鹏却也是在利用他们为了革命。所以跟鹿兆鹏相比,兆海简直就是小天使一般的存在~ 所以最后在兆海死后,朱先生才对鹿兆鹏说:你跟岳维山其实都是一样的人,不管是哪个党,都为了争名夺利,只有兆海是把生命献出去的人。
ps(为了看兆海被迫把每场有鼻炎灵的戏份都看了,简直生无可恋。。。。)

其实陈老这部史诗级的著作表面上是在写白鹿两家人的兴衰,其实更多是反思中国这一百年间的动荡,变化。白鹿原的白嘉轩,鹿子霖代表着传统文化中有阳面也有阴面,当新的文化冲击,那些打破旧文化束缚,纯粹追求新潮流的人,比如鹿兆鹏,白灵,他们可以完全不顾礼教,不顾长幼尊卑,他们展现了另一面,当然,这原上还有很多人,被时代被迫赶着前进,却还是固守着官僚的风气,比如田福贤之流。这些人,无论是推动力,还是阻力,其实都是形成我们今天社会的一个缩影,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从白鹿原的开篇到结束,在这片原上,乃至整个当时社会,最终得到了什么,又最终失去了什么。

 6 ) 白鹿原的乡土与今日的农村

海外多年,类似同乡团的组织见的多了,不仅中国人的,也有比如韩国人的,日本人的,等等等等。

但是只有中国人的同乡团,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中国同乡会”基本上是有没有。。。有的只是“广东同乡会” “浙江同乡会” “东北同乡会” 。。。老乡和老乡彼此抱团取暖,这时候,“中国”这个概念是丢到一边的。

这几乎应了鲁迅的那句老话:“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 乡土之重, 血浓于水。 家国之轻,单薄如纸。

如同电视剧厚重的颜色一样,《白鹿原》这份乡土,正是对“重乡土”最好诠释,乡土之权, 乡土之情,乡土之景。以白家,鹿家两大家族形成的原上的人口,以“宗祠”围绕展开的公共日常生活,以“族长”为领导所进行的权力控制,以“先人”为最高的信仰和敬畏的对象。“羞先人” 是他们表达耻感的最高方式。

这乡土,对我似乎是熟悉的,似曾相识的,久别重逢的。

这乡土,对我来说又都是新鲜的,没有经历过的,是陌生的。

以我为数不多去农村的经历,以及我所获得的信息所在我认知里构建出来的当今农村,和白鹿原比,早已翻天覆地。

我认知中的当今中国的农村,(有一部分)是赌博遍地,是攀比成风,是流氓横行,是迷信泛滥。这些问题,也许其实只是人性中不可根除的那部分“恶”在农村的野蛮生长,也许自古就有,但是不同的是,在白鹿原里,原上的百姓有个族长,叫白嘉轩。 为了抓赌,可以整夜坐在戏台上不回去睡觉的族长,为了治贪,可以在祠堂里用家法惩治流氓的族长,为了扬善,不惜代价请先生办学校。 这族长,就是在传统乡土环境下的权力,法制和政治结构下的一种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的一种代表和投射。

白嘉轩带着乡民放倒村口那块《仁义白鹿原》的碑时,有人问:放倒这块县长立的碑,怕不合适吧。鹿三答:原上祖祖辈辈,啥时候听过县太爷的。

这番对话,生动形象得描述了中国乡土曾经”皇权不下县“的政治现实。 乡土没有皇权,族权就是乡土运行的政治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乡绅,地主阶级被打倒,原有的族权架构被打破,一种平衡失去后导致的权力真空,让乡土失去了原本的模样,虽然上层美好地希望通过村民自我选举来形成基层群众自治,来填补这份权力真空,然而事实众所周知并不理想,乡土反而呈现出一种“苍天已死,黄天未立”的混乱场面。 以白嘉轩, 鹿子霖为代表的传统族权被清场,基层民主政治权力并没有足够成熟,这“空档期”成为了混乱的根源,于是产生了今日野蛮生长的农村。 可惜的是,中国高速的经济成长并不能缓解这份乱象,就好像白鹿原里,乡民们种罂粟有了钱,并没有改善生活而是选择了滥赌一样。

才看了十几集的《白鹿原》,我觉得真好,好在真实。 看着白鹿原那种乡土,对比今日的中国,其实心里会有种打断了骨连着筋的痛苦。

(完)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iforca http://t.cn/RamKz9N

 短评

觉得嘉译大哥应该去拍人民的名义。

3分钟前
  • 鹤鹤
  • 力荐

这种精品剧我必须要给五星啊!全员演技都在线!张嘉译演白嘉轩很适合!

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诶,翻了翻短评,好像没有人提到播放片头曲时出现的陈忠实先生的照片,据说其实是有先生动态影像的,但是导演组就想用这张有代表性的照片怀念他,片头曲在放,其他画面在动,只有先生的照片静静在那里,是一种尊重,更多的是想表达一种凝固的时光吧,良心剧。

6分钟前
  • 人五_
  • 力荐

白灵一点都不灵

11分钟前
  • begin
  • 推荐

随随便便截图都能做桌面。这就是我想象中白鹿原的样子,一帧都不想错过。85集鸿篇巨制,敢拍能拍完,最后还能过审放出来,放出来做到对得起原著,这个勇气与智慧我给五颗星。(立flag:我要写长评)

13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力荐

为了何冰看的剧,本不想评论,实在被孙铱演的白灵气到了。至少原著里白灵绝不是一个“二愣子”的傻白甜,好气啊!你还我冰雪聪明的白灵!孙铱活生生把冰雪聪明演成了二愣子村流氓

15分钟前
  • 白露
  • 推荐

这部电视剧里的女人走路是典型的裹脚女人小碎步,小时候见过太姥姥走路,就是这种姿态。考究!就冲这一点,给五星。

16分钟前
  • 上郡先生
  • 力荐

傻子二豆是妙笔。何冰“达”的鹿子霖太喜欢了。播到现在最喜欢的是黑娃和小娥,然而自己只能是白孝文。大概是我们大多数人吧: 孜孜不倦地活着的“良民”,容易向“私欲”妥协的好人。编剧的能力有限,但是也得权衡娱乐和文学,毕竟大多数人观剧只是闲暇娱乐。

17分钟前
  • 桐yin
  • 力荐

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间再无陈忠实。一群演员为在这部戏能去体验好久的关中生活,请教当地农民学习,实在是难得,望能重铸白鹿精魂,能了了陈忠实老先生的遗愿

18分钟前
  • 圣墟
  • 力荐

陈先生病逝一周年。【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间再无陈忠实】,10年立项,6年筹拍制作,总投资2.3亿元,提前10个月布景,开拍前集体去农村体验生活20天,94位主演,400位工作人员,40000多人次群演,大规模转场10次,拍摄227天。以小说内容和制作规模来看,4星半还是可以的。

20分钟前
  • 江南开爷
  • 力荐

何冰老师一出场 就感受到了演技 震惊 哪有出场不到一分钟就能让观众觉得演真好的(不是吹啊……

24分钟前
  • WanKaiNink
  • 推荐

大百灵一出来吓死我了,演技捉急剧情渐入后半,女性角色仅剩下大白灵,虽然还是有违和感,倒是慢慢习惯。演技不足,角色限制,撤换八卦,种种原因使白灵和演员都受到大量负评。不由的让人想起小娥的遭遇。并不想要肯定或否定什么,白鹿原里说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好作品让人自省仓促结尾,深感遗憾

25分钟前
  • ki
  • 推荐

何冰碾压张嘉译是唯一看点。

30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第一集 舌尖上的白鹿原

35分钟前
  • simba
  • 力荐

一星扣白灵,应该是本剧最大的败笔了吧,演的太过了,一出场就是在瞪眼或者发疯

40分钟前
  • 再喝一杯咖啡啊
  • 推荐

开头就发现改动颇大,演员都不错,继续观望。ps:关于口音问题,说普通话怎么了?尽量还原陕西话的风格就够了不是吗? 当初青岛往事没说青岛话;红色也没说上海话,说的也是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怎么就没这么多人挑毛病?如果演员练了一口不标准的陕西话,你们也一样会挑刺吧,真难伺候🙄️

41分钟前
  • 瞧你内德行
  • 推荐

豆瓣上哪来这么多喷子?非要跟原著去对比。电视剧要拍成原著那样,在天朝能播吗?有编剧的再加工,有道具的用心,有演员的付出。人民的名义我一集也没看,但这个剧还在想尽办法跟。原因很简单,接地气,不是那么装。满屏的手撕鬼子、玄幻仙侠你们不去喷,跑过来喷这个剧,有劲吗?

46分钟前
  • 特立独行的猪
  • 力荐

不喜欢演主角白灵的演员,演技有点做作浮夸,为了演灵气而故意装疯卖傻

51分钟前
  • 李大猫
  • 推荐

虽然和小说相比,情节改动不少,但是这样一条故事线保住了: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主义者白嘉轩,膝下出了一个利己、诡诈的变色龙白孝文,盖因白嘉轩就是一个狭隘的大家长;但是基本上以负面形象出现的投机分子鹿子霖,却培养出两个伟大的儿子,鹏海二子,海阔天空,赤纯地舍生取义,盖因自由令人高贵。

56分钟前
  • 唇红齿白章北海
  • 力荐

看了很多人说停播是害怕收视比不过“择天记”,我就在想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年少轻狂么?

58分钟前
  • 米饭爱好者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