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解放军在巴黎

喜剧片法国1974

主演:让·雅南,尼科尔·卡尔方,米歇尔·塞罗尔,玛莎·梅赫勒,长塚京三

导演:让·雅南

 剧照

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7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8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9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1

详细剧情

  20世纪60年代,在主席以及我党的英明领导之下,中国人民终于挫败帝国主义的阴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欧洲的土地上。六亿雄狮镇西方,欧洲民众尽欢颜。
  腐败堕落的法国总统及其走狗落荒而逃,我军兵不血刃,顺利入主巴黎。为了帮助欧洲民众改造资本主义思想,早日脱离苦海。我军响应主席的号召,在欧洲实行计划经济,以国家为单位对各国工业进行整体规划。在思想改造方面,我军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欧洲各国,如在法国电视台开办一档名为《电视批斗》的节目,对思想落后的坏分子批倒批臭;彻底改造奢华淫靡的社会风气,将一切资本主义的堕落符号与象征扫除殆尽;适时举行军民联欢,排演大型红色歌舞剧《卡门》。在一番大力整治之下,法国巴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积极进取的好局面。
  然而,仍有部分反动分子亡我之心不死,在他们鬼祟的动作之下,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岌岌可危……

 长篇影评

 1 ) 太阳是方的

《太阳是方的》

从前,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国家。

在这个国家里,只有一种机构,就是“学校”。这个机构把这个国家的人民分成了两种人,老师和学生。年长的都是老师,年幼的都是学生,待年长的死去,年幼的年长,老师就会换人,而新出生的则补充了学生的位置。但两个阶级之间都是平等的。

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间建立着厚厚的墙,他们不与外界有任何交流。

所有的人民,不论他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校里,他们只做一件事情:研究正方形。如何画出最完美的正方形,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他们价值观也因此诞生,四边越相等的图形,越接近真理,但如果越像明显的长方形,就是谬误。

年长的把这个信念传承给年幼的,然后死去。年幼的继续在学校里认真地画,希望可以画出最完美的正方形。没有人思考过这个信念的由来,但是默认它必须被传承下去,因为它象征着存在的意义。

他们几乎没有个人生活,饮食和住宿条件也很差,风暴,地震和洪水等灾害他们也漠不关心,学校外的生活他们知之甚少。但每个人每天都活得很充实,虽然忙碌疲惫,但是充实,因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正方形作品越来越接近真理而憧憬。通常一些人民在忙于思考真理的时候,或被河水卷走,或被野兽吃掉,但是他们的死往往被活着的人所推崇和尊敬,他们把这些因为思考真理而牺牲的人,称为“烈士”。

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变了。

学校里的一个孩子,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

他的老师被震惊了,一个图形居然没有一个角,也没有一条直线的边,这是多么可怕的谬误。于是老师们开始讨论,这个不具备任何方形特征的图形开始让整所学校恐慌起来。正常的对真理的追求和创作被停止了,学生们在窃窃私语。似乎有一所通往未知的大门被打开了。

这个图形无法被称为谬误,因为谬误的存在是用来反证真理,谬误也是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而它却可以颠覆真理,因为它没有边和角。如果承认它不是方形,而是新的东西,那么真理的唯一性就会被动摇,人民会失去原有的信仰。

于是老师们把这个孩子叫来,问他,你为什么画这个图形?

孩子回答说:因为这是太阳的形状。

年长者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恐惧感让他们面面相觑。这个孩子不但画出了一个颠覆真理的东西,还注意到了太阳。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个都曾或多或少地关心过方形以外的东西,但是他们保持了谁也不去多思考或多说的默契。可是这个天真的孩子看到了他本不应该去看的东西,而且如此天真的是,他居然说出来了。

于是,老师们决定,撕掉孩子的作品,然后在所有年幼者面前抽了他五十鞭子,作为对他胆大妄为的惩罚和对其他蠢蠢欲动的孩子的警示。老师们宣称,什么都没发生过,正方形是唯一的真理也是唯一的追求。

这个孩子选择了抗争,他不服从,而因此他招来了更多的鞭子。于是抗争开始转入地下,他趁着黑夜的时候,将圆形画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天老师们要忙于毁灭掉这些可怕的图形,然后他们决定完善这学校里原本没有的惩戒系统,学生们被告知,如有人不遵守真理,他们会依次被处以鞭刑,然后被禁闭,法律出现了。

于是第一个画圆形的孩子被剥夺了拥有画笔的自由,在被指定的老师的监管下服刑禁闭。而为了分工明确,也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兴的法律,老师们开始出现不同的阶级。最早参与制定法律的和资格最老的,同时也是最坚决拥护真理的老师,开始拥有支配其他老师分工的权利,于是他们从法律的执行者和真理的推广者的身份中提升出来,变成了法律和真理的奠基者和监护者,他们称自己为校长。

而原本老师希望通过严格的法律来限制的异端者的想法落空了。学生们在法律出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抗争。一开始是圆形,然后是三角形,接着菱形,梯形,星形,椭圆形,半圆形全部都出现了。每一个的新的图形的发明者都拥有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互相支持彼此的斗争,当然也一无落网地被校长们和老师们追捕。

一些画方形很差,也想不到别的图形的人开始在这个混乱时期囤积粮食,然后在斗争者饥饿的时候以高价交换,因此商业开始萌芽,有一些人拥有了除了真理以外的资本,更因此得到了享受。

后来校长们累了,而大部分的老师都因为自己有执行法律的义务,却无制定法律的权利开始质疑和动摇。于是校长们就对那些非方形的创造者说,你们画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你们在学校的公共场合承认方形是唯一的真理。作为回报,校长们会依靠提供市场的权利,从商人那里抽一部分资产,称为税金,将这些分发给那些斗争的人们。

一部分斗争的人开始动摇,于是他们内部出现了分裂,有人选择接受校长们的条件,其他的人就开始攻击他们,进而攻击他们的图形。于是斗争开始在他们之间蔓延,他们不再集体攻击方形作为真理的唯一,而是彼此攻击对方的图形不可以成为终极的真理。

而逐渐地,那个最初画圆形的孩子,被人们看成是真理的唯一拥有者。他当初说过的话,被人民传为经典。他虽被监禁着,但是一部分对学校充满迷茫的人开始追随他,信奉他,甚至神化他。因他当初说过“太阳”这个词,这些信奉他的人民开始去观察太阳。很多人的眼睛因此被灼瞎了,但是很多人相信,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真理。虽然现实中真理的获得对他们一无是处,他们还是贫穷和迷茫,但是他们建立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实的生活是虚无的,还有一个永恒的世界在他们死后存在,而只有真理的追求者才能享受那一切。生与死的差别开始出现,对死亡的恐怖开始加重,一部分商人甚至向那些被灼瞎的盲人捐献自己的资产,为了获得真理追求者的名号。

校长们再次恐惧,他们无力监禁太阳或者修建个巨大的屋顶罩住整个国家。于是法律开始变得更加严酷,死刑出现了。但这于事无补,那些被处死的瞎子们都幸福地认为自己会享受永恒。

于是校长们开始妥协,经商的,继续经商,画不同图形的,继续画,只要人民坚守一个准则:即不要抬头看天。如果遵守这个准则,作为回报,校长们让出一个空缺的座席,让所有人都可以有资格竞选,并担任一端时间拥有权利的校长。为了获得那个席位,人民开始把精力投入到对自己的夸大和对别人的贬低中,因此,政治和竞选出现了。

后来,校长们的位置牢不可破,老师们为了成为校长而努力地灌输给孩子们方形这个真理。那些原本画了其他图形的人都放弃了,因为他们发现画方形可以最快地让他们成为校长。那些信奉太阳的人也放弃了,因为他们的信仰无法填补他们的贫穷。他们之所以在乎贫穷,是因为那些经商的人越发地富有,商人们什么真理都不信,只是会缴税给校长们以便获得更多的市场。

很久以后,那个一直被监禁的孩子就快老死了。

忘了说一声,这个国家已经出现了媒体。因此,孩子的死期就成了每家媒体必争的头条。人民开始重新关注这孩子和他曾经的抗争,争论再次蔓延,但这次的争论充满了模糊和迷茫,人民已经不记得他当年画过什么了。

孩子死的那一天,他躺在床上,被放置在学校的操场上。所有人都盯着他,希望他能在死前说出那条传说中的真理。而校长们也很紧张,他们虽知争论是短暂的,但他们怕孩子在死前说出圆形这个词造成真理的第二次被颠覆。

孩子只说了一句话,就死了。

他说:请谁把天窗关上,阳光太刺眼了。

后来,这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消灭了。敌国拆毁了边境的墙,坦克,装甲车和机动部队开始扫荡。

这个国家没有抵抗就灭亡了,原因很简单,这么多年来,一直坚信方形是真理的他们,始终没有发明轮子。

 2 ) 这个电影在当时是反动典型!

当时的中国政府非常正式的抗议了这部电影的上映,具体情况记不清楚了,因为这部电影,我们国家取消了原定的访问,法国政府也没有取消这部电影的上映。

 3 ) 解放军万岁



    法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大概和他们的共性有关,都有点女性元素的柔软气质,不同的是法国称为浪漫,中国的称为中庸。

    1974年,中国人的雄性激素集体爆发,在广场上汹涌澎湃的人们如同高潮的瞬间压抑了若干年的精子,有些疯狂的冲向卵子,有些连卵子都看不到,只能望天舞蹈。
    
    那一年,法国人可能恰恰相反,其实法国人和中国人差不多,都有点象煮不啪纬不熟的温吞水,可能和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过于浪漫有关,所以题材上通常出不了”抨击性”的题材,只有”讽刺性”的。

    从戈达尔的《四百击》中就可以看出,小家伙这么受不了家里,他也不敢拍桌子打板凳的和父母抗击,他只能一个人到海边去。中国人也差不多,我那么大的时候经常一个人骑单车到长江边去静望。要是放美国,早就开打了。

    有时候太软了会让人很无语,我就时常惭愧自己小时侯打架太少,怕以后自己生个小孩象方枪枪的话我连故事都没得向他讲。法国人拍的电影很温存,解放军进城了也不忘接吻,完全没一点恐慌。可见浪漫是多么可怕的力量。就这个浪漫的骨子,不用说好坏,反正没得变。
    
    变是没得变,人家有的东西总是很向往的,何况流行总是叫人无法抗拒的东西。人类总是短见,哪管它十年半载或许一辈子都跳不出灵魂看不清好坏。

    当年就流行这个,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戈达尔,曾经就非常向往红色中国,后来他坦承了自己年少时的盲目和对红色中国的误读。现在你到美国去,还可以很方便的买到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就象切.格瓦拉的头像,卖的也是个流行,管它红书黑书,卖得脱就是好书。

    人都图个闹热,当年东方人在广场上集体疯狂的场面,哪个DJ可以打碟打到这个程度,法国人的酒吧场子小,就图接吻方便,回头一看人民解放军,齐刷刷的绿军装,红宝书,忠字舞,那才叫个气派,看得心痒痒啊,人家可以红色娘子军编排成芭蕾舞,我也可以让法国人穿上蓝军装绿军装,恶搞<卡门>。

    看电影,也就那么一回事情,若干年以前知道<解放巴黎>这个名字,以为是战争电影;过了几年听人说,又以为是政治电影,现在看到了,才晓得是一部喜剧片,还是关于人民解放军的。

    关于人民解放军的喜剧片相当稀少,我建议在碟架上,把它和《三毛从军记》放在一起的。

 4 ) 《解放军在巴黎》的历史背景及八卦

历史背景: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西方大国中首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此举即向美国宣示法国的独立外交政策。 (对应情节:中法合作万岁)

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组织,只保留政治组织资格。 (对应情节:国防部长找不到核武器的钥匙)

1968年,爆发五月风暴。法国共产党和总工会决定5月29日游行,迫戴高乐下台。戴高乐为防备法共组织的游行队伍包围爱丽舍宫,决定当天远离总统府,于5月29日中午秘密前往西德,会见法国驻德武装力量总司令马絮将军,寻求军队支持。 (对应情节:共和国总统逃到纽约)

5月30日戴高乐在巴黎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解散议会但不撤换总理,并在当晚组织近100万人的反示威。6月大选中,支持戴高乐的右翼多数派获得大胜。戴高乐虽然重新掌权,但“五月风暴”所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并未随之消失。 (对应情节:共和国总统在解放军走后回来接收权力)

1969年4月,戴高乐由于提出的削弱参议院权力修宪案公投被否决,宣布辞去总统一职。

1970年11月,戴高乐去世,原定出访中国的计划未能成行。

60年代末70年代初,多部对法国在德国占领时期“法德合作”以及战后法国惩治“法奸”举措的反思著作发表和翻译。反思“法奸”通敌行为和法国国民性的思潮高涨,其后还有1974年上映,路易·马勒导演、莫迪亚诺编剧的《拉孔布·吕西安》。

据估计,二战期间死亡的法国人,其中一半人死于同胞之手。《解放军在巴黎》片中也体现出,解放军似乎比接受过共产主义改造的法国青年人更有人性。

投资:

法国最大的军工集团达索集团老板马塞尔·达索投资了此片,有两个条件:

第一,海报要贴满从他家到香榭丽舍大街的办公室的路上; 第二,在巴黎,影片只能在他旗下的电影院放映。

票房:

巴黎约60万人次,全法国 165万人次(1975年法国人口为5265万人)

社会反响:

电影引起毛主义者的愤怒。毛派分子以向银幕喷油漆的方式表示抗议。法国共产主义联盟(Union des communistes de France )宣布让·雅南为“电影圈的大鳄、土豪,高蒙公司的同谋”

评论界也非常不客气,《世界报》说它是“粗鄙的纪念碑”。

导演/主演:

让·雅南(Jean Yann)

其父二战时被德国俘虏,幼年生活颠沛流离。左派,参加过五月革命。其时为电台主持人,在电台节目中发表了著名口号“Il est interdit d'interdire! (禁止被禁止)”。

Il est interdit d'interdire!

1972年以皮亚拉导演的《我们不能白头到老》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1992年以《印度支那》获得凯撒奖最佳男配角

另一主角米歇尔·塞候(《蝴蝶》里的老爷爷),曾以《真爱未了情》(1995)、《审判》(1981)、《虚凤假凰》(1978)三获法国凯撒奖最佳男主角。

 5 ) 对于人心真正的讽刺

对于这部电影的各种评论,豆瓣上都很详细了,我也没有什么更加高明的见解。但有一点,大家普遍认为电影讽刺了法国人自己,但我更觉得其实这是对人心的讽刺,而不仅仅是法国人。
官场的官僚主义,媒体只是当权者的喉舌,阿谀奉承的墙头草,互相揭发的老百姓······
电影的成功在于,看的人脸上在笑着,心里却在疼着,甚至乎笑不起来,这才是真正的讽刺吧

 6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

1974年,中国还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想必当时有很多知识青年正为着解救全世界四分之三的人民而绞尽脑汁,挥洒青春,可就在这一年,法国却拍了这么一部设想人民解放军占领法国的荒诞电影。

电影讲述中国派出7亿解放军进攻欧洲,只会装模作样的法国总统(好“纸老虎”啊)在发表电视演讲后仓惶出逃,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就解放了巴黎。随后裴将军开始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治理巴黎。他选定一座百货大楼作为指挥中心,认为汽车影响效率而销毁汽车改用人力三轮车,让法国只制造烟囱,强制要求互相检举……为了消灭法国人的抵抗,他接受资本家的建议给法国人放假(一年超过200天的假期),实施阶级政策,开放酒吧舞厅等色情娱乐场所。最后裴将军失去了判断能力再次听信资本家的让解放军也与民同乐,这些“腐化”法国人的政策反而激起部分法国人的反抗情绪,裴将军认为解放军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撤离巴黎。法国人民一枪不发就夺回了巴黎,总统也回来了。曾经和解放军交往亲密的人受到批斗,资本家除外,他再次取得当权者的信任。

我想这部片足以说明法国人的幽默。一般想来拍摄国家沦陷的电影,必定会弥满着悲壮的情调,可法国人却是一片欢乐。明知道解放军就要占领巴黎,逃跑之前还要来一发,被占领了生活还是照常,该干啥干啥,要不是有几个人被解放军送去进行思想改造再教育,连反抗的人都没有。即便是反抗,也就是在餐桌上发表一下演说。法国人的这种幽默反映了他们的自嘲精神,他们是具有自我审视能力的。

电影中唯一一处哀伤出现在强制要求人民互相检举揭发的大厅里,所有法国人都表情木然,导演把镜头慢慢定位在人群中的一个小丑的脸上,小丑本应该是带着笑脸逗别人笑的,但此刻,他脸上有泪。也许导演认为,比之国家沦陷,一个使人向恶的制度更加可恶。

尽管这部片有很多看起来像中国人的人,近一半的对白是华语(那样的普通话只能算华语吧),但这部片的中国味并不浓——配乐中没有用到一首中国曲子。它反映的其实是在那个时候法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人多,笨,单纯,无知,迷信人的力量,穿着绿军装,拿着小红书,张口就是马列毛。作为中国人,可能有人会反对这些看法,认为它说明其实是法国人自己的无知,但我反而觉得,傍人眼中的自己要比自己心中的自己更加接近真实,不管中国把自己定位为负责任大国还是第三世界国家还是什么,人家当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自以为是是没有用的。

电影的内涵还是很丰富的,但是都是段子式,人物也脸谱化,算是有趣的电影,说不上优秀。其实全片我最喜欢的是那个舞台剧(有那么一点芭蕾味,不知道是不是舞台剧,有没有受《红色娘子军》影响?),讲了个一波三折的战争爱情故事,觉得好好看啊。可看到裴将军也喜欢,我忽而又怀疑起自己的审美趣味是不是还停留在文革时代。

(完)

 短评

中法合作万岁!

5分钟前
  • 郁殷
  • 推荐

我一直以为这片子和戈达尔有关系...

8分钟前
  • bloom
  • 较差

即使剧情在意识形态上再CULT,也难以掩饰其想象力的匮乏,哪怕就将一切视为无耻的胡扯,它也扯的太无聊太匪夷所思了,也恶趣味都算不上,更别提单纯的娱乐性了。虽说是解放军攻占巴黎,谁都看出来电影在玩拙劣低级的讽刺,除了《卡门》算得上黑色幽默,剩下的就是各种毫无趣味性的扯淡。★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电影一般,只是我对这段历史有一种狂热的追求

10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芭蕾舞那段太有爱了

13分钟前
  • 浪味仙
  • 推荐

法国人的娱乐精神还是很乐观的,英女皇都逃到香港了,意大利还是专心做面吧。

14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推荐

歌剧一段雷到了

16分钟前
  • Nobervem
  • 还行

变调的马赛曲Nicole Calfan!

21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明晃晃的讽刺喜剧。这确实是个大胆的设想,但浅显极端化的描绘并不能带来趣味。不是想象力太多,而是不够。

2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已入手九区精品DVD

3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芭蕾那段儿是高潮!~

34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推荐

让我很是失望,蹩脚的演技

35分钟前
  • 小4
  • 还行

老师大一的时候就放了这片给我们看~

39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悲剧啊,三十余年后回头看,依然被讽刺的针砭击中了

40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还行

原以为这是一部政治偏见作品,旨在调侃讽刺时处文革动荡时期的中国人民意识形态,看完之后才发现幽默的法国人拍这部电影更多的是自嘲,自讽,乃至上升到专制与无政府主义的博弈对抗。观众如果仅仅看到这片子对于中国军人的丑化显然太狭隘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唯有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憧憬更好的未来啊

42分钟前
  • 鲁大师-鲁提辖
  • 还行

红色文化入侵!!太帅了!!特别是法国人演的红色娘子军。配乐也很棒,色彩很好,我从头笑到尾,太他妈幽默了!

44分钟前
  • Little Punk
  • 力荐

影片最后那场洋妞板的样板戏《卡门》,看的人冷汗直冒笑不透气。

47分钟前
  • 梅林
  • 还行

片儿里解放军普通话都不够标准

50分钟前
  • 杜边生
  • 推荐

完全没有艺术感的胡扯!

52分钟前
  • 艾小柯
  • 很差

那个年代会有中国人拍这个电影,就跟我第一次看十大禁片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56分钟前
  • mon bab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