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解密第一季

记录片美国2019

主演:艾玛·斯通,咏给·明就仁波切,迈克尔·波伦,玛莉亚·班福德

导演:内详

 剧照

头脑解密第一季 剧照 NO.1头脑解密第一季 剧照 NO.2头脑解密第一季 剧照 NO.3头脑解密第一季 剧照 NO.4头脑解密第一季 剧照 NO.5头脑解密第一季 剧照 NO.6头脑解密第一季 剧照 NO.13头脑解密第一季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3-08-20 05:13

详细剧情

  从梦境到焦虑症,这部由奥斯卡奖得主艾玛·斯通讲述的具有启发性的剧集带您探索大脑内部的活动。

 长篇影评

 1 ) 测试

自信心来源: 正因为感知判断型的守护宝宝,他的天赋才能是让事和物处于安稳的状态。所以,他们自信心的来源,正是自己尽责可靠地把大人委托的事情办好、能让人信赖的品质。 被人感觉信任和可靠,能够让他们感觉自我良好。如果妈妈能够为他们提供机会,引导整理自己的东西,帮助妈妈完成一些特殊的小事物,使他们为自己自豪,那是最好的。

 2 ) 记住的 真的是真的吗

#豆狸推荐# 头脑解密 | 科学/纪录片/美国 记住的 真的是真的吗 正是曾经深信不疑的记忆 编织出“完整”的人生 “支配”日常的言行 无意中进入的“坑” 找到它 了解它 利用它 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 清醒梦 其实不难 推荐指数:⭐⭐⭐⭐️⭐

#豆狸推荐# 头脑解密 | 科学/纪录片/美国 记住的 真的是真的吗 正是曾经深信不疑的记忆 编织出“完整”的人生 “支配”日常的言行 无意中进入的“坑” 找到它 了解它 利用它 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 清醒梦 其实不难 推荐指数:⭐⭐⭐⭐️⭐

 3 ) 认识你自己

雅典德尔菲神庙上铭刻着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我想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刻像我们现在一样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Netflix与Vox合作拍摄的这部五集短纪录片篇幅不长,每集20分钟左右,讲述一个主题,信息量却很丰富,科普性非常强。还有石头姐做旁白(可是我为什么听着不像石头姐的声音。。)

片中所讲述的主题也是自己一直感兴趣的领域,相关类型的纪录片,比如BBC所拍摄的地平线系列,美国国家地理的一些纪录片中都有所涉及。《头脑解密》更像是一部干货性极强的压缩性纪录片,风格和Vox在YouTube上的短视频非常相似。观看结束之后,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再次强化了自己一直以来所坚信的一些东西。简单纪录一下自己在每集之中的收获和思考(主要是一些片中的新观点)

第一集 记忆力

“记忆迷宫”。是不是很熟悉?《神探夏洛克》里卷福使用的就是这种惊人的能力,还记得好几年前看英剧的时候感觉是编剧在瞎扯淡,没有当一回事儿,后来记得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回答,答主讲到的就是这种方法,和片子中那位女选手所使用的方法如出一辙,使用特定的情境和编故事的方法,将每一个数字或者是物品所对应,从而完成超强记忆力的能力,通过刻意训练其实你也可以做到。(个人感觉会很累,如果不是单纯为了好玩儿的话)

情感可以促使我们形成更强烈的记忆,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杏仁体的激活对海马体形成了正向调节,从而形成更强的记忆。

第二集 梦

关于梦这个话题我觉得我们每个人想说的话都太多了,在片中,有专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梦的作用或许是让我们发现全新的可能性,不受白天现实生活中的逻辑束缚。对创造力的解释也非常新颖,

“创造力无非就是汲取我们已有的信息,目睹如何以一种令人激动的新方式将信息组合在一起。”

清醒梦,在国内其实也叫做清明梦,即在梦中可以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并且控制梦的走向。我还记得最早接触清明梦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玩贴吧,清明梦吧上有许多方法教你如何实现,自己还蛮有兴趣的尝试了一段时间,不过其实也是半信半疑,前几年才偶尔看到国外有科普视频讲到这种方法是真实存在的,这次在纪录片中看到又勾起了这一回忆。

第三集 焦虑

其实这一集我是充满了期待的,然而片子中对焦虑的解释其实没有超出我已有的知识,只是重新了解了焦虑这一问题,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经常性焦虑,并且对这方面有足够深的了解,那么我其实还是建议你重点观看第四集,讲冥想的好处。

不过还是有一点值得提出,片中说有研究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焦虑的程度和比例并不比历史上其它任何一个时期多,历史上的其他时期人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焦虑,担心自己的房屋,担心战争,担心.......,有点儿另人出乎意料,毕竟我们天天都在叫喊着,这个时代全民焦虑,多想回到以前的田园生活啊。 或许每个时代的问题其实都差不多吧?即使科技不断在发展,但某些本质上的问题或许是一样的

第四集 冥想

这集观看结束后我的想法就是,不行,我得继续坚持冥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然而坚持这个环节是最难以落实的,它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我认为,冥想是现行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最经济可行也最有效的可以控制自己思维和情绪的方法(一定程度上),片中明就杰仁波切的年龄41岁,而大脑的年龄只有33岁,(这其实也能引出另外一个话题,人的年龄并不只是你现在的岁数,你身体的每个器官的年龄其实都不一样),着实让人惊讶不已,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通过大脑中逻辑控制的那一部分抑制掉了大脑中的Default model ,简单点儿叫默认网络区,当我们脑海里不思考时,它就开始活动,开始随机涌现各种各样的思绪。而冥想可以关闭这一过程,达到放松的状态,抑制掉那些无时不刻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消极思维,让你更加清晰的看清楚周围的世界。

接触冥想有四年了,它的确在很多个时刻帮助到了自己,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尝试尝试。

第五集 迷幻剂

首先贴一段艾伯特霍夫曼对于他第一次服用LSD后的描写,感受一下,

 “我视野所及的任何东西都摇摆不定,发生变形,就好像从凸透镜中看事物一般。我感觉好像我走不动了。我不停地蹬着车子,蹬着,蹬着,但是时间仿佛静止下来。”“回到家后我躺在床上,开始陷入一种并不愉快的迷幻状态,想象力极其丰富。那种状态像是做梦,眼睛明明闭着,我却发现光线耀眼得让人感到不舒服。稀奇古怪的图像源源不断地涌向我眼前,我还看到有着万花筒般绚丽色彩的不寻常的形状。”在某些时刻,他感觉仿佛自己能够飞起来。

有生之年一定要尝试的系列之一,是不是?

迷幻剂的成分简单来说分为了LSD、裸盖菇素、麦司卡林、二甲基色胺这几个类型。

片中说道其实服用LSD对人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消除了自己以往的一些误解,不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它却被列入最危险的药物之一,与上世纪60~70年代的特殊环境有关。不过也可想象如果这种药物泛滥的话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可以看到医学界现在正在对LSD积极作用于人类前行之中,如果冥想是一条比较艰辛的通往认识自我的道路,那么服用迷幻剂或许就是一条捷径。

 4 ) 「渐悟」与「顿悟」

最近看了Netflix出品的 纪录片《The Mind, explained》,关于记忆、梦境、焦虑、冥想、psychedelics的科普,一集20分钟,短小精练。大概能让普通人对自己的大脑多一些理解和思考,以及对冥想和致幻剂少一些偏见。

个人最喜欢最后的两集。冥想和psychedeli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都是通过影响我们的大脑,来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为。首先说说冥想,关注自己的呼吸这一简单的行为,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竟然可以改变我们对大脑的控制模式,它是如何做到的?

当我们无所事事,思维就会开始漫游,做白日梦,思考自我与他人,过去和未来。而这些思绪都可以被科学人员在大脑中扫描出来,激活了一种叫「默认网络模式」的东西(Default Mode Network)。当一个人没有参与任务时,默认网络模式就会自动激活。在佛教中,这被称为「猴子思维」。你可以是一个在工作学习中无比集中注意力的人,但你也很难在不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关闭默认网络模式,你只不过是一只「相对专注的猴子」。

DMN 过于活跃的坏处在于,首先你会更难集中注意力做事情,思绪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拉往未知的方向;其次,我们的「自我/ego」就活在默认模式网络中,而过于关注自我会带来很多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等。陷入抑郁和焦虑的人,经常处于沉思的模式,科学证明 DMN 区域的连通性增强与焦虑和抑郁症状有关,更容易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这甚至和很多成瘾性行为也有关联,比如烟瘾、酗酒。

冥想的核心就是,当你的思维开始迷失时,引领注意力回到呼吸上来。而这个简单的动作,就会激活大脑里的另一个部位——「前额叶皮质」。这是区分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一个大脑区域,负责控制我们的注意力。冥想这一行为,可以增强「前额叶皮质」和「DMN」的联系,更好的掌控它。因此,在那些冥想大师的脑部扫描中,他们即使不做任何事,DMN 也不会太活跃。这就相当于通过冥想训练我们的脑部肌肉,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同时减少负面情绪。

另一方面,迷幻药也有着类似的作用,对DMN 区域的活跃程度有着很大影响。研究表明,氯胺酮、LSD和裸盖菇素都能降低DMN的活性。当药效发作时,DMN的活动被抑制,从而「自我」这个概念蒸发了,和万物融为一体。对自我和外界的痛恨、厌恶都会随着减轻。一位研究人员这样解释这个过程:你可以将思维看作是一片白雪覆盖的山坡,每一个想法就是雪橇,雪地上被压出一道道痕迹,越来越深,很快就很难逃出那条沟壑了。而一次迷幻之旅则是新鲜的降雪,让你的思维探索出新的道路,跳出恶性循环,这有可能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模式,比如烟瘾、酒瘾、抑郁和焦虑。

迷幻药的作用被证明和长期冥想者的大脑状态是部分相似的。只不过冥想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是「渐悟」;而药物短时间就可以达到效果,是「顿悟」。但就像是坐着没有目的的火箭,永远不知道下一站在哪儿,容易迷失方向。

 5 ) 记忆不可靠

1 记忆不可靠。被切掉海马体的病人,医生发现其它方面没有问题,长期记忆还在,短期记忆没有了。什么样的事情会让我们影响深刻,跟情绪,地点以及故事有关。记忆力大赛里面的选手,能记住毫不相关的数字,用的方法就是把数字变成故事,用记忆宫殿的方法,想象这些故事依次发生,真的是奇特啊。少数人能够记忆圆周率到两万位,可能用的也是这个方法吧。相比来说记住哈姆雷特近5万字的台词其实可能没有那么难,因为有逻辑和故事。目击证人的证词并不总是完全可信,dna检测洗脱了一些罪犯的嫌疑,这些被指控的人里面百分之七十都有目击证人的证词。声音,图像,感受,大脑的不同部分记录下了这些信息,我们回忆事件的时候,大脑调取这些信息,重新创造出一个故事,我们的记忆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准确性。既然如此的不可靠,为啥还要有记忆呢?可能是我们回望过去,才能够畅想未来。

2 梦境。这集的动画做的很好。研究梦的专家说最无聊的就是听别人跟自己讲梦,哈哈,专家什么梦没听过啊。做梦的时候我们理智的部分控制力下降,情绪的部分开始活跃,为了避免伤到自己或者别人,只有眼睛是可以活动的。3000多年前就有了对梦的记录,那个时候认为梦是神灵对人类的启示。有些科学家认为梦境就是随机的对白天经历过的事情的组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我们的欲望,而且很多都是跟性有关。大部分人都会做的梦是被追,做爱以及坠落,5%的人会梦到自己完全没有去过的地方。做梦帮助我们去掉不需要的记忆,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比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在梦中得到的启示,当然人家现实中已经研究了很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水到渠成而已。

3 焦虑。遇到危险和压力,分泌肾上腺素,fight or flight,压制进食和繁殖需求,这就是动物生存的本能。每个时代各有各的焦虑,比例是差不多的,只是焦虑的内容不一样。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人类更加焦虑。焦虑跟遗传有关,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生活经历。一位嘉宾说五岁的时候看过大白鲨,结果给浴缸放水的时候他都担心里面会出现个鲨鱼,以及不会游泳。一种治疗方法就是exposure,直面自己的恐惧,嘉宾就这么试了,能下水了。焦虑的人中只有百分之十会寻求医生的帮助,酒精不能缓解焦虑,只会加重。行为认知疗法,通过聊天面对问题,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会有帮助。我得睡觉去了,要不明天要焦虑了。

4 全神贯注。冥想确实是有好处的,焦虑过度,有抑郁症的人群,他们的大脑对于固定的连接已经上瘾,冥想可以降低这种连接。监狱里的犯人也有参加冥想课程,说启发了自己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生活。对于物理疾病的效果可能并没有那么大,另外也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明显的效果。节目里的大师通过多年的明显,脑部功能确实有改变,说拥抱焦虑,大师,那是你,你是从小开始练习。

5 psychedelic幻觉类药物。最著名的就是lsd,发现者用了非常小的剂量就达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其他记录片里面看到过这一段,同事们不相信,说他肯定写的数字不对,自己都去试试了。致幻剂正好赶上美国60年代的青年运动时期,有书有媒体有人鼓励这一行为。各种致幻剂的持续时间不一样,从3-12个小时不等,如今大部分国家都把致幻剂当作毒品对待。人的大脑中神经元的路线就是大雪后的雪橇的路线,很多已经固定,服用致幻剂就是重新下一场大雪,覆盖之前的道路,发现新的道路。现代医药之前,各地都有使用土生的致幻剂的历史,但是那个时候的使用是有本地的巫师萨满等比较有经验的人在现场掌控。致幻剂使用的气氛和场景非常重要,另外就是当时的剂量来自于大自然,跟现在高纯度的或者添加了其它的化学成分的药品非常不同。

记忆并不可靠,睡眠连接了过去和未来,长久的焦虑无法避免还有害处,冥想可以帮助我们对抗压力平和生活,致幻剂曾经大行其道,不要轻易去尝试。

 6 ) Notes

E01Memory

1大脑活动是多个功能(生理)的组合。

2记忆运动员不是更聪明,而是更善于记忆,抑或他们有一套自创的记忆系统。

3能背下圆周率的人只有20多个,大部分出演哈姆雷特的话剧演员都能背下台词,词汇数量比圆周率位数更多。字符一旦被赋予情境便不一样了。

4艾玛斯通声音好听。演示文稿做的很赞。

5既然记忆会改变,不再笃定自己的记忆都是对的了。

 短评

动画做的特别棒,记忆和正念的两集有点像存在主义心理学,最惊喜的是最后一集迷幻剂。人的大脑真的是有无穷潜力,但人类仍然在努力学习并且逐渐做到去控制它。

10分钟前
  • 一番
  • 力荐

喜欢的几个老几把登都在里面

15分钟前
  • 涵哥吉祥🌈
  • 力荐

Informative. 最后一集迷幻剂,突然想到,这个世界进行到现在有多少其实已经已知了,只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未知,因为人们的“已知”很大程度上局限在基础教育、日常生活、主流媒体上?不想说细思极恐吧,只想说,好浪费。

20分钟前
  • 闻人林
  • 推荐

为什么评论里会有人说因为最后两集扣一星。最棒的就是最后两集了。其实所有的理论并没有超出70年代的研究,于是没太多惊喜,所以我打四星。但是关于冥想和致幻剂对大脑的影响应当为更多人熟知。一直想尝试LSD苦于没有渠道。

22分钟前
  • 张大毛喝美年达
  • 推荐

第四集提到的LSD挺有意思的啊,想试一试了

25分钟前
  • ParkingChan
  • 力荐

以前所不知道的有趣知识:1.记忆与想象未来的关系2.lsd致幻剂效果

26分钟前
  • 渺渺
  • 力荐

最好的两集都没法细说

31分钟前
  • 陈楸帆
  • 推荐

最后一集让我非常严肃地想去找相关paper看……

34分钟前
  • 苏诺
  • 力荐

第二集讲梦境,印象深刻: 只有好好睡觉才能让你忘却,只有忘却才能让你好好活下去。

39分钟前
  • AQA
  • 推荐

哇…… 后面几集大开眼界。

41分钟前
  • 思.s。ி
  • 力荐

且不说每一集解释的多么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episodes之间逻辑也是紧密相扣 无限callback 服了

46分钟前
  • Te Amo
  • 力荐

非常治愈

47分钟前
  • 莫奈
  • 力荐

最后一集太让人想吃蘑菇了!!!!

52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前面是比较中规中矩的科普,最后一集算是捎带了点私货?求一个科学合法的磕蘑菇渠道。。。

56分钟前
  • 寺。⛓️🔒
  • 推荐

补打

57分钟前
  • Rorschach
  • 还行

太浅。就想知道冥想到底是有多神,可以成为LSD的替代品

60分钟前
  • Persona
  • 还行

E1, Implicit memory: 技能型肌肉记忆。Explicit: semantic (facts, numbers), episodic。而episodic是最容易被篡改的部分。因为记忆在回忆构建的时候本来就允许了想象力的重建。又见记忆宫殿,确实,emotion, narrative, location都是重要的元素。原来失去过去的记忆也同时失去了对未来的向往。E2, 梦。REM期打破逻辑,且夜有所想的创造了新的solution。梦境不仅加强记忆,也辅助,遗忘。3和5一起看真是绝望,运动没用,CBT还可以,最好其实是meditation+drug. 谁能想到我的研究ep4结果成了404呢

1小时前
  • M.
  • 推荐

Very trendy topics, but the limited series could have explained more. When I get more intrigued in each episode, it ends in a hurry and leaves me with more questions.

1小时前
  • a little mark
  • 还行

我比较喜欢记忆和焦虑这两集,其他就略无感了

1小时前
  • 毛颖
  • 力荐

根据自己的情况先看了“焦虑症”一集,提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还是心理治疗(例如暴露疗法)+服用药物,简单说了苯二氮草、血清素类药物的可能副作用(颤抖、发胖),囿于篇幅仅二十几分钟,内容不够深入,对我的启示性不大,又看了第一集“记忆”,讲了记忆的不可靠性以及提高记忆的方法(情绪、地点、故事性),但并没有好好解释记忆为什么会不可靠。第二集“梦境”讲了古代曾把梦当成神谕、消化不良的标志,以及近代弗洛伊德的性暗示,指出梦境来源于现实经历,反映了做梦者的焦虑,给我们更多参考。第四集“正念”(冥想)指出它对治病并没有太大效果,但可以缓解人们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焦虑感。第五集讲LSD,它对LSD的态度基本是肯定的,认为其对缓解焦虑有帮助。

1小时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