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地球

记录片美国2021

主演:威尔·史密斯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剧照

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1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2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3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4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5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6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13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14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15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16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17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18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19欢迎来地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5:12

详细剧情

Will Smith travels to the extreme ends of the earth from active volcanoes to deep ocean adventures.

 长篇影评

 1 ) 竟然是史密斯

还是值得看看,还是喜欢他的当幸福来敲门和我在传奇,这算是跨界么,拍纪录片,比较喜欢再海底坐深海探测器探险那一段,寂静的海底和红色的生物,因为红色在海底不容易被发现,又学到一个冷知识,只能说大自然太神奇和可怕了,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未发现的地方,保持谦虚才是人类应该做的,在自然面前的确很渺小

 2 )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强烈推荐这部欢迎来到地球,我看了两遍,格外喜欢的关于火山和深海的两集看了三遍。威尔史密斯和探险家们,一起去探索火山,深海,沙漠,草原还有海岛,用不一样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了地球的壮阔。

原来,近距离的看活火山口犹如窥视地狱大门,海底1000米深处,神秘的生物也会在海岸世界里带来一场光爆,通过设备我们也能在黑夜里看到彩虹一般的月虹。很多画面,出现时候,美到屏息惊叹,生怕扰了屏幕里的可爱生灵。

世界如此广大,总想着能够多一些体验,这两年脚步停滞,我却仍旧记着之前一些让我惊叹至今的场景。想起在北岛徒步火山口时候,踩着火山灰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却在山顶收获了无比壮美的精致,想起在澳洲不知名的盐田,我们宛若在天地中央,屏息看天边的闪电,想起潜水的那两年,在blue corner 看到的鱼风暴,成群的manta优雅游过,想起洞穴潜水那次,在黑暗里打着手电筒看小小的鱼虾,想起凌晨两三点我们在大岛的海岸边看银河,用软件找星座,想起在巴黎拉萨朝阳里海面跃起的海豚……这世界壮阔又瑰丽多姿,有幸窥视万分之一,只想要保持热爱,保持好奇,奔赴山海。

我们的确困于原地,但却有这部片子,让我们继续惊叹,是的,去看它,因为它带给你的,远远超越我的文字。

 3 ) 大片来了

真正的大片来了。

曾经的票房神话——“史皇”威尔·史密斯主演了一档纪录片。

但主角不是他,主角是地球。

《欢迎来地球》

Welcome to Earth

共6集 | 单集40分钟左右

《欢迎来地球》,本月新上线Disney+。

将目光对准地球的类纪录片,大多都是质量不俗,比如BBC制作的《蓝色星球》系列、《地球脉动》系列,至今都是难以超越的经典。

敢把主题对准地球,这个题材本身就带着至高的门槛,太差的团队怕是都不敢插手。

Disney+的这部《欢迎来地球》,就给观众带来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只有六集,每集40分钟左右。

E01 The silent roarE02 Descent into darknessE03 Power of scentE04 Speed of lifeE05 Mind of the swarmE06 Beyond Fear

剧名Welcome to Earth取自主演威尔·史密斯在《独立日》(1996)中的经典台词,当他杀死外星人时说的一句话:“欢迎来到地球。”

当时的威尔·史密斯还是20多岁的青葱年纪。

如今已经50有1的威尔·史密斯,将带着观众环游世界,来一场迟到但不晚的地球冒险。

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南太平洋坦纳岛上的亚苏尔火山口。

而在此之前,威尔·史密斯是个十足的探险小白,从没爬过山,从没在湖里游过泳,从没在帐篷里睡过觉的零经验探险者,跃跃欲试地,想去世界的尽头瞧一瞧。

他此行的探险伙伴是一位盲人探险家埃里克。

在威尔·史密斯的眼中,火山口喷发的炙热熔浆,就好像渺小无知的人类在窥视地狱之门。

而在盲人探险家埃里克的心中,却感受到了火山的呐喊,充满了力量,传达到空气中的每个分子、再到他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中,是寂静的咆哮,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声音。

人类对声音的迷恋,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墨西哥,有个不惜死亡也要追求爽感的年度庆典,名字就叫锤榔头节。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都会参与到这档盛事中,在特制的铁锤里,放置适量的炸药,然后朝着地上轮一锤,便是震天动地的“嘭”的一声。

瞬间爆炸的冲击波甚至能把砸捶者直接炸飞,所以,节日进行中中担架时刻待命,炸断腿也是稀松平常,毫不意外。

我们没有资格评价其他族裔的节日行为。

但那一锤,观感是真的爽。

五星给这部《欢迎来地球》也是妥妥的。

这仅仅是首集,威尔·史密斯带着观众,从活火山之巅到遥远的冰川,从无际的草原再到极限的深海,从广阔的沙漠再到偏僻的海岛,全都是观众从未见过的风景,用全新的探索角度与方式,带着观众一起去冒险。

不仅仅是绝美的视听盛宴,还是在认真记录世界的最珍贵的存在,真正地激起人类敬畏之心。

能来地球一趟,也是三生有幸。

《欢迎来地球》,入坑不亏,不会辜负观众的四个小时。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4 ) 这趟旅程的导游是影帝!

我们绝大多数人穷极一生能到达的地方也屈指可数,甚至很多地方根本不可能抵达,然而有一群勇敢的爱好者们,不仅自己探访了那个未知的世界,还将这一切带给了普罗大众!而且这一趟旅程的导游是影帝!Welcome to Earth!

然后,记录一下欣赏(学习)到的内容!

E01.无声的咆哮

第一篇章是关于声音的

标题

威尔.史密斯一行来到了南太平洋坦纳的一座活火山亚苏尔火山。

亚苏尔火山百科

由此,引出了关于声音的话题。

以及,墨西哥的一种关于声音的奇怪活动。

而后,引出了次声波。

又引出了以下话题:

最后,引出“地球潮汐”

地表下457米,寂静无声
地球潮汐

E02.坠入黑暗

这一篇章是关于颜色的。

标题

这一集中威尔·史密斯一行人来到了巴哈马群岛,一探海洋深处的秘密!

他们乘坐潜水器,深入海洋下1000米处。

潜水器

越往深处,光线越弱,在海洋1000米之下更是一片漆黑。于是,提及了18.1020°N;65.4453°W的波多黎各蚊子湾。

在这里,你可以见到一种奇异的景象!

受到船的惊扰发光

在这片水域有一种神奇的微小生物,当受到惊扰时会突然发出亮光(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当船从中划过甚至可以制造一场光爆! 潜水器继续下潜,光线继续减弱,但在黑暗来临之前有暮色!这就要提到位于25.6952°S;54.4362°W的巴西伊瓜苏瀑布,在这里将上演神奇的暮色现象——月虹!

而这是被隐藏在黑暗中的现象,因为一般月光不足以强到让我们肉眼见到月虹。当然,海洋深处也有类似的现象,在海洋的“暮色”层里我们能见到许多前所未见的生物。

梦海鼠
彩虹水母

由于海洋深处没有自然光源,所以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们见到的可跟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带了光源,在不同光照射下看到物体的颜色也不一样。

被紫外线灯照射的松鼠

而在海洋深处如果不借助灯光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在海底如此大的水压之下什么生物能生存呢?

有宇航员在斯洛文尼亚喀斯特高原几百米深的洞穴里发现了被称之为“人鱼”的洞螈,一种由于生活在黑暗中而没有眼睛甚至每十年进食一次的生物。那么海洋深处有什么呢?

他们发现了可以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化学反应而发光进行交流的生物!

EP03 大迁徙

这一集中,我们将看到壮观的牛羚大迁徙。

本集标题

这是在坦桑尼亚的大草原上,上百万的牛羚进行大迁徙。

迁徙的发生地

一般来说动物大迁徙都会遵循以下3点规则。

当危险降临,如果孤身深入就有可能面临死亡…

马拉河就是牛羚群们要面对的危险

因为其中生活着鳄鱼,形单影只的个体将被鳄鱼吃掉,而这将会吓到其他的牛羚!所以,想要渡河就需要集体行动!

就像所罗门群岛的手电筒鱼,单独一条行动其他鱼群不会跟随,而当有两三条一同行动时,就会形成集体行动!

动物大迁徙
动物大迁徙
开始,冲!
冲啊,兄弟们!
伤亡在所难免
简直像行军

经过一阵骚动不安后,终于形成了“统一意志”,虽然也有个别伤亡,但大部队终于成功渡河!

EP04 气味的秘密

在大堡礁,生物学家们用设备追踪了一条虎鲨。而这条虎鲨随着鲨群一起游向了一座岛屿——澳大利亚的雷恩岛,并且在途中还有大群的海龟也游向了这里,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一集,威尔·史密斯和生物学家们将带领我们一起探寻气味的秘密。首先,每一种生物对气味的敏感度不同,人类算弱的了,虎鲨的嗅觉就远超人类,海龟等生物的嗅觉亦非常突出。

最终,经过一集的探索,发现原来海龟来到这座岛屿是为了产卵,鲨鱼来到这座岛屿是为了食物。

气味的秘密就在这,不过同一种气味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生物代表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5 ) Welcome to Earth---尝试去理解它,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它

由活了超过半个世纪一次山都没爬过的小白Will Smith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地球之旅。从无声咆哮的火山到暗无天日的深海,我们重新认识这个赖以生存的星球。

E1 遍览流观,欢迎来到地球。

E2 Descent into Darkness

在海洋生物专家的带领下,Will乘坐潜水艇下潜到千米深的海底,见到了红色的“无头火鸡”,流动着彩虹光亮的水母,还有那充斥眼帘的各类发光生物们。星星点点的,幽蓝色的深海中突然现出无数光亮,它们或大或小,映着不同的颜色,有的青绿,有的淡蓝,数不胜数,将潜水艇围拢在一片荧光中。光点们有时摇晃着发亮,仿佛黑暗中隐约的炬火。有时漂浮迷离,淡褪消隐在海的帷幕上。

波多黎各蚊子湾,漆黑的夜幕降临,将静止的水面笼罩。一只小船在水面上流动,惊起一道浅蓝的光,那是水中的微小生物们受到了惊吓。静谧的夜晚,水面上的每一丝动静都会被放大,水面稍微受到惊动,便会掠起一条光的波纹,在广大的夜空下仿佛冒出两句悄悄话。

巴西伊瓜苏瀑布,同样的晴朗的深夜,瀑水还在乐此不疲地嬉闹着。一道银色幽灵般的弧光现在瀑水的上方,仔细观察,隐约还能窥到彩虹的颜色。那是“月虹”,他们总与晴朗的夜和明亮的月相伴,注视着瀑水的喧闹,永远不会缺席。

美国威斯康星,夜间的森林,拥有炫紫色皮毛的松鼠在高树间跳跃,“嗖”的一下就过去了,还有的蜷缩在一处,像一块石子,仿佛是岩石的赭红。那是科学家的游戏,一场光的幻乐。

斯洛文尼亚喀斯特高原,地下三百米。那里的生物都是白色或透明的,因为终年的黑暗,它们不需要颜色,甚至退化了眼睛。洞螈十年才进食一次,它们拥有肉质的皮肤,仿佛长了手的鱼。

启示:别把自己看的太重了,光是地球上就有无数未知,深海蕴藏着神秘,孕育着无数生物,它们在许多方面都超乎你的想象。看这类地理纪录片最大的作用不是积累知识,而是认识自己的无知,这甚至远比一切知识更重要,也是学习的基础。

E3 Mind of the Swarm

东非大草原牛羚的迁徙,因为那里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所以牛羚们要逐水草而居,每年都会进行季节性迁徙。迁徙途中,他们成群结队地在稀树高草的热带草原上移动,强渡充满鳄鱼的河流。高悬天空放射着犀利光剑的烈日,牛羚角上时隐时现的一星闪光,每一个飞溅的泥点,每一颗喧嚣的尘土,每一只鳄鱼的血盆大口,还有那震耳欲聋的声浪,不断流逝的河流,这一切,都是难以比拟和复制的,这样的奇观永远是值得珍视的。懂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诺兰坚持实拍,哪怕要大大增加成本,电影也要追求真实。

尼泊尔,蜜蜂的蜂巢,只要你接近蜂巢达到六十英尺,所有的厚厚一层的蜜蜂就都会浪一般的波开,身上黄黑交杂的图纹晕成一片,以此来迷惑和吓退侵入者。荷兰,椋鸟的飞行总是成群,甚至可达数万只,他们的轨迹始终不同,在一片区域内循环往返,但它们每一只飞行的速度都极快,且不会同其他鸟儿装上。所罗门群岛,手电筒鱼也常结队而行,他们自身会发光,当很多只手电筒鱼同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时,所有的手电筒鱼就会跟上来。海底转瞬即逝地现出一道道光,仿佛下了一阵流星雨。

集体活动的原则:别离你的伙伴太近,别离你的伙伴太远,你的伙伴怎么动你就怎么动。这就是群智涌现,集体活动中的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没有什么智力,集体活动时也不会突然聪慧,它们中间也不存在一个领导。它们只须严格遵照最简单的原则,然后就会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让人联想到纳粹的独裁,洗脑从没有那么复杂,被控制的人民想不了太深,想深了就会发现它的严重不合理性,发现自己在被洗脑。独裁者只需告诉人们一些简单的原则,所有人只要严格恪守,便会形成一股洪流。加之从众心理,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不可阻挡。

E4 Power of Scent

气味是一种神秘的感受,它最容易唤醒我们的记忆和情绪,一种特殊的气味往往能在我们的脑海中留存数十年。气味对不同生物来说是截然不同的,新割青草的芳香是它在求救;鲑鱼能辨识出它出生河流的气味,那气味的来源不是河水,而是河岸的各种菌群;鸟类粪便堆在岛上吸引海龟们来产卵,他们三十年前就在这里出生,循着气味重回故地;海龟死在岛上尸体腐烂,发出的气味吸引鲨鱼们前来,那是他们的晚餐。

E5 Speed of Life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运转,比如瀑布汹涌不歇的水滴,长久来看就是不断的打削岩石;沙漠看似静止,实则每时每刻都有沙粒在规则的运动,沙漠也因此而不断移动;地球在太阳系中转动,太阳系也是银河系中旋转的一部分,我们却从未感受到我们在动;地下湖里的石钟乳,上千年才增厚几厘米,那也是时间的力量。

速度总与时间相联系,它又取决于观察视角,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拍得很美,一集一个不同寻常的主题,从巨大的声音,到黑暗中的光,到集体行动,到气味,再到日积月累的速度。就是感觉每集三十分钟多一点没看够。

E6 Beyond Fear

纪录片可以作为一个引子,我们以此来领略世界之美,激发探索的兴趣。这一集关于克服恐惧,抑或是让它成为自己的动力。

 6 ) 提高生命的“难度”

怎样让人的一生“不虚此行”,看了不少文章,提到了要提高它的长度、宽度和密度;我却想到了提高它的“难度”。想法的来头是最近看了一部六集、每集半个多小时的纪录片:《欢迎来地球》。

描绘地球的纪录片,如BBC摄制的《蓝色星球》和《地球脉动》都是经典之作,几乎穷尽了地球的瑰丽之状,怎样拍出新意,确实让编导们煞费心思。但是《欢迎来地球》成功了,我不但跟随主持人去了活火山、冰川、草原、深海、沙漠和海岛,陪伴他们一起探险,观赏到了奇景,还生发出了一些对生命的思索——这是以前看《蓝色星球》和《地球脉动》所没有过的。

主持人是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影帝威尔.史密斯,他是个零经验的“探险小白”;每去一处都有一位探险家当他的向导老师。探险家都是“资深级”,有几位还是重度的残疾人士。影片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视听盛宴,更通过“老探险家”们毕生的体会和史密斯的感悟,让我窥见了另一种人生,不由得深为敬畏。

世界上确有“职业探险家”,我国也开始出现了。他们的工作就是出生入死,去人迹罕至,甚至是人类从来没有留下脚印的地方;虽然有装备,有体力、技能和精神准备,但前程充满了死亡的威胁,可以说每一步都是踩在悬崖间的钢丝上。这样的“玩命”究竟意义何在呢?我想,一不能给世界创造物质财富;二如果他不写书不做报告不张扬,一切都藏在记忆里,那也不会给人类创造精神财富。那么,他们仅仅是在追求刺激?……

于是我想到了“生命的难度”。

有条件把探险当成职业的人,不是一般的小康,需要一笔巨大的开支;要得到资本的赞助,起码也得先有一点建树,所以应该是生活无忧的了。静好的生活,大部分人乐在其中,但就有一些人不甘于此,他们的人生观决定了他们永远在给自己设立目标,而把生命当成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如果人类社会没有这样的目标,那么就去浩瀚的自然界寻求。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别人走过的路没意思,探寻险阻,哪怕冒了 生命危险也要去秘境走一遭,看个一清二楚!我看了一些探险家的传记,绝大部分都是倒在了“最后一次”;他们的平均寿命不知道比一般人低了多少,可他们依然前赴后继,乐而不返。他们看来,生命的长度度远远没有生命的厚度和密度、新鲜度和刺激度重要,宁死不安逸!

这样的生命观不是我们凡人能理解得了的,他们的勇气、毅力与无以匹敌的行动力,让我们望尘莫及。可是他们对生命“难度”的孜孜追求,还是能给我们许多启发。

安逸静好的生活里,科技的高速发展,替代了人类许多劳累琐碎的工作,许多最苦的活儿技术都去干了,人们充分享受着结果,不再能感知产生结果的过程。看起来确实轻松惬意,但是后果也就显示了出来:那就是大家普遍觉得,现在的感受,不管是快乐还是感动都比从前稀薄多了。还会开心得跳起来吗?还会感动得热泪纵横吗?一切都有,但一切都是淡淡的,就像加了太多水的酒或茶。这不奇怪,一份耕耘,十份快乐,当缺少了“耕耘”的环节,坐享其成,哪里还有那份收获的喜悦呢?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于是有不少人就去找苦找难吃了。旅游就是典型的“花钱买苦吃”。吃点苦,感受更大的乐。值。西方社会和中国电影《甲方乙方》里,都有花钱当乞丐和囚犯的事儿,虽然有点搞笑,但的确反映了人性里的某种需求。生命力需要张扬,创造性劳动固然是一种,但是对于广大从事单调工作的“打工人”来说,确实需要用“难”来激发活力。况且现在自找的苦难不是从前的饥馑、战乱、瘟疫,那是无处遁逃的劫难,而现在谁都知道“风雨之后有彩虹”。

《欢迎来地球》里,探险家们说探险里最常见的情绪便是恐惧,他们已经学会与恐惧做朋友,并且让恐惧激发出巨大的力量。这样看来,其实生命的“难度”会产生生命的“强度”,而这种“强度”恰恰是最重要的“度”!

谁说探险和探险家没意义,他们那一份探险精神就是人类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虽然无“险”可探,也无需去找多大的“苦”去吃,但多花点力气、多动点脑筋,有时在“舒适区”以外溜达溜达,肯定是有益身心健康的,说不定还能又一次品尝到生命深刻的甘美。前途茫茫,需要“高强度”的地方太多太多,就从提高生命的“难度”开始吧。

更正一下,地球的瑰丽是穷尽不完的,发展的科技和永不凋谢的探险精神结合起来,永远有“新大陆”在等待着那些提高生命难度的人。

 短评

这里面大多数的奇观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或者做节目的名人)可能都很难亲眼所见 不过第二集里月圆之夜的伊瓜苏有幸看过一次 的确感受到这辈子都难以忘怀的震撼和敬畏 应了那句 Nature reveals itself in the most beautiful way. 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看看乌尤尼的星空和塞伦盖蒂的大迁徙 (甲鲇那段...在茫茫沙漠里出现一条向前快速行进的鱼就像是神话传说中出现的事

5分钟前
  • 水包酱
  • 力荐

天哪,顶级导演拍这个。第1集活火山都能听到它的极致处。让抹香鲸的声纳穿透你的肉体。只注意一件东西的呈现:体验。远超BBC。

8分钟前
  • 昊子
  • 力荐

这应该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纪录片了,这个是用故事线穿成了一个视觉盛宴。但是Will Smith的加入,就有点儿违和,让我觉得整个片子,演绎的成分太重了。

13分钟前
  • Kannimeia
  • 力荐

顺顺看了一集后,说有些恐怖,可能是火山爆发的缘故。#20220306

17分钟前
  • huyouyou
  • 还行

1、奇妙世界属于探险王者,当乱入其中的“普通人”是史皇时就显得更妙了。每一集做任务前脸上都写着“我想回家”,任务完成瞬间支棱起来实在写实又好笑。2、怕水怕高怕黑,“普通人”的代入感太强了,谁不想看到史皇跟自己一样怕到表情管理失控。3、水下一千米的世界忽然五彩斑斓起来,光这一个镜头便胜却人间无数

19分钟前
  • 小九儿
  • 力荐

威尔史密斯化身探险家,看着就很爽

22分钟前
  • 井口之蛙
  • 力荐

我最喜欢下海底那集。

25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纪录片一词已失去意义,这剪辑/叙述的精心超越不知多少叙事片,戏码编排的也是够多~大自然太美,人类也是毁其不倦~

29分钟前
  • 安獭獭
  • 还行

6集不够看

32分钟前
  • 受虐型精神病
  • 力荐

壮美自然,快意人生,特别适合放在客厅电视上当background movie过周末时候看~年纪大了果然很喜欢纪录片了我越来越像我爹

33分钟前
  • alty
  • 力荐

和BBC对比老看,略微轻松一些,当然了出于普及需要,带上明星,没毛病,关键是主角不能矫情即可!大自然真的很美,很残酷!好片推荐!

37分钟前
  • xiangkaiad
  • 力荐

威尔史密斯很上镜,比起去年戈登拉姆齐的两季,这部更沉稳些,镜头更华丽

42分钟前
  • 马可new仔
  • 推荐

五星推荐。PS:史皇憨憨的

46分钟前
  • chengzi
  • 力荐

威尔史密斯与残障人士、女性和少数族裔的人物故事线不值得,比世界尽头还要远的地方的风景却值得所有。在亚苏尔火山聆听地球的脉搏,在海平面一千米下观赏深海鱼的灯光秀,地球的确是壮丽、梦幻而美妙的。

48分钟前
  • AZWayne
  • 推荐

威尔史密斯带你探索大自然。世界真奇妙。

51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地球真的太美好了,希望人类多多珍惜它。

53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力荐

我何德何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如此震撼如此让人惊叹的纪录片。

57分钟前
  • Lucky Lee
  • 力荐

壮阔的大自然!无以轮比!我就想知道要给威尔史密斯买多少钱的保险才能如此上天入地!

58分钟前
  • 四处游荡的Lily
  • 力荐

地球🌍冒险 你值得拥有

1小时前
  • 精彩电影好生活
  • 力荐

策划和执行能力很强,选了残疾、少数族裔等探险家,故事讲述结构一般…到意大利Dolomites山底部去寻找绝对安静的地方收录月球牵引地壳的声音,墨西哥的exploding hammer节太不可思议;巴西的伊瓜苏瀑布满月的晴朗夜晚出现月虹,夜间在波多黎各蚊子湾划船超梦幻,受到惊扰的微生物会发出荧荧蓝光;深海里的生物有红色的华美游梦参,因深海中红光被吸收相当于隐身衣,而斯洛文尼亚喀斯特洞穴里的洞螈是白色的,没有眼睛,十年吃一次饭;尼泊尔蜂群的防御机制像是海浪拍过的连锁反应;上雷恩岛前的气味同化仪式,海龟可以记住岛上鸟粪的混合味道数十年而找到回家产卵的路,而虎鲨会跟着晒死海龟的气味来到岛周;虎鲸用尾巴拍水形成冲击波击晕鲱鱼,到纳米比亚的岩洞底部的地下湖潜水,在盐湖夜里拍银河群星看到地球的自转…

1小时前
  • Eleuteri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