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行者1979

科幻片苏联1979

主演: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安纳托利·索洛尼岑,尼古拉·格林科,纳塔利娅·阿布拉莫娃,费米·约尔诺,E·科斯京,雷默·伦迪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潜行者1979 剧照 NO.1潜行者1979 剧照 NO.2潜行者1979 剧照 NO.3潜行者1979 剧照 NO.4潜行者1979 剧照 NO.5潜行者1979 剧照 NO.6潜行者1979 剧照 NO.13潜行者1979 剧照 NO.14潜行者1979 剧照 NO.15潜行者1979 剧照 NO.16潜行者1979 剧照 NO.17潜行者1979 剧照 NO.18潜行者1979 剧照 NO.19潜行者197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03 04:32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人类处境的终极探索-《潜行者》

“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又看见地大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地上的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和一切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里,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吧!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新约-启示录》
   “正当那日,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他们彼此谈论所遇见的这一切事。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就站住,脸上带着愁容。”-----《新约-路加福音》
     在《潜行者》中,塔可夫斯基电影的主题走上了彻底的形而上学的道路,相对于前一部作品《镜子》中的个体化的自我审视,《潜行者》则是以人类为主体的一种总体化探索。影片的情节很简单,二十年前,一颗郧星坠落到地球上的一个俄罗斯小镇,大批人罹难。村民从这奇异地区(现被称为The Zone)出走并消失了。传说那里有个叫The Room的内室,可满足人们最深层的意愿。军队上害怕这个神秘莫测的屋子可能带来的后果,就立即用铁丝网围起那块区域,并拍全副武装的军队巡逻。有一个事业有成的作家,和一个科学家,雇佣了一个向导,带领他们穿越The Zone。在影片科幻的外衣下,塔可夫斯基讨论了灵魂,欲望,信仰,认知等诸多主题,加上塔式一贯的恢弘的镜头语言,影片成为了一曲杰出的哲学史诗。
    一,两个世界
    影片中,塔可夫斯基应用不同的镜头色彩构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当然,影片的解读也就与两种世界的隐喻息息相关。我们知道,塔可夫斯基是一名诗人,因此,海德格尔哲学中诗意的生活概念就成为其理想中最为完美的精神家园,区就被赋予了这样的含义,它通过塔式的影像在一种话语的不可言说中走向了神性,通过它,人类可以达到终极的幸福愿景,就如影片所说,可以满足人类最深层次的愿望,在达到这种生活的同时,一切关于人类的真理将会显现。在影片中,塔可夫斯基以彩色镜头来描述这种真理显现的诗意世界,而在真实世界中,破败的工厂和高耸入云的烟囱所构成的现代铁骨成为了当今世界的元素,这是一个真理和诗意生活被遮蔽的世界,因此,塔科夫斯基应用了黑白胶片来拍摄这部分时空。在两种世界中,欲望成为了被言说的主题。真实世界悲惨境遇,归根到底是非本真欲望纠集的结果,人类在不断对于当下目标的追逐中,忘记了自我的本质实现,从而迷失了自我,从真实世界来到区的世界,追逐心中最深层愿望的旅程,实质上形成了一场关于人类本质的拷问。当然,区的世界也并不平静,不断出现的陷阱会逐渐吞噬掉其间的人类,而这一切,都是人类自身的欲望所致。影片中的向导说过:区是很复杂的系统,时刻充满了危险,我不知道它没人时是怎样的,可只要有人,这里就动起来了,他的状态是我们本身的情绪造成的。影片中,塔可夫斯基的神秘主义倾向也发挥到了极致,影片中区内的引路方式竟是扔螺丝帽,这种对于不确定和非言说的迷恋,代表了塔式的一贯倾向。影片中有这样一段,作家在初入区的时候,想要不以扔螺丝帽的方式独自前进,结果受到了区的警告,塔可夫斯基藉此表明,诗意生活与真理是有自己无法亵渎的神秘规则的,作家所代表的世俗规则在这里是无法实现的,最高愿景是不被人为逻辑所洞察的。
   二,三个人
     影片中,塔可夫斯基着重建立了三个人的形象,作家,教授和向导,对于作家,导演给与了较多的笔墨,在影片中,作家总共有三次集中的个人话语的体现,三次话语隐喻的不同体现了作家个人灵魂的升华,在影片一开始,作家就滔滔不绝的说道,世界是用生铁的律法来管理,不存在神秘的东西,即使有区,大概也和这个世界一样,是寂寞的。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对于作家来说,理性世界的铁的定律已经控制了世界,一切都在条例化和规则化,非确定性的丧失在造成了新鲜感丧失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对于作家来说的及其重要的灵感的丧失。因此,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在酒馆中,作家对教授说道,您发现一个真理,而我发现了一批,可以看出,作家此时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的矛盾,文化的自我实现依赖于不确定性造成的自由和新鲜,这当然和理性的规则化是格格不入的,它带给作家以灵感,但是,这种自由却造成了自我界定的困难,对与错已无法区分,就如影片中的罗马文物一样,完全客观的鉴赏它已经不再可能,这就导向了作家下面两段的自言自语:1我的良知需要素食主义赢得整个世界。并且我的下意识却向往着一块抹上汁的肉。2我原以为我能改变他们,谁知道他们以他们的方式改变了我,从这些话可以看出,作家陷入了两个困境。1多元化造成的自我界定的困难,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一个可以给人类有所帮助的作家,2理性世界的侵袭已经使自己丧失了本来意图,自己已经成为了被人操纵的木偶。对于教授来说,塔可夫斯基并没有给他过多关注,他只在结尾的爆发中完成了与自己身份相符的符号化作用,塔可夫斯基更多的是对其身份感兴趣-物理学教授,作为揭示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阐释者,他是理性的代言人,他的信仰体系中是不存在某种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事物的,我们知道,信仰是欲望的认知体系,因此,虽然他与向导都有实现诗意生活与真理显现的欲望,但是认知体系的不同使得他们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行动,他的理性认知体系告诉他,这种神秘的,不可逻辑化的事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是罪恶的源泉,而对于向导来说,这是人来躲避理性侵袭的避难所,是人类最后的家园。而向导这个人物,塔可夫斯基给与了足够的同情,甚至可以从中看到导演自己的影子,他被塑造成一个先知一样的角色,他不断的带领不幸的人们来到区中,实现自己的本真愿望,虽然自己的女儿由于自己的职业而受到辐射天生残疾,但这种苦修般的行为在给不幸的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实现了自生的价值。影片中,向导沉默寡言,但每次发言都富含哲理,影片中,向导有一段关于音乐的话语,他说,音乐的意义就在于人类需要它,这可以看作是塔可夫斯基对于自己影片价值的自我表白。
  三,一个主题
     塔可夫斯基对于这些宏大大主题的讨论并不是形而上学的空谈,让我们来看文章开头的圣经,这是《潜行者》中出现的两篇圣经,第一篇出现在影片中部,向导趴在水边,画外音就是这段圣经,这是人类对自我良知的责问,也是三人内心困境的写照,基督揭开七个封印,降罪于人类,正是映射了现代社会的深刻灾难。道德真空,虚无主义,理性蔓延,这些风险社会灾难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塔可夫斯基用意象化的镜头(一个很长的关于废弃的各种日常用品,包括圣母像的镜头)来表现这种灾难。(鉴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再多谈)当然,塔可夫斯基并不仅仅表现了这些困境,还提供给人类解决办法,因在影片中, 向导在水边醒来,望着仍在沉睡的作家和科学家,朗读了第二篇圣经,“两个门徒”显然暗指作家和科学家,他们费尽周折,冒险进入“区域”去寻找的东西其实就在他们身边,但他们的眼睛已被蒙蔽,看不见那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如同主在我们身边,我们却不认识他一样。这种受蒙蔽的东西是什么?显然是人类生活的伟大愿景,是诗意的生活的真理,但又怎么可能在身边呢?结合影片结尾,我们找到了答案,在影片结尾,向导的妻子表现出了与向导的伟大爱情,这种爱情,体现了某种程度的诗意生活,是人类心中最深层次的愿望,正如塔可夫斯基所说:潜行者的妻子来到他们歇脚的那家馆子时,作家和科学家面对了一种令人困惑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在他们面前这位女人因为她丈夫而经历了难以言喻的苦难,并且跟他生了个病童;但是她依旧一如年轻时候,以无私、毫不犹豫的挚诚爱着她丈夫。她的情爱和真诚是对抗那毒害着现代世界的信仰缺乏、犬儒主义和道德真空的最终奇迹。影片最后,向导的女儿具有了超人的能力,残疾的她可以用目光推动水杯,这表明,人类间伟大的情感可以战胜物理世界的铁的法则,不过这种表现是神秘化的,这正是《潜行者》的现实意义。

 2 ) 《潜行者》赏析 [原创]

“一入万马堂,休想回故乡”。——潜行者的开篇画面是一个小酒馆或者客栈,飘荡着淡而悠扬的旋律。——与古龙书中的一句话,隐隐相合。完全静止的摄像机。因为画面的丰富性,足足可以让你端详一阵子。塔可夫斯基的画面,常常是那么的需要琢磨,透着隐喻的气息,带给观众夹杂着自然事物本身的神圣性。如儿时看到一方水井而突然被一种感动所抓住,似乎脱离了世俗现实的世界,而进入了纯精神的世界。午夜梦回或者初恋都和此类遭遇有一种共通之处。它们和塔可夫斯基的画面也有着共通之处。

 

演职员表过后,我们看到了单一的古铜色,以至于人物的显现给我们的感觉是沉睡了千年的雕像。镜头慢慢地移近,越过门,仿佛是窥探。视频音频平衡地很好,在画面丰富而需要思考时,音乐音效就自觉地将自己压制到简约的极限。镜头移动是那么流畅,像是沉醉在作品里的诗人,慢得人那么地放松,灵魂的喧嚣被扫除一空;而感觉要跳跃时,镜头也绝对不留恋,直接就一个干脆利落的剪接。这就像是生命与灵魂本该有的节奏: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没有异化,一切皆纯真。这就是塔可夫斯基的镜头语言。如果我们将布列松的激情比作一种苏格拉底式的激情,则塔可夫斯基的激情就是尼采式的。前者更多地是通过头脑,后者是通过纯粹的心。

 

主人公起床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导演运用了低调打光法,显得神秘幽静,但这只是上面画面的延续,前边即便不用那种打光法,也已经达到了那种情绪效果。主人公起来,蹑手蹑脚关门,门留了一道缝,正好让观众看到假寐的妻子也起床了。这道缝的设定,是导演对观众的一种给于。这就是我感觉电影需要做到的:每分每秒总要给观众一些东西。

 

在两夫妻的冲突当中,导演留了悬念,也给我们一个认识主人公的轮廓以些许微暗的信息。丈夫挣脱妻子夺路而去,那门的缝里孩子也已经在床上坐起。妻子跟着铁盒一头栽倒在地板上,精神的痛苦完全压过了肉体的疼痛,画外音传来铁轨的铮响,而妻子扭动的身体下面的地板也那么地像是枕木。一个人就躺在火车开来的铁轨上——这就是妻子的内心。

 

画外音的第二个作用是衔接了场景,后面出现了真正的铁路。在那里,一个作家正在和一个女人表达对乏味生活的不满:“宣言里说的让人厌倦”,“生活只是等边三角形”, “肯定没有灵魂,没有上帝”,“中世纪的家庭令人羡慕”…… 这里的“宣言”既可以是共产主义宣言,也可能是什么人权宣言等等。可以说是古典时代以来的人类所有乌托邦理想中讲到的生活内容:人们从痛苦,不平等,劳累,疾病,恐惧,残忍中解脱出来。但结果却是空虚、乏味。生活被乌托邦的法律固定住,只能按照它生活。这样生活也就没有了变化,没有了惊喜,没有生活气息,一切都看得见摸得着,生活就像等边三角形一样抽象,一样地缺少血肉。而人们不知道如何违反法律,所以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作家觉得,在乌托邦生活(实质上,就是一种家畜式的幸福生活)还不如回到万恶的中世纪来得有意思。

 

作家,管自己的名字就叫作家,管教授叫教授。现代人被层层制度及其代理人监视,被磨灭了个性,所以人和人是那么相同,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生活方式,这个职业人和那个职业人是没有真正的区别的,区别只在于职业本身。姓名,本是一种个性的代表。作家以为,既然人们都已经没有了个性,也就不需要姓名。

 

三个人像等边三角一样站在圆桌的边上。但也许只有潜行者是不同的,这个角或许蕴含着希望。

 

后面是故事片的阶段,在从酒馆到“区域”的一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希区柯克的保持悬念情绪,斯皮尔伯格的道具方法等,那些其他大导演的招牌特点,都化作小优点自然地融入在《潜行者》里面。比如穿越火车时候的射击,以及后来的电话。

 

 

跟着小车在铁轨上碰撞的有节奏的响声,我们的心有一种莫名的驰骋。当“区域”呈现,画面变作了彩色。日常压抑下黑白的心情随着到达理想之地而重新焕发了青春。

 

潜行者的独白:让计划中的一切成为现实 让他们充满自信 让他们嘲笑自己的激情 因为他们称之为激情的东西不是一种情感的能量 而只是他们灵魂和外界的摩擦 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充满自信 让他们像孩子一样充满希望 因为柔弱是一个伟大的东西 而力量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当一个人诞生的时候他是虚弱而柔韧的 当一个人死去的时候他是固执而感觉迟钝的 当一棵树成长的时候它是柔嫩而顺从的 当它变得干枯而坚硬的时候 它就要死了 坚毅和力量是死亡的同伴 顺从和柔弱是精神饱满的标志 因为坚硬的东西从来不会获得胜利

 

尼采说:激情来自于平静。那是对世界和人生全全理解后的深彻情怀。而灵魂与外界的摩擦是被动的,是被冒犯后的反抗,是失去方向性的要主张什么,是要通过虚荣肯定自己。不是爱的本能,而是死的本能。再按照尼采的话来总结就是:出于奴隶的本性。激情首先是知道了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这样才有了自信的最起码的基础。这里我以为,潜行者夸大了“柔弱”、“柔顺”的内涵,其实他要说的是“让灵魂清空而再饱满”的“道返而动”的方法,但犯了个老子一样的错误,将这种方法等同于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柔弱”。

 

作家嘲笑物理学教授,说他们造出来的东西都是为了让人们多吃饭,少干活而已。而人的存在应该是为了创造,为了艺术,不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他是无私的。教授反嘲作家说,那是什么样的真理,你是从月球上掉下来的么?人类还是会因为饥饿而死亡。他从物质角度来证明自己存着的价值。作家说:你可能是一名教授,但你是一个无知的人。(我以为作家的意思是:教授没有根据时代的具体情况来评价自身的价值。因为类似乌托邦的年代里,物质本不用发愁,却用物质生产替自己存在的价值辩护,这样做不是无知就是虚伪) 他们都迷糊地说着。

 

在三人的休憩当中 有画外音随着迷幻的画面讲述神谴之日的景象,包括超人和大地之王们也无法逃脱。

 

然后潜行者讲无私,拿音乐做比方。他说的是尼采《悲剧的诞生》里讲到的音乐的性质。然后质问它无私的理由,认为任何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所以音乐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来的。教授和作家都静静地听着,显出少有的服气,安静而出神。

 

 

潜行者吟咏着诗歌,风花雪月、踏实的人、有人关照……但总是说“这些还不够”。

 

教授给睡过他老婆的原上司打了个电话,意欲从精神上报复,但话语间并没获得胜利,有点窘迫。

 

教授打岔,为了逃避更窘迫的被追问,变得咄咄逼人,他质问潜行者这样带人来“区域”的后果。作家又谈到了世俗化的“权力意志”,并质疑“怜悯”。潜行者说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无法带来幸福。作家说,你是要用善行来征服世界,说潜行者童年艰难不幸,所以有了那种思想。(大约是奴隶道德的意思) 然后作家带上荆棘花冠,意在嘲笑潜行者想当耶稣。

 

在临界点,潜行者要让两人回顾一生,说这样便能成为仁人。作家不以为然。而且,讨厌信徒的那种做法。潜行者说祈祷没有什么不好,这样想“只是”自尊心的问题。(但作家的意思显然是以为自尊心的问题不是小问题)

 

教授拿出了灵魂针,实际上是2万当量的炸弹。如果事物往坏的方向发展,也许会炸掉“区域”。潜行者要从教授那里夺过炸弹,却被作家阻止,并打了他。潜行者问作家为什么这么做?我对你做了什么?他是要毁了你的希望。(“区域”的“房间”能满足达到的人的愿望)那样全世界的人都会被击败,因为他们将失去希望。为什么要毁掉希望?

 

作家谴责潜行者并不是为了大众,而是为了获得金钱和实现权力感。潜行者哭泣着否认自己不进入“房间”是为了摆弄别人,为了让自己感觉像上帝。但承认自己是个卑鄙小人,从来没做过什么好事。只是作为潜行者是不能进入“房间”的。他的一切,家当,快乐,自由,自尊都被带到了这“区域”里。他带和他一样绝望的人来“区域”,这样他能帮助他们。能帮助他们,就都满足了。

 

作家被潜行者的告白打动,但仍然认为他只是上帝的一个愚民而已。作家质疑前任潜行者“豪猪”的自杀,推理出:“房间”只能满足内心深处的愿望,而不是嘴巴上高呼着的愿望。“豪猪”发觉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叫做“良心”或者“痛苦”的东西,然后自杀了。作家于是不想进入“房间”,不想通过抛弃“自我”而实现“本我”,宁可一个人回家自杀,而不要为了实现愿望而害了别人。作家接着质疑到底有没有奇迹会真的发生。

 

作家不小心要掉下去的时候,潜行者拉住了他。教授拆了炸弹,扔到了水里,他也怀疑来到这里有什么用。潜行者也想到了要带着妻子孩子离开。

 

“希望”,在古希腊的文化里是被视作是一种负面的,否定的东西。因为希望意味这对现实的不满,人为了一个目标的幻影而活着,却不热爱人生,不热爱命运,也不热爱自己和他人。当不把希望看得那么重了,幸福才会脱离幻象的依托而长期驻留身边。

 

带回到酒馆,带回到黑白。多了的是区域带回的狗。妻子依然那么爱丈夫,在现实的世界里,居然也出现了彩色。孩子,家庭,狗。

 

潜行者痛苦地躺着,谴责那些作家和教授被称为知识分子却没有信仰,他们只活一回就没有信仰(看来潜行者也领会到尼采之永恒轮回在现代对于信仰的价值所在),他们只知道要把自己买个好价钱,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出卖自己。潜行者痛苦地感到,不再有人相信“区域”,人们不再会有信仰了。他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变成徒劳了。妻子提议跟着丈夫去“区域”。丈夫说不行,如果那没有实现你的愿望怎么办?(从回来到抱怨,可以感到丈夫并没有完全的开悟,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自己所谓的“信仰”的不坚定)。

 

妻子提到母亲对她要嫁给潜行者的警告,早知会遭遇痛苦,但在泪光中,她肯定了痛苦的价值。没有痛苦,也就感受不到幸福了。影片有觉悟者,原来就是这个淳朴的妻子。

 

籍着她的话,出现了孩子,画面又回归了彩色。瓶子自己移动了,我们在“区域”里没有看到什么神奇,神奇却在现实当中出现。尽管后来火车铁轨的声音,让我们以为那也并不是什么奇迹,但神奇的感觉真实地来过,不是吗?欢乐颂就在铁轨的鸣响当中响起。潜行者夫妇到底是否正在去“区域”的路上?然而,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已经学会热爱人生,还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吗?

                                                       

   2009-6-16 于 浙江余姚

 3 ) 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

没有那么难以理解,把“区域”当中的那间屋子看作上帝,一切都好理解了。上帝承诺给人带来幸福,实现人的愿望,而且只有那种苦逼到家的人才能有幸走到上帝面前,这可以在圣经里面找到对应的段落,而且通往拯救的道路绝非坦途,各种神迹各种诡异,但要通过最重要的就是信、望、爱,片子里一大把桥段可以验证。但是问题在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性情,面对上帝时候有着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所谓上帝的痴儿,坚信上帝能拯救深陷苦楚当中的生命,但是却发现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人相信上帝有这种神力,但是却又不敢亲自去尝试,因为怕失望,或者也因为基督教不允许试探上帝;一种是虚无主义者,否认上帝的存在,认为个体才是最重要的,生命也没有丝毫意义,一切都不必太认真;第三种是所谓敌基督者,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但是却认为上帝既然能实现人的愿望,那么好坏愿望皆可通过信仰实现,因而宣称至善的上帝恰好成了一切恶的来源,所以要用炸弹炸掉上帝。最后,上帝存不存在并不重要,而且压根儿也无法验证,走进了房间是否就能实现愿望呢?实现了又能说明什么呢?虚无主义者能给你找出一百种不假设上帝存在的解释,听起来都比假设上帝存在靠谱,或者用哲学的话叫本体论上的奥卡姆剃刀,剃掉那些没必要假设的存在。上帝的不可知论导致的结果是各活各命,性情与遭遇决定一切。

 4 ) 平静的魅力

犹如片名,观看这部电影的状态,也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潜行”,潜伏在这些缓慢、冗长的片段背后,我用了两个静谧的深夜独自看完这部蕴意深远的巨制。某种平静的震撼,始终贯穿在导演塔科夫斯基那些著名的诗意镜像背后,让我在看完一遍以后,不由再次将碟片放入光驱,这样的自发情景,已经是很久没有经历了。

让我第一次觉察到有必要认真检讨以往所有观影时的趣味主义,那些突降的、陡转的、解迷的、刺激的和感官愉悦的种种精彩瞬间,总让我们在事后的津津乐道时,感受到某种结构性的满足,某些经验(日常的或是想象力界限之内的)得到印证的癖好总是叫我们一惊一乍,某些想象(梦中似曾相识)得到实现的欢欣总是让我们难以自拔。于是总喜欢在悬念频频里预期惊喜,预期某种比我们所能设想的效果还要夸张的东西。那些伴随剧情结束而油然顿生的单一的情绪,在以后的回忆中也总能久久咀嚼。

当然,形而下自有形而下的好处,我们历经了斯皮尔伯格式的电影洗礼之后,总会适当的在需要作出反应的镜头之处,恰到好处的表达同样的欢笑、叹息、愤怒和哀愁,而这些情绪,都会被适时的收录到一部名为市场调查的帐本当中,以便为以后的制片工业提供参考,为制造出更为精良的产品而服务。这样的电影,我们称之为商业片,或者也可以算作深度和抽象度恰到好处,迎合更多阅读趣味的艺术片。

[剧情]
二十多年前的一颗陨石坠落到俄罗斯的一个小镇,大批人罹难,村民从这恐怖区域中消失了,军方因此而严密设防。传说那区域里有个内室,可满足人们最深层的意愿,绝望和苦楚不断驱使人们冒险进入。史多卡,一个经验丰富的潜行者能顺利地穿过途中千变万化的陷阱和圈套,他曾多次携带冒险者抵达那里。这一次他带着两位旅行者前往恐怖区域,一位是颓废渎神的虚无主义作家,倍受女性读者的欢迎,他想去那里,也许是为了灵感的发现,也许仅是一次无目的的寻找刺激;另一位是物理学家,寡言而沉默,他携带着实证的工具,想去测算事实的真相。在旅程中,所有的实在物都似是而非,在小镇残破的废址上,流水、地形、物体甚至光与影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寻找通向内室的道路,在潜行者们不断的反省、论辩和矛盾中显得艰巨重重,似乎总有一种否定的意愿在有意阻碍人们抵达其内核……

[神话?救赎?]
这种朝圣般的寻找,无疑又是“在路上”的母题的延续和深化。俄罗斯人那种深沉忧郁的大地情结,对宗教神秘而虔诚的理解,苦难的意识和末世寓言的传说让这部电影充满思辨的魅力……这样的叙述,也许具有一定艺术片经验素养的观影者都能认同,但是,在大师面前,这样的描述总是会显得浅薄和苍白,种种费尽心机,破译密码式的解读都会变得可笑。聪明的观众,总喜欢对影片的种种要素作一番理性化的梳理,将一切可辨识的元素和碎片进行自以为是的命定,那些提炼、总结、感悟和追认是否抵达到了导演思绪的核心?是否能将所有的电影都提炼出意义?

当然,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一千个哈姆雷特”存在的必要,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不断的阐释种获得思考的、表达的或者经验的快乐。在对公认为塔科夫斯基晦涩之极的这部《潜行者》的读解之中,我想,这些思考或者疑问都不会变得次要。

[黑白交织的魅力]
我们知道,塔科夫斯基既不是技术至上论者,也不追求电影的蒙太奇效果,他在《雕塑时光》(Sculpting in Time)一书中写到:“蒙太奇电影的理念,即以剪接手段将两个概念连接起来造成新的第三个概念,在我看来是违背电影本性的。”在他为数不多的电影中,首先让人着迷的就是拍摄的技术处理和控制。他能纯熟的交织使用黑白和彩色的镜头,这种对胶片材料表现性和质感的把握就非同凡俗。

在本片里,注意到在人物的现实生活和真实回忆当中,叙述使用了黑白镜头,在对“恐怖区域”这样一个似是而非,象征意味十足的场所的描述中,其镜头却是彩色的。这是否在暗示现实生活的黯淡无奇和精神世界的丰饶呢?

同样不能不提及的还有塔氏对长镜头的运用,对缓慢的叙事节奏的控制。这种缓慢的运镜,因其负载的丰富意义而显得沉重和舒缓,通常能看到在如下场景中缓缓穿过的镜头:清澈的水面、河流、沙洲、墙壁、废墟、残垣断壁、雾气中的田园、作为远景的人物或家畜和作为近景的树木或门窗、屋内简陋的陈设。这样诗性的场景造成了一种纵深的、相互关照的抒情空间,没有对比强烈的戏剧性彩色,没有突兀暴力的运动和切换镜头,这种冷静寂寥的叙事,其效果足以使我们内省的精神空间缓缓开启,促使我们在静心凝视中建立一种思考的、想象的和对话的哲理性思考。而镜头里那些我们见惯的平常物体,却都因为这种滞涩的凝视而显得神秘和充满象征。

[但是水,水]
水的意象,在塔氏的电影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样的认识,当然来自观影的经验,在我所看过的三部电影里,水这个意象就都出现过。在《乡愁》和《飞向太空》里,平静的水面都成为了叙事当中不可或缺的意境。在《潜行者》这部片子里,水更成为核心的象征意象。

在通向恐怖区域的途中,有一个很长的运镜表现了平静水面下的各种散落的物件:圣母像、手枪、器皿、针管等等;在内室之外,突然从天花板上撒下的雨水和地板上随处可见的水渍;还有那些几乎是瞬间就从残垣断壁之间喷涌而出的水流瀑布。

水的流动、柔弱和动态的质感无疑是塔氏所着迷与表现的特质,片中的一段独白也许暗示了这种表现的缘由:“希望是一定会兑现的,一定要相信它,不能依靠一时的热情……死亡是干枯而硬固,树木生长时是柔软的,变成干枯就是死亡的来临。硬固和力量与死亡相邻而居,弹力和柔弱才是青春的象征。凝固是没有希望的。”这种反对阳刚哲学,追求阴柔而富有弹性的生存也许是解读影片的一个入口,尽管有过度阐释之嫌疑,这样的对话仍然使我们联想到79年当时的苏联社会状况,一个僵死的意识形态的微弱回声在这里挥之不去。

[科学与艺术的读解]
三人行于路上,一个是草民,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物理学家,在这样一部哲理性的电影里,不让他们有所论辨争执,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有了他们俯卧在地上的一段对话,这里有作家对科学家探求真理的尖刻讽刺,认为那是无意义的错觉,而物理学家对这种意义的命定却表示不屑,认定这是些无用的虚空,无用的艺术追求。而虔诚的潜行者史多卡,则用音乐来结论,他说:“如拿音乐来说,跟现实的关系是最少,最少了主义主张也没有,……而音乐却直接回响到人的灵魂深处……体内的什么东西会发生共鸣?不知什么光是声音的联系,就能改变为喜悦,为了什么使我们那么感动?到底是为了谁?不是为了什么也不是为了谁,……无论什么必定有,一定带着有价值的,价值和理。”

对于潜行者的他来说,我们是否可以将他理解为徘徊在科学和人文之外的人?理解为一个没有话语权力言说的“他者”,永远生活在被历史遗忘的地方,所有幸福、自由和尊严只能在这样的一个隐秘的象征空间里找寻?在旅途结束,疲倦和绝望使他大病一场,回到破旧的家中,我们这时才惊奇的发现,在他破旧不堪的家中,整整一面墙都摞满了书,原来他也是一个思索者。

躺在床上,他痛苦的说到:“跟我同样被迫害的人,把他们带来这里,都办的到,我给他们希望,我都能办的到”,然而,作家和教授却和那些平民不一样,他们的虚妄,他们想改造别人的使命感,他们那浅薄的智慧使史多卡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与怀疑,他再也不想带任何人去寻找那个房间了。这里,暗示的是终极信仰破灭以后深刻的悲凉。而此时导演的镜头一转,以记录片的拍摄方式,让他的妻子像接受采访那样,面对镜头自述对这种痛苦生活的宽慰和理解,在这种苦难生活的背后,还有一种信仰的力量支撑着她,她对丈夫的追随和信念,却在丈夫精神幻灭之后,更为深入了。

[不可阐释,奇迹]
尽管最后的叙述基调几乎绝望,可是就在这样的苦难的背后,我们仍然能看到一种信念和希望支撑在其中。也许片中的这种追寻,是一种对全人类的良知、意识、自我和灵魂的寻找,而任何抱着功利目的的探寻,不管它多么高尚(诸如以科学和艺术的名义),都不能真正的抵达那种救赎的彼岸(彼岸变幻无形,甚至是一个将过去和现实合流于未来的过程)。

在这里,塔科夫斯基深刻的洞察到了人类的这种思维惯性,并予以含蓄的讽刺。此外,在这样讽喻体的叙事之中,我们似乎发现,潜行者几乎就是一个先知性的拯救者,他带领人们的找寻,甚至与耶稣指引他的两个门徒有相似之处(注意影片中相关段落的暗示),尽管这种找寻以悲剧式的结局告终,但在影片结尾处,我们不要忘记了那个如同奇迹一般自动跌落的杯子所包含的救赎似的献身意义,以及欢乐颂的背景音乐所昭示的希望和信念。


这种阐释,虽然教我着迷于艺术作品无限可能性的魅力,可是我仍然对太多不可解的镜头难以忘怀和保持敬意,比如那些微妙的光影变换投射在面孔和建筑之上的流动感,比如那横亘于房间内连绵的沙丘,比如那房间外围伤痕累累的人类的坦克和武器。这些恒常不变的事物,这些事无定形的变动,都像是在向我们默默讲述着什么。

2002/10/13 下午
02年11月《新电影》

 5 ) 在终点

在西山的偏僻分会场看了北影节展映的《潜行者》,163分钟的长片,莫斯科制片厂1979年出品。这部电影在网上的剧照基本都色彩鲜艳对比明晰,而今晚放的胶片从头到尾都调了浓重的褚红色——据开场的小哥说北影节拿的是俄罗斯原厂拷贝——字幕都没有的那种,所以银幕下面有个LED屏负责放小红字幕。再据小哥说,字幕是翻译按剧本逐句翻的,剧本上没有的就不翻——所以片中所有我姑且妄测是「吼呀」「混蛋」一类的话通通没有字幕。

《潜行者》大概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颗陨石降落在了俄罗斯的无名小镇,以坠落点为中心制造了一大片无人区域(The Zone),而传说在这片区域里有一个房间(The Room),找到并进入房间的人可以实现自己任意的愿望。而这片禁区被当局用铁丝网和哨兵封锁起来,想要绕过哨防、避开陷阱,最终找到房间,则必须依靠熟悉禁区的潜行者(Stalker)的帮助。在影片中,一个作家和一个科学家,在各自目标的驱使下共同雇佣了主角一同去寻找房间。可以按惯例料想到的是,他们在进入区域之后,区域内一切的事物都变得波云诡谲、似是而非。

尽管梗概这么一讲,显得这片子具备某种程度上的超自然气质,但任何当代意义上的「科幻」和「悬疑」元素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里约等于都不存在。塔对于叙事结构和特技表现的抵制是可以明显看出来的,《潜行者》里没有任何梅里埃式的奇技淫巧或是对塑造雕像的热爱:禁区看上去完全就是一个工业风格的拆迁废墟,整个表观世界也简陋到看不出任何「未来」的痕迹。潜行者的卧室只有一张双人床和一个茶几,每当火车飞驰而过时,整个房间隆隆作响。没有任何幻想的诱惑。塔在努力去描述一个毫不神奇的奇迹。

「我一直执著地尝试让人们相信:作为一种艺术的媒介,电影自有其相当于散文的可能性。我想证实电影能够以其连贯性来观察生命,而不致生硬或露骨地加以干扰。因为那正是我所了解电影真正诗意本质之所在。」

这是塔在自传《雕刻时光》里讲的。《潜行者》当然不是散文,散文有其格式所限而不能企及的尖锐晦涩。塔的电影语言表达是一座巨大的冰山,由于其浅表的有限,观者很难去妄议,又或者说太容易去妄议水面之下的东西。潜行者作为向导,带领作家和科学家潜入禁区,尽管没有任何特效,禁区本身却带有一种「太空」式的疏离感。没有人类,也没有人类造物,只有人类造物的遗迹。潜行者带着宗教般的高度虔诚游荡在禁区中,警惕着一切从未发生的异象,并警告两位雇主:我知道房间离我们只有咫尺之遥,你们都能看得见它,只要往前走几步就行了——但记住在禁区里,通往目标的路程越短,可能遭遇的危险就越严重。

已经被周遭平凡的一切弄得不太耐烦的作家立刻表示了对这种不现实说法的鄙视。他抛下其余二人,不顾向导的警告,向房间走了几步——突然一个声音叫住了他,作家感受到一股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对未知的恐惧——于是他便走了回来,看见其余二人「我没喊你」的眼神。看这一段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跳向克苏鲁神话和一堆其他神神叨叨的东西。作家和科学家作为「人文」和「自然」两个学科的工业符号,在嘲笑潜行者所执著的一套禁区仪轨的同时,又突然发觉自己对该地经验不足而一阵颤栗。
为什么不能「直接」通往房间?为什么前往答案的路径越短越危险?克苏鲁神话有一个答案:对于未知世界的盲目探索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没有经过任何规训的人类,在第一次目睹世界真相的时候往往会因自己本身承受能力的不足而陷入疯狂。佛教里也有个例子,成天叨念「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法门,净土宗认为人本身是不能够独自前往净土的,但通过「弥陀本愿」的他力,人人都可以通过念佛而往生;而禅宗则向往着以心印心,讲究通过顿悟见性成佛。净土法门是牛车,很慢但是很安全,禅宗是开飞机,很快的同时带着难以预料的精神危险。这也是通往房间的道路。房间是塔可夫斯基的万事屋,「实现任何愿望」意味着什么没有人知道——绝对的知识,或者是绝对的虚空,但塔对现代学术的实证和经验的嘲讽是呼之欲出的:人对任何现象都难以得出真正的结论,人甚至对「无知」本身都很「无知」。
只有潜行者是超乎经验社会之外的个体。潜行者冀求着发现自我、重获信念的命运,并将禁区和房间视作在人类崩塌之时唯一可能存留希望的净土,他认为,禁区检测通过者的危害性,仅仅通过检测通过者的美德这唯一方式。所以在终点门外,在下水道的绞肉机时,他带着哭腔希望科学家和作家多多审视自己,「想想过去人就会变得善良」,才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德性以不被最终答案所毁灭。

而当三个人经历了猜忌、陷害和恐惧到达终点之门后,潜行者说出了前代潜行者「箭猪」的故事:箭猪的弟弟死在禁区的下水道里,而箭猪来到终点想要完成自己复活弟弟的愿望,却发现房间只给了他无穷尽的财富。「房间不会给你需要的,只会给你想要的。」最终答案将人的愿望和愿景分离开来,作家发觉自己只想逃离虚伪的世界却不敢面对自己的欲望,而科学家只是为了摧毁理性无法解释的最终地带而来到这里。当科学家拿出炸弹时,作家开玩笑似地对潜行者说,「我们的发明家拿出检测人类灵魂的仪器来了!」

但那只是个炸弹,穷途末路的科学家从实验室里偷出的两万吨当量的炸弹。科学拥有毁灭灵魂的方法,检测灵魂的仪器却并不存在。但科学始终试图用经验理性去检测灵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里,一个小男孩的父亲每天都用计算机计算冰面的厚度来判断小男孩能否走上去。在他计算的厚度足够的那天,小男孩走上了冰面,却咔嚓一声堕入水中溺亡。究其原因,是一个流浪汉在冰面旁烤火,导致冰面的厚度偏离了计算结果。流浪汉在《十诫》的每一集里都时常出现,像上帝一样俯瞰人间,而在计算机前,上帝震怒了。
三个人最终停留在了最终答案前不肯寸进,漫长的寻找归于对心灵的拷问。 在没有信仰的时代,潜行者为自己看到的人类本性感到绝望。自启蒙时代以来,俄狄浦斯的悲剧一再被人类所提及,在广义上宣称上帝已死、弑父合法,开始重构新的信仰体系。但是精神上的自由真的被新的体系所带来了吗?塔可夫斯基自己说,「作家明确的否认了房间的存在。他说:“它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并且问教授:“谁告诉你它存在的?” 科学家指了指潜行者。潜行者是“房间”存在的唯一证人,唯一有信仰的人。关于“房间”的一切信息都来自于他,所以很容易设想他编造了一切。对他来说,更坏的事不是他们害怕,而是他们不信,而是世上再也没有信仰了。」

怀疑谜团的人,都慢慢在本质上变成了谜团的保护者。

得一提的是,在美德检测的道路上,塔可夫斯基给三人安排了一条尾随他们的黑狗。狗从三人进入禁区开始时就跟着他们,最终也跟着潜行者回到了家乡。作为动物的狗在禁区的规则里是完全安全的。多么美妙的讽喻。
寻找答案的人出于各自的愿望前往禁区寻找答案,而在最终之门前他们又出于各自的顾虑而折返回到开始时的酒馆,一个贫瘠的起点。回到影片一开始时,作家与酒馆外的跑车女郎闲聊时表达了自己对乏味生活的不满,「生活只是一个等边三角形,A=B=C」,等边三角形如此正确,但我们关于三角形的经验本身却完全不足以构成真理;作家还说,「宣言让我厌倦」,什么宣言呢?他们,宣告者,在做的确实是正确的事情吗?如果它是正确而乏味的,或者说更为恐怖,它既是错误又是乏味的呢?

漫长的终点(因为塔的史诗级慢悠悠长镜头,我连续N次以为要剧终了)在潜行者的女儿结束。天真者,完全不具备经验的儿童,在这部几乎没有任何超自然现象的「科幻」长片贡献了唯一的超自然镜头:女孩用自己的眼神驱使三个杯子在桌上移动,而最后其中一个杯子在念力驱使下堕向地面,褚红色的画面消失在玻璃的碎音中。
影院在中间艺术园区里,等电影开场的时间我去逛了逛中间美术馆,这里正在展出一系列自闭症儿童的艺术作品。看完这些东西再去看电影,整个过程中突然就一丝困意都没有——这些东西和塔的电影一样,都是一个悲伤的闭环。但是悲伤本身是不绝望的,用塔可夫斯基的话来说,那是一种「精神的净化」。
我想,潜行者的讷言的女儿获得超自然力量的那一刻,正是那个世界里人类真正童年的开端。

 6 ) 愿望

被禁止的总能成为愿望。

禁放风筝

区(The Zone)是电影《潜行者》中的奇迹之所,听说区的中心是一座可以实现你内心深处所有愿望的房间。“区”理所应当地被老大哥控制了起来,因为这符合我们对老大哥的刻板印象,它的存在就是防止你实现愿望。

另一股设置禁令的力量来自于女人,知道丈夫将要背叛她再次踏足神秘的区,潜行者的妻子痛苦地在地上呻吟。

一般说来,老大哥总是尽可能地与女人保持对立以方便折磨女人。能让他们同时禁止的事情实在不多,无一例外变成了男人们内心深处的愿望,比如嫖娼和进入区。这就是为什么潜行者拒绝作家带着女人进入区,因为这破坏了区的双重禁止纯粹性。

为什么要去区?

昏黄的滤镜笼罩着酒吧,科学家和作家分别给出了最刻板的科学家和作家的回答,一个要追求世界真理,另一位则要追求写作灵感。但作家很快就展示了自己现代作家的一面,他承认灵感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他之所以想去一个声称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地方恰恰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愿望是什么。

四月,我在资料馆重温了《潜行者》。从影片开始的第一秒我就在盘算如何解读这部著名的晦涩电影,理由只是老塔和他最虔诚的布道者们都说老塔不可被解读。

我想用“愿望”切入这个话题,四个月以来我都试图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愿望,迟迟未能成文的原因是我没有任何愿望。

我甚至找不到可以博人眼球的下流说辞。我以前最擅长用下流文章来证明自己是个纯情男的,但在阳痿、痔疮与自渎之后,我再找不到一个足够下流纯情的事情。

区的绿色突然挣脱了昏黄滤镜的束缚,潜行者回到了自己的梦想之地,他像妻子一样躺在地上,不过发出的是享受的呢喃。塔可夫斯基对理想主义者一向含情脉脉,这一刻也毫不例外,他让科学家在另一个镜头向作家介绍区的由来,给潜行者足够的时间与区交合。

接下来的电影异常无聊,三个男人只是一直在走,让我一度以为我内心深处的愿望就是在电影院呼呼大睡。

潜行者说,区只允许绝望的人通过,即使房间近在眼前,也没有任何一条路可以直达,你只能迂回前行。

这很神秘,但我的愿望是看到神迹。这个愿望也落空了,什么都没有发生。科学家的背包丢了,他想回去把包找回来。潜行者警告他在区里没有人可以原路返回,但科学家还是回去找到了他的包,并在另一条路上与潜行者和作家汇合了,没有危险,甚至比现实中更加顺利。

即使已经看了好几遍,每一次重看我还是会在这儿走神。对此我的解释是,我的身体已经完全理解了《潜行者》的伟大影像,“在观看《潜行者》时,你不可能跟着进度条直接看完,你必将走神,在迂回中到达影片的结尾。”塔可夫斯基就是那种允许观众走神的导演,因为你知道当你回过神来他还在原地等待。

走神的我问自己:在我生活里,什么才是区?

北京与区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被它是管控最严的城市;比如它会把满怀希望的人统统变成绝望者;但最重要的是,在北京中心确实有一个能实现任何愿望的房间。

潜行者到达区时,一副“我终于回来了”的样子,我过年回到北京也是如此,即便我深知这是迫不得已的感受。

北京是一座用限制构筑起来的城市,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不能”。然而赐予其神秘光环的是限制本身,比如正是因为你不能获得北京户口,所以北京户口才得以变成一种愿望。关于北京的所有愿望都来源于北京的种种限制,此时你反而无法把没有限制的地方当做家乡。作家坚持认为“区”就是一个垃圾场。我想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北京最垃圾的地方恰恰在于你会逐渐认同垃圾场就是吾乡。

当这场关于北京的漫长走神结束时,潜行者们已经来到了房间,并且在门前打了一架,但没人走进去。

面对房间,潜行者重申了他与区的关系,他说“我知道我是个小人,我不能给我妻子带来任何东西,但请不要摧毁我的一切,我所拥有的只有区了,我的幸福、自由、尊严都在这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被这句话欺骗着,我以为潜行者之所以不进入房间是因为他的愿望只是回归区,所以在他进入区的那一刻他的愿望就已经满足,因此他不再需要进入房间。

但房间只允许绝望的人通过,潜行者也不可能以一种满足的姿态站在房间之前。事实上,他的脸只有在进入区的那一刻带着些许满足的表情,以后的所有时间里,都是疲倦。正是理解了对我来说区即北京之后才明白,潜行者的梦想不是回到区。恰恰相反,他内心深处的愿望是再也不回到区。

房间确有神力。

潜行者的愿望在结尾处一一实现了,只不过用和语言完全相反的方式。当潜行者说:“我已经在外面被夺走了一切”,他内心深处的愿望就是拥有妻子、拥有女儿、拥有一条从区里跑出来的黑犬;潜行者说:“我不能给我的妻子带来任何东西”,他内心深处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妻子;潜行者说“请不要毁掉人类的希望”,他内心深处的愿望就是没有人再需要区:潜行者说:“区就是我的一切”,他内心深处的愿望就是再也不踏足区里一步。

这就是我对北京的愿望 —— 我来到北京,正是为了有一天永不再来。

“房间”给我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你以为你自己想要的,并非你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你永远不知道你想要的东西在什么时候出现,因为在它出现的时候你恰恰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潜行者说在区里人永远无法径直到达想去的终点,正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愿望无法被直接言说。

李沧东的《薄荷糖》是这个观点的另一种佐证。电影从失意落魄的国家鹰犬开始,通过倒序的方式,在一段异常清澈的少年段落结束。这种清澈无疑就是他内心深处的愿望,但在拥有这一切的时候他一无所知。多年之后,他终于实现了内心深处的愿望。但实现的途径并非抵达,而是经由回忆,迂回地意识到原来那个愿望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实现了。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三个人永远无法走进房间,因为房间并不是一种可以通往某种理想世界的捷径,而是映照内心本质的镜子。在它面前,你只会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正是内心深处的愿望,这是绝望的同义反复 —— 实现愿望的唯一方式就是把现实当作愿望。

影片临近尾声时,昏黄的滤镜笼罩着酒吧,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发生了什么?之前是三个绝望的男人在喝酒,现在是三个实现了愿望的绝望男人在喝酒。

潜行者回到家里,他哭泣,妻子也哭泣,潜行者说不知道该带谁再进入区,妻子说不然我们一起去,潜行者说那个房间也许不会对你产生任何效果。

接下来,女人独白细数嫁给潜行者以来所受的苦难,她早已接受了这些苦难正是她命运的组成部分,并为之欢欣。我意识到,她之所以不去房间是因为不需要,她已经是一位实现了愿望的绝望之人。

她说:“如果没有悲伤,生活不会变得更好,只会变得更差,因为那样就没有了幸福,也没有了希望。”

 短评

转:大一毕赣看到《潜行者》,他有点好奇。片子放起来,“我一看就吐了,什么鬼啊这是?”他咒骂着关掉机器,但那电影又像个对手摆在那,每次想看片,都觉得要先把它解决掉。过了好长时间,终于看完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毕赣觉得好像对电影有点开窍。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老塔企图在电影中表达太多东西,但“深刻”不是这样体现的。文艺的深刻不是依赖思想观念,而是依靠审美感受。审美价值上的深刻依靠的是艺术家把普通人容易遗忘的、不易被意识到的生活世界的结构展示出来,这种结构化为审美情绪来传达。靠思想观念支撑的是言说,而艺术是展示。在展示层面来说,本作是不够深刻的。大量颇为冗长的对话破坏会使天平往言说(而不是展示)上倾斜一些。本作远远不如他的《镜子》。《镜子》是把自己的观念、情绪化作抽象的诗意场景展示出来,达到了展示的深刻,也因此老塔的巅峰之作。(8分)

11分钟前
  • Dionysus
  • 推荐

#重看#4.5;处处充满天问式的哲理辩论,几乎可视为塔可夫斯基对宗教、艺术、科技(三位主角的指代)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可能是他最潜进内心的一次;亦可窥见或想象如苦行僧般的拍摄过程。工业/核辐射侵蚀下的自然景观趋于毁灭,人类信仰的岌岌可危,对情感的无力把控,老塔实在野心太大了,几乎每个点都触及到生存本质。将末日般的废墟空间定义为「区」,不惟是一个圣愚(圣者)最后的栖息寄望之地,更是人类心灵与精神的投射区域,是悲伤者的圣地,它时时波动,如水波(又是大量水流/雨水/牛奶意象)般无形无状亦千形万状,它吸收承载着虚妄想望,警戒提醒着边界的存在,需要用灵魂去感受。名场景太多——移动的杯子,首尾火车的震动,沙丘,缓慢移动的长镜,屋内的雨,远处的狗。

1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8/10。景观配合音响转换的象征美学:草林/废弃坦克的视觉肖像并列,男主攀爬石壁和瀑布镜头右移另两人入画,冥思着趴在苔藓/泥浆,自然风鸣/诡异电音幻化成井底击水声,一汪死水中注射器针头/枪和绘着耶稣的盘子等物品,鸟飞进大厅扇起沙土,围坐房间中央前方天花板落雨,火车响动使桌上杯子剧烈振荡。

1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只有老塔知道怎么拍“疲惫”。

20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1.跪了,大师不愧是大师;2.灵魂、潜意识、现实、梦想、幸福、无私与自私、人性的弱点...这么多的元素叠放一起,并用形而上的方式呈现,真心膜拜;3.臭水沟,化腐朽为神奇,神奇无处不在。

2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塔可夫斯基的目光永远向上,潜行者就是一部纯粹的形而上影片。从始至终,我们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引领,从最初的怀疑,到将信将疑,到姑妄听之,到宁信其有,到最后的失望。其实,结尾那个被意念推动的杯子,才是一切的答案。

27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我认为这是一部宗教电影。只有绝望的人会向它求助,它也向绝望的人敞开大门。不能走宽敞的大路,因为它引到的是灭亡;要走窄路,它引到的是永生(走过窄路,潜行者对作家说,你会长命百岁)。虽然最后没有人愿意进那道门,潜行者也说自己不会再引人去,但塔可夫斯基却在最后让一个孩子显了灵。

32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作家最后把胳膊搭在向导身上,科学家往水里扔石头时,浅薄如我只能嗅到爱的气息;向导最后带狗回家,妻子照顾向导吃药,俗烂如我却受到了比之前更重的情感冲击——这些场景足以使那些台词那些思辨退居其次。

33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推荐

大致借了科幻原著《路边野餐》的区(Zone)设定和潜行者这一人物,至于和“外星人只是路过地球吃个野餐,留下一堆垃圾,我们却以为他们会回来”的故事,已经十万八千里远。《潜行者》同时也是最黑暗凶险的一部塔可夫斯基作品(即便你只会看到绿草幽幽、污水横流的乡间废墟徒步),本片不仅对之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有警示预言,更因在爱沙尼亚塔林外景地污染影响,导致了三四位主创癌症去世(包括早逝的塔可夫斯基本人)。老塔与摄影师雷贝格的矛盾爆发(第一次拍摄胶片全部冲洗失败),导致更换摄影师,并遗留下一眼可见的画面痕迹(几次超现实的空镜头)。用爱与奇迹,去回答结尾的痛苦疑问,似乎意味深长。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几次转场,如小轨道上黑白切换彩色,“第四个人”的镜头探进尸骸的坦克车,沙丘房间都是经典(会忍不住想来多看几遍)。

34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改编自短篇小说路边野餐,是一段旅程探索也是个超长的谈话,故事更完整些也没那么散但冗长,台词太高深,场景很震撼,胶片版本不太好,古铜色的画面,大早上看让人再多睡一会儿吧,散场时还有坐在椅子上进入梦乡的。三人三角形还有狗河人的海报印象很深,这片老让人想起同名的关于乌克兰核爆区的游戏,北影节资料馆。

38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其实作家和科学家在room门前的中止是很好理解的,并不是生命中所有的沮丧、失落、欲望和绝望都需要或能够依托于信仰、尤其是未知的信仰来安慰。我总是认为褪去神秘主义的信仰才更值得追寻。比起声望更大的乡愁和镜子,这算是塔科夫斯基比较骨骼清晰的作品了,也可能因此有更大诠释的空间。

40分钟前
  • unfoldway
  • 推荐

《镜子》完后觉得可以挑战这部了,结果看得我吐血。你抒发乡愁可以,你致敬自己可以,管你黑洞里有啥你不装逼老老实实讲个探险故事会死吗,这种题材就不适合拍成文艺片,还叨逼叨半天看得我想撞墙!

42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

老塔抱歉,确实还够不到这部电影的审美门槛,只能期待未来重新具备鉴赏能力后再次观影了。看的过程中一度希望还有一条评论音轨,可以放一段解说一段,再接着放,否则真的完全不知道电影在说些什么。太吃力啦!王老师说这电影比俄罗斯的大列巴还难啃,这个比喻也算比较神奇了,还有影迷说这电影是用灵魂看的,肉体是用来睡觉的,我竟然也无法反驳。能同时跻身IMDBTOP250,视与听影评人百佳,视与听导演百佳,TSPDT1000,说明电影还是有他的独道之处的,这个留待未来的我刷新认知之后再次更新对本片的评价吧。祝福自己有一天能真正看懂这部电影。

47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我宣布,我不懂艺术,我退出。全片最让我欣喜若狂的时刻,就是结束字幕终于出现的时候;熬过3个小时的非人折磨,我感到了导演所要表达的绝望,听见最后全场掌声响起,我的确感到了导演所传达的那种无比的孤独——人生的绝望,仿佛看一部塔科夫斯基的电影一般。再见吧艺术。

52分钟前
  • 王安安
  • 很差

最后的北影节的夜晚。在作家、科学家和潜行者的对话中,主题更直白了,核心仍是终极的追问,一种乌托邦叙事。而最震撼我的,也仍是他为此付出的电影语言上的努力,建造一个人间(工业)废墟,一座希望的(自然)绝境。只是结尾的爱与奇迹,和欢乐颂,真的不如他提供的那些内在的动力更击中我。

54分钟前
  • 57
  • 推荐

据说致使塔可夫斯基与妻子、男主角早逝的原因就是在污染重灾区花了两年多拍了这部影片,而下一部即离开祖国的《乡愁》。作为一名电影的潜行者,他自己内心的欲望是什么呢?16年于@北影节@资料馆

55分钟前
  • 杨多荤
  • 力荐

给塔可夫斯基一条臭水沟,他能拍出过去文明史,给塔可夫斯基一个玻璃杯,他能拍出未来宇宙观,给塔可夫斯基一个空房间,他让时间驻留于现在,拍了三四遍的《潜行者》,上帝也不想让它完成

60分钟前
  • 丁一
  • 力荐

经典修复,充满隐喻的虚无主义杰作。内容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也可以说包罗万象。从爱森斯坦到塔可夫斯基再到萨金塞夫,俄罗斯/前苏联出了好多镜头调度大师啊,“潜行者”标志性的推移镜头可以冠绝影史了吧……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不知是不是塔可夫斯基最晦涩神秘、最形而上的电影?没有[飞向太空]的紧张窒息感和精彩反转,像是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点到了,对潜意识和欲望的呈现、对人生与信仰的琐碎辩论非常折磨人。缓慢移动长镜头把臭水沟也能拍得诗意无穷,又见神秘屋内骤雨,黑白现实与彩色"区域"图景,念力移物。(8.3/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