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越狱1956

剧情片法国1956

主演:弗朗索瓦·莱特瑞尔,查尔斯·勒克莱恩,莫里斯·贝尔布洛克,罗兰·英纳德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播放地址

 剧照

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1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2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3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4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5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6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13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14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15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16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17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18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19死囚越狱195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1:51

详细剧情

  本片取材于真人真事。故事讲述被判死刑的男主人公弗朗西斯(弗朗索瓦·莱特瑞尔 François Leterrier饰)在临刑前的几个小时内,如何成功越狱地扣人心弦的故事。为逃脱纳粹监狱,弗朗西斯策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逃亡计划。为确保计划万无一失,他不仅做足越狱准备,还在仅有的洗漱空挡,多次跟隔壁囚室的狱友联络,试图找到共同实施计划的同盟。可还没来得及他准备好一切时,就被判立刻执行死刑。最终他毅然带着年轻的囚犯男孩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  极简的叙事结构,单一密闭的监狱空间,分秒必争的紧迫时间,罗伯特·布列松因本片荣获第10届戛纳电影节(1957)最佳导演奖。

 长篇影评

 1 ) 一次从内部全景式展现的越狱过程

很务实的片子,把越狱的完整过程,包括这其中周密繁复的准备过程,犹疑挣扎彷徨不定的心理过程,与狱友互为影响的过程,一步一步地细致呈现出来。舍弃闲笔,节奏紧凑,组织精炼。越狱的高潮部分节奏又充分放慢,好把当时的紧张气氛推向极致。作为犯人视角有限,于是充分运用声音来提供信息。情节设计一丝不苟,这里对自由的追求和奋勇抗争不是说说而已的漂亮话,而是用切实的具体而复杂的心理行动(独白)和外在行动来全景式呈现的。在狭小的不足三平方的狱室里,布列松尽可能地把人物和故事挖掘到了相当深刻与透彻的程度。/作为一种导演技法是颇具启发性的,不图高大不求全,而是扎实地把一个固定空间里单一人物的故事给抽丝剥茧、步步为营地刻划出来。不过这样做就不免过分注重展现真实具体而琐碎的细节,比如片中对前期准备工具过程的全面描写,使故事十足地局囿在特定环境与背景之中,从而使影片在可延展性、丰富性,或者说高度的概括性的方面显得不足。当然,这一点所谓“缺陷”实则是见仁见智的,可以说务实的布列松不屑于用什么炫技式的花哨的象征、隐喻之类精心营造的细节,真实的细节在他手上就已经有了丰富的意味。诸如隔壁老人微妙的心理变化,牧师的暗中鼓励与他的圣经,出逃失败被杀的奥尔西尼,这一个个具体的枝节人物代表着对于自由与抗争的不同取向与态度。而主人公的准备,他的反复进退、试探,心理纠葛,何尝不是对于争取自由之艰难过程的一种凝炼表达?归根结底,似乎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的丰富精神特性(一个真实事件!),使其哪怕仅仅是被忠实地呈现出来,就已经具备了高度的表意空间而不至于落入琐碎纠缠的罗网。

影片在制作上仍是颇值得尊敬的,为了呈现这样具体的越狱过程需要付出何等努力!这种巨细无遗、脚踏实地的全景式展现,从剧本到影像化都需要极尽周密的准备和实践,导演下的功夫可谓精深,用心程度令人叹服。

然而真正的所谓“硬伤”,不免显得有些尴尬的“缺陷”,我以为就是最直观的观赏性不足,一个普遍存在于布列松及一众强艺术性影片的“通病”(只是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在布列松这里,具体就是被抽离的人物情感,导致观众无所寻找自身情感的寄放处与出口,而时有难以忍受的压抑之感,本来不长的片子也显得冗长了。平心而论,《死囚越狱》在这一点上倒不算突出,由于人物始终置于高度的危险境遇之中,甚至可以说有一种悬疑气氛笼罩全片,因此即使人物面无表情,观众也能因这种特殊的环境处理而自行把紧张的情绪镶嵌到人物身上,从而提振观影时的精神状态,不至于感到乏味。《死囚》在布列松的影片里实在称得上是很“好看”的了,而多数布列松的影片大概是曲高和寡、艺高人大胆,是一种肉眼可见的“难看”形态,尤其在不明就里的初次观影时,几乎是一种有些“痛苦”、近乎如坐针毡的体验。只好自我宽慰:大师不是你想爱,想爱就能爱。欲入大师之门、攀艺术之峰,大概总不免要越过些门槛、障碍,尝试过困惑与糊涂的。

 2 ) 如果你想明白电影究竟是种什么东西……

如果你想明白电影究竟是种什么东西,那么看过这部电影,你的所有疑问都会得到解答。

布列松的极简主义坚硬有力,光明和善。他的电影语言可以和中国的古文言相比,没有程式化的过场,每一秒钟都在有力的叙事,观众此时,既不是受教者的被动角色,也不是评论者在冷眼旁观,而是发自内心的同主角同呼吸共命运,他的智慧和勇气激励着我们,而我们也在为他暗暗的加油。

虽说是极简,但这一部电影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对镜头的设计,不过这种设计是不着痕迹,同叙事天衣无缝的融为一体。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几个镜头内的蒙太奇(比如,主角搬到楼上后,住在对面的狱友试图逃跑过后,在门前与主角的眼神交流,甚至没有什么虚实焦的变化,但观众自然的会将注意力从狱友转移到主角身上),但正是这种简单的技巧,才让人挑不出毛病,既不可复制也不可替换。

本片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张弛有度,虚实有法的美学理念,与中国的水墨技法不谋而合。布列松将观众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主角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上,仿佛我们通过他,在身心上完整的体验了一次刻骨的越狱历程。相对于全知型视角更加贴近于个人的真实感知,这是一种对个人内心的关怀视角,是更接近于灵魂的欣赏状态。

作为动作片,我想这已经达到顶峰了,作为心理片也是同样的,当然还可以把它归为若干类型的影片,但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样的影片是不可重复的!

 3 ) 被环境音牵动的剧情

布列松镜头的简单、紧凑、喜欢特写的特点暂且不说,就这个片子来谈谈声音的运用。

在一次访谈中,布列松说自己对于前期声音,更看重后期。事实上,这个影片所有的环境音都是后期采样录制的。就像用镜头一样,他对声音也有干净的要求,几乎没有无意义的声音。如翘木板、踩砂石、警卫走路声,可以制造紧张情绪;如口琴声渲染战争时的气氛;如最后的莫扎特奏鸣曲,代表最终圆满的自由。

在《死囚越狱》里,环境音有特殊的意义,狭小的视觉中间中,使声音成为扩大空间的另一种知觉。镜头是简单的木版门,但是外面的枪声则带给观众未知的恐惧;邻居对发出信息的回应,让观众不由得为此担忧。这里的环境音有了特殊的意义,我们被它牵引了,不自觉带入主角紧张情绪。

正如布列松对这部影片的评价:“自由,是通过外部世界的声音来表现的。”

这是另一种默片,以动作为主,但它又不是默片,它的剧情发展始终被声音牵引着。电影史上大多数的优秀电影都是画面占主导,声音次之,而布列松给了我们另一种处理方法。

他不使用音乐是因为音乐会把观众带到电影外面。很多导演不敢不用音乐,因为这样就会失去一种渲染情绪的工具,正因如此,布列松是布列松啊。

 4 ) 仅仅为了不屈服

7.9

反对演员指导,反对场面调度。没有哪种腔调更自然,没有哪种动作更合理。电影是关于“无”的艺术,而非关于“有”的艺术。虚假是积累出来的,因此观众习惯于特定的电影;真实是删减出来的,习惯于欣赏“表演”的人就无法承认其中人性。观众不是书本的读者,不是戏剧的观众,不是展览的看客,不是音乐会的听众。所以你不用满足文学情趣,不用满足戏剧兴趣,不用满足绘画特征,不用满足音乐特色。模特大于演员:模特从外向内,演员则从内向外,模特存有,演员则表现。人应当存在,却不应当被触摸。为什么尽量用声音代替图像,耳朵是积极的,眼睛是消极的。二维和平面,大于三维和立体。剪接影片,就是连接不同的目光,人对人的目光,人对物的目光,物对物的目光,物对人的目光。

早知如此,雅克贝克《洞》不该打分那么高,这部提前四年的越狱电影领先更多,和那个相比,本片足够绝望。他害怕死,但又害怕噪音使他提前赴死,于是动作细小。所有视线都是物,人没有整体,念白没有活着的感觉。表情单一,哪怕同僚死了,他还是那个表情。这是他自己的斗争,看管者没有面目,没有殴打的场面,没有枪决的场面,而《洞》则全是与人的斗争。秩序不是由人建立的,人离开时,秩序化为建筑存在,化为墙和门。相比于人的力量,还是物的力量更胜一筹。死囚越狱是种意志的胜利,但不是个体意志,狱友的到来同他被宣判一样突然,必须在还未准备好时就开始。本能高于理性,其他生命都鬼魂一样,布列松这样还原现实。它要强于《洞》,要强于《肖申克的救赎》——这不是关于结果胜利与否的电影,是关于过程如何抗争的电影。

 5 ) 《死囚越狱》

影片梗概:

本片取材真人真事,在第10届戛纳电影节获得过最佳导演奖。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德对其进行傀儡统治,法军中尉弗朗索瓦·莱特瑞尔,作为囚犯被关进监狱中,主人公通过种种尝试最终逃离的纳粹监狱的故事。

影片感悟:

德国对欧洲各国的闪电战不仅击溃了欧陆各国城池,大多数民众也丧失了生存之信念。弗朗索瓦·莱特瑞尔是法军中尉,不幸被作为囚犯关押,他有两次越狱,第一次被抓想跳出行驶的车里,不幸被失败后被残忍殴打,第二次越狱是成功的,片中大部分都是为他第二次成功逃狱做铺垫。

在狱中主人公是唯一想要逃出去的人,为了能活下去,因此不惜丧命的危险,想尽办法逃脱这无底之渊。狱中每个人对他对计划,都觉得太幻想不可行,即使他已得知自己将要判处死刑,他也仍没有放弃逃狱的计划,相反还加速了他的进程。

他被典狱长宣告死刑的来临时,从典狱长到自己的房间的距离,这是一段悲伤的路,他或许会被立即枪决,又或者被带去新的房间(那他逃狱的工具将会没有),这段路令他产生无尽的悲伤纠缠着他的心。

当他将要开始逃狱,他来了位新的室友,这位室友穿着德军的制服,进来之前是为纳粹办事。弗朗索瓦·莱特瑞尔的逃狱计划被其室友打乱,要么杀了他独自一人逃狱,要么向他和盘托出计划一起行动,他在这两者之间摆动无法抉择,这是直指人性的,杀了他愧对良心,和他说出计划又有泄密的危险。主人公面对这样的选择,内心的善念还是占了上峰,他选择了与他一起逃狱。

影片的故事化繁为简,情节都是围绕逃狱做设计,人物没有太多的表情,第一是在处在二战时间的大背景下,第二是人物场景是在监狱之中,第三是表情动作的简单,更能让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故事情节之中。我看影片中只有一段是有剧烈表现情感的,那就是弗朗索瓦·莱特瑞尔在得知死刑时,在室内扑头盖脸的痛哭。既然画面是无表情式的,作为视听艺术,电影在视觉听觉方面必然有一方面是突出的,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声效贯穿全片,画面的吸引力相对减弱了,但在声效方面非常优秀,在声效的配合下能让人身临其境。

——2020.5.3

 6 ) 影像的节奏

片子表征了绝望的困境中一个人的意志轨迹。影像中时间连绵延续的魅力,自然界那万千的音响,仿佛亲历的死亡历险和逃难之路....

木板被拆下来的过程大抵和真实生活中的相差无几,包括时间的长短

似乎布列松走的是一条和王家卫相反的路,后者使用“离间”效果,有意撑开观众和银幕的距离,使得存在一个“抽离”进而思考的空间,而布列松反之,他引人进入彼此感受交合无间

火车声、狱卒的脚步声、咳嗽、枪声、钥匙拨动栏杆的声音,最习以为常的种种声音元素此时也变得牵魂引魄,也变得惊心动魄。。

节奏~
和《金钱》一样,同样是那般讲述的节奏,近似心脏的跳动
 
在布列松的意识里,节奏几乎是电影的特征所在
此观念的引导使然,他每每都将影像的节奏和叙事结合的火候正好。。

“节奏全能,而具有节奏才能持久。当令内容服从于形式,意义服从于节奏……”(大意如此-_____________- )

                  ----布列松




 

 短评

一场越是成功的越狱,就越需要不动声色的观察,就越不得不隐匿自己的情感。这种不断的削减与简化,完美契合于布列松电影美学观。在这部不带温度的电影里,它所制造的悬疑与惊悚,是与表现主义无缘的,与现实主义不同的,充满逻辑学的明晰与几何学式美感的细思极恐。

5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布列松真是精准又冷酷,音效尤其细致,特别棒。电影节奏这么好的情况下,他还不允许观众过分激动,我每次坐如针毡地换个姿势坐,心想,刺激的要来了!又被他生生按回去😂… 另外:肯尼斯罗纳根(及其他很多人)必须好好跟布列松学学古典音乐做配乐的用法

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类型片在这部面前瞬间变成垃圾

10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2012年3月@影城重看;一种全新的、无法复制的电影语言,刻意间隔、淡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另一种戏剧化的表现;心理台词虽多,但相比于今天之简洁剪辑,忽视亦无所谓。

1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偏纪实性的越狱片,相比《洞》要闷很多,特别是前面的铺垫部分,冗长又无趣。好在结尾紧张感营造出来了,不然都快睡着了……

1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上海电影节归来】罗伯特·布列松代表作,越狱片鼻祖。1.叙事极简,但对越狱准备的细节描写极为详尽;2.限制观众视角:大量工具与囚犯面部特写,却无狱卒,军官正脸及监狱全景说明,制造未知和紧张气氛;3.声画接力,对荧幕外声音的重视:脚步,锁门,拷打;4.非职业演员+旁白;5.简明,高潮张力满满。(9.0/10)

2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很文学化的叙事方法,人在核心位置,连监狱仿佛都是为其而设。精简直白的镜头语言和从不离题的内心独白,布列松以这种目的性极强的清晰和专注来剔除一切杂质,在核心的人物之外包裹一层紧密的事件,事件之外的场景搭设也全都不存在浪费,恐怕是我看过最“功利性”的电影了。

22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精练有力,通过局限视角来创造张力悬念。

2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篇阐述电影叙事中多与少、简与繁关系的完美论文;当布列松简洁快速地推动发展的同时却又事无巨细地刻画着细节,其所产生的强大作用力击得人颤抖。

2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简朴、干练、冷静,让我毛骨悚然的好!看到后二十分钟,我必须双手捂住胸口才能平缓心脏的剧烈跳动,画面外的信息太强大,很怕突然间跳出一只枪扼杀了希望。。。ps.从《扒手》到《死囚越狱》,布列松终于完全俘虏了我,下一部《乡村牧师日记》

31分钟前
  • 火山边缘
  • 力荐

完杀[肖申克的救赎]。人的力量。布列松可以用最简练的方式讲一个最惊心动魄的故事。人的力量,磨炼之后的获救。布列松式的特写。当然比较坑爹的是这个监狱貌似建在郑州火车站旁边……

36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从电影诞生到现在一直是在做加法。回头看来老电影更像是命题作文。简单来说这部电影是肖申克救赎的极简版,老片重在内容的高度概括,现代电影重在形式的细化。本片忽略了前因后果戏剧化的表现,繁锁的表现了越狱方法,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自由

39分钟前
  • 非想
  • 还行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另外一种纯粹。布列松是一个源头,我个人偏爱的哈内克和杜蒙,都可以上溯至此。

41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熨平画面,影像服从音响”景深和空间是由声音制造出来的。

46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精密又静谧,有趣的是,看似多余的内心独白居然让影像更朴素厚重。用声响制造景深,开拓画外空间的范例,自我限制才能自成风格,我甚至怀疑人物的每个动作导演都自行操作过。至此,一种素描风格进入电影史。

51分钟前
  • 长发奎因
  • 推荐

施拉德说布列松的电影是“一个灵魂从限制到自由的渐进”,但到底是哪一个灵魂获得了自由?也许都是。布列松在电影中始终强调对观众视野的控制,“强迫”观众和主人翁站在同一立场上,但绝非重合。电影本身是一次让世界逐渐明朗的过程,对于戏中人而言是争取自由,对于观众而言则是体会解放自我的震撼

56分钟前
  • godannar
  • 力荐

在布列松的《死囚越狱》中,“战争”语境之于视觉退化为囚室与周围的狭小区域,而诉诸听觉的“话语”还有产生于银幕外延伸区的音效指向了一个较大的空间。与对抗—囚室设施以及紧得令人窒息的构图相对立,扩充。形成几近“室内战争片”的语境,并将动作赋予抽象甚至精神性的对抗。

58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干脆、紧凑的越狱,没有一丝累赘。你没必要看到的场景,导演一眼都不会让你看到。

59分钟前
  • 何碰碰
  • 力荐

不错的越狱片,可以打8.5分。只是如果说这电影要比《肖申克的救赎》要好的话,这话一定是***说的。

60分钟前
  • 小刀周远
  • 推荐

http://shooter.cn/xml/sub/266/266567.xml旁白太多,镜头再克制极简也没用啊

1小时前
  • Eden's Curv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