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壁花少年 剧照 NO.1壁花少年 剧照 NO.2壁花少年 剧照 NO.3壁花少年 剧照 NO.4壁花少年 剧照 NO.5壁花少年 剧照 NO.6壁花少年 剧照 NO.13壁花少年 剧照 NO.14壁花少年 剧照 NO.15壁花少年 剧照 NO.16壁花少年 剧照 NO.17壁花少年 剧照 NO.18壁花少年 剧照 NO.19壁花少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6:49

详细剧情

  查理(罗根·勒曼 Logan Lerman 饰)是个害羞和孤独的高中新生,拥有超越年龄的敏感和泪腺,总是默默观察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是个典型的「壁花少年」。他的青春期充满各种挫折,先后经历了阿姨为给他买生日礼物去世、最好朋友自杀、受同侪排挤欺负、单恋没有回应等各种事情。然而查理还不是最惨的,因为和他一样被生活逼入墙角罚站的人实在太多。他幸运的拥有一个开明的老师和两个高年级的好友:叛逆娇俏的少女珊(艾玛·沃森 Emma Watson 饰)和自信满满的同志男生帕特里克(埃兹拉·米勒 Ezra Miller 饰),他们让查理明白了有时候不能永远旁观,必须要参与进来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壁花少年》改编自同名畅销原著,由作者史蒂芬·克伯斯基自编自导,《朱诺》原班监制倾力打造,集合90后一众人气偶像,在自杀、霸凌、性向、毒品等诸多敏感争议的话题中,书写一篇献给LOSER的励志日记。

 长篇影评

 1 ) 少年便识愁滋味

小时候觉得辛弃疾真武断,说什么“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未曾老过,但少年愁绪并不来得轻巧。

《壁花少年》和目标人群锁定十几岁观众的所有美国青春期电影在主旨上并不相悖,自闭、童年阴影、校园里的霸凌现象、性启蒙与性取向……未必深刻,但很好看。电影根据同名青春文学改编,这不稀罕,稀罕的是《朱诺》的制片人力挺小说原作者史蒂芬·克伯斯基自己操刀改编剧本并首次执导。从青少年文学界一步跨到导演席,这在行业分工细化无比的好莱坞并不常见。 故事里,壁花少年查理从高中入学第一天就开始从毕业典礼那天倒计时,意外又意料之中,他交到了两位怪咖高年级朋友,一对无血缘关系的继兄妹,终于碌碌的校园生活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色泽。

好像媒体大刀阔斧批斗80一代也不过前几年的事儿,90后明星就在好莱坞这块田里齐刷刷的冒出尖儿了,长势颇为喜人。《壁花少年》的三位主演通通是90后,两位男演员是92年的,我们心爱的赫敏小姐艾玛·沃特森都算是大姐姐了,时光果真催人老。和两位男生交出的成绩单相比,恰恰是艾玛·沃特森让人有些出戏,本来么,让布朗大学的高材生演一个重考SAT的失足酗酒少女,也确实有点困难。已经努足了劲儿颓废了,奈何长了张沈佳宜的脸,还是白妞加强版的。饰演同性恋少年的男二号埃兹拉·米勒最最出彩。一张俏面孔颠倒众生,为人轻薄又热忱,是他率先对默默无闻的壁花少年举杯,真挚的告诉查理:“你能看见事物,并且懂得。”他的秘密同性恋人是全校最受欢迎的橄榄球队长,两人相恋已久却在食堂走廊不敢相认。比起身边懵懂的同龄人,埃兹拉提前知晓了爱与人性的真相,他像初春枝丫上的第一个花苞,暖风一熏,便不管不顾的必须绽开了。

《壁花少年》原著是书信体,半自传性质的故事,作者史蒂芬第一次当导演,恨不得把整本书的情节都搬进银幕世界,节奏略急促,故事线越往后越凌乱。但有的作品虽然技艺上不很完善,却能让观众体会到创作者投射了多少本心。他创造了一个巧如其分的80年代校园,怀旧牌打得不刻意,很青葱。正如《华盛顿邮报》上的影评所述,《壁花少年》里最大的明星是配乐。片尾大卫鲍伊的Heroes一响,三位即将踏上不同道路的好朋友驾驶着二手小货车冲向隧道,壁花少年查理站在车上迎着夜风张开双臂,你愿意相信,那一刻,他是没有极限的。细想,那也许是我们最珍视友情和音乐的年纪。如果你也和剧中人一样自制翻录过无数卡带,如果电影一进音乐你就能认出史密斯乐队、极地双子星等等,一定要记得收一张电影原声碟。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倒还不是三个好朋友驾车在午夜的隧道里御风前行。是刚开场不久的学校舞会。壁花少年查理终于在灌下三杯饮料之后,壮着胆子往前挪动步子,笨拙的努力跟着音乐点起头,一点一点滑向沸腾的舞池,希望不被人发现,希望可以被当成同类,希望终究也有人前来共舞,一如曾经年少的我们终于步向整个人类社会。

 2 ) 关于社交恐惧症的思考

首先《壁花少年》这个翻译欠妥,wallflower在英文里除了“壁花”外专指那些在社交场合沉默寡言的人,而中文里并无此引申义,所以这个标题会有歧义。The Perk of being a Wallflower,直译就是“一个不合群者的优势”,作为电影名当然不适合,可我觉得在起名的时候还是要考虑译意。

国外对于很多心理疾病均有翔实的研究,且分类很细,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是其中较出名的一种。患有此症的人只要在公众场合就会紧张、焦虑、浑身不自在,重度患者还伴有严重抑郁症。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尤其是在青春期,我自己也有。病因很多,大多来自于心理认知层面,害怕被人看不起,被人嘲笑、奚落。然而,越是在意就越做不好,最后对自我完全失去信心。那么此症患者要如何自处?周围的人应该如何帮助他呢?

Charlie就是这样一个15岁的少男患者,他上高中的第一天就算好了熬到毕业还需要多少天。没有朋友,整天被人嘲笑、欺负,上课不敢发言,被人称作怪物之类的。。。事情的转机开始于他尝试同一个怪咖Patrick说话,并且认识了美女Sam(Harry Porter里的Hermione的扮演者)。从此之后,他开始尝试释放自我,并最终寻找到自己幼年时记忆深处的那一次事件,所有一切病因的源头。他选择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正视问题,最终走出了阴影。看着影片结尾时他可以自主的站在车后放肆的对着夜风大笑,我知道他真正走出来了,“I saw infinity”(我看到了未来)他开心的说。

Logan Lerman把一个中轻度患者演得活灵活现,度把握得很好,不油不过,无论是肢体还是语言。影片的另一个亮点是对于Charlie幼年阴影事件的艺术化揭示,音乐与剪接的完美结合,既向成年人传达了隐含信息,同时也照顾到了未成年观众。从Charlie被接受以及融入的方式来看,影片很明显的表现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东方文化依然比较表面,通常始于外在,外表漂亮的人往往社交圈子都会较广;而西方社会似乎更注重内在,他喜欢你接受你更多是因为共同话题、你的个性、经历,以及你对他人的帮助等等。影片中展示的是一群15-17岁孩子的生活,感觉他们好成熟、好自我、好开放。

影片情节很简单,可是对于当事人却意义非凡。至今对于Charlie的一句内心独白印象深刻,翻译过来大概是:”有朋友真好,就算有时候我们没什么可聊的,只要他们和我说话,我都会感觉安心。” 这就是社交恐惧症患者最迫切需要的:认同感!你甚至不用去称赞他什么,只要你让他有了集体归属感,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而作为患者本身,要勇于正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并勇敢踏出交朋友的第一步。

中国每年有多少社交恐惧症患者没有详细统计过,不过对于在东方含蓄婉约文化环境中长大的一代,说到表达自我其实更加困难。而且至今我们的社会还未正视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认为这是病,而仅仅简单的把它归结为个性问题。却不知道当事人在成年后走上社会为了克服它要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我们的父母则认为只要给我们吃好穿好,我们成绩好就可以了,却从来没有关注过我们心灵的成长这条最是艰辛的道路。你给我钱仅仅可以让我不饿肚子,然而你若能给我心灵的陪伴对我来说则是一个崭新的人生!影片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

 3 ) 好的音乐品味可以拯救一切

部分台词比较出彩,配乐不错。。ezra真是太赞了太赞了太赞了!!男主比火枪手的时候演技 好了很多,眼睛里也很有戏。摄影师Andrew Dunn拍过不少清新风格的商业片,经验丰富,所以对光感的熟练把握也属意料之中。Logan Lerman演得真好!! 好的音乐品味可以拯救一切,八九年代的独立摇滚大牌们齐上阵,加上几位招人喜欢的演员,故事根本依旧不再重要了。

 4 )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Wallflower——一种共鸣

刚开始看电影对于Wallflower的概念并不理解,看到的只是一个刚上高中有些胆怯的Charlie。他没有一个可以一起吃饭的朋友,本想寄希望于自己的哥哥姐姐和老同学,但他们都没有接受这样一个freshman。但是Charlie并没有抱怨,也没有去怪谁,在姐姐被男友打时仍然希望站出来保护她。Wallflower的一种特质就是这样,他们对于任何事情习惯性的接受,没有很高的奢望,就算别人让他失望也不会心怀任何的怨言。这种隐忍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毫无个性,只是一个老好人,但其实他们只是不愿意去妨碍别人的生活,不愿他人因为自己做出太多自己不愿意的改变。有的人不喜欢这种隐忍与包含,但是拥有这样平和的心态真的太难的。

这样的性格也促使Wallflower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就算那种力量已经涌到胸口但也无法做出最后的决定,踏出最后的那一步。就这样错过了最对的时间以及最喜欢的人。但可能这就是Wallflower的宿命吧,既然你无法主动要求,那你就被赋予乐观接受一切的心态。

当Sam要离开去Penn State读大学的前一晚,Charlie已经做好接受Sam会forget him and make new friends。这时Sam自己都无法忍受Charlie的被动,告诉他自己已经分手总是爱错人。这个时候Charlie居然还是只说出了那句 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着男孩太傻,但是我觉得这句话太符合Wallflower。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壁花会这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和状态,接受不了,甚至觉得这是一种自虐的变态。Sam也很疑惑为什么要put everybody's lives ahead of yours。很多人觉得这源于自卑,但是我觉得并不是这么简单。Wallflowers乐于去感受他人的感受,他们喜欢这样的方式去体会世间人情,他在乎的不在乎的,在乎他的不在乎他的。他们并不是只知道迁就别人,让别人高兴,他们其实自己也从中获取了幸福与满足。他们渴望的不是个人,独自的欢愉,他们其实对于开心有更高的期望,他们想要立体的,共鸣式的感受。所以他们学会静静的存在,让周围人的幸福浸润到自己的身体。与其自己为自己一个人提供欣喜,不如学会怎么去观察,感受,融入千千万万人的开心。

但这种被动,接受与隐藏也会给他们带去很多烦恼。他们不得不同时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人,不知道怎么说不,也不知道如何拒绝。当Elizabeth约Charlie去参加舞会的时候,他早知道她的用意,但是没有说出自己其实一直喜欢Sam,等到了Elizbeth的家,他仍然一步一步的拖着。最后不得不接受两个人成为情侣。虽然厌恶她的的唠叨,厌恶她不尊重自己的兴趣,Charlie的父母都劝他们分手,但是他完全不知道如何开口,最后在一种很戏剧的情况下终于忍无可忍暴露。这不得不说是Wallflower的一大悲剧……

但我一直认为Wallflowers并不是不会反抗,他们自身蕴藏了太大的能量,压抑的越久,这种能量就不断的发酵,反应,膨胀。当Charlie对着欺负Patric的人挥出那一拳的时候,那种能量释放了,震慑到了每一个人。我觉得这样的能量是每个Wallflower的希望,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被动而悲观自卑,因为你们独一无二!


Friends——一种选择

关于朋友,有的人选择和许许多多的人都维持着一定必要的联系或交情,有的人选择和少数的几个人维持很深的交情。对于Charlie来说他的朋友来之不易,Patric和Sam意味着他的所有。其实Charlie并不是自闭,他只是在等待那些他真正喜爱的人。我很喜欢Charlie在手工课上第一次认识Patric这一段,在所有人都嘲笑Patric的时候,只有Charlie将他的模仿理解为一种好的用意,可能Patric自己并没有这个用意,但是Wallflower的感知能力让他能从这无法判断是否有意为之的行为中接收到温暖,我真的很佩服这点。这也是为什么Charlie会主动接近一个别人都在嘲笑的人。在校园Football Game上,所有的观众都在关注场上的quarterback和cheerleader,没人注意到一个freshman怯生生的拿着饮料和零食想要去接近他在意的那个“nothing"。这里Charlie反复了几次,但最后还是和Patric打了招呼,看到这里我送了口气,因为Patric不仅接受了他还成为了他最好的朋友,Charlie没有看错人。

很多时候我愿意和每个人都去谈论我所在乎的,很想去和他们分享自己对于某些东西的体悟和感受。但经过一些提醒,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太执念与自己的分享,没有更多的去考虑别人是否愿意听。所以有时候可能不要想太多吧,会让自己失望,会让自己怀疑,到最后发现其实都是自己想的太多了。如果能有心灵相通的朋友,请好好珍惜。

到最后三个人重新放着音乐在隧道里面狂奔,Charlie吻过Sam,然后慢慢站起,放开双手,他看到了世界,在心底吼出We are infinite!我相信We are infinite!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我一定要吼出那句We are infinite!


Gay——一种包容

这个话题主要是为了向Patric致敬,他是一个性格鲜明,坚持自我但又不失贴心的人。就算在美国,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取向,嘲笑他。但是他完全没有在意他人的眼光,继续着自己的道路。其实不仅是取向,我认为这个时代太多的事情是你无法忍受,看不惯,厌恶的。但如果能多一些的包容,是否自己能过得更加舒畅。我支持Patric不代表我是什么取向,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的,而且多元我认为也是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许多东西不存在绝对好坏,只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你可以不喜欢一种东西,可以远离它,可以避免接触。但是如果能多些包容,真的会美好很多。人类不可能避免主观判断,但请给每一个人建立自己主观判断的权利,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当Patric和男友的事被父母发现后,在山顶和Charlie倾诉,他没有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吻了Charlie,这个时候如果我是他我也会给他一个拥抱,说it's alright。你给他的应该是温暖,不该是职责。


Mix Tape——一种媒介

这是一个很小的点,但是我挺喜欢用这种形式去交流每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影片也透过Mix Tape的形式表达着不同人的心情和看法。音乐很多时候真的需要人的心情去调和,在不同的情景下,你对于某些音乐的理解会截然不同。当听到影片里那首All out of love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听这首歌了,突然感觉很温暖。还记得许多年前,自己在自己的QQ日志中去推荐歌曲并写下自己对这些乐曲的理解,那时候还有热情去分享,现在都默默无声。许多年后,这个时代的社交方式太多太多,网络,移动通讯,更加快捷更加直接,有时候更加露骨。但是有多少又是自己的感受呢?当你发出一个状态,上传一张照片,分享一个链接的时候,是不是只是想表现一种姿态,体现一种立场,获取一些溢美,炫耀一些存在。你多久没有问过你,你是否依然纯粹。Mix Tape,Old songs,Drama,有时候是否也渴望回归,获得一种纯粹的方式。我的好友经常那我那句”浮华的外表下追求真爱的心“开涮,我其实一直都乐观相信就算现在纷纷扰扰,每个人还是有那么一份追求innocet的心。Mix tape是一种媒介,更是一种纯真。

 5 ) 好的音乐品味可以拯救一切

部分台词比较出彩,配乐不错。。ezra真是太赞了太赞了太赞了!!男主比火枪手的时候演技 好了很多,眼睛里也很有戏。摄影师Andrew Dunn拍过不少清新风格的商业片,经验丰富,所以对光感的熟练把握也属意料之中。Logan Lerman演得真好!! 好的音乐品味可以拯救一切,八九年代的独立摇滚大牌们齐上阵,加上几位招人喜欢的演员,故事根本依旧不再重要了。

 6 ) 我爱你是朵闷骚壁花

你的高中是这样吗?我不知道。
我的高中和这差了好多。No party No kiss No drugs,of course no sex。我有的只是背政治背历史拼命学数学,期待周日早上的短暂假期睡个懒觉。我们肯定都能预知这一份属于高中的尴尬难熬,还有悬在头上的高考,所以查理在高一开学的第一天便开始了自己的倒计时——距离高中最后一天还有1385天。
漫长的等待里,总会有奇妙的相逢。很久以前,你在心里摆好了一排排座位,而在这1000多天中的某一天,有一个人或几个人会走过来坐下去,在你身旁。哪怕是酝酿了很久,从棒球比赛的第一排挪到他身边,装作若无其事地叫了声:“嘿,派特里克。”
嘿,派特里克。跟我做朋友吧,我不想一个人吃午饭,一个人端着可乐和薯片看球赛。派特里克乐呵呵地说:“你是手工课和我一班的吧,你的钟做的怎么样了?”啪,像是两个巴掌拍到一起,在哄哄闹闹的人群中,你终于坐在了我身边的椅子上,它空了好久。派特里克还带来了她的小疯子妹妹,珊。
你想交什么样的朋友,就和你想找什么样的恋人一样。先前开出的种种条件,都会在碰上的一霎那完全作废。说的悬乎一点,自然是人和人的际遇全凭感觉,能写出什么样的故事看缘分肯为你们停多久。真像一句玩笑话,当被动接受变成一种技能。
坐在壁炉边的查理,抬头望着派特里克说:“我以为都没人注意到我。”派特里克笑着说:“我们还认为再没什么酷的人值得我们结交了呢。”“欢迎来到不合群玩具的小岛”查理大概从不曾想过,他这个胆怯话少扭捏的壁花少年,结交的新朋友疯狂而又不合时宜,他们大笑大吵大闹,他们跳舞喝酒嗑药,他们穿越隧道爬出车窗跟风拥抱。他们也有秘密和烦恼。帕特里克有个秘密相爱的同性恋人,珊有过许多混乱的情人和烂醉的夜晚,玛丽既是佛教徒也是朋克,爱丽丝爱偷商场的牛仔裤。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这朵壁花,结交了一群新朋友,他们很酷。
至于这个壁花小子爱上珊,完全不觉意外。之后呢,没有告白没有约会,还稀里糊涂的和她的好朋友凑成一对,却在大冒险游戏时亲了“你心里在场最漂亮的女孩”——珊。我们的爱都搞砸了。派特里克的地下恋情告吹,查理的初恋女友负气冷战,珊的男友劈腿败露。
“为什么我们不能拯救谁?”伤心的派特里克问查理。我们都自然而然地把“爱”当成万金油,包治百病。其实它谁也救不了,该离去的离去该受伤的受伤,一段感情的崩盘时刻,爱什么忙也帮不上。它只是看着你俩好,再看着你俩闹,最后看着你俩散。别再一股脑把自己交给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唯美概念去保护,也别想着被谁解救或是去救谁。“爱”似屁,勉强不来,放出来也就烟消云散。
“我自由了,对吗?我随时可能遇到我的真爱。一切会变得不同,而这是好事。我只需要遇到一个好男人。”没错,关于爱的离开和下一次到来,你只需要想这么多。
查理说,我只希望你快乐。好多时候,我们都以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是无私的爱。可既然爱了,为什么不自私一点,我只要:你的快乐是因为我,我跟着你一起快乐。查理问过自己的英语老师,为什么很好的人会选择错的人来交往。老师说,我们接受我们认为配得到的爱。所以他不约心上人,只是他觉得自己配不上珊。配不配的问题都该“呸”!蠢货啊,爱情这种东西哪来的配不配呢,你想要那就伸手,我们都是一样的,没有谁高谁低谁美谁丑谁富谁穷,只要认定彼此,就是相配。绊住脚步的,就是这些恼人的理论。
“你不能只是坐在那儿,把所有人的生活看得比自己的重,然后把这叫做是爱。”爱是什么啊,是占有是吃醋是自私是眼里没别人心里无顾忌。别学我们的壁花小子,他那一套行不通。
查理亲了珊,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两个月后,珊带回那首隧道之歌的名字,查理爬出车窗张开双手拥抱风。
有的人会在17岁后忘记他们16岁的样子,我知道这一切都会在某天变成故事,我们的像会变成老照片,我们会变成谁的父母……可是我想说,管它呢,我们只要记住现在此刻的样子,爱人的样子,去交很酷的朋友,做很疯的事情,为爱自私透顶。
壁花少年跟少女,我希望他们永远别改变,变成一朵处处留情巧舌如簧的交际花。他们只要呆在热闹舞会的角落,一言不发就可以。因为这样的时刻,款款走到你身边的人,才是值得你为之开花的人。好朋友,好情人,你所有的才情所有的诗歌所有的音乐所有的活泼灵动善变失落都统统打包发给他们吧。
壁花们,好运呀。总有人爱你就是朵闷骚壁花。没有配不配,只有相互热爱,彼此值得。

 短评

"一部片沦为脑残粉"系列之Ezra Miller

8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力荐

自卑少年的爱情观:我们只接受我们认为配得到的爱。

1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男主太平庸了,演技像白开水好烦,Emma一直是花瓶,Ezra的配角之路越走越抢眼,90年代的怀旧青春片除了音乐什么都空洞

16分钟前
  • 兮称
  • 较差

十分意外作家Chbosky能指导成功,画面感觉与书的情绪感受相当一致。摄影师Andrew Dunn拍过不少清新风格的商业片,经验丰富,所以对光感的熟练把握也属意料之中。Logan Lerman演得真好,整个casting都很适合角色定位。这是自Igby Goes Down以来我最喜欢的青春电影,推荐与On the Road对照观看。

1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你不能只是坐在那里,把所有人的生活看得比自己的重,然后把这叫做是爱。

24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三星半,赫敏和凯文都比男主演的好,这片又体现了外国人的烦恼比较高级,比中国人总是为衣食而忧强多了。叙事松散,部分台词比较出彩,配乐不错,可掩不住电影「青少年电影」的本质:这不是我的青春,我的青春比这更单纯,却算不上美好,只不过堆成山的书本,以及书本缝里窥探的那么一分浅浅的爱恋。

2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总觉得它少了些什么但又无限靠近自己的生活,为90年代而刻意做旧的镜头画面和两年前的《陵园路口》很像。演技上Ezra>Emma>Logan “和生命中最无可替代的两人在阑珊夜色中奔驰向前的时候,无穷无尽的未来仿佛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

2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导演自己的小说又自编自导,太过强烈的个人印记,剥夺了我思考的权利。为了吸引哈迷来看Emma Watson能驾驭较成熟的题材,于是妥协降为PG13。说句残忍的话:不愁吃穿的白富美其实永远不知道真正壁花的滋味却仍然45度的忧伤着。其实不管你是校花还是壁花都有一段忧伤的故事,这就是青春。

31分钟前
  • gata
  • 还行

Let's go be psychos together.

35分钟前
  • 乌拉那斯
  • 力荐

真的就像“喜悦和难过同时发生”,有点长残的罗根无论独白还是举止都那么的壁花,一下能勾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每个拥有惨绿青春的人都会从电影中找寻共鸣,只是今天我们已无法再自信的讲出“我们无限”。埃兹拉太抢镜啊有没有!

4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真是一言难尽,但是ezra真是太赞了太赞了太赞了(滚地。男主比火枪手的时候演技好了好了很多,眼睛里也很有戏。说实话最出戏的就是emma额呵呵呵呵(粉勿拍

41分钟前
  • 大吉!兔兔
  • 推荐

虽未身受,但能感同。吐槽点和泪点并存,今年看的最好的青春片,音乐很棒,卡司很棒,看完后总有一种想去挥霍一把大好青春年华的冲动。另外,我爱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社交网络的年代。

46分钟前
  • Óptimo
  • 推荐

「我自由了,下一秒,一出門,我就會遇到我的人生至愛」

50分钟前
  • Q
  • 力荐

美国高中都那么复杂的么?又是搞基又是自杀又是吸毒又是亲错女朋友的。

52分钟前
  • Jiong
  • 还行

男主角就是我,羞涩,孤僻,喜欢学姐。

55分钟前
  • 到哪里都是主场
  • 推荐

童年阴影青春迷惘什么的,一向太难代入。赫敏同学,美则美矣,hold不住以致过分做作就是指这个样子吧

56分钟前
  • 左儿
  • 较差

we are infinite

57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这样的一种片子总会让你在影院的黑暗里偷偷地掐手掌心,觉得自己大好青春年华没有挥洒真是像没活过一般。

60分钟前
  • 累剩半口气也要
  • 还行

同性恋+公交车+童年性侵犯受害者+朋克佛教徒,简直一个青少年Weirdo大合集,却做得既不矫揉造作也不顾影自怜,加上洛基恐怖秀的模仿和那些老派摇滚,看着真舒坦;另外这片子摄影得记一大功:暗背景下祭出大光圈,迷幻到直接秒杀我。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羡慕这样的青春,但首先你得有辆车,还有不用穿着难看的校服参加神经病高考。好的音乐品味极其重要,这是能不能成为朋友的关键因素之一,可惜我高中只听电影配乐,然后就变成现在这个鸟样了。

1小时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