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快乐第二季

欧美剧英国2021

主演:梅·马丁,夏洛特·里奇,丽莎·库卓,艾德里安·鲁基斯,约翰·罗斯·鲍伊,伊芙,雪特娜·潘迪亚,菲尔·伯格斯,Jack Barry,Jordan Stephens,Marisha Wallace,Tony Law,Bobby Mair

导演:卢克·斯奈林

 剧照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1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2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3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4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5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6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13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14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15
更新时间:2024-03-02 16:27

详细剧情

  Netflix续订半自传喜剧《心向快乐 Feel Good》第二季,并确定为最终季。  第二季里,Mae和George复杂的爱情故事继续展开。Mae努力想要和自己的过去和解,而George试着重塑自己的当下。两人能越走越近吗,还是会渐行渐远呢?  该剧第一季为Channel 4和Netflix联合制作,第二季由Netflix独家制作。

 长篇影评

 1 ) YAO看Feel Good(取名废)

花了两天的空闲时间看完了第二季,来写些自己的感想吧!

主线:Mae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一季结尾两个主角热情拥吻看似美好,实际留了一整个烂摊子给第二季,所以第二季的主线便是解决这个烂摊子:梅的PTSD。

从剧情看,梅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在俱乐部里鬼混,斯科特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她,同时作为她的照料者,他认为自己“理应放松一下”——是的,他诱奸了未成年的梅。从那以后梅就开始有了严重的PTSD,包括记忆混乱、惊恐发作等等。无独有偶,在梅的喜剧演员生涯中,还有一些像阿尼一样的人对她进行骚扰或侵犯。这些经历好像永远将梅困在了青春期,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好像就没出来过”,她不成熟、幼稚、常常冲动行事、自我为中心,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个“小作精”。这就导致了我们在第一季末尾看到的她的一系列不理智行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她和乔治关系中种种问题的来源之一。在一系列分分合合后,在乔治的陪伴下,梅决定面对自己的过去。她回到俱乐部,当面和斯科特对峙,尝试与自己和解。

说实话,这一条主线让我感受到的是无奈......它拍的一点都不爽:梅没能说出阿尼骚扰她的事实,甚至在她离开演播厅时还看到阿尼正在对另一位女性进行职权性骚扰;梅与斯科特的对峙,事实上也没能给斯科特造成什么实际的惩罚,至于另一位被斯科特骚扰的女孩子呢?她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可从某一方面来说又很真实:又有几个女孩能真的像爽文爽剧里一样给性侵犯恋童癖应有的惩罚呢?看看房思琪吧!

这个社会,需要进步的地方,还多得多......

关于非二元性别

这也是本剧中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唐娜以为梅是跨性别者、开心废物给她写的自我介绍也是关于男孩女孩的......到最后乔治让她去查查非二元性别,然后告诉她她自己觉得ok的措辞。

很浪漫?不是吗?可是非二元性别这个东西难道真的不是在加重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吗?除非你是想要不一样的生殖器官,要不为何要变性?You can do anything whether you're male or female,right?

贴一个豆瓣网友的观点吧,这也是我的观点:

总之我不认为非二元性别这个东西算是进步.....一开始我也欣然接受,但现在我觉得它就是一个谎言。(欢迎大家来和平讨论,这里不是我的一言堂)

一些亮点

本剧最好的结局就是“我不再需要你了,但我想要你。”这标志着一段健康的浪漫关系的构建。

她们最后真的像菲尔说过的那样开始“讨论科学”了,终于不是“两个对话里只有两人间的问题的戏精”。

本剧还讨论了友情、亲情、多元恋。

一些疑惑点

不太能get到喜剧,甚至对我来说看这种东西蛮浪费时间的(尤其是各种开黄色笑话的男喜剧演员),这可能是culture shock?

不太能理解Mae最后对斯科特说的“我爱你”,这是否是一种斯德哥尔摩情结,原谅我对此不甚了解,有想法的人可以在评论区留下看法。

 2 ) 可甜可盐的蕾丝小短剧,爱了

噢……

我的小心脏呐,又开始疯狂地跳动起来了。

因为爱剧回归了。

《心向快乐》 第二季

Feel Good

共6集 | 单集30分钟左右

《心向快乐》,Netflix和Channel 4联合制作的半自传喜剧,2020年上线首季。

曾用译名《迷醉伦敦》。

一年的时间,第二季也回归了,本季由Netflix独家制作,只有六集,每集25-30分钟左右。

这是一部十分迷人又清新的蕾丝边姐妹花小短剧。

梅·马丁,来自加拿大的单口喜剧演员,她曾凭借一部脱口秀,获得爱丁堡喜剧大奖提名。

最让人羡慕的是,今年已经34岁的梅·马丁,却永远是个容颜不老的孩子,瞧瞧这张脸,连个褶皱都察觉不到。

在《心向快乐》中,梅·马丁本色出演自己,同时兼顾本剧编剧和演员。

首季的故事从酒吧开始。

梅在开始自己的单口表演前,注意到了台下的乔治。

乔治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来酒吧观看单口,梅的每个段子都能把乔治逗笑。

梅的朋友提醒她,这个经常来捧场的女人,对梅有意思。

但是,梅觉得乔治就像英伦玫瑰高不可攀。

下一秒,梅就等到了乔治的搭讪。

在乔治的引诱攻势下,两人就在酒吧温柔的亲吻起来。

而这之前,乔治是个不折不扣的直女。

遇到梅之后,就被掰弯了。

两人的感情如干柴烈火,迅速升温。

小恋爱谈的和和美美,甜美至极。

没过几天,两人便开启了同居生活。

同时,她们之间的问题也开始了。

一个接着一个。

梅,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大女孩,却有吸毒的历史。

她的父母总是避免谈及这段过去,而且,梅对戒毒互助会十分的抗拒。

而她的朋友圈、工作酒吧,到处都是毒品的诱惑。

虽然梅并不愿意和乔治沟通此事,但最终仍是坦白了。

我们也能看到梅的另一面,她的内心紧张焦虑,极度缺少安全感,像一个青少年一样慌乱,像一个青少年一样从未长大。

在乔治面前坦白自己的黑历史的时候,梅像个小孩子似的,全程紧紧地捂着自己的眼睛。

而乔治,也有她的问题。

她内心羞怯,举止懦弱,一方面想要维持自己的形象和面子,不想公开出柜;另一方面,也不想失去自己喜欢的梅。

但是,这种行为也深深地伤害到了缺少安全感,渴望见乔治朋友们的梅。

每当梅提出,“什么时候见下你的朋友?”“不如今晚顺便认识下你的朋友吧。”

乔治便提出火辣的羞羞邀请,转移话题,忽视问题的存在。

《迷醉伦敦》提出了一些伴侣之间真实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女朋友从不介绍她的朋友给我?

在一对拉拉之间,被掰弯的直女,是真的被掰弯了,还是只是把自己的女性伴侣当作男性伴侣看待。

梅和乔治的关系接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

而她们这令人心动的恋爱关系,也是另一种“瘾”,梅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我们都是成瘾者。我们的烟、手机、习惯……我的女朋友乔治,她看起来就像一只小松鼠,她就离开了一个晚上,我就疯了,和我吸毒的感觉一模一样,那种渴望感、戒断感、轻松感、痴迷感,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上瘾的对象。”

刚回归的第二季中,梅和乔治的爱情故事继续展开。

她们分分合合,始终放不下对方。

梅努力想要和自己的过去和解,这部分的黑暗挥之不去甚至愈演愈烈,每当恐慌发作时,梅都要躲在沙发下,床下,然后等待黑暗过去。

而乔治试着重塑自己的当下,她的生活重心一度被梅占据,时刻等待着梅的崩溃。

不过,这对CP怎么磕,都是最上瘾的,小短剧可盐可甜,梅·马丁更是可狼可狗。

天天最喜欢看她们睡觉的样子,相当可爱的睡相,形态各异,抱得紧紧的,都是让人舒服的、爱着并且会继续深爱着的姿势。

整部剧都充满了那些来自世界的、朋友、爱人、家人的小温暖、小心动、小幸福。

最让人难以舍却的是,《心向快乐》第二季就是最终季。

两季,12集,一个可盐可甜让人受教的故事。

那些不堪的过往可以像堵在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不过,没关系,吐出来就好啦。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3 ) Mae 烂泥扶不上墙之典范

Mae对George有若干可怕行为 最恐怖的为这3件

M刚进戒毒所直接打电话说想要彻底结束,第二天又偷花出现

M上节目 G请假想去 M连G的名字都没有加进guest list

G打电话让M帮她送一下东西 M回答我今天不想出门

听听M的表白 她提出求婚也是五分钟的突发奇想 她说的每句话都像是在表演脱口秀 G回答“我的middle name是什么” M不知道

M求婚只是为了让自己站在台上感到很刺激

为了即兴而即兴

到最后G终于看清楚M了 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而已

Mae只有在别人提醒了之后被动觉得应该去找George

不是自发地觉得自己应该陪在对方身边

其实这种人是真实存在的 和PTSD没关系

这种人会非常即兴 并且表现出来是被迫即兴所以不会被怪罪并且有惊喜感 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故意为之

这种人不喜欢承诺 即便承诺也容易反悔 本质原因是这种人并不真的爱别人 只想通过不断的未知感、反转等感觉保持一种兴奋和满足

这种人在表达上夸张和表演痕迹明显 比如说的比实际行动深情很多倍

习惯性推脱责任 比如 我其实非常想,但是因为别人、别的事情、客观原因,这些都在阻碍我履行责任。一边把自己完全撇开,一边完全拒绝承担责任

并通过深情并茂的哭泣等行为,把自己变成受害者、对方变成加害者

甚至会怪罪对方,因为自己太在乎对方、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 而承担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而导致最后做不好 都怪你 是你让我做不好的

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零 承担事情的能力为零

跟PTSD没关系

跟这种人生活在一起的价值是什么

没有爱的认知 更无爱的能力

消失 关键时刻掉链子 背叛 撒谎 情绪PUA 都是符合预期的

G生孩子的朋友是最清醒的 她说 你们俩就像两个高中生 真正的亲密关系根本不是这样的

其实生活中也有这种人 也有很多被很多个谎和借口包起来的自私冷漠 奉劝认为自己也不是George这种性格的朋友 遇到Mae这样人格的人

直接撤

什么都别解释 不要述说自己感到被忽视 不公平 缺乏安全的任何情绪 就直接撤

 4 ) 于破碎中彼此依附

I don't know how I can explain my love for this show…

它充满了细碎的感知情绪的绒毛。以Mae作为第一视角——她破碎不堪,她痛苦而无法忍受现实的纷杂与过去的伤痛。这部剧满是混乱不堪的纷杂难以规整,每个人都破碎但又渴望连结,篇幅太少却想探讨太多的主题如非二元性别、恋童癖、LGBTQ+群体、性别认同、PTSD、多元性取向等等等等,同时又囿于篇幅而使部分人物脸谱化、部分剧情夸张化、有些台词显得突兀,却恰恰呈现出一种单口喜剧的魅力。Mae Martin真的给自己写了一部很棒的个人化传记,尽管我觉得或许用更长的篇幅来叙述会更好。

很多隐喻都值得反复思考…但我不知道我对大部分都能共情是因为她阅历没有那么深还是她写得太细腻连贯。

Phill简直是真正的天使🥺

 5 ) 《feel good》

一口气看完两季,迟迟下不去的是压抑感。

为Mae的痛苦遭遇感到痛苦,一个叛逆的被宠坏的有毒瘾的孩子,她的人生本不该是这样子啊,家长的不及时沟通、误解、自身的叛逆、毒品、以及遇到的恋童癖,这注定了悲剧的发生,真正的让人心痛。

还好遇到了天使乔治、遇到了善良的Malco。乔治一直在改变,不断的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成熟、稳重、聪明,从不断的圆谎到大胆的公开性取向,告诉朋友Mae的存在他们的亲密生活。她是园丁,她也在拯救着蜜蜂们(学生)。真的很了不起,多谢她没有放弃Mae,在每一个重要、有危险的时刻,都陪在Mae身边。

我觉得Mae是缺爱的,她的母亲实在是太强势了,父亲也“怕”母亲,她得不到理解,她得不到信任。去了喜剧部开始黑暗的生活,Scott(恋童癖)强迫她做不想做的事情比如性交,他30多,而Mae只有15、16,omg,他说他们是恋爱,Mae也不懂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究竟是真的想帮助Mae还是披着收养她的皮做着侵犯她的事啊!!太痛苦了,她只是个孩子啊,她的认知还不完善。这不禁让我想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房思琪不也是这个年龄吗,错误的以为自己爱上了自己的老师,自责、委屈、矛盾、痛苦!!fuck,难道真的不是因为恋童癖的错吗!!可恶的fuck。是啊,这个世界很奇怪,好人总是被人做坏事。真的痛苦,幸福的童年会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会被一生治愈,每当Mae遇到困难或者想起之前的遭遇,pstd发作时,真的太痛苦了,抓狂、焦虑、狂躁、害怕,她甚至还是深深依赖着scott,遇到问题会问他,会请求他帮助,童年时期这段的经历影响实在太深了。

Mae一直在和过去和解,通过这部剧,也对pstd(创伤后应激障碍)、性取向、快乐、心理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I don’t need you, but I want you

oh,希望世界是美好的,愿每个人都被世界温柔的对待。

Georgina改变不了Mae,Mae也无法让Georgina永远幸福。她们依旧有很多矛盾,相爱却不自爱是最无力的事情。

 6 ) 四星半

一直认为好的电视应像记者一样,准确描述即可,并不需要把结论甚至个人的思想强加给观众。

片中至少讨论了两件事情,一个是个人的过往伤痛要如何面对?尤其是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时候,是勇敢揭露面对,还是暂时性的逃避,继续机械投入当下的生活,用理性来说服自己?第二个是在两个人相爱的前提下,如何经营这段关系?如何在热情退却,个人人格保全的情况下,依然相爱并和谐相处?

影片没有直接给予我们答案,甚至在结尾都没有明确揭示,主角那忘却的十年记忆是否是那个她所依赖的老男人有莫大关系?那十年的经历是否太过于痛苦,以至于主角只能选择忘记?这个痛苦是否就是老男人的恋童癖,在当年用尽各种方式,裹挟主角与自己相爱,甚至维持了长久的性关系。想想简直不寒而栗,但我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主角痛苦的根源。这便是着第一个问题不成答案的答案。我没有看第一季,但可想而知,主角的吸毒等堕落行为,心理疾病都与这件事情有直接的联系。

关于第二个两个人如何相处的问题,片中并没有天崩地裂的事件,有的更多是两人的相互陪伴,互相试探对方的舒适区,找出舒适区的交集。记得片中两人从酒吧出来时,主角的女朋友问应该如何称呼主角,以后便只用这个称呼来叫她。

这让我很感动,写这段对话的编剧,一定深爱过某一个人吧。

最后主角与身边人的关系似乎都达成了和解。但主角的最终疗愈还是要靠爱治愈过往那个被伤害的那个自己。如果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份耐心去试着沟通,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了解他的过去,给予我们现在的爱,也得到我们的未来。

 短评

Mae问要不要一起躺床底下,George先回答ok才问的why。是一段从toxic慢慢变好的关系了,在树林里合抱树在湖边讲光合作用叶绿素呜呜。George每一秒都好可爱哦,应该是Charlotte Ritchie本人就这么可爱吧。Save the bees!

8分钟前
  • openrarms
  • 力荐

说实话我真的不太可以了!Mae 感觉完全没有长大,一会儿再质疑自己伤害自己,一会儿在怀疑别人伤害别人,虽然说是有病但是又不好好配合治疗,一遇到事情就崩溃想嗑药,太危险了简直就是定时炸弹,每次和乔治吵架和好又分开太疯狂了,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差距太大,我真的没办法带入进去,然后因为她有病,觉得可怜或者想治愈,只能说引以为戒有些东西真的会毁了一个人一辈子。

9分钟前
  • 1900_
  • 还行

给两星Phoebe。难看。两个女主的性格和行为如此讨厌,但又如此的真实。不是每一对les CP都像燃烧女子肖像那样美轮美奂,像小姐那样义无反顾,大多数人都是Mae和George这样不负责任又肤浅的人渣。

12分钟前
  • 荆棘
  • 较差

无聊。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梗。drug-addict relapsed这种烂话题拍的没有深度 而且和那些男人的“友谊”本来看起来就很怪 不知道为啥我去年很喜欢 弃了。

16分钟前
  • 柠檬水
  • 还行

爱是看着洗衣机里两个人的衣服搅在一起,爱是魔法,爱是除了性以外还要谈的科学。从I need you到I want you,George不是园丁,她是天使。

20分钟前
  • 推荐

和第一部相比,这部做的加减法很明显。加入了相当贴近群体的话题设置,在自我剖析上做文章,由内到外的递进,梅和乔治以及她们身边的人,都是要故事性的。挺遗憾没有第三季,但是这剧停留在最后这一幕也蛮好了。第一季说finding is not a easy thing,但至少尝试过,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吧。

23分钟前
  • 呆萌喵星人
  • 推荐

这一季元素太多了,完全可以拆成两季来拍,最后一集内容如此丰富但草草了事。Mae Martin在这一季的表演更好了,这一部揭示了自毁型人格在恋爱中的可怕:在女友最需要她的时候自我逃避;进戒毒所后突然给女友打电话分手;复吸的理由是女友甩了自己,还要和别人上床......还好她能遇到善良的美好的天使般的George,她便有了再从地狱探出脑袋的机会。

28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还行

Mae真的像个被宠坏的小孩子,George就是她的天使。哪里找这么好的女朋友,Mae有时候太过分了,太过于自我,完全靠女朋友的浇培,自己却付出的很少,还总是精神崩溃。George唱歌真的很好听,那是蜜蜂之歌是近期我的最爱。

31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可能是受集数和时长的限制,最后一集包含了整整三集的内容。总体没有第一季好。但我真的好爱Mae,我在她身上完完全全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卑鄙的自私,那种对自己人格加以根本否定的自我厌恶,那种在复杂关系里反复纠缠无法摆脱的懦弱,那种对自己又爱又恨的人不知如何告别的可悲。正是因为Mae深刻的自我剖析,她才会创造出像George一样完美如天使般的人物,在虚拟的剧集里留给自己一个相爱的结局。而我们的一生就是对自己过往的戒断过程,我们都在摆脱某种需要,从而才能拥抱自己的渴望。

35分钟前
  • 仁哲神龟
  • 推荐

我有多喜欢第一季就有多讨厌第二季。1. 女导演换成男导演后丧失了那种微风摇曳的迷醉气质,黒池的落日游乐场,海滩鬼屋,海滩小屋这些温馨画面都没有了。2. 第一季里像Phil, Lava母女那样的有趣配角在第二季里缺失,哪怕出现了一些刻画也丝毫无印象,面容迷糊。3. 梅彻头彻尾变成了一个不讨喜的人。唯一的优点是乔治这个角色宛如成为了拯救大兵梅的女英雄,她拒绝求婚但不拒绝关系,知道了自己爱的轻重和问题的着力方向,而当梅惊呼我还是个青少年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和巨婴分手啊?但是我不喜欢梅在这季里面的self indulgent就讨厌剧情讨厌剧作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呢。

36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还行

当全世界都通过贴标签快速帮助他们固化他们眼中你是谁的时候,爱你的人会越过边界直视你的眼睛,让你问自己,“我是谁”。喜欢的一个场景是George和伪善嬉皮男谈恋爱的时候,男的满嘴女性主义理论和大道理,而George却想看教父拿圣经抽打修女下体的porn来wank。后面她立马和Mae开始角色扮演还有dirty talk。想到Audre Lorde的“Uses of the Erotic”:女性被压抑的情欲不应该是羞耻的,也不是服务他人的,而是自我潜能和对权力边界探索的重要来源,能和爱的人一起开发潜能,在情欲里勇敢面对自我的阴暗和羞耻,真实地去感知,探索边界,和获取快乐是赋权的重要来源。另外快要结尾的时候配的Phoebe Bridgers的motion sickness也太好了!!

37分钟前
  • Sultrysummer
  • 力荐

Mae really is a kid...

39分钟前
  • Jus
  • 推荐

与自己和解之let it go

41分钟前
  • 给你我最亲爱的
  • 推荐

每个出现的人物都是合格的喜剧角色 literally feel good

45分钟前
  • veridisquo
  • 推荐

剧评里面大言不惭批判Mae的,是不是觉得她的经历都是在放屁啊

50分钟前
  • 无法勃起话事人
  • 推荐

Holly fu*k!!! Fu*k Scott!!!成年后意识到自己曾被炼铜癖侵害是什么样的体验?🫂心疼Mae。还好她还有George。哪里找这样健康平等互相尊重又理解的感情关系?!

54分钟前
  • 宇大人
  • 推荐

这季说实话探讨的话题我不太关心 Mea是个非常自私的人 也不是什么好伴侣 现实中还是放过彼此吧 但谁叫看美女谈恋爱就是香呢:)

55分钟前
  • 阿莱
  • 推荐

前排提示,这部剧并不适合:1.三观警察;2.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3.觉得“拉拉就是两个长发美女贴贴,女孩子香香软软干干净净没有任何阴暗面”的人群。/我个人更喜欢第一季,因为这一季我比较难理解和共情她吐出来的那些痛苦。(ps.乔治的同事真的好像微博上女权人设男,笑得想口

57分钟前
  • クロコ
  • 推荐

我看到的爱情 是我们的衣服在洗衣机里缠绕在一起 I don’t need u anymore, I want u.

60分钟前
  • 林春娇
  • 力荐

“和不喜欢的人只做爱,和喜欢的人还要谈论科学。”立意一下就起来了~生产那段很棒,很多段都是,要讲的东西有点多

1小时前
  • Daaaaantj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