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歌而赞

综艺大陆2021

主演:华少,杨迪,崔健,张韶涵,张信哲,宝石Gem,马思唯,唐汉霄,刘雨昕,许佳琪,谢可寅,安崎,赵小棠,孔雪儿,陆柯燃

导演:肖馨

 剧照

更新时间:2024-05-25 16:27

详细剧情

  该节目是浙江卫视与抖音联合出品的跨屏互动音乐综艺。节目将集结30余组音乐人,实力歌手与新世代音乐人,以热歌VS新歌的形式进行正面对决,由百赞团现场点赞,最终荣耀盛典的歌曲获得百赞团的联合推广。

 长篇影评

 1 ) 都是超女出道,张含韵和黄雅莉在《为歌而赞2》的待遇差异很明显

综艺节目《为歌而赞2》播出后,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很多知名的歌手参加了节目,并且带来了他们的新歌、热歌,再加上炫酷的舞美效果,看这个综艺节目,真的是一种视听享受。

当然,歌手登上《为歌而赞2》的舞台,并非简单的让观众听他们唱歌那么简单,歌手与现场“百赞团”的碰撞,也是节目的一大看点。《为歌而赞2》节目已经播出至第7期,很多歌手与节目的碰撞,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包括超女出身的张含韵和黄雅莉。

同是超女年少出道,张含韵与黄雅莉在《为歌而赞2》的舞台上,她们的“待遇”却不同。

张含韵不惧批评:有多能耐吃多大碗饭

《为歌而赞2》张含韵带来了自己的新歌《我爱你》,不过,唱完之后,现场百赞团的大多数人并不买账,最终张含韵连及格票数都没有拿到。

对张含韵的新歌《我爱你》,有人评价,这首歌让人没有记忆点,听这首歌就像看到张含韵的人,不会有太深的印象,虽然稍微委婉,但有人质疑张含韵的唱功,这个弦外之音,听起来还是很明显的。

面对质疑,张含韵依然保持谦虚,在台上张含韵说,有多大的能耐就吃多大碗饭,她是已经尽力做到最好,至于她努力的结果,认可的人是不是很多,那也不是她能决定的。

不得不说,张含韵在舞台上的表现,还是很谦虚的,而她一味地接受“批评”,也让现场很多歌手和百赞团的人,特别心疼她,还有人泪洒当场,觉得张含韵在舞台上太谦卑了,她已经很优秀了,她明明可以很有底气的应对的。

人美嘴甜,张含韵给人的感觉一直没变,其实,这就是张含韵,她做不到犀利,但正是甜甜的气质,才会让少数人嫉妒她,更多的人喜欢她,愿意支持她。

黄雅莉在《为歌而赞2》节目上,是帮帮唱的形式,她的歌声百赞团并未太多评价。

黄雅莉也是超女出道,她的歌声很有穿透力,在《为歌而赞2》的舞台上,黄雅莉是帮助歌手唐汉霄出场的,两个人合唱的《猫和老鼠》,从舞台效果到歌声,其实都不错的,不过,这首歌也还是有人质疑的。

当然,因为黄雅莉只是帮帮唱,所以百赞团的“批评”声,并未集中在黄雅莉身上,但黄雅莉很有穿透力的歌声,对《猫和老鼠》这首歌,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黄雅莉这几年参加了不少的综艺,除了唱歌,她的情商也是非常高的, 不知道后续的节目,黄雅莉是否会带着新歌出现在舞台上,如果她面对质疑,真的不知道她会如何回应。

张含韵、黄雅莉:同时超女年少出道,现在的发展路线差异越来越大

其实,张含韵与黄雅莉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她们都是参加超女选秀出道,张含韵是2004届超女比赛的季军,当年的张含韵只有15岁,她甜美的外表,再加上甜美的声音,迅速火爆娱乐圈,她的人气,甚至一度超越了当年的冠军安又琪。

黄雅莉是2005届超女比赛的第六名,黄雅莉与张含韵很相似,她成名的时候只有16岁,虽然颜值没有张含韵高,但黄雅莉富有穿透力的嗓音,还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的。

同样是超女年少出道,但是在娱乐圈,张含韵与黄雅莉却走出了完全的演艺之路。

因为颜值比较高,张含韵出道后,除了唱歌,她也有意往影视方面发展,这些年,张含韵的很多影视剧角色,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包括《爱很美味》中的方欣;《兰陵王妃》中的元清锁;《重耳传奇》中的齐姜等等。

而黄雅莉方面,则是专注于唱歌方面,再加上在很多综艺节目上的出色表现,黄雅莉这几年的人气也很高,黄雅莉也有参演过影视剧作品,但基本都是打酱油的角色。黄雅莉在音乐方面的才华,还是有目共睹的,除了自己唱歌,她也给别人创作歌曲。

张含韵与黄雅莉同岁,她们又都是超女出道,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个人在娱乐圈里的发展,差异越来越明显,而在《为歌而赞2》的舞台上,张含韵、黄雅莉的表现,包括百赞团们的声音,其实都代表不了什么,努力就会有收获,她们都有自己的风采。

 2 ) 不要困于刻板印象

太多人拉踩本节目捧隔壁了 我只想说反而是隔壁让我看到了更多迎合的痕迹 从嘉宾阵容选择的局限上来看才是真正让i港乐人失望 陈旧而违和 很多被期待的港乐歌手缺席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我倒觉得被那么多人诟病的本节目的形式反而是我喜欢的 真正看过节目的就会知道 百赞团说的都是一些很真实的感受基本都是友好交流 也并没有以点评者的姿态自居来指手画脚 只相当于是把歌手发歌后评论区的言论面对面地反馈给歌手本身 目前为止没看到有谁是想以哗众取宠的尖酸言论来搏出位的 见惯了虚伪音乐人避重就轻不痛不痒的点评和毫无新意的花式夸赞或者是丁太升式不自量力的恶意攻击 这些真实的声音反而让人耳目一新 大家都本着欣赏音乐的态度在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而这些百赞团的成员有很多也都是懂音乐的人 甚至某种程度上也算是kol 有观点有好的输出能引人思考 节目从剪辑上也完全没有刻意制造战场和噱头 至少从有爱神陈铭和老炮梁龙坐镇这一点上来看就可以让人放心 有尖锐言论或者是争端出现时也能予以引导 房琪文案高手也不必说 我相信她的输出不仅共情了听众 连歌手本人也有被深深触动

 3 ) 李宇春《为歌而赞》压轴演出,她为什么能站稳音乐圈C位17年?

李宇春

在跨屏互动音乐综艺《为歌而赞》的巅峰对决会上,李宇春压轴带来了她最新的音乐作品《夏天的电影》,清新的音乐伴随着她温暖的嗓音,夏日的气氛铺面而来,夏天的电影也勾起了网友们的美好回忆。

这首歌是由李宇春和橘子海乐队共同创作的。

橘子海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是你一定听说过“一脚踢出个整个盛夏”,其中的背景音乐就是他们创作的《夏日漱石》。

而这首歌一出,更是引起了无数圈内明星的转发点赞,井柏然、周冬雨、马思纯、欧豪、饶雪漫、任敏、何蓝豆纷纷转发、评论,回忆起他们经历的“夏天的电影”。

这不禁让人感叹,能在娱乐圈里有这样号召力的音乐人,除了周杰伦这样的重磅级人物之外,李宇春这一辈的,也没几个人了。

2020年,现象级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以李宇春的《无价之姐》作为主题曲,几位姐姐接力跳舞,在网上再次掀起一波热潮。

那么,李宇春究竟为什么能站稳音乐圈C位17年?

要知道,2005年,李宇春的中性打扮,一度让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春哥。

早年间商演时,还有群众因为偏见,向台上的她扔菜叶和鸡蛋,那时的人们,无法接受如此风格打扮的明星艺人。

可她不声不响,出专辑,坚持走自己的路,慢慢站稳脚跟。

1、 实力决定起点

作为四川音乐学院的毕业生,李宇春的专业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2005年,李宇春以352万票获得“超级女声”全国总冠军,同年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这个拥有独特嗓音,中性外貌的年轻女孩,一下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2006年发行首张专辑,销量达137万张。

无数的商业邀请向李宇春扑来,但是她始终保持清醒,知道自己要什么。

于是她向老板拍桌子,拒绝商演,拒绝无意义的工作。

这一次的拒绝,让这个有思想的女孩,开始有时间充实自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2009年李宇春发行了同名专辑《李宇春》,里面包含了李宇春传唱度最广的歌曲之一《下个,路口,见》,这就是她自己创作的作品。

虽然歌词间还透露着些许稚嫩,但是轻快的旋律,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2020年更是创作了现象级单曲《无价之姐》,在网络掀起了一股“无价”的风潮。

从这首歌的歌词里,可以看出李宇春的创作实力提升巨大。

“一个女性成长要经历多少风暴,做自己才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歌词犀利直白,但是包含力量,直击人心,引起来大众的共鸣。

在《为歌而赞》节目中演唱的这首《夏天的电影》也是李宇春的创作。

“云端的光阴,午夜的星星,跟踪我们的足迹”,这是典型的“春式”情歌,文艺清新,透露着淡淡的伤感。

恍惚以为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去虚度,但是到了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匆匆想起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去做。

从李宇春的创作之路,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在一个行业屹立不倒,最重要的是实力,要舍得放弃眼前暂时的利益,长远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2、 性格决定成败

“是最脆弱的人,是最孤寂的人”,表面上看似坚强的李宇春,实际上是一个很脆弱的人。

在娱乐圈混迹了十多年,能称得上好友的屈指可数。

她很少参加聚会,甚至是自己的演唱会都几乎不邀请嘉宾。

真正打开她内心世界的转折点是开始演戏。

她认为塑造一个角色和演绎一首歌有相通的地方,都需要进入内心,是一个跟自己内心世界和解的契机。

之后她相继出演了《血滴子》,《龙门飞甲》,《捉妖记2》,还出演了话剧《如梦之梦》,这些经历让一个从未学习过专业表演的李宇春,演技上得到了巨大提升,获得了导演刘伟强、赖声川等业界大佬的赞赏。

李宇春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开放,开始尝试更加女性化的造型,参加不同类型的节目,渐渐地改变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

而李宇春的这种改变,也体现在她的歌词里,需要有一颗最细腻的心,懂得去体会不同人物的经历和过往,还能用最柔软的笔触,写下打动人心的歌词。

正如《夏天的电影》里面写的一样,“所有挥别不及的骄阳、眼泪和你,都留在了夏天的电影里”。

3、 品格决定高度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李宇春始终没有丢掉的,还有公益事业。

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玉米爱心基金”的终身形象代言人,她一直热心公益事业。

在2019年3月10日李宇春生日的这一天,她向基金捐赠了100万元,作为“黄房子”公益项目的启动资金。

“黄房子”是一个美学启蒙公益项目,主要是向乡村学校援建艺术教室、捐赠美育设备和教材,组织美学课程和活动,为美学教育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助力,为乡村学校的孩子打开一扇接触爱与美的窗户。

因为有李宇春的号召,在每一年李宇春生日的时候,“玉米”(李宇春粉丝)们纷纷向玉米爱心基金捐款,在李宇春生日微博的评论里晒出自己的捐款截图,作为对李宇春生日最好的祝福。

比起现在粉丝集资给偶像过生日的恶劣行为,这样的生日礼物,显得格外的温暖和伟大,传递出了正向的能量,也是对粉丝的正向引导。

在去年的央视中秋晚会上,李宇春和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中坝村文瀚小学的同学们共同演唱了《和你一样》。

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看着孩子们眼睛里纯粹的光芒,李宇春决定把“黄房子”也建到喜德县去,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美与爱。

结语

人们都说李宇春身上具有一种时代特质,代表着新时代女性的独特品质——坚强、自主、独立。

她能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屹立C位,是因为她用自身的实力和努力,支撑着自己在“神坛”上永远发光。

在现在动不动就塌房的时代,李宇春为现在还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从来没有什么占据C位的秘密法宝,有的只是自身的实力和你能通过自身释放出来多大的能量,为社会带来多大的正向引导。

“神坛上总有人,是谁,重要吗?”

 4 ) 《为歌而赞2》掌握流量密码,首日播放破3.8亿,行走的弹幕引共鸣

若要论,最近哪个节目讨论度最高?

不论是优质视频创作者还是美食博主、音乐人、声优博主等,都在不约而同地宣传同一档综艺——《为歌而赞》。

在短视频引领潮流的时代,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都是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该综艺播出后,便频频地登上了热搜。

《为歌而赞》改变了一如既往的淘汰赛制,以纯粹的宣传为主要目的,让歌手们更加理解大众的兴趣,从而创作更加火爆的歌曲。

该综艺是由浙江卫视与平台联合邀请了100位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汇聚100种不同的声音,以六亿量级的关注度做歌曲的推广,这就是为歌而“赞”!

基本的规则是本季节目分为5个赛段,两期为一个赛段。

每期赛段有六位歌手演唱,爱乐歌手分为新歌阵营和热歌阵营,各个准备三首歌曲作为对决。每首歌曲截取热歌片段,百赞团提前试听此片段做出短暂评价。

节目开始通过博主网红们的评价,给予网友们的感觉更像是“行走的弹幕”,让网友们都深有感触。

第一季时,请来了宝石GEM,张信哲,张韶涵、唐汉宵,以及The9等新老歌手,形式灵活多样,效果不错。

第二季的热播,更是将百赞团和爆赞团的成员进行了统一升级,而且舞台绝美。

雷佳《清澈的爱》以片状纱幕,组成带有边防战士笑颜的高耸雪山造型;孙楠在《生生不息》中设置了圆形投影;胡彦斌《开花的星星》打造了孤独又浪漫的幕布星空,名场面频现。

第二季开播当晚实时收视率高达1.13%,拿下今年第二季度周六档,季播综艺实时收视第一的好成绩。

首日的短视频播放量突破3.8 亿,全网总曝光高达10.64 亿

为什么它能够在如此多的音乐综艺里一骑绝尘?

究其原因,它的模式真正抓住了综艺节目的" 流量密码 "。

那么第一季究竟有哪些名场面?

捧红了哪些神曲?

且听我细细说来。

(1)歌曲不错,弹幕更是精彩,二次元的乐趣我们懂

更多的镜头给到了在座的各位博主,他们如实地表达想法,这就是节目的成功之处,通过不同的想法引发网友们的共鸣与赞同,不论好坏。

比如宝石gem改编的《最浪漫的事》中热歌部分,就收获了“东北二人转”、“中老年迪斯科”、“太土了”等犀利评价。

不是一味地夸赞,反而更多是直言不讳的“吐槽”,这些评价容纳了各种网友们的心声,这就是传说中的“行走的弹幕”。

博主们的弹幕,其实才是节目最重要的环节,让歌手们进一步了解观众的喜爱度。

张信哲携手新歌《A Matter Of Love》,被评价为“高端”、“老艺术家”等。

女团The 9改编《爱的恰恰舞》也被吐槽“闹铃声”、“游戏加载页面”等,褒贬不一,词语却非常新潮有趣。

最被期待的唐汉霄原创歌曲《烂泥》,这首歌在短视频平台火得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个人都听过“叫我烂泥巴”这句歌词,它的悲伤不知唱进了多少人的心里。

这首歌的风格一开始也被不少人认成“薛之谦”,毕竟风格与《丑八怪》相似。

唐汉霄本人也引发不少热议,以往那些红极一时的歌曲《无名之辈》、《让我留在你身边》等歌曲,坊间都耳熟能详,却很少有人知晓他是谁。

因此他也被网友称为“歌红人不红”,甚至有博主直接犀利评价“火不了的十八线”、“真的很大众”,这些弹幕真是句句戳心,让人心酸。

因为弹幕过于犀利,颇有点键盘侠的味道,现场也引起不少同僚们的反对声音,直接开“怼”,场面无比劲爆。

场上弹幕也很特别,有感同身受的、也有不认可这首歌的用处,也有开始的支持,转变为“灭灯”行为。

只不过有争议,有共鸣,有热度的,就会是好歌曲,这首歌最后获得了第一名,还登上了热搜,让网友们认识了唐汉霄。

就像宝石老舅所说的一样:“你要面对的是最直观的观众,他们以短视频见长”

每位博主站在自己创作的风格和角度,大胆说出了一些观众们的代表性想法。

没有一味地夸赞和喜欢,也没有像一般的评委一味地打压,他们的点评并非站在纯粹专业的角度,只是单纯从歌曲能否为自己创作的短视频所用出发。

即使在大众的眼中,一首歌曲多么好听,但还是有部分人不能接受与欣赏,甚至现场battle不同的观点。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些博主怎么敢如此大言不惭地评论那些音乐届的老前辈呢?

可是转念一想,他们不是说这首歌行不行,而是判断它是否适合用于短视频的背景音乐,评判标准就不同。

(2)新老阵营PK,火花四溅

时代不同了,以前大家都用磁带听歌,后来用CD,再后来是MP3,再到最近流行的音乐软件。

可是一首歌的传唱度高不高?

短视频博主爱不爱用你的音乐剪辑?

与这首歌,还有歌手本人的音乐功底好不好,并不一定正相关。

这就是不同时代的音乐人同台演唱,新歌和热歌混合PK,碰撞出的火花。

碎片化与完整化音乐的不同立场,引发了譬如“大制作音乐为什么传唱度不高”的疑问。

就像张信哲在舞台上表达的一样“这首歌未必是符合视频网站现在喜欢的音乐类型,选择它来PK,也是一种实验”,因为他强大的唱功和江湖地位,不少创作者们盛情邀请张信哲驻入平台。

张信哲本人还一度表示“我第一步就是开douyin,先学会刷douyin”,金句还瞬间登上了热搜。

歌手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也许更能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就连唐汉霄都表示“上一次的百赞团最有意思的是,每一个人听完歌曲的切入点都不一样”

(3)老歌手如何身份转化,新歌声如何闯出自己的新路

第二期时,新老阵营身份互换,热门歌曲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演唱,不同时代音乐人同台后才发现,一首歌原来可以唱出不同的风格。

张信哲作为老一代的音乐人,表示排除很多的可能性,且大家对“情歌王子”的标签根深蒂固,他的选择性反而变得很少。

他的改编歌曲在初始音符中,期待值成为了最高的。

一首《你啊你啊》依旧被唱出了情歌的感觉,只不过他把个人的情绪化,转化成大众接受的共鸣,用平淡的文字表达最真挚的情感,改变成更加适合短视频的歌曲。

一首歌如何可以被某一领域的创作者吸收,从而进行二次创作,这是音乐人创作音乐时,要去思考的问题。

新歌阵营里,张韶涵的一首《念念》初始音符期待值最高,有犀利评价“曲风太过熟悉”,有现场疑问“为了传唱度,会在音乐上做出妥协吗?”

由此引发如今曲风雷同的争议。

当然更多人是赞赏张韶涵的歌曲,既做到了传唱度,也实现了歌曲的深度。

马思唯选择的改编歌曲《不会说谎的恰恰》,与第一期THE 9的改编歌曲相撞,于是“最怕rapper唱情歌”,携手“好大哥”DP龙猪炸掉了整个舞台的评论频出。

尽管如此,现场立马有三位博主取消了点赞,还有人表示“观感有点冷静”、“这首歌是向女孩示爱,但我是男孩感觉多余”

马思唯还表示,自己发专辑时看见不好的评论会不舒服,但面对面交流时,却变成了沟通,“直面真实的反馈,沟通也变得有了温度”。

THE9女团在节目中打破了以往的“唱跳”界限,尽管有人觉得女团一定要唱跳,并且对第一期她们没有跳舞表示了十分失望。

结果节目播出后,全网却表示喜欢THE 9慢一点、舒缓一点的感觉。

于是第二期THE 9直接选了一首抒情慢歌《凌晨一点半》,表示能够站着唱歌的舞台非常的少,很珍惜这次机会。

只不过,立马有弹幕表示“昏昏欲睡,法海念经”,“没有把个人特色表示出来”、“为什么没有跳舞呢”,而THE 9也表示“打破擅长的‘唱跳’舒适圈,迎接更多的可能性”。

唐汉霄的改编歌曲《绿色》也炸上了舞台,他的支持声不断,当被问及“是否会迎合大众的感受”时,唐汉霄回答“音乐是需要沟通的,没有能量的输出,音乐是很难成立的”。

他把本身悲伤的《绿色》,改成了“笑着失恋”的《绿色》,又创了音符新高。

连续两场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唐汉霄也表示“音乐本身不应该受风格的限制,音乐能带来最直接的感触”。

就连宝石老舅也带来新歌《啤酒浇头》,曲风180度大转变,直观性的歌曲更能迎合大众喜好,表达失恋的瞬间特别有画面感,还很治愈。

于是有不少人表示,老舅特别接地气,只是还有人批判“就曲调性而言,没有什么突破,希望就创作而言加入更多的元素”

老舅直接回应说“做了这么多说唱也有点累了,写爆款歌并不是梦想,只希望自己写喜欢的歌”。

结语

《为歌而赞》的成功,无疑为音综类节目打开不一样的范本,引发思考。

弹幕式评价,更能代表短视频时代对音乐不同的消费态度。

也许有争议,但更多的是一种尝试,一种融合。

第二季你看起来了吗?

 5 ) 这个团队的东西可以绕着走了

我记得“乐评”是一件严肃的事。而这个节目里更多的素人乐评已脱离音乐本质,以大放厥词为主,内容越偏离正常思维越抓眼球,所谓“尖锐”的评论成了聚焦点。神舟13号都回家了,还在用这种噱头?太土了,综艺感不是这么用的。

一档音综应该以音乐为主完全服务于音乐本身,才可能成功。

可这里有些评论完全是浪费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这么换算这么所有人所有被浪费掉的“生命”怎么说?我不想举例说明那些奇葩评论,不想再被他们占用我一丝丝时间。如果感兴趣去看CUT版吧,正片废话占去大半。可笑的是梁龙明明出现在节目里竟然还没有一句台词,或者有一两句我忽略了?人家就是这么被拉来当摆设的?

好听的歌也的确有,杨宗纬、郁可唯,去听。

 6 ) 还好还有4个专业的人让这个节目过的去

所谓百赞团,没啥底蕴,只会乱喷。就因为抖音流量大就不尊重专业性,只喜欢那种抖音传唱高的口水歌?还好有瑜老板,梁龙,大张伟,房琪坐镇,不然又是看一群不专业的人瞎表演。

娱乐节目虽然是娱乐,但是尊重专业性,是一个节目能火的密码。浙江卫视,东方卫视这么多年娱乐节目没有大爆款不是没有原因的。

 短评

大张伟一出场就用自带的活力点燃了全场的热情,太招人稀罕了。

6分钟前
  • 最幸运的幸运
  • 还行

一星给袁娅维 只看了袁娅维纯享版 一星已经很给杀人台面子了

8分钟前
  • coco
  • 很差

抖音想把原本略俗的神曲通过专业音乐人的改编和演唱让歌曲更传唱的想法是好的,唱的好了,对于演唱的专业歌手也是有加成的好事。首批嘉宾的两期也确实有把几首好歌推出圈的,但也只有首批了,后面一路低走。什么真诚客观评价的百人戏精团(百赞团),我真的不理解一首歌听完每个人都哭的跟死了爹妈一样是什么鬼。而且他们的评论,说穿了也是一群捧高踩低的小丑罢了,规律就是只要是京城来的前辈使劲夸,抖音出的新人使劲踩就对了。

10分钟前
  • 卡卡
  • 较差

评委真的都……emm……都是dy用户哦……(不想说难听的话)……我很喜欢杨宗纬我是他歌迷,可能他上这个节目也是为了吃饭吧~我理解他~🤧

11分钟前
  • Alana
  • 较差

有几首好听歌。。但大部分索然无味

15分钟前
  • 破产君
  • 还行

歌都不错,节目的尴尬形式真是拉低了档次!

16分钟前
  • Mason
  • 较差

第一期杨宗纬唱的我想要,真的好喜欢

19分钟前
  • lianghe32
  • 还行

这个节目看了几集感觉最喜欢房琪的点评,比较喜欢她的表达方式。

24分钟前
  • 月山行
  • 还行

妈呀,这个节目真的太懂我了,第一季和第二季请的都是我喜欢的歌手。

26分钟前
  • 猪脚脚
  • 还行

2星给歌手,节目形式太恶臭。中午刚好看完这个看的声生不息,对比一下差距巨大。

27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较差

其实不要觉得百赞团犀利,他们说的真的是我身边朋友会评价的,好的音乐一定是同时经得起批评和赞美的。

32分钟前
  • 派大星的好朋友
  • 还行

好歌曲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好歌手也经得住百赞团的点评。

33分钟前
  • Ukulele
  • 还行

百赞团作为节目的亮点模式,给每一位前来演唱的歌手、音乐人真实的反馈,这点非常不错。

34分钟前
  • Christian
  • 推荐

第五期6分弃/舞台美轮美奂有品位又甜又少女心专业又用心。舞美歌词妆造也好,歌手也不错和气融融。音乐口味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还不如让专业音乐人( 会乐理或有从业经验的)来当嘉宾点评或者大众直接投票就行。不然很无趣。除了不稳的歌手舞台不然几乎都是半好半坏的口碑没意思。百赞团机制完全没必要。纯音乐节目是有七八分多的

35分钟前
  • 皮卡皮卡丘
  • 还行

这哪里是为歌而赞,明明是为抖音而赞……雷佳的出现真是雷,又红又正,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春晚……嘉尔快跑吧,你跟这节目的气质不对路……

36分钟前
  • 山中的Annie
  • 很差

歌坛大步走向毁灭,跟这些节目有很大关系。

41分钟前
  • Jonathan
  • 很差

郁可唯杨宗纬等很多歌手,唱歌是真的非常好听,有技巧,也有情感。实在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不会唱歌不会说话说话还有点伤人大家叫不出名字的男男女女。看到他们举起话筒,立刻鼠标拖到下一位歌手唱歌画面。我只想安静地听歌。

45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歌手中,杨宗纬、孙楠和郁可唯的演唱都带来了些惊喜,房琪的点评很文艺。整体质量两星半。

46分钟前
  • 恋影
  • 还行

很多歌还是不错的,比如杨宗纬的《我想要》

47分钟前
  • 言身寸心
  • 还行

直接跳过大众评审的所有部分 只听歌曲 很好 杨宗纬不愧是杨宗纬

48分钟前
  • 京海市场高启强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