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悼

剧情片韩国2015

主演:宋康昊,刘亚仁,文根英,全慧珍,金海淑,朴元尚,陈智熙,朴素丹,徐睿知,李代延,崔德门,郑锡勇,崔民哲,朴明申,赵胜渊,严智星,苏志燮

导演:李濬益

 剧照

思悼 剧照 NO.1思悼 剧照 NO.2思悼 剧照 NO.3思悼 剧照 NO.4思悼 剧照 NO.5思悼 剧照 NO.6思悼 剧照 NO.13思悼 剧照 NO.14思悼 剧照 NO.15思悼 剧照 NO.16思悼 剧照 NO.17思悼 剧照 NO.18思悼 剧照 NO.19思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10

详细剧情

  18世纪初,朝鲜李氏王朝正值英祖(宋康昊 饰)在位时期。英祖舐犊情深,在长子早逝后,他全部希望寄托在次子李愃(刘亚仁 饰)身上。不仅在他刚出生之际就册封为世子,更为其安排名臣督导功课。然而天不遂人意,世子耽于玩乐,无心学业,英祖一度提拔世子代理国政,可却使这对站在权力顶峰的父子渐行渐远。在一个瓢泼雨夜,世子杖刀闯入王宫。次日,他因意图谋反而遭到英祖的训斥,并被锁入米柜之中。在接下来的八日里,这对形同寇仇的父子各自回忆起过往的种种。  也许翻为平民父子更好,王宫内院最残酷的竟发生在最亲近人的中间……

 长篇影评

 1 ) 被封死在米柜里的真相

《思悼》截至到目前,成为2015年韩国仅次于《老手》的第二位电影,荣获韩国第35届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剧本和音乐奖。《思悼》讲述了一个并不常见的古怪血腥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发生的原因和逻辑至今是历史谜案,但它的残酷和黑暗已经登峰造极。朝鲜李氏王朝的世子李楦,英祖惟一活下来的儿子,竟然被英祖突然关进米柜八日活活饿死,史称“壬午狱祸”。但凶手并非只有英祖一人,据说李楦在前一天晚上,曾提刀闯入了父王的寝宫。向英祖主动告发这件事的,竟是李楦的亲生母亲映嫔。后来李楦被装入米柜,提供米柜的是李楦的岳父大人。 众多位高显贵、把握朝柄的亲人突然合谋把他推入了深渊,李楦在父母、妻子、儿子和岳父的注视下,声嘶力竭,困饿至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子,最后的结局竟然是众叛亲离,困饿而终。李楦的多舛身世,构成了朝鲜王朝上深沉的谜案和极具戏剧化和传奇感的真实故事。 <图片1> 被亲生父亲饿死已经够让人瞠目结舌;但随后英祖发现李楦饿死后,嚎啕大哭并与厚葬,还赐名为“思悼世子”这种态度和剧情的完全反转(装得好像不是他杀的似的),也让我们注意到了英祖这个在朝鲜李氏王朝在位世界最长、最成功的君王,那不为人知、阴暗复杂的一面。 而关于英祖这个人的身世,非常值得细细道来。

张禧嫔,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妖妃”,出身低贱、面容艳丽、性格阴狠,把持恩宠多年,是个传奇人物。而除掉张禧嫔的,不是别人,正是英祖的母亲崔淑嫔。崔淑嫔这个人史料记载简略,她三岁丧父,五岁丧母,七岁入宫做宫女,因为偷偷为仁显皇后祈祷被肃宗撞见而受到宠爱(好有心机的对不对?跟甄嬛跪在雪地里祈祷专等皇帝到来的套路一样),在关键时刻她抓住机会告发张禧嫔在后宫使用巫蛊。张禧嫔被肃宗亲手灌入三大碗毒水(自己宠爱多年的女人,也能灌得下去。所以皇家的爱恨都是谜),七窍流血、死状甚惨。从这个事件就能看出,崔淑嫔这个人心机深沉、厚积薄发,在政治上的估判和出手精准。英祖身为她的儿子,早年为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站住脚,也是用尽了手段和心机(传说他体弱多病的长兄就是死于他的手上)。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英祖,本身就披挂了一身黑暗血腥的迷雾。 史料记载,英祖对待亲人喜欢走两个极端——要嘛非常宠爱,要嘛非常憎恶,而且没有原因。他有三个女儿,他无来由地非常宠爱大女儿和平翁主而厌憎其余的女儿,以至于每次去看望大女儿,他都要清洗耳朵,把脏水泼到他不喜欢的二女儿和世子李楦的宫内。 电影《思悼》中,始终陪在世子和世孙身边的翁主,就是和缓翁主的原型。和平翁主死后,英祖把全部的爱注入了和缓翁主身上。因为早年守寡,和缓得到父王的允许,回到宫中长住,才得以目睹哥哥惨死的整个悲剧。和缓性格骄横,权力欲望强烈,生一女而夭折。在电影中,世子死后,她立即起身夺取世孙,利用世子的死向嫂子惠庆宫发难,离间世孙与惠庆宫的关系,打压惠庆宫所代表的外戚势力,后来她被正祖发配流地,在颠沛流离中悲惨死去。 权力赋予了一个人狂妄和任性,也造成了他人性上的极度自私和失衡,英祖极端化的人际处理方式,跟他长期的权力统治生活有很大关系。他由着自己的性子去警告、摆布和伤害家人。在英祖的有生之年,他陆续送走了自己的几个孩子。女儿们在心惊胆战的宫廷生活中纷纷英年早逝,甚至没有留下子嗣;没能活下去的还包括世子李楦:一个幼年时,倍受大妃娘娘、中殿娘娘和母亲宠溺的活泼孩子;一个后来患有躁郁症、抑郁症、加虐症,在金黄的宫殿里喜欢躺在棺材内睡觉的年轻人。 英祖活过了他的儿女,又以权柄诛杀在政治上威胁到他的儿子李楦。李楦死后,英祖成功又在位了14年。李楦的儿子——世孙——朝鲜正祖李祘成为了接替祖父的理想继承人——一个因为未成年,而不会对英祖构成政治威胁且容易掌握的正统后裔。李祘从小聪慧过人,目睹了祖父如何弄死父亲的人伦惨剧,所以他的政治觉悟和敏感度要远远强于父亲,李祘一直小心翼翼侍奉祖父,才得以登上王位,善始善终,与祖父等并称为“圣君”。他曾向祖父许诺不再追究父亲的死因,但等他登基后,李祘不仅详细过问父亲的死因,还把父亲迁葬到更好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就像电影结尾时李祘忆起父亲泪流满面:“是我害死了父亲”那样,就是因为他的出现,才让英祖对继承人的选择改变了主意。年幼聪慧的他取代了桀骜顽冥的父亲,父亲成了弃子,而他顺利成为了政治角力场上一个更好的选择。 身为朝鲜皇族的子嗣,却很少有人安稳走完一生。在英祖那变幻莫测的喜怒之中,在权力扑朔迷离的争斗中,翁主和世子一一折命,亲眷皆战战兢兢不可终日,从未得到平静和安宁。 <图片3> 惠庆宫洪氏,就是世子李楦的妻子,曾写过一部《恨中录》,记录了自己在宫廷内惶惶不可终日、寂寞凄苦的漫长生活。《恨中录》成为惟一一部解释思悼世子死因的文字资料,“壬午狱祸”是朝鲜宫廷的一个忌讳,只有惠庆宫这样尊贵和亲历过的王族女人才有资格叙述它。但《恨中录》里这段语焉不详的记录,因为惠庆宫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身份显得没有多少客观价值。在《恨中录》里,惠庆宫提到“为了朝鲜皇族的利益,不得不牺牲掉他(世子李楦)”,从这个措辞可以看出,李楦的死亡并非是他患有精神疾病那么简单,李楦代表了当时政治力量“少派”,而英祖则代表了“老派”。政治力量的互相博弈和锤杀,才是致死李楦的关键性原因。在电影中,微妙凶险的政治因素出没,也在李楦和父王英祖的共理朝政中凸显了出来。英祖对李楦的控制欲、施压、斥责和随意侮辱,加剧了李楦的精神疾病,他甚至经常故意让儿子失控和崩溃。在权力冷血的牌桌上,不合格和弱势的一方都会被无情淘汰出局;而威胁到统治者的一切因素都将被消灭。李楦不仅在性格、意志还是政治作为上都非常混乱脆弱,他的成年也成为了英祖王位旁最大的一个隐患。让他自己死掉,无疑能为一个朝鲜的权力家族,祛除掉了不合格和威胁正主的秧苗。而在这个过程中,思悼世子那些擅长权力的游戏的家人们,都成为合力诛杀他的刽子手。 李楦从小受到父亲严厉的监督和教育,受尽后宫娘娘们的疼爱和纵容,是一个喜欢舞刀弄剑,善良又挺拔的少年。但他跟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无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英祖日日苛责李楦,挑剔斥骂他的各种不足。随着溺爱他的大妃、中殿娘娘与翁主姐姐们的早逝,保护他的盔甲被逐渐剥离,裸露出了这个惊恐苍白的少年。在失去家族长辈女性的庇佑后,李楦很快就身处很多人的算计和迫害中,也被暴露在父王的阴暗沉重的轿辇和阴谋下。倾盆大雨下,李楦瑟瑟发抖地匍匐在地,恳求父王的原谅。这样的情景,他都不记得自己经历过多少次。因为跪得太久,以至于他无法站起来。但当他手持利刃,站在父王的窗外,刀锋上落满冰冷的雨滴,他也没有去伤害父王。《思悼》生动细腻再现了李楦在宫内恐惧不安、腹背受敌的生活;他的窘迫和孤独,以及绝望与愤怒。英祖的私欲和残酷令人瞠目,而李楦所承受的重压和苦难也令人动容,悲惨到让人心生同情。但所受的苦并没有拯救他,当他惨叫着要从米柜里逃脱时,他的周围林立着表情木然的家人和臣子。他被捉回了米柜,烈日炙烤、寒夜侵人,在华贵富丽的宫墙内,饥饿至死。陪伴他的惟有一把纸扇,这是为了庆祝世孙出生,他自己绘制的扇子——他都没想到这个孩子的出生是致命的,他曾爱过的家庭杀了他。

李楦曾是一个心底宅厚,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希望的人;八日之后,被抬出时,他已经变成了冰冷的尸体,下肢因为屈伏在米柜里过久而无法伸展,只能被殓葬官硬生生折断;僵硬的嘴里被倒进了满满一嘴已经无法下咽的生米。《思悼》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身处权力和巨富的家庭,迎接一个人的也并非是安逸和幸福生活,如果你不适应游戏规则或缺乏智商,同样会被命运绞杀碾压,下场惨烈无比。引申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一个倍受家庭呵护和疼爱的孩子走上社会,如果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和不懂机智圆滑,结局也可以非常多舛和不幸。从这个层面来看,世子无拘无束的真我初心,就像最初的每一个我们,它注定要经历很多挫折和创伤,一遍遍地被矫正和被驯化,最终适者生存,弱者淘汰。 惨死的李楦无疑成为了朝鲜李氏宫廷里的忌讳,人们都避免谈起他。因为他的死折射了英祖作为“圣君”惨无人性的一面;也折射了这个王族家庭内部的虚伪和有悖人伦;揭露了道貌岸然的亲人贵戚们魔鬼般的作为。他就像一个被封禁的真相,人们都知道他存在过,但人们假装他从未发生(署名党阿飞,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出处“豆瓣电影”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违者必究!)

请关注我的个人影评公众号,不定时更新~

 2 ) 2015亚洲最杰出电影

精彩分享,豆瓣高分2015韩国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电影【思悼世子】。影片基于朝鲜史实改编而成,皇上把儿子关进米柜中7天而亡。看似恐怖政治电影,其实是爷儿仨两对父子之间爱恨情仇尤其是世子与儿子的爱情不仅感动了朝鲜历史,如果冲击奥斯卡成功必将感动世界,这里的爱情是广义的。思悼,哎,这个悲剧的名字。被皇上处死时刻,所有的人包括老婆丈人甚至母亲为了自保都慑于皇威不敢来看米柜中的他,唯有他养的狗和幼子看他来了。
看到影片中,我感到世子的儿子才是他最大的敌人啊,因为爷爷基于贪恋权力移情别恋孙子继承皇位了。这一点在影片后面得到确认,世子的儿子趴在父亲坟前痛哭说,他不出身就没有父亲的悲剧了。
朝鲜历史给了思悼无比的同情是因为已经被老皇帝逼得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他,本可以借病玉石俱焚,但是当他听到幼子与皇帝爷爷的对话,小小年纪在皇帝爷爷面前解释他之所以听爸爸的话,因为他懂爸爸的心。世子雨中痛哭扔下利剑,在权力与爱之间,他没有延承父亲而是选择了爱,放弃权力乃至生命成全了自己的儿子。
影片结尾幼子登基,他对母亲说从来没有快乐玩耍过,今天为母亲舞一段,这最后的扇子舞与其说舞给母亲其实是父子阴阳之隔的深情对话,配以东方特有乐器演奏的可以令人窒息的旋律,没有惯有的电影插曲而是诗词旁白:如今吾欲去,独留伤悲于世。……纵有千言万语未能与君诉……泪如雨,潸然落……就此一次,轻抚吾之脸庞。

懂你,就是世界上最难相知相遇的爱情。世子死而无憾。

为韩国杰出的电影工作者点赞。这样的作品在我心目中已经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隔代亲也许是东方文化中常见现象,无论帝王之家还是普通人家屡见不鲜。世子的奶奶也是十分宠爱世子,并因此不惜和皇帝儿子决裂了,可是在错综复杂的皇权面前,皇太后也被迫绝食而去。从此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能够保护世子,视同生命一样爱他的人了。世子的精神也开始出现问题,他所有的嚎哭与出格行为都是期望得到父皇的关注与爱啊,可是他不懂其父的真正心理,也就没有得到真正的爱,而世子的儿子很小就懂父亲世子,他们的感情就是影片结尾的诗词旁白。
帝王之家有命运叵测的荣华富贵,但是一定没有自由,正如他的莫须有罪名就是私自外出游览,他想逃亡如从米柜中挣脱出来还是被父亲也就是皇权关进去了,直至死亡。
如甘蔗一样最低端最高端其实都不好吃,神奇的大自然好像告诉了我们一些人世间的密码。

附加:
片尾音乐在网易云音乐可以找到——http://music.163.com/#/program?id=14908025
在巴乌或许是笙的演奏下,其旁白诗词如下:如今吾欲去 独留伤悲于世。 纵有千语,未能与君诉。 托付浮云,就此别去 ,难了却,君之所愿 。泪如雨,潸然落。 空留歉疚,孑然离, 如花开花谢。
虚空飘荡浮游,委身于清风别过。 曾空虚凌晨时分与星做伴 如今吾亦别过 。纵彼此念念不忘 纵然相对,仍难触碰 缘何未能相见 ?兴许君心深处一隅 吾之体温仍残留 。清风吹,消散前 就此一次,轻抚吾之脸庞 。
女汉子字幕组的汉译功力强大,让我们一起懂得了音乐的深层诉说。
在片尾这样的音乐诗词闪回的镜头里,世子的儿子目不转睛看着父亲坚毅的侧脸,一支利箭射向无穷的远方,从那时起他就知悉父亲纵有飞向远方的理想也无法挣脱皇权的桎梏,他懂父亲,他更洞悉这个世界,所以他终成为了皇位的继承者。
人生的难就是你不仅有理想就可以,还要具有洞悉世界的能力,还要有手段,还要天时地利人和,所有的简单背后都不是那么简单。

 3 ) 古装艺术片,我们能从韩国电影学到什么 ——《思悼》宫墙华锦为君臣,草棚麻衣愿父子

     
         如今 吾欲去
         独留悲伤于世
         纵有千语 未能与君诉
         托付浮云
         就此别去

         难了却 君所愿
         恰如花开花谢
         虚空蜉蝣 委身清风过
         曾几时 孤夜星辰为伴
         吾今亦别过

         纵相念 纵难忘
         缘何不相见
         清风消散前
         只此一次
         轻抚吾之面庞

       
       《思悼》,15年9月份上映的片子,跌跌撞撞的作为唯一一部历史剧,冲进了韩国年度票房的前五。488亿的总票房和排名第一的《老手》(1000亿),排名第二的《暗杀》(980亿)相比少的可怜。国内的文青集结地豆瓣的影评也只有2000多条,那个时候《暗杀》的影评已直逼10000。很多人一看演员表,“宋康昊,刘亚仁,文根英”,脑子里早就自动对比《暗杀》“全智贤,李政宰,河正宇”的卡司阵容。
         虽然《思悼》一边尴尬着代表一众韩国历史剧继续着不温不火的票房,一边却拿奖拿到手软。韩国青龙奖、大钟奖和百想艺术大赏是韩国三大电影节。《思悼》一下子拿到韩国青龙奖六项提名四项奖项、大钟奖三项提名一项获奖。前脚刚把86年生人刘亚仁送上青龙奖影帝的宝座,后面接着成为韩国参选15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的“申奥片”。豆瓣评分8.4,反超《暗杀》0.4分,反超《老手》1分。
       1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四百亿,拿下半壁江山的是喜剧科幻片。但说实在的,真正能看出有所表达的电影,《师傅》《一个勺子》《心迷宫》,票房加起来补不足一个喜剧片的零头。我们一边起高调要保护艺术片,一边在走近电影院的时候又做出了选择。看些有乐子的,轻松的吧,别弄的苦大仇深的跟进了雅典学园一样。
        但商业和艺术就真的势不两立么?有意思、好看的电影是否就真的只能弱智化无法思考?
        韩国电影亮起了NO的牌子。
        韩国电影近几年发展迅速,受美国好莱坞影响很大,分化出各式各样的类型片,和拼颜值爱发糖的韩剧划江而治泾渭分明。但它不是只有酷,只耍帅,也有格局,有所表达。隐在特级、剧情、阵容面子后面的,是价值观和立场的里子,是电影弥足珍珍贵的思考功能。也许正因如此,韩国电影才能用自己的深刻、鲜血淋漓的内涵杀出了一条血路。在现今的电影市场,它们不曾放弃精神层面、价值观上的“主旋律”。也只有这种“主旋律”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其意义远大于四百亿,远大于电影本身。
        
         说起导演李俊益,大家都会一脸懵的表情,“谁啊”。但是一提《王的男人》,尤其是《素媛》,又会发现早就看过他的电影。李俊益的导演路走的也很辛酸,早年作品中太多习作和模仿的痕迹使其一度尴尬地徘徊在二流开外。直到05年作品《王的男人》的问世,李俊益坐着火箭、开着外挂的终于走上了一段新的电影旅程。 13年的作品《素媛》,在深度上超出了一般的治愈片,朴素温馨的画面让人泪中带笑笑中含泪,治愈着每个人内心的伤痕。
          
        关于《思悼》,创作心思05年已生,但影片真正问世却与之时隔10年。李俊益放弃惯常选用的升斗小民的题材,将镜头投向朝鲜王室。
         以朝鲜王朝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的朝鲜皇族前所未有的人伦悲剧。李氏朝鲜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宋康昊饰)一直希望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思悼世子(刘亚仁饰)培养为一代明君,在思悼世子小时候父子关系也曾和谐有爱,然而对于儿子过度的期待感令英祖对思悼世子的表现日益失望,转而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世孙身上。加之思悼也成为老派与新派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父子关系完全破裂。英祖将儿子贬为庶民关进米柜里,八天后活活饿死。年迈的英祖感念儿子,遂加封“思悼”——思念的思,哀悼的悼。
         影片开篇便是思悼世子逼宫然后被关入米柜,直接推向叙事的高潮。米柜中世子蓬头垢面、潦倒的脸,逐渐淡化成年少时世子的模样,开启过去种种。容颜一老一幼、胡须一黑一白,八日米柜的记忆和父子交恶的脉络娓娓道来。不套路,不狗血,不廉价地催泪,但又足以让人看后满脸泪痕。
        针对皇家权力斗争、恩恩怨怨,能做到这一点已委实难得。
        自古帝王多薄情,白头宫娥意凄凄。历史上,皇门宗亲就是人伦亲情的大坑。无数皇子皇孙们拉起了个浩浩汤汤的队伍——“废太子伤心同盟军”。无论是朝鲜的思悼,还是中国的刘荣、刘据、李承乾、胤礽,都在用生命书写着什么叫做“有多少废太子,就有多少种千奇百怪的下场和死法”。
         但是,为什么韩国能拍出《思悼》,中国就只能拍《满城尽带黄金甲》?
        关键是“点”找的准不准。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导演跳出来说,我们不搞色情我们认真抨击封建统治;《雍正王朝》的作者跳出来说,我们不搞腹黑我们认真抨击封建统治;《甄嬛传》的制片人跳出来说,我们不搞宫斗我们认真抨击封建统治。
        可是,满城不仅尽带黄金甲,还尽带A4腰、C cup胸;《雍正王朝》里的胤礽,成王败寇地被钉上了无能荒淫的耻辱柱,剩下戏份全都交给了四爷和八爷;《甄嬛传》是杜拉拉升职记第二部——《甄嬛升职记 Go ZHEN HUAN Go》。满屏不是理直气壮的贩卖着经意淫加工出的“东方”风情和畸形扭曲审美包裹下的色情内核,就是大小集团利益间的蝇营狗苟,几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今天我上吊你流产。
        表面鼓吹着天下为公、民主自由,实则消费的还是大众流行文化。
        不是只要故事发生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影片都可以被扣上“抨击封建统治,抒发民主自由”的帽子。最悲哀的不是历史被打扮着掩盖真相、丑化政治的失意者,而是我们一边猜疑着历史的真实性,一边心甘情愿的弯腰为胜者搬砖铺路,节选着被肢解的历史片断,肆意妄为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构重读,用“古典色情”,“腹黑政治”,“逆袭升职”等流行文化元素刺激着商业消费的兴奋点。
        只关注政治上的胜利者,又怎么去真正批判封建统治。
        反观思悼世子的那段历史,一个是被记载成励精图治、治国有方但晚年杀子的君主,一个是被记载成举止怪异、精神有疾但年幼时天资聪颖深得喜爱的世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两个人物本身就有诸多矛盾性,但其血肉也止于史书上寥寥几笔的只言片语。这个在大陆电影中不会触碰的题材,被电影在历史的空白面上合理地架起高楼。
        电影没有加入过多的商业噱头,武打戏,宫斗戏都没有,甚至连女人的存在感也很低。反观中国电视剧,除了《琅琊榜》绕出了女人戏的烂梗,其他无一例外通通陷入狗血的模式化的套路中。英祖和世子是绝对意义上的双男主,满荧屏的男性荷尔蒙——表显的较劲、暗涌的怅惘神伤。
        没有用力过猛,用廉价的眼泪剥夺观众思考的权利,而是保持了历史人物固有的戏剧张力,拨开笼罩于事实之上的障霭、情理交糅地探讨这一悲剧的根源。最真挚地探讨在封建统治背景下“君权”和“父权”的交锋,“礼法”与“人义”的先后,人性的温暖是如何一步步泯灭,最终达到无人父、无人子之地。
        
         父子君臣的面子,君权父权的里子。
          年迈专权的英祖象征着“君权”,绝对的集权化,礼法分明,尺度刚硬,人伦寡淡。相比再铺设一条暗线,电影直接让世子来展现“父权”,或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儿子对父亲的希冀——暖意、温言、理解。
         君权和父权都象征着权威,渴望着被信服。但前者被政治权欲淬洗,父性的一面时常恍恍惚惚、时隐时现,最终泯灭。
        
        电影中,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父子生隙在童年就埋下了伏笔,只因他们对责任的看法不同。
        也许在平常百姓家,骑马射箭游戏山水的性情可被容忍接受;但作为英祖的独子,世子要肩负的责任堪比泰山。
        
        英祖询问年幼的世子,“你一年中有几天想读书,我年轻的时候可是手不释卷啊”。
        世子揉了揉迷糊的眼睛,“大概一年中有一两天想读书吧”。
        
        这本是最正常不过的稚童之语,却是帝王家堕落沉沦的证明、不可被恕的罪过,从而开启了漫长的心灰意冷。
        
        曾深夜秉烛为世子写书的父亲,那时的他对内侍说“这是为父的在给孩子写书,要换做是你又怎能入睡”。
        却在领着世子参观宗庙时说道,“平民百姓为父为母会用慈爱来感化孩子,而在皇家只能把孩子当仇人,等你当了王就知道了”。
        
        世子站在身后,不置可否却不敢反对,满面愁容。英祖因为“独子”和帝王家更甚的望子成龙之情,只看见幼时画狗的世子,却看不见扇面后青龙尚未干透的墨迹。
        在君权和父权的斗争中,君主和父亲的角色也在殊死博弈。最终对权力的贪欲使英祖的父性逐渐泯灭。被怀疑凭借毒杀亲兄登上王位的英祖的权力之路注定是苦涩的、不安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英祖违心表示愿意随时让位于世子,却不知不觉中将世子视为潜在的威胁。若世子热心政事则视为反叛自以为是,若世子心灰意冷不愿多言则视为无能软弱。世子不再是亲生骨肉,而是狼子野心的假惺惺的夺权者。
         而思悼世子就活脱是朝鲜版高配的宝玉,钟情于三国水浒的豪侠壮义,厌恶枯燥乏味的朱子百家。在政治斗争中怯步不前,虽有心治国却无心党派斗争,纯粹的七窍玲珑心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也是政治上的不成熟。不懂得圆滑,不愿装腔作势博得父王喜爱,只愿随愿而活。
        世子彻底成为了政局的边缘人,一颗弃子。母亲亲自向英祖揭发自己的“谋逆”,被赞许为忠臣,妻子面对自己被困米柜时站在旁边狠狠搂住世孙,朝中大臣们上吊的上吊隐退的引退,所有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安危。唯一疼爱自己的皇祖母间接的因为自己去世后,思悼彻底失去精神支柱,为自己打造的棺材和后院挖好的坟墓全都成为日后“谋反”的证据。最终,父子对彼此都有着相同的怨怼和绝望。
        他最珍视的人伦之情恰是在帝王家最无法显现的温暖。
        
        思悼放空射出了一支箭,“飞向天空的箭是如斯理直气壮。”
        在嘱托儿子和儿媳时眼含热泪,“孩子,所谓夫妻,乃是为彼此补过饰非,不被世俗礼法束缚,理应彼此相爱,一直相爱,穷尽一生的相爱。”

        电影中,又是知父莫若子。
        世孙的出现加剧了父子的矛盾。彻底否定了世子作为未来统治者的可能性。
        
        英祖当着众臣说到,“三百年江山社稷全握在世孙手里,那样的人又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孩子”。
        
         但世孙又是唯一了解他父亲的人。
         
         世子问道,“你就那么喜欢读书”。
         世孙答,“嗯”。
         世子,“为什么?”
         世孙,“因为这样太王爷爷会开心……其实,我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七八岁的孩子谈论政治的头头是道,世孙又何尝能释怀自己的悲痛。同样,早已被当做精神病的世子回忆起当年的满腹经纶,到最后便仅剩三分感慨,两份唏嘘,一份无解。
        世子逼宫当晚,行于庆熙堂前,传来他久不曾闻的开怀大笑,是主上和世孙在交谈。
        
        英祖问道,“映嫔(思悼世子之母)庆生为何四拜,违背礼法?”
        世孙回答,“太王爷爷即使不是王,孙子也能百拜千拜。是因为人才有了礼法,怎能是因为有了礼法才有了人。孔子也说过礼法不能过度注重末端,也要看人心。那天孙儿,看到了我爹的心”
        
         是啊,是先有了人才有了礼法,是人创造出了礼法而非礼法创造出人。君君臣臣,宗法礼数本就是人创造的,却反而最后束缚着人伦之情,泯灭着人性原本该有的温暖。
           人先于礼是人性,礼先于人是君义。在雨中提着剑的思悼松开了手,抬起头,苍惶一笑。便是有人能解我意,夕死可矣。
        
         世子行于母妃撵前,拔刀虚妄地挥向空中,“回避!中殿娘娘驾到!回避!我的母亲,中殿娘娘驾到!” 满脸泪痕。
         
        世子年幼时常含着手指梦呓,为何不能与母亲睡觉。作为在皇家生长的孩子,世子和世孙平分着相同不幸的童年,有着同样的心酸。一直以来作为边缘人的世子,在那个雨夜,终于在恍惚间看到一颗幼嫩但火热的心脏。
        不知英祖是否也看见了那颗火热的心,哪怕须臾。
        
         影片到最后也未安排英祖与世子面对面的沟通,而是一把沉痛的声音,一个虚弱的呢喃。父与子在虚幻中,进行了内心的对白。
        
        英祖,“你哥孝章世子死后十年我才有了你,不知道有多高兴。刚出生就把你奉为世子,两岁就行帝王教育。那时候你的聪明孝顺,至今都记在我的心里。但那样的你,只会画小狗,不认真读书。我的天都要塌下来了”。
        世子,“所以就让臣下用凶狠的眼光看着我,让我成为一个废人。”
        英祖,“那是为了让你成为仁君,你每次犯错,都会让寡人心痛。”
        世子,“怎会是我的错,父亲您作为王族家长被臣下抓住把柄。我也曾为理解父亲努力过,但你强硬的方式令我窒息,难以接受。读书如此重要,着重如此中庸。”
        英祖,“知识匮乏,着装不正就会遭到蔑视。知识是粮食,礼法是粮食。”
        世子,“是因为有人才有礼法,又怎能是有礼法才有人。我所希冀唯有父亲眼中一丝暖意,一句温言。”
        英祖,“你与寡人缘何非要到这阴阳相隔的地方才能谈及此时
寡人会被纪录成弑子之父,你不是想弑君的逆贼,而是会被纪录成因癫狂而弑父的狂人,唯有如此你儿方可活。我若不是人君,你若不是王的儿子,又怎会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米柜中泪如雨下的弥留中的世子,宫阶上颤颤巍巍走下的英祖。
         米柜的门被敲开,英祖抚摸孩子的脸庞,却再也感受不到气息。这时,年近七十的老人终于展现了作为父亲的感情——丧子之痛,痛哭流涕。
         突然想起李斯被腰斩前对儿子说的那段话。
         “欲与尔牵猎犬东门射兔,然迟矣。”

         君权与父权,礼法与人义。
         父子之心煎熬了八日的仇恨不解,又复将这八日的仇恨酿成一世的思悼。
         
     
        
        

 4 ) 英祖将李愃视为世子,李愃却将英祖视为父亲

上次因为电影哭成鼻涕眼泪一把抓,还是看忠犬八公的时候。最开始关注思悼是想观摩一下刘亚仁的演技,看了剧情介绍知道这是一部悲剧还有点不敢看,尤其在公交上看到电影初期李愃自裁就惊得落泪了,我就知道,药丸,今晚眼睛得肿,就有点心生退意,毕竟生活已经这么艰苦了干嘛还看悲剧折磨自己。然而好的电影不是你想停住就停的住的,看到中后程眼泪就没有止过,直到结束,满心的感情无处发泄,遂写下这篇影评。
电影开始便是李愃“刺杀”英祖败露,英祖将其关至粮柜之中,随着剧情的推进,英祖李愃及世孙之间的伦理关系才展现给大家。
老年得子的英祖将还是婴儿的李愃册为世子,并任名臣督课,年幼的李愃表现出绝顶的天赋,英祖甚至半夜挑灯为他编书,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愃喜好画像玩耍,导致英祖对他深感失望。为了锻炼李愃掌控朝臣,以假退位为借口,英祖将李愃推到风口浪尖,代理听政意见一旦不合便严声苛责,甚至主观的否认了李愃的一切雄心壮志。这时李愃已经对王位失去了兴趣开始自暴自弃,唯唯诺诺听从英祖安排。
从始至终,李愃都是渴望亲情的,不能与母亲同住时的沮丧,对因英祖喜怒无常而选择保全世孙的妻子说“你真是一个冷漠的女人”,为儿子画画做折扇,违抗礼法为母亲举办中殿礼数的寿辰,即便大妃服丧期已过也一直感恩她对自己的恩情穿着丧服,无一不表现了他对人情的憧憬。
也正是因为如此,英祖一次又一次的行为让他心灰意冷。所谓的君王之家父子为仇敌让李愃深感不解,朝堂上将他当做傀儡并恶言相向,一旦认为李愃无能就开始从衣着到喜好的苛责辱骂,因后宫纷争逞口舌之快刁难死大妃后却指责李愃罚跪长桥。不用说父子关系,哪怕是“君臣”“王世”也会因这样的相处模式而崩坏。巧的是此时世孙的才能见识,让英祖觉得有了新的期待,便召集门臣有预谋得去陷害李愃,直接将他作为弃子而舍弃。任命三位丞相“上谏”,其中一位不愿领命甚至自缢,有一处细节便是他死前写了一封遗书劝谏英祖对李愃应更友善鼓励一些,可是英祖深陷在“王”这一身份中不可自拔。不懂为父之道,甚至就不愿做父亲应做的事情,一步步将自己的最后一个儿子,逼上了死路。
“为何你和我,要到了生死离别之时,才能敞开心胸地说出这些话。”
李愃临终之际,两人之间的对话终于说明了父子之间最大的矛盾:英祖将李愃视为世子,而李愃将英祖视为父亲。
英祖时刻关注自己的下一任继承人却忽视了李愃的渴求,而最后才觉醒了身为人父的情怀,望着粮柜内僵硬的尸体,失声痛哭。他爱李愃么?爱,若不爱也不会在李愃死后恢复他世子身份,封号思悼世子并大办丧礼。但是他的这份爱却觉醒得过晚,生前的李愃只被他看做是自己政治统治延续的躯壳,是“世子”不是“李愃”。直到一切结束,他才明白自己的过错可惜为时已晚,为李愃起了“思悼世子”这一封号,思考、悼念。
从李愃的角度来说,他如果不是世子,大概过的会更轻松快乐一些。天生被赋予重任,却无力承担,不理解父亲作为王身份的处事,同时被英祖恶劣的性格所累,才演化了最终的悲剧。但是某些方面来说,他也确实是不够刻苦努力,若是能像自己儿子一样,也不至落得被困粮柜活活饿死的结果。然而作为父亲这一身份,他是要比英祖好的多得多的。
电影最终,世孙继位并为李愃重新布置了葬礼,他应该是这部电影中最完美的君王了,聪明,会察言观色,也善待自己的亲属,双商绝对很高。他眼中的李愃是那个为人正直,对所有善待自己的人回以涌泉之报,在烈日下将自己寄托在箭上向往着自由的李愃,他理解李愃,懂得李愃的孝心,所以李愃在“刺杀”当天才会放弃,毕竟他还是爱着自己的父亲的,纵使英祖做了什么李愃也不会杀了他的父亲。世孙以一场折扇舞,追忆了李愃对他的爱,也让我们明白,李愃死也是不带着遗憾的。
最后的最后,不要这么沉重啦!让我来感叹一下,果然刘亚仁的演技实在是太赞了!还有世孙的小演员,每次他哭喊着父亲请你出来!我也跟着流眼泪!我国电影的小鲜肉们,不用像刘亚仁那样,做到小演员这样我都满意了。
这篇影评全是我瞎瘠薄写,想到啥就说啥,思路还比较混乱。所有人物剖析仅是我自己的观念,谢绝撕逼谢谢~

 5 ) 韩国这部奥斯卡候选提名影片,足以让许多电影人羞愧!

电影《思悼》

1762年的年份可能不太好,尤其不利皇家子嗣—— 俄罗斯帝国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病逝。 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三世逝世。 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之女,仅13岁的约翰娜患天花去世。 日本樱町天皇的长子,21岁的桃园天皇逝世。 …… 1762年,是中国的农历壬午年,生肖为马,属清朝乾隆二十七年。 这一年的阴历7月,一向看清朝不大顺眼的隔壁朝鲜半岛,在别别扭扭的沉闷中,爆出了一则惊天大惨剧——李氏朝鲜的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将自己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思悼世子,关入米柜活活饿死。

电影《思悼》

朝鲜史上有很多耸人听闻的父子兄弟相残的史实流传,唯有这段被称为“壬午祸变”的人伦惨剧,却是最让人齿冷的。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史学方面对这场如酷刑一般的“祸变”,一直存在两种考量:一是世子为奸臣所害,是李氏朝鲜党派争斗的牺牲品;二是根据世子之妻晚年所撰写的《恨中录》猜测,世子患有精神疾病,已经到了不得不杀的地步。

电影《思悼》

曾执导过现象级电影《王的男人》、《素媛》等作品的韩国导演、编剧李俊益,用了十年时间来打磨,将这两段史学考量进行融汇,通过宋康昊和刘亚仁的双男主搭档,再现了这段史料欠缺,言语不详的历史故事。在电影《思悼:8天的记忆》中,李俊益以8天时间为限,展现了这对拥有世界上最亲密关系的父与子、王与臣之间的相互折磨。

电影《思悼》

一、原生家族的悲歌 不知从何时起,“原生家庭”成了一个解析人性的热词,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性格塑造、成功失败都可以和他的家庭挂上钩。那么“原生家庭”对于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追溯思悼世子的家族史,可以看明白一些事情。 李氏朝鲜是朝鲜半岛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1392年,由元朝偏远地区小官吏李子春之子李成桂建立,朱元璋亲自裁定其国号为朝鲜。2015年,在韩国SBS的口碑剧《六龙飞天》中,刘亚仁扮演的朝鲜第3代君主太宗李芳远,就是李氏朝鲜“第一次王子之乱”的始作俑者。

韩剧《六龙飞天》

由于不满父亲将世子之位给了其他异母兄弟,李芳远两次发动政变,乱刀砍死弟弟,流放哥哥,成为王世子后与父亲两看相厌。1401年,李芳远继承朝鲜王位,明惠帝朱允炆封其为朝鲜国王,朝鲜由此沿袭大明律治国近500余年。

后来,也就是1592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时,明朝及时给予朝鲜兵力粮草支援。为报答明朝的恩情,李氏朝鲜始终不使用清朝皇帝年号,并坚持使用明朝崇祯年号记载。(韩国影史票房冠军电影《鸣梁海战》,讲述就是在这场抗击侵略的战争中,朝鲜名将李舜臣击败日本水军的著名战役。)

电影《鸣梁海战》

正是因为沿袭了大明律,电影《思悼》中刘亚仁扮演的世子在自刎无果的情况下,被父亲关入米柜,连“赐死药”这种痛快死的待遇都没法尝试,只能在狭小的米柜中憋憋屈屈,没有尊严的饿死。

电影《思悼》

李氏朝鲜到了第10代君主时,出了第一位废王——燕山君,就是《王的男人》中那位堪比商纣王的昏庸之主。到了第15任君主时,又出了一位被废的光海君,就是拿了15项韩国电影大钟奖的电影《双面君王》中,那位爱玩“法国太阳王与铁面人”游戏的王。

电影《双面君王》

借助上文中提到的“万历朝鲜战争“,光海君侥幸获封王世子。然而,一心想死在明朝土地上的光海君之父,为逃命将烂摊子丢给了光海君之后,又忌惮儿子会夺了自己的王权,遂前后18次提出禅让王权或让光海君摄政,其目的就是为了敲打儿子和权臣们(王:老子才是真的王!!!)考验大家的忠诚度。 代理听政是王室竞选的一个关隘,在电影《思悼》中也承担着剧情转折的重任——思悼世子日渐长大,老父亲英祖沿袭了祖上传统,为了测试世子和朝中各党派的忠诚度,让惶恐的臣子和怀揣着为父分忧以及力图革新之念的世子,经历了一场极其失败的测试。 [img=10:C]电影《思悼》 [/img] 党派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背后阴晴不定的英祖,闪着鹰隼一样的阴暗视线,盯视着前方侃侃而谈的儿子。这不寒而栗的视线所泛出来的阴冷,都让朝堂上坐得最近的两人,成了世界上最陌生的陌生人。 用禅让王权的方式,英祖一次次惩罚性地折磨本就心思敏感的世子,让一个一开始踌躇满志,听到父亲说出“好好做,儿子做得好,为父才能活”就能安心的儿子,变成后面那个失望至极只能对着老丈人悲凉询问“代理听政就是这样吗?”的臣子。

电影《思悼》

英祖的三次禅让王权,换来的都是世子在风里、雨里、雪里的长跪不起。惶恐而又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的儿子,只能依照臣与子的跪拜礼来坦陈自己的内心。这局面,局中人看不清,局外人可看得相当清白,譬如自小就喜欢世子的英祖继母王大妃。

电影《思悼》

同样是被父亲折磨的世子,光海君却得以继任王位15年,并为巩固王权杀掉异母兄弟,囚禁继母王妃,直到被第16代君主仁祖推翻后,他的暴虐史才落下帷幕。 然而没想到的是,继位的仁祖,却正赶上已和明朝撕破脸的清太宗皇太极携带十万清军亲征朝鲜,仅12天就攻到了朝鲜王城。战败后的朝鲜被迫断绝和明朝的一切关系,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2014年韩国有线电视台tvN将这段历史套进大仲马的经典名著《三剑客》中,改编成偶像剧《朝鲜三剑客》,其主角就是这次朝鲜战败后,被仁祖派往清朝当了很多年质子的昭显世子。

韩剧《朝鲜三剑客》

昭显世子在朝鲜史上的知名度仅次于思悼世子,原因是旅居清朝多年的昭显世子,对于清朝过于亲近,引起了仁祖的反感,回到朝鲜不久后就病逝了,其妻子姜氏一年后被赐死,三个孩子被流放至死。 朝鲜坊间盛传昭显世子其实是被父亲毒死的,只因父亲憎恨清朝亲征朝鲜时所受的耻辱,同时又惧怕儿子背后的清朝势力和民间的好声望。这些家族史上的密辛,正是电影《思悼》中,英祖带着儿子思悼拜祭父亲肃宗陵墓时,所发出的感慨。

电影《思悼》

昭显世子死后,仁祖的小儿子继位孝宗,孝宗传位显宗,显宗传位肃宗。肃宗是个不得了的大人物,他善于玩弄权术,深谙皇帝之道,在他继位期间,朝鲜党派斗争空前激烈,大量国力被消耗,大量宫闱秘史被流传,因为——

他是《仁显皇后的男人》!
他是英祖生母《同伊》的男人!
他是朝鲜三大妖女之一的《张玉贞:为爱而生》的男人!

是的,在还没有出演《思悼》前,刘亚仁就已经在金泰熙挑大梁的大女主戏《张玉贞》中出演了情深不寿,却又被政党相斗所拉扯的纠结皇帝肃宗,也就是思悼世子的爷爷。 肃宗在位期间频繁更换党派支持,各大党派今日兴明日败,你死我活的斗争比比皆是,以至于思悼世子的死亡原因之一,就是从肃宗时期开始的当时朝鲜两大党派——老论和少论之间的争斗所引发的必然结果。

电影《思悼》

肃宗继位轻松,且没有兄弟相争的煎熬局面。但是,王位这种东西,只要有,就没有儿子不想要的,所以虽然肃宗的儿子不多,仅且只有长子和次子两个选择,但也不能免俗的会陷入隔壁清朝正经历的“九龙夺嫡”局面。

国产电视剧《步步惊心》曾借用“九龙夺嫡”的背景。

朝鲜史上,肃宗体弱多病的长子景宗继位仅四年就离世,次子是庶出身份的英祖。尽管英祖多次否认“谋杀亲兄“的指控,但在英祖继位的五十余年间,常有政见不同的党派以此为借口要挟谋逆。这样的指控,在电影《思悼》中,借用英祖继母王大妃的态度,可见一二。

电影《思悼》

英祖的王位来之不易,又常年生活在被质疑的声响中,难免不会养成疑神疑鬼的阴暗性格。再加上大明律和儒家文化的传承,英祖对于自身的管理已经到了极为苛刻的地步,他独断又专治,俨然已经是强迫症末期阶段。电影《思悼》中,世子生母李氏给刚刚成婚的世子妃讲述英祖的习惯后,小小年纪的世子妃就被吓得痛哭不已,以至于在世子之死前做出了背离丈夫的决断。

电影《思悼》

明明想当“贤主”的英祖,最终却成了亲人和群臣眼中的“暴君”,这的确是一种悲哀,一种被原生家族长久以来留下的沉疴旧疾所拖累的悲哀。

电影《思悼》

二、最是无情帝王家 电影《思悼》是2015年韩国电影票房榜的第三名,由三届韩国电影大钟奖、两届韩国电影青龙奖影帝获得者宋康昊,以及韩国演艺圈最被看好的戏精小鲜肉刘亚仁搭档出演。 导演及编剧李俊益没有花费大量笔墨来描述这场绵延了近百年的党派争斗,而是将视角放在了“父与子”的主题上,让这对朝鲜史上最让人揪心的父子在叩拜王权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直至死亡将他们彻底分离。

电影《思悼》

思悼世子,又称庄献世子,是英祖的第二个儿子。由于英祖长子孝章世子早逝,且继位多年后仍没有子嗣,英祖失望在所难免。所以人到中年后,突然多了一个可以膝下逗乐的小儿,喜悦之情和期望必然会很高,因此思悼刚满一岁就被封为王世子。 电影《思悼》中软软糯糯的小世子拉扯着衣领说出“奢侈”二字的意义时,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王,英祖的希望都被点燃了,他要这个孩子堂堂正正地给自己赢回“脸面”,成为名正言顺的王。

电影《思悼》

然而“三岁看到老”这句话却并不适用于思悼世子。自小被迫和生母分离,寄养在中殿王妃名下,由宫人养活长大的思悼,作为整个王宫地位最尊崇的小孩,陪伴的宫人们顺着他,由他恣意玩耍;朝廷重臣敬着他,背诵时少了一句也要给满分;以王祖母为首的女眷们爱着他,将他的癫狂行为当成小打小闹……唯有他的父亲英祖,在发现他“长歪”了之后,冷笑三声,不甘心地评论。

电影《思悼》

老父亲望子成龙的希望逐渐被儿子的孩童天性泯灭。在温室环境下长大的世子也因为自己的耿直,被看惯朝堂诡计的老父亲定性为“虚伪”。 直接导致后来,父亲不但将时令雨水的降落怪罪在儿子的身上,阻断了孩子拜祭先祖的礼仪,甚至还当着儿子的面说出“再有一个孩子”就行的挑衅话语。 这就是王权,这就是帝王家,曾经被赞扬珍视的,今日却被弃若敝履。这模样何曾有半点父亲的样子,王者的气派?谁还记得这是曾经彻夜不睡,要给儿子写书教习的细心父亲呢?无怪乎“父母皆祸害”的网帖会盛行。

电影《思悼》

随着本心长大的世子,所求的不过就是普通家庭也能享受的亲情之乐。他将王看成是父亲,世子妃看成是妻子,地位低下的生母是受人尊敬的中殿王妃,年迈的英祖继母王大妃是奶奶。他渴望获得父亲的认同,妻子的真心,母亲能够获得尊贵的待遇,奶奶能够长寿。但事实却是所有的心愿都妄念,他都得不到。

电影《思悼》中世子因罪被禁足后,给刚刚成婚的小世孙讲述“夫妻

父亲无端端的猜忌和逼迫,像一把利刃扎在他的心窝。这个集权专制的父亲,一心想要控制孩子,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期望长大。为此,父亲始终不愿放手,也不相信儿子的能力,两父子由此陷入互相逼迫的境地。 拥有王权的父亲,甚至还对看不上自己的继母开口就怼,逼得的后者只能以自杀的方式来保全雪中跪地求饶的世子,使得失去王宫最高地位的长者庇护后,世子的精神终于崩溃了,(世子的精神状况是其死亡的原因之二)他在王宫里给自己挖了一个活死人墓,天天躺在棺材里听道士唱葬歌、与妓女、尼姑鬼混(英祖给世子定的罪名),以求逃避父亲的管控。

电影《思悼》中,正祖和世子讲述帝王家的父母与子女是仇人的意思

按照世子之妻晚年所著的《恨中录》记载,常年生活在压抑氛围中的世子,情绪十分不稳定,抑郁症状明显,他时常会向自己的老丈人,也就是世子妃之父讨要治愈类药物。甚至情绪爆裂的时候,还出现过斩杀宫人的事件,这在后来也成为世子的罪证之一。 随着英祖继母王大妃,英祖之妻、世子养母贞圣王后的去世,世子和父亲之间的隔阂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边缘。尤其是英祖续娶了年仅15岁的新王后之后(肃宗时期张玉贞祸乱后宫的事件,让肃宗定下了王后不得在后宫提拔,只能续娶新王妃的王室规定),世子愈发看王不顺眼(自己年迈的母亲要给小小年纪的新王后行礼,对孝顺的世子来说,十分难忍),王也更加不耐与世子相对,由此引发了让世子致命的“持刀逼宫”的谋逆戏码。

电影《思悼》

世子与王的局,是死局。身为世子,又是唯一的王位继承人,怀璧其罪的道理,显然他早就明白了。不但世子明白,世子的母亲、妻子,甚至是世子的父亲英祖,都非常拧得清。所以这也是电影《思悼》为什么要将世子的儿子世孙,就是后来苏志燮客串出演的正祖戏份强化的原因。

电影《思悼》中苏志燮客串出演的朝鲜第22代君主正祖。

电影《思悼》中,世子被活活饿死的时候,正祖还是一个十分敏慧的孩童,眼看着父亲被爷爷一步步逼进小小的米柜后,不顾母亲和党派朝臣的阻拦,一个人跌跌撞撞地冲到米柜前,对着爷爷哭诉自己会完成父亲没有做到的那部分,对着米柜狂呼让父亲快出来。

电影《思悼》

小演员的精湛演技,承包了电影的最强泪点。同时也说明了这个敏慧的孩子和他的父亲思悼世子具有同样的本心——虽生在王室却能以人性伦常来为人处世,不被王权束缚。 正是因为这份本心,他在面对爷爷英祖的询问时,才能坦然答出让爷爷满意的答案,从而阻止了父亲将刀剑刺入爷爷身体的谋逆之罪。

电影《思悼》

电影通过世孙这个第三者的展现,将这段“父与子的关系里,究竟谁才是神经病?”的命题进行了补充完善。世子究竟有没有得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英祖已经找到了另一个可以控制的继承人,他比世子更聪明,也更听话。 就像清朝有名的传闻一样(康熙喜爱乾隆,所以将王位传给了雍正),英祖也可以将王位传给世孙,毕竟他是朝鲜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在位五十余年,熬死个把世子是很正常的;倘若这个世子还不听话,弄死他以免影响到下一个继承人也是可行的。

电影《思悼》

让人齿冷的是,这场有预谋的“谋杀”中,世子宁愿忤逆王室规定也要寄予尊崇的母亲,却亲自请求英祖给予世子重罚,以保全世孙;世子之妻变身坚强的母亲,枉顾世子的夫妻情分;曾经站在世子身后支持的党派全都放弃了他,站在了世孙的后面(正祖即位后,极为厌恶这些政党,导致世子之妻不得不在晚年写出《恨中录》,以让正祖和百姓明白她及她的家族的初衷,算得上是一种陈情和家族维护)。

电影《思悼》

如果世间事都能如花开花落一般容易就好了。那么,亲手了断儿子性命的英祖,就不会在后悔中用曾经为孩子写下书本的手,再来书写下“思悼”这样一个充满了人伦思念和父子亲情的称号了。 暮年的他也就不需要亲口告诉身边已经长大成人的正祖,为什么当年一定要让他的父亲死掉的原因了,以及这段历史缺失的缘由了。所谓礼法不过人心,最终流传下来的不是礼法,而是人心。只是人之伦常,爱与被爱,才是帝王家最奢侈的夙念。

电影《思悼》

对于世子来说,无情之家偏偏碰上有情之人,唯有一死方得解脱,这才是“最是无情帝王家”的可恨之处!

电影《思悼》

三、翻滚吧!小鲜肉 2015年9月16日,电影《思悼:8天的记忆》在韩国上映。凭借思悼世子一角,刘亚仁一举夺得第36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男主角。

电影《思悼》片场照

韩国上映期间,电影《思悼》创下623万9261名观影人数的记录,位列当年韩国电影票房的第三。而那一年的票房冠军,则是演员刘亚仁主演的另一部排名韩国影史票房第三的电影——《老手》。凭借这两部影片,他将“千万票房演员“头衔轻松拿下,甩开其他鲜肉演员一大截。

电影《老手》

同样是在这一年,他主演的韩剧《六龙飞天》将他送上了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电视类最佳男主角的宝座。手握影帝视帝双项荣誉的他,从未被人质疑过份量,仿佛“实至名归“就是他的专属词汇一样。 毕竟除了这一年的大丰收之外,上一次百想艺术大赏时,他也凭借热门剧《密会》获得了男主角提名,在这部比日剧《贤者之爱》还要热烈的爱情剧中,他的精彩表现有目共睹。

韩剧《密会》

究竟这个年轻的演员到底有什么样的过人之处呢?拍摄《老手》时,因为他饰演的角色是反派,担心他不接戏的导演后来才发现,他居然私下接了这个角色,主动出演了犹如变态般的无赖富二代,震惊了一票人。 拍摄《思悼》时,他不但要在狭小的米柜里脏兮兮地演戏,还有喝尿自救的悲苦戏份,这自毁形象的角色,放眼当下,尤其是国内的市场环境中,又有几个小鲜肉能接演?

韩国水原华城(思悼世子墓所在地)所展示的柜子。

不抠图,不用替身都不错了,更别说还有演技这个东西。自从出了“替身鲜肉“的风波后,新生代的演员们拍起戏来,受伤的照片一定要第一时间发出,仿佛自证清白一样的社交宣传,更是让人如鲠在喉。要知道,刘亚仁在拍摄《思悼》的一场磕头戏时,因为磕错了石头,但又入了戏,就一直磕头,导致严重受伤需要紧急送医抢救的新闻,到现在都是他标志性新闻。所以手磨破了点皮,被风吹乱了发型真的好意思说吗?!!!

电影《思悼》

韩国从1962年开始向奥斯卡提交影片,2015年《思悼》代表韩国再次出征,与中国选送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等影片一同冲击第8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电影《思悼》

后来,你们也都知道了,《思悼》获得了那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候选提名的资格。 所以,别说小鲜肉无用,小鲜肉厉害起来,地球都要抖三抖。 只是,我们的小鲜肉要什么时候才能厉害起来呢?!

结语: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北京时间2月27举行,尽管有传闻说一直被诟病“太白了”的奥斯卡似乎会在今年爆个冷门,出个黑人影帝什么的。 但,这都与身为黄色人种的亚洲人没有什么关系了。毕竟,今年中国选送影片的是《大唐玄奘》,韩国选送的是金知云导演的《密探》,隔壁日本自从出了一个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之后,一直都很平静。 整个亚洲地区好不容易在去年出了个热血的《思悼》,虽然获得了候选提名的资格,但也正恰好说明,在强调“人性和普世观念”的奥斯卡眼中,则是“你们所谓的佳片,连我们的及格线都达不到哦!” 更惨的是,我们连不及格中的及格都拿不到。 所以,比起征服欧美来说,更重要的难道不是冲出亚洲吗?! 加油吧!中国电影!

最后补充一句,根据马来西亚警方提供的信息显示,金氏朝鲜第三代最高领导人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男的确死于有毒气体,目前马来西亚警方已考虑将调查转为谋杀方向。

看,时代虽然在变,有些事情是不会变的,无论是李氏朝鲜,还是金氏朝鲜。

 6 ) 饿死柜中的朝鲜王子:继承者,还是夺权者?

我是来科普的,澎湃私家历史也刊载了我此文。
澎湃链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2870

在中国历史上,年迈的皇帝与年轻的太子争夺政治权力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朝中大臣们考虑到自己的政治未来,自然多多少少会对太子有所算计。康熙年间废太子胤礽就是一例。胤礽最后被废,在高墙圈禁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与胤礽差不多同时期的朝鲜思悼世子与其命运相似,但结局更为悲惨。有关思悼世子和其父英祖的故事,在韩国影视剧中多有演绎,最近代表韩国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的大热电影《思悼》,其剧本也改编自这一历史故事。


1762年,朝鲜国王英祖在徽宁殿(今昌庆宫文政殿)殿前,将世子关入柜中,几天之后,世子活活饿死。这一惨剧发生在农历壬午年闰五月十三日,因此也被称为“壬午祸变”。朝鲜王朝第21代国王英祖(1694-1776)为何一定要将亲生儿子思悼世子(1735-1762)处死呢?

祸起何处:打娘胎里就引发的党争

壬午祸变何以会发生?韩国学界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说法认为当时朝鲜激烈的党争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英祖与世子的性格矛盾导致了壬午祸变的发生。尤其是后来世子行为乖戾,为了国家的未来,英祖不得不处死世子。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观点。政治斗争是壬午祸变发生的主要原因,父子间的性格差异是次要原因,而世子的乖戾行为则是壬午祸变发生的催化剂。

朝鲜王朝后期的政治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党争史。朝鲜后期的党争,常常被称为“四色党争”。所谓“四色”,即当时活跃在政界的四大政治势力,即老论、少论、南人、北人。到了英祖时期,北人与南人已经式微,北人基本上早已被逐出中央,而南人则气息奄奄,只是偶有几个重要人物在中央活跃一下罢了。可以这么说,英祖时期的党争主要发生在老论和少论之间,当然,老论和少论也不是铁板一块,老论里也分东党、南党、北党,少论里也分为峻论(强硬派)、缓论(稳健派)等,其自身内部的斗争也非常激烈。

1724年,英祖以王世弟的身份继承了其同父异母的哥哥景宗(1688-1724)的王位。这一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背景,事实上也绕不过老少党争。景宗身体虚弱,一直没有后嗣,老论提议立当时还是延礽君的英祖为王世弟,而少论则极力反对这一提议。虽然中间曲折重重,但王世弟册封最终得以成行。

也就是说,英祖的继位,有老论“择君”的嫌疑。登上王座的英祖,深感于党争的弊端和强化王权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了平衡各党派的“荡平策”,通过平衡牵制各党派来强化王权。不过,虽说是“荡平”,但国王很难对各党派实实在在地做到一碗水端平,而且各党派的实际斗争并不会因为“荡平”而弱化,私下的斗争反而变得愈加激烈。

1735年,暎嫔李氏生下思悼世子。思悼世子的出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老论主流所乐见的事情。在英祖第二子思悼世子出生之前,英祖曾册封长子为世子,不过在1728年,这位年仅九岁的孝章世子突然被毒死,而英祖又无其他子嗣,世子位一直空悬。孝章世子死后,老论提出过继宗亲的儿子立为世子,而少论则认为英祖正处壮年,尚可期待新的世子的诞生,极力反对老论的提议。思悼世子的出生,意味着在立嗣路线的斗争上,少论赢了。

父子不同阵:一团乱麻的关系网

随着世子的渐渐长大,各党派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算计世子的政治地位。在此简单介绍一下亲世子和反世子势力的主要人物构成,就可知当时的党派斗争形势有多么复杂。亲世子的人物有:英祖原配贞圣王后徐氏,英祖父亲肃宗的继妃仁元王后金氏,思悼世子同父同母的亲姐姐和平翁主,老论重臣世子的丈人洪凤汉,还有老论大臣李天辅、俞拓基,以及少论大臣赵显命、李光佐、朴文秀、李宗诚、赵载浩,南人大臣蔡济恭。反世子的人物有:淑仪文氏(英祖后宫),世子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和缓翁主,老论重臣世子亲姐姐和协翁主的公公申晚,老论大臣英祖继妃贞纯王后的兄长金龟柱,以及老论大臣金尚鲁,洪啓禧,尹汲;少论大臣有徐命膺。

看完这些人名,估计大家已经开始头晕了。这些人物一个个拿出来解释的话,又是一篇篇长故事,本文按下不表。为了理解的便利,大家只需看看这些人是属于少论还是老论。显然在重臣中,支持世子的少论人士相对较多。当然,这不是说少论就一定支持世子,老论少论内部围绕支持还是反对思悼世子的问题,也是分裂重重,加之王室人物的介入,整个情势犹如一团乱麻。

显然,世子身边集结了相当分量的政治势力。标榜“荡平策”的英祖在明面上还是维持了“荡平”的政治局面,从1749年开始代理听政的思悼世子,大致也沿用其父王这一政策——毕竟这政策符合希望压制臣权,扩大王权的王室的整体利益。虽然父子之间有过不少不和与争议,但大体上还是维持了一种相对和缓的局面,直到1755年罗州挂书事件(也称己亥狱事)发生,父子关系开始恶化。罗州挂书事件之后,由于亲世子的少论势力遭到巨大打击,老论得势,世子的地位随之发生动摇。

罗州挂书事件,即有儒生将写有呼吁举兵清剿奸臣的文书贴在了全罗道罗州客舍。事件处理过程中牵扯到相当数量的少论大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时任政丞的少论大臣赵载浩(孝章世子嫔之弟)带领百余名少论人士上自辨疏,声讨当年主导辛壬狱事(注:发生在1721-1722年间,围绕王世弟册封问题,少论对老论的肃清事件)的少论人士,并且要求向涉事其中的少论大臣崔锡恒,李光佐等人问罪。在老论看来,少论这种上自辨疏的行为,颇有以退为进,故作姿态的嫌疑。当时代理听政的世子以英祖的成命为借口,反对向这些少论大臣问罪,对上自辨疏的少论人士们的批答语辞和缓。因此,老论大臣们普遍认为世子偏袒少论,对他多有批判。

对此,英祖并不希望将事件扩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英祖会站在少论这边,不要忘了,当初反对册封英祖为世弟的正是少论。

当年景宗突然死亡,世间纷传是英祖所为。到底是不是英祖所为,尚无定论,但英祖是王位继承的最大利益获得者确实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到了英祖四年,即农历戊申年(1728年),还有一部分少论激进派与没落的南人联手,主导了一场反对英祖,逼其退位的军事行动,史称“戊申乱”。

英祖生平最忌讳有人在他继承王位的正统性上做文章,让世子代理听政,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为了表明自己对王权并无眷恋,更以此委婉表明自己和景宗的死亡毫无干系。罗州挂书事件牵扯出戊申乱与辛壬狱事的老账,而世子对少论又比较宽容,这很容易引发老论的反弹——老论坚决维护英祖继承王位的合法性。所以,世子亲少论的行为一方面容易招致英祖的反感,另一方面也破坏了“荡平”的政治局面。

壬午祸变:是性格不合,还是权力争夺?

壬午祸变的导火索是罗景彦告变事件。罗景彦有个弟弟叫罗尚彦,是思悼世子的下人,被世子处死了。罗景彦在壬午祸变发生前的二十来天向英祖告发世子诸多罪状,历数其各种乖戾行为。当然,这只是个导火索,壬午祸变终究还是与党派斗争脱不了干系。

壬午祸变发生之后,英祖自己也承认朝廷之中形成了父党与子党,根据实录记载,英祖自己感叹道“景彦岂是逆乎? 今日朝臣之偏论, 反为父党子党也, 然则朝臣皆是逆也。”对当时的英祖来说,思悼世子与其说是王位的继承人,不如说是王权的竞争者。似乎是预料到祸变可能会发生,世子曾秘密向告病隐居在乡下的赵载浩求助。虽然赵没有施以援手,但世子在如此情势之下求助于他,可见危机的时刻世子内心倚重的还是赵载浩一系的少论势力。

当然,世子越来越乖戾行为也给壬午祸变的发生提供了口实。根据事变发生当日,即闰五月十三日的《英祖实录》记载,“自丁丑戊寅以后,病症益甚,当其疾作之时,杀宫婢宦侍,杀后辄追悔。上每严敎切责,世子疑惧添疾。上御庆熙宫,两宫之间,转成疑阻,且与阉寺妓女,游嬉无度,专废三朝之礼,上意不合,而即无他嗣,上每为宗国之忧矣。”值得注意的是,除思悼世子之外,英祖并无其他儿子。所以,英祖就算想要改立世子,也无其他选择。不过,思悼世子之子,即后来的正祖(1752-1800)在学问上相当出色,颇得英祖欢心。壬午年三月底的一次经筵上,英祖就对尚为世孙的正祖非常满意,实录评论此事说,“吾东方亿万年无疆之庆, 孰有大于此哉?”可见,出色的世孙让英祖在继承人选择上有了另一种可能。而原本支持世子的洪凤汉一系的老论,随着世子乖戾行为的加剧,也渐渐放弃维护世子的立场,而将精力用于保护世孙。

世子之妻世孙之母的惠庆宫洪氏写有谚文随笔《恨中录》(又名《闲中录》、《泣血录》),其中将壬午祸变归因于英祖和世子之间的性格差异。洪氏这样写道:“父子品性相异。英祖大王品性英明仁孝,详察敏熟。而世子则言语沉默,行动之间难以迅疾敏捷,虽德器宏伟,然诸事常与父王品性相违。日常之中,父王相问也无法即刻应答,常犹豫再三。即便是父王问话之时,哪怕并无个人私见,仍徘徊不决,半晌无答,每让英祖大王气闷。此事亦成一大过失。”(引文为笔者自译。)随着父子矛盾日益激化,世子逐渐患上惊悸症与加虐症,最终导致其行为乖戾,甚至到了失控的地步。

《恨中录》通篇未提政治因素,为何不提?

考虑到《恨中录》的创作背景,不能排除洪氏故意隐去这一内容的可能性。《恨中录》一共有四篇,提及壬午祸变的是第四篇,为洪氏于1805年所写。此年年初,垂帘听政的英祖继妃贞纯王后去世,纯祖(正祖之子,1790-1834)得以亲政。以壬午祸变的解释权为中心,各方政治势力再次展开权力争夺。当时洪氏的娘家丰山洪氏一族正处于危机之中,早已去世的洪氏父亲洪凤汉被朝廷舆论指为逆贼,被认为是英祖处死思悼世子的教唆者,是献上柜子的奸人。洪氏写道,当初英祖下令处死思悼世子,主要是因为世子罹患精神疾病,英祖为了国家和王室的安宁,不得已才处死世子。洪氏还特别嘱咐嘉顺宫朴氏,即纯祖之母常读此篇给纯祖听。考虑到洪氏为娘家辩护而写下《恨中录》,那么就有可能会隐瞒对洪家不利的事情。


作为宗主国,清朝对于壬午祸变也有记载。《清高宗实录》中记:“朝鲜国王李昑奏称,臣世子緈(即孝章世子)早亡,复蒙天恩,封子愃(即思悼世子)为世子,今又身故。臣年及髦,储嗣久虚,宗祀孤危,旦夕伤悼。愃生有子(即后来的正祖)算年已十二,国计人心系此一线,伏愿曲加矜察,颁降封典,小邦君臣感激无地。”对于思悼世子的死亡,朝鲜仅仅是用一句“今又身故”而简单带过,而对于朝鲜的内部事情,清朝其实也没有太多关心,就按英祖所请,顺势同意了册封世孙的请求。


从父子亲情来说,作为父亲的英祖,当然还是爱着思悼世子的。《英祖实录》也明确说,“初孝章世子即薨,上久无嗣育,及世子诞生,天资卓越,上甚爱之。十余岁以后,渐怠于学问,自代理之后,疾发丧性。”可见在世子还未长大且直接参与政治之前,父子感情还是不错的。然而,王室之中永远是政治大于亲情,对于逐渐年迈且不愿撒手政治的国王来说,年轻世子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王权的威胁,何况在世子周围还聚集了不可小觑的政治势力。虽然英祖命世子代理听政,但他并不是完全撒手不管政治,大事的处理,朝臣们看的还是英祖的眼色,世子承受的高压可想而知。二人性格上的差异在政治斗争的环境里被进一步扩大化,引发世子心理上的疾病也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了。

 短评

之前看桀骜的造型总觉得像苏志燮,想着刘亚仁和苏志燮要是能演次兄弟或者父子该挺好,结果这回真演父子了,居然是刘亚仁演的爹……

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实至名归的今年最佳韩影,无论故事台词情感演技音乐都堪称一流,越来越觉得韩国近几年的古装电影愈发精熟,而这部《思悼》更是巅峰集大成之作。隐忍的情感极其饱满和浓烈,几次如鲠在喉的感伤,短短两个小时经历了三代人的悲欢离合,那画着青龙的扇,那射向空中的箭,都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5星

9分钟前
  • 克莱门特
  • 力荐

结尾煽情过度,有种看韩剧剧场版的赶脚,拜托这还申奥?!

14分钟前
  • 虾条
  • 还行

韩国历史电影少有的良心之作。摒除了意淫和戏说成分,如实讲述李氏朝鲜最惨痛的一段宫廷史实。不断闪回的叙事手法虽然老套但把人物塑造得很丰满。从父慈子孝到反目相戕,长满逆鳞的君权甚至容不下一对父子分享:性格差异带来悲剧。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只有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拍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

22分钟前
  • 真诚的人
  • 力荐

纵然有取景小格局和煽情飚戏之嫌,但《思悼》真拍出了明朝那群不适合当皇帝的封建君王哀歌。这是谁的错?很多时候,淹没在正史的一行字,没人会把皇位传承看成是父子家族之间的亲情撕裂,而是轰轰烈烈的阴谋势力角斗。继续佩服韩片,即便是一个商业挂的片子。在上海影城一厅狂掉眼泪,真是晚节不保。

2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拍的很深刻的古装宫廷悲剧,刘亚仁即老手后再次贡献了精湛的演技,韩国的这故事让人想起唐太宗和李承乾的悲剧啊。全程看下来完全老皇帝各种作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又来个后悔煽情哭戏简直矫情死了。世祖的小儿子太可爱聪明了,给他父亲送水那一段看得人要哭惹,真正懂他父亲的人

27分钟前
  • 咆哮李
  • 力荐

接连看了刘亚仁三部电影,是极有天赋又努力的演员,演技完全不逊宋康昊。【重看2022.05.10】

28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文言文对白听得迷迷糊糊的。印象里特别深刻的,就是刘亚仁把心理压力巨大的思悼世子,演绎得非常精准,虽然我认为电影里并没特别集中表现来自王的压力。而最后当其持刀冲向自己父皇的宫殿,站在窗外拔刀而向时,未来正祖的几句话;以及影片最后苏志燮持扇起舞的场面,都极具东方仁义与美学之特点。

33分钟前
  • 深北
  • 力荐

“飞向空中之箭是如斯理直气壮,我也讨厌如此的我。我不想如此活着。” 2015韩国正统佳片,当电影拍的好看之时,结尾再冗长的韩式煽情都不觉得多余。刘亚仁爆发年,演技竟可与宋康昊同日而语,苏志燮与其父子扮演竟有十分相似。“有了人才有礼法,才见人心”

3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刘亚仁和宋康昊对戏毫不逊色

40分钟前
  • 23号是我
  • 推荐

宋康昊和刘亚仁演技爆表。文根英演技为负。熊爹虐死娃,不值得同情。可怜了世子。

45分钟前
  • Abe
  • 推荐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殿下要的是君与臣,世子要的是父与子。刘亚仁这么年轻就这样狂飙演技,和宋康昊飙戏都不逊色,真是爱死了。

50分钟前
  • charo
  • 力荐

能和宋康昊飚戏,甚至不输于他。刘亚仁真是精彩,前途不可限量...

53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皇权之下,焉存人伦?

58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卧槽刘亚仁这么年轻就这么飚演技,感觉未来的韩国影坛必有他的位置。

1小时前
  • 包大人
  • 力荐

整部电影跟老皇帝一样伪善矫情。且,片子里的老年妆太可怕了啊啊啊。

1小时前
  • 小裁缝
  • 较差

刘亚仁啊答应我像尔康答应紫薇那样答应我 不要再去演电视剧了 收视率过50%又能怎样啊 比不了一部千万电影啊 专心拍电影吧 忠武路迟早是你的天下∠( ᐛ 」∠)_

1小时前
  • 一大个圆
  • 推荐

假如《鸣梁》6分《思悼》可得9分。父子之情,奈何君王之身,社稷所羁绊。吾愿汝成国之贤君,汝只求吾之暖意笑颜。清风吹,消散前,就此一次轻抚吾之脸庞。刘亚仁必将成为韩国电影的接班人,与宋康昊合作不见逊色,百年难遇的好演员。

1小时前
  • 诺兰大圣
  • 力荐

用「瘋癲」來換取被「關注」「理解」的可能,卻在死後才能換來一個撫摸。用剪輯蒙太奇來穿插表達故事敘述,狗、世孫、老師三次走近米櫃對劇情一步步推進,貫穿全劇的畫作更是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喻意。电影最后所献上的舞蹈、打出的扇子,每一下都那么的动人心弦

1小时前
  • yukicheu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