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世界尽头

剧情片法国2016

主演:加斯帕德·尤利尔  纳塔莉·贝伊  蕾雅·赛杜  文森特·卡索  玛丽昂·歌迪亚  西奥多·佩尔兰  

导演:泽维尔·多兰

 剧照

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1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2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3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4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5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6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13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14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15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16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17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18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19只是世界尽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12

详细剧情

  时隔12年后,一位作家回到了自己出生地,向家人宣告自己即将离世。只有在与家人重逢后,才能感受到就算不断争吵也遮掩不了心中的爱意,而怨恨则以疑虑和孤独的情感所诠释。本片改编自让-吕克·拉戛尔斯的同名戏剧作品。

 长篇影评

 1 ) 原生家庭的冲突:交流与期待

故事从一个封闭、震动的机舱开始,多年离家的路易回到家中,只为交代他即将不久于人世。当看完电影再回来思考这一点,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事情,路易回到家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宣布这样的一个消息,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个讯息的发出,终结于这个没能发出的讯息。

事实上,这种信息的发出充斥在电影的每一帧当中,每一个人都试图说一些自己所在乎、所思考的事情,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情绪,最终演变成互相争吵和伤害,没有人去试图理解、试图体谅家人,就连看起来最安静、最能倾听的路易,事实上却给自己建立了厚厚的心防,在这个界线上,他不允许他某种程度上所轻视的家人进去,也不愿踏出去理解和融入他的原生家庭。在电影里我相当喜欢的一幕是安托万和路易在外出开车回来后,安托万说“我既不喜欢听也不喜欢谈论,人们总认为安静的人是好的倾听者,而我不说话是想让人们远离我。”他说的虽然如此形容自己,但是事实上安托万是及其喜欢倾诉、也试图掌控别人强制性地倾诉的人,而真正“不说话只是想让人们远离我”的,却是路易。因为我们一直站在路易的视角,事实上很容易忽视路易对这个家庭是多么的自私和冷漠,没有原因的离去和回归,而这种回归也不过是为了残忍无情的宣布一个对这个家庭毁灭式的打击。

也许是路易在家人和这个小乡村里离经叛道的同性恋身份让他竖起了这么厚的心房,也许是因为早在多年前这个家庭就已经开始互相自说自话、各不理睬。但是总而言之,路易并不是这个家庭中最无辜的人,安托万也并非那么十恶不赦,我们所看到的安托万毫无道理的歇斯底里也只是多年压抑愤懑的倾泻。

从我高中时期起,我就一直在思考家庭关系,家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霸道的关系,家人之间或许对对方并不了解,尽管他们共享有如此之多的回忆,但是路易在家人眼里始终是无法理解的人,不仅仅是路易,在这个逼仄的家庭中,有谁是真正被理解的人呢?安托万多年前去过中国,而这点妻子苏珊娜竟然毫不知情。实际上在我的想象中,安托万年轻时或许也是一个怀有梦想的少年,“喜欢大城市”,喜欢冒险和旅游,甚至连十几年未曾谋面的路易或许都比朝夕相处的家人更了解安托万的本质,安托万认为自己安静,或许是因为满怀牢骚却无处倾诉,因为梦想的夭折而自卑、刻薄;妈妈也是如此,其实在路易和妈妈私下的谈话中不难看出妈妈并不是一个疯疯癫癫、没有理智的傻大姐,甚至从路易的回忆中,我们也能从飞扬的白色裙角中想象出妈妈年轻时也是美丽温柔的妻子,然而在电影中,大家却时常像看神经病一般看待妈妈。

除了无效的交流,家人还在对方身上寄托了太多自己的期待。路易的家人被困在一方囹圄里,似乎只有真正飞走的路易能拯救他们,就连安托万虽然嫉妒家人对路易的崇拜和期待,但是在路易做出承诺时,安托万也对此感到欣慰。但是实际上,路易却比家人陷入更没有希望的境地里,路易逐渐发现,自己带来的噩耗,只能摧毁这个家庭最后一丝期望,路易之前做的最冷酷的事情就是保持沉默,路易所做的最后一件仁慈的事情,却是继续保持沉默。

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时常感到安托万矛盾的本质,他习惯嘲讽打击所有人,但是真正伤害到家人却又使他感到难过和不安。这种矛盾不仅仅在安托万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实际上纵观电影,我们站在路易的视角看他的家庭也是处于如此的矛盾状态,家人是共生的但却互相伤害的,他们都对彼此有倾诉的需求、有生活的依赖、有精神的扶持,但是互相又是不能理解、互相埋怨、互相打击的。我不敢说有多少家庭不是如此,只是我身边的家庭都多多少少处于这种矛盾的状态,这时常让我感到语言的无力和匮乏。广告狂人中,Mr. Draper说,“我们始终是孤独地来又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将许多规则加诸于你使你忘记那些真相,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们经常试图从最亲近的家人身上找到情感的安放和理解,但是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以失败告终。多兰用一个久不归家的主人公集中展现了这种家庭交流与期待的悲剧,结局是他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口,孤独地在冰冷的地上奄奄一息地喘息。

有一点希望大家了解的是,导演在采访中说“剧本十分繁复、冗长,但这就是这个剧本的特质和独特的魅力所在。”在初初看完电影时,我颇为惊讶豆瓣的评分如此之低,不禁让我想为这部在我看来极好的电影鸣不平,即使这只是我第一次看多兰的电影。我们所看的大部分电影,镜头及剧本语言都是无法想象的直白,如希区柯克就是一个相当单纯的导演,在《惊魂记》中当他想表现女主人公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的时候,他就给了水龙头喷下的流水一个特写,比喻了女主人公被一种难以逃避的命运和危险笼罩;当他想表现男主所住的房子有秘密时,他就拍摄了那个房子相当恐怖的画面;当他想表示二楼有秘密时,他就始终不让镜头推向二楼……

事实上我们所看的大部分电影都运用了导演这种精妙又直白的镜头语言,但是在这部电影中,无论是镜头还是剧本语言,导演都反其道而行之,讲镜头贴地离演员如此之近,这种相当亲近的镜头却凸显了角色的犹疑、不安和即将倾覆的不安感,为了更加强调这种不安感,导演实际上还运用了相当怪异的构图。当构图不那么完美时,这个可能是导演的失误,但是如果构图大量使人感到怪异、不安,这要么是没有经验的新人,要不便是导演故意为之的手法,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这部电影本身描述的就是复杂、怪异、扭曲的家庭关系,而这种构图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观众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其次,电影剧本用了大量交流的语句,实际上却没有人在真正地交流。这种镜头和剧本语言都颇有一种隐喻的意味,但只有“你跳上了这辆火车”,你才能够从这种表现手法中获得亲身的体验。从这种方面说,独立电影在国内有一种天然的劣势,当电影从小荧屏观看时,这种亲身的体验感被大大削弱了,但是大部分国内的观影者只有小荧屏的渠道,很幸运因为北京电影节在大荧幕上观看了这部电影,不然或许对我而言这也不过是一部乏味、无趣的电影罢了。

使我同样有这种感受的的还有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这两部对主人公使用大量近景拍摄的电影都让我印象相当深刻,当你拥有一个不面瘫的演员时,让观众从他面部的每一丝细节最忠实地感受他的情绪。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佳的观影体验。希望多兰能进行更多的电影拍摄的尝试,毕竟,如果所有的电影都坠于同一种手法,那么就太无趣了,不是吗?

 2 ) 家庭即地狱?

《只是世界尽头》(Juste la fin du Monde)是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Xavier Dolan)推出的第六部电影,由法国当代剧作家让-卢克·拉卡尔斯(Jean-Luc Lagarce)的同名戏剧改编,获得今年69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讲述了家庭成员之间无法有效沟通的尴尬关系。当时评论毁誉参半,有人说这是27岁多兰的成熟之作,也有人给他戴上“自恋狂”的帽子,这位在戛纳成名的“天才少年”甚至赌气放出狠话说以后不会再来电影节。影片内外,都有不少误解,无形中或成就其作品个人化和普世性的完美结合。


梦幻感的慢镜头轻轻滑过,法国一线男女演员悉数登场,镜头聚焦在每个人的脸上,仿佛可以真切地听到他们的呼吸声,看到每一条细纹,捕捉到每一个细微的表情,O-Zone乐队的音乐响起,华丽丽地填满各种转换场景的过渡片段……

如果视觉语言可以用味觉体验来形容,看完《只是世界尽头》,如同吃了一片上好法国鹅肝,后又咂一口意大利高浓咖啡。醇郁感极度浓缩,个人体验太过强烈,还未入肚,便已经饱了。影片演员阵容豪华,包括加斯帕德·尤利尔、纳塔莉·贝伊 、蕾雅·赛杜 、 文森特·卡索和玛丽昂·歌迪亚五个法国影坛重量级大咖,不少人批评多兰矫揉造作,不够自然,但影片注重形式之余,未忽略内容,为追求整体效果而用力过度不足为过。

多兰延续以前艳丽饱满的画风,在一个几乎封闭的空间内,讲述了一个看上去没多少情节但实则暗流涌动的家庭故事——路易三十四岁,是个剧作家,他离乡十几年后,决定回老家告诉自己的亲人:他得了重病,即将死去。

“这是一个周日发生的事,但仿佛持续了整整一年”,拉卡尔斯在剧本开头这么写道。


跟随飞机舱内窗帘细缝,镜头缓缓拉开,人物一个个出来,各种情感在特写镜头里表现得真真切切,家人的关系如同拨洋葱般铺展开来,过去的怨念和对未来的焦虑交织在一起,有时压抑地令人难以喘息。

母亲玛蒂尔不服老,画了个大浓妆,身着深色绸缎衣裳,迎接自己的儿子,她没心没肺,絮絮叨叨,害怕儿子陪自己的时间太短,不经意间指责起他多年的缺席;妹妹苏珊二十多岁,大大咧咧,有些叛逆,崇拜当了作家的哥哥,但又觉他太过疏远;弟弟安托万是个工人,脾气暴躁,有些自卑,嫉妒路易现在的生活;弟媳克里斯蒂娜老实内向,欣赏他的才华,无趣的谈话中还是可以听得出她抱怨路易对家人的无视。

电影是靠对话串起来的,有些话唠,大家说来说去,天南海北瞎扯,讲一些不怎么有趣的老段子,弟弟安托万歇斯底里,看谁都不顺眼,特别爱损人,大家就这样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来吵去,消磨时间和精力。唯有路易特别沉静,他是倾听者,或唯一的“局外人”。“你为什么回来?”每个人都问过他,但都没给他时间回答,或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


他本来想跟安托万好好聊聊,讲他为什么下午到,讲他在机场喝着咖啡,透过玻璃看日出,但安托万大发雷霆,说自己根本不想听这些不着边际的话,指责路易太过自我。这一幕把亲人之间交流的无力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人如同两座城堡,相互防备,各自为营。

 母亲说,“我不懂你,但我爱你”;弟弟说,“没有你,家人会肯定会更爱我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既亲密又疏离,既热烈又残酷,他们无所不谈,却又没说出什么重要的东西,有很多微妙之处,如同电影名字“只是世界尽头”,有种故作轻松的沉重,充满矛盾,让人无法捉摸。

 原剧本其实有些自传性质,“只是世界尽头”,也是拉卡尔斯安慰自己的一句话。1990年他在柏林创作出这部剧时正好34岁,已经得知自己身患艾滋病,过世时年仅38岁。路易或许便是他的影子,经历过同样的孤独、脆弱、沉默和小心翼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故事,不管是欢乐或悲苦,总会深刻影响到自己的成长,很多人成年之后在心理上依旧无法和家庭达成和解。


 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多兰,不止一次把子与母的关系搬上荧幕,上部电影《妈咪》和处女座《我杀了我妈妈》都以不同的视角讲了多动症儿子和单亲母亲如何相处的故事。这次不同,他拍了一部别人的故事,并称这是自己的第一部“成年后”电影。

 2008年,多兰的御用女演员——安妮·杜尔瓦勒(Anne Dorval)向他推荐《只是世界尽头》,称这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剧本,他觉得书很无聊,没有在意,但几年后重读时却被里面人物的语言、情感、沉默、犹豫、神经质和不完美打动。人和作品也会有误解,幸好时间可以把它打败。

 3 ) 回不了的家

(表示本人不是专业影评只是自己的一些个人感想,思路很混乱,各位凑合看吧)

  刚从电影院出来深吸了一口烟,多兰这次太沉重。

  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到多兰的电影刚开始好激动,终于能在大屏幕欣赏他镜头美学,好后悔之前mommy上映的时候没去看,看完 只是世界尽头 之后有些担心自己错过了在电影院看多兰的巅峰之作的机会...

  只是世界尽头的主角角度太过沉重,沉重的可能多兰有点操控不了了,之前的影片都是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或者是从母亲,对于大多人来讲都比较好理解,但这一部从一个12年没回过家的34中年男人,没漂流在外的人是不会懂的。

  男主恐惧回到家,看到妈妈哥哥妹妹还有哥哥的媳妇,一家矛盾不完但彼此相爱的家庭,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不进去了。听到身边最亲的人讲诉他不在时的事情和童年的故事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那种感觉,自己爱自己的家人自己出生的地方,但就是回不去,因为那里不属于自己。我自己也是选择出国留学,妈妈盼望着上完学赶紧回去,但自己并不想回去,觉得自己在外面受了再大的委屈再大的苦也不想和他们讲,我爱他们父母还有从小一起长的表弟妹们,每次回去就好像赶紧出来觉得呆不下去,出机场的瞬间也表现不出来见到他们接机的兴奋感反而第一句是“让我先抽根烟”,从来没跟他们讲过我想家,也从来表达过自己的爱。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说不出口,在外面和在家完全是两个人,我过我的,你过你们的,我们的生活没有交集除了血缘关系。总感觉说完这句话要被骂了哈哈哈。

  多兰用主角跟每个人的大长短的对话讲剧情推向了最后爆发的要离开的高潮,lea和vincent这段演的还是不错的,好多人表示很讨厌vincent演的哥哥这个角色,我觉得他是又爱又恨他吧,爱他是为他是他弟弟,恨他是为他就这样一下子离开12年抛开家庭把妈妈和妹妹都留给自己远在天边没有生活的消息。哥哥在车里和妹妹在房间里的那些对话就是问一件事:我们不了解你,不了解你的生活,好像一切都和我们无关,你也不曾来关心我们,为什么? 直到最后男主也没能说出自己要死了的消息。

  就好像这次夏天回国和我妈拌嘴,我妈说:对,反正你什么事情也不跟我们说,你怎么想的我们也不知道,我连你现在是不是处男都不知道。

  最后我想说,多兰,我爱你,但是少用的人物近镜头吧,太压抑了,希望下一部英语片会好。

 4 ) 不仅是戛纳亲儿子,评审团大奖不白得

渐入佳境,一开始感觉表演剪辑和音乐都跟不上套,多兰在大撒把驾驶吗?对话根本听不进去,重要的是最后两场戏,把生离死别在一个拥挤的客厅里拍的催人泪下(亲测泪流满面),这时候又在回想前面的不合理,每个眼神都深有意味。

所有对话的机位,调度,比如对男主的俯拍,和嫂子对话典型多兰的代入感,后调整为第三者的视线,去一下妹妹的房间几句话,一个中二少女就活灵活现了……整片都可以作为情景对话的典范参考。

感觉多兰在驾驭个人鲜明风格的道路上越来越大胆娴熟了,"管你们爱不爱看,这就是小哥的调"的意味。所以大师之路必走这一步,走不走偏两说。

越是最信赖最有安全感的家人,越是出言无忌,这种状态深得共鸣。

每个人阻拦在自己的牢笼里,成人后都要过自己的生活,曾经的幸福时光,责任与血脉,即使是至亲的家人,有时候也没办法互相帮助。

没看过原著,只是世界尽头,是很无奈的一句安慰吧。

 5 ) “我有一个会议”

场面一度失控。

……

表演一度失控。

……

配乐一度失控。

……

特写一度失控。

……

情绪一度失控。

……

摄影一度失控。

……

台词一度失控。

……

“我有一个会议。”

&

年度最佳台词。

……

“我有一台春晚。”

&

我爱祖国。

……

一不小心就放MV,

&

观众内分泌一度失控。

……

(原谅我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笑抽了。)

 6 ) 我很后悔

最先知道的是大嫂。在和未曾谋面的路易首次凝望的瞬间,她确信了她所怀疑的。

当傍晚大家围坐桌前温和地闲谈,只是一瞬间,大哥从路易脸上看到了他从未见过的表情。他内心一颤,这时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他知道他好像知道了些什么。大嫂感觉到了大哥的动摇,从桌子下抓住他的手,大哥从她的眼神确认了他的答案。

大哥心乱如麻,气血翻涌,本能的看了妹妹和母亲的神态,不敢去想象即将到来于她们的打击。他眼前发黑,一片空白,他知道他需要站起来。去外边狂暴的发泄之后,双拳的痛并不能缓解他正在经历的痛苦。他不能接受,他更不能让她俩来接受。他决心回去屋子里,去保护她一直在保护的。

父亲应该是离开的早,母亲一人养育了3个孩子。她精于料理,善于打扮,气质乐观。生活的苦难给了母亲仿佛洞悉着一切的深邃的目光,却显然没有妨碍母亲对生活的热爱。

乡村单亲家庭孩子的青春期不免摇滚,纹身,毒品,情欲各种反叛的洗礼。弟弟凭借天赋实现了成长的软着陆,妹妹却被命运选做了懵懂岁月的牺牲品。

生而自由的血液流淌在每一个自我。家庭作为人生下来所要经历第一种环境,也是自我第一次要挣脱的束缚。从我们甚至还没出生时起,家人就不断拿他们的一部分来做成我们,同时又拿走我们的一部分做成他们自己。我们彼此就一直这样拿对方来做成我们自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家人注定生来就亏欠彼此,只要我们还活着,这种亏欠就会一直存在,并越积越多。路易必须要逃离,妹妹和哥哥又何曾不是。

22岁,路易借美丽的翅膀飞离了起点,去自由翱翔,剩下妹妹和哥哥,留守他挣脱了的东西。

家人把他的荣耀被挂在了墙上,收来的却是内容写在外面的明信片;母亲妹妹盛装打扮,为他的归来而欣喜,而他戴着鸭舌帽回来分享忧郁;就连这久别的重逢,不过是他最后要做的永恒的告别。如此这般,像哥哥在车里说的:你的话让我没法接!

接话接不好固然不敏,但说话不考虑别人怎么接,却是一种刻薄。路易意识到原来相对于家人对自己,自己对家人一直是如此刻薄。母亲和他说:我们可能不理解你,但我们爱你。

路易在屋外抽烟时下了决心。要在最后的午茶时间进行“忏悔”——那个“自我”所不擅长的,真正的“忏悔”。为家人活一次,为爱着自己的人们活一次,决不再次伤害那些真正可爱的人。

离别时刻,妹妹和母亲最后也证实了不详的预感,而这时什么都已不重要了。妹妹泣不成声,不能自持。母亲则眼睛闪着泪光,微笑的对他说:下次回来我们会好好准备。

你终于知到我们是如此爱你,在这世界的尽头。

----------------------
简单的剧情,简单的场景,情节,对话,镜头的设计都教科书般的实现了气氛烘托与人物内心的捕捉,细腻而富有张力,看得如李在喉,热泪满眶。

 短评

多兰还我机票钱!!!!!

3分钟前
  • toska
  • 很差

少时离,经年归。“我病得要死了”的话总归说不出。所有人只顾表达,谁也没有真的听进去。在一起喘不上气,分开了nostalgie。太私密,也太压抑了。关起门来自己作就算罢,把这作死作活影像化,就只能挑经历过的观众了。被阵容骗进影院的肯定要骂人。Ulliel用两年推翻了我对他持久的偏见。

7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我已经想到评论会两极分化。理性地说,wuli多兰再执迷于青少年和家庭的紧张关系的话就要变成下一个肯洛奇,或者干脆是加拿大笛安了。但是那毕竟是多兰啊,表达能力好到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多兰,如果你也曾经觉得家是你的世界尽头,这部片绝对看到心碎了又碎如坐针毡。

12分钟前
  • 💛
  • 力荐

其实他是回来宣布自己死讯的:一旦把所有冲突放入这个设定,就能感受到那些欲言又止的细节的力量。后30分钟情感爆发戏是多兰最擅长的,就像巨浪拍打长堤。亲情说到底是一种无奈的感情,因为人们只能被动接受。餐桌两头隔着世界的距离。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放映结束后,我留下对多兰说,我今天真的很失落,这大概是我来到美国来后最失落的一天。但我还是出门来看这部电影了。然后他给了我一个特别紧的拥抱。

22分钟前
  • 初三夜
  • 推荐

戛纳评委团:给他个奖怎么啦?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2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继续不可能之爱主题,发生在一个离家十二年的男子回家探亲过程里。镜头语言依旧多兰,故事却争议很大,大概因为人物不具备普世价值,这极小群人因为取向或其他与家庭疏离,进入一种明明有爱却难表达,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境地。主题让经过的人感同身受,没有经历的人莫名其妙。看哭,自荐但不广泛推荐。

32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脱帽戴帽,钟表特写,几组一对一,一对多对话,简洁的冲突。感情就是不告诉他们是欺骗,告诉他们是伤害,格格不入的人,千万种的孤独,最终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每一个人都不能做自己。[B+]

34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多兰已经彻底把电影当成MV在拍了,全片都是夸张的光源光比,人物自带夜店妆发,大半篇幅都是人脸特写,也没什么情节,就是絮絮叨叨莫名其妙吵架拌嘴泪流满面,还有若干诸如郭美美名曲不怕不怕等DJ段落,演员个个走神经质路线,反正我是欣赏不来。(要伤仲永了吗难道

3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较差

多兰作品内部比较的确不算出挑,但总体还是上乘之作。很多人因为不适应这部片子的话剧感强于电影感而直接否定了它,然而用这种美学上的保守主义来评判艺术电影明显是非常不妥当的。多兰采访说话剧感和近镜头都是为了强调语言之无用与身体之实感的对比。这也是多兰电影里第一次集中处理阶级问题。

44分钟前
  • 流风揽湖
  • 推荐

小孩遮眼。闪回。“我有一个会议”。

4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影史上都很难找比Vincent Cassel这个角色更令人生厌的了。影片中大家对Cassel说“你在干嘛,你为啥要这么说话,我啥也听不懂。”——这番话我想复述给所有主创。2星给仅剩的那点视觉风格。

51分钟前
  • 小A
  • 较差

甜点界新秀决定挑战水煮牛肉 结果滋味是有的 但料放得让人龇牙咧嘴

55分钟前
  • RITA
  • 还行

维系亲密的不是获得,是付出;支撑家庭的不是喜爱,是讨厌。多兰持续表达对家庭强烈的厌恶和一丝带着奶味的依赖。餐桌的两头是彼此完全曲解的两个世界,而镜头却贴近每一个人的表情,让人心生抗拒,几近控诉地道出家庭给人带来的尴尬、聒噪、虚伪和无效的沟通。我不认为这是多兰最差的作品。

6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胶片电影的画面就已经赢了!每个人物都很鲜活,跟男主的对手戏碰擦出的都是不一样的火花,但每个都让人觉得不腻。多兰就是多兰。

1小时前
  • 饮歌
  • 推荐

或许是年龄的问题吧,这类题材处理的实在是太浅了,于是只能不断用升格、音乐、局部特写来弥补这些不足

1小时前
  • 穿羊毛的背心
  • 还行

拍家庭题材还是要看亚洲人的,如父如子,饮食男女,四两拨千斤。而小多兰眼里的家庭问题就是撕逼撕逼再撕逼。PS:最爱的马良果然杀出重围演技担当,爱她爱她爱爱爱

1小时前
  • 弗朗索瓦张。
  • 还行

色调不如前几部。牺牲构图换来加斯帕的特写,先减一星再加一星。最后两幕戏一直在哭,嫌太吵打低分的人都家庭美满吧。

1小时前
  • 张维托
  • 推荐

或许是多兰最差的一部。情绪表达很有问题,大量的脸部特写,以及让人昏睡的对白,很难让人代入。讲死亡不如《时光留驻》,讲家庭不如《八月:奥色治郡》,不该在周五晚上看,看完觉得筋疲力竭。。。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看完了,甭管你们怎么说,这竟是我最喜欢多兰的一次。就是那种内心充满着爱与厌恶的感受,离开时我给了自己万千确凿的理由,再回头才知道已无归路。拍完《步履不停》说,家人真是很想亲近,却又很遥远的存在。

1小时前
  • 顿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