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香港剧香港2013

主演:叶开,周国平,郭初阳,钱理群,李玉龙,蔡朝阳,童蓓蓓,何易,邓康延,陈丹青,听雪,廖炜,张俐,吴文冰,曾杰,梁琛,金秋,李泽武,冼华,徐添,孙云晓,阮锦辉,李绪莲,于鸿磊,熊丙奇,杨东平,王会华,王国生,王久寿,董仁发,邓家庆,张小高,周云蓬,林何,周孝正,潘乱,申晓,王尚清,秦久惠,张鸣,晏鸿国,陈辉,李英强,洪华挺,阿飞,乔精一,汪鑫,江忠贤,聂圣哲,张山峰,汪斌,谢维,晏阳初,刘道玉,朱学勤,李鹏宇,王小妮,吕效平,张泽,陈伟,田天,罗征启,薛兆丰,朱清时,陈瑶,苏流溢,陈远,吴清辉,石少锋,刘雅菲

导演:邓康延

 剧照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2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3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4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5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6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3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4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5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6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7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8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9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1:16

详细剧情

  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十集电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首播(1-5集),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晚20:00。本片由深圳越众影视公司、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出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凤凰卫视首播之后,本片随后将登陆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卫视等电视频道。  具体播出安排:  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  9月9日(周一)晚20:00 《重回人的语文》  9月10日(周二)晚20:00 《天梯》  9月11日(周三)晚20:00 《守望乡村》  9月12日(周四)晚20:00 《大学 大学》  9月13日(周五)晚20:00 《公民》  第二天下午16:30重播  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他奋笔疾书,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语文》;在江浙,20多位一线教师自动集结,他们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并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在民间,学者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语文的本义——人的语文。  第二集:《寻找马小平老师》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因患脑癌去世,北大教授钱理群惋叹:马小平是他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央视高调飘红,与此同时,由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却在教育界引发了更深刻的感动。有评论说,“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寻找,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如何燃烧生命,照亮了他的人文讲堂?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和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众人动情的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渐次丰满,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师者。  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第三集:《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华德福,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它是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它“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  九月,开学的季节,陪伴两个被体制教育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杭州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童年;而郭初阳,这个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者,将为我们解读华德福教育的种种细节,并探寻它与主流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孩子们是否会选择华德福?家长的选择又会是什么?无论结局如何,“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已经无可回避。  第四集:《天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第五集:《守望乡村》  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恢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而微、坚韧不拔的长期介入——  在晏阳初的故乡,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下根来;在陶行知的故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家子弟敞开怀抱……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乡村;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  守望乡村,让穷孩子也能仰望星空。  第六集:《大学 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她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刘道玉、钱理群、陈丹青、张鸣、周孝政、熊丙奇……大学里的智识之士纷纷诉说体制之痛:官本位、学术腐败、钱权横行……,积习与流弊的漩涡中,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七集:《在路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最早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贷学金……一系列闪动着人文、人性光辉的改革举措,让刘道玉赢得了“武大的蔡元培”的美誉;  时隔20年,在举步维艰的泥潭中,中国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了——  2012年9月,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当理想遭遇现实,朱清时,这个理想主义的校长能否将他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被打上“试验”标签的莘莘学子们,如何开始他们全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潜水七年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许嘉璐评价说:“UIC已经跃升为清华、北大级的大学”;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的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的高校体制改革?  第八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簇拥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洞开,参观者络绎不绝——偏居鲁西南乡村的杜郎口中学,一度因教学质量太差险些关门,如今却以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闻名教育界。  专家评论说:“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质疑的声音说:杜郎口并未摆脱“应试”的窠臼。  在民间,“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宣称要“点燃思想的课堂”,在各自的教室里,一线教师们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的革命;  体制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第九集:《在家上学》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则选择逃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需去学校,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课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国家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而在现代版的私塾,“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打造着另一批孩子,私塾的开创者,多半是“在家上学”的成功者,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说: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培养;反对者说:孩子需要朋友,独自在家无法实现“社会化”;有关部门说: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教育专家说:社会应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长。它们的未来,或许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丰富,更深远……  第十集:《公民》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下课”,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也让他备受争议;在南京,律师崔武走进校园,以一只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们诠释“公民”的内涵;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一次向公众演绎着“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长篇影评

 1 ) 随手记

标准答案 作者已死

郭初阳 越读馆 《我选我》 有趣有料有种

好词好句 叶开 就算揪掉所有树叶,也不能领悟一棵大树的美

钱理群 现在作文有两大问题,一个是大话、空话、套话、废话,一个是过分华丽。中学生现在有两套语言,一套用来考试,另一套用来交流。

《读写月报》

蔡朝阳 以读书自我启蒙,以阅读获得自由

小学语文教材的四大缺失

1.事实缺失 《爱迪生救妈妈》 真话不是通过假话来传递的

2.经典缺失 《鸟的天堂》

3.儿童视角的缺失

4.快乐的缺失

《救救孩子》

叶开《对抗语文》《一个人的教材》

深圳文化学者邓康延 民国老课本

陈丹青 民国的课文很善良,把你当成一个小孩子对待。编课的人有一颗慈悲心、父母心

中小学教材出版的利益高达300亿

柏林墙倒下之前,没有人相信它会倒下;柏林墙倒下之后,没有人相信它曾经站立了这么长的时间。

成都华德福学校 童话 寓言 神话 北欧神话

自己配图

印度宗教

自己造面包炉 学习绘画、测量、计算

收麦子 搭鸡棚

课程整合 音乐拍子和分数加减

教育的传承

学会如何生活更加重要

未完成玩具

华德福的教育目标不是培养社会精英,而是培养健康向上的公民

超级中学的崛起vs县中的沦陷

异地高考

农村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日益较低,阶层固化

教育是最隐蔽的阶层固化的方式

农村的生命力凋敝

孩子们对学习厌恶 应付

立人乡村图书馆 李英强

德胜鲁班木工学校

王小妮 《上课记》

原武汉大学校长 刘道玉《大学之殇》武大蔡元培 一个大学校长就是要为大学争独立,为教授和学生争自由

钱理群:实用和实利、虚无主义

90年代以后大学生活的衰败

《蒋公的面子》民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弱点

陈丹青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供职4年后愤然辞职

大学行政化

高校教育的现状:教的痛苦,学的反胃

深圳大学 罗征启

朱清时 南方科技大学 自主招生 自授学位

一所大学该听谁的,不是看官大官小,而是看谁掌握了真理

“孩纸们”:孱弱像纸,一捅就破

“吃货”:用吃来填补生命的虚空感,证明这条生命还存在着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uic

宽进严出 全人教育

杜郎口中学

自主课堂 四面课堂 老师只许讲10分钟

实际上仍以应试为导向

第一线教育研究中心

魏勇 北京十一中学 历史课

《用思想点燃课堂》

郭初阳

《难题之书》

在课堂上,没有人有绝对的真理,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权利。教师在平等中的首席。

马小平 只有生命才能唤醒生命 只有思想才能激活思想,只有真诚才能唤起真诚的理解、《叩响生命的门》

苏霍姆林斯基 帕夫雷什中学

语文教学实验班 东莞中学

思想与有趣

站在马老师的肩膀上看世界

教育是与灾难的一种赛跑

师奴

寻找活着的马小平

 2 ) 生而求学,我很累。

看完纪录片心情沉重,很多片段上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缩影,地域教育资源的差异、落后的经济等等。想起了初中时候政治书里的一句话,不知道复述的准不准确,当前的主要矛盾为落后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矛盾,现在可能稍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这部纪录片的素材可能是2012年左右的时候拍摄的(不一定准确)。那时候我已经大学毕业2年多了,片子中我看到很多地方的条件比我当年小时候还差,心里只有莫名的苦。因为我能理解那种地域差异和小时候什么都没有的苦,没有电视、没有玩具也没有什么娱乐,每天需要快速走半个多小时的路去小学,有时候为了快点还翻山走山路。上学就是2本书,语文和数学,本子也就两本,教室真的是没什么玻璃,都是拿塑料纸糊上的。后来全校集资,盖了三层教学楼,搬进了干净亮堂的教室。一共5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后来升上了初中,初中还没念完,那个小学好像就因为没有生源被兼并了。当时我的小学全校仅有一台照相机,一台风琴(类似钢琴的一种),这两样算是全校最高级的设备了。在上初中之前,不知道电脑也没见过电脑,更别提计算机课了。每天除了学习课本知识,没有其他的了,也没有课外阅读什么的。当年的教学全凭老师的教辅书以及个人经验。

同样是这个时代同一时间,坐标北京,我媳妇的小时候。家里二年级已经有电脑了。上学不到20分钟就可以到学校。平常也会有零食吃,还有传说中只有在电视中听说的零花钱。家里偶尔会买漫画书,学校有图书馆。学校还会组织去各种博物馆等等,小学开始学英语。假定我和她同样努力,那么基本上可以预料到我们的未来可能会差多少。

从初中开始我每天早起晚睡,早上6点多起床吃完早饭开始上学,晚上9点半放学,周一到周日,周日能放半天假,周而复始一直到高三。小学上了5年,很惭愧,我初中蹲班一共上了5年,很多80后的爱好中总有一项是睡觉,别人可能不太理解,但真的确实就是很困。做不完的题,改不完的错。一直到高考,当时考的也不是很理想,很多同学都复读了,我当时是撑不下去了,那一年江苏二本线都559分,刚好又是我们旧高考制度最后一年,理科题目特别难。我没考上,只能随便找了个大专上,我坚持不下去了,太难了。我当时觉得我的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而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甚至除了背诵已经不怎么会说话了,权当哑巴了。

那一年我媳妇分数和我差不多,远在北京的她报了一所江苏的一本大学。我认识她之后才知道,原来北京考外地大学是有加分和特殊照顾的。拼死拼活学了十几年都比不上一道政策。至此我就彻底理解了一句话,你所努力的终点离别人的起点还差十万八千里。

后来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校学习很重要,但绝对不是最重要。多了解这个社会运行的方式,多了解这个社会的可利用资源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国家和媒体宣传对各种社会资源宣传的太少了,各地配置也不合理,我也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意图,可能生而平等其实本身就是一句笑话吧……

------------------

更新一条当年高考路边社消息:当年物理特别难,整体平均分极地,后来阅卷组开会决定写字就给分,导致后来平均分整体上来了,一位阅卷老师回来后说的,当个笑话看看就好了。

 3 ) 我唱了反调,好害怕

只听名字是很中立的,调查二字可以展示当今教育好的一面,也可以揭示坏的一面。然而10集纪录片揉进各种教育之殇,就像现在的教育制度一文不值吗?应该不是,它优点和缺点一样显著。 接受采访的对象是专家,学者,改革的先驱和实践者。刘道玉先生和钱理群先生的话真的是一整见血,问题症结竟如此明晰!然而知易行难,原因如同其他难题一样,首先都不是要得罪什么利益集团,而是牵涉的矛盾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想教育的改革的最终归宿是多元化,大概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钟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思。华德福学校,木工学校,南科大的存在是不容质疑的好事情,但我实在不能想华德福学校一日成为主流的画面。在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把自己称为“先驱”,要公开叫板,现在不是合适的时间。但我非常很赞同木工学校的创立,因为其基础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对脱贫的明确需求,这样的应地施宜的创新性改革更值得提倡。相反华德福学校更像是为迎合家长们焦虑不安下的被动产物。 我比较赞同《大学 大学》和《守望乡村》,原因答不上来,或许是我在读大学,也来自乡下。我觉得现在教育改革最大的疑惑在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公平问题”-处理不好这个问题,所有的改革都是在耍流氓。城市不是中国的全部,别忘了还有广大农村,高考制度的存在让寒门学子不只是有希望,还有途径“人往高处走”。一旦这种直观的途径不再起主导作用,也许会导致更广泛的社会问题。通篇没有提到精英教育,好像是一个需要忌讳的词。精英教育本身没太大问题,至少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被精英教育培训的个体,相反如果一出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个体垄断了这种教育,使之成为他们的专利,那么才是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背叛。 还有一个问题,小学课本传授的思想一定根深蒂固吗?现在回看小学课本,只剩下的是回忆,哪在意有什么逻辑上的错误,兴许发现了还可以添一点乐趣,哈哈,不会有人把小学课本的一句话当做信条的。不要忘记学生有自我纠正的能力,而允许这种能力生效的是父母的教育,社会的教育。 小创新可以有,大改革怕是不太可能。最后,我不是故意唱反调,刘道玉,朱清时,钱理群先生的忧虑的问题同样吸引着我。也许几年之后,他们的忧虑我会有更深的共鸣。

 4 ) URL(404)

 5 ) 十年回首,盗火者熄灭火把

看完十集,本纪录片是对中国教育自上而下的一次充分展示,当然是从一些所谓“另类”的教育尝试来反向衬托的。 我几乎在看到每一集的任一案例任一人员,都会在互联网上搜索它们的当前信息,以得到一个时间上的验证。结果是令人唏嘘的,绝大部分的改革案例无疾而终,有的改革者初心已变,兴趣不在,更有甚者是口是心非,坑蒙拐骗,面对纪录片说得一番漂亮话,实际上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大锅试验品,有的则是无力对坑,只想保留自己的一番试验田。十年光阴,仅余破败残垣,后来者敬仰于他们的精神,更感叹盗火者或许自己熄灭了火焰。 教育是复杂难料的,因为人就是复杂难料的。我最认同的是,把学生教育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而不需要取得世俗上的成功,这一理念作用到学生本身是最真实有效的。但是很多改革者寄托教育改革的宏大叙事,则是一种对抗整个社会架构、评价体系的幻想,太难太难。 纪录片对西方教育文化或者一些尊古教育尝试的推崇是具有时代背景的,而且从对某些无脑崇拜的语气看来,一些改革者多少有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推崇尚古”,归根结底是对当前情况的逃避,改革方式上的取巧。事实上从教育结果来看,而仅仅在关于公民道德,或民众智识一层面,经历疫情后时代,在全世界公民的全体审视下,中国公民在灾难中是经得住考验的(全世界各民族文化冲突、敌视情绪搁置不谈)。

既然在中国传统教育下的我们能够形成这种思考和智识,那我觉得当前相对固定的教育形式是有可取之处的。那么何须如纪录片中许多改革者大刀阔斧地另辟蹊径,而不是直接在内容之中加入适合对应学生群体教师群体环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呢?

如今,新一轮教改已经落实,强制的双减政策击碎了许多k12机构赚大钱的梦想,但同时也悄然把一些学生的命运导向有人所希望的那些岗位上去。我是不想以最坏的想法来揣测这一切的......

未知无畏,而没有感叹,只顾向前走,困顿于当下。人只有一辈子,一辈子只有一次不会重来的教育机会,随机投掷的开始,随波逐流的角逐,与其感叹我们该去向何方,不如问如何安放自己,祝教育者幸运,也祝被教育者幸运。

 6 ) 教育改革试验

1) 重回人的语文

一边看一边忍不住频频点头,像是终于遇到了一个懂我的人。对啊,作者写的时候哪会想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更多是来自多年阅读和写作累积下来的、一气呵成的写作,用最合适的词句来最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谓阅读理解,难道不应该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文学作品是可以有多种演绎的,而不应该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也许就是小时候语文教育的荼毒,我们才慢慢失去说人话的能力。写出来的东西要不假大空,要不矫情做作。

至于语文课本中所传达的价值观,之前从没有想到过这一点。小时候阅读的时候,大抵只是囫囵吞枣,按照老师的理解去做表层阅读,今天想想,的确当年的课本传达出来的价值多么荒唐可笑。

批评-建设:大量的、多元的阅读与理解

2) 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刚开始看的时候也会时不时心口飘过一丝疑虑,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下,这样学校出来的学生,纵然有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多元精彩的通用教育,但他们将如何走近高中,面对考试,进入社会?但随着片子的进行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过是陷入了现今社会给大家设下的思维圈套,我们的考试高分就能保证我们的成人之旅更顺利吗?不能,因为成人的世界里很少有那些数理化语数英的标准考试。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那些课,进行那些痛苦的考试?为了更美好的成人生活,我们需要什么教育?成人生活里需要我们的自我定位和为之不断的努力,最终在过程中享受生活,如果能有所建树那更是不错的。 自我定位来自哪里?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千篇一律的考试和课本,压得人无法思考的学习。自我定位来自轻松自由的多元体验和充分时间的自我探究,这是传统教育难以给予我们的。

好的教育让我们更好地生活,物质地,精神地。华德福教育让孩子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育下精神生活一定是多彩而充实的;至于物质生活,自我定位加为之不断的努力,再加知足常乐,不亦乐乎。

3)天梯 寒门学子的出路

看得好压抑,随着尾曲的响起才慢慢长舒了一口气。屏幕前那个贵州的留守儿童,用脏兮兮的衣袖抹去同样脏兮兮的脸上的眼泪,用贵普说着:‘’我觉得我就不应该投胎在这个家里。实话跟你们说吧‘’,他停顿了一会儿,眼泪在眼眶里呼之欲出,“我爸爸现在在牢里” 对我现在近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来说,不敢去想这个孩子每天过着怎样艰辛的生活,命运的安排让他的未来似乎过早地充满黑灰,毕竟本该是童真烂漫的少年。

与留守儿童同样命运惨淡的还有村小及代课老师。教育占4%的GDP够吗?远远不够。更何况我们的教育是在用一种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方式来消费着4%。村小的财政支持不够,合格教师不够,学生不够,教育质量不行,面临被撤困境,学生要花更多的钱走更远的路上学,没有条件的就辍学打工,北上广蚁族在城市作为底层漂泊,在家乡同样找不到归属感,渐渐地,乡村建设没有力量,北上广没有资源支持更多的异乡人。

如果没有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怕是会恶性循环,阶层固化

4)守望乡村

中国以农立国,国人十之八九出生自农村。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乡村文化却在凋零。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从线下转为线上,乡村精神逐渐萎靡。

立人图书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应该是一个纵火者。如果有天堂,那大概是图书馆的模样。当一个人学会阅读,那就挡不住他的成长了。

鲁班匠士职业教育:记得卢梭在爱弥儿里也推荐新生儿学习做个木匠,既培养动手能力,又容易出成就感。虽然教育部不承认,但社会已经承认了匠士。在鲁班学校学到的技艺是其次的,学到的做人原则才是终生的。授人以渔,助其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个体。

农村教育的问题不是单单热情的志愿者可以解决的,需要政府和企业的资源倾斜来帮助平民教育走得更远。

5)大学 大学

相信未来。看到最后心里已经波涛翻滚了。大学啊大学。

上课记里《许三观卖血记》的续写,成为吃货来感受生命的充盈和钱理群说精致利己主义者要留学推荐信那几段都太扎心了。不知何时起,我们就“信仰”着:升学就业,没有钱,寸步难行;冲突毁灭等极端方式比温暖柔和更有力量。如果我去续写,真实的我大概不会给个温暖的续写方式;但有可能虚假的我会用温暖来掩饰。大学前三年都是无忧无虑的,(哦当然除了像片中批评的那样,需要不断产生印刷垃圾之外)到了第四年,焦虑直线上升,我对于就业的认识大概比很多同学都要晚得多(现在想来 不失为幸事 饶有兴味地度过了前三年)。记得在临近毕业的最近几节课上,有一次郭老师的课上,忘记讲到什么,总之想到了自己将来的就业和之后的生活不禁有些焦虑、恐慌、负重感,郭老师应该是像片中的王小妮老师一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号,然后讲起她们当年的大学生活:傍晚,一天的学业结束之后,抱着印地语大辞典,走出图书馆在门口柔软的草坪上坐下,不远处的男同学抱着吉他不那么娴熟地弹唱着,伴着悠扬的小调和阵阵迎面的清风,整个人都在星空苍穹下放松。听完郭老师的这一段,我们都真的好羡慕。

大三暑假的时候给国际暑校做学生助理,时不时也去旁听一些课。有一次在孙飞宇老师的课上,不知怎的大家聊起人类的起源,中国学生纷纷表示:sorry,but actually, we don't discuss about stuff like that. 外籍学生一脸诧异,有个荷兰小哥甚至惊恐,眼睛睁得其大,用双手缭乱地抓着自己的脸与头发:oh wait a minute, that's the most fundamental question. who am i, where do i come from, where am i headed... 我们似乎已经对生活在盒子里习以为常,很少站在盒子之外看事,我们在遵守着盒子里的生存法则,之外的事情通通可以是浮云,自以为是地维持着平衡。突然又想起件事儿。做留学生tutor的时候,有一次临假日前,我跟留学生们推荐假期里哪哪都可以玩,他们诧异地问:你确定吗?假期他们不休息吗?他们什么时候休息? 我肯定而难过地告诉他们:我确定,假期对你们来说是娱乐消费时刻,对他们来说就是挣钱的机会。我们中国人很少放弃挣钱机会。

前不久去虎什哈做助教时,在表演与舞蹈课上我偶尔给两位外籍老师做翻译。虽然我没全程听,但不得不夸,他们的课真的有用且有趣。每一结课的主题非常明确,我们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个,这个怎么学,学了怎么用,同时寓教于乐,哪怕是不走心的小孩也能多多少少吸收到一些东西。比如violet老师教舞台表演,讲到由于舞台戏剧和电影画面呈现方式不同,观众面前没有镜头特写,所以舞台表演动作要夸张,之后通过游戏练习夸张表演,有一个是给复合场景(比如 我快饿到昏厥,突然看到不远处桌子上有一个黄灿灿热乎乎的蛋挞,我两眼放光,随即以百米之速冲向蛋挞)让一些小朋友随着cue表演,动作要一个比一个夸张,让小孩体会一个动作可以小到什么程度,大到什么程度;还有一个是电梯游戏,一群小孩依次假装进电梯,进入电梯封闭空间后要任意做一个动作,电梯里所有人要模仿后来者的新动作。当时有男生做很搞怪的舞步,难倒众生一片,也有女生做化妆扑粉的动作,台上台下爆笑一片。游戏里通过观察、模仿、想象、夸张,小孩们在get到一些的同时也都玩得不亦乐乎。再比如Josh老师的舞蹈课讲舞蹈也是一种叙事传情的方式,当他在教《黑羊》里的小偷舞蹈时,舞蹈是鬼鬼祟祟、战战兢兢的偷窃感觉,神情亦是非常紧张警惕;而在教《桃花源记》的桃花源舞蹈时,则完全换了一种世外桃源、怡然自得的幸福感觉,脸上也一直挂着大大的笑容,洁白的大牙似乎都在说:看我看我!总之,我当时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的中小学也能有这样的课程就好了。

6) 在路上 高校改革

改革不怕犯错,怕的是不改革。感恩有风骨的校长们。将学生以自然人的身份对待。

如何定义好的大学

7)课堂风暴

郭初阳、魏勇、杜郎口,教师是纵火者。课堂是思考的起点。

自己解放自己。

政策要宽容。

8)寻找马小平 人文教育

困境中让我们相濡以沫

教育勇气 破釜沉舟 逆流而上 教师和学校不会消失,责任是沉甸甸的

人文教育 物欲横流 人心不古,赶在灾难摧毁人之前培养出有灵魂有思想的斗士

我们对中学生的潜力估计远远不足。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直面人生

9)在家上学

教育需求的多元化

最终的目的是共通的:培养优秀公民 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

10)公民教育

我们都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有些畸形的社会里,但暴力洗牌不是解决方式,洗牌之后依旧茫然可能会导致历史重演,公民教育才是可行的解决方式,有声的发声,有力的出力,用多元的方式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尽自己的公民责任,从一点一点改变社会。

 短评

看到的是别人的故事,心里想的却是自己。

8分钟前
  • Leon
  • 力荐

凤凰卫视播出的是阉割版

12分钟前
  • 水泥脑袋
  • 推荐

敢于在和谐的今天说教育的不和谐,敢于揭露弊端的都是勇士,鼓励!

14分钟前
  • 海德文
  • 力荐

我是直到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才明确这辈子最想做的职业就是老师。初心保持到现在:不图名不图利。只要哪怕每一届有一个学生因为听了我一节课,因为我讲的一句话而拓宽和延伸对自己和世界的视野,能够觉醒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就知足了。进了这个圈子以后,从私立到公办,从一对一到辅导班,从初中到大专基本干全了。和纪录片的观感一致,我们的教育出现了积重难返质的问题,不仅仅是应试的异变加深,更是意识的倒退畸变。正如片中展示,1933年一本小学生《模范公民》手册就写到:“我不盲从,不随声附和……”干这一行的耳朵早都被磨出了茧:学生是一碗水,老师就要是一桶水但还有多少老师清楚自己其实是普罗米修斯,是火种,教育的本质不是教书是育人,是在每一个心窝间点燃点燃什么呢?都懂

1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柏林墙倒下之前没有人相信它会倒下。它倒下之后,没有人相信它居然能那么长久地立在那里。——《盗火者》

20分钟前
  • 回望长安已苍老
  • 力荐

一集一个痛 这个纪录片确实太犀利太不容易了

24分钟前
  • 大臀村
  • 力荐

一个个不屈的灵魂在与时代,与国家意识对抗,悲壮唏嘘

26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推荐

8。一部发现问题的片,这里提出的教育问题是全国性的,全年龄段的,难得!但它犯了一个跟片子里的语文教育一样的错误,太主观,采访的几个人都说的非常好,但如果能采访一些对立立场的人可能会更增加它的深度,更有利于直面问题。最后提出的公民教育不错。话说中国的教育真是细思极恐,触目惊心。

30分钟前
  • chrissy
  • 推荐

因为冉云飞的文章得知这套纪录片,在腾讯视频上看完。吃尽教育体制苦头的我,长大后发现它基本没有改善,时常慨叹。然而这个片子告诉我们,仍然有一些人在做出自己的努力,星火燎原,希望时间给出他们的报偿。这样我(未来)的孩子以及所有的中国孩子都能活在一个更好的世界里。

35分钟前
  • 恋水莲
  • 力荐

文理分科简直就是“”高等教育“”最傻逼的做法之一。。。每当我嘲笑身为理科生的媳妇儿连最基本的数学物理知识都不会运用时,她不屑地回嘲我这个文科出身的人在听到她口中的古诗词时一脸懵逼的样子

39分钟前
  • V-ism
  • 力荐

老师课上放的,并且贴心地在PPT最后一页打了小字:如果以后出身社会发现现实的困境无法用课堂知识解决,保持沉默,记得就好。

40分钟前
  • knock
  • 力荐

公立教育几乎很难从体制中突围;私立教育给人希望,然而却只能是中产及以上阶层的选择;乡村学校在逐渐消亡;城乡结合部超级中学变成高考加工厂;——看完感到非常沉重。

43分钟前
  • 赫拉巴里尔
  • 力荐

诚意之作

47分钟前
  • Trouble
  • 力荐

目前所有教育的问题,都在教育之外。

50分钟前
  • 不贰🙈
  • 力荐

看到豆瓣有9分+,我就放心了。最触动人心感慨万千的一句——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个纵火者。

51分钟前
  • 老珂
  • 力荐

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差的制作水平

56分钟前
  • MacGuffin
  • 推荐

用福柯的黑话来说,中国的官方教育和监狱一样,是分类、操练、建立个人档案、监视、随时调用个人的系统(那些没能上得起学的孩子也逃不过这个命运,总会被赶进其他系统如工厂里),试图独立于这个系统以外的所有教育机构,拒绝规训的尝试,都会被权力强拆、禁止。

60分钟前
  • 家樂福的空調涼
  • 力荐

全篇醉翁之意不在酒 教育的问题从来不是教育本身 教育之外的社会制度 风气的塑造 对人格健全丰满正直的打造 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 片子尺度够大 竟然还能存活 就眼下的社会环境 比片子制作时更加每况愈下 要倒退到什么时候啊

1小时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大学教育那集里有我的一分钟采访

1小时前
  • panluan
  • 力荐

振聋发聩,触目惊心,积重难返。

1小时前
  • m89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