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幻影

喜剧片法国1974

主演:阿德里娅娜·阿斯蒂,朱利安·贝尔托,让-克洛德·布里亚利,阿道弗·切利,保罗·弗朗克尔,迈克尔·朗斯代尔,皮埃尔·马格隆,弗朗索瓦·麦斯特,埃莱娜·佩德里埃,米歇尔·皮科利,克洛德·皮埃普吕,让·雷谢夫,贝尔纳·维尔莱,米莱娜·伍柯迪克,莫尼卡·维蒂,帕斯卡勒·奥德雷,菲利普·布里戈德,Philippe Brizard,阿涅丝·卡普里,让·尚皮恩,雅克·德巴里,保罗·勒·佩尔松,皮埃尔·拉里,阿里克斯·马赫,Maxence Mailfort,穆尼,贝尔纳·米松,Marc Mazza,马塞尔·佩雷斯,玛丽-

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

 剧照

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2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3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4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5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6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3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4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5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6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7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8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9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16:29

详细剧情

  本片由几个超现实的小故事串联而成。公园里,一个神秘男子塞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几张图片,女孩父母对这些帕特农神庙、凯旋门等古建筑的图片大惊失色。丈夫晚上被幻觉困扰求助医生,恰巧女护士请假离去,在回家的路上,女护士偶遇受虐狂帽商、赌博的神父等人。一位教授搭护士的车来到警局授课,却总被打断,他最后讲了一段赴宴的经历,几个朋友在马桶上闲聊,而吃饭却在厕所一样的单间里。一名罹患癌症的男人被告知女儿失踪,虽然女儿就在身边,但一群人仍然四处寻找。一名枪手在高层建筑里随意射杀路人,被判处死刑,但看起来却像是当庭释放。警察局长接到了死去的妹妹电话,他前往墓地查看,却发现自己的位置已经被别人代替……  本片获1975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兔奖。

 长篇影评

 1 ) 流水般惆怅

这就像是一部精神由正常到癫狂的导演拍的电影,越来越离谱,社会看起来越来越荒谬,却提示我们这个社会还是有不少问题。
牧师打牌,旅客在他们面前玩sm,某女跟侄儿乱伦,小女孩被“失踪”(其实她一直在,但是老师、家长包括她自己都认为她失踪了,跟名单对不上了——把名单看得比真实的人还重要,异化啊——,家长和老师带着小女孩去警察局报案,警察也登记了。)某个男的拿着枪在高楼射杀不认识的街道上的人,被法院判死刑,但是没有抓起来,反而放他走,人们拥上去要求签名。
警察局长去见某个女人,认为像自己的某个姐妹,但是姐妹打电话来时不大理睬。后来被另一个局长抓去,看起来要斗他,但是竟然和睦相处。最后一起去动物园,枪声起,说是“打倒自由”。
没约束的自由的结局竟然是这样混乱。
一个人的言行带出另一个人的镜头,流水般惆怅。

 2 ) 评《自由的幻影》

布努埃尔“法国时期”的佳作。风格节制,没有过度的摄影机运动与蒙太奇运用,仅仅依靠简单的场面调度,长镜头,跟随演员的横摇镜头和适度的变焦,就实现了对整部电影完美的把握。人物如走马灯似的走个过场,但又是紧密相连,推延了电影的发展。电影实际上没有明确的故事,而是由一段段含“超现实”的片段连接起来的。如警校老师所叙述的习俗,排泄与进食的关系被颠倒错置,人们坐在马桶上放松地聊天,却对“食物”避之不谈。饿了只能偷偷去用餐处大快朵颐。还有猎枪,这是贯穿着布努埃尔多部电影的元素。一个刚被警察罚款的男人在现代高楼上对着人群开枪,毫无目的地,也是毫无缘由。如同《黄金时代》里那个枪杀孩童的男人般。布努埃尔运用这种荒诞离奇的表现手法对资产阶级的虚伪价值观进行猛烈的进攻。影片的开头结尾形成完美的闭环,结尾部分的背景音正是开头行刑场面的声音,隐喻当今资产阶级社会一如法国大革命时,暴力无能。“打倒自由”又何不是一种妄想?

 3 ) 自由的瞎想

故事一 俘虏高喊“打到自由”

人们以自由为敌被俘虏被枪毙,亵渎前人的士兵被石像敲晕,在夫人被挖出的墓前石像国王跪着一动不动,让棺木搭肩,合十的双臂给士兵放剑。自由是敌人,而捍卫自由的人亵渎自由。

故事二 意淫风景照

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有时会发展成荒诞的管束,他们习惯以自己局限甚至龌龊的眼光看待所有事物,并以此为由“保护”孩子。孩子的自由如此被牺牲。这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之所以失眠多梦产生奇怪幻觉的原因。人被自己束缚得狭隘至极而不自知。

故事三 女护士旅馆奇妙夜

跪地虔诚祈祷后的传教士,起身原地烟酒牌伺候,在下一个房间被当众SM气得颤抖。和侄子乱伦忘年恋的老太太一身守身如玉,这一夜带着白发和皱纹终于下定决心将初夜勇敢地献给侄子。枷锁越是紧,人越是想挣脱。然而挣脱后发现,枷锁无形无味,人无所适从。

故事四 有空一起拉屎

教官本来是个很严肃很严厉的角色,在影片里不断被打断教学、被学生贴小人、放钉子,毫无尊严。而布努埃尔觉得这并不算什么。教官有空会带着妻子和友人一起脱下裤子拉屎,拉完起来还会很绅士地冲马桶,偶尔去私密餐厅吃顿饭。这场戏不知道布努埃尔有没有想过增加这样一些细节:几个人聊天时,时不时做出努力在拉的表情,或者被很难拉的一条打断说话,终于出来后又接着说。

故事五 他们带着我一起去找失踪的我

对中产的父亲来说,健康是一种病,得治。我很开心今天上课时父母和保姆姐姐都来看我,还带着我一起去找失踪了的我,真是令人愉快的一天。

故事六 无罪释放是一种严厉的死刑

随意射杀街上的行人的大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回到生活中去,“他人即地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自由,是一种死刑。

故事七 体制内外都是自己

满脑子性幻想的警察署长在体制外遇见了体制内的自己,他们俩一起结伴去动物园镇压起义,那里的动物们高喊“打倒自由!”,可自由根本不存在,而同时又无处不在。这让鸵鸟兄茫然四顾无所适从。

最后,自由到底是什么?

自由就是一只由大屁股和疲软火炬组成的无所适从的鸵鸟。

和阿彼察邦在如潺潺流水般温柔宁静中探寻的现实与虚幻的边界不同,布努埃尔的方式激烈、讽刺富有冲击力。但都给观众带来像钟锤一样两边不断摇摆,有时甚至重叠在一起的感觉,奇妙而趣味盎然。

 4 ) 杰作啊杰作

《自由的幻影》是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nuel)倒数第二部电影,为晚年叙事实验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幽灵”(fantôme)出自《共产主义宣言》的第一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说是向马克思致敬的作品。片头打出的字幕说,此片取材于居斯塔夫·贝克(Gustavo A. Becquer)的一个小故事。只是我不太清楚他的哪个故事,所以无从了解。

这部电影的叙事的确够实验性的,几个小故事一一演化过去,象火炬接力一样,上一个传给下一个,然后继续传下去。剧本是和让-克劳德·卡瑞尔(Jean- Claude Carrière)一起写的。布努埃尔谦虚地说他没有汹涌的才思,我不能想像一个缺乏才思的人能写出导出如此天马行空的电影。有点象意识流那样跳跃和随兴,他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平行叙事方法。在这里他已经不满足于穿插于正常叙事中的幻想场景,而干脆把真实和虚幻糅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荒诞不经的超现实主义气氛来。

本片的引子由哥雅的名画《1808年5月3日(起义者被枪杀)》开始,背景是拿破仑军队占领西班牙期间,士兵们如画中一般执行死刑,西班牙人高喊“自由滚蛋”。当拿破仑和先进的法国把“自由”强加给周遭的国家和人民,这个自由无非是一个“幻影”,因此可以理解被占领的人民要求“自由滚蛋”的心情。片中的小故事逐一回应了这个主题。

正片从一个保姆朗读故事的声音中开始,巧妙地从拿破仑军队在教堂里胡作非为的场景切换到现代和现实来。演保姆的那个演员在很多布努埃尔的电影里出现,总是蠢笨如牛,滑稽可笑。布努埃尔总找得到一些怪怪的,又极其恰当的人演他的角色,修道士,变态狂,教授等等,让人拍案叫绝,一看他们的脸,观众自己就可以开始想像故事了。

一个看上去变态的男子神神秘秘地给女孩子一些照片,从父母后来发现照片时的表情看,观众很自然地以为是淫秽图片。导演耍了观众,只是些风景名胜照片而已,父母痛心疾首地称之为恶心邪恶等等,无非是凯旋门圣心教堂。这个小手段很象一些笑话,暗示别人往歪处想,然后一脸无辜地告诉你,其实很纯洁,是你自己阴暗的心理在作祟。

这是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男人有着失眠的困扰。晚上10点半,他躺下,翻了个身,一看时间已过1点,一只公鸡走进来,2点了,一个黑衣妇人举着蜡烛拿着怀表从黑暗中现身,3点,邮差骑着自行车到他床头,丢了封信给他,又跳到4点,一只鸵鸟颤巍巍从一个门进来,穿过卧室又在另一扇门里消失。这些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荒诞画面,我们可以在其他心理分析的影片和超现实绘画中找到影子。

男人把梦中收到的信给医生看,虽然观众很好奇,但导演并不交代信的内容,而是直接过渡到护士的第二个故事里去了。也许只是导演一时的胆大妄为兴之所至,却真的给以后的评论家和观众设了种种猜测的陷阱。

乡村的客栈里上演了好几出戏。先是旁观地从楼道的角度,拍了住客们小蜜蜂似的进进出出各忙各事。然后几个修道士不请自来地到已穿着半透明睡衣的护士的房间里祈祷,一转眼几个人打起牌来,抽烟喝酒,胳膊搭在护士肩上,不成体统。一个白发老妪和年轻的侄子跑到这个远离家庭鸟不生蛋的地方偷情乱伦。继而这些人被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邀入他的房间,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和女助手变装表演了一出受虐的闹剧,原来他有喜欢暴露的受虐癖。客店常常是藏污纳垢的场所,因为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圈子,萍水相逢的客人们只是些不相干的人,一切越轨的秘密丑行就有了自由活动的天地。镜头像只偷窥的眼睛,把资产阶级和僧侣的另一面暴露无遗。

第二天早上,搭护士顺风车的教授把接力棒接了过去。给一群不听话的宪兵讲法制和颠覆社会习俗的课时,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曾应邀到一个朋友家吃饭。一个新派的资产阶级家庭,装饰现代,最令人惊奇的是餐桌边的椅子竟是马桶,每个人脱了裤子坐在上面。解决完后教授起身“如厕”,厕所里反而是吃饭的地方,而且真的跟上厕所一样私密,别人敲门,里面说“有人了”,门外人就赶紧道歉走开。荒诞而滑稽。让我想到一些当代艺术,极尽自由之能事,拿什么都奉为艺术,完全把传统美丑的观念颠覆了。抛开玄虚的那一套理论,其实什么都没有,还把不附和不苟同的人当傻子。

最后离开教室的两个宪兵在路上逮了个超速的,引出又一个极其荒谬的故事。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的男人回到家,并没跟妻子说什么。忽然被告知女儿在幼儿园里离奇失踪。赶到学校,女儿就在教室里,但他们视而不见,还教育孩子不要插嘴,接着到警局报案。警察很重视,明明小女孩就在面前,还煞有其事地调查。一边登记失踪人员特征,一边观察小女孩的样貌,还自作聪明地说“她应该是未婚”。教条得过头的办事手续已经是“超现实”的了,因为这里被戏剧化处理了,显得很滑稽,但在日常生活中,睁眼说瞎话的其实比比皆是。

一个诗人在蒙巴那斯大楼顶上用长枪射击路人,漫无目的,不同场所里的人以不同动作倒地。被捕后被判死刑,他跟没事人一样和周围的人握手,然后径直走了出去,女人们还找他要签名,俨然成了明星。

警察局长找到了失踪的女儿,给父母正念着一封信,秘书暗示他时间到了,吊胃口的信又没念完,就匆匆走了。而他所谓重要的约会无非是酒吧里的牌局。等牌搭子时,向一个美女讲了死去的妹妹的故事。一个炎热无比的夏天,他妹妹在房间里全身赤裸地弹奏钢琴,画面很肉感很暧昧。正说着,死了的妹妹突然打电话到酒吧里要见他。晚上去撬墓,发现妹妹的长发洒在钉死着的棺材外面。他被看墓人抓到警局里,他的位置已换了别人。两人用官场上的口气一本正经地聊部署在动物园周围的警力,好像是有关镇压动物。

接下来就到了影片结束的部分,动物园里百兽乱鸣,警察紧张待命,而背景的声音又回到了最初引子里的那声“自由滚蛋”和枪声大作,画面最后,一只鸵鸟瞪着两只大眼睛左顾右盼,直到渐渐模糊。

人?动物?自由?暴动?这里面说不清的关系,布努埃尔已经把要素巧妙地点了出来,在观众的心里自然地连成了一条线。他说的故事都是匪夷所思的,让人为荒诞的情景笑破肚皮,但这些不是无谓的卖弄和噱头,里面的嘲讽是那样的鲜明,观念是那样的激烈,批判是那样的有力,足以使观众从单纯的愉悦中体会出深刻的思想,越嚼越有味道,这样的电影不是大师杰作又是什么?

 5 ) 今天,你自由了吗?

《自由的幻影》是看到现在布努埃尔的电影中,最没“逻辑”的一部,也许如片中所言,他老人家厌倦了“对称”,一系列没头没尾的故事,散漫地连缀在一起,以此发问,“自由”真的是你们想要的么?当然如果看作是“有关自由的种种怪现象”还是颇为有趣。当然你可以只做表面解读,这就是他老人家把自己的经历怪诞化,把自己的梦境拼贴下,又或者是生活中正统的他借着电影宣泄离经叛道,把社会里的禁忌、荒诞、龌龊全都来个大揭底,并无太多的深意和奥妙。但也许正因为他的电影像梦,而作为梦,有神秘感,有诡异感,激发了人们的解读欲,想要去理顺,想要去参透,而且他的电影模糊了人真实经历的、希望发生的以及因为各种压抑扭曲而成的事件之间的界限(这一点也不超现实,很现实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些私人怪癖又可以衍生成社会更大范围的怪病,所以生发出了无穷的可能性,即便这未必是导演有意为之。

总的看下来,里面的故事都很反预期,但又不只是光鲜表面下尽是不堪的老套路,布导是在借着这些故事,指出人的自由不自觉地受限,以及某些方面的过度自由,让现实越来越荒诞,从而引发人思考,自由真的是打破所有传统束缚就能获得的么?哪些自由该被约束呢?你想要怎样的自由?自由的敌人在哪里,法律?习俗?道德?还是来自我们心中?你又会如何争取你想要的自由?

第一个故事是根据Francisco Goya 的画作“The Third of May 1808”改编,是个处决场景,拿破仑的军队处决西班牙的反抗者。根据历史,当年拿破仑攻入西班牙,说是“解放”,却将西班牙国王换成了自己人。所谓的“自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他的“自由”对西班牙人来说,是一种侵犯主权,当然后来拿破仑并没有得逞。被处决者喊出的话,如魅影般萦绕全片,有译作“自由去死”,也有译作“枷锁永在”,似乎后者更能统领全片。对照现实,因为对自由的定义不同,一个人的自由,很可能是对另一个人自由的侵犯,而假借“为自由”之名,行掠夺之实,也实在不少见。

第二个故事是根据Gustavo Adolfo Bécquer的故事“The Kiss”改编,原故事貌似结局比较悲剧。原作里这位将军对雕像、墓地还是有尊重的,只是禁不住雕像的貌美,趁着酒劲,索吻一个,但结果可不只是被旁边的丈夫雕像打了一下,而是从眼中、鼻中、口中喷出血来,再被暴击。这种惩罚下,绝没可能干出为了报复掘坟开棺这样“亵渎”已故之人的事情。而片中这位将军显然太“放肆”太“放荡”了,戏谑之余,也映照出现代人的自由有多么“无边无际”、“不成体统”。

第三个故事,所有人都以为在公园搭讪两女孩的大叔,是恋童癖,是给她们看不雅的照片。结果回家后女孩交给了父母,一看却是古建筑的照片,然而她父母边看边以“恶心”“可耻”“淫秽”这样的字眼形容它们,还有了性唤起,就好像在看色情照片。而这对父母和女孩的交流话题,更多是关于“蜘蛛”。传统的不朽、壮美,一下子跟不洁、丑陋对调了个,后者取而代之,成为人们的偏爱。对照现实,确有同感,当所有的古典美被推翻,各种“恶趣味”丛生,借着多元化的名义,却也诞生了许多“不入流”。人终究很难跳出“随大流”,过去的主流会成为末流,反之亦然,但这真的是自由么,就不存在一些经久不衰、亘古不变的么,还是说这仅是一种姿态,为反传统而反传统,以彰显自己的“新潮”。而这种抛弃过往,会否让人莫名地没了根基,呈漂浮状,心不在焉,魂不守舍,若有所失得睡不着觉?

第四个故事发生在一家旅馆,旅客之间发生的事,比较有趣的是“眼睛”。显然光是祈祷和冥想不能让人放松、“得救”,僧侣在例行公事地为护士的父亲祈祷后,开了牌局,又是抽烟、又是酗酒,似乎这才更令人放松,而在此时他们关掉了“圣像”的盒门,似乎这样就没人看得到了,可以逃脱上帝的“监视”,到后来还跟女信徒,勾肩搭背起来,暧昧地说起其他女信徒来。而另一对前来偷情的姨甥,来这是为了其他亲人“看不到”。而与之对应的是,帽商和他的女合伙人,却想在“众目睽睽”下上演施受虐大戏,而他嘴里念叨的,不是这TMD有多爽,竟然是觉得自己猪狗不如,自己罪孽深重,自己腐烂不堪,应该被重打。那些围观者中,有的干着不道德、违伦理的事情,有的只是小失常,不知是否心有触动。帽商最想留住僧侣,似乎也不出奇,毕竟这套人有罪、该受罚、该受苦的说辞,曾经让人“安分守己”“一心向善”过,听人忏悔,似乎也是他们的本职,而现在的他们,却落荒而逃。另一方面,就在外甥观之,觉得“有愧”之时,开始还有纠结的阿姨却答应了,“只要是他喜欢,就愿意为他做任何事”。不由让人感慨,“自由”有时真TMD荒腔走板!想想自我批判也罢、外界定规也罢,固然不能太严酷,但人一旦没了审视自我的“眼睛”,真TMD的魔幻主义!关键是今人看来,其中的许多桥段,都已经“见怪不怪”,让人不由得想高呼“自由万岁”。最后那双假狐狸的眼睛,盯着这一切,不知是否想说明,你所做的,终会有人知道,你终会为之付出代价。

僧侣和护士的闲聊,也很荒诞,说神圣的标准在变,今天不知道明天,过去是圣徒的今天就可能不是。所举的例子,不细究容易错过,由于翻译原因,理解也难以准确。貌似Thérèse of Lisieux(里修的德兰)是圣徒楷模,片中却说她因家人的遗传病,就不圣洁了;而另一个Savonarola(萨佛纳罗拉)奉行严苛的教条,反对享乐(反赌博、饮酒乃至下棋),还反对经商,将同性恋定为死罪,焚烧非宗教读物和艺术品、奢侈品,虽一度被追捧,但最终还是被推翻,处以火刑,片中却说他又要被“封圣”。当然这些都是借以讽刺世道的某种倒错,以及人有多么爱“左右摇摆”。

这段里的“施受虐”或者“恋母”,如果引申开来看会更有意思。巧合的是,在弗洛姆《逃避自由》一书中,指出施受虐心理最为明显的一个族群,是下层中产阶级,也就是小业主,正好是片中表演“施受虐”的帽商,或是护士父亲的身份——得“心病”的小农场主。挣脱传统(教会、贵族)束缚后,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或阶层都是待定的,但这意味着要投入惨烈的竞争,周围人都成了你的“对手”,这既是解放,也是焦虑的源头之一。成功的定义被局限在了拥有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声望,人的关系开始越发工具化。在这种时代变迁中,小业主受到(垄断者)的威胁最盛,既不可能像上层那般纵情享乐,地位也朝不保夕,又无法让更下层“心甘情愿”地听命于他们,还会无谓地消耗在与他人的争抢中,潜藏的敌视、嫉妒、愤恨,可能会以“伪善”的面貌呈现。困在这一阶层里的他们,有种“上下不得”的无助、无能,为此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陷入,借着臣服“强者”去征服“弱者”的戏码之中。施虐有时会上升到迫害、战争,而围观者之所以只是旁观,也是因为从中获得了某种“泄愤”(因经济和文化上的贫穷)以及某种“优越感”。

恋母,也可以是无法完成个体化,逃避无力感、软弱感,逃避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一体化的状态,是挺微妙的,既可以有绝对的安全,没有冲突,又不用自己去找方向,去做抉择,犹如身处伊甸园,但又是不自由的,自己没法发展,没法完整,没法获得力量感,这会让人感觉“被奴役”。困在其中,就是永无止境的相爱相杀的拉锯战。自己想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而是通过别人的“怜爱”或是通过自己的“耍赖”,而当别人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又会有怨恨。诚然,叛逆是要以挑战世俗陈规来获得独立与自由,但当它的对象,成为最基本的人伦,还是会让人感到有些“毛骨悚然”。整段最“正常”的似乎是弗拉明戈的舞者,她在与吉他手练舞,也许她是真正实现自己潜能、活出真我的代表,不用沉迷于一体化或施受虐,而他们却被其他人“挡在了门外”。

第五个故事,警察局在教授来之前的欢乐,让人觉得“自由真好”。之后黑板上对上司的揭短(外遇以及同性恋),给教授粘小人,不好好听课,借着公差进进出出正大光明地“逃课”,正应了教授对之的训斥“这么大人,还像个孩子”。讲解严肃的道德、习俗的相对性,没人要听,倒是一段日常八卦勾起了警官的兴趣。所跑的公差,无外乎管子爆了、交通事故,报纸上登的“工人拉响警报”(工人运动?)倒是无人去管,显示出现代人的某种“失焦”,分不清楚主次轻重。教授和友人的交谈也是如此,谈歌剧,重心落在了歌唱家“胖了”,旅游中途归来,是因为受不了不体面的“食物”味道,对环保的讨论,也是扯到了“屎尿”,才令人“感同身受”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由让人喷饭。餐厅和厕所的倒个,也令人无语又叫绝,明明吃比拉更“上得厅堂”,却成了厕所般见不得人,遭人嫌。餐厅是用来“拉屎”的,倒也贴切,至少他们的这番对话,确实有股“屎味”。而多人的饭局,也难吃出个名堂,不如“孤独”美食家,能对食物有更多的细品。虽然吃拉无人不会,但能“吃”出些花样,“拉”出些极品的,终究要靠偶然(chance)。这段想说的也许是,虽然道德、习俗的变化,一开始会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恐慌,但有时人们“习惯”起来的速度,堪比光速。

第六个故事,先是医生的视而不见,从未告诫病人少抽烟,当病人已是癌症晚期了,顾左右而言他,不想步入正题。可见给自由,也会构成伤害。病人得知自己病情之后,也闹出了视而不见的翻版戏码,明明孩子在眼前,却坚称孩子丢了,要跟学校评理。也许这是病人的愿望吧,有些事来分下心来奔忙下,似乎就不用面对自己命不久矣的惨痛现实。当然他们夫妻间,也许本身就有矛盾,借着“找孩子”来转移注意力,也是一种可能。是的,当人有了一再拖延(把烦恼交给明天)的自由,视而不见(在也好像不在)的自由,那就别怪有些问题由小变大了。

第七个故事,对我们而言,更是不陌生。一个口口声声,觉得不该虐待动物的“诗人”,却接连射杀数人,被判死刑后,完全看不到别人对他的“唾弃”。法庭上的陪审员给他递烟点烟,跟他握手,出了门,所有人对他行“注目礼”,还有人上来索要签名。你要不说,这是犯人受审后的出庭,还以为是“明星”演唱会后的散场。似乎“随意杀人”都成了一种应当被尊重的“自由”。没准“诗人”是来体验生活的,寻找灵感的,这值得“提倡”!

第八个故事,是个替代者的故事,细看下,作为结尾确实是把自由的恐怖推向了最大化,甚至胜于第七个。以为警长去忙什么“大事”,没想到是去酒吧搓麻将。看到跟自己妹妹长得像的姑娘,才想起今天是妹妹的忌日。只想着把那姑娘当作妹妹的“替代品”,妹妹却从阴间打来电话,似乎是在警示着,别想着找到替代,就能把她遗忘,她死去之谜与他脱不了干系(没准警长是因为做了亏心事,所以怕人开馆验尸,揭露真相,也为未可知)。而正是因为他是警长,他觉得他有权(阶层不同自由度确有大小),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哪怕是撬棺材这样的事,而且对方是他妹妹,他怎么对她都可以。他被捕了,但很快又脱身了(伏法只是走个形式?出了啥事,调任下?),替代他的人,与他有共同话题,分享共同经验(寓指某些强权、官僚主义代代相传?),商讨对付动物园里“动物”的经验。

如果把动物园里的动物,仅看作是动物,那么会觉得现在的警方真的是没事找事,小题大做,正事不做,去管动物园。但配着跟开头如出一辙的喧闹声、枪击声,又会升起一丝惊恐。如果是把新的“反抗者”当成动物来对待呢?把新的“未开化的人”当成动物来对待呢?那么他们的对话似乎有了新的意义,什么笼子要关紧,让其他人远离,不巧死了一个只是运气不佳,我们的人比他们更珍贵,都透着些打压异己、纳粹主义的调调。这时他们的若无其事,他们的取乐调笑,不见刀枪,不见杀戮,却比开头鲜血淋漓的处决,更令人胆战心惊。当一切需要慎重、需要煎熬、需要禁止的事情,都成了儿戏,大概我们也想吼出那句“自由去死”“枷锁永在”!

要想不像鸵鸟那般迷茫(这张鸵鸟脸超适合做表情包,配上“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的台词)?面对真相,是一种办法,不管是自身的,还是历史的、社会的、世界的,真实表达想法和情感,少伪装,少压抑,是另一种办法。片中更多呈现的是人非理性的一面,当然自由这一命题,远比电影中的复杂。《逃避自由》一书中涉及到了更多,比如现今社会,人逃避自由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个体化何以艰难、何以达成(注意区分下个体化与自我中心,前者是自主、自立、平等,后者是伪个人主义),有多少“新式权威”,能让人被“奴役”、被“操纵”也浑然不觉,人又有多少感觉和思想是由他人而灌输,未经独立思考和审视等等。这些大概要留待今后的电影人去摸索了。

 6 ) 做个梦吧

国际喜欢这种调调,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样子,就像在被子里舒服
感觉电影大部分都是针对中产阶级的讽刺
所谓自由应该是讽刺现状,客观上好像已经都自由但是实际上我们却是被各种道德条例约束,自己困住自己,找突破找借口,动物园肯定是社会的象征,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是鸵鸟,大概与导演的国家文化,反正我不知道,反正我做了个极其可爱的梦

 短评

我称之为伦理幻电影,用禁忌挑战被社会规范化的伦理,但不是来自故事,而是倒错的设定,私癖/公演,吃饭/排泄,失踪/视而不见,死刑(名)/释放(实),死/记忆,诸如此类,而荒诞之处,是让两端直接对立,然后产生倒错者对“童言无忌”的规训(你看这就是福柯的魔力),一切都有关真相/谎言,布努埃尔拍的中产生活已经掏空了伦理的道德内涵(比如同情),徒留虚伪而程式化的礼仪,这让他的电影已经成为某种行为艺术(which我不喜欢),甚至让他自己成为戈雅画中的行刑者,仿佛代替西班牙向法国夺回对自由的命名。

9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推荐

荒诞主义的集大成者,未知的进程,串联的小故事,奇妙荒诞,无人知晓。各种超现实,毁了原本对一个故事、一部电影的理解。莫名其妙的照片、突兀行走的鸟类、受虐狂、畸恋、赌博的神父、马桶上的闲聊、失踪的女儿、被释放和尊敬的无理由杀人狂、死去妹妹的来电、被取代的局长位置...各种赞!!!

1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每次看布努埃尔都会在兴奋和怨恨之间摇摆。兴奋是因为,他怎么能这么脑洞无边无际,幽默感顶天立地,把所有的人群都讽刺到无话可说呢?怨恨是因为,每次看他的电影都会觉得自己好笨😔(豆瓣的短评可以写350字了,2018.07.14特此留念,这条就不写满了...)

1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8.0/10。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布努艾尔做不到;幻想空间里一切事物都颠倒是非的意象化(如把黄片化作风景照、警车化作坦克、厕所与餐厅对换等等。);对资产阶级的行径荒诞到不能再捧腹,所以说这其实是一部非常高端的恶搞喜剧。

1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布努埃尔倒数第二作,不如[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那般自由灵动,但讽刺力度足够。1.逆转常识、制度与习俗,将颠倒逻辑推演到了极致,一如石像打人,尸身不腐,风光名胜照片被看作淫秽图像,混乱梦境呈现为定时醒来所见的现实场景,集体坐便聚会vs单人厕所用餐,健康=癌症,孩子至终在场却被追查探问失踪案,无差别射杀者得到无罪释放的死刑判决,还有对动物的镇·压行动(坦克搜猎狐狸,动物园枪炮与鸵鸟)。2.旅店乱性&隐秘欲望与裸女妹妹弹琴+墓地探访同质于[白日美人],不断被打断、永远完不成的上课与读信似[泯灭天使][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变奏。3.由每段末尾登场或偶入的次要人物转换视角,引出下一故事,串联接力,结构精妙。4.多次以擦鞋作为转场,既有老布标签式的“恋足”风味,又扣合“肮脏-洁净”的二项对立式。(8.5/10)

2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打倒自由”的呼声在影片的结尾再次响起,当然布努艾尔反对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匪夷所思的,以自由为名的社会条条框框即另一重自觉的,无意识的专制。仍是大量的荒诞象征展现了世界的扭曲、畸形。而一系列相对独立的人物、情节、动机被完美的通过空间上进行过渡、转场,这手法原本属于希区柯克

25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世界是这样终结的——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艾略特《空心人》

30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布努埃尔用一贯讽刺喜剧式的白日梦构想剧情,营造了一出对中产阶级、宗教、掌权者、权力机构等的戏讽意味,让被缚的现实蒙上一层骚乱的反动气息。布努埃尔在戏谑资本、权力、性与暴力的同时,也指出了这就是一种所谓“官方自由”的说法其实是一场巨大的骗局,它剔除了主体群众的参与,他们是被欺骗、被强杀的无辜者。当群众的愤怒之火逐渐燃起,布努埃尔用这样的“炮火”结尾呼应1968年的“五月风暴”,预示着自由之火的燎原时刻。

31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

34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在人类文明所开创的疆域里,种种约定俗成的塑形僵化彻底折断了飞翔的翅膀,梦想中的自由早已被维系社会存在的框框异化。我们不过是低飞的公鸡和逃避的鸵鸟,充其量能冒出一两句抱怨:我真的受不了对称了!【9↑】

37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结构酷似《儒林外史》,讽刺有过之无不及。布努埃尔堪称吴敬梓的异国晚辈知己。

40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每个角色都在前一故事落幕时以配角出现又作为下个故事的临时主角,独特的无中心叙事串联成超现实故事集。晚年的布努埃尔已然将超现实主义呈现在现实当中,依旧是对中产阶级社会绝妙的隐喻与讽刺,将公开与隐秘的事实颠倒制造荒诞效果。尤其以寻找眼前的失踪女孩和在餐厅如厕并在厕所就餐两段最为精彩。

42分钟前
  • 小易甫
  • 力荐

事实证明看布努埃尔的片子之前读一遍剧情简介是很有帮助的…不然你根本不知道你在看什么。几个小段子依然是布努埃尔式结构叙事,依然黑的高端大气。在重要的事情上面说不重要的事、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大费周章、在极端自由上的现象上面做啼笑皆非的怪癖幽默。

43分钟前
  • 苍老师井空
  • 推荐

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无意识和自由书写,因此本片中诸多超现实因素本身并无任何象征意义,重要的是观众自己潜意识下迸发的各种联想。本片的主题在于对中产阶级的讽刺,顺带调侃宗教,警察,社会体制,法国的自由精神。接驳式的叙事结构能更好的表现中产阶级的全景概括,但水浒,儒林外史,蜀山等文学作品

45分钟前
  • 醉舟
  • 推荐

虔诚的天主教徒摇身一变成赌徒,烟酒色通通不禁;热情好客的帽商瞬间上演SM戏码;端庄老妇与侄子深夜乱伦;课上频频被打断的教授回忆一场赴宴,大家在马桶上优雅地社交,在厕所般的单间里粗鄙地进食;一个晚期癌症病患的女儿被告知失踪,可她分明就在身边,大家却四处寻找;一名抢手在高楼随意射杀路人,被判死刑后却被释放,大家向其索要签名;警察局长接到死去妹妹电话,前往墓地查看被抓,发现自己位置已被替代。布努埃尔的社会寓言,精准辛辣,有多荒诞,就有多现实。

46分钟前
  • 长别离
  • 力荐

评论说了一堆废话,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布努艾尔的荒诞剧很好玩

48分钟前
  • 力荐

9。布努埃尔最后的3部作品,评论讲的全是废话。此类片,不解释啊。

49分钟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也是画圆并圈住了世界。

50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去中心化,链条式推进的叙事,各种超现实的情节和意象即荒诞又意指丰富,历史、宗教、政治、阶层、两性无所不包,文本性极强。布努埃尔的电影里你甚至很难听到一句粗口,可他的愤世嫉俗却令人惊叹。

54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力荐

关于这种无主角,无主题,随人物移动而变化故事的拍摄手法,首先我在Gus Van Sant那里看到觉得精彩无限,然后发现Richard Linklater在这之前就用过了,赞叹一番后,我现在发现布努埃尔居然在几十年前就用过。这到底是不是这种拍摄手法的原创啊?我要疯了。另外,尤其喜欢找寻小女孩和马桶上吃饭的那两个故事,非常有寓意。

56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