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2014

剧情片美国2014

主演:艾德·哈里斯,伊娃·朗格利亚,迈克尔·佩纳,埃米·马迪根,克里斯汀·瑞克斯,塞斯·艾德金斯,马修·佩奇,胡里奥·赛迪罗,米娅·斯塔拉德,迪兰·科宁,阿登·杨

导演:Michael Berry

播放地址

 剧照

边境2014 剧照 NO.1边境2014 剧照 NO.2边境2014 剧照 NO.3边境2014 剧照 NO.4边境2014 剧照 NO.5边境2014 剧照 NO.6边境2014 剧照 NO.13边境2014 剧照 NO.14边境2014 剧照 NO.15边境2014 剧照 NO.16边境2014 剧照 NO.17边境2014 剧照 NO.18边境2014 剧照 NO.19边境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2:56

详细剧情

  聚焦危机四伏的美墨边境,将一宗复杂的谋杀案与边境线上棘手的移民问题勾连了起来。

 长篇影评

 1 ) 人与自我,与自然抗衡的悲歌

人与自我
故事发生在开发时期的美国西部。影片开始没多久,女主角,(一个样貌普通的大龄剩女,可她是斯万克啊!要是我我一定会娶她)邀请一个男人晚餐,并希望能与他结合。但她被拒绝了。她说:我体力很好,能干活,我还能生育……
影片的初始设定就是女人不如男人。这不能说是性别歧视,更多的是社会分工的差异导致的地位不同。人类进入父氏社会,是因男性劳动能力的作用超越了女性的生育能力,而女性的身体构造确实并不如男性那么适合捕猎等重活。片中的几个疯女人就展现了女性的脆弱一面。劳动已经相当艰苦,而征服西部,不是一般人能做到,银幕上呈现出的男人们都在生存边缘挣扎,“脆弱”的女人便更艰苦了。三个女人被西部的生活逼疯,所以或许修道院的安静祥和才是她们该去的地方。
斯万克在西部小镇的一群姑娘中显得格外不一样,她比其它女人更加坚毅,或者说,更有男人味。斯万克自身的硬朗气质为角色增色不少。这也难怪男人们都不愿意娶她回家,毕竟谁想会和男人一样的女人结婚呢。30多岁的老姑娘在西部一个人生活,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
没有一个男人愿意担当护送疯女人的任务,于是求婚失败的斯万克扛起了重任,预示着女主角彻底放弃女性身份,“蜕变”成一个男人。也只有男人的坚硬一面能让她有能力穿越荒漠,带疯女人们走向人类社会的温床。如果她未能遇见男主,不管任务成功失败,她都是放弃了性别的人,即使死,也是“有尊严地离去”,无奈她遇上了
直到她遇见了男主角。这个行动小组有了男人,女主角便不再那么需要阳刚的一面了。女主对男人情欲让自己女性的一面渐渐显露出。随着女主的男人味褪去,男主渐渐在团队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当她决定与男主做爱,也是她选择了自然赋予她的女性的一面,彻底成为女人。而西部生活如山的压力和困难,都因她男性的一面的缺失而汹汹袭来。因而作为女人的她,在荒芜的西部,就只能随风而逝了。

人与自然
人在与西部抗衡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很多折磨。这种非人类生活的状态着重在男主角身上展示。在弱肉强食的野蛮世界,抢夺算是合情合理的,于是这个无赖住在了别人家空房子里;而男主角烧掉酒店,除了说明男主角被女主角感化而对几个疯女人有了保护欲以外,也是他作为西部人野蛮一面的展现,而影片也毫不吝啬地呈现了人被烧的画面。
影片中的河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一边是荒蛮,一边是文明。当男主角到达文明小镇,他穿上新装,打理好须发,变得文明了,对于海莉•斯坦菲尔德饰演的小女孩也有如父亲般地厚爱。一改贪婪狂妄的本性。可乘船远去时,男人们在船上又开始暴露本性,“河那头”之于人类,有如满月之于狼人,月圆之夜,就是变身之时。人类刚离开文明的土地,就变回动物。我们觉得文明多重要,其实动物才是本性,在自然中,人类的文明之光其实很微弱。

 2 ) 《送乡人》——何处安放灵魂和梦想

我喜欢看美国西部片。粗砾的荒漠,漫天的彤云,稀拉的老树,衣衫褴褛又英气外露的牛仔。如果荒野相遇,一言不合,拔枪就射,生死只在一线间。广袤的地平线,模糊的独行客,快意恩仇,伴着暴富暴贫暴亡,美国19世纪西部拓荒者给我打下了标签式的观影印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汤米.李.琼斯这些并不强壮武艺也不高强的“老牛仔”,凭着沧桑隐忍而又不畏豪强的硬汉形象,使我很着迷。 直到最近看了老汤米的《送乡人》,才把原来的印象几乎全部颠覆了。拓荒者不都是英雄好汉,天天东游西荡行侠仗义,也不是整天揣着美元金条寻欢作乐醉饱他乡。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信念和梦想在苦苦坚守,与残酷的环境拼争。一旦遭遇困厄,理想幻灭,等待他们的只有枯草一般的命运。被砂石尘暴揉碎,消失在大地上,不留一丝痕迹。 看完之后,我一直在想:人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信仰和人生的目标?老一辈们一直教导我们,人要有信仰追求,要有理想梦想,为了实现它要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最终会功德圆满、修成正果。我们潜意识里也是在这样传递给下一代,从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设立的目标对吗?如果理想不能照进现实,我们怎么办? 还是回到故事吧,背景是美国19世纪西部拓荒时代。玛丽.比.卡迪是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她出生在繁华都市,有温暖的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她忠诚于信仰,勤劳能干,始终坚信自己凭借双手,能在西部打拼出一片新天地,组建自己的家庭,过上美好的生活。事实上她也无限接近了这个目标,有 30英亩的农场,自己的房子、牲畜,银行有存款,比小镇子里创业夫妻过得都好。唯一缺少的是爱。因为性格强势,没人愿意娶她,即使是镇子里的落魄丑男。当时社会的男权意识不接受这样的女汉子。 镇子上出了三个疯女人,都是因为遭遇了残酷命运打击而无法生活自理,男人们都束手无策。神父组织大伙儿议定,派一个人护送“三疯”回到都市,接受关怀治疗。但这个任务单程需要五周时间,横穿大半个美国,没人愿意去。激愤之下,卡迪领了这个任务,借了一辆马车,准备出发。回家路上,偶遇老无赖布里格斯将被人吊死,出手相救,条件是帮助自己完成护送任务。 一男四女出发了。一路上经历了种种事端,戏码主要是男女主角由开始的不信任、到协作、到认可。最重要的是卡迪发现了老布人性中道义的一面,又动了嫁人的心思,勇敢追求心中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糟老头儿,也拒绝了她。卡迪的世界彻底崩溃了,她用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构筑的人生目标瞬间坍塌了,半生苦苦为之追求奋斗的自尊自立看起来是那么的一文不值。在向老布主动献身那一刻,一句“请分享我的自尊吧!”,卡迪亲手扯碎了自己的信仰信念和自尊,随着人生的第一次痛楚,毁灭了自己。那一刻,她也成了“疯女人”,只不过,她毁掉的不只是肉体,还有信念。卡迪的死促成了老布的救赎,他完成了任务,然后在不知何处是终点的路上继续飘荡。 片中有很多令人悚然的场景,让人心颤和深思。如:三个疯女人离家时,情况各异,但都透露出了家的破灭,男主的绝望;途中遇到被翻开的坟墓,卡迪不顾掉队也要重新整理好,结果迷了路,寓意大家都是迷途客,只是来早与来迟;火烧荒原大酒店,是最牛奔的一幕,寓意多么残酷的客观环境我们都能忍受,反而是来自所谓文明社会、人类自身的冷酷绝情让我们难以承受,是摧毁信仰道义的地狱之火,人人都想一把火烧了它;老布揣着卡迪的钞票去赌博,被告知钞票的发行银行破产了,只是几张废纸,再次反衬出卡迪坚守的信念和奋斗的成果是多么的虚幻;片子结尾,夜色中,老布在回程的船上,向着抗议他吵闹的人们开枪,寓意着被文明社会剥离的拓荒者,只能发出几声无谓的嘶喊;老布为卡迪定制的木质墓碑(写着上帝爱她,请带她到你身边)在船上被人随意踢到水里,而老布和几个乐手浑然不知,沉醉在自己的狂歌热舞里,寓意着社会如果失去了信仰和正义,人的存在也不过是一块随波逐流的木头,没有价值,没人关注,不知所终。 人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是梦想,是为了过上好日子的期盼,追逐梦想更需要坚定的信仰信念和个人奋斗,卡迪也做到了,这都没有错。但她做不到左右社会观念、社会道德。在残酷的自然环境和冷酷的社会环境双重打压下,个人对信仰信念的坚守和奋力打拼只是大江大河中的一朵浪花,一闪即逝。 我想说的是:个人目标的实现和价值的体现需要社会文明体系的承载,而社会文明是由多重体系构成的,法治与信仰是最重要的两大支柱,前者为根基,后者为枝干,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个人价值孕于其中,成长于其中。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如果只谈信仰缺了法治,则失了根基,个人的收获再多终将镜花水月;如果只谈法治不讲信仰,则失了活力,只剩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即便是强者也心无所系,惶惶无依,社会充其量是一架物质文明的机器。

 3 ) Random Thoughts

The dramatic twist is certainly shocking, yet still make sense.

Love the ending: such a difficult journey, such a challenging task, but what does it really mean to others? What place does it hold in history? Nothing. None. Not worth mentioning. Her name drifts away with the river, and he is thanked shortly and then carries on singing the ridiculous song. Life goes on as usual.

Btw, how can Hilary Swank always be so masculine? Also, are the last few minutes of Meryl Streep necessary?

 4 ) 这样的片子给7分 那样的装逼犯们 你们好吗

很棒的片子 给了7分 装逼犯们你们行你们拍去 臭不要脸 以后选片得6分到10区间了 这样的的西部片给7分 各种逼格评价 结构 人物 手法 臭不要脸!!! 诸公得看这部片,扎实不错 评价完毕~ 不是所有西部片都要拍成姜戈 8恶人拿起枪的简居然给6分 简直吃了顿好饭还不愿意赞美厨师,臭不要脸!误导大家选片 什么玩意,凑字140~~~~~~~~~~~

 5 ) 我理解能力有限,求解

偶尔写写影评,让我看了以后有解不开的心结的,为数不多
可能是我真没怎么用心在看这电影
或许是因为希拉里的出现,老让我将她和汤米vs她和伊斯特伍德去了。
汤米是想效仿老伊用这种女汉+老汉的背推式冲击奖项吗?看来并不是很成功,人物刻画上确实薄了一点,没有冲击感和代入感。
希拉里自杀我是能理解的,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大龄未嫁女青年,特别是电影里明显刻画出的就是一个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甲壳类女人,最后的希望和底线突破后,自杀是必然的选择。
作为汤米的转变就有点唐突了,如果希拉里的死对他进行了强烈的冲击,有负罪感,那一开始就不会走。如果走了,三个女人跟上来,即使河里救出来他也有大把的机会走掉。心理转变刻画的不明显。

其实我真正想知道的有两个问题
1。疯掉的人到底有几个?车上那三个?玛丽最后疯没?乔治在玛丽死后疯没?

2。酒店的人该不该死?酒店有几个服务员?烧的时候来投资的客人到了没?我看食物没动,猜想是没到。你们怎么认为?

3。玛丽是怎么跑到西部去的?我的猜想是路上她告诉过乔治,然后乔治觉得Hailee Steinfeld演的小服务员有玛丽的影子于是用玛丽的故事告诫她:长大了千万别相信男的说他在西部有农场然后就嫁过去了,因为他多半农场都还只是个梦想。玛丽的姐姐是嫁到别的地方去的,她估计也是嫁到西部去的。乔治对玛丽说他当过一次农民,然后受不了枯燥的生活有一天就那么离开了,玛丽第一句就是反问:你就那样抛弃她了?她马上假设的就是乔治之前有老婆然后跑了,人很喜欢影射自己的故事。那么很可能玛丽嫁西部去了男人就跑了,所以单身。

顺便说一下,这不是大地惊雷前传。Hailee Steinfeld这部小服务员名字在imdb里面是Tabitha Hutchinson,而不是大地惊雷里的Mattie Ross。有点可惜。

4。学挖掘机哪家学校好?

 6 ) 写了很多自己观影感想

        片子的西部风格不太浓,反而有点文艺,感觉用当时西部背景,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状态和态度。

        片中,男人女人的一些处世以及当时当地社会习俗,造成了悲剧连连,而每个家庭的家事,男人表现的一点不像男人,推脱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任凭悲剧事态继续发生——
        在当时男人地位比女人吃香,很多事都是男人出任,女人主内,剧中三个精神女人的丈夫在很年轻的时候便把他们的妻子从家乡接到自己的房子结婚生活,而仅仅是繁冉和身体寂寞所需,以至造成女人精神在出现一点问题前兆的时候,男人自己承担精神科医生工作,用拳头、绳子,治疗女人精神问题。直到最后完全成为自己不愿处理的累赘时,去向当地唯一可以讨说法的教堂牧师商讨如何处理,牧师的答案是把女人送回她们自己的家乡,需要这三个男人们出一位来护送,但是居然有一个男人害怕的像现在社会上吃完饭后怕结帐一样,最后是由我们女主角勇敢的承担,而女主角的这种做法,以及她以往正义秉直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旁人无限的数叨和30岁仍然老处女的结果,然后我们的女主角开始上路了,,,,
         途中救下了男主角,是出于路上自己应顾不来的原因,需要男主角陪伴一起护送,而男主角恰恰是被三个女人其中的一个丈夫,用以多欺少的方法,把脖子套在树上无法行动,才被女主角救下,之后他们便踏上征途,先是去三个精神女人家中接出来,然后上路解决各种纠纷困难,最后马上到目的地时女主角可能是出于当时社会对她这种做法的影响,和对以后生活的绝望,加上自己30岁处女膜被男主角帮助实现打开了,种种的原因,让她感觉自己的多年愿望已经达到,一路上又看到三位精神女人的结果,而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感到没什么意思,所以自寻短见了,真遗憾。替男主角老头感到遗憾。
        最后男主角极力的完成任务并获得应有的宝贵的经验值。

        感觉当时社会完全是无能者当道,太失败了,女主角有房有车(马匹和骡子)有存款,家务厨艺会碳琴,可谓四通八达,还有第一次的纯洁,却被不只一个男人决绝结婚要求。
       男主角一路上勇敢经验仁慈,在当时社会算个好人了,就是人老点,却让当时的人们感觉比不上剧中三个精神女人的丈夫。
        太可悲和讽刺了。

 短评

绝望大西部,即便人性不得已逐步丢失,却也能义字当头群魔舞。追马印第安,决斗爆头男,竖坟鬼打墙,火烧资本家……写实过头,凶残过头。既疯癫又理性的女性视觉戛然而止,墓碑漂走。叙事角度比较奇怪,画面极美

8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前半部罕见地展现了西部历史征程中的女性血泪之路,后半部却意外地转化为男性视角完成叙述。隐藏其中的女性,从轰轰烈烈的抗争到悄无声息的湮没,正是一种刻意的历史书写方式的牺牲品。

13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皮相清淡,滋味醇厚。

15分钟前
  • viennavirus
  • 推荐

低于预期

16分钟前
  • ᠴᠣᠭᠲᠤ🔒
  • 还行

除了“勇气责任承担沉默耍酷”这些惯常西部片元素,还有《大地惊雷》式的落寞情怀,从女人到男人的视角切换在内容上也是一种传承和洗礼,最终落脚点应该还是对女性的讴歌和慨叹。但要论及好看,估计还得要昆汀那种,更痞更狠更血腥更多些出人意料才行。

19分钟前
  • 狄飞惊
  • 还行

汤米·李·琼斯制/编/导/演,“six Oscars among the three actors”。蛮荒,灼人。可惜我电影节太累不在状态,未来补过吧。

2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今年至今为止看过最好的一部电影,强大的精神核心与悲凉的进程让人浑身无力,然而又充满对幸福的渴望。

27分钟前
  • 暗地妖娆
  • 力荐

想做的是反类型传统,能力却相当有限,每场戏都像火纹随机触发的队友亲密度对话小剧场,全片下来几乎没有几场戏是连贯顺滑的,配角也没有一个出彩。

30分钟前
  • 字母君
  • 较差

不合逻辑的(什么)鬼(的)故事。

31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很差

剧情让我想起了去年兰兰改编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历经磨难的美国西部到东部的穿越之旅,西部与东部的对比,凸显了那个时代西部开发的艰辛。汤米李琼斯与斯万克的表演真挚动人,火烧旅馆、舞蹈与枪声有意思,摄影和配乐使得这个作品更加深情悠远。

32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怪里怪气,女主死的戏乱来

34分钟前
  • 巫眠
  • 还行

非常散乱和突然,前半段差点睡着,斯万克阿姨怎么现在都是野猩猩角色,即便如此也不能刷脸就直接跳过人物塑造和刻画啊

35分钟前
  • △4v5ki
  • 还行

三星半。一个老混蛋和一个女汉子护送三个疯女人穿越西部的故事。汤米·李·琼斯出演的影片我看过不少,但他导演的影片我还是第一次看——虽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导演作品了,而且他导演的影片口碑普遍比出演的影片口碑好。汤米·李·琼斯是一个不错的导演,沉稳、扎实,但缺乏惊喜。 斯万克,女汉子专业

36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大叔就不能让swank像大地惊雷那样走完全程么?中途刮掉扣分

41分钟前
  • 推荐

摄影超赞,许多场景拍得跟油画似的。本来还指望能更深一步的挖掘斯万克和老李头间的关系冲突,没想到在一场宿命的交接后却留下了老李头一个人独自前行。西部拓荒期女权意识的觉醒,该讲的基本都讲到了,但总感觉差那么一点点冷静的爆发,而非愤慨的发泄,结尾试图补救的舞蹈与枪声终归也已是力不从心。

44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很感动。景观级别的摄影。比《三次葬礼》更加沉稳忧伤,撼动人心。琼斯老爷扎根西部拍摄公路片倔脾气真不简单。马可•贝尔特拉米的配乐非常优美。

47分钟前
  • 小A
  • 推荐

6.8 影片没找到自己的叙事重点,其一是对几个女性角色背景的铺垫逻辑稍显混乱且效率低下,其二呢影片通过一个令人震惊的转折从前两幕的女性视角转换到男性视角,但这两个视角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涵特征,造成了一种很强的割裂感。但影片所要维持的情绪是连贯的,一种被抛弃的落寞情感。

52分钟前
  • JoshuaLi
  • 还行

西部女性的悲情史诗!挺写实的风格,摄影给人一种绝望之感,这样荒芜的平原与大漠,这样一群人,尤其在女主自杀后更显出是宿命更是那个时代的残酷与无情。

55分钟前
  • 逸宸
  • 还行

开场很有味道,可惜越到后面越平淡了。

5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结尾还不错,感觉导演也蛮自恋……说实话这种片子你不能要求它多有创意。感觉汤米大叔上一部因为编剧强大所以还是蛮不错的。话说结尾梅姨一出来真是强戏啊(俩人演过couple的所以怎么看怎么歪呵呵呵)

1小时前
  • 胤祥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