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记录片英国2015

主演:内详

导演:BBC

播放地址

 剧照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2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4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5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6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4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5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6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7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8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9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3 17:16

详细剧情

  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但是,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参加试验的老师和学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有什么体会?  首先,作为试验的一部分,中国老师接管了一个由50名学生组成的9年级的班。  这些学生在四个星期的时间里,要穿统一的校服,每天早上7点到校,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中间有两次吃饭休息时间。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升中国国旗的仪式。  而课堂上主要以记笔记为主。同时,还要参加集体练习。学生们还要负责打扫教室等。

 长篇影评

 1 ) 和优秀相比,我更愿意幸福——关于中式教育“全面获胜”的反思

《中式学校》做了一个社会实践:让四位中国老师到英国的中学教授50位九年级的学生,与英国老师教授的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在考试结束后,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的成绩完胜本校接受英式教育的学生。

在结果上看,中国式教育确实是赢了,可纪录片通过记录课堂的过程以及学生和老师面对这种跨文化教学的感受和评论,展现了很多现有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难题。

先从这个结果开始提问,学生在成绩方面的完胜就代表着教育的胜利吗?现在的中国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价值一元化。大部分学生和老师都追求“成绩”本身,可教育从来都不是“学习成绩好”就够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想象力,自主决策能力,挖掘自己多方面发展的能力都被忽视了。

很显然,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绩点高的名校学生就业困难;不然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们生活中应该充满快乐;不然不会有人因为压力和环境的压抑得抑郁症或者自杀。

在影片中,英国学生大部分觉得中国式教育使他们感到不自由不快乐,而英国校长也在最后说学生虽然获得了好成绩,但是“孩子们失去了童年,像活在地狱中”,应试教育与快乐教育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成绩优秀到底是否标志着教育的成功,这不得不引起观众的深思。

英国本土教学和中国式教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英国学生和老师比较重视个人自由,所以在课上可以随意发言,可以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中国的学校则重视集体利益,个人主义的人往往会被批判,扰乱课堂秩序的人会被集体谴责,个人的利益要为集体的利益让步。英国式教育注重小班化教学和因材施教;中式教育则注重高效教学和教师单方面输出。

影片通过跨文化的对比,形成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因为教育观念的差异形成了戏剧矛盾。

因为纪律和老师的权威在中国被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高了,学生要跟着老师的速度,听得懂自然好,如果听不懂则需要课下自己消化,否则便会成为“差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赛道上失败。

可以说,中国的教育更加理性化,就像影片中说的,中国的学生像机器一样,不断地接受和重复,老师则是更多地单方面输出知识,这其中感性的人文关怀的东西少了,学生往往不喜欢上学,很难感受到“寓教于乐”。

英国教育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也不逼迫学生吸收知识,因为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学校是很快乐的。

两种教育方式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中国的学生在学校是不快乐、艰难的,但是中国学生往往能获得好成绩,更加有纪律观念,更能面临环境所带来的挑战;英国的学生在学校很快乐、自由,但是在学业上却远差于中国学生,也不太有纪律观念,比较个人主义,但也因此更加有活力和创造力。

面对两种迥乎不同的教育方式,观众会产生认同感,但也很难说哪种教育方式就更好。中英两国的国情不同,人口状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小班化教育、因材施教和快乐教育在中国实行起来很困难(不过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小班化教育和快乐教育了)。因为学校少,学生多,又迫于升学和就业压力,应试教育这种高度理性化的教育仿佛就是最高效的。

这种“单方面输出”的教育方式也许会在未来——中国的学生数量明显下降,教师数量增多而学生不足的情况下得到明显改善。

影片表现了文化差异和教育问题,但并没有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

我想,作为在高度理性化、高度重视考试成绩教育的时代生活的我们,应不该放弃人文主义思考。我们要清楚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社会上的工具,我们受教育不是为了成为工业社会大机械运作的一个螺丝钉,我们还要永不放弃地“认识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时候和优秀比起来,我更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2 ) (ZZ)只有一个人说出了真相

说得都是我在叛逆期的内心独白~这个英国学生洞察力不错啊,展开的话简直不是教育话题

我平时是非常用功的学生

但是在中式学校,我就是没有用功

这是一种完全的性格转变

你可以反抗某种东西 特立独行

bohunt的社会教育

会鼓励你产生自己的观点

而不像中式学校

永远都遭到DC

这是典型的中式课程

告诉你事实 它们就是对的

因为它们是更有权威的人说的

老师 之后是校长 然后是ZF

你觉着平等很重要吗

共产主义就是平等的内容 并且运转的很成功啊

我觉着中国的教育体制就像流水线

最终得到很多同样的热衷工作的聪明孩子

我认为 这有其适用之处

但我不确定会完全适用于英国

我接受我之为我

导读

因研发蓝光LED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于2015年1月在东京的驻日外国记者协会举行记者会,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他抨击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他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

他是一个非典型的日本科学家,出身普通渔民家庭,考试能力也平平,上了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动手能力非常强,自学能力也十分强,对物理学具有深刻的理解,但他完全是靠自学而来的。他读的德岛大学甚至没有物理系。他这样的人在日本饱受压制,他对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批评,也是言出有因。

一、东亚教育:效率低下,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东亚的教育体制是比较特异的,经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赞赏和局内人的诟病。日本的教育体制已经相对算这三国里比较宽松的了,有些国家就别提了,老师、学生、家长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至于韩国也是以极端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闻名的。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 Yonsei University)总称为”SKY”,韩国最大规模企业的总裁们,70%是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而80%的司法机构公务员来自这三所大学。

韩国孩子几乎都要上补习班,2009年韩国补习班获利总额约73亿美元,这比三星电子的盈利还多,教育支出庞大是韩国人不敢生育更多孩子的最大原因。2012年,经合组织进行了”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在数学和阅读项目上,韩国学生在所有成员国中排名第一。但是,这项成就是以相当低的效率取得的,有评价说: “这些孩子是靠双倍的努力加双倍的花费……才得到这样的成绩。

为何东亚会有这样的教育体系呢?我觉得,是因为东亚国家在现代教育体系本来就有的普鲁士的基因,再加上了东亚儒家和科举传统。 而对于有的国家来说,可以说又加上了苏联式教育的实用速成导向和思想灌输功能。

二、东亚教育具有循规蹈矩的 “普鲁士基因”

在十九世纪之前,教育其实是个类似手工业的学徒制,不管是东方的私塾还是西方的家庭教师。但是随着科目的增加和对受基本教育的劳动人口的需求,出现了所谓的 K-12(也就是我们亚洲的普通中小学)教育制度。

现代各国的标准教育模式,是我们已经以为天经地义的几个基本要素:

早上七八点钟走进教学楼;

在长达40-60分钟的课程中全程坐着听课,在课堂上,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

穿插在课程之间的有午餐以及体育课的时间;

放学后,学生回家做作业。

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同样,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成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课程单元”。

这个模式,是在18世纪是由普鲁士人最先实施的。是他们最先发明了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

当然,普鲁士教育体系在当时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这样的教育体系让上万人成了中产阶级,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要在普鲁士王国实现人人都接受教育的目标,最经济的方法或许就是采用普鲁士教育体制。

然而,该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不过,在19世纪,高水平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也许不如思想上服从指挥、行动上掌握基本技能那么重要。

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基本照搬了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就像在普鲁士一样,这一举措能够大力推动中产阶级的构建,使他们有能力在蓬勃发展的工业领域谋得一份工作。除了美国,这个体系在十九世纪也被其他欧洲国家仿效,并推广到欧美以外其他国家。

但是,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相反,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不幸的是,普鲁士教育体的目标与这一社会需求恰恰相反。如今的教育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异常美妙的多样性与细微差别,而正是这些多样性性与细差别让人们在智力、想象力和天赋方面各不相同。

三、普鲁士基因以外,东亚教育还深受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影响

东亚三国在19世纪末为了追赶西方列强而开始引进这种现代教育制度时,又不可避免地由于自己的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而对这个制度作出了潜意识的扭曲和偏重。

1、对大学入学考试和科举制度的混淆

东亚国家对大学入学考试,总是会和他们长期的科举传统混在一起。古代社会对创造力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科举是个很好的制度,以最小的冲突完成了社会管理者的选拔,且完成了一个以智力取代门阀的准绳的建立。

如果要和科举模拟的话,现在的对应物应当是公务员考试或者某些大公司的入职考试。因为这些考试和科举一样,是需要选拔出已经训练有素的成年人,马上就可以从事某些工作。

而大学入学考试,目标则是要选出可塑性强而又有志向者进行下一步的教育,这样的人要好像从熔炉里取出的液态玻璃,可以旋转拉长,可塑性极强。而科举考试得到的人员,则要像上了釉彩的出窑瓷器,马上就可以使用,但是如果你做什么改动,不是破裂就是刮伤。

此外,考试是个用处非常有局限的工具。古代的科举对人才的遗漏尽人皆知,而现代不管哪种考试,能考得出考生的兴趣、志向、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哪些呢?即使是已经看起来最客观最可衡量的数学考试,也会遗失很多东西。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举了代数为例子。在学习代数时,学生们多半只专注于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考试的内容仅仅是各单元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考生们只记住了一大堆X和y,只要将X和y代入死记硬背的公式,就可以得到它们的值。考试中的X和y体现不出代数的力量及其重要性。代数的重要性及魅力之处在于,所有这些X和y代表的是无穷的现象和观点。

在计算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时使用的等式,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太空的动量;同样的等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拋物线的最佳路径,还可以为新产品确定最合适的价格。

计算遗传病患病率的方法同样可以在橄榄球赛中用来判断是否应该在第四节发起进攻。在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代数视为探索世界时简单方便且用途多样的工具,反而其视为亟待跨越的障碍。

所以,虽然考试是很重要的,但是社会必须能认识到考试的极大局限性,并削弱它在选材中的位置。

美国的教育制度以双保险的方式抑制学生在在考试上过分浪费精力:其一,SAT的考分只是录取考虑的诸因素中的一项,过于重视SAT是不明智的;其二,SAT每年有6次报考机会。

台湾、中国的教育制度则以加倍的方式促使学生浪费青春:其一,联考分数是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其二,联考一年一度。

2、东亚国家对复习的过度重视

2009年释出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中国学生每日学习的时间最长。各国学生所学内容的多少相差不会太大,那么如果学习时间过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复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这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大手段。

说起复习的重要性,人们经常会引用”学而时习之”, 这个”习”就是复习。但是,孔子时代与今天社会有个巨大差异,是学习的内容。孔子时代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礼”,扮演者唯反复演练才可达到效果。

但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演化到近现代,学习的主要内容由”礼”转变为认知。认知是拓展和变化的,其本质是创造或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教育过度强化复习,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

而且,正如保罗葛兰素所说的”即使在最好的高中里学到的知识,和大学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以文科为例,那几本高中需要反复诵读的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和随便几本大学历史系必读书比起来如何?至于数学呢,即使是中学数学都掌握很好了,还没有学到十七世纪就出现的微积分。

何况,随着知识的爆炸,1900年所有的数学知识可以塞进1000本书里, 到2000年已经需要10万卷书了(德夫林《数学犹聊天》)。可见,花了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几年时间反复学习这么有限的知识,是多么低效的学习法啊。

这几年有个流行的一万小时理论,对反复练习好像是个理论上的支持。但是,这种论述的多在【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但是,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创作、管理等作用就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其实,这一点反而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钢琴小提琴这类技艺的训练在西方业已式微,而在东亚国家却大为兴盛。

这类十九世纪就已经蔚为大成的技艺,特点是难度训练阶梯比较固定,知识总量也已经限定,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而且学习的进度,又可以通过曲目难度或考级来衡量。这正好切合了东亚偏爱的学习法。

所以东亚国家这些琴童家长,多半既没有音乐爱好也不了解古典音乐背景知识,却让孩子花了大量时间练习,其内在出发点,就好像著名笑话中那位因为路灯比较亮,就只在路灯下找钥匙的愚人一样。

3、平均主义和匮乏心态的影响

很多对联考的辩解,都是说,虽然联考不尽如人意,但是是最公平的。这是儒家传统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公平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为了公平,就反而一刀切压制了不同类型的人才发展途径,那就很可悲了。东亚国家的人口基数那么大,这种人才浪费的机会成本也是高得很难估量。

举个其他国家的例子。欧洲学术界有个比较,像英国和德国都算是古典学术的学霸类国家,但是英国这方面的人才要出色不少。究其原因,反而是因为英国的教育制度不够公平。 英国有一些中学进去后由于传统原因,上好大学的可能性非常高,这样里面的学生很早就可以不慌不忙地淫浸在庞大的古典学术中。

反过来,德国比较公平,所有学生上大学都要通过考核,这样,学生反而要花更多精力在通用的备考科目上面。结果英国这种表面的不公平反而有可能造就优质人才。

这就像彼得·提尔的《从0到1》中的举的商业上的例子,表面上完全竞争好像比较公平,实际上参加这样竞争的企业利润会变得像刀刃一样薄,朝不保夕,只能顾着眼前利益,不可能对未来做长远规划。

而类似谷歌这样的垄断企业,因为不用记挂着和其他企业竞争,反而可以由更大的自主权关心自己的产品和做各种长远得简直不靠谱的计划。所以学生如果长期处在考试的竞争压力下,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长远的自我成长计划,而只能把心思集中在将会决定一生道路的一次次考试上。

另一方面,东亚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的学习卡位战和争夺战,其实质是对有限的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争夺,这个并非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为何这个地区的争夺会达到这样的火热程度呢?那也许要归咎于长期物质匮乏导致的稀缺心态。

去年大热门的《匮乏经济学: 为什么老是在赶Deadline? 为什么老是觉得时间和金钱不够用?》指出,当人陷入稀缺的状态(物质或是时间)时,稀缺会俘获大脑时,人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而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我觉得稀缺是东亚民族特有的状况。因为这些国家几千年来都是水稻密集型种植经济,一方面是可以在同等耕地情况下养活更多人,一方面当然是需要付出更多劳动和忍受更大拥挤。到了十七世纪后,就都陷入了内卷化的陷阱。

就以日本为例,15至19世纪,日本人口波动在1000万到2000万之间,约为英国同期人口的四倍。庞大的人口赖以生存的适耕土地,面积仅相当于英格兰的一个县,生产力却又不及英格兰的一个郡县。所以在德川时期,为了维持生存,日本人不但把勤劳节约发挥到了极点,甚至有两个匪夷所思的现象。

一个是日本政府出面来鼓励溺婴,以至于300年间人口零增长。另外,因为宝贵的土地不能用来给家畜提供饲料,日本人系统性地取消了车轮和家畜的使用这两项基础性农业技术,其结果呢,来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把鼻子保持在水以上,只要发生意外灾难或意外支出,就可能惨遭溺毙。这种东亚民族特有的匮乏和焦虑心态,不管是东南亚的土著民,欧美人,甚至非洲人,都无法理解。

所以对于教育资源,如果是狭义地理解为配备良好的教室、高阶教师之类的,那确实是有限的,对于长期处于稀缺的心理状态的东亚人来说,是一定要参与争夺的。

但是,实际上,孩子要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志向和视野的潜移默化,那根本和那种”你上了这个学校我就上不了”那样的零和博弈无关了。

而且,如果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也许从长远来看,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那就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

4、工业化追赶带来的心态

影响近代工业化的起源在西欧,所以他们不管是经济社会还是教育体系,都有个比较和缓的自然进化发展期。而东亚国家是被裹挟进现代社会的,为了赶上其他国家,在工业体系上无一例外的采取了国家层面上有计划的指导下的发展。日本的工业化要归功于通产省的官僚们,韩国则是政府支持几个财阀来配合整个发展计划,而中国现在还有那么个五年计划在指导。

这种国家级计划是建立在十九世纪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其内含的想法,是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因而可以通过科学的考察而预测出事物将来准确的发展方向。

这种想法运用在教育体制上,就是假定某个机构可以准确地预测某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某种考试可以选拔出什么样的人才等等,这种自信令人细思恐极。

而具体到学校和学习的具体操作上,为了适应工业化的人才需求而专门设立的东亚教育制度,比起自然发展的西方体系来说,更有工业化追赶期那种对效率的疯狂追求。这样,这些后进工业国的教育体系,反而比前驱工业国更像工厂的流水线一些。

在二十世纪初,泰勒制(Taylorism)在美国产业界盛行一时。泰勒认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为此,他采取了制定工作定额、选择最好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等。

这就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有人形容,在实行泰勒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泰勒理论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是”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效率的主要法宝。现代最著名的泰勒制工厂莫过于富士康了。从报道中大家也可以猜想到这种高压环境对工人心理的影响。

而如果把东亚教育制度和泰勒制工厂来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制定很高的学习量和需要考核的大量知识点、选择成绩好的学生组成重点学校、全国统一的考核标准、大量考试形成的刺激性奖惩、还有学校内部的各种打鸡血活动。学校目标也是要发挥学生的潜能,每一分钟都要致力于得到最好的成绩。

所以批评这种教育体系的人经常说,孩子好像是流水在线的工业制品,或者说,学生是老师的童工,他们的成绩就成为老师的绩效,所以师生的利益关系经常不是一致的,是相反的。这并不是简单的激愤之词,而是有一定的内在逻辑。

当然,因为东亚国家的勤劳传统,孩子们这么辛苦,如果确有效果,也不是不能接受。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有效性上。

这种教育上的泰勒制,本质上是把学生当成体力工作者来对待。对于体力工作者,因为他们的工作状态是可见的,所以工厂管理比较容易,对他们的要求是”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对的事情”。

而现代学生呢,我觉得更像德鲁克所定义的”知识工作者” (知识工作者不生产有形的东西,而是生产知识、创意和信息,谁也看不出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而且从培养目的上也是要大多成为知识工作者。学生时代的真正成果,不是他们交上去的作业和考卷,而是他们所真正学习到和思考的内容。这些在技术上是无法进行严密的督导的。

所以要成为好学生,不是像体力劳动者一样忠实地完成老师的作业,而是要像知识工作者一样,具有有效性,也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好学生一定得做到:要自我决定学习的侧重,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度,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这就需要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所以,悲剧的是,由于东亚教育体制的工业时代基因,他们是用训练体力劳动者的做法,来培养他们心目中未来的学者和企业家,这不免就南辕北辙了。

四、东亚教育急需改革,却越发走向僵硬

东亚教育体制长期以来是利多于弊的。在工业化时期,可以为新建立的工业短期造就大量可堪一用的工人和初级工程师。所以东亚各国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这种教育体制有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演变,这种体制就变得越发不合时宜。

这一点可以模拟成苏联时期的重工业。在这种体制下,采煤业是为了冶钢,冶钢是为了机械业,而机械业又是致力于生产采掘和冶炼机器,这样形成了内部的自我循环,而无视市场和竞争的实际需要。这种重工业在苏联的工业化时期, 确实制造了大量本来缺少的工业制品,很有用处。但是到了某个发展阶段,其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到如今,苏联这个曾经的第二工业强国,他的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还有什么价值呢?同样,东亚教育体制曾经批量培养出的大量标准化人才,不是也将会在新时代里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么?

更有甚者,为了脱离这种体制,很多东亚家庭送了孩子去欧美留学,可是除非他们留在国外,如果回国就业,海归们还是要以他们毕业的各种学校为求职砝码,这就又陷入了比较学校名气的漩涡。就好像中世纪时印度很多低阶种姓为了摆脱种姓制度的压迫,皈依了外来的伊斯兰教,但是在无所不在的种姓思想下,穆斯林也被视为一种种姓,同样还是陷入这个等级体系之中。所以托福、SAT这些美国考试制度, 在东亚也无形中被融合到富有东方风情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的体系里。

这种体制由于造就了多个既得利益阶层,所以很难撼动,甚至会像上面说的苏联重工业综合体或印度种姓制度一样,”病得至死方休”。苏联时期的重工业不停地制造对社会无益的武器,形成一个利益相关势力,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直到整个国家体制崩溃。而印度种姓制度,从佛陀时代就饱受批评,却一直祸害了印度几千年,直到今天还是印度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就是因为背后有大量的高种姓的既得利益者。

东亚的教育体制呢,一方面,养活了庞大的低效率又思想陈旧的各类公私教育机构(这一点类似苏联工业集团),另一方面,通过对学历的看重,占据社会中高阶层的,多半都是最适应这个体制者,而这个阶层又通过在应试教育上的更多支出,保证自己的下一代在这个考试体系中也能脱颖而出,从而把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又传给了下一代(这一点又有点像种姓制度)。

这个急需改革的体制,就这样在各个社会集团的共谋下愈发僵硬了。

 3 ) 令人失望的BBC

客观说,片子反映了很多中式教育的问题,本人更不想为中式教育辩护,问题太多都不知从何吐起。在此只是想谈点BBC拍摄令人不愉快的地方。

1.名字叫纪录片,但实则是真人秀节目。纪录片的风格应是客观叙述,冷静观察,不轻易做价值判断。真人秀意味着,所有摄像头下面的人都是意识到自己入境,所以会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他们会以什么举动出现在镜头前,其实是会自我印象管理的表演成分。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有意识的选择自己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PS:5名能全英文授课的老师,背景又这么牛,显然对文化差异是有心理准备的,我不太相信他们傻不拉几的什么不合适偏说什么,当然这也侧面说明这几个老师无法代表中式教育,他们是中式教育的佼佼者。)
2.价值预设太过明显。价值中立据说是神一般的存在,只能当是神话来理解。话虽如此,但我们还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BBC也免不了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价值中立是指在选题上可以有自己的价值预设,比如你可能觉得英式教育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中式教育泯灭人性,所以你为了实现你的这种价值预设,选择了这样的议题是可以的。但是一旦开拍,就不能再用这样的价值预设来解释镜头里的一切,而是客观冷静的记录一切,解说词更是要避免出现价值预判的内容。至于你想要的效果,自有他人评说。
比如开篇的,“这是一个基于高压学习和残酷竞争的无情的学习制度。”“也是新激进制度实行的第一天”、“中式教育是基于学校权威、纪律和残酷竞争。这是英国主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类的句子俯首即是,权威、学习压力、残酷竞争、无情的学习制度这都什么词,并不是说他说的不是事实,而是还没开始就已经下结论了,带着这样一种眼光看中式教育,即使有优点也会视而不见的。反复提及竞争、压力和名次,而不是把这些放入中国的环境中理解,就会非常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3.比较的意义,任何教育方式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直接移植中式教育到一个没有任何中式思维的学生当中,当然会出现冲突。任何两种文化背景下,都会出现这类冲突。然后把这种冲突放大,说成是中式教育的失败。在两种文化对比时,在这里显然是英国占尽优势。(就好比正弦余弦的讲解一样,英国老师明显有本土文化和语言上的优势)顺着这种逻辑,他们想黑哪个地区或民族,都可以跟英式做个比较。
所以至于选了哪些老师,选了什么学校和哪些学生,所以测试结果能否反应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对比,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种对比本身没有意义。
4.班级人数,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而不是一个优秀班级的必要条件。谁都懂班级人少,教学效果好。当英国有条件实现小班教学时,还特意改成50人一个班,再做测试就显得不厚道了。
5.剪辑的选择性问题。一个视频的剪辑和编排,其实反映了导演想告诉大家什么。太明显了,故意丑化中式教育和突显英式教育的自由。

以上是看了第一集后的部分感受。至于有人说什么,有本事你去拍啊之类的神逻辑,我懒得回应。

 4 ) 那时我还在腐国

前几天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完整版,今天在中文网站上找到了,看了一下,还是很喜欢的。还有两周就要结束我在英国一年的研究生生活了,基于这一年在英国的生活经验,看完这个纪录片,有一些想法想表达。

1.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对比中国,英国的孩子们兴许初中高中都不如我们学生成绩优异,但是相比较在英国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的英国人,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远不如英国学生。

中国孩子在大学之前接受了很多强制性教育,很多人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为什么到了大学之后,我们的学生懒散,逃课,不上进?以至于很多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依旧没有竞争力?

我觉得,正是因为中国学生在大学之前被束缚久了,在我们进入大学后,开始补我们以前没有的美好时光。相反的,西方的孩子在大学之前压力相对于我们是小的,进入大学大部分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所选择的科目。同时,在大学中他们也可以发展更多方面的能力,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所以他们大部分更认真,会努力去学习他们喜欢的科目,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2. 英国的孩子并不是把上大学作为一个必须的事情。
就我现在所在的英国学校来说,英国本地的研究生学生的人数远少于中国,德国等其他国家。我承认中国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学生在很多课程上面成绩很好,但是成绩好就代表了一切么?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相比西式教育,中国在’理解’方面下的功夫并不足。以我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经验而言,高中的那些数学知识当时我也学得很好,但是高考之后,很多东西真的就还给老师了。

3. 中国老师所树立的权威在英国学生,甚至成年人里并不算什么。
我们从小被告知要听老师的话,按照学校老师教的去做。上课安静,做笔记,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复习。而英国孩子呢,课堂环境更轻松,授课进度相对较慢,学生们可以讨论。而影片中中国老师常说的就是’听我说’,’抄下来’,’记住’。可能我们都习惯了,但是请回顾我们所接受的义务教育,你觉得你对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上批评学生,罚站,留堂,请家长```我不是全盘否定中国老师,我也承认我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课程成绩普遍比英国孩子好,但我们真的在步入社会后更有竞争优势么?

4. 有一片段是讲中国数学老师在教授三角函数,下面一小姑娘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呢,以后我们要用这些三角形做什么呢’,旁边的女生也附和说’我们应该学怎样缴税’。其实以前我也产生过这样的想法,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一些我们以后生活并不会用到的东西。我来我想明白了,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变成数学家,但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培养了很多能力,并不只是学到了数学知识,而是产生一个思维模型,引导你去如何解决问题。说白了,很多课程的内容或许我们会忘,但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的逻辑思维,思考事情的方法,或者是处理事情的态度,都在慢慢变化。

5. 文化差异。
中英差异不止在教育方面,社会背景,国家制度等等因素混杂在一起,使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特性。我不认为完整的中式教育在西方有推行的可能性,或许有些方面可以被借鉴,但大部分是要因材施教,审时度势的。相反,我们国家在前些年一直推行西方教育,也不是全部都适合的。

BBC这种纪录片还是很不错的,让大家都可以互相了解。以客观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不夹杂任何主观因素。影片的观赏度还是很高的,继续期待。

 5 ) 教育的背后是尊重


我同样是接受我朝填鸭式教育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人就国外的文化教育洗过我的脑,但莫名其妙的就是从小开始就一路在内心琢磨一些问题,从小学就开始纠结为什么考试排序题正确答案就一定是先刷牙后洗脸,我先洗脸后刷牙又有什么问题呢?到后来奇怪这个公式为什么是这样的,学这个公式又有什么用呢?再到人与人的尊重难道不应该是相互的么,凭什么谁就应该天然地被尊重呢?为什么大家都要按同样的方式去生活呢?

就这么一路纠结着高中毕了业,考上了我朝所谓的985、211,调剂到了自己完全没选过也没想选过的专业。现在很感谢这个给了我很多积淀的专业,感谢学院踏实有风骨的教授们。这些是我意外的收获,但实际来说,任谁都还是希望学的是自己喜欢那个专业吧。可我们没有时间去发现发展自己的兴趣,因为那些都是不务正业。小时候是我爸在耳边跟我念叨那些是不务正业,随着慢慢的长大已不需他来念叨了,因为这句话会适时的自己跑出来阻挡,当你有一天你觉察到的时候只有一种好可怕的感觉。

回想高考生活,在我记忆里最鲜活的居然是跟同学一起翘自习课打乒乓球,数学课上跟人学着下围棋,当然还有深夜面对习题时的那种焦虑的感觉,那种你不知道自己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却不得不做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时时刻刻伴随着我直到现在,甩不脱。

毕了业做了一份与专业与兴趣都没什么太大关系的工作。奇怪的是学习的兴趣却越来越浓,麻省理工高数公开课,让我搞明白了很多一直学不明白的数学问题。现在都还记得自己跟老公现学现卖矩阵在生活中有什么什么样的用途时的那个兴奋劲儿,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发现数学的乐趣和意义所在。迷茫焦虑时爱看的星座运势跟一直在探索的适合自己英语学习方法念头碰撞出了星座运势翻译的爱好。

我花了六年时间去确定这份能养活我自己的工作以及与之相生的生活方式真的不适合我,付出的代价是长痘两年快毁容的脸和抑郁的倾向。有人说结婚是人生的一次重生,这句话对我来说是适用的。老公的包容和鼓励,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我可以从绷紧的橡皮筋状态停下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纠结,凭什么我去过我想要的那种生活,他就要顶着压力去负担我俩的生活呢?只因为我这根橡皮筋马上要断了,而他的弹力系数比我大吗?我无解。

我一路看着这个纪录片一路吐着槽,老公每每听到吐槽都半开玩笑地跟复读机似的回应我:“因为天朝人太多了!”

对于这个大环境我无力改变什么,我对这个国家能做的贡献能做的抗争,也许就是不带来生命到这个世界上了吧。也许当有一天人没有那么多的时候,我们能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彼此,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6 ) 随便乱写的感受

作为同时体验了中西方中学教育模式,现在土澳当老师的人,我森森的表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美国我不知道,澳洲的孩子除非到高三,被迫要考大学,其余时候都是绝对的快乐教育。但真的澳洲,或者英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差么?其实并不一定。

虽然从纪录片中,我们看到英国学生的课堂一团乱。但这种课堂一团乱的原因,归根结底叫做没有考试压力不足。而这种压力不足导致的不努力学习,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拿高考举个例子,国外的课程有很多分支。高考科目除了国内的理化生史地政以外,还有例如平面设计,经济,会计,法律学习,音乐演奏,甚至体育健康和烹饪学习。这就导致学生有很多的选择,也导致他们有一种“反正我以后高考又用不到这一门学他做什么“的思想。所以,在被迫必修以后用不到的课程,例如纪录片里面的科学课,甚至普通话课时,课堂纪律才会如此混乱。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正我以后高考永不到这一门学他做什么“的思想,中国学生没有么?高考报名理科的学生有几个是好好学习政治了的,又有几个报名文科的学生好好学习了有机化学?更不要讲那些不知道被丢到哪里去了的,象征性存在的音乐和美术课。不过是中国的课堂环境相对更加保守,学生们闹都是背地里使坏罢了。

再返回来讲,其实课堂乱不乱跟老师有关系,但跟你学校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关系。我本人曾经去过一个高等私校和一个平民公校教过书。在高等私校里面,大家都是家长花大价钱送来的,自然对自己的孩子和学校期望值都很高。只要老师要求,很少有不敢好好完成的。叫家长这件事情全世界都好使,只要是好学校的老师要求和家长进行一对一面谈,回家孩子板钉遭殃。上课敢过度讲话,叫出去罚站五分钟,在班里面子马上丢光。平民公校就完全不是这样。所有你在国内普高见到的,喝酒骂人,打架斗殴,旷课逃学,国外一样不拉所有都有。学生谎话连篇,张嘴胡来,骗老师骗同学,用歧视作为噱头博关注挤兑人,我全部都见到了。这种学校里面有没有好学生,听课愿意学习的?有。私校里面有没有混蛋?有。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趋势上谁好谁坏,还是一眼就看得出的。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在质疑这个纪录片的大设定。如果没有中考作为压力,没有环境作为推进力,我摸着良心说我变不成今天这个我。但是,如果只无限制的接受填鸭教育,用题海战术淹没对学习的热爱与激情,我也认为这是可悲甚至可耻的。其实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就好,压力里面没可能自主启发式教学,享乐里面也没可能高压灌输式教学,愿天下学校都找到压力与享乐的平衡点吧。

 7 )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输赢真的重要吗?

这个纪录片的概念真的清新脱俗,但看完之后不免有些失望。

四周的教学时间太短了,欠缺说服力;剪辑太过稀碎;太少的重心放在英式教学上;穿插的授课片段很难看出各个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

总之拍的太浅显了,剪辑就是灾难,而且这么好的概念,真的还能挖地再深很多。不知是剪辑的问题还是节目组能力的问题,整个纪录片看来更像一场“闹剧”,一直都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的状态。

我很希望节目能把实验的时间拉长,在其他国家开几个分会场或者从短短的四周里精细展开探讨,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短短的3集就像戏谑地开了个玩笑,令人大失所望。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拍的就像把小白鼠扔到火星上任其自生自灭,始终严肃不起来,也深刻不起来。好不容易有一些方面要切入讨论了,却又总是戛然而止。

最后中式教育赢了,但校长不过是耸耸肩,说:“我对结果并不惊讶,因为这些学生不管怎么教,都会表现的很优秀,这和如何教学没有太大关系。这的确能挑战最有能力的学生,但真的是好的培养方式吗?那对我来说不像是童年,更像是牢笼。”

真的是自命不凡吗?真的是高傲吗?真的是“输不起”吗?究竟哪种体制才是更适合学生的方式呢?我倒是觉得校长说的很对,很多人混淆了“输赢”和“是否适合”之间的概念。就好比比赛哄婴儿睡觉,把他打晕过去和慢慢安抚,哪种方式能让孩子更快安静下来?第一种胜出,但并不合适,也只能是短时的胜利。让婴儿安静下来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快睡着,但哄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孩子,而不是为了安静。中式教育在这方面出现了偏离,它选择了更快安静下来的方法,而不是对婴儿更有益的方法。教育的目的终究是育人,而不是攀比分数和成绩。

“中式教育基于权威、纪律与残酷的竞争,以学习为中心,英式教育则以学生为中心”。中式教育只是短时见效的,是短暂的胜利,我希望能听到更多人说:“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分数和成绩)的教育是更好的、更人性化的,它更能教育出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孩子”,而不是一味凭借暂时的胜利欢呼雀跃。

我希望有一天当中国的孩子疯狂计算一道题时,源头是对知识的渴望,而不是对考试的措手不及。为什么中学生总是称学习是束缚?因为中式学校只是为了填补知识而进行教学,而原本学习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好奇是学习的原动力,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知识的兴趣,也许他们的分数更高,但学习中鼓励自主探索和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真的必不可少。

输赢并不重要,考试分数的高低也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中到底学到了什么?中国式死板教学方法更像是一种高效的应付,而不能称之为“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这种方法学的快,但忘的也快。学习更重要的一面是教会学生面对生活、处理问题,而不是应对考试和提高分数。

另外,我很在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胜过几乎其他的一切。我并不讨厌学习不好的人,也不反感不爱学习的人,真正厌恶的是那些没有教养的人。很多人觉得中国孩子“讲理”,有“教养”,但我觉得中国孩子的“教养”其实是一种“惧怕”,怕老师、怕家长……因为教养更多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中国孩子还没厉害到“自学成才”这份上。很多人嘲笑纪录片中的英国学生“放纵”,不懂得“尊重”,但其实在更多中国学生的内心世界里,他们和英国的孩子一样叛逆。都是青春期,也都还是孩子,不应该有B站弹幕里轰炸般地调侃“哪国孩子高低贵贱”。

在我眼里,刷的题再多、高考成绩再高,没有教养都是一样的失败。我反感现在的教育,因为高考没有考过“素质教育”“教养”“尊重”……学校也没有教过,尽管这些是很抽象的词,但并不代表其不重要或不存在。也许纪录片中的英国学生是很“放纵”,但他们的学校有素质教育课程,一码归一码,有没有是一回事,其他都是后话,况且这些学生都是青春期精力旺盛的孩子,他们本没有恶意。素质教育在青年时期的影响并不怎么显现,但成年之后却极为凸显,既然有“素质教育”的概念,那它也一定有其正当性和重要性。现在的一部分网民素质偏低,就是教育失格的体现,“素质教育”,无疑会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

最后,放三组令我印象深刻的截图,分别是:①体育考试②中英文化和教育的差异③中国文化和教育 ⬇⬇⬇⬇⬇⬇⬇

👇关于体育考试

看体育课上的Joe感触颇深,英国的体育老师说:“你坚持下来了,你要为自己感到自豪。虽然你的体育不好,但你也有自己的长项。”而我想PRC的体育老师则会说:“你要减肥要多锻炼,你跑的慢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别的科目再好也没用,你要对自己负责。”两种说法没有对错之分,但英式教育不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每个孩子都能保持自信。我觉得走向成熟的表现是先建立自信而不是直接面对挫折,想学会游泳就要先有救生圈,而不是直接跳进冰水里扑腾。

👇关于中英文化和教育的差异

👇关于中国文化和教育

???

⬆“在中国,我很希望看到教育能更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还是那句话:生活中不只有学习,教育中也不只有成绩,教育的目的终究是育人,而不是攀比分数和成绩……

 短评

逗!我看英国的风评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这帮孩子很丢人一幅未来药丸的哀嚎,国内看客非要说这是在黑中国教育是未免太自我中心,拍这个不便宜的好吧,人家只是为了反映自己社会现状引起自己民众的思考,谁没事儿砸钱花时间是为了围着你转啊

2分钟前
  • Sailor Meow
  • 力荐

在我看来,制度完全就是一场谋杀,它试图巧妙的隐藏阶级差异,消灭个性和想象力,用一种暗黑的未来异化青少年,只能强化群体意识,孤立个体,排斥创造,教师都是意识形态的合谋者。

5分钟前
  • 力荐

真tm日了狗扑了街咯,没想到开场的十分钟就把我那像被人点了一万年的笑穴Duang的一下给解开了 这群熊孩子跟校长有种一开口就neng得人家笑出眼泪笑断气(最招大天朝学生讨厌的广播体操居然是腐国娃最欢乐的时光~校长你也太勇猛了想推广到全校)就冲腐国娃哈哈也要追其余两集

10分钟前
  • 百代过客
  • 推荐

在国内就使用英语上数学课科学课的老师,怎么可能代表中式教育,根本是大部分国人都无法触及的精英教育吧……

14分钟前
  • 还行

我妈说:这只是纪录片,中国老师在中国课堂上比这凶多了= =

18分钟前
  • 默认死亡
  • 推荐

其实东西方孩子的心智和天性本来没多大差别,就是环境的影响使其产生天壤之别。中国式教育好似web 1.0的成熟期,整体高效,微观却很单一;西方教育就像web 2.0的初级版,自由交互,但是面窄流量慢。所以现在国内一些外国语学校的多融合性教学方法更受青睐。喜欢伦敦腔,还不错的纪录片。

22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

那些从小听到大的老师话术被译成英语说,真是好笑啊哈哈哈

25分钟前
  • 葱的
  • 推荐

老大帝国的姿态确实不同,去参考世界其他教育方式的魄力,本身就是不同寻常的务实和谦逊。然而这片更像安慰那些公立学校的英国家长的。那位男外附的老师去eton, fettes,恐怕又要感慨比中国学生更甚的纪律性了。同样哈罗的老师去个“建民中学”,一样无计可施。这是对象的差距而几乎无关教育体制。

30分钟前
  • Clement_ZG
  • 推荐

叫个人主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突然来接受集体主义式的教学?这不是在搞笑是什么!真想叫“Skins”那帮熊孩子来上这课,把老师全部气死~~~

3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全片流淌着喜剧气息 尤其校长天生的逗逼气质让人笑了一阵又一阵 还有俩胖妞特别出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39分钟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要我说,这片子美其名曰是在进行社会实验,其实就是在耍猴。通过展示中国式教育呆板,严肃的一面让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意淫而已。中式教育从来剧不仅仅在课堂上而已。这么一群毫无尊重的孩子表现在屏幕上,让全世界都看了看英国式的未来会怎么样~~~

41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孩子们挺聪明,之所以顽劣吵闹,除欺生之外,还是在调动全部气力、直觉和理性排斥一个荒谬的东西。中式教育是流水线,大批量产出零件和羔羊,应试教育只教学生套公式,搞疲劳轰炸,理念也是基于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无条件泯灭个体差异顺从权威那一套,创造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皆被扼杀。

44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这个视角很有趣,很好玩当然也有很尴尬的一面。三集下来,不是开心中国教育获得胜利,也不是幸灾乐祸西式教育输了。更多的是其他有趣的小细节:ep3妹子因为Zayn退团大哭,还有Rosie,Sophie这些人的成长。真的好喜欢这几位中国老师,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为了他们的努力哭了。

48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近来忙于校对父亲日记的书稿,看片不多。倒是看了几部纪录片,比如表现一战的《他们已不再变老》、电影人生平的纪录片《奥黛丽》、《阿涅斯论瓦尔达》等,有的分几次看,有的实在提不起兴趣看完它。倒是这部BBC的三集纪录片我很快看完了。 四位中国高中教师,操着英语在英国学校用中式教学方法教学一个月,与同时用英式教学的同级学生做考试对比;虽然分数上小胜,但也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可思考的问题。中式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对方多至少三分之一,主要方法是讲、记、背,它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一些机会;虽然增加了一些体育、手工等集体教学的形式,优劣也难以说清。 总之,纪录片作者技艺熟练,纪录的几位中国教师和英国学生形象也生动、丰富,值得观看。

4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一群老师一个二个看起来好像都言之凿凿,但都说的是英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中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别人一环套一环联系紧密,形成体系,我们一环套不上一环,相互扯皮。拿中国中学和英国中学比是一件闲得无聊的事情,拿我们在畸形体系下畸形的最强部分和别人正常体系下正常的部分比,有意义吗?

50分钟前
  • 还行

据说中国的老师和摄制组说我们现在不这么教学了,但是摄制组非要让他们表现“中国特色”,也是醉了,而且英国人看到的是“这帮熊孩子真丢大英的脸”中国人看到的是“傻逼中国式教育”哈哈

54分钟前
  • 文心十
  • 还行

我还是推崇英式教育,也许是我不够坚强或是过于敏感,对我而言,中式教育实在是太痛苦了。虽然高考表现还算不错,但中学阶段所经历的压力、焦虑和恐惧现在想想还如噩梦一般。觉得中国学校并非不愿以学生为本,实是不能。英国学历不高的工人也能活的体面,中国穷人家的孩子不学习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57分钟前
  • beta
  • 推荐

其实,只要是学习,想要学得到知识,就要求静心、专注,认真。这点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而中式教育过分放大了这一点。它却要求每个人对每个科目都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全精的目标,让学生疲惫,适得其反。相反,英式教育则是,自己选择。有的放矢,这是健康的生活

58分钟前
  • mol
  • 力荐

让你们英伦风,穿上我们的校服看你还英伦的起来么

1小时前
  • 姬长安
  • 推荐

被选中的50个孩子内心OS:真是日了狗

1小时前
  • 青山惠都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