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四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何炅,马东,蔡康永,罗振宇,张泉灵,马薇薇,范湉湉,肖骁,颜如晶,姜思达,艾力,邱晨,大王,黄执中,陈咏开,陈铭,董婧,欧阳超,马剑越

导演:牟頔

 剧照

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1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2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3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4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5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6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13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14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15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16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17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18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19奇葩说第四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1 16:25

详细剧情

  《奇葩说》第四季由何炅担任议长,马东、蔡康永、罗振宇、张泉灵担任导师,赵又廷、林志玲、徐静蕾、黄磊、小宋佳、苏有朋、陈可辛、春夏等都会大驾光临现场,与新老奇葩一起“开辩”!他们将在现场对时下最新兴、最热议、最纠结的话题进行探讨,以辩论赛的形式呈现出自己视角下的独特观点。3月31日起,每周五、六晚爱奇艺独家上线!

 长篇影评

 1 ) 《奇葩说》第四季十大精彩片段

就在前不久,《奇葩说》第四季正式收官了。

这三个月来的“思辨之旅”告一段落,突然结束,总感觉心里空空的。

作为《奇葩说》的自身粉丝,我把那些曾经戳中我的精彩发言整理出来,与你分享。

01 马薇薇泪崩谈父母

每一季的《奇葩说》都有一个让人泪崩的辩题,这一季中的最催泪辩题当属第9期的“该不该把父母送去养老院”。

薇薇姐很少在节目里讲自己的故事,常常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的她,这一次谈到父母、谈到孝顺,引得全场泪崩。

“什么是选择,一个对的,一个错的,那不叫选择。两个都是对的,那不怕选择,选哪个都很爽。人生最痛苦的选择是什么选择,两个都是错的,那个时候,我们要选择的是,我们更能背负哪种错误,带给我们的代价。

孝顺这个词就是由后悔构成的,无数个我们做错事的瞬间,无数个我们割舍不了的瞬间。

“所以,我们今天做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你可以选更轻松的路走,你未来30年,父母都在养老院,你开开心心,周末去看一眼,你也可以做一个更艰难的选择,你一直跟父母吵吵闹闹,但是总有一天,当他们闭眼的时候,你可以对父母说,你们这一辈子对得起我,我这一辈子也对得起你。”

02 飞飞:婚礼是庙会

第十一期节目,讨论的辩题是“婚礼真的有必要吗?”

轮到飞飞发言的时候,他说:

婚礼是一个大型、尴尬、荒谬、自相矛盾、自嗨的私人举办的庙会。 婚礼变成了两个人的,两个家庭的乃至朋友之间的,攀比和金钱上的军备竞赛。

这是飞飞本季以来相当出彩的一期,这段发言,通过各种各样的段子,讽刺了传统婚礼的自相矛盾的可笑之处,引得全场爆笑。

相信很多人喜欢飞飞,都是从这一期节目开始的,因为他真实,有趣,率性。

第十四期的时候,讨论生活的暴击,飞飞再一次爆发,他说:“当生活打击你的时候,如果你低下头对他说一声谢谢,你几乎就要倒下了,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被命运温柔以待,只有这样生活才值得感谢。”

这一季我最喜欢的新葩就是飞飞了,还记得他那句一话闪闪发光的话:我就是爱拼才会赢本人

03 邱晨:暴击毫无意义,用感激来欺骗自己

第十四期节目,讨论的辩题是“生活中的暴击真他喵的值得感激吗”

这道辩题对正方特别难辩论,大部分人都站在不该感激这一边,正方很难找到切合的论点。

然而邱晨另辟蹊径,给我们讲了她的一个故事。

邱晨从小想做画家,三次考美术院校,却屡次受挫,最后无奈成为一名设计师,却至今没有一幅像样的绘画作品。她在回应这段“人生的暴击”时说:

“我知道我们的生活里遭受的很多挫折和失败,都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可是我们心里依然纠结,我们能不能不要认的这么彻底。”

“直到我找到了“奇葩说”现场在座的每一个你,我终于可以对自己说:我的过去失败不是毫无意义,我感谢失败,这场失败就是我遇见你们的全部原因。

相当煽情的一段话,因为暴击,让她选择了另一条路,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虽然画家的梦想一直难以实现,“凌迟着自己的尊严”,但她仍然带着内心的小小的不屈服,赋予了暴击哪怕一点小小的意义,才让自己不至于输的这么彻底。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遭遇过事与愿违,感激暴击的行为,并不是真的说暴击值得感激,而是自我的一种救赎和安慰而已。

后面蔡康永老师的发言也相当精彩,他在听完邱晨发言后倒戈为正方,并升华了邱晨的观点。

“没有暴击就不是生活。我认为任何一只野外的兔子,任何一只老鹰,它在抓兔子抓不到,结果饿肚子,喂不了他的小鸟,他得到暴击;他抓到了兔子,兔子得到暴击。生命的循环是由暴击所构成的,我们什么时候被承诺过,我们该过一个一生没有暴击的生活。我们什么时候被承诺过,我们要一生幸福快乐。那是我们自我催眠的向往之情。”

“所以当我把暴击两个字从题目中拿掉的时候,活着是值得感激的,而活着一定有暴击,所以生活的暴击,值得我们感激。

04 陈铭:让可能性成为常态是教育最美的地方

第十六期节目,讨论的辩题是“该不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

陈铭老师和他爱人都是武汉大学的辩论队教练,于是经常他听到这样的话:你的女儿将来一定很能说。

于是陈铭老师意识到了一种强烈的悲剧感和宿命感,似乎女儿从出身开始就失去了选择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生的权利,仿佛家庭教育就是父母人生观的复刻,我们在轮回中无法解脱。

陈铭说,传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雕刻模式,父母信的,仁智礼仪信儒道释,通通教给孩子,此时教育的客体是孩子。

而近代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标志,在于教育的客体变了,从孩子变成了环境。家庭教育开始不再雕刻,开始真正变成园丁,我们的关注点不在一束花,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了空气、土壤、养料和水分上。

我们尽可能营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成长,在教育上第一次让可能性成为了常态,这是教育最美的地方,而教育的死敌,就是在于给孩子设定好了一条道路。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他一方花园,给他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05 胡渐彪:更可怕的是两个人一起孤独终老

第十七期节目的辩题是:“剩男剩女”找对象,该不该差不多得了。

胡渐彪老师的这一段单身独白,太戳心了,想必打动了不少人。

渐彪老师说,相爱没那么简单,就能找到一个聊得来的伴侣。这才是我们心中所坚持的。一个人孤独终老可怕吗,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两个人一起孤独终老。将就得来的,你不会认真对待它。

06 颜如晶:人生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左右之别

第十八期节目,讨论的辩题是“我没有上进心,有错吗”。

如晶在辩论里面分享了她的辩论之路:当人生到达了一个瓶颈,上进心其实成了一种煎熬。

说出了很多打拼在北上广的年轻人的心声,扎心了,如晶!

我想,能做到像胡渐彪这样克制自己、坚持锻炼、控制饮食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吧,大多数人的普通人,通常对一件事情,做不到那么疯狂的坚持。

我们总有懈怠,我们总想歇一歇,如晶为了痴迷的辩论,都觉得遇到了瓶颈,想转化心态。而我们大多数人,为一件自己说不出到底是不是真正喜欢的事疲于奔命,岂不是更加累了。

马东老师后来的结辩,也再一次为90后正名:

奋斗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奋斗一定很舒服。

上进心不完全等于智慧,不完全等于能力,不是没有代价,并不总是被奖励。上进心往往源于兴趣。我不知道我的兴趣的时候,你催我有用吗?

我们经历了太多年,被人家教导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而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什么是我们,重要的是,什么是你。这个太可怕了。

07 罗胖:真诚本身就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第二十期节目的辩题是:“大家误会我是老板的关系户,我到底要不要澄清?”

我特别喜欢罗振宇老师的总结陈词。相信很多年轻人在听完罗老师的话之后,都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自己也是有了一种在听《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错觉。

容许我再贴出来和大家一起重温一下。

把立场感受和意见,转化成目标方法和行动

要在职场上好好混,有一件事是基础,要把你所有的思维和观念,统一到目标、方法和行动上。遇到问题,然后就搁置,这是职场第一大忌。

职场最没有前途的人,是什么人,叫反馈黑洞,你不沟通,你拒绝袒露你的信息,不管你多能干,你最后都会混得一败涂地。你没有沟通能力,你其他能力都归零。

澄清不了,就不澄清吗?成人世界的逻辑是你永远去下注那些大概率的事情。

职场最重要的是表达能力

职场最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财富和能力。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

影响力怎么构成,两个能力,第一写作,第二演讲。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另外一个领域去跨界,那就去学演讲,去学辩论,沟通,不断地袒露事实,不断地强调本方观点,这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生活的重要的技能。如果你不会,那是技能的欠缺,趁我们年轻,我们要去练。

诚恳地沟通,有什么说什么,让自己包裹在事实当中,行走江湖,是一个最为安稳的方式。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罗胖给新员工的一定要说的四句话

  • 在职场中混,目的清晰,然后想方法和行动。
  • 做大概率会赢的事儿,不要管每件具体的事儿的具体成果。
  • 表达是最重要的事,沟通是最重要的事,不断的训练自己的影响力,复制能力。
  • 找不到态度,就回到真诚。

08 姜思达: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半决赛上,讨论“要不要喝愚人井里的水?”

姜思达无疑是我心中的无冕之王,这一场,他的表现不亚于第三季的“大美玲之夜”,虽败犹荣!

初始的投票已经相当悬殊,到正方四辩如晶发完言之后,比分已经落后50多分,姜思达作为反方压轴,慢悠悠的站起来,傲娇的说了一声“能赢”,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特别期待他能够力挽狂澜,比分大翻转!

姜思达首先指出了正方四个人的漏洞:整个世界的傲慢比一个人的傲慢更可怕。

其次将对方的论点逐一击破:所有社会想要良性发展,必须坚持多元,你们有你们的标准,我有我的标准。

最后使用披头士歌来结尾:人类怎么证明自己不渺小,就是告诉宇宙: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引申到人与宇宙的高度,精彩绝伦。

从第四季开始,姜思达就是常胜将军,从来没有输过,唯一输的一场比赛却让他止步8强,相当一部分粉丝在比赛结束后为他感到惋惜。

姜思达似乎也感受到了粉丝们的不满情绪,发微博讲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人就是要输得起,大方一点儿,浪漫一点而,多大点事儿呢”,并且安慰粉丝说“希望喜欢我的人能心态平稳,积极阳光正能量,早睡早起热爱生活”。

很心疼他,但作为粉丝,我们更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他。

09 肖骁:任何被这个世界玩弄的人,都假装玩世不恭

可以说,肖骁是最能代表本季《奇葩说》的意义的人——成长。

总决赛上,陈铭说:放下生活中的那些执念,放下你曾经坚信的每一点东西,心甘情愿地为一件又一件值得跪下的事情跪下!放下!输掉!其实很美妙的!

像是一场荡气回肠的演唱会,所有观众都认为,陈铭将会是第四季的奇葩之王。

这时候,肖骁站了起来,踱来踱去,说:

“在场谁觉得陈铭输了?”

“他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女儿的爱,他输了吗?”

“面对你爱的人,你要认真;但面对你爱的人,永远没有输赢!”

“玩世不恭”的他还是认真起来,并通过努力证明了,“邪魔外道”也有春天。

高晓松在节目里盛赞他:奇葩说4年,肖骁的成长比的上四年大学得来的成长。

不光是肖骁,所有看《奇葩说》的观众,都相信精神上的舞蹈是多么迷人,我们同样也一直在成长。

10 《奇葩说》第四季

最后一个位置,空缺,留给每个人心目中的那一个精彩瞬间。

连续三个月,我每周五周六晚上都会守在电脑前等待《奇葩说》的更新,结束了周一到周五的加班,似乎只有在看《奇葩说》的时候,才感到自己是真切而热烈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感谢《奇葩说》带给我的这一场思辨之旅。

在最后一期节目里,依然干货满满,为节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罗振宇老师说,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

马东老师说,“活”这个字是三点水旁的,它是流动的,什么叫活着,就是你还会变化。

蔡康永老师说,青春的真谛就是无知,人生就是累积故事的过程。

……

我想,《奇葩说》虽然告一段落了,但经受了三个月来“奇葩精神”的洗礼的我们,在没有《奇葩说》的日子里,或许我们每一个人,也更有底气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也更有勇气去不惧改变。

祝大家都能成为生龙活虎的江湖儿女!

 2 ) 遇见另一头蓝鲸之前,要挺住

半决赛后,马薇薇在微博因为脑残粉开撕了, 主要的火力却对准曾被她誉为“平静中自见灵魂汹涌”的姜思达。 这一撕,撕开了奇葩说温情脉脉的幻象: “薇薇,这一段只说给你听。”——黄执中 “如晶,别怕,我们都在你的身后。”——胡渐彪 “遇到你们之后,我变得柔软了”——马薇薇。 …… 原来这温暖是要划分阵营的, 阵营之中,友谊万岁;阵营之外,寒天饮水。 以往只在暗地交织的, 一旦端到台前,格外触目。 我相信当年马薇薇的描写姜思达的文字的真诚, 没有发自内心的欣赏何来如此精妙的表达? 几年后变成了现时的攻击和道歉的冰冷, 也是所有粉过奇葩说的人不曾预料的, 她之后道歉时说有些话不妥诛心了, 一同被诛杀的还有她和姜回忆中那些美好。 姜思达在这次事件中得体满分, 93年手握几百万粉却有这种克制力, 难能可贵。

姜算是奇葩说的异类, 一直有种懒洋洋的妖调, 辩论力+综艺感双优, 不参加老僵尸的抱团, 对米未的投名状也纳得很晚。 这次被撕颇有些被团体清算的意味, 才毕业不久就要面对这种界限感和孤立感, 像极陈铭举例中那只孤独蓝鲸, 姜在半决赛中那些慷慨陈词, 也很像他的真实写照: “今天的辩题不是一只鲸鱼发出声响没有回应它难不难受, 而是要不要因为它发出的鸣响没有共鸣,它去搁浅,我们不拦它。” “我们要拦它,因为那还有一只鲸鱼,就是你自己。” “孤独的意义在哪,孤独的意义就是你没法说服自己,变成意识错乱、颠倒黑白的人。” 这一地鸡毛总有退散的一天, 但是如果奇葩说的平台还在, 姜思达和老僵尸们就得设法相处下去。 这种时候,团体的优势就体现出来, 因为抱团的人不需要直面被孤立感。

而蓝鲸姜思达, 如果坚持不喝这杯愚人水, 在遇见有共鸣的另一头蓝鲸之前, 要 挺 住。

 3 ) 哪有你们说的那么糟糕

看到节目一播出,大家各种吐槽,各种高呼脱粉,真是着急得我心口子疼。作为一个奇葩说真真真粉,我矛盾得很,一方面想要挽回那些被跟风洗脑的真粉粉回来;另一方面又希望那些要脱粉的你赶紧脱,脱得越光越好。好吧,都是玩笑话,别当真。其实总结了一下大家对节目恶评的几点原因,我觉得哪有那么糟糕。

1.姜思达走了,都是因为马东。

我承认我也很喜欢大美玲,确实是特别适合奇葩说,既妖艳又能辩。他离开奇葩说确实是一大遗憾,可遗憾归遗憾,各位不能把自己弄得跟当事人一样明白,就那么笃定的说,是人家马东和米未赶人家走的啊。看过以前节目的人,你哪只眼睛看出马东挤兑过大美玲的。具体原因我不知道,只听说是大美玲不愿意和米未签约,所以这一季就不能参加。首先得说,不签约,这是人家思达自己的选择,说不定人家有更好的发展和想法呢。其次我觉得这个理由也没毛病啊,虽然不知道参加奇葩说是不是必须得签约米未,但选手越来越多,就算出于利益私心这也没毛病啊。你看奇葩说一直以来广告插入都这么卖力又直接,谁是金主我捧谁,这一季全是“掏出来搞事情”这个梗,你怎么没有因为不念vivo的广告词而脱粉呢?所以喜欢大美玲,大家可以继续关注他,可当初大家不是因为奇葩说才认识他喜欢他的吗?难不成你是因为大美玲才看的奇葩说?另外,同样的道理,大紧走也带走一片粉,你只喜欢大紧,你脱粉该,大紧回来时,默默把奇葩说粉回来就好。

2.何炅不适合奇葩说

一个是最好的主持,一个是最好的网综,却不一定最合适。合不合适我不知道,但何老师自己也说了,这是他主持以来,对他来说最有挑战的一个节目。我们也看得出来,何老师为了这个节目也在努力融入,且不说到底能不能融进去,至少他顶了主持,就终于让马眼袋过了把辩论的瘾啊。记得以前每次看眼袋当议长,想说出他的观点时,我都好想看他辩论。何炅的加入至少让我了了这个心愿。而且就算真的不合适,你至少让人家呆完一季吧!就像第二季请了金星来,确实不合适,第三季还不是换回了高晓松。你要相信马东和何炅都是聪明人,如果真的不合适,一个不会强留,一个不会强求。那些一个劲反复强调何炅不合适的人,难道真要马东撕下脸皮赶何炅现在就走才合适?

3.奇葩说没有以前精彩了,充满阶级性质,门槛变高了,趋炎附势了……

我发现现在任何节目影视都有一个定律,最初的永远是最好的,后来的永远都比不过最初的。所谓“经典”,大概就是因此而来。首先承认,从前的影视节目确实有不可代替的地方,第一季也确实更比第四季惊喜的地方。但第四季真的比第一季差吗?我看有人评论奇葩说第一季有种“野蛮生长”的感觉,这个词语评价奇葩说非常中肯,但我觉得第一季是“野蛮”,后面才是在不断“生长”吧。你不信可以倒着回去看第一季,看看那个连肖骁、范湉湉撕逼扯蛋都能被高呼精彩的奇葩说。奇葩说第一季确实靠着这“野蛮”迅速成为网综中的“泥石流”火了起来。这样一个全新的节目给人带来一种“碉堡了”的刻板印象,以至于后面每一季,都不能刷新从前那种惊喜感以至于带来“不如第一季”的错觉。可如果以第一季的“野蛮”继续走下去能“野”四季?最新一期辩论里面,连肖骁自己都说现在一场比赛要准备一晚上,不能再像当初那样用一个“脏”字代替所有论点。可以看出,所有人都要努力进步才能留在那个舞台,这也正好打脸了那些说奇葩说现在只知道选奇葩,完全不顾辩论的评论。或者有人靠着“奇葩”进了这个节目,但最后还是要靠“说”才能留在这个节目,这才能真正造就会说的奇葩。那些盲目崇尚经典,迷信过去的人,就跟那些看见初恋鼻毛都可爱的人一样。“怀旧”情怀可以有,但别因为否定后来事物的努力。

再特意解释一下热评《我为什么不喜欢奇葩说了》里面提到的奇葩说变得充满阶级性致,趋炎附势这种类似的评论。我只想说你才看出来这点啊,高晓松那股牛逼哄哄的劲儿、选手不能反驳导师、对不同的人分不同镜头等等问题,难道不是第一季就这样的?这是一个足以展现真实的地方,马东捧金主这事直接说出来,反而给人一种“卧槽真敢说”的震惊感,选手每次对马东谄媚和吐槽也是直接表现出来。本来在这个节目看来,敢说真话是好事,你虚荣市侩也不是什么大事。说到蜜芽ceo,人家确实会辩论,也有逻辑,也确实有钱有思想,导师和选手对她赞扬多一点也没什么毛病,难不成你不喜欢优秀又有钱的人?还有提到导师代表神,选手不能反驳的事。辩论本就是个没完没了的事,导师的作用就是给双方辩论来一个结尾升华,难不成要每一个选手不断想到论点不断起来反驳,辩个十天半个月才算好?选手对导师的论点点头赞同,我认为这只是每个选手自身对前辈表示尊敬的基本礼貌吧。而且其实有一期,陈铭也站起来反驳过蔡康永,陈铭也没有被怎么着啊。本来大家都是在限时找论点的过程,总得有人来结束吧。

最后是说《奇葩说》门槛越来越高,不再是那个草根屌丝的天堂,废话,第一季奇葩说还不火的时候,你怎么不去参加节目呢。就跟这一季奇葩大会有个辩题“要不要做第一批火星移民”一样。黄执中有说过,第一季来奇葩说的人容易得多,奇葩说红了,她们已经能坐在舞台上享受这个成果。可当初这节目不火的时候,你们谁去为这个节目付出过。这就好比当火星需要人开发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勇敢一点的普通人,可后来火星被开发成功时,你只需要去享受这个已知的结果时,你TM还想说“我也勇敢啊”,然后抬起脚就移民火星啊?哪有这好事?

面对这差评如潮,奇葩说这个节目也越来越难,一群人吵着嚷着这样不好那些不好,我要一集弃。这就好比一群成天批评国家体制这样不好那些不好,又走不出国门的“体制黑”一样。我觉得真正的“爱”,在于包容和耐心,她就算有不好的地方,也请给她点时间,让她变更好,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奇葩说这个节目确有许多漏洞,但节目组在努力补。从一个纯娱乐综艺变成一个既娱乐人又能引发我们思考的综艺,这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最大的优点,至于其中的繁琐形式,有什么缺点,它自会改。批评归批评,不要一棒子打死。

而至于那些“跟风黑”的假粉,你能不能出国了再骂体制,不看奇葩说了再评论“一集弃”。

 4 ) 既然离别这件事永远无法准备,那就别让爱,永远来不及

1

《奇葩说》的这一期辩题是: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去养老院养老,该支持还是反对?我的第一反应是正方,老人有想做的事情为什么不支持?

但我没想到这个辩题能讨论得如此深入,也没想到说哭我的竟然是金句女王马薇薇,她的泪崩讲述,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婆。

外婆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太太。

暑假我贪玩不写作业,会指着鼻子骂我,多吃了一个冰棍,抬手就是一巴掌,睡前钱偷懒不洗涮,会让我对着墙罚站。

那时我和外婆的关系不亲近,觉得她比母亲都凶,更喜欢对我无比溺爱的外公。

我曾经也觉得母亲和舅舅对外婆也有些怨言,印象中母亲和她吵过一次架,母亲浑身发抖,最后拉着我往外走,外婆一把推开我吼,你要去哪儿?你哭成这样带着孩子出了事儿怎么办?

在外公80岁寿辰上,舅舅当着所有亲朋好友说,我小的时候什么都不记得,就记得我妈打我,我爸哄我,所以我和我爸的关系更好。

曾经我问过母亲,为什么外婆对所有人都凶巴巴的,她每天很不开心吗?

母亲说,外婆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拔牙,结果遇到庸医,拔到了脸上的神经,外婆得了植物神经紊乱,情绪不定,要多体谅她。

外婆生性爱干净,曾经老房子里的水泥地都能擦得照出人影,有人来家里做客,会打趣地说,都不知道要做哪儿了,太干净了,不敢坐。

几年后外婆家搬到了楼房,外婆得了脑梗,终日觉得身体倦怠,不想动弹,都是母亲隔三差五去照顾,时不时劝外婆多下楼活动,晒晒太阳。

因为这件事,母女俩争吵了不知多少遍,母亲说,你要多活动,光是输液没办法根治脑梗,要再不运动,身子就僵了。

外婆也不甘示弱:我就是走不动,你非让我走,我一走就身子发软,如果摔了赖谁?

争论到最后,外婆都会长吁短叹:老了,不中用了,还是早点死了吧。

2

想死这句话,是自打我记事以来,外婆的口头禅。

出门被小商贩骗了五毛钱,回家说想死,偶尔头疼脑热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说想死,感叹活着没意思总看电视,嘟囔着想死,去医院看病排队开药,嫌弃地说想死。

母亲总是劝她想开点,别每天把死字挂在嘴边,万一哪天成了真。外婆不以为然,成真就成真,我一个死老婆子,死了又怎样。

母亲急了,那就去跳楼跳汾河,你死了我也不活,大家都不用活着了。说着眼泪吧嗒吧嗒流了下来。外婆看着母亲,微微瞪她一眼,也不吭声了。

外婆虽然有病在身,但对家里的事情却是一清二楚,依然耳聪目明。

有时母亲和外公在厨房里说话,外婆躺在卧室不吭声,只要一提到外婆,她就会在卧室里喊,你们俩又说我什么坏话呢?

无论家里发生任何大事小事,外婆都会说说自己的意见,换电视要换什么品牌,买新家具后旧的要怎么处理,我上大学学什么专业,作为曾经的老会计,外婆一直以知识分子自居。

外婆的记性也很好,母亲换一身新衣服,外婆瞥一眼,幽幽地问,新衣服吧?很贵吧?得1千多块?

有时母亲打哈哈,不是,旧的,没那么贵。外婆翻个白眼,哄鬼呢?你当我瞎哦?这衣服就没见你穿过。

母亲脾气也急,像极了外婆,有时争执完回到家,气得晚饭也不吃,抱怨外婆情商低,就喜欢得罪人,把亲戚邻居得罪光不说,连亲女儿说话都没轻重。

我爸做和事佬,你和你妈一样,刀子嘴豆腐心。

这话倒是一点没错,没过两天,母亲又提着各种吃的用的去了外婆家。

3

外公去世后,外婆一开始独居,说自己住没问题,过了几个月就给母亲打电话说你快点来,我做不了饭。

住到一起后外婆变得越来越喜怒无常,上午还有说有笑,下午就翻脸生气,像是小孩子一样要时刻哄着。

外婆也变得越来越挑剔,炒的饭太咸了,吃的鱼没有蒸透,做的烩菜里要少放肉,家里的东西都找不到了。

每天母亲忙里忙外的照顾她,外婆就挪着步子在身后絮叨,有时母亲忍不了就说,你少说两句吧,当心身子。

然后外婆就开始坐在沙发上,一边哭一边唠叨,老伴也死了,自己没有退休金,儿女也看不上自己,不如死了算了。

那段时间,母亲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每次在外婆家整天都是负能量,但也不能和老人顶嘴,就只能哄着忍着。

母亲的身体也一向不好,没过多久就得了胃病,整日去医院,无暇顾及外婆,于是就请了保姆住在外婆家照料。

过了两个星期,保姆就打电话说不干了,外婆太难伺候,整天挑三拣四,特别苛刻严厉。

外婆固执地说,我不要保姆,我就要你来,我不是没有孩子,我要我的女儿来照顾我。

实在没办法,母亲只好家里医院两头跑,有时和父亲抱怨,为什么非要让我去,我自己也在生病,请保姆这不是没办法的办法吗?

父亲说,老太太需要你,她需要被亲人的关心和照顾,把她丢给保姆,估计让她太失落,感觉没人要了吧。

后来母亲做手术,又找到一个更专业的看护,每天格外细致体贴,外婆也算满意,没过一段时间,看护要回老家,提出可以将外婆一同带去,顺便照顾。

外婆一开始坚决不同意,说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哪儿都不去。结果没过几天,外婆又同意了,说乡下邻居多空气好,要和保姆回去。

外婆走后,母亲两天打一个电话,一周去探望一次,身体好些后,几乎三天去一次,可外婆却一天天地不开心,听保姆偷偷说起,外婆有时甚至自己偷吃安眠药,幸亏发现地早。

母亲身体稍好些后,就急着把外婆从乡下接回来,住院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可还没来得及,外婆就去世了。

4

我听母亲说起过,外婆之所以突然同意去乡下,是因为保姆的一句话,她说:你女儿身体也不好,儿子又在外地,总不能每天都围着你转,不要因为你把整个家都搞垮了。

我在想,外婆之所以答应去乡下,可能正如节目中马薇薇说的那样,外婆懂事了。

母亲和外婆的关系,像是多年来的相爱相杀,一言不合就开怼,怼完之后继续爱,不是母亲不爱外婆,也不是外婆不爱母亲,而是在这些年里,爱被许多遮盖,让外婆以为她不再被需要了。

节目中提到了老人的居住环境有三种:独居、和子女住、在养老院。实际上,我的外婆都体会到了,但你若是问我,外婆在什么时候最开心?我却答不上来。

外婆去世后,母亲流了这辈子我见过最多的泪,说了我这辈子见过最多自责的话。

只要一提到外婆,母亲就会哽咽,说不该和外婆顶嘴,不该让保姆照顾她,不该把她送到保姆家,说自己不孝顺,说自己无能,连外婆有老年抑郁症这种事都没有事先察觉。

母亲有错吗?没有,她其实尽了一个女儿能做的最好,但正如节目中马薇薇说的:孝顺,都是用后悔来构成的。

我深深理解母亲的痛苦和自责,她不是再自责自己不够好,她自责的是为什么还想继续尽孝的时候,外婆不在了,她自责的是她觉得外婆的离世,是自己不够孝顺造成的。

但,有这样一个事实:哪怕曾经有再多的孝顺,哪怕之前真的做到最好,也总有后悔的地方。

节目中说,两个错误的选择最难以让人接受的,是你要去面对任何一种选择下所承受的代价和痛苦。

不是病痛无法扛过,不是陪伴没办法弥补,而是人不在了,你想继续,但没有办法再继续,你想尽孝,但老天已经收走了这个机会。

这时你会后悔,你会埋怨,你甚至会怀疑自我,暂时走不出这种无解的自责中,如我母亲一般。

陪伴,不是让老人住在哪里,只要你有能力有精力,住在哪里都好,但无论老人身在何处,你的心都需要在他们身上。

你要让老人体会到被关心,被照顾,让他们在垂垂暮年时,依然感觉被需要,被关注,而不是让他们整日等你一个电话,整日围着电视和灶台,整日觉得活着没意思,不要让他们这样。

老人,那可是你唯一的、最后的一丝注目啊。他们如若走了,你的身后,就真的空无一人了。

说爱这个字容易,但爱总会有来不及的时刻。

既然我们对离别这件事永远无法准备,那就别让爱,永远来不及。

 5 ) 关于养老,我们何去何从?

这一集的《奇葩说》真是太催泪了。

本集辩题是: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一起去养老院养老,我该支持还是反对?

整个片子从马薇薇开始,基调变得很沉重。似乎和奇葩说轻松幽默的风格很不搭,但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看的一集。

因为这个议题,在当下中国是很多人正在面临的抉择,也必将是年轻人未来要经历的事情。即便风光如《奇葩说》里数一数二的辩手,在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依然泪流满面,现场的观众和老师也无不动容,说明这事儿扎了每个人的心。

对于老人而言,去不去不仅仅是一个表面的选项,这背后更可能的是一种无奈。在我们这个重视亲情和家庭的文化环境中,一个老人选择去养老院,大部分真实的情况一定是很心酸的。

1999年央视春晚歌曲《常回家看看》火遍全国,这是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这首歌能流行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唱的是中国人的生活常态。代际关系的疏远是必然的,但从人情上说,这又是不该的。30多年过去了,这首老歌依然长盛不衰,逢年过节以及其他很多场合,它依然代表一种不变的情感诉求。

传统中国社会讲究养儿防老,但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中,更多的是儿女奋斗在城市,老人独居在乡村。马薇薇说这问题是中产才能遇见的问题,富裕阶层和赤贫阶层有各自的解决办法和更残酷的现实。但其实,这问题对温饱刚过线的人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有识之士在呼唤集体养老,但真要执行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养老的开销必然绝大多数是由家庭来承担。

中国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4亿。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会超过5000万,甚至更多。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沉重的负担。

钱是一个因素,时间也是一个因素。养老问题没有钱不好解决,但是有钱了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解决。就像《常回家看看》里唱的那样,老人们的情感需求因为子女们的客观现实而不能被满足,这种事情存在于很多空巢老人家庭里。

这个社会一方面在现代化,但另一方面历史用它强有力的自有逻辑在维系着旧道德和旧习惯。很多人即便身在城市,心依然在乡村,找不到归属感,便做一辈子漂泊的乡民,于是社会上就出现很多矛盾体。这类人一方面接受了极为先进的教育,但另一方面却投身于某种家族性的历史漩涡中不能自拔,他们的生活更像是父辈的延续。饱受重男轻女思想摧残的女人,一旦成家,也表现出对男婴的不健康的企盼。

这是一个矛盾中国的表征,我们一方面也知道回馈父母的必要,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为生活奔波,非常无奈地把它们丢一边。我们在物质上走得越远,观念上的落后就越明显。作为父母沿袭这种传统思想由来已久,新一代人则希望割裂这种负担,变得更加西式,文化裹挟着私欲绑架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根深蒂固的思想,匹配对应的社会,社会反过来要求人们服从它潜在的规则,于是你可以看到思想以这种方式控制和影响着它自己的发展趋向,在短期内我们根本无法逃脱大环境的束缚。尽管我们看到的是新时代的东西在拉扯旧的历史,但这种系统的运转,自有它延续下去的可怕力量。

这是很多观念之争所要面对的巨大现实,所谓国情就是这种轻易不可撼动的东西。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辩题,你会发现,真正的选择并没有那么多。当老龄化社会到来,肯定会有很多悲剧上演,这一切甚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是比较悲观的。

家庭一旦承担大部分养老义务,一般人家的经济状况就立刻会捉襟见肘起来。自己的生活起居已经足够头疼,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这里面一定会产生矛盾。这一集几个辩手的话在这个层面上极有意义,如何缓解这种矛盾,让大家更好呢,我认为马薇薇和黄执中讲得很好。

他们俩虽然分站两方,但关于如何对待老人这一点上,却是殊途同归。

马薇薇说要让老人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关于这个我深有体会,你给他一点事情做就比什么都不麻烦他们强。

马薇薇还说不要因为琐事离开父母,对父母包容一点。我想这一点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比较难做到的。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好,而对亲近的人太坏。所以,提到父母长辈还是多多感恩吧。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谨小慎微的,马讲了她父母亲对她独特的关心,真的非常虐心。黄执中从中看到了中国的特色文化,爸妈太懂事,说话都是客套,大家猜来猜去,互相虐。

所以,他建议和爸妈沟通要摊开来讲,想什么就怎么说,可以减少很多无谓的东西。

以我个人的经验看,这一点也十分重要。打开天窗说亮话,客客气气交流,很多心结也不会形成。

我们之所以被这一集的内容感动,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虽然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但是它让我们意识到亲情的宝贵。少一点自私,多一点理解和体谅,如果可能,也请多一点陪伴。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6 ) 董婧,你真的挺好的!

董婧这期的表现真的是惊艳,理性感性双管齐下,逻辑清晰故事煽动,用他人和自己的双角度实例做论据,如果本场可以有一个BBking的话,我觉得会是她。

首先,推翻刘楠。指出刘楠偷换概念,用理性蒙蔽大家,偷偷把妈妈带孩子的的难,替换成了单身妈妈带孩子的难,尤其是“因为孩子费钱所以我们要多挣,因为孩子很敏感轻如羽毛所以我要为他承担生活的重任,这是每一个爸爸妈妈都要承担的,无论你单身,还是不单身。”这番话,逻辑清晰,又能潜移默化的主导情感,煽动程度看徐静蕾鼓掌时的神情就能知道。

其次,又从记者的身份出发用实例做论据。董婧说在1994年就有很多单身女性向政府反映有未婚生育的渴望,说的有理有据。

最后,讲述自己作为单身妈妈养大的孩子的故事,逐条反驳大众对单身妈妈和单身妈妈养大的孩子的负面看法。

1.单身妈妈养大的孩子性格有缺陷?——父母感情不和为了孩子强凑在一起,这种不幸福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2.单身妈妈经济负担太大?——一个女性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可以被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在养孩子的过程中,更有可能因为更加努力而完成自己的事业积累,更能影响自己的孩子将来去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3.单身妈妈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单身妈妈可以教会自己的孩子不妥协和不将就,抵抗将来遇到的困难和诱惑。

(董婧在讲,咏开在后面一直抹眼泪)

“我是单身妈妈养大的,我除了脸有点大,别的地方是不都挺好的!”没错,董婧,你真的挺好的!

 短评

马东和蔡康永在这一季完全穷图匕现,为了赢而说看似另辟蹊径其实违背情理的观点。这个节目开始不可爱了。

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第四季,只能说好喜欢康永哥,其他的😱

7分钟前
  • 七八的木蜡油
  • 推荐

能不能别乱改啊 现在改的难看死蹦蹦怎么进来的?尴尬死了 还不会说何炅真的……好尴尬…… 看了最新一期 何炅 你真的不适合这个节目 回快本吧🙏😃煽情煽情 呵呵了 不会说就煽情🙃

12分钟前
  • Pleasure
  • 较差

全明星赛,金句密度前所未有。“一个国家最大的骄傲,就是培养出一群娇贵的人民。你是气体(可以流动)。你有翅膀,你可以飞。孵一个蛋叫好奇心。家是想象的集合体。” 辩神执中真是理性&感性的完美比例,刚柔并济闪闪发光。罗胖:生活里的考试都是开卷,学会求助。我知道的分手跟邱晨说的一样:所有烟花散去后,无尽的空洞和冷漠。

13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非常期待新导师,感觉中老年最强说话天团真的略萌。还有夜华菌当男神什么的,啊啊啊啊啊啊快播吧。想一次性看完一季。

15分钟前
  • breaddddd
  • 力荐

说来说去还是在看那些老人,新人里唯一期待的就是马剑越吧~新来的导师感觉不咋滴,马东东还是应该当控场的,就会少一些何老师的过场话,张泉灵还是过于央视范儿,老罗的我是完全听不进去,到最后就看康永哥了...

17分钟前
  • darkerthanwhite
  • 推荐

觉得有两点不足,导师太多导致非常臃肿,算上嘉宾一共六个人,很多精彩的观点没有表达出来或者没时间展现,是否考虑增加节目时长?第二就是剪辑的问题,非常糟糕。另外对于新奇葩的表现,奇葩的辩论本来就有好有坏,不一定老奇葩就比新奇葩强,没什么好纠结的,看的开心就好。。大紧不在的第二周,想他

19分钟前
  • 天桥毕加索
  • 还行

老罗歪理很多,但逻辑很强。泉灵正规路子、兼理性思考与感性探索,反驳敏锐。有点怀念马东的木鱼。

23分钟前
  • Eeu
  • 力荐

说实话,没有了高晓松、花希、姜思达,总觉得少了什么,想重温以前的~

25分钟前
  • 夕心
  • 推荐

大紧不在的第一天,有点想他。

28分钟前
  • 关关
  • 力荐

思达没进决赛 三星都不过分

30分钟前
  • LilySnape
  • 推荐

第一期辩题无疑史上最烂。张泉灵好像一个初登讲台的多动症大学教授,罗振宇满口跑火车把节目当菜市场,马东那种把自己说的每句话都当作金句恨不得加粗画重点的语气真的很想让人上去呼他后脑勺。

3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这一季选题挺好的,尖锐直接不含糊。肖骁表现确实好。喜欢张泉灵、臧洪飞,傅首尔也不错。陈铭其实一直都很棒,只是没啥综艺效果,然后又被鸡汤王的头衔所累,真正的鸡汤王明明就是那个大晴啊。马东老油条,蔡康永江郎才尽,罗振宇去死去死。 如晶别哭了……本来也没有好到能当第一。

35分钟前
  • 🐷🐷
  • 推荐

导师太多了导致导师团水平下降,有的根本就是在重复选手的观点。没人来拔高和提供新鲜的角度了,蔡康永的力量相比之下太弱了!不开心!不喜欢“下凡”这个说法!奇葩说不再是年轻人肆意发言的场合,而是大佬们的聚会,连肖肖都在说老板在不敢妄言,失望,非常失望14期更新:渐入佳境

38分钟前
  • 一条伪咸鱼
  • 推荐

挖槽我居然忘记我看过这一季了,之前第一季开始死追不放,第四季出来之前还二刷前三季,现在真是一点热情都没deí咯,时间对事物的消磨还真是日盛一日啊。

43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其实已没有假惺惺地选新奇葩的必要,主角早已固定(第一季的人马)后来者永远只能充当绿叶,实力强的及时淘汰,坐稳席位的是关系户.何炅跟谢娜一样尴尬的笑点,不放bgm笑声都不知道这里应该要笑.罗胖让奇葩舞台变成了贩卖成功学的营销课堂.请的女神如徐静蕾之流真的只能活在营销,才女盛名下谈吐苍白言之无物.

46分钟前
  • 20thCenturyFox
  • 还行

我喜欢 飞飞 董小姐 傅首尔 警察叔叔 他们都是用我通常会用的语言来讲我们的故事的人

50分钟前
  • 盲人吃橘子
  • 推荐

罗振宇➕张泉灵是绝对比得上大紧的。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用自己的故事来感染观众,奇葩说从第一季起就是这个套路啊?以此差评的难道是第一次看?!还是很好看,看完之后最喜欢的话题是“得高等生物蛋该毁灭吗?”。

55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分先不打,打算看一下这季辩题的质量。本季开场让我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不仅是辩论技术还停留在前几季的基础上,导师们的姿态和场上的气氛真让观者难受。(6.25更四星,第一表扬中间把尴尬的下凡去掉了,第二尽管这季选题下滑,场外混乱,但仍然不失国内综艺里比较有想法的…哎,我只能写到这里了)

60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推荐

“下凡”二字听得真是不舒服

1小时前
  • 南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