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

剧情片日本2023

主演:吉泽亮,永濑正敏,小栗旬,阿部进之介

导演:澤寛

 剧照

家人 剧照 NO.1家人 剧照 NO.2家人 剧照 NO.3家人 剧照 NO.4家人 剧照 NO.5家人 剧照 NO.6家人 剧照 NO.13家人 剧照 NO.14家人 剧照 NO.15家人 剧照 NO.16家人 剧照 NO.17家人 剧照 NO.18家人 剧照 NO.19家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00:27

详细剧情

父が失踪したマコトは、母と2人、住み慣れた街を離れて新しい街へと向かう。内縁の妻と密やかに生活を送るケンジ、その妻ハルカはある秘密を抱えていた。妻を亡くし、父1人で2人の子供を育てるタケオは、子供たちと海へドライブに出かけた。久しぶりに実家へ帰ってきたユウイチは、自分の名を呼ぶ女性に森の中へといざなわれていく。―これは4人の男の4つの家族が、複雑に絡み合い、喪失から再生へと向かう様を、静かに描く叙情詩。

 长篇影评

 1 ) 喜剧魔幻现实

脱下喜剧的外衣是魔幻现实的真身,再剥下魔幻的皮肉就是残酷写实的骨头。一个g死后可以成鬼,可以跟直男ming婚,但就是不可以爱上这个直男。

相信不少观众都是被夸张同性喜剧+许光汉 两个tag吸引来看的,我也是,从宣传片爆火的“Gay+ming婚”“新郎噩耗”就能已经能感受到剧组博眼球的能力一流,一开始我是抱着看纯爆米花片的心态去的澳门看的,结果…(骗进来杀?)

喜剧的笑料朴实老套、所谈及话题的内核也很浅显,但这一特点却恰好巧妙地让这部电影在“引导中国的异性恋男女老少普罗大众去真正共情同性恋人群”(可以简称“科普”吗)这件事上成为国语电影的里程碑:

1⃣️开局视角亲近大众。开局男主吴警官在整部片里都是彻头彻尾的直男。他在影片开头时对g群体有轻微偏见,“反歧视”对他而言还只是个政治正确口号时他也是带抵触的被迫接受状态,开头他的人设树立里对g的开放程度这一点是与国内大众真实的平均水平相近的。只要后续处理得当,大家会更容易接受这个角色的观念变化所带来的“悄悄输出”。

2⃣️笑料老套,其实是这部“同性喜剧”的丝滑。它没有选择大量的只有g圈人才懂的梗(妆发服装除外,真的太会了好吧),而是迎合普罗大众对g群体的有些刻板印象的笑料口味水准:喜欢帅哥,有轻微女性化。然后再把好几个太过夸张的悲惨经历打包成一个笑话大合集安在这个“鬼g”身上,大家不管来路如何自然伸手不打这么个“亲民小丑”。

3⃣️ 设定和剧情夸张,角色却简单而真实。在上面两点的铺垫之下,大家才能不带抗拒地去感受到,毛邦羽这个角色,这个鬼g,这个笑话包,原来确实是个善良可爱、机灵搞怪,同时却偶有刻薄伤人、不善于沟通感情的真实的人。角色很简单,但很真实;他身边的爸爸、男友、阿嬷也很脸谱化,但这可是喜剧,夹带点东西可不容易,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能有心思去看到,原来一个g就只是这样而已:他是g,但也不是那么变态好色,不是见了男人就想上,出场开了个玩笑然后就没对吴警官有过任何非分的举动和想法;家有难念经,不妨碍他深爱家人;愿得一人心,也会落得这般鸡毛一地。好像他的生活跟直男女真的没什么区别。想要在完整的喜剧氛围和节奏里立住这么一个人,比看起来的要难得。

平权路漫漫,“科普”这件事情真的不容易。单从这点讲,《刻在心底的名字》并无此意,《谁先爱上他的》太过晦涩。

但这部电影它不止步于此。我自己作为一个g,觉得真是被它骗进来、然后扮猪吃老虎给敲了一棒子,后劲不小。《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喜剧的外衣下是完好无损的魔幻现实的真身:一个g,历尽千辛万苦长大成人,最终与家人出了柜,有了稳定的男朋友。虽然男友近来冷淡,爸爸呢也好像仍然不理解不支持,但这么长的路都挺过来了,喝点酒哭一哭,明天会好起来的。谁知道飞来横祸,暴死街头,只能遗恨万千,不得善终。结果谁知道死了居然可以变成鬼,误打误撞跟一个直男警察缠在了一起。放下生前的一团乱麻,成了鬼,反倒能有个人朝夕相处,成了最懂对方的家人。接下来就是两人一起冒险破案抓犯人,过上了一段此生最天真无邪的乐呵日子。最后还在对方帮助下把生前乱麻该剪剪该理理,与渣男了断,与父亲互道衷肠,与阿嬷见了最后一面,了却心愿。

可是真实的世界里这世上其实没有鬼啊,死了是什么都没了,所以说这个魔幻现实的剧情里所有美好都编织在了“魔幻”的那头。那如果去掉“魔幻”的皮,现实剩下什么呢:一个g,原生家庭与感情生活两头漏雨,曙光来临前含恨横死街头。一位警官在缉毒行动时碰巧顺带接触了他的命案,算是给他报了仇。警官跟家属接触时听说他是g,好像人还挺好,真可怜,警官祝他投个好胎。

我在电影院的时候就越看心头越紧,因为中途我就发现,所有的剧情的支撑丝毫没有与喜剧安排缠绕在一起。一旦抽出喜剧去看,毛毛生前身上发生的残酷事情是所有的g身上都可能发生的,而且其实并不罕见;而只有他死后化作鬼,他才能放下一地鸡毛,他的可爱善良才为我们观众所见,也只有ming婚桥段安排,才会有一个温良而勇敢的帅直男警官“喊他老公”,与他产生胜似家人的感情联结,成为他的灵魂之友。抽掉“喜剧”后,如果再把毛毛死后化成鬼的“魔幻”抽掉,转而把这段经历看作是他濒死时的幻想的话……那么我在电影中吃到的所有的糖,瞬间就化成了刺向我的刀…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轻佻的背后是严肃。整部电影看似给两个男主强组cp,背地里却是红线一划铁面无私。那个世界里毛邦羽死后可以成鬼,甚至可以ming婚,但就是不可以爱上明翰。毛毛甚至在吴明翰问到“原来最后你想要的,只是有个人能爱你一辈子吗?”面对着这个善良勇敢、长相可口、与自己互相理解又是过命交情的男人,只因深深地知道何谓直弯殊途,毛毛还是把他当作家人而非可追求的伴侣,回答道“是的,但我想我这辈子也完不成这个愿望了”,并在当时选择离去,不要真的让明翰去“这辈子换我养你”,因为明翰当然大概率要成家,过自己的人生(明翰甚至在紧接着的厕所镜柜一开一关的那个剧情里也用语速很快的台词道破了毛毛的心意,且台词没有破坏节奏)。太痛了,即便在虚幻的构想里,他还是清楚什么叫做虚妄,不可多得的温暖。这种残酷、严肃、写实的底色在剧本安排里还有很多:比如再怎么照顾喜剧的需要,毛毛和明翰也始终没有真的接吻,更别提性接触,甚至标题都是“家人”不是“夫夫”;在明翰中枪命悬一线,都已经准备放手去与毛毛相伴时,毛毛舍“生”相救,而不是双死he;最后当然更是没有安排“成功挽留毛毛魂魄,从此一人一鬼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是真的非常珍惜这个从骨头里浇筑出来的严肃悲剧故事。(尽管刀吧,不用在意我的死活)

虽然底色已然如此,但电影还是想告诉我们,残酷不是绝情。明翰毛毛不会相爱,不会在一起过日子,但却可以有真情,胜似家人。明翰对毛毛的真情,是在对这个g的接近和了解之中诞生,一起经历冒险之中加深。毛毛对明翰的感情则更是严格,他是直到明翰这个“蠢直男”反过来带他了断前任、与家人解开心结的时候,才真的开始对他彻底放下偏见。而宣传片中的“喊老公”一类桥段完全只是喜剧效果。(最后病床上,毛毛泣不成声,明翰一直在跟毛爸说“毛毛对你说”,太动人了,直男怎么了,可以以这种方式做家人)

总体来说这个由外到内的“喜剧-魔幻-现实”的结构是真的很出彩:最内层的“现实”与身为g观众的我有共鸣;“魔幻”的中层既是承接了外层“喜剧”架构的顶梁柱(不变鬼不ming婚还咋拍)、又是对所有观众去展现电影对内层“现实”的思辨的打开方式;而外层的“喜剧”模式造就了国语同性喜剧高分片之一,也通过它做到了影片全人群可食用。

这部电影涉及的其他一些角度估计不少人也注意到,也值得说道,最主要一个可能是明翰角度态度转变的写实性,也是很尊重现实基础,不存在通过什么奇怪的喜剧桥段或者强行煽情来推动,而是非常质朴地传达了大众对性少数群体印象转变的一个点:接近,看见,就没了。再然后其他角度比如女性(林子晴这个角色也可圈可点,要刻画大女人就大的彻底,很值得聊),对直男的反相歧视,父母家长角度等等。

看完十个小时了还是唏嘘不已,同性题材之下这部电影可能要成为我心头的一块山巅之石了。

 2 )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當直男遇到死gay,性少數族群面臨的衝突與對立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難得讓我走不出來,看完了還是瘋狂刷採訪、花絮等等物料的電影,未來有機會肯定會再看的!

要先強調!我是上映當天立馬就去看的,真的很好看!非常推薦可以跟好朋友一起觀賞的電影。

先說這部片的缺點:

1️⃣劇情稍滿:電影想表達的東西很多,元素也很多:冥婚、同志議題、警界現況、刻板印象、黑色幽默等等,導演在這部片裡想講太多東西,儘管劇情推動很快,在短短兩個小時多的電影可能還是塞不下,所以如果對劇情沒辦法接受、消化很快的就會很難適應節奏,就比較不建議觀看。

2️⃣略冗長:先前就聽說金馬影展上的時長是130分鐘,沒有想到正式上映居然還是這麼長!個人是認為有修剪的空間,部分環節也可以再俐落一點,但是因為節奏非常快所以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也沒感覺到冷場,這個缺點對我來說就不算明顯。

3️⃣特效不夠真:這部片的特效真的很好笑,是「怎麼會這麼假!」的好笑😂 不過知道這部片的成本之後,也是大概能理解。但我其實有在想,正是這種誇大的特效才能成就這部喜劇並承載它的張力。

以上是覺得比較不足的部分,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

接下來說一些情節的部分,該搞笑的地方搞笑、該煽情的地方煽情,我的心情起伏完全跟著電影的剪輯,雖然情緒高低落差有點大,一下大笑一下大哭的,但幾乎是從頭笑到尾,搞笑的地方甚至整個電影院裡面的人都一起笑了。

整體劇情真的如同我前面所說很緊湊很滿,不過劇情是蠻流暢的,當然也可能是快節奏讓我無法察覺奇怪的地方,電影中的哏我基本上都能get到,也沒什麼特別出戲的地方,這就是程偉豪導演的功力所在了。

劇情方面真的是反轉接著反轉,利用「刻板印象」作為反轉的引子,讓我完全被電影「帶節奏」了,也可以說我是踏進導演及編劇所佈置的名為「刻板印象」的陷阱題裡了,所以思維有點固化,自然就沒想得那麼遠,最後結局是真的是意想不到!

毛爸最後的告白跟前面的救護車情節真的讓我哭到不行,是在我眼中並列最好哭的兩個片段,是打到心裡最深處的感動,沒帶面紙進去的我哭到稀裡嘩啦的出來,超級後悔怎麼不帶面紙進去!!!

整部電影運用了很多的台語、髒話、黃梗,更加入了所謂「冥婚」的傳統習俗,可能會有人覺得不上檯面、不入流,但是正是因為這些細節,讓我覺得這好像是我身邊真的會發生的事情,因為這跟我長大的環境非常相似,可能台灣人就是喜歡這麼講話吧!我會覺得毛毛是我會遇到的gay朋友、吳明翰是我會遇到的臭直男、子晴、毛爸、毛嬤、家豪都是我現實生活中會看到的人物,所以完全能入戲,也非常感同身受,這可能不是台灣人就比較難感覺到。

不過片尾沒有彩蛋我個人覺得有點可惜,因為我認為劇情還有延伸的空間,而且也可以更滿足觀眾心理需求。例如林子晴的後續以及毛毛的下一世等等(我本來都想好想看到毛毛投胎下輩子當吳明翰的狗勾了說⋯⋯)沒有彩蛋說實在的有點空虛,心裡空落落的,相信影廳裡大部分的人跟我想的都一樣,幾乎所有人在電影結束之後都還坐在位子上等彩蛋⋯⋯

電影的核心毫無疑問的就是片名所說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講述家人的愛。我覺得劇情上沒有讓吳明翰被掰彎蠻好的,立意整個上升了一個檔次,如果被掰彎就會流於一般的同志愛情片,真正的主題反而會被忽略。吳明翰和毛毛,臭直男和死掉的gay,雖然沒有變成親密愛人,但卻變成最親密的家人,是可以做出「養你一輩子」這樣承諾的家人、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家人、更是可以為了對方奮不顧身犧牲一一切的家人,這才是真正的soulmate、真正的靈魂伴侶。

另一個電影的主軸則是「刻板印象」這個議題,電影中一開頭就給主角們貼上了滿滿的標籤,吳明翰的臭直男、毛毛的死gay、林子晴的花瓶、毛爸的老古板等等。但是他們最後都一一撕掉了針對自己的偏見,臭直男也有溫暖的一面、死gay並不像外界所認為的那麼不堪、美女刑警也不是只會拍宣傳片的花瓶、所謂的老古板只是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愛。有一個影評我覺得說得很好很喜歡所以引用了:「原來恐同直男不是恐同,是對未知的不了解;原來在gay吧狂歡、被說只會嗑藥打炮及時行樂的同志們,其實只不過是希望有人可以愛自己一輩子。」

分析演技的部分,看到大部分影評和我不帶濾鏡的評價都是林柏宏>許光漢>=王淨,雖然我本身比較多是因為林柏宏才進的影院(主要還是因為卡司和預告真的很吸引人啦),但是很意外地是看到身邊朋友對林柏宏評價特別好,他應該是這部片收穫最多人氣的人,真的是挑對劇本。

林柏宏演gay一開始會覺得是用刻板印象在演,覺得gay就是娘的代名詞。可是看到後來真的會覺得他很自然,陰柔的氣質跟他毫無違和感,但他又能演出一些堅毅、強勢的特質,「娘」的感覺反而沒有這麼重,他不是用表現娘在表現gay、沒有單純地用讓刻板印象再加深的方式去演戲,這點是讓我驚艷的。他的演技是真的會讓人驚訝到,毛毛的演繹他都有精心設計過,包含走路(飄)的方式、講話文鄒鄒的,無不是在配合毛毛的人設,當然也包括毛毛最經典的口頭禪「不敢相信!」也是他和導演的共同創作,會覺得他非常用心而不自覺陷入他的魅力中。我個人最喜歡的地方絕對是在gay bar中沈醉跳舞還有被吳明翰的眼神煞到差點親上的部分,那邊的表情演技真的會讓人感嘆是演技大爆發的橋段。

許光漢的部分我個人認為對他來說也算是很大的突破,顛覆自己以往的形象、學習武打戲以及裸露戲等等⋯⋯也為電影犧牲了不少,不過我認為表情演技是可以再加油的,也只是因為他跟林柏宏搭戲才會顯得有點遜色。

兩個人的些微差距我覺得最大地體現在「許光漢演的吳明翰太像許光漢了!」吳明翰讓我看到太多許光漢的影子,在看電影我有的時候跟朋友悄悄話討論劇情時會下意識地說「許光漢怎麼怎麼樣」而不是「吳明翰怎麼怎麼樣」,不是說演員代入自己是不好的、是不對的,但過多地代入就會像是在演另一個自己,而不是角色;我從頭到尾沒覺得毛毛是林柏宏過,電影中的他在我心目中就是毛毛、一個全新的人物,而不是林柏宏,更誇張點說我覺得他的演技有帶我入戲,所以我才說他演得很成功。

王淨的話台詞功底還有進步空間,而且這部片確實也比較少她發揮的空間,不過她的演技當一枚稱職的綠葉還是綽綽有餘的,只是我用主角的高度去審視她的演技而已。

電影的主題曲我覺得也非常加分,MV的故事可以視為毛毛故事的前傳,建議想要看的人先看完MV再進去,會對毛毛和毛嬤的互動還有祖孫情更有感觸。

最後的最後,林柏宏真的太帥了⋯⋯帥到整個腦袋暈暈的><之前就知道他帥,可是不知道這麼帥的!之前跟他是真的不熟,但看完後完全垂直入坑了。

當然整部片是真的很養眼,許光漢賣肉賣得很到位、林柏宏也小賣了一點,總之完全是女性觀眾的天堂。鬼家人售後也非常多,這也是除了電影真的很好看以外為什麼我會無法自拔到很想去二刷甚至三刷的原因吧!

附上一些我愛的毛毛

這張真的是被毛毛帥到

更)二刷加上看完導演的幕後花絮之後,覺得導演的這個巧思很值得拿出來說:在「同志」片。藏了彩虹,而所有顏色的光混在一起就是白色,跟毛毛有關的場景、服裝都採用鮮明的紅黃橘紫色;而明翰有關的場景則是藍色系,某種程度上用強烈的刻板印象(藍色是陽剛的、紅色是女性化的)給電影增添了鮮豔的色彩;頭尾的喪禮及醫院都是白色系;在兩人聯手與孝哥對抗的按摩店裡則是象徵著同志的彩虹色,我覺得是很棒的小細節,如果導演沒說真的不會注意那麼多。

然後!王淨的哭戲拜託導演給我放出來啊!!!不要私藏,我知道你剪了很多!

 3 ) 撿了個“新郎”回家,旋轉~ 跳躍~ 無極限~~

🌈 🌈

寫在最前面:

本文中提到的各種性別刻板觀念 / 恐同言論 / ''死gay''稱呼… 都源自電影,並非筆者立場。

一些影迷看完本片之後,批評本片''過度消費同志和性別議題''… 雖然整體是''調侃''的喜劇氛圍,但還是有直男 / Gay 覺得太過''二元對立''、覺得''被冒犯到了''… ( 所以 如果害怕無法用一種''看爽片'' / ''看粉絲電影'' 的娛樂心態觀影,以下內容可能有雷點不適合繼續閱讀… )

筆者撰寫本文過程中,越細品劇情 也越來越認同,雖然是''神經喜劇''外殼,也理解編導想把吳明翰 毛邦羽 這兩位主角人設推到''極致對立'',造成近乎''荒謬''的冥婚橋段(恐同直男被迫“嫁給”同志)… 但整體確實''太二元 / 太刻板'',略顯''過度消費''嫌疑… 快節奏劇情順順看下去,淚點 / 笑點 鋪很滿,但不宜細究… (所以說是''粉絲特供商業片''…)

聯想到 坂元裕二編劇在🐴大師課說過的話「我現在下筆越來越小心謹慎… 可能不敢再寫類似《儘管如此 也要活下去》這樣的劇集… 畢竟影視作品還是屬於Mass Media,只要有哪怕一個人因為我的作品而感到受傷,我都會更加謹慎地去觸碰類似的議題和內容…」…

🌈 🌈


(圖片來源:正式預告)

路上撿到紅包袋,鋼鐵直男竟意外和 G A Y 冥婚!!!

直男恐同(害怕“同志”、害怕鬼),一開始極力反抗,想要剪斷這個荒謬姻緣! G A Y也非常無語,討厭與這個臭直男“共處一室”! 兩人互看不爽,生活中擦出爆笑衝突(e.g. 死掉變成鬼魂的G A Y “附身”在直男身上,讓直男半夜在街頭“裸_奔”…),直男屢次想要痛扁(暴打)這個 G A Y !! 但冥婚的力量不可違抗,直男頻繁遇到衰事、險些“小弟弟”不保,無奈之下,直男不得不接受這段“姻緣”——協助 G A Y 找到兇手、了結心願、順利“轉世”。然而,終於送走了 G A Y 之後,直男看著空蕩蕩的房間,莫名的,又有點「想見你」……

「嗨,親愛的 G A Y,你在天上還好嗎?… 你的狗狗我有幫你照顧,你的爸爸和阿嬤也成了我的家人… 現在,我支持『彩虹🌈』(多元成家),也像你一樣,每個月都會愛心捐款,使用環保餐具、保護環境愛地球,認真生活愛人類…… 謝謝你,親愛的 G A Y,讓我看到了更寬廣的世界。」——來自 直男的想念。

(圖片來源:電影前導預告)

(圖片來源:電影前導預告)


在《想見你》電影版12月23日13:14內地點映之時,《鬼家人》也在12月23日14:00釋出“正式預告”——早前釋出的海報就主打Slogan「想撿你」,在上述兩部片中,許光漢也展現出了演技實力、銀幕魅力、角色可塑力(《想見你》電影版 一人分飾N角;《鬼家人》駕馭喜劇表演),可謂是2020s在Tw影壇(甚至兩岸/東亞)頗有“票房號召力”的演技派明星卡司…

看過《想見你》電影版 &《鬼家人》這兩部片後,如果要形容觀影感受,筆者個人覺得——

《想見你》電影版類似「泡泡糖」,觀看過程中 用力地嚼啊嚼啊,想要釐清各種線索… 最後,終於吹出了一個膨脹、晶亮的泡泡 —— 啪 輕輕一戳,破掉了,內裡空無一物,甜膩黏在嘴唇上… (看到最後 可能因為倉促收尾 給劇版粉絲們一種前面都是在“故弄玄虛”、結尾“莫名空虛”的失落感 [雖然皆大歡喜HappyEnding了]…

《鬼家人》類似「跳跳糖」,觀看過程中 整個人很放鬆 充滿歡樂與雀躍,味覺、聽覺、觸覺 多重感官刺激,偶爾因為糖粉跳得太歡快、嗆進了鼻腔,不自主地就冒出了眼淚… 一包吃完,還想接著再來下一包…

( 若論這兩部片在Tw的票房潛力,筆者個人覺得《鬼家人》比較“接地氣”,不僅貼合Tw文化,整體故事內容也更加“落地”、“親民”,目標受眾較廣。而《想見你》電影版是一部“合拍片”,需要顧及兩岸市場,對於Tw觀眾而言,可能就有點“懸浮” [不確定內地觀眾看後 會不會也覺得懸浮],加上 劇情略顯“刻意燒腦”,增加了觀眾與這部片的“距離感” [即使是劇粉 可能都還是有點“觀看門檻”…]… 行銷與檔期方面,《想見你》電影版主打“粉絲情懷” [劇粉 & 演員粉]、Tw定在“跨年檔”22.12.30正式上映 [23~25聖誕檔期點映],《鬼家人》主打“爆笑荒誕+演員卡司”、Tw定在“春節~情人節檔”23.02.10正式上映,兩者其實都有一定的爆款可能性… 結合Tw今年的本土電影票房市場情況——22年最賣座的《咒》1.7億NTD,第二名《早餐男孩》7379萬NTD,第三名《流麻溝十五號》3597萬NTD,第四名《少年吔》3255萬NTD…… SO,學渣盲猜, 《想見你》TW票房或許會達到8千萬NTD,能否破億,需要看運氣… ( TW 12.30正式上映,截止至01.04全台票房超過5千萬… 可見《想見你》IP + 許光漢主演,還是滿有票房號召力的…) 《鬼家人》TW票房或許會破億,但能否創下出品方[金盞花大影業]的前作《當男人戀愛時》票房4億的佳績,也需要看運氣… ( 影視從業者們都在猜測,兩部「許光漢」,預計給Tw電影市場帶來至少4億NTD的收益… 對於整個Tw影壇而言,真的是2023開門紅… 許光漢也可以藉由這兩部大賣的電影,坐穩了「賣座保證」的一哥番位。)

(《鬼家人》電影海報 | 圖片左下角 Slogan「想撿你」)

《鬼家人》宣發模仿《想見你》,舉辦限量先行場,讓口碑持續發酵…(先行場定在中南部,由此可見宣發方把“票倉”預測在比較Local的地區,或者也可以說,主創對北部票房“穩贏”有信心…)


( 以下是無聊的“劇作結構分析作業”… 若非影視從業者/研究者,可能會覺得內容枯燥/說教… 可以略過不看了… )


22年🐴影展看完閉幕片《鬼家人》,時隔許久,在年末聖誕聚會時候,偶然和前輩聊起這部劇本結構超級「工整」的電影——對,就是被很多“業內人”頻頻調侃的「救貓咪」——十五段基礎結構,四十場核心骨架,三幕劇基本理論……看起來非常“老梗”、非常“過時”,但就連坂元裕二編劇大神都說「如果有什麼是對劇作初學者的建議——請熟練掌握『三幕劇』結構」。( 詳細內容可移步 坂元裕二在22年🐴大師課的演講內容摘要《【編劇】坂元裕二「和角色一起活著,真實地活著」》 )

於是乎,就有了這次的「作業」——想要學習《鬼家人》如何運用超基本的“劇作公式”,呈現一齣漫畫化的同志喜劇 [鬧劇] (但也不可否認的,這是一部「粉絲特供商業片,輕鬆看,別較真」,需要佩戴 許光漢 / 林柏宏 粉絲濾鏡、搭配洋蔥奶油爆米花來欣賞🤣🤣……

「救貓咪」結構圖 (來源:知乎)


( 以下 含有具體的劇情。若害怕被劇透,請勿閱讀。)

( 22.11.17🐴影展閉幕片僅為初剪嘗鮮版,據說定檔23.02.10的上映版會再修改調整。)

( 觀影後許久 才有時間梳理回想,記憶模糊。本篇僅為劇作練習生的拉片作業,僅限參考。細節、情節等具體內容,一切以正片為準。)


———— 防雷線 ————


【基礎設定】

▲ Premise (故事設問/前提):鋼鐵直男與 G A Y 喜結連理,同居生活是否會擦出“先婚後愛”的火花?

▲ Logline (一句話概述故事):鋼鐵直男吳明翰被迫與死於車禍的同志毛邦羽''冥婚'',毛邦羽讓吳明翰幫他實現遺願、超渡轉世,吳明翰也仰仗毛邦羽的鬼魂超能力破案緝兇,兩人從互相敵對逐漸發展出了夥伴情深。

(圖片來源:🐴TGHFF官網)

▲ Genre(依據「救貓咪」分類):夥伴情 (Buddy Love)

🌈 🌈 🌈

其實《鬼家人》這部電影不是「愛情片」,更類似「親情片」,毛毛和阿嬤(奶奶)、父親之間的情感,是全片最大的“淚點”。(當然,全片的Tone調還是“鬧” “誇張” “喜劇” “無厘頭”為主的…)…

吳明翰和毛邦羽雖然「冥婚」,但兩人之間更類似互幫互助的「夥伴情」。電影第三幕,毛毛捨命救了明翰,也是另一個“淚點”。

類似Jolin蔡依林演唱的主題曲《親愛的對象》歌曲簡介寫到的:
Jolin給予了「愛」新的理解面向,以「對象」稱呼那種不曾定義、也不必說明的親密關係,經過時間的洗禮,有些人可能成為家人、伴侶、朋友,有些人心有靈犀地成為了彼此「親愛的對象」。
英文歌名「Untitled」是Jolin在這首歌裡所追尋的理想狀態,當兩個人之間超過名份所能界定的「關係」,不如先保有「無標題」的自在與寬容,因為愛的本質一樣,我們可以在光譜上找到自己最舒適的落點。
(來源:Y.T.「蔡依林 Jolin Tsai《親愛的對象 Untitled》Official MV」)


【角色設定】

🔺 男主「吳明翰」(許光漢 飾)

(吳明翰的角色設定略顯單薄,在這部片裡面有點“工具人”——明翰的存在,更多是為了“撿到”毛毛,查出毛毛死因,幫助毛毛實現心願、順利“轉世”…)

✨ Shard of glass(角色“出廠設定”的原生陰影): 吳明翰的人物背景設定在片中缺乏詳細交代,觀眾不知道他為何如此直男、恐同(仿佛就是不用解釋的天生的“個性”),觀眾只看到他在警局從事“緝毒”工作,性格衝動 (“陽氣十足”),獨居在還算寬敞的一房兩廳公寓 ( Tw的“公寓”指的是沒有電梯、樓齡約30年以上的房子 [通常5~6層樓高],區別於毛毛前男友居住的、有電梯&管理員的“華廈” [商品房, 通常10~15層樓以上]… )… ( 不曉得編導在劇本發想階段如何設定明翰的角色前史、如何撰寫明翰的人物小傳,目前感覺明翰才是那個「紙片人」——原生家庭等個人背景不明,只有表層行動——希望取得“業績”、“升官”、追到警花“女神”林子晴 [王淨 飾]… 也許因為較為完整的“成長弧線”做到了毛毛身上,電影篇幅有限,只能讓明翰的形象“扁平化”…

~ ~ ~

✨ Flaw(角色需要克服/解決的“問題”): 吳明翰怕鬼、恐同,追捕毒販的過程中,意外撿到紅包袋,被迫與死於車禍的毛毛[鬼魂]“冥婚”(“死 G A Y”雙關,即指“死掉的 G A Y”,也包含罵人/抱怨的語氣;還音同日文中的「厲害 すごい」,帶有“性_暗_示”的意味,搭配片中不時出現的黃色笑話和諧音梗,營造無厘頭喜劇氛圍)。 一開始,明翰不願接受這段荒謬的姻緣,想盡辦法想擺脫“死 G A Y”的糾纏,想要把毛毛趕出家門,但明翰在生活、工作中頻頻遇到衰事,從緝毒專案組被貶到“派_出_所”,還多次被“死 G A Y”玩弄…(第一幕就會出現 許光漢粉絲們 期待的“裸_戲”🤣…) ( 明翰的flaw = 鋼鐵直男,恐同 )

毛毛“附身”明翰,故意捉弄明翰,讓他洗澡洗到一半 就跑出門在街上跳《舞孃》(圖片來源:正式預告)

~ ~ ~

✨ Want(角色的“期望”,通常在第二幕末“實現願望並失去所有”,發現這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迫於衰運連連,吳明翰不得不接受這段“冥婚”——幫助毛毛實現心願、抓到肇事逃逸車主,讓毛毛順利“轉世”。在這個過程中,毛毛也用他鬼魂的“超能力”,幫助明翰完成警務工作(除了明翰 別人都看不到毛毛,毛毛可以隨意穿透各種“屏障” 比如潛入毒窩查探…)… ( 明翰的want = 官復原職 / 獲得升遷,解除冥婚、擺脫“死 G A Y” )

~ ~ ~

✨ Broken compass(角色為了實現“期望”,採取的“錯誤行動”,在第二幕末會發現 這不是“問題的真正解法”): 毛毛提出了一系列“願望”:幫忙照顧他的狗狗,回毛家探望阿嬤、順便刪除毛毛手機裡面的照片和影片(手機儲存了毛毛和前男友的親密互動,毛毛害怕被毛爸看到),定期捐款做公益,海邊淨灘 撿垃圾 保護環境…… 吳明翰還自作主張幫忙毛毛去“探望”了“前男友”——甚至大打出手,試圖弄清楚前男友為何“背叛”毛毛……(其實“前男友”早就有了新歡,只是毛毛不知道…)… 但是,吳明翰做完了這些,毛毛還是沒有順利“轉世”……

~ ~ ~

✨ Need(角色真正想要的 / “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吳明翰無意發現,毛毛車禍的肇事逃逸兇手,竟然就是警方長期追蹤的販毒集團大佬頭目。 明翰上交了記載車禍過程的行車記錄器的影片檔案,臨時回到了緝毒隊。 但是,在警局裡面有“內鬼”,毒販們總是能提前獲悉警方行動、躲避追查。明翰誤以為緝毒大隊的隊長是臥底。 在最後追捕毒梟的過程中,真正的“臥底內鬼”反將一軍,捲款逃走。 明翰和隊長身陷毒窟,被毒販們團團圍住…(全片最長最精彩的一段打鬥戲,橫推Dolly鏡頭讓人聯想到朴贊郁導演的《Oldboy》經典動作場面…)…

《Oldboy》垂名影史的經典打鬥段落

明翰和隊長兩人寡不敵眾,毛毛通過頻頻“附身”在毒梟頭目、毒販等人身上(一連串爆笑反擊),才逐漸打敗了反派…… 三人以為轉危為安,結果吳明翰意外中槍…(然後就出現了感人催淚場面,毛毛用盡靈氣 為載著明翰的救護車“開路”…)…

毛毛[圖右] 附身進入毒梟頭目[圖左](圖片來源:正式預告)

在醫院,毛爸來探望明翰,和明翰說了很多內心話… 此時,毛毛奄奄一息地靠在床鋪對面的沙發上(毛爸面對明翰、背對毛毛…),毛毛身體逐漸變得透明…… 毛爸談及自己後悔、沒有來得及和毛毛“好好說再見”,明翰叫毛爸回頭,趕快把想對毛毛說的話都說出來(毛爸看不到毛毛,但透過明翰看向毛毛的視線,毛爸也相信毛毛就在這間病房裡面)——毛爸說出了自己發現毛毛前男友出軌、害怕毛毛受傷,所以才反對毛毛“同婚”… 毛毛和毛爸和解… 然後,毛毛變得越來越“透明”,身體化為“光效粒子”,順利了結心願、“轉世”離開了…… (對,毛毛最後“燃燒消失”、化為了“光效粒子”🤣… Letterboxd [較多Tw人使用的影評類APP] 上面也有不少看過🐴影展版本的影迷吐槽,全片的視覺效果亟待改善,初剪版的“光效粒子”仿佛大學生用AfterEffects做出來的效果🤦‍♀️… 導演也在🐴影展映後QA坦言,《鬼家人》特效畫面數量眾多、難度較大,還在持續完善中…)…

毛毛“離開”之後,明翰出院,雖然沒有回到緝毒隊,但也戒驕戒躁、接納了自己在“派_出_所”的工作,全心全意“為民服務”… 經歷過這段荒謬的“冥婚”大冒險,明翰打破了“鋼鐵直男”的刻板標籤,變得柔軟,也收穫了溫暖…

( 明翰的need = 接納「多元世界」,理解同志,克服“狹隘”思維 )

🌈

🌈

🔺 男主「毛邦羽 [毛毛] 」 (林柏宏 飾)

(毛毛的角色設定與表演呈現或許略顯刻板,有點類似同志領域的“典型 G A Y”形象… [再次強調:這裡是電影的塑造,非筆者觀點]… )

✨ Shard of glass(角色“出廠設定”的原生陰影): 毛毛是“同志”,有一名交往過的前男友(炎亞綸 飾演)。在毛毛的原生家庭中,阿嬤支持毛毛“同婚”,但是毛爸無法理解毛毛的“性取向”。(後續會“反轉”,與其說毛爸“反對”毛毛同婚,其實是想“保護”毛毛、害怕毛毛會受到傷害… 因為毛爸發現了毛毛男友“出軌”,所以反對毛毛和“這個男友”結婚…)…

~ ~ ~

✨ Flaw(角色需要克服/解決的“問題”): 在毛毛阿嬤的“牽線”之下,毛毛被迫要與撿到紅包的吳明翰同婚——愛美、有品位、心有所屬的毛毛,一開始也很嫌棄這個“鋼鐵直男”,各種搞怪捉弄吳明翰…… 但冥婚紅線綁上了,他們誰也無法擺脫對方…… ( 毛毛的flaw = 意外死於車禍,魂魄徘徊人間… )

~ ~ ~

✨ Want(角色的“期望”,通常在第二幕末“實現願望並失去所有”,發現這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前面“明翰Want”段落有提到毛毛許下的各種“心願”,在此就不重複了…) 毛毛威逼利誘吳明翰幫他做各種事情,隨著兩人相處的時間變長了,毛毛也逐漸發現了吳明翰的一些些優點——雖然很衝動、但明翰講義氣,幫人幫到底,甚至還用拳頭幫毛毛教訓了前男友…(這裡也有淚點,在吳明翰的“強迫”之下,毛毛半推半就來到前男友家裡,卻撞見男友“金屋藏嬌”… 最後明翰實在看不下去了,幫毛毛“暴打”這個渣男…)… ( 毛毛的want = 讓吳明翰幫他實現各種“心願”,順利超渡“轉世”… )

~ ~ ~

✨ Broken compass(角色為了實現“期望”,採取的“錯誤行動”,在第二幕末會發現 這不是“問題的真正解法”): 找到肇事逃逸的兇手,查明到底是誰害死了毛毛…(第二幕結尾,確實找到了兇手——毒梟頭目,但也讓明翰和毛毛陷入更大的危險中——警隊有“內鬼”,抓捕毒販過程中,明翰也身負重傷…)

~ ~ ~

✨ Need(角色真正想要的 / “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前面“明翰Need”段落有詳細提到第三幕的劇情,在此就不贅述了…) 在明翰的病房裡面,毛毛生命奄奄一息之際,毛毛了解到,父親其實是深愛自己的,毛爸也很懊悔,車禍來得太突然、沒有機會和兒子好好說再見… 在明翰的鼓勵下,毛爸終於說出了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的、對毛毛的深愛,父子二人大和解… 原來,毛毛真正的“心願”是得到爸爸無條件的愛與支持… 毛毛順利超渡“轉世”,魂魄離開了人間…

🌈

🌈

🔺 「夥伴情」類型分析

(如果從「夥伴情」的分類來看,其實這部電影更類似「雙主角」——雖然故事是從“吳明翰”開始切入,但中間整個第二幕都是在解決“毛邦羽”的“問題”——明翰幫毛毛實現各種心願,查明毛毛死因,發現撞死毛毛、肇事逃逸的兇手竟然是明翰他們分局一直追查的毒梟……然後在第三幕,毛毛幫助明翰破案,在這個過程中明翰也協助毛毛與父親和解、幫助毛毛順利“轉世”……)

不完美的主角:吳明翰是一個鋼鐵直男,恐同,怕鬼,個性莽撞爆衝(典型的“中二男癌”形象)。意外“撿到”毛邦羽之後,吳明翰一開始抗拒冥婚、但是衰運連連,無奈被迫“就範”,協助毛毛了結心願… 兩人相處過程中,明翰逐漸被毛毛打動、同理毛毛的痛楚,最後變成了一個“多元大愛”的好人🤣🤣(支持同婚,愛心捐款救動物,自備環保餐具 保護環境愛地球…)

互補的夥伴:毛邦羽是一個 G A Y,希望和男友同婚卻遭父親反對,與父親大吵一架後出門,卻被車撞到、意外身亡…… 毛毛是一個心地善良、熱愛公益的“碎唸狂”(典型的“騷粉 G A Y”形象)。被吳明翰“撿回家”之後,毛毛一開始各種嫌棄吳明翰——品味差、人品差,從衣著、行為等各個方面,毛毛努力“改造”明翰。因為只有明翰看得到毛毛 (其他人都以為明翰在“對空氣講話”),毛毛也在破案過程中幫了明翰很多忙 (但也在關鍵時候“幫倒忙”…)…

阻礙:「生者 VS. 死者」(陰陽相隔);「直男 VS. G A Y」(性向差異)… (這就是所謂“夥伴情”的成功關鍵——兩位主角的身份/價值觀差距越懸殊、“在一起”的阻礙越大,戲劇衝突越強,後續的“相愛”就會越“極致浪漫”,整部片就會更加“好看”…… 比如傳統愛情片裡面慣用的設定——“小麻雀”與“霸道總裁” [e.g.流星花園];“絕症患者”與“健康人” [e.g.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新不了情…];“生者”與“死者” [e.g.想見你]……)


——— 最後一道防雷線 ———

——— 以下將進入分場內容 ———


【故事元素】

(依據 Blake Snyder「Save the Cat」“救貓咪”編劇理論,將全片拆解為十五段劇本結構元素。)

(以下只是第一次看片後的印象 [🐴初剪版] … 僅憑摸黑速寫的筆記,記憶模糊… 內容和情節有些偏差… 一切以正片為準。)

——————

🔺 1【 開場畫面 】 Opening Image (第1分鐘) ( the tone, the mood, and the style )

(S1 第一場)寂靜的夜晚,看起來像是四合院的一座古厝老宅(鏡頭從半空中推進正廳),氛圍有點陰森,遠處隱約傳來野狗咆哮的聲音。

客廳裡面,家具陳設都是中式復古的,客廳正中央擺著一口敞開的棺材,看起來像是在舉辦一場告別式。

棺材裡面,躺著一位面色蒼白的年輕男性(毛邦羽,毛毛 [林柏宏 飾]),一位年長女性(毛毛的阿嬤)依次剪下毛毛的指甲、頭髮……把它們放進一個紅包袋裡面。

( 開場第1min 上片名《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浮誇配色版主題字] )

〔 劇作功能:全片第一場戲,奠定核心主線「冥婚」,點題=和鬼變成家人,氛圍=喜劇。〕

🌈

🌈

🔺 2【 呈現主題 Theme Stated (第5分鐘) ( thematic premise )

(S2 第二場)健身房,各色“健壯”、“半_裸”的肌肉男穿行在走道,粉紅色的燈光營造出艷俗的情慾氛圍(搭配「Come with me~~」妖嬈的音樂)…… 淋浴間裡面水汽蒸騰…… 吳明翰“偽裝”成顧客,混在人群裡面……(長鏡頭調度,觀眾跟隨“猛_男”走路的動線,在通道狹小、彎彎繞繞的健身房裡面穿行…)

吳明翰跟隨一個男子走進更衣間,男子準備打開自己的置物櫃,吳明翰忽然亮出「警證」,說有線人“舉_報”、男子在健身房販毒、櫃子裡面藏有“K_粉”,兩人發生爭論,引來一些顧客圍觀… 男子拿出手機錄影,控訴明翰“違法執勤”,明翰說出一些“歧視同志”的話語,男子與明翰發生肢體衝突,明翰將男子過肩摔… 男子咆哮著「你們知道我爸是誰嗎?!!」… 同事最終順利在置物櫃裡面找到了“K_粉”…(切到S3 第三場。ps:這邊的“場”只是“粗分場”,僅憑模糊記憶復現關鍵情節,並非按照電影場景轉換進行劃分… 一切以正片為主…)

吳明翰提著一袋滷味,走進警局「偵防一隊」,坐到自己工位上面,準備大快朵頤… 辦公室的墻壁上貼著警花“林子晴”的海報,吳明翰用愛慕的眼神看著海報裡的子晴女神… 林子晴忽然出現(誇張的妝容、明顯的粉色眼影),打斷了吳明翰看著她海報想入非非的視線,林子晴調侃吳明翰「恐同」「打同志」「有損警界形象」…… (S2男子錄下來的影片,在網上傳開了,引發熱議…

林子晴吐槽吳明翰“恐同” (圖片來源:電影前導預告)

吳明翰說 林子晴什麼都不做,只是因為是“女生”,就可以受到各種“優待”,爽爽當一個「花瓶」,林子晴不服氣,痛扁明翰… 就在明翰和子晴鬥嘴、打鬧的時候,上級長官忽然出現,說健身房的男子指控吳明翰「性_別_歧_視」,吳明翰忍不住罵了一聲「死 G A Y」,覺得自己沒有歧視,被莫名冤枉了… 旁邊同事吐槽,「死 G A Y」這種叫法就是在歧視同志… 明翰無語… 就在同事們互相閒聊說笑的時候,忽然接到出警通報——吳明翰和林子晴飛速拿好裝備、跑了出去……

〔 劇作功能: 第2場~第3場戲,點明「同志」議題;建立「吳明翰」角色特點,恐同、急於立功、性格爆衝、對警花林子晴有好感,典型的“鋼鐵直男”形象。〕

🌈

🌈

🔺 3【 鋪墊 】Set-Up (第1~10分鐘) ( Six things that need fixed. “A” story. )

(S4 第四場,全片第一個大型的「炫技段落」,將近6分鐘,超長一段的公路飆車戲… 觀影過程中讓人不禁聯想到諸如《Mad Max》這類的狂飆、撞擊爽片… 只是在🐴初剪版本裡面,特效渲染尚未完成,不論是車子外觀還是空拍鳥瞰的城市景觀,整體都有點“假假的”——搭配美式卡通裡面常見的滑稽喜劇罐頭音效,卻又不免讓人感覺 畫面的這種“玩具感” “塑膠感”其實是導演故意呈現的,目的就是為了營造“喜劇氛圍”——讓觀眾帶有一點“抽離”地看片、達到更好的“喜劇效果” [學渣亂說]… 不曉得後續在正片中是否會“改進”… 但這段飆車戲的節奏設計、鏡頭切換、大場面衝撞,在大銀幕上看,整體滿有視覺衝擊的,亦可見程導及其主創團隊的實力與野心…)

吳明翰開車、子晴坐在副駕,緊追前面毒販的藍色轎車… 兩車在城市穿行,儀表板顯示時速超過200km… 吳明翰努力操控方向盤,不斷躲避往來的車輛、行人… 吳明翰想要走小路,前面卻被兩輛擦撞的轎車擋住,兩位車主站在路邊爭吵,吳明翰不假思索地猛踩油門,希望從兩車之間的縫隙“擠過去”——結果,警_車被卡住了… 毒販藍色的車飛速從吳明翰的眼前開過,然後又“倒車”回來,毒販嘲笑吳明翰的愚蠢… 吳明翰大力踩油門,火光四濺,兩輛轎車被擠壓得嚴重損毀,警_車還是卡在中間 宛如夾心餅乾的夾心,艱難前行… 好不容易重新駛上馬路,前面的藍車已經開出了老遠,吳明翰預感或許追不上了,結果——毒販樂極生悲,自己撞上了一輛大貨車,駕駛座的毒販被遠遠地甩了出去……

吳明翰傻眼,停在原地,來不及反應過來,林子晴已經推門下車,跑去緝拿毒販…… 吳明翰緊隨其後,四處搜尋毒販的身影……

〔 劇作功能: 第1場~第4場 [粗分場] 本片的前11分鐘,開場 / 鋪墊段落, 建立吳明翰主角的性格 / 慾望 / 缺陷… 交代 警_局_緝_毒 的主線工作任務… 全片核心議題、喜劇氛圍、視覺爽點,帶領觀眾快速“入戲”…〕

🌈

🌈

🔺 4【 轉折事件 】 Catalyst (第12分鐘) ( First moment )

(S5 第五場)吳明翰 來到一處公園裡面,撿到了毛毛阿嬤精心放置的冥婚紅包…… 一大群三姑六婆忽然出現,興奮打量著這個“准新娘”……

紅包內容物(圖片來源:電影前導預告)

吳明翰被三姑六婆“圍觀”(圖片來源:電影前導預告)

〔 劇作功能: 第5場,催化事件 / 轉折事件,吳明翰撿到“紅包”,與毛邦羽綁定了冥婚姻緣。〕

🌈

🌈

——————

不知不覺已經將近萬字… 主要內容尚未展開… 也因為害怕透露核心關鍵訊息——上文裡面只是在介紹主角&親情線(已經在宣發物料&主題曲MV透露出來的),沒有提到追兇+緝毒「懸疑線」具體細節 (目前有關車禍+警隊的內容 也都是正式版預告已經呈現出的資訊)… 後續可能會等電影上OTT串流平台後,再把詳細的“結構練習作業”放出來😂… 如果片方人員刷到這篇,覺得內容還是“說太多了”,即使內地無法上映 也不適合發在豆瓣,請直接留言/私訊,會刪文。

 4 ) 程伟豪个人最新采访

那是1997年的暑假,高雄陽光一如既往熾烈,男孩百無聊賴地坐在補習班裡,盯著牆上時鐘,老師的聲音從耳際滑過,好不容易熬到下課鈴聲響,他挑起書包往肩上一甩,跳上腳踏車,就往彼時的美奇萊戲院加速騎去。

早場便宜,他得趕上。抓著找回的零錢,男孩急促尋著影廳外大大的《第五元素》海報,奔進這個他多年後回想起來像個大型黑箱子一般的奇幻場域。強烈聲光和視覺影像,長驅直入瞳孔深處,那是掉進程偉豪心底的第一顆電影種子。

多年後,他坐在Monitor後,成了台灣最受矚目的類型片導演。2015年,《保全員之死》先為他拿下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後從破億的《紅衣小女孩》系列到犯罪懸疑片《目擊者》,再到入圍高達11項金馬獎並讓張震奪下影帝的《緝魂》,秉著兒時被一部部好萊塢電影震懾的後座力,程偉豪走上導演之路,去年再以破四億元票房的《當男人戀愛時》監製身分,拓開眾人對愛情喜劇的想像。

金牛座的他笑說自己唯一稱得上優點的,就是「固執」,當固執延伸為堅持,所有奇蹟都成了可能。「我這一輩導演幸運在於市場有更大的胸襟,願意擁抱不同風格的台灣電影,但我們有沒有準備好?我希望有一天,不要說跟南韓相抗衡,至少不要再被說只能看著他們的車尾燈,能在類型和技術上都走得更遠一點。」

回看首部執導的電影長片《紅衣小女孩》,程偉豪笑說直到現在都還忘不了得知破億時,那種「懵掉」的感覺。「我也不知道,每次都覺得可能是老天爺在選我。」程偉豪或許是幸運的,當年輕導演如過江之鯽,抱著希望步上長片之路,以為將要迎來滿座掌聲,卻是一個大浪打來,就消失無蹤,唯獨剛滿38歲的程偉豪,穩穩站在岸邊,交出一部又一部讓人難忘的作品。

歸根究底,他從沒浪費幸運,總在每一次到手的機會裡,試著突破外界想像,探索既有類型裡的各種可能。「其實在拍《紅衣小女孩》前,我一直想著要用《目擊者》做我第一部亮相的電影,可能是因為讀電影研究所吧,有一些很無謂的堅持,覺得台灣沒有犯罪電影,那我就要當第一個拍犯罪電影的導演。」

但際遇往往不是自己說了算,當時還沒任何長片經驗的他,儘管已拍出一些讓人驚豔的短片作品,空白的長片履歷依然讓他在募資上頻頻受挫,正巧「瀚草影視」創辦人曾瀚賢想著要為台灣帶起新一波恐怖片風潮,鎖定身邊的同輩電影工作者一塊來「幹點大事」,於是找上程偉豪,「他想集結我們這一輩,看能不能做出一些特別的類型來。」

就在掙扎著是否該放下「犯罪電影先行者」的執念時,早程偉豪幾年入行的導演連奕琦告訴他:「很多想拍的東西不一定那麼快,與其在那糾結,不如先趕快拍部長片,拿到一個真正的名片。」這讓程偉豪轉念接下《紅衣小女孩》導筒,就在上映前夕,他意外以先前創作的短片《保全員之死》拿下金馬獎,「我都還記得我站在台上請大家11月27號記得去看《紅衣小女孩》的畫面!」而後《紅衣》創下的8500萬元票房,加之續集破億,終讓程偉豪被整個業界甚至觀眾記住。

「比起很多導演他們成長過程是拿一些DV或八釐米底片機接觸製作,我的啟蒙其實就是看電影,但我也不是看什麼柏格曼那類型的藝術電影,我看的就是好萊塢電影。」

國中時期血氣方剛,正紅的《變臉》、《第五元素》等片以目眩神迷的劇情和聲光刺激深深擄獲程偉豪,儘管對「導演」二字實際上做些什麼還不理解,他卻是一回家就堅定向爸媽宣告:「我以後要當導演!」他仍記得爸媽當下不敢置信的表情,「我爸是土木工程師、我媽是家庭主婦,他們其實很開明,但對藝術這塊畢竟比較陌生,聽到拍電影,第一時間就是連結到演藝圈。」那很亂、很複雜,怎麼會想選這種志向?爸爸有些生氣地回了話。

眼見反應不如預期,程偉豪只得悻悻然回到房間,卻又忍不住回味起稍早和一群陌生人關在黑箱子裡感受影像撞擊的過程,那股在心底萌芽的悸動,就這樣延續到大學填志願前夕,他暗暗決定「要讀傳播或影像相關科系」,輔大廣告系於此成了他接觸影像製作的起點。「那時《無間道》很紅,一堆人在拍各種諧仿影片,我也是大二時幫系上拍這些片子才開始接觸到製作。」大四時一堂「電影導演美學研究」,則再將程偉豪推入更深的地方。

「那堂課從作者的角度去看電影,包括這個導演為什麼會選那樣的攝影師或那樣的美術和配樂,以及他們探討的題材原點,挖得愈深,就讓我愈有興趣。」在考進台藝大電影研究所後,程偉豪自稱像塊「超大海綿」,開始大量涉獵、鑽研各類商業和藝術電影,包括侯孝賢、杜琪峰、張藝謀、柯恩兄弟等人作品,甚至是第三世界的小眾電影,「當時沒事就泡在板橋的林園二輪戲院,加上四處網羅的VCD和DVD,三年下來應該看了有上千部。」

研究所後期他開始投入短片創作,處女作《搞什麼鬼》和畢業製作《狙擊手》讓他確立了「想好好拍類型片」的目標。2007年寒假,在連奕琦介紹下,他進入《不能說的秘密》劇組擔任花絮側拍,彼時國片還處在低迴階段,《海角七號》尚未問世,集結侯孝賢御用班底如攝影師李屏賓和劇照師蔡正泰的《不能說的秘密》自然備受矚目。首次進到長片劇組的程偉豪,在第一線看著各領域大師施展功力,短短幾個月,成了他導演養成之路上極關鍵的經歷。

「光是看賓哥(李屏賓)拍戲就收穫很多,他在現場幾乎像半個導演了,從處理場務到攝影器材,以及怎麼想分鏡說故事,有時只是擺個直軌,靠著運鏡就能做出畫面的流動感和故事性,這是比起之前看大量侯導電影,更能實際反饋到自己製作上的成長。」

大量觀影和從第一線觀察反芻的鏡頭語言與電影美學,為程偉豪往後風格強烈的類型片裡,注入了獨特的藝術品味。

在《紅衣》系列於市場上大獲成功後,程偉豪開始有了底氣,放在心底的「犯罪電影之夢」也再次浮上心頭。「《目擊者》一直是我很想做的類型,我那時看了一大堆南韓的犯罪電影,有些甚至暗黑到讓人承受不住。但我也同時在想,其實我們好多人文地貌、社會事件都很像,那為什麼台灣不能做出類似的東西?」擱置了六年,台灣卻依舊沒有代表性的犯罪電影出現,「這激起我一定要做出《目擊者》的意志,愈少見的東西我愈想試!」

隨後的《緝魂》亦然,程偉豪衝在前頭,挑戰多數人敢想卻不敢做的科幻片,將背景設定為近未來的台灣,結合過往累積的犯罪和驚悚片經驗,交出他口中的「東方科幻作品」,但也因為總想成為先行者,特效等技術環境卻未臻成熟,程偉豪只能邊拍邊摸索,也慢慢從中建立起班底,甚至成立特效團隊,目的就在為未來其他類型片鋪好地基。

「我可能還沒能力做到帶領產業,所以目前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嘗試拍不同類型的片,從中建立起一點什麼。」於此同時,他也想著為更多比自己年輕的導演助攻,於是在《當男人戀愛時》的故事來到眼前時,他第一時間想起的是拍出《浪子回頭》等MV的新導演殷振豪,「我覺得這也是屬於殷振豪自己的際遇,他過往在MV裡做出的那個『氣味』正好很適合這部片。」

眼見殷振豪對故事本身展現強烈興趣,積極提出所想的改編思路,兩人認識一個月後便一塊碰投資方,隨後開拍。透過監製一職,程偉豪盡可能提供想法和協助,而看著殷振豪,也讓入行超過十年,長期被票房壓力追趕至身心俱疲的程偉豪想起剛入行時的拚勁,「殷振豪那種盡情享受拍片的樣子,以及在現場和工作人員的互動,無形間都喚起我對電影的某種初衷。」

入行沒多久就在兩年內拍出三部電影長片、三十歲出頭就已拿下金馬獎、坐擁「億萬導演」等頭銜,程偉豪認為自己確實算幸運,但風光背後,他實是獨自對抗著一波又一波的患得患失。早在研究所畢業前,他就對未來是否繼續拍電影這件事感到遲疑。「十幾年前剛入行時,看很多前輩拍長片都在抵押房子什麼的,我就想:哇!我又沒有富爸爸在後面,也沒有房子可以抵押,連拍短片都要自己打工籌錢,我還拍什麼長片?」

和如今相對克難的拍片環境,以及觀眾對國片仍停留在純藝術又沉悶的想像,都讓彼時的程偉豪感到悲觀,即使短片拍出名氣,也沒為他帶來更多長片機會。「拍完畢製時我的患得患失算是達到巔峰,嚴重到覺得我應該沒辦法靠拍片維生,那時對當導演這件事算有點且戰且走。」退伍後他一邊接婚禮攝影、一邊拍商業廣告案,直到完成《紅衣小女孩》和《目擊者》後,他才逐漸相信自己能夠靠著創作走下去。

但即便到今日,坐在剪接室裡,程偉豪坦言自己仍會感到焦慮和不安:「這個好笑嗎?觀眾會喜歡嗎?會不會覺得很LOW?」打從決定做類型片開始,他就決定每部作品都要「面向觀眾」,卻因此常被盲測時的回饋和意見影響,加之商業電影上映頭兩周就定生死的票房數字、如何向投資方交代,各方壓力都讓他感到疲乏,「所以接下來想去拍影集了,影集能給導演的容錯率高一些,少了要短期衝刺的票房壓力,也比較能夠放手去嘗試想做的。」

但說是這樣說,談起同步在進行的第五號電影作品,程偉豪仍難掩興奮,他神秘地笑笑:「細節還不能透露,但是我一直想嘗試的動作喜劇。」除了挑戰類型限制,他還希望透過自己的嘗試,為台灣電影產業做點貢獻,諸如成立特效團隊、養成更多本土技術人才,「讓他們回頭去幫導演們把故事說得更精彩,也讓技術產業變得更活絡。」

他回憶當年拍《紅衣小女孩》時,儘管圈內人才多,卻找不到任何有恐怖片經歷的工作人員,透過拍攝過程才慢慢培養出相關人力,也逐步養成能做類型片的班底。他觀察這些年台灣電影市場上,驚悚類型片的數量明顯增加,案量連帶讓培養出的人才有了穩定發揮的空間,也成了程偉豪繼續嘗試新類型的動力。

「其實我很多時候都會過於杞人憂天,或說有點憂國憂民,就是會很在意一些產業上的事情。」他歸因這和自己早期拍類型片時,整個環境能供養給自己的資源相對少,「所以當累積出一點點資源或人脈,甚至有一些話語權時,自然會希望能盡自己所能貢獻一些什麼。」

至於那些因外在壓力或自我要求而生的患得患失,程偉豪這些年也學著與之共存,拍片之外,他盡可能開發和電影本身無關的興趣,諸如待在大自然裡騎單車、看看當下討論度正高的韓劇,說到此他有些羞赧地笑說近期最欣賞的女演員正是主演《二十五,二十一》的金泰梨。儘管多少還是抱著觀察角度,但抽離暗黑題材、回到觀眾身分看戲,享受其他導演營造的氛圍,倒也成了他某種紓壓方式。

「其實直到現在,每次坐在戲院跟觀眾一起看自己作品的過程裡,我都會想起年輕時一直在思考的『電影之於我到底是什麼?』」直到聽見自己鋪好的笑點、埋好的感性,在一陣笑聲和啜泣裡被接住,「那一刻我知道,這就是答案。」永遠面向觀眾,是他給自己的期許。透著光的背影輪廓,依稀見得到程偉豪的滿足,當掌聲散去,難以形容的集體感動,那被稱之為奇蹟的東西,留在了黑箱子裡,也成了他願意繼續耽溺其中的理由。

 5 ) 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那件事

好看爱看天天看充满了有钱的感觉 前半是还蛮好笑的 然后……刘冠廷怎么在哪里都这么可爱啦!(尖叫)超级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6 ) 充满生活烟火的质感,使人能完全享受轻松一刻的台式喜剧

可以打5分的一部喜剧片,其中4分可能给的是敢于输出的男同设定、无所顾忌的激昂台词和新奇(对我而言)的台湾乡土文化&对话。 剧情线而言并没有什么新意,主要是台词和情节笑点设计的都非常精妙,大多时候都是出乎观众意料,从而能使人放声大笑的 能看出细节处着眼年轻人的文化与生活,融入了不少z世代很有共鸣的生活小插曲 主要演员的演技也都很不错,比如饰演毛毛父亲的庹宗华,即便片尾父子阴阳相隔剖白内心的情节实际上比较俗套,在他的演绎之下也足以使人动情共鸣,电影院里哽咽、抹泪的声响四起。 但片方非常懂得扬长避短啦,这里大概是全片唯一一处认真煽情的地方哈哈,其他地方都是温情坚持不到3分钟,反而很符合真实生活,比如毛毛吐槽男主突然说“养他一辈子”“很恐怖”哈哈哈哈哈,不要太真实了吧!!!

以及谁懂啊!如果不是在境外,哪里能奢望在电影院里看到这种R21黄暴台词酣畅淋漓的片子啊!!!

两个字:看爽! 29 Apr 2023 06:45 PM GV Plaza Hall 1 With 潇/孙

 7 ) 关于我在电影院坐头排治好了颈椎的那件事

没想到六月了电影院还是坐满了人,和朋友只能委屈坐在头排看了两个小时的电影,脖子是真的累啊。但别怀疑,头排也坐满了人,我身边就坐着一对gay,全程牵着手。

这确实是一部非常讨好观众的商业片,有笑点,有泪点,有亲情,有爱情,基本上他讲的东西都很满,每个角色都似乎有些“功利”,是为了推动电影情节发展,为了反转,就连结局也不免俗套,非常圆满。但我还是被感动到了。

脱去“同性”的标签,毛毛就像是每个东亚孩子的缩影。生活积极,渴望被爱,奢望一辈子的爱,但事实却是无法处理好自己的亲密关系。每个东亚孩子都离不开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大家长,他沉默寡言,你无法从他们身上获取情绪价值,最痛苦的就是和家长坐一起吃饭,什么事都要在饭桌上解决,饭都不能好好吃下去。

所以到了最后,毛爸的反转就算生硬,我也还是很感动。哪个东亚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爱?不希望与家庭和解?毕竟现实中,我们能做的只是与自己和解。

 短评

4.5!这片子台词蛮神奇,给对直男说:女孩子很厉害哪里需要你的保护;直男对给说:烂的才不是你而是那个渣男。还有 谁看完不会爱上许光汉呐!

8分钟前
  • Betterkwurwish
  • 推荐

不敢相信!!!太好看了!!!想到了会笑中带泪但没想到结尾这么好哭,前面这么好笑!!!真的笑到肚痛哭到飙泪!!!除了LGBT议题之外也有女性议题,还有很多商业片元素,反转出人意料,太棒了!!!想想对岸都在公映些什么片,就羡慕嫉妒恨啊!!!文化中心看片气氛太棒了,全场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鼓掌一起欢呼!!!HKIFF第四部

12分钟前
  • 又又
  • 力荐

粉絲特供的神經喜劇,預計票房會賣座。親情,理解同志,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藉由本片與父母溝通」的契機…誇張表演,飆車戲開場,後續逐步鋪陳「夥伴情深」,雖然不乏套路,但整體還算“順暢”,情緒點/反轉點/淚點/笑點/諧音/性暗示…堆很滿,但錯落有致…演員hold住了,不會讓人明顯出戲…如果視為Tw在類型片的又一部嘗試,《鬼家人》與《月老》各有所長,《月老》側重奇幻愛情片“特效技術”探索,《鬼家人》是“同志片“打到更廣闊受眾的“商業化”嘗試…敘事鋪排,尤其是情緒重場戲,莫名接近🇨🇳賣座電影的灑狗血 [e.g.李煥英/小紅花]…視聽層面 向🇰🇷🇺🇸類型片靠近 …(飆車戲=MadMax,橫推打鬥戲=OldBoy,王淨=小丑女…)整體 可以看做是笑哭爽片,角色漫畫化,情節有些瘋癲…

16分钟前
  • 木柵永樂町
  • 还行

開始有些鬧劇式誇張過度,一度看得尷尬,毛毛登場之後表演有了平衡,劇作也越來越自然流暢,好感倍增。喜劇效果十足,兼具社會議題和人文關懷,用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達成生者与亡者的和解。直到映後QA才發現父親是庹宗華扮演,還与《孽子》有承繼關係。我和鬼,家人or兄弟or夫夫,「什麼關係,都沒關係」。千人場氣氛極佳(不止在口水許光漢的屁股),觀感加分不少。林柏宏實在太棒(快來附我的身!

17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HKIFF47 预定年度最佳!hkiff 4.1 二楼正中央的我哭的稀里哗啦!很高兴台湾的lgbt电影真正已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在关注性少数群体在社会的存在问题的第一阶段后,第二阶段的电影开始做到了对群体内的思考,开始思考爱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比如《cmbyn》;而这部电影真正成功的地方,在于对lgbt题材完全融入类型片的探索。民俗、悬疑、搞笑、恐怖、社会,这一系列的元素被彩虹颜料晕染,形成了一副完整的画(故事),这是非常难得的,这部电影做到了,并做的很好。很喜欢导演在影展的话:我们希望这部片子更易被更多人接受,尤其是本身对这个题材冷漠或有抵触心理的人。它做到了!台湾电影又做到了!华语电影又做到了!ps.许光汉真帅😭😭😭

22分钟前
  • 🌈Simon
  • 力荐

好成熟的商业片,类型元素非常丰富(喜剧、爱情、动作、惊悚……笑点满满,走心的地方也足够多(虽然最后父亲的部分略用力),整个观感就是一个好看,娱乐性非常强的商业片,难怪大卖。对各种社会话题的把握也很妥当,两个主角都是先去做标签,再突破标签,包括对女演员的处理,也是这种方式,很厉害。至于两个演员,也是各有各的帅气与可爱。真的是想要的都满足到了,厉害的。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4.25台灣類型片全新天花板,開場飛車追逐就驚呆了!除了還是有些微CG塑料感,但是看到國片也終於能有如此精彩的飛車場面追逐,實在倍感欣慰,金盞花大影業第二部作品已完全摸透韓國商業片的賣座公式。程偉豪繼《紅衣1、2》、《緝魂》後又再次用靈異題材包裝,這次用「冥婚」與警匪類型混搭,摻雜同志情節設定,說是程偉豪類型集大成絕不為過。直男與死gay的顯著對比,讓前半段好笑又好玩,中後半段稍微玩了一下《無間道》的梗,收尾一如既往程偉豪式飽滿煽情,如果飽滿是程偉豪從《紅衣2》一路走來的優點話,那這次顯然有些過於飽滿了,希望未來的程偉豪作品在情節堆疊上能適時留白,不需每個環節都弄的如此飽滿。許光漢這次扛起主角的重擔,表演著實進步不少,又是打仔又是賣肉甚至還跳交通錐鋼管...韓國許太太們鐵定會愛死。

28分钟前
  • Puff
  • 推荐

看了试映场,多种商业元素的有机结合,笑声不断,泪水不止,应该会在湾湾大卖!

30分钟前
  • 忍着少说话
  • 力荐

真的好看,笑死我了,你們應該在一起,把林子晴警官留給我。

35分钟前
  • 夏小時
  • 力荐

3.5。有著日式輕小說系片名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是一部非常討喜的商業電影。調性幽默,演員都不錯,許光漢林柏宏BL的粉紅泡泡很可以! 林柏宏可愛到不行。乍看每人都有刻板印象在身上,但其實故事正是"撕下標籤"的過程。感動/好笑/熱鬧/刺激/動作一樣不落的大拼盤。只是沒想到...讓我哭出來的竟然是庹宗華...也太適合演那種舊式大男人了吧...不會溝通的父親,老板著張臉,只懂用斥責來表達關心。當後悔莫及時他的傷痛令人動容...目前130分鐘,估計金馬後還會再修剪。

39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好看,許光漢漏毛露屁股,全場笑聲掌聲不斷。很多經典模式的笑點,利用恐同親嘴打boss,許光漢也是從恐同到真情流露。不過不止是人鬼情未了改為同性,中間“同婚制度前我們只能四處留情,但是出爐後覺得可以找人過一輩子”太感人了,開始唏噓差距越來越大。結尾要是放大陸又是伏法認罪了。導演映後很真誠,說與孽子庹宗華的關聯第一次在香港被聽到,大段映後主持人能迅速翻譯成英文,真國際電影節,比大陸高到哪裡去了。#HKIFF47th0401香港文化中心

40分钟前
  • 船续前行
  • 力荐

刚好今天在电影院上映 还没来得及看预告片就去看了 对于一个胆小很怕恐怖镜头的人 中间有几幕jumpscare确实吓到了 不过对于不介意惊悚镜头的观众来说这几幕应该只是搞笑偏多吧 从无厘头的ming婚+tong性恋开始展开篇幅 也有很多男主的福利哈哈哈哈 本以为是新年的爆米花片 没想到全程无尿点 因为总片时也不长就一路入迷的看到最后 仔细想想还有些刑侦和推理夹杂在里面 末尾藏着浓浓的温情升华 让人感觉小小的影片藏着大大的能量

43分钟前
  • 已发芽还能吃版
  • 力荐

《导演和制作如何光明正大玩弄甜菜男演员标准教程》

44分钟前
  • Heath
  • 还行

不敢相信~會比我期待的還更喜歡!這是一部實事熱點比故事情節豐富的商業電影,可以感受到劇本盡力在不讓觀眾感到too much,不管是動作、懸疑、同性、喜劇都糅合的很好,很喜歡毛毛這個角色的性格設計,許光漢和林柏宏的發揮絕對不會讓人失望,甚至比以往更甚,炎亞綸戲份怪多的不像特出的戲份,冠廷好可愛但怎麼沒有和一起尬舞哈哈哈,王淨的調和還蠻畫龍點睛的,電影裡沒有一個演員會讓你覺得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49分钟前
  • 小狗吃醋
  • 推荐

鬼新郎。。。。。。。。。。笑死我

50分钟前
  • 纳纳塞
  • 力荐

我只能說會說它是鬼片跟耽美的人絕對沒有認真看過電影!上映當天立馬就去看,真的很好看!該搞笑的地方搞笑、該煽情的地方煽情,我的心情起伏完全跟著電影的剪輯,雖然情緒高低落差有點大,但我幾乎是從頭笑到尾,搞笑的地方整個電影院裡面的人都一起笑了。我覺得沒什麼出戲的地方,整體劇情也很流暢。劇情方面真的是反轉接著反轉,我完全被電影「帶節奏」了,最後真的是意想不到!不過片尾沒有彩蛋我個人覺得有點可惜,因為我認為劇情還有延伸的空間,而且也可以更滿足觀眾心理需求。最後的最後,林柏宏真的太帥了⋯⋯帥到整個腦袋暈暈的><當然整部片是真的很養眼,完全是女性觀眾的天堂

55分钟前
  • ᴄᴀᴍᴇʟʟɪᴀ
  • 力荐

观影氛围最好的一次,我和某人坐在一起牵着手,和全场观众一起欢呼大笑鼓掌哭泣。我们不仅投入到电影中,更投入到现场的人潮中,真实地体会到We are not alone. 三位主演都奉献了精彩表演,许光汉裸身洗澡打架跳舞娘毫无保留,王净角色前后发差大表演难度高,而林柏宏可爱调皮又爱得卑微最打动人心,这肯定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影,但它依旧值得我的五星。

58分钟前
  • 天马星
  • 力荐

#HKIFF47# 这就是那种最适合在电影节上看到的影片,全场一起爆笑爆哭然后疯狂鼓掌,兼具社会议题和商业诉求,成熟流畅,观赏性特别好,涉及到的议题多而不乱,放到电脑上看资源应该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电影还是没法完全离开大银幕的。映后的质量也挺高的。85HKD能看这么多遍许光汉的屁股,值了。(但是他的咪咪好小这是可以说的吗?)感觉这一场文化中心在座的直男观众可能也体会到了一次少数群体的感受吧,所有针对直男刻板印象的笑点全场无论给子拉子直女腐女都在爆鼓掌,感受到了空气中飘过的微妙气息,但还蛮爽的哈哈哈。(当然这片子里其实有刻板印象的也不止直男啦,重点其实是在于打破它。以及排队的时候看到观众里还有好多有点上了年纪的夫妻,就挺佩服的,真好。)

59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有90年代香港鬼喜剧的意思。特别逗,很久不见这种电影了,笑的特开心,许光汉是真放得开,林柏宏穿粉色好可爱。

1小时前
  • 不心冰
  • 推荐

许光汉和林柏宏的颜值太高了。完全长在我的审美上。有点搞笑。轻微有点吓人。长这么帅,直男也会受不了吧?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李湘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