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剧情片美国2018

主演:艾尔西·费舍尔,约什·汉密尔顿,艾米丽·罗宾森,杰克·莱恩,丹尼尔·祖尔格哈德利,弗莱德·赫钦格,艾曼尼·刘易斯,卢克·普拉尔,凯瑟琳·奥利维雷,诺拉·姆林斯,蜜西·雅格,格雷戈·克罗,弗兰克·迪尔,黛博拉·安格,威廉·温施,丹·陈,汤姆·斯特拉特福

导演:博·伯翰

播放地址

 剧照

八年级 剧照 NO.1八年级 剧照 NO.2八年级 剧照 NO.3八年级 剧照 NO.4八年级 剧照 NO.5八年级 剧照 NO.6八年级 剧照 NO.13八年级 剧照 NO.14八年级 剧照 NO.15八年级 剧照 NO.16八年级 剧照 NO.17八年级 剧照 NO.18八年级 剧照 NO.19八年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27

详细剧情

故事讲述13岁的凯拉(艾尔西·费舍尔 饰)在初中的最后一周,所经历的青春故事...

 长篇影评

 1 ) 《八年级》: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怯懦的小女孩

Snapchat公司的PR和影视方有合作,所以我们才得以在公映之前在圣莫妮卡的Arclight提前看了这部电影。一句话,拍得真是好。有人说像少年版的《伯德小姐》,我觉得还要好,更真实,更怯懦,更温馨。

影片内容很简单,围绕着一个八年级(相当于我国初三)的小女孩初中的最后一段生活。小女孩Kayla内向、不出众,在看脸和看“social”的美国校园里处于垫底的阶层。然而她的少女心不比任何人少。她希望走出自己的内向性格,去和更多人交朋友,对班上的帅哥有一颗花痴之心,然而现实和幻想总是有距离:班花有自己的圈子,基本全程看手机翻白眼甚至都不在意她的存在;帅哥只想让她给他口`交;好不容易交到高年级的新朋友,等着她的却是更大的坎儿……

影片全程的线索是小姑娘Kayla在youtube上自己录制上传的视频。每个视频看的人数都是个位数,每个视频的主题都是她做不好却在教别人怎么做的事情。“如何交朋友”、“如何找到自我”……这个拍youtube视频出身的导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可是笑着笑着,我觉得这太真实了:她在告诉自己怎么做,也在告诉我怎么做。那个藏在我心里的、小小的初三的我慢慢跳了出来,那些当年困扰我的课题——怎么与人交往,怎么忍受班花的白眼,怎么与班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女生周旋,怎么变得更外向……这些都是我历历在目的事情。

而几十年过去了,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好转。你长大了,学会了掩盖,学会了专注在另一些事情上,比如工作,比如柴米油盐;可是那些当年困扰你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揣度他人的心理,怎样才能厚着脸皮与陌生人谈笑风生,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得寸进尺什么时候示弱求饶……这些我原来不会的,现在还是不会。我们用冷漠掩藏了羞涩,如果你在宴会上看见我有一张高冷的脸,那只是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话题;我们用平庸掩盖了不熟练,我们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我们无数次告诉自己,人生就这样吧,那个在心里的八年级女孩感叹到。

所以,我还是佩服Kayla的,她愿意去尝试——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尝试——但她还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感情饱满的信放在时间胶囊里,对未来充满着信心。这信心不是“我一定会更好”,而是“不好也没关系”,而这个自信很大一部分来自末尾与她父亲的超级感人的一段对话。Kayla问爸爸:我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不是很难过?爸爸笨拙而温柔地说:怎么会难过呢?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比幸福还要幸福!你是那么容易让人爱上,从小到大……我以为我要教你善良、教你分享、教你这样那样,可是我发现你不用教,自己就学会了这些东西。这个单亲的爸爸,含辛茹苦地把女儿一点点带大,每一天的成长对他来说都是奇迹。

是的,我们懦弱、内向、不好看,可是我们都是奇迹。

 2 ) Thank God for Bo Burnham

上周末Hilcrest Cinema有演员Q&A。Hillcrest是我在San Diego最喜欢的影院,虽然身边坐的都是陌生人,但是他们都懂你,都爱你所爱。

看完Eighth Grade回来,本来我想写篇文章说我有多喜欢Bo,一翻电脑我去年就写过一篇讲我有多爱他的Stand-up了,结果现在看完他的导演首作,我觉得我又重新爱上他了一次。回来和童讨论我们最喜欢的Comedian,我和她说看了这么多standup我最喜欢的还是Bo,感觉很不好意思,最喜欢的竟然是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straight white dude (touché)。

Eighth Grade讲一个13岁八年级的小姑娘Kayla,在初中最后一周的故事。演员Elise Fisher拍电影的时候刚刚八年级毕业。Bo说当初选角的时候,其他试镜的都是自信满满的姑娘试图去演13岁尴尬小女生的模样,而Elise却是一个胆怯害羞的姑娘硬要表现的很自信。那些你能想到的初中生琐碎小事,你经历过的你听说过的,都在电影里。觉得家长管东管西,觉得自己很有想法但没人了解自己,想要有个男友,憧憬高中生活,觉得那个很受欢迎的女生其实一点也不好,甚至包括被骚扰了之后还觉得是自己做错了。

片里有一段,是做了好久心里准备的Kayla,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泳池派对,还显得很不合群(don’t we all),但后来却自告奋勇的唱K。Bo把这段比成他自己从小就开始表演standup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很想表现,但真正站上台却恐慌焦虑不知道怎么表现了。

Bo说他拍这部电影,心里想的受众群不是真的八年级小女生,他是拍给自己看的,也是给所有能从Kayla生活中看到自己的人看的。看到Kayla唱K,我想到自己做好大的心理准备去参加reception/networking,你知道你应该去做这些事情,知道应该去争取达到对自己的期望,但却要鼓起很大勇气去做。是一个不自信的人,假装自信的不得了,来掩盖自己的不自信。

看完电影回来,我一直在想,看Bo的作品,那些一直困扰我却又说不出的想法,竟然能被这么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统统精准的描写出来。回来翻了翻评论,感觉很多人,无论男女老少直的弯的,都这么觉得。大概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里都是真情实意,而不是他们觉得观众想看的。

讽刺的是Eighth Grade讲的是个13岁女孩的故事,但电影的分级却不是PG-13,而是R级,17岁以下的观众需要成年观众陪同才能看。里面有提到性,oral sex,还有一段戏,我觉得全片最棒的一段戏,有很强的sexual undertone。看过电影的人会觉得,我们13岁的时候虽然没有smartphone,instagram, snapchat,但电影里并没有讲什么13岁的人不知道的事情。Bo说他虽然很失望,但也没有觉得很惊讶。虽然他写这个故事是写给自己的,但他觉得受众群是所有觉得自己不合群活的很困扰却还是要硬着头皮上的人。

距离Bo上一个standup演出已经有两年多了,他说他后来站在舞台上会恐慌,不能好好演出了。所以现在导演电影,也算是另一种表演。我虽然很想看他站在舞台上,但是我会耐心等的(我的模板是那些等了Dave Chappelle那么多年还把他等回来了的人)。

Also bonus points why I love him so much.

我们都爱(普利策获奖者当代诗人)Kendrick Lamar

我们都爱(奥斯卡最佳影片算什么)Moonlight

 3 ) 成长中每一个没有退缩的我们真的很酷

影片很真实的反映了青春期里那些不自信女孩的窘境和苦恼。

每一个自卑的人或许都可以从女主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

对着镜子练习对话努力迎合群体; 在日志本上写上自己的小目标,比如想要变得自信,交很多朋友; 想要做一个酷酷的女孩;

被班上帅气的男孩子吸引,视线总是望他;

渴望友谊和关怀却又因自卑而局促不安,努力的佯装自信,结局却总是令人尴尬甚至窘迫。

可这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失败或错误,一切都因此在慢慢的改变。

烧掉了时间胶囊的凯拉放弃了录视频,她勇敢的对自己的爸爸敞开心扉,斥责了将她的真心置若罔闻的同学。

她遇到了愿意聆听她的声音,即使不着边际的聊天也不会让她觉得窘迫的盖布。

影片中最令人暖心的是初中生的凯拉录给高中毕业的自己的视频。“现在你所经历的坏事并不会一直在你身上发生,一切都会改变的,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这让人感到刺激,害怕且有趣。”

所以,也许只是你暂时还没有找到而已,正确的方向,合适的朋友,以及成熟的自己。

一切都在慢慢改变。不要害怕。

这就是成长,过程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勇敢无畏,甚至回想起来让人觉得可笑或是尴尬,但是至少我们没有选择退缩,这真的很cool。

 4 ) 人生,且行且坚强

即使你没有变得更好,也许努力改变不了结果,但那又有什么所谓呢,你还是要给自己加油打气,让生活继续前进……

影片的最后,女孩即将迎来高中生活,开始给三年后的自己录影像。

“Hi,凯拉,恭喜你高中毕业,我为你感到骄傲。

你现在变得更漂亮了吗,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

你考试成绩如何,如果你没考好,那是因为学习很没意思;

你现在有男朋友了吗,没有也行,如果有,他一定要对你很好;

别因为要和朋友分开而感到难过(也许你依旧没有很多朋友吧),大学还是会遇见新朋友的;

如果高中生活还是很糟糕,我很抱歉,但无所谓,初中很糟糕,我还是熬过来了,人要向前看。

你现在所经历的坏事,并不会一直在你身上发生,一切都会改变。”

平行世界中更好的自己

凯拉想象自己是一个很受欢迎的YouTube网红,录了一系列教人积极向上的视频。而实际上订阅和观看量寥寥无几。

“有一次,我父亲要我邀请一个女孩来我的派对,但这个女孩一直以来都是怪怪的,我一直不大喜欢她,但结果我发现她是个很有趣很酷的女孩,所以你要面对自己的恐惧,去努力融入外面的生活,让别人了解真实的你。“

而实际上是父亲为了让女孩交上更多的朋友,委托自己的朋友邀请女儿到她女儿的泳池派对。

似乎一切都是徒劳无力

凯拉为了改变现状,努力、笨拙地向梦想中的自己靠近,还列了to do list:更加自信(别驼背,要笑,说话提高音量),交上更多朋友,与某人谈恋爱。

于是她提起勇气参加了与自己格格不入的班花的泳池派对,走进人群拿起麦唱卡拉OK,事后递给傲慢的班花感谢的纸条,还在毕业的日子呵斥班花没对自己表示同样的友好态度。然而,这一切的“迈出”并没有得到别人对她的认可,也许大家还是觉得她weird;

主动打电话给友好的学姐,参加学姐的朋友聚会,尽管半天插不进一句话,回家路上还被学长进行言语的猥亵,到家后委屈大哭;

主动靠近喜欢的男生,甚至差点为了得到他的青睐而牺牲色相;

乌云总有一圈银边

电影并没有drama的从此女主登上人生巅峰的结局,只是鼓励女孩继续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女孩虽然是单亲家庭,然而父亲一直小心翼翼地关心青春期的女儿,虽然有时过于保护欲作祟(跟踪女孩到商场),然而还是给女儿无限的理解和支持。

还是有个男孩(虽然个性也比较特别)关心女孩,看过她的视频,愿意和她尬聊交朋友。

社恐患者的自我坦白

女孩最后在YouTube视频中把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我一直处在如同在排队等待坐过山车的焦虑状态,并不是那个可以轻松畅快说到做到的可以给予别人生活建议的人。“

社恐患者的春天也许永远姗姗来迟,也许也永远无法拥有一群可以谈笑自如的老友,也许也永远得不到喜欢男孩的青睐,也许永远也无法大方自信大笑,然而还是要乐观和自己说,这一切都无所谓,把希望寄托在将来,总有那么一天,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5 ) 八年级观影笔记

《八年级》观影笔记 1.如何省钱: 在影片的第一段(家中),每个场景仅仅采用了2个镜头(正反拍),通过简单的交叉剪辑将彼此并置。达到主角在看电脑的效果 2.不知所踪的镜头 接下来跟拍主角进入校园,明明主体是主角,却剪进了很多无关人物,又是涂鸦又是捏泥人,还上了堂生理卫生课,完全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花了将近3分钟在无效内容上) 3.无效的剧情推动 主角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现充女的妈妈来邀请主角前往派对,而主角却始终踌躇。 4.糟糕的场景设计和人物关系 主角在学校里不说话,正式的接触就是晚餐与父亲的谈话,而主角却表现得极其不耐烦,反而是父亲很努力地说了很多话,但问题是,这些话对整个故事毫无意义,主角看起来压根就没听进去这些话,明明是个电影却变成了一场普普通通的家庭vlog 5.糟糕的诠释性片段 导演能不能少点放那些一堆毫无意义的镜头加上莫名其妙的音乐,你是拍抖音的吗? 6.主人公的行动 她主动做的第一件事是到群体里去,唱歌,但和情节无关;第二件事是尝试和现充女交朋友,以及和男神说话,不可否认,当主人公主动地与外界接触,付诸行动时,她的状态真的焕然一新了,甚至在别人看来,她可以说是自信的。随后在参观高中时交到了第一个朋友 7.毫无意义的谈话 影片整个故事可以说是稀碎的,许多片段有很多密集的对白,但始终跟剧情毫无关联,它们成为了大量的文字垃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8.混乱的人物关系 参加聚会以后人物关系就变得十分混乱,一群人讲着一堆不明所以的话,然后女主就上了一个不明所以的男人的车,然后被不明所以地性骚扰,最后不明所以地自暴自弃... 9、解决方法 首先,这部影片应该把它的要旨表达清楚,凯拉以及她那不太愉快的生活,凯拉明明已经踏出了第一步,她已经在努力地接触外界,我认为,应该讲讲她逐步融入小群体的过程,她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受挫,有可能一蹶不振,但她必须主动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不是简简单单被一个不知名的男人性骚扰,她不需要变得受人瞩目,至少,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交际圈,走出自卑,正向地面对生活。其次,应该父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逐渐变化的,而不是像片中那样一成不变,或许现实会是如此,但这是一个故事,一个我们所构思出来的故事,父女或许最初难以和谐沟通,但凯拉应该逐渐地学会接纳父亲,而不是选择自暴自弃,让父亲用一些十分生硬的话来劝说,看到最后,父女之间的隔阂仍旧是很深的,那份拥抱实际上的分量在观众眼里并没有那么重。最后,请增加盖布的戏份,让他在剧中的作业更大一下,最好是成为改变凯拉,让凯拉重拾自信与父亲和解的引路人。

 6 ) 粗笨白痴女的初中不完全纪实片

我本来想说“大概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么一段时光”,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刹闸,我不能把自己发生的事情推介到所有人身上。怯懦,内向,却又总想着扮酷是我成长的心路历程,不是别人的。当时的我也站在初中升高中的关卡上,拿着一部破破烂烂的智能手机,努力缩下巴,用美颜相机磨平脸上的痘;和班级里口碑不错的同学搞好关系,让自己看起来是个对谁都不发脾气的好好先生。

事实上就是nobody cares about you,只有你自己在度过这段tough time。我还记得初中毕业的时候,我站在平常放学回家的路口,看着那些熟悉不熟悉的面孔远去,隔壁班的班长还在和她的闺蜜讨论她的小男朋友,我心里想的是,去你妈的,初中总算结束了。

高中比初中还可怕,我顶着搞笑的短发穿着一件土旧的白衬衣去报道。新的班级我根本谁也不认识,和别人说一句话都需要巨大的勇气。新同学都来自各个区的重点,高手如林,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月考考了全班倒数第十。我妈默默流着眼泪,她可能觉得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事实证明,高中三年我一直在虚假繁荣。

扯远了,其实在每一个孤独的欧美青春电影主角身上我都能看见一点自己的影子。Kayla呆滞,肥胖,不解风情又无聊,说话吞吞吐吐,却在视频里教育别人。当我觉得世界上不会有别的女生在鼓号队里打大嚓的时候我就看见了Kayla那一脸生无可恋的特写。Fine,看来我们是同类。我们都是那种粗笨的白痴女的,可能长大了懂得心理调节,不断说服着悦纳自己,青春期的尴尬时刻足够让你在午夜梦回时不断惊醒。

希望有类似经历的女孩都自信起来吧,我觉得Kayla那个自我催眠的办法还是挺有效的,不断告诉自己我已经是个自信的人了,我只要演出来就好了。

 7 ) 用裸照交男票,和校园婊做朋友,这样的青春真酷吗?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Booka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八年级》将镜头聚焦在一位校园食物链底层的女生,她一直有心理焦虑和不自信问题。

在解决生活烦恼的过程中,她最终学会了成长,勇敢地迎接高中生活。

烂番茄新鲜度98%。

IMDb8.1。

电影一经上映,便得到评论家的一致好评。

凯拉,一个满脸青春痘,身材有点肥的女生。

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她,一直与父亲生活。

她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这让她的校园生活变得糟透了。

在同学眼中,她是一个不爱说话的怪人。

她总是高票获得校园最衰的奖项——“最安静”奖。

在学校里,傻逼搞怪、丑陋百态的人实在太多了。这让她觉得学校生活太傻、太无聊。

由于样貌不好看,身材不够好,凯拉一直生活在校园生物链的最底层。

她就如空气一般,丝毫没有存在感。

她被同学轻视和排斥,连一个闺蜜都没有。

更别说男朋友了,脱单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为了克服自己焦虑,她在房间贴满励志的便利贴,时刻鼓励自己。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她还给自己定了几个目标:变得更自信,交朋友,找个闺蜜,谈个恋爱。

她经常在YouTube发布一些关于自信、成长等励志鸡汤视频,渴望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虽然她一直鼓励别人,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做到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特别崇拜和羡慕长得漂亮的女孩。

她每天都跟着网络美妆博主学习化妆,打扮自己,做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

为了和最受欢迎的校园婊做朋友,让自己变得很酷,她逼着自己去参加同学派对。

虽然长相一般、身材普通、人不酷、还有社交恐惧症,但挡不住凯拉对初恋的向往。

她一直暗恋着学校里最帅的男生艾登。

没错,他就是《寄宿学校》的小男主。

每次偷瞄到他,花痴的凯拉都会两眼发直、口水直流、浮想联翩。

想要*1

想要*2

想要*3

想要*4

当得知艾登是单身后,她甚至还打算用裸照来勾引他。

艾登问她会不会BJ时,她还夸下海口,说自己非常在行、灵活了得。

为了跟校草谈一场恋爱,满足校草的需求,凯拉偷偷去学BJ这门手艺。

但是,凯拉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无用功。

她依旧是那个“最安静”的女孩,一个没有任何朋友、校草看不上她的普通女孩。

中学的无趣和失败,让凯拉向往起高中生活。

在一次校园活动中,她认识了一位高中女生,奥利维亚

在凯拉的眼中,成熟的奥利维亚非常酷,她一直渴望和这么酷女孩做朋友。

她一脸崇拜,兴奋地跟奥利维亚一起混。

然而,在一次聚会之后,凯拉经历了一场性骚扰。

这让她对高中生活产生了疑问,自己也陷入了失落的低谷。

当然啦,这部电影不会传递消极负能量,即便生活再失败,也会触底反弹。

凯拉在爸爸的帮助下,重新开始振作起来,勇敢地迎接自己的高中生活。

《八年级》延续了美国青春片一个基本的套路:

校园食物链底层的学生+霸凌or校园婊+暗恋一位遥不可及的对象+处子之身or性启蒙。

套路归套路,这部电影依旧凭借细腻真实的感情和表演,让观众为它鼓掌,为它叫好。

第一好,小演员演技棒。

凯拉的扮演者是美国童星艾尔西·费舍尔,她的表演真实而自然,拿捏到位。

导演采访时透露,当初在选角的过程中,参加试镜的女孩都是试图去表演一位不自信的姑娘,而艾尔西·费舍尔本身就是一个胆小羞涩不自信的女孩,她是试图强迫自己自信。这正是电影中凯拉的角色定位。

饭桌上跟爸爸斗嘴,厌烦他的唠叨。

参加派对,她调整呼吸,放松心态,自我暗示,克服自己的恐惧。

当交到朋友时候,她会兴奋到发狂。

当拿着香蕉学习BJ时被抓包,她变得十分害臊、惊慌失措。

当被父亲跟踪,她会立马跟小伙伴辩解,不给自己丢面子。

观看大尺度性教育科普时,她会对BJ表现出恶心的状态。

第二好,折射当前美国青少年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八年级》探讨了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焦虑现状。

电影中,凯拉一直遭受着焦虑问题。

她容易紧张、不自信、退缩、封闭自己,再加上身边同学的冷漠,最终变得孤独、不合群。

这不是个别现象,22%的美国青少年正在抑郁和焦虑中挣扎。

无安全感、恐惧、绝望、孤独,焦虑正在青少年中蔓延,这是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它刻画了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沉迷。

凯拉一直沉迷于社交媒体,吃饭也离不开手机,甚至跟爸爸大吵大闹。

她每天不间断地刷Tumblr、Snapchat、Ins、Twitter。

在网络世界里,追喜欢的明星,看最时尚的八卦,分享自己的照片,甚至还有少儿不宜的内容。

这反映了美国Z世代对社交媒体的态度。

在青少年的心中,社交媒体已经是生命里的一部分,他们对社交媒体几乎是宗教性的崇拜。

第三好,让观众对角色感同身受。

《八年级》的创作灵感来自导演自己的焦虑困扰。

这部作品不仅是反映青少年的焦虑,更是写给导演自己和那些感觉自己不合群、不自信的人。

我们也经历着焦虑、不自信,更经历着世间的偏见和冷漠。

所以,凯拉不仅仅是剧中的人物,而且还是生活中的我们。

生活继续,让自己变得勇敢、成熟。

做回自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想、怎么评价,不要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就轻易改变自己。

勇敢地将自己融入外面的世界,面对自己的恐惧,让别人认识真正的你。

逐渐地,你就会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你,你就会是那个最酷的人。

(关注影探公众号ttyingtan,后台回复八年级,一起来看片儿)

 8 ) 平凡人的电影

有一天,我想,如果Bezos,亚马逊的头头突然挂了,或者收垃圾的突然生病且无人代替,哪一个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更大?我猜是后者。

电影,喜欢讲梦想,讲英雄,尤其是现在美国梦当道,好莱坞垄断电影业的时候。(好莱坞是造梦工厂,关心的是那1%的明星,而不是99%的普通人。)95%的电影,都是讲英雄的故事,或者普通人成为英雄的故事,很少关注平凡人的生活。在有这样的想法之时,一部电影,叫《8年级》,出现在我眼前。女主角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概括一下,满脸是痘,浑身赘肉。她生活中缺乏自信,暗恋校草不敢表白,被其他爱打扮的女生瞧不起。女主自己还录制youtube视频,教导大家要打开自己,树立自信,如此种种,但视频中磕磕巴巴,嗯啊不断。巧合的是,她在视频中所讲的,也是她自己在努力做的。她在打开自己,勇敢地走出了很多第一步,向更好的自己迈进。影片结尾,她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只是比之前的自己有进步。

我有时候看电影,并不是想看到扬名立万,而是只想说一句,原来你也有这么颓的时候。

 短评

真不错的电影。有点像青春版Lady Bird题材但拍得比Lady Bird好。另外美国孩子都只用snapchat和IG了,fb已经废了哈哈哈

4分钟前
  • waking王小心
  • 推荐

有 Elsie Fisher 惊艳的表演加持也只是合格而已。节奏拖沓混乱没有发展,像是一小时的短片硬被拉成一个 feature。除了女主以外的其他角色都很平,连爸爸都没有弧光。对于 Gen Z 的讲述有趣味,社交恐惧/尴尬的刻画也能够带来共鸣,其他方面都平庸甚至糟糕。严重过誉了。

8分钟前
  • smolcello
  • 还行

“Stay cool. I can’t wait to be you.”

10分钟前
  • 开花店的诗隽熙
  • 力荐

美国的成长类电影都差不多,中规中矩吧,看分类是喜剧似乎并没有什么幽默片段。很多人说这就是普通女孩的青春,其实不是,普通女孩也不会这么敏感怯弱,应该说,学生时代每个班级总有一两个这样的女孩吧,电影无法引起我的共鸣,但是我能够理解她。

12分钟前
  • Neroat
  • 还行

那种teenage angst and hopes and dreams描写得好真实,好美好,好心碎。既有arc又不是特别乐观,life goes on的感觉。还有这种青春片一般都会处理sexual awakening,但是这片子难能可贵地描写最懵懂的开头,与其说是awakening不如说是“孤独写照“和”寻求融入”。

15分钟前
  • Salzig
  • 力荐

啊,果然是圣丹斯爆款。8分妥妥的。小姑娘演技炸裂般逆天。写得很细腻准确,那些说没啥破事儿的人你们看过[秒速五厘米]吗?美国小孩酷不酷这个压力实在太大了……片中小姑娘头一次去商场找大孩子玩那一段写心理简直绝了,音乐摄影配合得上佳,堪称全片最亮的一段了。整部片子声音剪辑很有想法。

2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笑得血淋淋的。我们普通女孩的青春片,真的太残酷了!明白再多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呢?永远梦想着成为世界上最酷的女孩,而现实里你永远是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姑娘。A24牛逼。

25分钟前
  • 顾老肉
  • 推荐

仿佛看了少年版的Lady Bird,但竟然是一个男导演的处女作。Kayla听着“We'll never be the same”那会儿我正好在想:多媒体时代捧着手机长大的这代人跟我们再也不会一样了,且这条代沟远深过之前任何一条。但看到后面又觉得不管哪一代人,成长中的彷徨、坚持和情感联系又始终是相似的。

26分钟前
  • 鼠斩车田万齐
  • 推荐

A24 似乎想复制去年 Lady Bird 的成功,但这片子是不是有点挑观众,成长过程中有类似经历的人可能会有些共鸣?否则大概就会看得很尬且全程翻白眼了。影片堆砌了大量不痛不痒的细节,试图解构这个代际的少年,但没啥太新的解读,视角也比较僵硬,最致命的是每到一个段落结束就有些拍不下去的感觉。看完也不知道导演你是想让我同情这个姑娘还是怎样,讲一个 be yourself 或者寻找同类的故事需要这么拖沓费劲么。怪咖青春片而论,也远远不如《壁花少年》或者《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30分钟前
  • cinvro
  • 较差

和预料差不多,就是挖我们平凡女孩的心。处女作、非专业,影像剪辑上的水平就这样了。变成大人也没有忘记青春期有多痛苦,每一天都糟透了,可能会好。Bo没有露出他的聪明,说是关于nervous我理解了。

34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啊!这不就是我本人么…永远是最安静的一个,又自卑又不会聊天的冷场王。永远梦想成为最酷的女孩。在幻想里,我已经酷到有幻肢了,现实里还是个(伪)社交恐惧症。

36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还行

人物扁平脸谱化,台词啰嗦又苍白,一个大写的失望。其实根本没带着什么期待去看,也从不觉得这会是那种言之有物的电影,只想看美式校园幽默段子而已,但竟然连这个也没有,可以说是傻眼了。不及格

40分钟前
  • 米粒
  • 较差

电影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可作为一部电影,它基本上是失败的,情节没有推进力。在一场又一场的废话中,女孩对她的父亲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混蛋,对那些把她当垃圾对待的人来说是一个害羞的小混蛋。感觉倒很真实,目的何在?编导还放入一些关于技术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就像毒品的讨论,其实也没有任何意义。

4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D+/ 这种尴尬到连观看者都仿佛在被公开处刑的真实感其实是比鸟小姐更具代表性的,简直时时刻刻都置身于英语口语练习现场。呈现一种直观的青春状态而非执着于各色人物的刻画或许是其反类型之处,但总体还是没有突破美式青春鸡汤框架。毕竟这不过是将被遮蔽的青春呈现出来,然后收编到光鲜亮丽的主流话语之中。

4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三星半。带着对最近美国青春片的巨大信心予以期待,结果还是略微失望,关键是太浅了,最后还得靠父女谈心这样的戏码来“救火”,结果反而显得更加突兀;近两年美国校园片井喷式出现,几乎把每个年龄段和群体都囊括其中,感觉那点事儿都被道尽了(导演们真没想过换个角度和思路来拍吗),这部貌似也说了不少,逆反心理、同学关系、暗恋、网络社交…但其实就只讲了一件事啊——努力想要融进周围圈子的八年级怪女孩;一句“圈子不同就不要硬挤”便可以轻易概括了嘛,充分利用兴起的网络社交平台串联剧情这点,虽然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乏味,但其实这一伎俩也并怎么不新鲜了。不过,结合最近这些青春片的受追捧程度,想来井喷也并非空穴来风;导演是个90后,还是值得鼓励,年轻人拍年轻人,没毛病,估计今后这类90后导演拍00后故事的情形会越来越多。

51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简单温暖也感动了我,这才叫青春电影?最简单的才是最动人的。配乐和摄影也都让我眼前一亮,尤其喜欢导演对女主背着书包走路背部的特写——年少时有很多梦,想成为一个酷酷的人,想被所有人喜欢,想遇见一段爱情。在脑海里想象自己是个拯救世界的英雄,但回到现实只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连自己可能都救不了的青春期发胖满脸青春痘的自卑女孩儿,取悦别人却忘了自己。希望每一个善良温暖的姑娘到最后都能意识到没有什么比取悦自己更重要。你不用勉强,你不需要道歉,除了自己你没对不起任何人。在你埋下一盒子梦想之后,你会获得新生。

55分钟前
  • 开眼虎
  • 力荐

尽管《八年级》的生活在社交媒体里环绕着知性、优雅和酷,然而透过屏幕到了线下平凡的小宇宙却依然沾满了无趣、粗俗与普通的元素。本来就处在不谙世事的年纪嘛,哪来那么多逆流成河的愤怒和感悟?故而这种人前人后的形象差异也就织成鲜明的对比。但这部成长主题的作品反思了科技给人的沟通方式带来了改变却没能将人们的关系拉得更近,这才是青春电影该有的姿态。

60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即便难,也要熬,就是成长。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可以用美颜相机遮掉痘痘,跳进泳池藏起赘肉,对着镜头说一百遍我今天变美了,青春里的真心话却是我确实比她丑。怀想爱慕的男孩拼命意淫,追随学姐的圈子努力融入,在鞋盒上写一万遍最酷的女孩,成长中的大冒险却是接纳自己的平庸。青春就像摔裂的手机屏,易碎扎手。成长却是一字排开的酱料,酸甜自知。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一方面感叹00后真可怕,另一方面这些令人尴尬焦虑的事也确实是很多人成长中都会碰到的。作为一部处女作,对于小细节的的拿捏很到位

1小时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