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记录片大陆2017

主演:内详

导演:郑琼

播放地址

 剧照

出·路 剧照 NO.1出·路 剧照 NO.2出·路 剧照 NO.3出·路 剧照 NO.4出·路 剧照 NO.5出·路 剧照 NO.6出·路 剧照 NO.13出·路 剧照 NO.14出·路 剧照 NO.15出·路 剧照 NO.16出·路 剧照 NO.17出·路 剧照 NO.18出·路 剧照 NO.19出·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0 16:28

详细剧情

  《出路》跟踪拍摄了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历时六年追随三位主人公,记录下他们的梦想与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这是不同地区的中国年轻人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来自北京的袁晗寒17岁辍学,3年后她游历完欧洲各国,考上了心仪的艺术学校,15年回国实习,在北京注册了她的艺术投资公司。湖北的徐佳,19岁,是咸宁高中的高三复读生,他已经复读了三次,最后如愿考上了一个二本。毕业工作2年后,2015年徐佳和相恋4年的女友决定结婚。来自甘肃的马百娟,12岁,在野鹊沟小学上二年级,条件艰苦,梦想能去北京上大学。2012年为了方便她上学,全家迁到宁夏,然而马百娟因为学习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学了。15岁的马百娟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但因年龄和学历太低,屡屡碰壁。  中国当代青少年有着怎样的未来?这是导演郑琼在拍摄三名中国青少年时探索的中心问题。

 长篇影评

 1 ) 摇摆之中

我可以对等为那个徐,我的身边也有马,也有袁。

我在金钱和现实面前一直摇摆,我自负自傲,也悲观漠视。我的家庭不需要我挣钱养老,但是也做不到供我到老。我也在迷茫着未来该去哪里生活,不过我没有袁那么多可选择的权利,但我好像依然是相对“幸运”的那一部分,因为我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做到自私只顾自己。

但是我好像又被束缚了。随着兔年的到来,一些我从未想过的事开始被迫要成为我人生的未来目标,我也需要找一个“好女婿”,虽然我也不会因为依靠而嫁给他。有时候想想,这貌似也不全是因为男女平权,也包含了一种逃避,不愿面对在父母辈的想法中,我已经不能够随心所欲了。

所以徐似乎就是现在的我,和我一般大的年纪,大学毕业1 2年的迷茫时期,可能我会迷茫更久。很难不说即使我极力排斥谈婚论嫁成为目前人生主调,这件事仍然不可避免发生,我需要完成这个别人的愿望。因为我没有太多实力达到袁的经济能力等等。可能我在25 26岁也会谈恋爱结婚吧,我不愿相信但我真的没法改变。

出路是什么?全篇还是有一点点宿命论的感觉,可是幻想也不一定都泡沫吧。其实我也不知道。

 2 ) 真实得可怕的纪录片:三个孩子,三种阶层,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清华大学的刘瑜教授做过一场关于教育的演讲,她说:

·我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恶性竞争,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现状,即“军备竞赛”模式,这种恶性竞争是对女性的伤害,对家庭关系的伤害,对教育公平的伤害。

说实话,我刚听到这一番言论的时候,还倍感赞同。因为我只想孩子好好地长大,做他喜欢的事,无关金钱,只要他觉得日子有趣就好。

但我今天看了一部郑琼导演的纪录片——《出路》,看完后心里和吃了翔一样地堵着难受。再反观一下刘瑜教授说的那番话,只想说一句:果真是何不食肉糜之人。

刘瑜教授的老公是著名的哲学家周濂,她自己是清华大学副教授,作为周濂和刘瑜两人的孩子,再普通又能普通到哪去?他们孩子的起点就是无数人向往的终点。

《出路》跟踪拍摄了三位不同社会阶层的主人公,历时六年追随拍摄。整个片子没有配乐、旁白、滤镜,只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真实地诉说着几个主人公的故事。

第一个出现在镜头里的是甘肃农村的一个12岁女孩——马百娟,她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总是像唱歌一样地朗读课文。

她每天穿着同一件衣服,每天要帮家里喂猪、做饭、干农活。

她的学校只有两位老师,5个学生,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

她坐在山坡上读着自己写的作文,说自己要去北京上大学,每个月要赚1000块钱,要给家里买面。

她的课堂上读着课文:过去,我们的校舍昏暗狭小,现在,我们的学校明亮宽敞;过去,我们的操场坑坑洼洼都是黄土,现在,我们有了足球场……随后镜头一转,教室外面青山环绕,操场上黄土依旧。

我每次看到镜头里那个小小的身影背着书包走在空旷无人的山路上,并且眼角总是含着笑意的模样,就忍不住鼻子酸。

对于马百娟的拍摄停留在了她16岁的时候,她的父亲说,你们给我2万块钱,就继续给你们拍,不然不许拍了。

那会马百娟已经辍学回家,外出打工也因为年龄太小无人招收,所以她爸爸把她嫁给了表哥。

爸爸说,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靠女婿过着,就是这么个出路。

纪录片里关于马百娟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她靠墙站着,和村子里其他几个十几岁的孕妇闲聊天。那一眼,仿佛就看到了她以后漫长的一生,和那个村子里其他妇女一模一样的一生。她再也不会去北京,也不会知道在北京上班不止1000块钱一个月。

镜头里第二个出现的是一名来自湖北农村的复读生,19岁的徐佳。这是徐佳复读的第三年,每天早起晚归,像无数高三学生那样。

徐佳的父亲因为车祸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因为他发过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给父亲看,所以即使他心理压力巨大,也选择再一次复读,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

他每天坐在座位上埋头苦读,桌子上的书摞得高高的,只能看到一个个头顶。这个场景太熟悉了,当年我们的教室也是这样,一眼望过去全是书。

经过第二次复读,徐佳终于考上了一个二本学校。可是在临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毫无经验和人脉的徐佳屡屡碰壁。

导演郑琼说,有一条拍到徐佳穿着花了300块钱买来的西装准备去面试,站在公交站前的他眼里满是焦灼和迷茫,郑琼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因为她仿佛看到了很多年的自己。很多人说,徐佳是大多数人的影子,出生在普通家庭,只能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即使有重重压力和困难,但也会自己调整心态,因为那是唯一的一条捷径。

后来徐佳成功签约了一家电力公司,毕业三年后,也和大学女友结婚成家。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慢慢前进,如果这部纪录片能拍到他老,应该是这样的一生:

婚后有了孩子,面对房子和孩子的双重压力,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他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因为他知道,读书才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机会,他就是我们这一代不得不参与教育内卷的父母。等到孩子成家之后,忙碌了一生的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但也许还得帮忙带孙子,但是看着可爱的小孩子,他会想:这样的一生也挺好的。

镜头里第三个出现的是一个17岁的北京女孩袁晗寒,那一年她妈妈说:袁晗寒你感觉给我滚回家,我给你办了休学手续。因为她说:我们老师真的很烦。

相比于马百娟和徐佳来说,她就是出生在罗马的那个人。

她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上北京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可是生活太无聊了,所以她辍学了。

辍学后,不知道该干嘛的她开了一家咖啡馆,但很快就关门。

后来她又去德国留学,因为她妈妈说她有艺术天分,她也如愿考上了那所艺术学院。

在德国呆了几年后,她又回国了,因为她说:德国已经发展完了,没什么意思,挺无聊的。

因为不想生活太无聊,也不想在北京呆着,她去到了上海的一家美术馆工作。

再后来,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可是她依旧觉得生活很无聊,她每天的意义就是,对付无聊,想找有意思的事做。

她说:

·我没有想过以后的生活,只要不会饿死就行了,而没有人会被饿死。

·我也不能选择我的家庭,我不能站在天上 看,觉得哪个好就选哪个。

·自由就是做想做的事,然后承担代价,如果代价能处理好,傻帽一下又怎样。

袁晗寒的话说出来就是一个妥妥的“何不食肉糜”。

她也许想不到在大山深处有一个女孩,每天早上只能吃开水泡馍,然后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也想不到在湖北一个小县城,有一个想靠着高考改变命运的男孩,经常压力大得手发抖,失眠。

袁晗寒有无数的试错成本,她这件事失败了,还可以从另一件事从头开始。可是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并没有是错成本。

有一个网友是这样评论的这部纪录片的:

马百娟基本上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被迫选择;徐佳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所以他必须全力以赴;袁晗寒的选择太多,导致她不知该如何选择。

看完这个纪录片再想想刘瑜教授的话,多么可笑。

她的孩子衣食无忧、前途无量,她却告诉别人“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人”、“不要焦虑,不要内卷”。这些话对于无数家庭来说,就好像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站在所谓的制高点,打着关心的旗号在告诉你:你所在的阶层挺好的,就这样吧,不用奋斗了。

《出路》的真实之处就在于,出身决定了大多数人的命运:三个孩子,三种阶层,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虽然纪录片真实得残酷,但我始终不愿意以一种悲悯的角度去看待马百娟和徐佳,也许在马百娟的心里,这样的人生已然知足。

同情不是一个好词,尊重才是。

也许20年后,马百娟的孩子成了徐佳,徐佳的孩子成了袁晗寒,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么努力工作的动力。

有一位网友说,中国是一个为下一代而活的民族,这也是我们的民族能延续5000年不绝的原因。

也许是这样吧,世界本就不是公平的,我们要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且想办法去改变。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3 ) 出路

偷闲去看了在人大图书馆展影的纪录片《出路》,看之前有抱有极大期待。首先出路这个片名就一下子就勾起自己的兴趣,再进一步了解到,导演跟拍了六年,聚焦了三个背景迥异的青年的成长,这些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主题。只不过,对出路的探讨,对岁月的观察,对成长的理解,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么太过于写实,容易失了的精气神儿,要么太过抽象,显得空洞。
       整个片子看下来感觉特别压抑,好像成长是一件挺无奈,挺混沌,挺没意思的事。导演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现实,一种可以刺痛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沉重。这种沉重表现在马百娟,一个甘肃农村山里的小女孩,从10岁的天真活泼,带着梦想,到最后16岁就嫁给了其表哥;表现在徐佳,一个小县城的孩子,复读两年才考上大学,在毕业时却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表现在袁晗涵,虽然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却找不到的一个明确人生方向,以致陷入孤独与迷茫。如果要横向比较,他们的处境,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阶层固化。毕竟马百娟和袁晗涵对比太过强烈,后者即使找不到出路,那也有家庭实力为其兜底,而不至于使她的生活跌入谷底。在现场和导演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人表达了对马百娟的同情,以及对阶层固化的追问。我理解这种担忧,尤其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竞争太过于激烈,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总是赢家。一次失败,就有可能把原有的奋斗化为灰烬。特别是对于北漂来说,自己的原来的家庭,远不足以给自己的生活有一个保障。但令我惊讶的是,导演倒是站在一个很超然的视角,她或许对于马百娟这类人物命运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人会说,你当不了救世主,你的关切显得很无力,你改变不了任何人命运,你没有责任和权力去承担他人的命运。咋一听很有道理,但却让我感到很压抑。在你看来我的同情我的不忍,很廉价很矫情,但我却很珍视它。因为它是一颗种子,只不过在等机会成长而已。
        徐佳在片中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导演相当重视的一个部分,毕竟这也是她年少的一个记忆-母校、复读。但是现场提问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人谈到徐佳,这让我感到很诧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徐佳的经历,和在座的学生太过接近的缘故,以至于太熟悉了。高考的复习的场景依旧那么熟悉,只不过不愿再回忆,至于未来的就业,作为人大学生,似乎也没有太多理由过于担心。但是我感触的不是徐佳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而是突然冒出的一种深深悲哀。这种悲哀来源于,在当下的教育体系里,留给个人发展的空间是那么的小,一旦错过了窗口期,人的选择是那么的局限。更加悲哀的是,人一旦被环境束缚住了,又没有探求的欲望,竟不知人生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最后说一说,看似自由的袁晗涵,高中辍学,开酒吧,出国,学艺术有着和大部分同龄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她尝试了许多的可能性,但很可惜的是,少了对人生的深沉的反思。以至于她这种探索更像是在大型的游乐区,肆意的漫步游玩,看似丰富,实质却显得空洞。
          人生的出路在哪里?不知道。甚至有没有一条出路,我都不敢肯定。自己可能会困在一个迷宫里,可能会走进某一条岔路,甚至走进一条死路,前面有着重重的高山....但那又怎么样呢?本是一场游戏,何必太执着。

 4 ) 众生百态,你我都在找寻出路

影片简介:一个是来自甘肃大山深处的小女孩儿,喂猪、做饭、背谷子,笑嘻嘻地走十几里盘山路,去只有5个学生的小学念书;一个是来自湖北的高三复读生,天未亮就起床从出租屋赶往学校,在被书本、试卷围起的课桌上紧绷着脸备战他的第三次高考;一个是向往自由的北京女孩,高中退学后的她画画、写诗,一边准备申请留学,一边自己做家具开咖啡厅。6年的时间里,他们长大成人,寻找各自的出路。(来自网络)

先谈谈三位主人公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甘肃农村女孩马百娟念课文时的发音和笑容;湖北小镇青年徐佳的那句“我知道命运是不公平的,我接受它,但尽力改变它”;北京城市女孩袁晗寒语气里的随意与豁达,言辞中的浪漫和想象。

马百娟是三人中最底层的存在。

十二岁的她在只有五个学生的学校里读二年级,不加修饰的外表下是看起来永远洗不干净的脸蛋和头发,身上穿的是脏出硬块的不知从谁身上淘汰下来的不合称衣服。很明显,她没有让人一眼看到就想她的捏脸蛋、想拥抱她的吸引力。但是,当我听到她用带着陇地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顿的将课文念出来时,我的心止不住地跟着颤抖,我的手臂不自觉地起鸡皮疙瘩,我的眼里一瞬间积满了未落的泪。

一眼望去没有人烟的黄土高坡上,蜿蜒陡峭的小路,留下的是马百娟兴高采烈地去小店买数学本的身影,是一家四口顶着厚重的秸秆被压驼的背,环绕的是她语气中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想象:上大学,出去打工,每个月赚1000块钱,买面,因为家里面不够吃。两座黄土垒成的小平房里,黑板上端正的板书写的是“我的家乡真好”,老师教仅有的两个学生看图说话:过去我的家乡,农民叔叔爷爷套着毛驴车去集市上赶集,现在柏油马路上车辆穿梭,人来人往……足球场外边楼房林立,鳞次栉比……镜头扫过飞扬着黄沙的土操场、没有一座楼房的大土坡,耳边传来的是老师念错的lín cì jié bǐ……

徐佳是复读过三次高三的勇者。

为了完成爸爸的遗愿,也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更好地活着,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克服恐惧,最终考上湖北工业大学。看似通过了高中老师们口口声声念叨的“人生最重要的关卡”,可是生活并没有停止它不断给人磨难的步伐——就业。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没有能力支撑自己继续深造,于是奔波于各种宣讲会、面试,行走的背景是满宣传窗的考研考公大海报,还有那扎眼的“没有不可能”红色大标语。徐佳在毕业前与一家电力公司签约,影片中他回学校的路上,旁白里说,签约完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给卖了。那背影,可见的是强烈的不安与落寞。

当无数高三学子坚信高考完迎接自己的是晴空一片,人生最大的坎已经被抛掷身后时,没有人告诉他们“一件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件事的开始”同样适用于高考。早点看清这点的人大概会有规划地安排自己的大学时光,而迷茫堕落的灵魂从踏入大学门口的那一刻开始,便为将来埋下悔恨交织的伏笔。但是前者一定比后者幸福吗?一定更容易取得世俗定义的成功吗?如果你无比清楚地知道这世界和命运总不是公平对待众生,如果你参透出苦难是生命的永恒主题之一,你一定不会轻易作答。

袁晗寒有着令人羡慕的命运。

出生于皇城北京,从来不必过于担忧来自现实世界的种种刁难:没有耳提面命着她好好学习的父母,没有无法满足温饱的生存窘境,也没有非要遵循着过才能安身的轨道。所以她可以将自己眼中的世界用五彩颜料描绘出来,可以没有顾忌和扭捏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所想,敢于将不稳定的漂泊与寻找视为常态。

2012年,袁晗寒退学后,租了一小间店面,面对一年两万的房租,她语气平淡地说“觉得还行,我承担得起”。她亲手布置小店,彩绘、购置、打理,店里传出的流行音乐与整个街区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又或者说独具个性。三年后袁晗寒已经在德国留学,那家小店的生意怎么样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别让自己闲出病来。苹果电脑被她像案板一样使用,不在意钢片是否会刮花显示屏背后的磨砂面;钱包丢了她有点烦,但不恼,和妈妈说起这事儿时,袁妈妈也云淡风轻,话题转而询问女儿是否知道英国特牛的音乐人埃尔顿·约翰。相比之下的是徐佳买到2600块钱的iphone4时脸上藏不住的喜悦和有面儿,是马百娟年迈保守的父亲得知纪录片不是政府拍摄之后索要两万元“继续拍摄费”的决绝。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这个时代,环境和经历决定了你的视域,你对人生的想象决定你人生的轨迹,所以不得不束手投降。……所以马百娟们才被放弃了10%的收获可能,16岁被嫁给表哥,过早地关闭生命突围的大门;所以徐佳们总在重复大人的期望,重复着附加的责任;所以袁晗寒们过早察觉生命的无聊。(来自点映群里分享的截图,因为没有名字,所以无法备注这段话的主人)

我们不是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知道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只是当三个如此典型的例子被放置在同一部影片中进行对比时,我们才发现人生百态如此不同的背后隐藏着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原生家庭对人在教育观念上的影响。马百娟的父亲认为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读太多书也没有用,还不如找个好人家嫁了,这才是女孩子最好的出路,所以不顾老师的多次劝说,让马百娟辍学、16岁便嫁为人妻;徐佳的妈妈坚持高考可以改变命运,只有上了好大学才能有好工作,将来才能买车买房子结婚生子,所以当徐佳一步步完成她的期望时,脸上是藏不住的欣慰;袁晗寒的妈妈相信女儿有艺术天赋,支持女儿张扬天性,不以传统的眼光局限孩子的未来,所以她可以笑着和袁晗寒说“袁晗寒你又被退学了,我去接你回家”,任由袁晗寒满世界找生活的意义。

其次是生活条件对人在理想目标上的影响。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的马百娟来说,上大学只是为了打工赚每个月1000元的钱买面吃,填饱肚子生存下去是第一要紧的事情,如果能够餐餐吃上肉,那就是美好的生活;对于徐佳来说,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一家有五险一金和发展前景好的公司上班,而后结婚、生子、买房、孝顺母亲是有模板可拓的人生之路,如果能够多赚点钱,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那就是可期望的未来;对于袁晗寒来说,只要饿不死就行,学历高低与工作好坏并不一定成正比,想做什么就该去尝试,反正只要失败的代价是自己能够承受的就好,如果能够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找到一个需要自己的位置,那就把自己填进去,发现自己不适合之后,大不了跳出来再去寻找。

再者是学识水平对人在自我实现上的影响。马百娟连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都没读出头,连延绵的黄土坡外花花绿绿的世界都没见过,就嫁人了,她的一生开始向父母的轨迹靠拢,迟早有一天会重合在一起,她不会知道马斯洛,更不会知道“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徐佳沿着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定的“晋身之路”踽踽前行,他知道世界很大,诗意和远方的田野不是无法实现的白日梦,只是目前还要忍耐,即便他的一生无法到达自己梦想的境地,那他也一定要将这美好的愿景实现在孩子身上;袁晗寒认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大家只不过是做了各自的选择,无关对错,她不看重物质,而是渴望找到能够寄托自己精神的点,所以她不愿意留在德国做“被国家码好的小石头”,而将自己放置在变化的需求之中。

三位主人公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这三方面原因的关系恰好又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出·路》里所呈现出的阶级固化问题,背后隐藏着的或许是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是社会忽视甚至遗忘了部分群体的问题。

观众用怜悯的眼光看马百娟的生活,恰巧印证了我们习惯于用“精英眼光”去看待别人的生活,哪怕本身不是精英,也要把自己拔高一个等级去俯视比自己更艰难地活着的人们,然后安慰自己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然而,当观众发现人还可以像袁晗寒那样肆意张扬地活着,但自己又没有勇气和底气承担变化会带来的风险时,便暗暗放任欲望增长,将自己一脚踢进踮踮脚也够不到梦想的循环中,同时抱怨生活艰难。至于徐佳的生活,它太稀疏平常了,这不上不下的处境,这在无知与通透之间左右摇摆的心思,是绝大多数人正拥有着却想逃离的生活模式,我们感同身受徐佳的迷茫、无奈、妥协,也如徐佳一样相信终有一天会将命运不公平的指针往0那里掰一点过来,再掰一点过来。

导演郑琼说“每一种生命都渴望向上的人生”,黄豆豆老师说“出路就是找到自己的信仰并坚持”,有很多观众都表示“突破思维和阶层局限才能找到出路”。

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看完一部影片,即便产生些许思考,也实在无力插手别人的人生,只能依照他们的经历摸索自己的出路。最终发现还是回到了“活着”这一主题。“活着”是首位的,我们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去发现、思考、寻找、安身。所有的思考与追求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而这“更好的生活”又是一道完全主观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阅读、旅行、欣赏艺术只是为了在生存的基础上为余生添点光,求个自己心安罢了。

 5 ) 要把在这个教育当中植下去的一坨一坨的屎都得挖出来,然后你才能变成一个真的人

因为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属于三个被定义的所谓“阶层”,所以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关注点很多集中在“阶层固化”的问题上。很多人会问:徐佳或者徐佳的下一代,会通过努力变成袁晗寒吗?

对于这样的提问,我会想要反问:变成袁晗寒有什么好吗?从整部纪录片所反映出来的袁晗寒的人生,值得羡慕吗?

导演郑琼的一句话是打动我、让我一定想要看这部纪录片的原因:要把很多在这个社会里面,在这个教育当中植下去的一坨一坨的屎都得挖出来,然后你才能变成一个真的人。

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无论袁晗寒本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无聊,对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迷茫,甚至导致了情绪的不稳定等等心理上的问题,她的人生依然因为优渥的家境而令人羡慕。我觉得这种想法,也算是社会给我们脑子里灌进的“屎”之一吧。钱解决不了马百娟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袁晗寒的问题,或许可以解决徐佳的问题,但能解决的只是他人生诸多个问题中的少数。

整部片子是压抑的,唯一发自内心的快乐的笑容来自那个走在上学路上的十二岁的马百娟,那是一种依然感到生命的丰盈与希望的快乐。而难以相信,这种谁都曾有过的快乐,在我们十几二十岁的年华间很快地褪去。到底是这个世界快乐太稀有,还是我们对生命的感知愈发愚钝?我理解中的所谓出路,大概就是抛光这个社会的所谓期待也好所谓禁锢也好,找回那个依然欣欣向荣的自我。 正如导演自己的话:出路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心灵的;出路不只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出路不只是社会的,更是自我的。

 6 ) 主人公和我是同一届毕业的校友,这是我的故事

在我的记忆里,09年暑假我曾听到过“徐佳”这个名字(作为复读两届以上的“活化石”有很多,每年总有几个名字会被老师拎出来“鞭尸”),咸宁高中早期还有复读五年等来自己的同窗好友毕业了回来站在讲台上的例子,我并不认识隔壁班叫徐佳的这个人,但提到同一届复读生的故事前就不得不提到我自己复读的故事......

我在2009年17岁那年参加了人生第一次高考,很不幸,距离重点线32分的差距让我只得接受复读的安排,咸宁高中有一套对复读生奖励的规则:分数在二本二(当年在第一批次重点线以下还有本科第二批次一,二类之分)线以上的复读费从免学费到奖励八千不等,在三本线以下的甚至要交一万元的复读费(我亲眼看见有个农村孩子的爸爸掏出一沓单张面额二十元的皱巴巴纸币来凑几千元的复读费)

电影里面里从03:50开始收钱的那个背影就是我当年的生物老师,电脑excel里面出现了我的好几个好友的名字。我在09年七月份的尾巴也没有等来那所二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一个大雨后的下午被分配到了高三21班,这里我提一下那一年复读部的规模:应届班有十八个班,复读部有七个班,分别是两个文科班(19-20班),五个理科班(21-25班)。徐佳所在的就是23班,他的班主任是我的英语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复读部的开课比应届班早一个多月,我记得那段时间就是老师各种心理轰炸,讲了那些人从三本水平摇身一变进入了重点大学的各种成功案例,也暗示我们收心投入到新一轮的复习中去。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个六十岁的老头儿 和和气气的,姓潘,他也负责23班的数学课,我本人其实数学基础并不差,但是由于各种心理问题作祟,数学一直考不好,那次复读后数学依旧失利了,也是大大的惨败,但英语考出了人生第二高分,也为我后来留学埋下了伏笔,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复读的岁月基本和应届时期一样百无聊赖,很多人的荷尔蒙壮志在过了几个月后就渐渐消散了,周围换了一批人,但又迅速熟络起来,时不时把你的周杰伦借给我分享一下,我的篮球杂志给你看一下,中午就趴在桌上打个盹,目标单纯而又遥远:高考考出高分。这种纯粹感是我毕业八年后一直苦苦寻找但再也找不回的东西,只记得那会儿在青春荷尔蒙的驱使下我会恍惚着:我熬过了这一段,我上了大学,会有一个长得像张韶涵般的可爱女生在阳光和树影下等着我......

很快到了秋天了,马上就是国庆60周年大阅兵,平日里紧张的晚自习涵盖了九点半以前所有的时间,我记得那会儿在星空卫视上看到一部台湾偶像剧《败犬女王》的预告,片头里激情火辣的画面那段时间让我好几次想偷偷在晚自习时间溜到家里打开电视看上一段,后来在国庆节前一天放假的那个晚上满足了这个愿望,但是却失望地发现早已错过了那段戏份,从此再也不会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了,男生的爱好就是看《参考消息》里面冬天中国GDP就要超越日本的新闻,还有NBA火箭队,梅西 C罗,女同学就是私下里的悄悄话,内容我们是从来不知道的,有共同语言的时候仅限于讨论某道物理题,我平时最爱做的事就是下午上课前蒙着头趴在桌子上,听着学校广播里播放的《专属天使》《怎么办》《谢谢你的温柔》《只对你有感觉》和理查德马克思的《right here waiting》,那是个下载两首盗版歌曲都要逼着广大男生偷偷摸摸上网吧的岁月,有段时间我一有空就偷偷回到家打开千千静听搜着这几首歌词,抄下来,睡前小声地哼着旋律,直到被我那听觉异常发达的母上给呵斥......在无数个午休醒来的下午,当我听到这几首歌,我都在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冲出这个高中的藩篱,进入“水木年华”歌曲里传说中的无忧无虑的大学乐园

两个月一过转眼就到了元旦,每年都有晚会,这是唯一一个晚上在学校却不用认真自习的时刻,那年第一次有了烟花表演,我只记得自己急匆匆拿了家里的数码相机然后跑到学校去各种拍摄,这里我就放几张照片吧,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电影里面出现的走廊和教室

走廊
教室

(我估计是不会有人知道我是谁的,因为曾经的这帮人99%现如今都在社会每一个角落里夹缝生存,不会有人闲得无聊来破豆瓣上面逛逛的)元旦那会儿大家消失许久的荷尔蒙又被点燃了,尽情的怒号,发泄心中的情绪,但大家都是乐观的,不论如何这个坎似乎注定会过去的,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就和人注定生老病死一样……

2010年的初春是在噩耗中度过的,家里的长辈得了绝症,走了一个黑发人,我打开那年初买到的《意林》杂志一遍又一遍读着上面柴静写的《看见》,然后有一期偶然看到了即将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的解析,又是个关于上错床的故事,而这次春节放假终于有机会看了, 当我呆呆地听着元若蓝唱着片头曲

“多想带着雷达到他梦里仔细调查,爱的正卡还有没有副卡...... 九十九次我爱他,少了头发会分岔,要他的想念每天准时打卡,爱像冰激凌在嘴里融化......

但是那个灰色的春天让我实在提不起兴致来娱乐自己的青春荷尔蒙了,总觉得这个世界好坏,先把人哄好骗好告诉你有童话有王子和公主,但却故意不告诉你人终有一死,人死之前有多么痛苦,没有人在意一个将死之人的内心有多么害怕

剩下的日子在我脑袋中没有了当初的轮廓,过年,返校,月考,周考,……白发人送黑发人,清明节多扫了一幢年轻的坟墓,爷爷被癌细胞侵蚀得只能拄拐仗了,他还想坚持到我高考志愿填完后再闭眼的那一天……其实我家里的故事也有很多,只是我从未向周围人提及,因为旁亲的离世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我是此生第一次见到有人就这么离开,我记得那年清明节4/1扫墓回家后,因为打不到出租车我一个人坐在公交的后排,由于晚上还要回教室晚自习,我抱着一堆上坟的贡品水果,所以尝试着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公交上这时候突然放着发廊神曲《哥只是个传说》

“请你不要再迷恋哥,我只是一个传说,虽然我舍不得,可是我还是要说,你们还要记得我,尽管我还在漂泊,哥不会寂寞因为有寂寞陪着我......”

瞬间眼泪流了下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四月迅速到了五月,还是往常一样,突然到了月底的某天,我们最后一次拉开课桌,猛然发现这是最后一次月考了,具体的分数我忘了,但整理完教室也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刻了,我是最后几个离开的人,班主任潘老师拿起一本不知道被谁丢弃的参考资料说:把这个三角尺和资料放在我办公桌上,下次还要用的,让他们丢了怪可惜的……我到看到这会儿顿了下甚至想上前去和他握个手,但是胆怯了,他看着我最后的一句话是:别给太大压力,好好发挥,就算怎样也没关系,路还很长……

没想到一语成谶,最后数学还真是不争气,不过勉强搭上了终点线的末班车,但是他的这句话我铭记终生,因为没有什么事比以后人生的路更重要,这一年见过了很多生离死别……爷爷的病也在六月中旬到了末期,我在一个人去底下县城大医院的公交车上想着志愿的事情,突然听到MV放起南非世界杯的歌曲《waving your flag》 真讽刺的,我可算不上旗开得胜吧!最后爷爷还是在六月底离去了,最后守着爷爷行将就木的身体的日子,我掏出了人生第一部手机(那会儿还不知道怎么传上歌曲),里面自带一首锦绣二重唱的《我的快乐》

“你坐过的沙发宽了,你爱的音乐停了,我等着你等成了摆设.......我的快乐,会回来的,只要清楚曾爱的那么深刻,不准问值不值得......”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那个人是我,我会后悔这一生做过的种种么?我后来去了个学费很贵的的大学,为了以后留学,我一辈子也没见过几万元人民币就这么交进去的场景,我还天真的停留在“留学都是奖学金”那种乌托邦的幻想里,不过也于此,我整体见识到了湖北三线城市和江苏二线城市的巨大鸿沟。我的大学室友跟我侃侃而谈:他们高中就去日本参加交流活动,而且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还接见了他们……很多江苏上海的高中孩子就已经去过了美国,参观了白宫南草坪,还去哈佛参加夏令营……这些都是我想也不敢想的,你能相信我高中同学暑假活动就是干农活和捉泥鳅么?

这部片子给我最大的冲击力就在于使我清醒地看到了我和徐佳的背景差异:他要骑着自行车半个小时才能回家吃口难以下咽的农家饭(抱歉不是歧视,我们那边乡下的饭真的没那么好吃,又油又腻);我直接步行五分钟到家,热菜热汤两荤两素全是我爱吃的,都是干干净净的瓷碗盛上来的;他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富裕,可能放假了还要回家干农活,我则是两手一摊宅在家里偷偷上一些不能言状的网站。

复读期间我的同桌换了一批又一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来自大幕的孩子,个子不高,但他数学很好,好到平常解题都带有一股傲慢在里面,但有些时候找我借钱买晚饭,我也没管他要钱,闲得无聊就讨论武侠,讨论金庸里面十大武功,最后变成我听他一个人侃侃而谈......高考填报志愿那天,我最后一次看见他,他无奈得说:今年不是很理想,只有去武汉科技大学了,我和我爸从我老家赶早坐班车加走了半个小时才赶过来,下午还要去看看助学金的事儿。最后他看着我上了老爹开的车,我能明显从他的眼神中读取出:为什么你不担心一年几万的学费,而我家里一年却拿不出四千元供我上大学。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

后来我读完了本科,出国读研,认识了一大帮挥金如土的孩子,体会到什么叫有钱又聪明,传说中的“穷苦人家的孩子勤奋又聪明”是不存在的伪命题,这两类人眼界就不一样,未来社会阶层就不一样,根本就不具备比较性,我似乎又体会到了当年同桌眼神的深层含义:原来你也有今天……

很多时候,我脑海里飞回到了那个高中,飞回到了我曾坐过的角落,再听听整齐的晨读声,和某个人贫困同学换了个人生,没有了可口的荤菜,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也都不存在了吧!

最后说句俗话:GDP世界第二的中国,像这样穷困的学生还有很多,退学的更多,你之所以看到了繁荣,是因为你早已忘了贫瘠的模样。

18/05/2018

============================2020年的分界线===================================

没想到这个两年前的随兴之笔迎来了这么多评论和喜欢,再次感谢众多遥远却又真实的豆友们,其实我和这个电影的缘分完全来自于一个偶然,我百无聊赖搜索以前高中的词条,发现了这个纪录片的某个镜头竟然拍摄的是我们班级的画面,所以我联系了导演,看到了我高中时期整个学校,甚至我所在的班级的样子。

我是一个很怀念以前生活的人,偏执到要把以前记忆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把握住(比如高考前一天我在做什么想什么)我成绩不好,所以这个四年的高中对于我来说疼痛多于喜悦,但是我怀念它只是怀念那段心无旁骛单纯朦胧的岁月,最快乐的是没有高考压力的2008年初春,那段时间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就是趴在桌上听校园广播里放的2007年飞轮海,TANK的偶像剧金曲,以及课余讨论足球 NBA火箭队的岁月,还有女生念叨的吴尊 五月天 周杰伦 和 林俊杰。我的同学很多人早已工作,结婚生子,有些人那个夏天毕业后再也没回学校看一眼,到如今2020的疫情我甚至连回到老家在门口前徘徊一阵子的机会都没有了。

人生的每一站就是一个屋檐,大家因为一场雨相识,但天空放晴的那一天终究到来,各自散开去寻找下一个屋檐,直到尽头。

最后感谢自费咬牙拍出这部电影的郑导,她是个有信仰又有实践精神的人,虽然她不是科班出身,但凭借自身的刻苦钻研,以电影路人级别的基础硬是拍出了准纪录片级别的电影。希望社会能多多包容接受这类朴实无华的作品,一个好的纪录片往往能真实反映最底层的焦虑和环境现状,支持好的纪录片,是对我们这个社会最理性最冷静的反思与改进。

02/05/2020

祝湖北2020的高考生,拨云见日,守得天晴

 短评

改变阶层是很容易的,向下掉的空间还很大。

6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推荐

阶层会提供相应的试错机会,且上层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兜底的线在,但茫然是共通的,可能徐佳会多一分焦虑,马百娟再多一分无力。全片最难忘的就是马花了3块2买了新作业本后雀跃的神情,这是人类最宝贵的瞬间,但那眼里的光能持续多久又很大程度是由出身决定,这同时也是最难过的事情。

11分钟前
  • tapa nama
  • 还行

甘肃会宁的那个简直就是我童年一个同学的翻版

14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感觉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人的共通性吧。其实影片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什么阶层固化,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路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16分钟前
  • 楢山
  • 力荐

国内这种数年跟拍某个人或某一群体类似题材的纪录片还是屈指可数的,加上个人有所共鸣绝对是上乘佳作!此片展映后目前也还出于点映阶段,所以很庆幸能得到资源并观看。纪录片内容条目有不多说,主要看其内核。本人目前其实也还在寻找自己的“出路”。片子跨越6年跟拍了中国当下社会上中下阶层三个主人公的成长,正如导演郑琼所说这基本就是一本相册。就我来说跟片中徐佳年龄相仿、情况相似,我也曾复读上大学、做过电销。而人生也是随时在寻找出路。

19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力荐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家庭背景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和一生,现实就是这么绝望。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书评本来不是吵架的地方,但是我觉得OMG42网友的发言实在太有意思,给大家解读下:“要不是有高考你们这些贱民连希望都没有,难道还不满意,不赶紧给赵老爷扣头谢恩?”

23分钟前
  • 那慕尔
  • 推荐

三星半,2009年低画质、低像素部分素材加分,有些纪录片的触动点在于,会让你觉得人人都是上帝眼中庸庸碌碌毫无出路的糊口动物,当西北的小学少女辍学无所事事地漫步郊野,当武汉懵懂青年大学生穿上不合身的西装去求职,当衣食无忧的北京少女无论身在国内国外都觉得空洞无聊,这种动物感会更强烈,所谓出路就是觅食,无他,吃不饱痛苦,吃太饱空虚;三组人,阶级差距,教育差距,财富差距,可选择的生活不一样,但面对生活的空虚可能都是一样……

2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出生已经决定了80%的社会,靠自己改变阶层越来越不可能!

30分钟前
  • Emma
  • 还行

果然富家女眼界还是宽一点的

32分钟前
  • Way-Kwok Chu
  • 力荐

平静的绝望,阶级趋于固化,打破阶级有多难,不知道,先从打破自我开始吧。

34分钟前
  • i Film
  • 推荐

浪费了一个好题材系列,拍的很业余,随便拎一个湖南卫视《变形计》的导演可能都比这个拍得好。不过还是拍出了一些时代的困惑,电影里的三个阶层都充满了无力感,每个人的表情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苦难。

38分钟前
  • 金敏丧
  • 还行

我觉得每个人的出路都不一样,马白娟的出路是结婚生子有口饭吃,徐佳的出路是有个好工作结婚提高家人的生活质量,袁晗寒的出路是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42分钟前
  • 白勺啊白勺的
  • 推荐

由于资金的局限整体略潦草,但人物选取很典型。除了马百娟面对阶级壁垒的无力,更真切体会到的是徐佳和袁晗涵面对遥远未来的迷茫与空虚。转眼间三年之后又是三年,那种走一步是一步,完全看不到未来却不愿去想的感觉自己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在银幕上以客观视角看到这份真实的空虚还是觉得太可怕了。

44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看得途中想起《人生七年》,一样是记录不同阶层的生活轨迹,《出路》却是更多了些挣扎的血肉。家境贫困的男性尚有家人支持,复读三年考大学;生活在大山里的女孩却只有七年的青春就要被嫁为人妇;家境优越备受宠爱的北京女孩,看似最为幸运,却也面临着人生的迷茫和价值的缺失,同样要面临出路的选择。

45分钟前
  • 蓝渐层猫咪
  • 力荐

2014年,马百娟16岁嫁给了表哥。2015年袁晗寒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公司。2015年,徐佳仍在当初签的电力公司工作。——2018.6.30大象点映于贵阳。

46分钟前
  • 熊熊大水
  • 推荐

放在当前的历史环境 名字叫出身 也许更好

51分钟前
  • 头号精神病
  • 还行

高考不是万灵丹,大学不是万灵丹,考研、工作、换一个城市定居…都没有用的。还是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52分钟前
  • Lelia🌈
  • 力荐

三个人,三种生活轨迹,发展脉络交叉展现的人物状态,发人深省。

55分钟前
  • Mung
  • 推荐

千千万万的马百娟们啊

60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