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唐十八陵第三季

记录片大陆2021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关中唐十八陵第三季 剧照 NO.1关中唐十八陵第三季 剧照 NO.2关中唐十八陵第三季 剧照 NO.3关中唐十八陵第三季 剧照 NO.4关中唐十八陵第三季 剧照 NO.5关中唐十八陵第三季 剧照 NO.6关中唐十八陵第三季 剧照 NO.13
更新时间:2023-08-20 05:11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喜欢的历史纪录片

偶尔看到,便开始坚持去看了。闲余时间喜欢坐在电视前,一集一集看,了解相对客观的历史,感受这一千多年前的时光,感慨每个认真想做点事的皇帝,壁画很精致,被一千多年前的事儿,被记录当时的雕塑,壁画所震撼。昨天看了唐肃宗,感慨于他的艰难,也敬佩他的勇敢,还有当时他接玄宗归朝的那幅画,印象太深刻。另外超喜欢讲述的声音。

 2 ) 笔记‖大唐上岗皇帝简历⑥李隆基及泰陵

✔︎陕西省蒲城县东北保南乡敬母山村金粟山✧泰陵

北接黄土高原,南接渭北平原。主峰尖山高耸居后,敬母山和卧虎山环抱两侧。

公元729年,宰相张说建议下,李隆基巡陵, 因独立位置紧张,选址蒲城附近,对父亲(陵址)可近孝。

陵园占地二顷四十七亩,封内76里。以玄宫为中心,建在尖山南麓山腹中,受地形限制,呈六面不规则形,城垣四角分别有角阙、四面各一门,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一对,筑阙台一对,南门外设神道,两侧置石刻。山岭西南处为下宫区,东南处唯一陪葬墓。

两侧神道从南而北依次排有华表、翼马、鸵鸟各一对,石仗马与牵马驭手五对、翁仲十对,文臣武将分列两侧、左文右武、文持笏、武拄剑,完全以唐玄宗临朝的格局出现,石像中还出现了胡人形象,反映唐玄宗文用汉,武用胡的政策。

华表翼马各一对

公元762年4月,代宗修陵,动工不到一年完成,次年三月,李隆基入葬。

♛李隆基

713年7月29日,李隆基与宰相郭元振、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捕诛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开元盛世】大唐收复,陷于契丹21年的辽西十二州。在西域设置安西四镇经略使,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定。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至哥勿州,国土面积1076万平方公里。

公元736年,李隆基罢免张九龄,任用李林甫,长达14年掌管中枢的开始,此时李隆基遇见杨玉环,或者说此时的李隆基需要杨贵妃这样的女人出现。府兵制在这时间瓦解。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

安禄山兼三镇节度使
逃往四川

 3 ) 勉强及格,有些失望

比较失望,从看过西汉《帝陵》十一集之后,就一直期待唐代《帝陵》。

然而,一直等待,如今看了新上映的《关中唐十八陵》第一季,却如鲠在喉。总体而言,只能给一个及格分数6分。

简单说一下不太满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首先是影片的长度,只有30分钟,相对而言,比较短,影片过短,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将故事完全展开,而且导致了叙事的节奏过快,观众没有消化的时间。相对而言西汉《帝陵》38分到39分的时间更合理一些。

第二个方面,故事不够丰富,乾陵,李治和武则天两位皇帝的故事,仅仅用了30分钟,很难交代清楚。比如乾陵名称的由来,影片中说陵墓定名让李治很为难,但却又只说了长孙无忌一个人的意见,就定名为乾陵。个人认为,像这些,应当简单列举一下当时的几种意见,从而丰富故事。其他的几集也有这种感受,故事比较肤浅,材料不够丰富。

第三个方面,太多地方引用了之前纪录片的画面和原话,这一点是最失望的!引用最多的地方是《大明宫》,而且过于明显,视频和文字直接引用,一点修改都没有,在献陵,昭陵,乾陵中都有,其中乾陵之中尤为明显,大段引用。献陵中也引用了《激变玄武门》的原话。唐中宗那一集的开始,对于他命运的介绍,完全照搬了西汉《帝陵》中汉惠帝刘盈《安陵》的阐述。

第四个方面,台词文采不够,这一点,只是相对于西汉《帝陵》而言,像西汉《帝陵》很多开头结尾,都有精彩的旁白,但是,《关中唐十八陵》的文采感觉略苍白,有种相形见绌的感觉,甚至有的地方直接用了西汉《帝陵》的原词(如唐中宗照搬汉惠帝)。

当然,第四点或许有些吹毛求疵,《帝陵》珠玉在前,可能不知不觉中,让我的要求变得太高了。

好的方面也有一些:

比如《昭陵》中对昭陵六骏故事的讲述,是一个亮点,《乾陵》中对无字碑的解读,是不折不扣的干货。

但是总体而言,失望比较多,惊喜很少,勉强给一个及格分吧。最后多给一星,因为盛唐情怀,不由得感慨,可能真的是续集难拍吧。

 4 ) 细节错误百出,制作组长点心吧

最近看了纪录片《关中唐十八陵》,整体看下来,我觉得没有《西汉帝陵》拍的好。《西汉帝陵》每集内容都会围绕着帝陵本身,来讲述陵墓的位置、规格、陪葬物、背后的故事等等,也会顺带着讲述墓主人的生平事迹,让人可以对陵墓和墓主人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但是在《关中唐十八陵》里,每集都在大篇幅地讲述皇帝的生平事迹,几乎做成了帝王传记,而陵墓本身反而成了陪衬,涉及内容较少,已经背离了讲述皇陵这个初衷。

如果说是受资料所限或者制作团队有自己的想法,才如此处理的,节目好坏与否属于见仁见智,这我还可以理解,但是我在《关中唐十八陵》上发现的大量细节上的错误与问题,就让人忍无可忍了。

比如在唐肃宗建陵那一集,其中有杨国忠的个人介绍,上面说“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这一句话,重复了三遍;提到“与太子李亨的矛盾最终使杨国忠被杀”,重复了两遍,而且第二遍提到的时候,后半句还没写出来,导致上下语句不完整、不通顺。

提到“李林甫”时,写成了“李李林甫”、“李林铺”;还有说什么“外企跋扈,名怨沸腾”,你是想说“外戚跋扈,民怨沸腾”吧;还有“诛遂贤臣”“迸拔淹滞”,也许是我无知了,谁能教教我这是啥意思?出自哪里?我查了半天都不知道是啥。

紧接着下面的一句话直接震惊了我:“杨国忠作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宰相”,都“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了,那还能是宰相吗?这宰相做着还有啥意思?你白给杨国忠,他也不要呀。

整个介绍错别字多、语言不顺、逻辑不通、标点不规范等等问题,比比皆是。

就当我以为这只是个例的时候,心想还是别这么斤斤计较吧,要允许别人犯错误,于是带着宽容的心态又看了下一集,而在这一集,制作组似乎在告诉我:你太小瞧我了。

唐代宗元陵这一集,在杜甫的介绍里,用超大加粗的字体写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我当时差点儿以为我学初中语文的时候背错了,赶紧查了一下,发现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问题是你前面提到这首诗的时候,还是对的,这才几秒呀,到这里就写错了。

另外,关于杜甫的介绍明显是在东拉西扯,排版混乱、语句不通,一看就是拼凑的,杜甫要是看到的话,棺材板儿估计都按不住了。

虽然我的心灵两度受到了摧残,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我坚持看了第三个,这次我特意没有连着看,我跳了一集,这就到了唐顺宗丰陵这集。当我看到广陵王的介绍时,我整个人瞬间就不好了。

“广陵王,中国古代王爵。历朝封广陵王者17人。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初封广陵王。”这TM直接抄的百度百科呀,连标点符号都没改。

你说你抄就抄吧,好歹改改呀。在这集里都提到了广陵王是唐顺宗的长子了,你直接介绍他的身份不就完了嘛,还用的着写“广陵王,中国古代王爵。历朝封广陵王者17人”这句话吗?不多余吗?

其他集,我是没勇气看下去了,但是我估计全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算是发现了,出问题的全是个人介绍这一块儿,基本上就是从网上找到一些文章或者百度百科东拼西凑抄来的。

我拜托你们能不能找个懂行的人写写,好歹检查检查,花不了多少钱。制作组是不是以为人物介绍出场时间太短,不会有人仔细看呀。

 5 ) 笔记‖大唐上岗皇帝简历⑤李旦编年及桥陵

✔︎陕西省蒲城县西北丰山✧桥陵

李隆基选址,将李旦葬于距长安110公里的蒲城(改名奉先,成为和东都洛阳一样,同为中央政府直辖的刺县,一座县城为桥陵服务),耗资国家财政1/3,动用3万劳工,耗时33年。

陵墓占地29顷90亩4分,分为内外两层城,内城以整座丰山为中心,四周依山势修筑城垣。平面形状成刀把形,完全类似当时长安内城格局。城垣周长13.32公里,仅仅比今天的西安城墙短400米。

陵区邮陵园、神道、下宫、陪葬区四大部分组成。陵园四面各有一门,以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一对,筑阙台一对,均为三重阙,四隅建角阙。

朱雀门内,建九开间献殿,宫殿和陵署10余座。陵园内设有陵台令及主文、主乐、主辇、典事等官员23人,陵户400余人,另有折冲府,专门陵园护卫工作,房舍140余间。

下宫区位于陵园的西南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01米。由内外两重宫阙构成,内建有寝殿,以供奉墓主灵魂的起居生活。

南北门外均有神道,北门神道内列置仗马三对,沿袭昭陵六骏、唐北门屯军,也与汉魏以来,天子驾六制度有关。南门外长625米、宽110米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为华表1对,獬豸、鸵鸟各1对,仗马5对、石人10对,神道南端乳殿一对。

【华表】通高8.64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方型,柱身八棱型,线雕缠枝卷叶纹及各种兽禽图案,柱顶为仰莲呈桃,象征王者纳谏。

【獬豸】有翅膀的独角兽,能辨善恶,身似鹿,头似牛,顶有独角,前肩有双翅。

桥陵墓道位于东坡半山腰,略偏神东轴线东,墓道长约70米,宽3.78米。以阶梯状深入山腹20米,墓道内全部用石条填满。

石条上皆有编号,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千字文顺序整齐排列。

墓道北端可砌石条30层,表层石条261块,共用石条3900块,石条上下层之间铺0.1米厚的黄土,以石灰灌缝,

桥陵地宫为三层墓室结构,前墓室是皇帝接见朝臣的地方,放奇珍异宝;中墓室是皇帝的书房,放喜欢物品;后墓室摆放棺椁,按唐朝礼制,帝王墓要摆放1000种食物和各色药酒。

【景云钟】,高1.65米,重6吨,李旦撰写铭文,宣扬道教教义。

陪葬陵区陵墓呈拱卫,镇守之势。

其中【惠陵】以帝陵体制建造。公元710年,李旦第二次登基,长子李成器让贤李隆基。

开元29年,公元741,63岁的李成器病逝,玄宗赐封让皇帝,号墓为陵。

玄宗也爱及兄弟,死后皆以太子礼葬之,因而有三座太子墓。

♛李旦

公元662年六月初一,李旦在含凉殿出生。

公元684年2月7日,李旦的登基,和刘皇后被武则天软禁。

【扬州兵变】【越王李贞兵变】反对武则天摄政,要求李旦亲自处理朝政,武则天派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左豹韬大将军鞠崇裕率兵讨伐,不到20天,平息叛乱,将李室王朝打击殆尽。

公元689年,武则天使用周历,李旦上表请母后登基,赐自己武姓,让位武则天。

圣历元年3月,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旦辞太子位让李显。

延和元年8月,李隆基和太平联手平韦氏,李旦让位给李隆基。

公元716年,李旦在太极宫百福殿驾崩,终年55岁。

 6 ) 笔记‖大唐上岗皇帝简历⑨李适编年及崇陵

✔︎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崇陵(九瓣莲花穴)

封内周四十里,无陪葬墓。内城四周依山势夯筑城垣,呈不规则形,四面各僻一门,以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一对、筑阙楼一对、四隅建有角阙。

门外石狮一对

朱雀门外,司马道两侧,勘探出两处建筑遗迹,南北长约37米,东西宽约8米,出土数尊石雕残像,服饰各异。长约680米的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仗马5对、翁仲10对。南起翁仲的第二尊,或为内臣宦官之相。

石雕残像
崇陵石马
崇陵石像

♛李适

生于天宝元年,14岁时经历安史之乱、随后吐蕃入侵、藩镇割据。公元779年9月,代宗病逝,李适灵前继位,带着雄心壮志,免地方岁供、释放宫女百余名,两月余,联合宰相崔佑甫夺回宦官手中禁军军权,半年后重用财政大臣杨炎实施两税法,废除租庸调制,将以前各种名目的正税、杂税及杂徭全部取消,只征收两税,谷物征收地税,现金征收户税。

公元781年正月,承德节度使病亡,其子李惟岳自立为留后,要求朝廷封他为节度使,李适不准,打破了至安史之乱以后,朝廷一直对河北节度使世袭的默认。

五月,成德、魏博、淄青、山南东道四镇联合叛乱,李适急召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河东节度使马燧、神策军兵马使李晟,幽州节度使朱滔等人出兵平叛。李希烈最先平定山南东道,在徐州大破淄青和魏博军队,马燧和李晟大破田悦军,李惟悦被麾下将领王武俊刺杀,首级传入京师,至此黄河以北大致平定,只剩下魏博、淄青还在抵抗。

四镇反叛

然而朱滔、王武俊不满朝廷对地盘的划分,反联手淄青、魏博对抗朝廷。当年十一月,叛乱诸藩全部称王。幽州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王以朱滔为盟主,大唐一夜之间回到战国时代。一个月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拉起反旗,称建兴王。

公元783年正月,帝国与藩镇陷入僵持,八月,李希烈率三万精锐猛攻襄阳,东都洛阳岌岌可危,李适征调关内泾原军队增援,五千官兵经过京师时天寒地冻,本来希望得到丰厚犒赏,京兆尹却只提供了清冷的粗饭菜羹,士兵哗变,砸开皇宫大门,李适急调禁军护驾,却未等到一人,只有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召集一百多名宦官侍从,拥着德宗及太子公主等从大明宫北门仓皇出逃,史称“泾源兵变”。皇宫被洗劫一空,随后乱兵拥立赋闲在家的朱滔之弟,太尉朱泚为首领,进入含元殿,自称权知六军,建中四年十月初八,自立大秦皇帝,同时杀戮京师皇族77人,亲率大军直取奉天,准备一举消灭德宗皇帝和他的流亡政府。奉天被围一个月,城中粮饷告急。李适罪己,令众臣早降,群臣叩首,愿共赴国难。史称“奉天之难”。十一月中旬,前线李怀光、李晟、马燧等从河北撤军,入关勤王,迫使朱泚撤回长安。

公元784年正月,德宗改元兴元,颁布罪己诏,宣布除朱泚之外,对诸藩及所有胁从者一概赦免。至此,削藩之战终止,内乱得以控制,李晟率神策军逐杀朱泚,收复京师,李适重返长安。

从此李适对藩镇姑息迁就,北和回纥、南联南诏、西结大食天竺,时局一度缓和。

李适委任宦官窦文场和霍仙鸣为左右神策军统帅,致使宦官权势日盛,开启了宦官分典禁军的先河,同时勒索地方官进奉物资,在长安实行宫市,征收茶叶等税,导致民怨日深。

公元805年正月,太子李诵突患风疾,不能言语,德宗悲伤过度卧病不起。二月二十五日,大明宫会宁殿,李适驾崩,享年六十四岁。九个月后,入葬崇陵。


 短评

女儿已看:记号

6分钟前
  • skaio
  • 推荐

虽然的确不是那么全面仔细,但是能看到有人做这些事情,已经非常开心了。无意中看到的,每集三十分钟,讲述了唐朝的十八座帝陵,航拍画面也是十分喜欢了,也梦想有一天走完这十八陵。

11分钟前
  • 允执厥中如是闻
  • 力荐

有助于我梳理大唐脉络。

12分钟前
  • 布卤
  • 推荐

第一季看完 不错

17分钟前
  • 井底之瓜-o-
  • 推荐

将来再去西安,一定要去看看这十八陵

22分钟前
  • 花开荼蘼
  • 力荐

基础科普层次的纪录片,适合我这样的短期唐史爱好人士。游览这些帝陵是对于唐史非常有价值和趣味的一次补充,毕竟很难有机会一一走遍。比较有意思的,一,昭陵和其他帝陵的大臣陪葬墓数量之比。二,无为之主睿宗李旦死于盛世,陵墓极其雄伟宏大。盛世之主玄宗死于乱世,身后沦为孤家寡人。

25分钟前
  • 诸葛钢铁
  • 推荐

蛮好的啊 就是科普层面 以后可以跟着纪录片实地去看看关中唐陵 最期待还是昭陵

26分钟前
  • 使君子
  • 推荐

个人觉得里面主观性评价太多了

29分钟前
  • シヤナ
  • 力荐

没有全看完,但是感觉想看皇帝传记的内容并不完整丰满,想看唐陵知识的内容也不够充实全面但是科普的精神值得称赞

32分钟前
  • 冰茶茶
  • 还行

全是全景式普及,高空航拍很棒,诸陵特征很清晰,壁画式动画很生动。可惜细节太少,平均30分钟似乎缺少侧重。

35分钟前
  • daangel
  • 推荐

以帝陵切入讲历史,视角很不错。内容简略但好在足够清晰,适合小白。

39分钟前
  • 既望
  • 推荐

很精彩,期待拍完

40分钟前
  • 紫云英
  • 力荐

中唐帝陵讲得不错

41分钟前
  • 鹿鸣
  • 推荐

没有汉陵拍得精致,不过作为普及的纪录片及格了。

44分钟前
  • sweetbear
  • 推荐

对唐代帝王的了解仅限于前六帝,对后十二帝可以说知之甚少。本纪录片以唐陵为线索,讲述唐代帝王重要事迹,对于了解唐史梗概很有帮助,看到元和中兴,期待第三季。

46分钟前
  • 是心
  • 力荐

终于等来了第三季完结篇!虽然文案平平,历史讲得也比较概略,但胜在是国内首部系统科普唐朝历代帝王的专题片,尤其还涵盖了晚唐天子很难得。。节目组历时几年能坚持拍完也是诚意可嘉。。

51分钟前
  • 星尘
  • 推荐

学历史,看古迹,高空拍摄气势恢弘

53分钟前
  • 清茶不烈酒
  • 力荐

本来能4星的,五毛钱特效真够让人反胃的。

57分钟前
  • Amnesiac
  • 还行

这个题材挺好的,解说不错

60分钟前
  • laozo
  • 力荐

最近喜欢看历史

1小时前
  • 深夜入梦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