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2

主演:刘亮程  洪启  于坚  虎良灿  马辛林  李志伟  李修文  韩松落  穆长元  叶舟  刘堃  双雪涛  史航  卜天  尹新生  李洱  张清华  陈彦  陈小朵  

导演:王圣志

播放地址

 剧照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1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2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3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4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5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6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13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14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15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16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17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18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19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5:08

详细剧情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于2022年4月起在东南卫视、海峡卫视、优酷视频同步上线,本季依然从朋友的拜访切入,文学家敞开精神世界,两人一同在与文学家创作发生密切联系的地方游弋,在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之间来回穿梭,给予观众真实具象的文学思考与丰厚细腻的人生体悟。

 长篇影评

 1 )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正在开播,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这无异是沙漠之中的一缕清泉,久旱之下的一场甘霖。

我们可以跟着纪录片,一探作家们的生活,看看一部部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孕育而出的,也可以看一看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天地的作家们的生活是否和我们有着不同。

一个作家必须同时是一个思想家。只有仔细观察,多听多看,多思多想,才能下笔万言,才思泉涌。

文学家不能整天束在高阁,需要和大自然在一起,去感受万物,“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离开了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文字便没有了根。

第一集采访乡土作家刘亮程,看到刘亮程在新疆的木垒书院打理庭除,生吃野果,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这种与大自然的亲近,才有了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作家给自己养的狗起的名字都很有意味,叫“星星”、“月亮”。

当坐在地头的时候,刘亮程说,人坐下来的时候就开始想事情,不干事情,脑子里面全是想法。

在湘潭的左宗棠书房中,有一幅他自题的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自古读书便要胸怀天下。

1908年,毛泽东15岁时,还在家乡拔草放牛,识字记账,他写了一首杂言诗,表达了务农读书以待天时的少年豪迈之情。

耕田乐, 天天有事做。 近冲一墩田, 近水再墩望, 多年副产积满仓。 农事毕, 读书甚馨香, 坐待时机自主张。

在《西滢闲话》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文艺复兴时期,有人游历西班牙。导游指了一个乞丐似的老人说:那就是写《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这人惊异道:“塞万提斯吗?怎么你们让他如此穷困?”导游道:“要是养了他,他就不写《堂吉诃德》了。”这件事据陈西滢自己说,是经过了周作人的考据的。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如果整日里枯坐索居,没有经过生活的历练,是不可能写出传世之作,更不可能成就伟业的。

在我的案头,有一部刘亮程最新出版的《本巴》,这是一本让人就欲罢不能的书。刹那即永恒,芥子纳须弥。

刘亮程谈到《虚土》时说,“这人生的两个状态吧,就是醉和醒。但是作家呢,像我的作品呢,更多去探寻那个睡”。在《本巴》中,刘亮程仿佛已经勘破了生死与时间的奥秘。纪录片中的某些画面似乎就是书中的场景。

有时候一粒虫从你的手背上爬过,它只是跟你一样,它在经过这个夏天,经过这个秋天,偶尔的一个瞬间,它爬过你的手背,它在赶路。你轻轻一吹把它吹到地下就可以了,它继续走它的路,继续往它的秋天走,互不打扰。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每周开播,作家使文学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可能跟着这部纪录片,走近作家的生活。

陈继儒《小窗幽记》中写道: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疫情时代,好在我们还有文学,我们还有这部纪录片《文学的日常》。

 2 ) 如果你人生失意,情场失意,这部纪录片就是你走出阴霾的良药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陪家人一起吃过饭;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你又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品一杯茶?

在这个凡事讲究快的社会中,效率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吃饭,就连旅行也不例外。

快节奏的生活给我们带给了物质上的满足,却无法让我们的心得到一丝慰藉。

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渴望的是一种与快完全相反的状态,那就是慢。

朋友曾经说喝茶是附庸风雅,是文化人才做的事。但如今他也会时不时去泡一杯茶,体验一下远离尘世的感觉。

其实,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喝茶,是因为他们越来越享受泡茶的过程。

泡茶的过程是一个慢过程,是一个完全与现实世界相反的世界,它是一个可以让人暂时远离尘嚣的媒介。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最开始被它吸引,是因为里边有我喜欢的作家,我想通过这部纪录片来了解他们的生活。

但看完后,我才发现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作家们的生活日常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见解。

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可以让你重新正视自己、重新正视生活、重新正视人生的片子,就像第一集开头写的那样,生命就像浮土,飘扬又落下。

浮土飘起来,落下时却是缓慢的,一点点的往下落。它们在下落的过程中欣赏世间的风景,最后回归大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和浮土是一样的, 它们都是宇宙间的一粒尘埃。人的出生即代表着飘扬到制高点,随后的每一天都代表着落下,一点点地、缓慢地走向终点。

刘亮程说,伴随我们的都是缓慢生长的万物。

一粒麦种,从发芽到抽穗再到成熟,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缓慢生长的过程,揠苗助长只会是它枯萎。

人的成长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婴儿到少年,中年、老年,慢慢长大变老。

以前的人们,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聊天,现在的人们是各自玩各自的手机。智能手机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地球也因全球化变成了地球村,无论你居住在哪里,都可以进行视频通话。

高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高科技在另一方面却阻碍了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

古人经常通过大自然来抒发内心的所思所想。像于谦的《石灰吟》,他借用石灰来象征自己,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生活在社会中,更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蒲公英为例,蒲公英长什么样、有什么功能,它对人生影射了什么含义等等我们都可以通过百度知道。

但想要真正认识它,光靠百度词条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去亲近它,观察它,甚至品尝它,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子。

就像喝茶,茶艺师告诉你,这款茶有花果香甚至有蜜香,如果你不亲自品尝,你是不会真正了解这款茶的。

通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之所以是作家,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热爱生活,更爱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就连睡和醒这个最普通的话题,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如此不同。

刘亮程说,人生只有两个状态——醒和睡。

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一直以为睡觉就是睡觉,它只是一个身体机能自我修复的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醒着的时间更有意义。

因为醒着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

但在刘亮程老师眼中,睡是醒的另一种状态。在睡的时候,我们会做梦,梦里的我们会奔跑、会笑、会哭,也会衰老。

人人都会做梦,但不是人人都能对梦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文学照亮生活,这些作家总是及时用自己的笔来提醒我们这些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活。

我很喜欢于坚老师在里头说的一句话,“”诗性,是对不确定的尊重”。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确定性,追求真理与完美,但很多事情其实根本没有确定的答案,就像今天不知明日事一样,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把生活过成诗,享受当下的每一天,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处处都有,诗意也处处都在。

 3 ) 文学的日常,治愈的日常

关注文学家日常生活与思考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终于上新。

看到“文学”二字,本以为很严肃沉闷。但一路看下来,完全打破了我对文学以及文学家的刻板印象。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哲思,于他们是日常操作,却悄悄抚慰和治愈我们浮躁的心灵。

01 一个作家最终活成他的家乡

第一集出场的就是著有《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虚土》等经典作品的刘呈亮老师。

带着几分好奇和崇拜的心情,我点开了节目视频播放,并将平日刷剧的2倍速调回正常倍速播放。

视频出来的画面似乎将这个世界的节奏又放慢了一点——辽阔的新疆大地,白色的羊群如珍珠般散落在翠绿的草原上,远方山谷绵延,静谧而壮美……

这不正是我一直梦想的地方吗?这是文学版“向往的生活”吧!

刘老师的家就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座花树和菜地环绕的院子,叫木垒书院,他与家人们一起劳作生活。

这里地方辽阔,但人烟稀少,周围碰到的人并不多,接触最多的是那些动物和植物,陪伴他们的全是“缓慢生长的万物”。

歌手、诗人洪启以朋友和嘉宾的身份前往刘老师的居住地,对刘老师进行访谈。

不,这不该叫访谈,直接点说,是唠嗑。是的,就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在刘老师居住的村庄和草原上,两位大叔就如普通人一般边闲逛边唠嗑。

他们一路走,一路谈谈生活,谈谈文学,谈谈当地风物,带着大家随性地在新疆的草原上四处徜徉,半路上碰到牧羊人也顺势坐下来一起唠嗑一下。

刘老师的话语就跟他的文字一样,言谈间充满乐观、幽默和睿智,金句频出。

他对这片土地熟稔而热爱,他跟洪启侃侃而谈,介绍身边的花草树木、鸡犬牛羊,随手揪下一根苜蓿和蒲公英就能往嘴里塞,告诉我们这很好吃。于是我们知道了在山野中“一般跟着猪吃就没问题”。

看到植物,刘老师说:

科学知识可能障碍另外一个认识体系,就是人和万物之间直接交流的体系。比如蒲公英。
任何一株草、一个事物都是千姿百态的,都是万千变化的。你只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植物是无限地丰富。

他给我们介绍家里打架的两只狗,于是我们知道了它们一只叫“星星”,一只叫“月亮”。也许是他晚上在这个没有城市灯光污染的纯净的空寂之地凝望夜空时得来的灵感吧。

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正地热爱和了解他所居住和生活的这个地方,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跟随着刘老师的脚步,《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里的那些文字具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似乎找到了文字中的那种感觉。

他也最终活成了他的家乡:

我们在大地上很容易找到家乡,但真正在时间的长度上,我们又找不到家乡。
家乡在土地上,有一个地名,沿着某一条路可以走回去。
故乡在精神中,当我们在家乡活完此生,接应我们的那个,那是故乡。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些想法:将来等自己老了,即将离开这个人世,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落叶归根的。

但后来渐渐地,在异乡安居乐业,我有了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自己的朋友圈,这个异乡也便成了第二故乡。于是也渐渐改变了想法——家人在哪里相伴,哪里就是我的故乡,也是我落叶归根的地方。

看到刘老师的话,我不禁心有戚戚哉,悟出点什么。

02 如何在世活泼泼地生活

第二集是文化策划人虎良灿跟诗人于坚老师的唠嗑。

我并不熟悉于坚,但却熟悉他要介绍的这个日常生活之地——建水古城。

不久前拜读过于坚的新作长篇散文《密西西比河某处》,惊叹于他的情思和文笔。曾以为他是个严肃沉闷的文艺学者,但看了节目,才知道他其实是位十分接地气的、热爱生活的、有趣的大叔。

他三十多年前就来过建水古城,也在这里进行了许多创作,这次给我们念诵的是他的作品《建水记》。

我正好在2019年去建水旅行,也十分喜爱这座不似其他被商业化后妖艳得不像古城的古城。是的,正好是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夏天,现在想起来仿如隔世,也愈加怀念。

于坚带我们在古城里穿街过巷,去感受古城的历史痕迹。他说:

建水不是让你到一个新的空间里面,是让你回到时间当中去,而且你这个时间还是向后的。
这不是一个未来主义的城市,而是一个过去的城市。

于坚登上建水的古城楼朝阳楼,推动木槌撞响巨大的铜钟,钟声“哄”地响起。

诗人随口的一句话语如诗句般流出:

建水的时间是可以听的。缓缓地落到大地上,散入田野,就像春天的雨一样。
就在这种钟声之中,生命走向永恒。

看着画面中一一出现的古城里一些熟悉的景物,感到无比亲切。但看着一些我未曾去过的陌生地方,突然觉得,我是不是去了个假的建水古城?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地方我没有去深入地接触和了解过?为什么我没有早点知道于坚和他的《建水记》?这样我便可以带上书做我的向导,去好好了解这个古城的一草一木了。幸好现在有这个节目。

像我这样的匆匆过客在建水以及其他古城还有许多。每当节假日,便有许多人背上背包,行色匆匆地从繁华的现代都市赶往落后的穷乡僻壤,寻求一丝心灵的宁静,不久便又匆匆离开,回归都市。

这是为什么呢?于坚不客气地“毒舌”了一番:

因为中国人在那种疯狂地对“有”的追求里面,忽然发现他们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无”。
想要占有更多,结果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空虚。

在这种匆忙而过的生活中,我们也许失去了许多,也许错过了许多。当时间无法慢下来,我们也无法从生活中发现它的细节,去思考它的意涵。就像于坚所说的,“没有细节的生活让人抑郁”。

在节目中,于坚多年的老朋友老马,一位古建筑专家,专门下厨做了一大桌好菜招待大家,让于坚直呼“朋友是最后的故乡”。

老马一边耐心地烤着建水特色烤豆腐,一边慢悠悠地说道:

人生的很多时间特别无聊,又不会做什么伟大的事,只能做这种很麻烦的事(烤豆腐),这也好玩。管它的,反一个方式来想就好玩了是吧。

真是人以群分,哈哈哈!

当工业化时代呼啸而至,高效率的科技替代人类工作,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坐下来慢慢地做这种麻烦的事?

也不知道是因为人而选择了这个慢生活的古城并过起这样的慢生活,还是因为身处这个慢生活的古城而造就了这样愿意慢慢来的人?

写在最后

在后面四集里,还有李修文+韩松落,前往偏安于西北一隅的甘肃一带,致敬江东父老;

有双雪涛+史航,在京城相会,共叙东北老乡情;

有陈彦+陈小朵,在西安穿越市井烟火追寻艺术之光;

有李洱+张清华,在北京进行一场文学家与评论家的灵魂碰撞。

俗语有云:文如其人。于坚也说道:“生活就是写作,生活为你提供细节。”

这些笔耕不辍的文学家常常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其作品又反哺到日常生活中去。

《文学的日常》这么一部“慢速”纪录片,让我们急躁的心沉静下来,看到了文学家们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

原来他们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却又是如此的平常。生活就是他们一生的作品。

 4 ) 感受文学的诗意

第一集讲述的是作家刘亮程的故事。刘亮程说文学写作其实给作家提供了一个重返童年去再经手一遍人生的一个这样的机会。想起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当作家们回忆起自己从前的经历时,总会感觉到有一些遗憾,但是自己提笔重写时又会放下那些当时所放不下的东西。

刚好今天看了一篇刘亮程写的散文叫《远路上的新疆饭》,因为我是南方的孩子从来没有去过新疆,所以不是很能体会到刘亮程笔下的风景。刚好可以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来丰富自己的想象,看一看真正的新疆是如何的。纪录片出现的牧场、胡杨、盐碱地等这些风景都让我有一种震撼之感,这是其他地方所感受不到的。纪录片中的新疆就随便暂停一下都是一副非常美的美景。

刘亮程真是对自己所处土地的一切都知根知底,纪录片中刘亮程一直在向我们介绍和科普他所处的这片土地是什么样的,因为他知道故乡的一切包括植物动物以及大地是什么样的,所以他在写这些事物时的文字就非常的触动人心。因为这些都是真实的,都是刘亮程自己所接触到的,然后再通过他润色之后用文字传达给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乡土作家,扎根于故乡的土地。说的每一段话,都非常能引人深思,蕴含着人生哲理。字字句句都能算作文里的满分句型了吧,比如这一段“人坐下来的时候就开始想事情,不干事情脑子里面全是想法,没有做法了老年人好就好在一生所有的事都做完了腿脚也走不动了坐在墙根,早晨坐在东墙根,下午坐在西墙根跟着太阳走当,满脑子都是往事和想法,但是对这个世界没有办法,空空荡荡,这就轻松了。”没有任何的剧本,这就是刘亮程自己的心里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意境。村庄里只有出去的人没有来的人,所以就变成了一个人的村庄。

第二集则讲述的是诗人于坚。在读于坚的《密西西比河某处》时,有被他的诗所震撼到,他作为现代中国诗人的代表在国外也认识很多的诗人,也被很多外国诗人所熟知。于坚所说的那种方言,感觉和我这里的方言都属于西南官话所以听着有一种亲切感。当于坚被问道“你怕死吗?”于坚回答到,“我怕,因为我们看见的死亡太恐怖太丑陋了对不对都是在一个医院里面,但艺术使我不怕死。”

艺术至死不灭,突然很喜欢于坚所在的建水,虽然我以前并不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不管是文化底蕴还是历史底蕴都保留着原原本本的那种气息,挺向往的,果然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纪录片中的建水是原原本本的朴素,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感,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日常生活就是一种神性的生活。

不管是于坚也好刘亮程也好,他们都洞悉了身边所在的土地,所以才能写出好的作品。看完纪录片得好好恶补一下两位大佬的作品了。被安利两本书刘亮程的《虚土》还有于坚的《建水记》。疫情当下,这样的纪录片,不失为一剂良药。

 5 ) 文学也可以接地气,综艺也可以有意义

根据内容,这个节目也可以称作《我的文人朋友》、《作家的日常》、《文学的来源》、《文人的自述》等等,但是《文学的日常》确实是反应了这个综艺的精髓,一般人以为的模棱两可、难以理解的文学,其实就源自于日常生活之中,那些知名的作家,可能也就是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人,刘亮程可能就是种地的农民,于坚可能就是遛弯的大爷,双雪涛可能就是碴子味的老东北。

综艺与文学

其实我一直对现在的综艺有所偏见,尽管我也看过不少,总以为中医是用来娱乐的是用来追星的、是用来下饭的、是用来博眼球的、是用来恰流量的、是用来消遣时间的,但其实,综艺加文学也可以让节目变得更有意义,引人思考,更好地普及国内文人和文学作品。

故土、自然与文学 这些作家的年纪也已至少中年,全都选择了沉浸在传统文化和大自然之中,只不过有的是回归故土,有的是一直坚守,有的是过路然后爱上。新疆的刘亮程,云南的于坚,甘肃的韩松落,东北的双雪涛。特别是在建水古城里晃悠的于坚,寄情于老宅、城墙和古桥,对城市和现代性提出了很深的质疑,但是不管是乡土还是故土文学,文字都是从日常和土地上缓慢的长出,可能这也是网络文学和文学作品的区别,前者可以日更几万字,后者可以积淀十年而诞生。

文人与文学 在节目里听作家的唠叨,知识的密度很大,时间也就过的很快。很喜欢里面的一些观点,作家一部分功能就是代表自己和其他人,发出一些别人无法发出的声音,所以文学就是属于普罗大众的。很多作家都是生于苦难之中,成长于贫困之家,写作给他们一个修改童年、重塑世界的机会,也会让他们重新理解苦难,理解生活,理解命运,而他们全新的理解,就是文学的诞生,就是作品的完成,就是思想的传递。

刘亮程最新的《虚土》、《凿空》,最近读过的于坚的《密西西比河某处》,双雪涛知名的《平原上的摩西》,韩松落的《致江东父老》,光是名字,都透露出浓浓的土地感和虚无感,我们在钢筋水泥的禁锢之中,拿着科技凝结的电子产品,看着千里之外的文人念叨,未尝不是一种空虚的填补,内心的丰富,文学的洗礼。希望节目可以再出新的一季,节目可以普及更多更多的人。

 6 ) 天高地远,徜徉人间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这部纪录片为我们近距离展示出了六位作家刘亮程、于坚、李修文、双雪涛、李洱陈彦的文学世界。之前总以为,这些作家的创作是由于灵光一现,总是非常神秘,但是这个纪录片解开了文学、或者说作家日常生活的面纱,让我们得以一窥文学的“日常”。文学的日常,是大地,是山川,是朋友,是来来去去的人。

第一集是作家刘亮程,带领我们欣赏他的家乡——新疆的大好风光。一开始就是他在田间劳作,顺手捡起一把野菜吃,可以看出,作家在面对镜头时有些羞涩,直到后来才渐入佳境。

之前看过刘亮程的作品《一个人的村庄》,里面描写了乡土中国大地上的人民生活的一种永恒的孤独感。我们在无比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内心似乎被越来越深的怀乡病充斥着。因此要以文学这种方式来纪念已经逝去或者即将逝去的一切。

文学是我的精神家园

第二集是作家于坚,他回到了他的家乡—云南建水,带领我们返回了古老中国,体验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的“落后,是对时间的迷恋,和对经验的自信。”

最近看了于坚的作品《密西西比河某处》,他的诗歌多以白话为主,不加修饰,有种自然率真的美感,是真正的“平民写作”。这次在视频里面看到他,才发觉他的生动和有趣。当今社会,人们都在向外探求,不如回到自己的内心,体验一种在地性的生活方式。

这段话让我想到《庄子》

在当今时代做一个诗人(作家)意味着什么?在一般人的眼里,这就是不务正业,又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写诗是一种很“傻”的行为,正如于坚老师曾经经历过的嘲笑一样。然而我们仍要写,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为了留下自己存在过的足迹。

第三集是作家李修文,他和朋友韩松落带领我们回到了他的故乡甘肃。行走于西北茫茫的荒野中,让人体会到一种无古无今之感,仿佛只有此刻永恒。西北的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他说“佛就在每个人心中”。

在他的散文集《山河袈裟》里面写道,“此时此地,如果有人听我说话,我要对他说,你看,这就是你我的人间,可是,你知道,在你我的人间,只有旷野里才有神!”也正如他所说,他在散文集《致江东父老》中,实现了用自己的写作为生民百姓立传的使命。

这段话让我想起《等待戈多》

记得项飚老师说过一句话,说中国人就像挥动翅膀的蜂鸟,始终有一种“悬浮感”。我想,要摆脱这种悬浮感,就是要从对未来的想象中挣脱出来,回到当下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

毕竟,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只有回归“此在”,逃离"彼岸",才能获得一种真正的存在。同样,这些作家都告诉我们,要回归日常回归本心,与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想,文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精神家园。作家的反思,蕴含着对时代的叹息声,给时代提供了另一个精神向度。让我们在快速前进的同时,也不忘慢下来回归日常。让人得以重返本真,安放自己的灵魂。也因此,与文学有关的一切,我都深深热爱着。当李修文说出“天高地远”时,我几乎毫不犹豫地就想到了下一句“徜徉人间”。也许,我们早就应该如此。

 短评

为了看于坚,打开了第二季,结果就这集好看

10分钟前
  • NJ安可
  • 推荐

双雪涛:你读书时是一个人,写作时又是另外一个人。读书是当然是读自己,主要是在读别人,用别人的东西碰撞自己。写作写的是自己,是用自己来写别人,创作了小说;返回头小说又创造了你另外一部分的自我,是个你自己意想不到的自我,逐渐累积呈现出来。于我而言,写作是一种幸运,能和自己的创伤、喜悦、困惑聊天。于坚:诗就是对不确定性的尊重。人,充满劳绩,依然诗意地憩居。朋友,就是最后的故乡。李修文:作家的天职是代表自己和一些发不出声的人们发出声音,那个世界容纳孤魂野鬼,容纳发不出声的那些声音,他是声音的神殿的吹鼓手。生活暴露给写作,写作暴露给生活。文学的真实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本身。为什么要写作?李修文认为最好的解释来自艾米莉·狄金森:“我就像一个路过坟场的小男孩,因为害怕我唱起了歌。”

12分钟前
  • 海子
  • 推荐

看了史航和双雪涛那集,北京的冬天,居然在室外拍摄了那么久,就为了一个氛围感真的是不至于。史航实乃无敌讨厌的油腻中老年男人,一直在喧宾夺主,抒发种种自大的看法,说又装又空泛的比喻,在三十多岁的双雪涛面前一身爹味。最后强烈建议李健余华做一期,并且请看看女作家们。

17分钟前
  • 惠子
  • 还行

后面几集更多的是中年老男人的愤愤不平,第一集的刘亮程和洪启则让人看到了艺术家身上最高级的浪漫,就像月光倾泻在你的书桌,清风吹过开满百合花的山谷。干净澄澈的心最接近神。

18分钟前
  • 逸飞
  • 推荐

看后有种心安定了的感觉,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之中,文学,唤起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文学的意义,来自日常。在生活的不断体会,文学也不只是文学本身。一次次旅行和追寻,在友人的闲聊之中,我们和文学重逢。

20分钟前
  • 张劳动
  • 推荐

#🍋观影# 同一个导演,水平咋能下降这么快?拍的是旅游宣传片?那你好好拍景,使劲念书干啥呢……

22分钟前
  • Shirleysays
  • 还行

看完一整季发现我国聊天有内容还懂幽默的文人真是少之又少,怪不得评论都想让李健和余华来一期。刘亮程的第一期算是最不错的,和村庄的感情比较真挚,于坚那期看完有点想去建水,李修文那期本季最弱,双雪涛不是个擅长说话的人,东北人幽默没发挥出来,只有打进台球问摄影师刚那段录进去了吧还挺逗的,陈彦那段秦腔女演员唱白蛇传最佳。

24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最有意思的还是史航和双雪涛,因为采访者好受访者对等有趣。

29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还行

看老于坚颇有感动。你所崇高的,正式是被当下普遍认知鄙夷的,厚重之事早已薄如蝉翼。

33分钟前
  • 内蒙Artiste
  • 推荐

泡馍啊,想你啦,你在阿哒还好吗🥲

38分钟前
  • 西南季风
  • 推荐

无常日里且日常。

39分钟前
  • rockyao1986
  • 推荐

喜欢第一、三、六集。

44分钟前
  • 悠远
  • 力荐

王圣志 你好好拍 希望你拍拍女作家两季下来 有点儿腼腆执拗的“不高兴”麦家老师真得很吸引人关于文学 关于作家 不忍心不给五星——————ep01 刘亮程 洪启故事总是喜欢从某某回归田园/乡野/林间开始 回归 走出去再回来 才叫作【归】所以这纪录片仿佛在默默传递着焦虑ep02 于坚 虎良灿。诗人太惹人爱了!!! 跟麦家老师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性格ep03 李修文 韩松落 ep04 双雪涛 他居然83年生人这么年轻 史航老师回归!ep05 陈彦 陈小朵 终于有女性了 虽然只是介绍人ep06 李洱 张清华 一直好奇《应物兄》是写什么但是一直没有读 两位老师有趣的灵魂相遇了

45分钟前
  • 长江以南
  • 力荐

内容依旧不错,但希望多选择真正有影响力的体制外作家,比如李娟

50分钟前
  • 贴面无须华丽
  • 推荐

节目有意义,但只是某种切片式的生活片段展现,它满足了观众对作家或浪漫、或惬意、或纯粹的生活方式的遐想,在节目组和嘉宾较刻意的设计中,远离城市的田园式生活与零碎的文艺金句成为本节目的最大看点,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掩盖贫瘠的内容输出和嘉宾之间交流缺失等问题。本节目堪称普通文艺青年的麻醉剂。

55分钟前
  • 观影者
  • 还行

看刘亮程会觉得,他的文字是从土里长出来的。

57分钟前
  • 慕容兔兔
  • 力荐

文学的日常拍成了文学的故乡,浅尝辄止的半调子,人物和书都没有得到表达。一部访谈果然不能有两个主角,太别扭了,史航和双雪涛那一期简直品出了无聊。这一季不太行!

59分钟前
  • 麦田里的彼得潘
  • 较差

于坚一般,双雪涛不错

1小时前
  • Da da
  • 推荐

有着烟火气的作家聊天集,非常随性,却也带着特别的哲理与感悟......挺意外遇到一部这么特别的纪录片,遇到一位这么乡土的作家。在洪启与刘亮程的闲聊中,透过刘亮程生活的村庄的一草一木,我仿佛看到文学从纸面上走下来,走到日常生活之中。或许,这就是这部纪录片想跟我们说的话吧!

1小时前
  • Jinkingkam
  • 推荐

不用看后面就知道刘亮程这一集最佳了。1、人生经历所有的辉煌都是在为葬礼做预演。2、在野外要跟着猪吃草,get了一个野外生存技能。3、关于虚土的部分,在某些地方,时间深陷在其中,一旦人或者人群停下来,时间就会变成一个大坑/深坑,让人越陷越深。4、再频繁的见面,也像久别的重逢。

1小时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