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记录片美国2019

主演:布丽·拉尔森,艾米莉亚·克拉克,布莱德利·库珀,杰森·莫玛

导演:格伦·维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1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2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3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4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5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6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13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14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15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16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17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18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19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6:45

详细剧情

美国广播公司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已确认,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将不会有主持人。第91届奥斯卡 颁奖典礼将于周日(2月24日)在ABC电视台播出。 【奖项条目】https://movie.douban.com/awards/Oscar/91/

 长篇影评

 1 ) 第91届奥斯卡奖项全解析:惊喜与寡淡同在,掌声和嘘声并存

1

又是一届大热的奥斯卡,各位琢磨奥斯卡评委内心的看官们是否有压中心中的最佳。当然不出所料的,最佳影片在《罗马》与《绿皮书》中决出,最终《绿皮书》毫不意外的抱奖而归。

然而众所周知,奥斯卡常常会出现人们出乎意料的颁奖结果,只不过影响奥斯卡颁奖的因素依旧还是那样,一方面是美国政治正确的影响着颁奖结果,这个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无法回避的承担着一定社会价值的属性。

而另一方面,奥斯卡不是高举完全艺术的角度去评选影片,作为美国本土一年一度的电影人节日,奥斯卡注重影片的影响力和本身的制作质量,毕竟他不像戛纳是小部分人的艺术天堂。

先说《绿皮书》这部在剧本上打磨精巧的影片充满了小聪明的情节设定,人物关系的矛盾缓和都是在一个个幕剧式的段落中被化解和重构,比如吃炸鸡,捡宝石,医生被抓,在酒吧遇到种族歧视着等等,种族矛盾布置在剧本精心设计的段落中,同样的与维果饰演的白人主人公最终跨越种族的美好和解也都是在一个个小情节中达成。

但是陈旧的镜头语言还是让它显得有些平庸,不过奥斯卡似乎更青睐于剧本上的精心建构,类似去年入围的《三块广告牌》只有在矛盾高潮部分的声画对立看上去值得一提以外,镜头语言实在说不上有多么优秀,但是强大的剧本技巧让它撑住整部影片的张力。

2

然而因其题材《绿皮书》这样的手法却过于初级。首先不可否认的,那些情节可看性很高,维果.莫滕森和马赫沙拉.阿里的表演也足以驾驭这些;但是过于肤浅且不具备批判的喜剧成分,去消解影片主题中带有的严肃主题;这个落点又太低,仅仅是停留在一个黑人与一个善良白人之间达成的和解,规避掉了那些更大环境的复杂矛盾。

而《绿皮书》力度实际上甚至不如最佳短片《皮肤》那样生猛来得深刻,也难怪斯派克·李会如此不满。尽管他本人调侃,遇到帮别人开车的就没办法拿奖(另一部《为黛西小姐开车》)。毕竟《黑色党徒》这样张扬不羁的讽刺面前,《绿皮书》的温馨套路斯派克.李自然不会接受,不过说到最后这部片子就像是维果.莫滕森一路上吃的快餐食物,没什么营养,却又食之有味。

说到这里:这届奥斯卡还是没什么太多的惊喜,甚至最佳影片的结果让人失望,也的确如此美国主流媒体甚至把它评为比《撞车》还要逊色的最佳影片。正如上文所说《绿皮书》食之有味,是其工整的情节和套路足以让人不费劲的看完全片;而其没有营养正是其缺乏反思的力量。

往往政治性的电影矛盾有在于此,如果只是一味幻想和谐,只会被称作软弱的表现,人们希望用激昂直面不安,人们相信那才是问题的出口。

3

抛开充满争议的《绿皮书》,最佳导演和最佳外语的奖项绝对是实至名归。《罗马》更像是拥有了技术加持的作者电影,阿方索.卡隆的执导能力为人惊叹,我们看到《罗马》他似乎以一种很中立的角度去拍摄了这部影片。

《罗马》故事上是以一位女佣为主线叙述,大环境却又不会太过饱满,它不够私人同样也不够客观;但我们却能从卡隆为我们建立的记忆空间深度里看出,由私人空间扩宽至历史环境。比如Cleo和孩子在阳台上、从近景上摇到环境的全景,声音的宽度也随之变化,这样的镜头比比皆是。

同样的卡隆也要面对一个问题,在《罗马》的故事中存在着时代背景下人物的阶级问题,特别是最后女佣和家人在海边抱在一起的情节,该如何去处理掉暂时跨越阶级的共情感,这正是卡隆这样的执掌能力的最好体现。用无数广角和景深包囊下那些充满情绪的至美画面,同样声音的重要也甚至也有着超越性,海浪的声音成为暂时化解了那些阶级差异的情绪衬托,唯有把镜头里的一切指回到情感的空间,才能达成那一刻的“共情”。

而演员奖除了奥利维亚·科尔曼凭借《宠儿》惊喜爆冷获得最佳女主角,让《宠儿》没有零封奖项之外其他的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意外。尽管《波西米亚狂想曲》本身乏善可陈,但音乐传记片依然是演员获奖的一大优势,并且拉米·马雷克卖力的表演把弗雷迪的人生演绎的十分到位,也并没有让太多人失望。而双主角提名的《绿皮书》有着戏份的支撑,加上不俗的演技,拿奖并不困难,因此拉米·马雷克和马赫沙拉·阿里也是毫无悬念抱得小金人。

4

其实对于笔者而言,最让人欣喜的除了卡隆得到了实至名归的最佳导演奖以外,便是最佳动画《蜘蛛侠:平行宇宙》。这次我们终于没有掉进《超能特工队》和《寻梦环游记》那样的温情片的怪圈,这部半路杀出来的优质动画打败了《超人总动员》和《无敌破坏王》大IP。

笔者认为《蜘蛛侠:平行宇宙》真正值得赞扬的是动画形式上的突破,多种风格的交汇,实验性质的画风,尽管在情节上有些省略,却能用画面拉满节奏,在视觉体验上完全带来一种革新的“视觉春药”,这正是作为电影主流的好莱坞为电影影像艺术做出的一次贡献,相比于专注精美画面或者动画情节,《蜘蛛侠:平行宇宙》更值得被称赞。

纵观整个奥斯卡,年复一年的被大家吐槽无聊,一年年的寻找却无法做到的平衡似乎已经成为常态,但每年奥斯卡总会有令人惊喜的影片值得去观看,而对那些质量有所疑义的影片。实际上也需要自己带着审判的眼光自行看待,更何况奥斯卡调侃的乐趣还在,他不会真的“无聊”,不然你的朋友圈怎么会有这么多《黑豹》呢。

 2 ) 毕竟是奥斯卡

小年罢了,红毯也没什么星光度。有人骂绿皮书,但罗马拿三个奖也不错了,何况绿皮书也是除了罗马外最好的电影,黑豹的几个技术奖也真的不弱啊……说到底还是因为小年,再加上确实有的zzzq因素,但若是为了避zzzq的嫌把奖发给还不如这部片的电影,也是一种zzzq吧?

每年的颁奖季,都有大量的遗珠落选奥斯卡,或许是因为票房不行,热度不够,抑或发行方压根没打算公关这部片子而仅仅把它挂在fyc名单上……无论何种原因,这些影片终究未能如愿奥斯卡。但这是否就代表其质量不足以提名或者得奖?未必。但又为何不能?因为这是奥斯卡。

因此有人抱怨该提的没提该拿的没拿,但这毕竟是奥斯卡,一场公关游戏,一场宣扬美式主流价值观的游戏,也没必要对名单过分在意,因为,这毕竟是奥斯卡。

 3 )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落幕,平静如水最可怕

一个事实,尽管奥斯卡颁奖礼这几年收视率持续走低,但话题性和关注度在颁奖结束后仍然不少。

16年小李子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好莱坞打拼数十载终摘得影帝,当时朋友圈一片沸腾;

17年的乌龙事件,最佳影片易主,从《爱乐之城》到《月光男孩》仅用时六十秒;

18年的最佳影片《三块广告牌》败给《水形物语》,引来国内部分网友为前者鸣不平。

到了今年,四个字概括:平静如水!

连颁奖典礼上的话题都寥寥无几,倒是颁奖前数月,奥斯卡官方各种作死操作,扑腾三两水花。

一个原因,奖项基本无爆冷。八字总结,弱者太弱,强者自强

一眼望到结局的电影,如果连看点都没有,那基本可以把它丢进文件夹里吃灰。

最佳影片给《罗马》,给《绿皮书》大家似乎觉得都可以,反正不是《黑豹》就万事大吉。

尤其看《罗马》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双提后,各路人纷纷预测《绿皮书》得奖概率更高,《罗马》既然最佳外语片稳了,而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同一部电影这种情形,至今无前例,所以....

随着茱莉亚·罗伯茨大嘴一挥,“最佳影片是《Green Book》”!!

看客们纷纷表示:OK,可以的,就这吧。

看完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湖,心里难泛起任何涟漪。

最佳男主,是拉米还是贝尔?明显前者胜算高,前哨站基本横扫,贝尔就算再次折腾自己,希望也渺茫,当然他获得更多同情分。

最佳女主,《贤妻》里的格伦·克洛斯呼声颇高(这也是我预测她拿最佳女主的原因),但《宠儿》奥利维亚·科尔曼前哨站也捧得数金,最终科尔曼饰演的疯婆子战胜了精致贤妻。

可惜这两位兢兢业业的女演员大众知名度太低,远不如前年的艾玛·斯通,去年的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且主演的影片质量一般(尽管我非常喜欢导演欧格斯,但<宠儿>真心发挥平平),少了影片本身的光环加持。

所以,结果也不过小冷一下,过去便不再提。

最佳导演,最佳男女配,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原创歌曲等等,十个人有九个半都能猜中。

其他的,像一些技术类奖项,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等,尽管被《黑豹》和《波西米亚狂想曲》二者包揽略有争议,但它们的奖项属性(关注度小)决定了难以成为话题。

又是一年奥斯卡,又是一年小丰收,除了参与者,无人欢喜无人忧,平静地像看了场养生节目。

我看奥斯卡要想“人尽皆知”,只有让《黑豹》拿最佳影片了,

不过,就算《黑豹》粉同意,学院派的老人家们也不可能答应啊。

〓 完整获奖名单

图片截取自豆瓣官网

▷最后一点real想法

中规中矩是九十一岁奥斯卡老人家的暮年常态?

电影诞生一百二十四年,奥斯卡也走过九十一年,

你要说它不行了,信不信明年他回个春,生个芽,返老还个童

我觉得不确定性,是电影最大的魅力,未来未来前,谁都说不好。

 4 ) 这一届奥斯卡可真黑

争议不断的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昨天落下帷幕,走神君预测的八个奖项命中了一半,看完直播只有一个感觉——今年奥斯卡可真黑!

这不是说评奖不公正,而是指奥斯卡展现了关注种族议题的强烈倾向。

最佳影片:《绿皮书》 最佳原创剧本:《绿皮书》 最佳改编剧本:《黑色党徒》 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 《绿皮书》 最佳女配角:雷吉纳·金 《假若比尔街能说话》

  • 学院评委偏心明显

最佳导演奖授予阿方索的《罗马》,虽说是名副其实,但确实是有点伤斯派克的心。一边是六年内五次授予墨西哥三杰,一边是几十年第一次被提名,已先拿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老李肯定是心有怨言吧。

最佳女主角奖同样如此,格伦·克洛斯七次提名、众望所归,结果被科尔曼意外夺爱,看来学院真是不愿意论资排辈。格伦和艾米要想量变到质变,恐怕得拿出小李子那般的自虐狠心了。

两项剧本奖项都授予了种族议题的电影,加持了《绿皮书》的光环,安抚着斯派克·李的不甘。这四个是我预测失误的奖项,如果两项剧本奖是我眼光有限,那么另两个则很难不被理解为学院评委的明显偏心。

否则,多年的媳妇早该熬成婆了!

  • 奥斯卡黑白间摇摆

经历了2016年“奥斯卡太白”的舆论指责,2017年学院有惊无险地选出了《月光男孩》,所以当去年再次缺少非裔获奖者后,今年奥斯卡不出意外地偏向展现种族议题的影片,《黑豹》和《黑色党徒》就是最佳证明。

学院本来希望新增“最受欢迎流行电影奖”来单独安置《黑豹》,但由于巨大舆论压力而直接提名最佳影片,虽有点赶鸭子上架,但很好地说明了奥斯卡在种族议题上面对的压力及愿意妥协的程度。

《黑色党徒》被提名是对斯派克·李迟来的认可,也是艺术反映现实的支持肯定。影片把三K党的威胁摆到所有人面前,学院如果不赶紧站队表态,恐怕会无法避免地被指责为种族歧视。

这两部黑字当头的重磅提名,预示了本届奥斯卡的主题色调。

  • 奖项分布复制2017

在2017年那届大闹乌龙的奥斯卡上,非裔影片同样拿下了最佳影片、改编剧本、最佳男配、最佳女配等奖项,与今年高度相似。

从《月光男孩》到《绿皮书》,学院一旦认准便不予吝啬,给予剧本、表演、制片“三位一体”的肯定,毫不掩饰对种族议题的重视与宣扬。

如果刨去墨西哥裔的阿方索和中东裔的马雷克,今年八项大奖中只有最佳女主颁给了白人演员,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最不白”的一届奥斯卡。

八分之一白,算是真黑了吧!

  • 民权领袖强势助场

美国国会众议员、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约翰·刘易斯(John Lewis)重磅出席了颁奖礼,以传奇经历印证种族议题的历史性与重要性,用动人演说加持最佳影片《绿皮书》,将黑人力量推到了最高潮。

学院策划这样政治色彩浓厚的一幕,实在是赚足了政治正确的分数,要不是黑人喜剧明星凯文·哈特辞去了主持人一职,奥斯卡今年就面面俱黑了。

少了喜剧、多了政治,不仅是人选上的区别,更应和了今年奥斯卡的整体气质,看来小金人再也做不了学院温室里的花朵,经历社会政治的风吹日晒后难免会变黑。

黑金两色搭配,果然是流行!

  • 黑里透着其他颜色

奥斯卡不仅是好莱坞的盛事,更是社会、政治、艺术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政治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学院也愈加背负起反映甚至引导社会议题的重任。

而近两年风头正劲的女权主义,在本届没能完全大放异彩,虽有很多的女性电影人荣获各类奖项,但最重量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仍是须眉当道,《宠儿》内斗,《贤妻》隐忍,恐怕需要一部《黑豹》式女性电影才能嗨爆天花板。

除此之外,学院更面临来自流行文化、新兴科技等多方面的观念与利益挑战。漫威与网飞两大巨头今年取得重大的突破,但能否连续稳定发挥,还有待时间检验,这将是奥斯卡接下来最值得关注的看点。

不知在今年星光闪耀的夜空中,你看出了什么颜色?


颁奖前我的预测文章

 5 ) 《罗马》获10提领跑!!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预测

《帝国》杂志推出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8部提名电影艺术海报之《罗马》

本届奥斯卡最大的看点无疑是墨西哥电影《罗马》,喜获10项提名领跑,创了外语片提名的奥斯卡历史记录,并让阿方索·卡隆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和最佳摄影的导演,也是奥斯卡历史上凭借单部影片提名最多的个人之一。

墨西哥三杰:阿方索·卡隆、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吉尔莫·德尔·托罗

早在14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的《地心引力》10提7中;15年,16年,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连续两年凭借执导的《鸟人》和《荒野猎人》分别9提4中和12提3中;去年,前两位的老乡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水形物语》13提4中,墨西哥三杰真乃牛人啊! 今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罗马》又10提,最终10提几中现在还是未知之数,不过有趣的是墨西哥三杰此前都获得了最佳导演,就整个颁奖季来看,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和最佳摄影这三个含金量高的奖项,《罗马》肯定十拿九稳。

《焦点新闻》、《美丽人生》、《卧虎藏龙》、《爱》、《罗马》

话说,《罗马》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五部同时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前四部(焦点新闻、美丽人生、卧虎藏龙、爱)全都获得了最佳外语片,但是均为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最佳外语片《罗马》是势在必得,最佳导演方面,我相信墨西哥三杰的幸运能打破这个魔咒,不过最佳影片方面还是一大悬念,如果《罗马》最终同时获得了这三个奖项,那也是创了奥斯卡历史记录。

《罗马》、《绿皮书》

《罗马》在最佳影片的争夺上,最大的对手并不是与其同样10提的《宠儿》,而是5提的《绿皮书》。 在奥斯卡前哨颁奖季中,《罗马》获得了奥斯卡五大风向标之三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和美国评论家选择奖的最佳影片,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影片; 《绿皮书》获得了奥斯卡五大风向标之二金球奖的最佳音乐/喜剧片和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的最佳影片,以及美国五大工会奖之一美国制片人工会奖的最佳影片,双方战绩可谓势均力敌。 但是,《罗马》没有提名最佳剪辑,《绿皮书》却提名了最佳剪辑,众所周知,最佳剪辑可是直接跟最佳影片挂钩的。

《罗马》获得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不过,自从威尼斯电影节抱定了好莱坞大腿之后,它的表现可谓有目共睹,这已经是它连续第三年为奥斯卡输送种子选手了。 大前年的《爱乐之城》和《降临》,前年的《水形物语》和《三块广告牌》,去年的《罗马》,这五部电影都提名了威尼斯金狮奖,此后也都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个大腿抱得结结实实。 其中,《水形物语》和《罗马》分别在前年和去年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水形物语》更是在去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不知今年能否给《罗马》也带来这份殊荣?

《罗马》女主角:雅利扎·阿巴里西奥

其实我对个人而言,《罗马》在本届奥斯卡最大的惊喜是墨西哥非职业女演员雅利扎·阿巴里西奥提名了最佳女主角,她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墨西哥土著人。 此前,她已经提名了不少美国本土影评人协会奖的最佳女主角,并获得了好莱坞电影奖的最佳新人。 她在《罗马》中的表演内敛细腻,跟整部电影相得益彰,可谓年度最佳表演之一,但是在《贤妻》和《宠儿》两位强敌面前,她的胜算很小,不过能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也是实至名归了。

《帝国》杂志推出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8部提名电影艺术海报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十大总结:

1、今年提名最佳影片的一共有8部,总体看奥斯卡吸纳多种族以及外国成员的改革举措初见成效,提名人员呈现多元化。最佳导演提名最具代表性:一个波兰人、一个墨西哥人、一个希腊人、两个美国人(一黑一白),唯一遗憾的是一位女导演都没有,不过其他奖项提名有女导演。

2、《罗马》喜获10项提名领跑,创了外语片的奥斯卡提名历史记录,也让网飞(Netflix)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阿方索·卡隆凭借《罗马》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和最佳摄影的导演,也是奥斯卡历史上凭借单部影片提名最多的个人之一;提名最佳女主角的雅利扎·阿巴里西奥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墨西哥土著人。

3、《黑豹》创了一个历史,它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提名最佳影片的超级英雄电影,虽然咱们国人都是一脸问号,但是人家在美国本土却是清一色的好评。

4、波兰电影《冷战》的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惊喜提名最佳导演,该片还提名了最佳摄影、最佳外语片(导演的前作《修女艾达》在15年就获得过最佳外语片),创了波兰电影提名的奥斯卡历史记录。

5、61岁的黑人导演斯派克·李终于凭借《黑色党徒》获得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他在16年就已经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6、71岁的格伦·克洛斯今年是第7次提名奥斯卡(4次女主,3次女配),此前没有一次获奖;44岁的艾米·亚当斯今年是第6次提名奥斯卡(1次女主,5次女配),此前没有一次获奖;63岁的威廉·达福今年是第4次提名奥斯卡(1次男主,3次男配),此前没有一次获奖。

7、Lady Gaga是继去年玛丽·布莱姬(泥土之界)后第二个凭借单部影片获得最佳演员和最佳歌曲提名的人。

8、《漂亮男孩》蒂莫西·柴勒梅德此前提名了奥斯卡四大风向标的最佳男配角,最后连个提名都没捞到,爆冷出局。

9、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燃烧》是去年大热的年度十佳之一,此前成功杀进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九强,没想到最后五强杀出来一部《无主之作》,硬生生把《燃烧》挤下去了。

10、服装设计师桑迪·鲍威尔今年凭借《宠儿》和《欢乐满人间2》两部影片提名了最佳服装设计,这是第14次提名,此前已经获奖三次,她是提名奥斯卡次数最多的服装设计师。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预测:

最佳影片:绿皮书(私心罗马) 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罗马) 最佳男主角:拉米·马雷克(波西米亚狂想曲) 最佳女主角:格伦·克洛斯(贤妻) 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绿皮书) 最佳女配角:雷吉娜·金(假若比尔街能说话) 最佳原创剧本:绿皮书 最佳改编剧本:假若比尔街能说话 最佳外语片:罗马 最佳动画长片:蜘蛛侠:平行宇宙 最佳摄影:罗马 最佳剪辑:波西米亚狂想曲 最佳艺术指导:宠儿 最佳服装设计:宠儿 最佳原创配乐:欢乐满人间2(私心犬之岛) 最佳原创歌曲:一个明星的诞生

 6 ) 二十载奥斯卡:什么在变?什么不变?

本文原载于“编剧小白”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该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许多道理,是电影教给我们的,第一次听说很多事物,也是在电影里。

小时候,奥斯卡奖对我们大概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电影“的代名词吧。许多年过去,奥斯卡奖也随着时代浪潮走到了今天,有辉煌,也有磕绊。

在这里谈一谈,新世纪以来的二十年,奥斯卡奖的变与不变。

什么在变?

“政治正确”成主流,种族/同性命题受关注

近两年,国内舆论对于奥斯卡奖的主流声音变成了“过度注重政治正确”,“得奖的都是种族/同性题材的电影”。

从近3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获奖情况来看,这种说法不无根据。2017年的最佳影片《月光男孩》讲述同性恋黑人男孩的成长,2018年斩获双奖的《水形物语》讲述了跨越种族的奇幻爱情故事,2019年的最佳影片《绿皮书》则是黑人钢琴家与白人司机前往美国南方的真实事件改编。

《绿皮书》剧照

然而,在更早的年份,奥斯卡为人诟病的问题恰好相反,是过于的白人化和保守化。尽管提名影片中,尖锐讨论种族和同性议题的并不罕见,但是由于参与评判的学院会员倾向保守,这类影片在最终的投票中并不占优势。

2006年,李安导演的《断背山》错失最佳影片(但是获得了最佳导演奖)。也许现在看来这部电影再经典不过,但是当时却不够符合学院会员的口味。

2006年的最佳影片《撞车》、2014年的《为奴十二年》是为数不多的种族命题影片最终获奖。15年和16年,由于黑人电影人获得提名非常少,甚至在社交媒体激起了#oscarsowhite的话题。

图中罗列了每年奥斯卡top5影片。规则: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双奖获奖影片优先度最高,其次是获得双提名的影片,最后是单提名优秀影片。 制表人:“编剧小白”微信公众号

电影目前仍然是人类最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类型之一,而好的文艺作品,永远离不开对其诞生时代和社会或明或暗的表现,以及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人精神上的关怀。从这个角度来说,奥斯卡奖变得“政治正确”不一定是它本身变了,更多的是时代变了,人也变了。

上届美国总统选举以来,美国政治和社会呈现出久所未见的撕裂,电影人们在表达与创作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反映到奖项上。奥斯卡奖不可能“独善其身”,更没有可能去维护一种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不再存在的“公正”。

更加心平气和地去看待奥斯卡奖,它仍然让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每年最优秀的一部分电影作品。不仅电影本身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其实电影外的故事、奖项也是。伟大的电影作品不在于短期的声誉,它们最终会在历史长河中拥有自己的位置。

什么在变?

奥斯卡更加“美国中心”,全球视野渐失

有趣的是,尽管在“政治正确”议题上,奥斯卡奖与现任总统格格不入,但在另一个大趋势上,两者却“不谋而合”,那就是全球化愿景的消退,以及聚焦点向本国内部的全面收缩。这种收缩对于奥斯卡奖可能更多源于外界趋势带来的无能为力,这也是近几年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动荡的一个缩影。

从影人动态上看,且不论上个世纪的辉煌,2000年以后,欧洲、拉美、亚洲、中东等地区的导演和演员们仍然是奥斯卡颁奖礼上的常客,风格瞩目、鬼才频出。佩德罗·阿莫多瓦、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哈维尔·巴登、伊莎贝尔·于佩尔、玛丽昂·歌迪亚、萨尔玛·海耶克。。。

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和演员佩内洛普·克鲁兹等

而近几年,除了文化起源地英国和邻居墨西哥以外,其他文化差异更大的地区影人们,能在奥斯卡奖上崭露头角的越来越少了。

从提名和获奖影片来看,几年以前,来自异国的作品和影人提名/获得主要奖项的并不罕见。比如2002年的《钢琴家》(最佳导演、最佳男主),2008年的《玫瑰人生》(最佳女主)。而近几年,外国影片在奥斯卡奖中逐渐淡出了竞争的中心。

从影片的题材来看则更加明显。曾经,奥斯卡佳片是全球观众看得懂也有兴趣的。而现在,为了欣赏影片,观众常常需要首先了解美国历史和社会相关的复杂背景。较高的理解门槛也使奥斯卡奖失去了其巅峰时期的全球影响力。

受到科技和政治的影响,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文化/亚文化圈层层面,恐怕我们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各玩各的”的茧房时代。

但就个人来讲,主动去看一看不一样的世界,理解不同的人,尽管不一定是舒适的,却一定可以让我们有更多收获。

什么在变?

宏大叙事淡出,电影变“小”了

如前所述,回顾20年来的奥斯卡奖提名名单,会发现它的口味逐渐远离一些曾经主流或常见的电影类型,比如战争史诗、名人传记、爱情片、导演风格强烈的文艺片等等。韦恩斯坦超级公关团队的倒下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这也是在这个话语权前所未有分散的时代,对于“什么是好电影”的一次重新探寻。

奥斯卡奖是对于优秀影片的评选,而随着时代发展,“优秀”的标准在不断调整。我个人的理解是,奥斯卡奖不变的宗旨是要选出那些对电影行业发展有突破性的贡献,并且能代表其所处时代的影片。

以《指环王III》(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阿凡达》(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为例,这两部影片在当时的时代,对于电影制作技术有重大的突破,并且影片最终的完成度堪称完美,影响力也登峰造极。策划、统筹、技术、叙事等等各方面糅合在一起的新尝试,形成了一个突破性的现象级影片,有点类似《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片的贡献。本文原载于“编剧小白”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该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在如今的科技发展下,以漫威为代表的大片层出不穷,技术已经不再是限制电影创作的瓶颈,所以奥斯卡奖的优秀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近几年,奥斯卡奖评选更追求影片突破性的切入点、精巧的剧本结构,和对人物性格、转变、人物之间关系的细腻刻画。

这种转变,个人认为有点类似于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主人公从英雄名人转向凡夫俗子、故事背景设定从强调宏大、浪漫、经典转向强调现实可信、细节完整。当然,历史是一个轮回,相信今后奥斯卡奖的口味还会不断调整。

什么在变?

原创剧本渐成主流,导演编剧分工变得模糊

随着奥斯卡奖的口味变得更加偏向现实主义,逻辑严谨、叙事节奏恰到好处,而又不失惊喜的剧本,成为许多提名影片的关键成功要素,剧本的重要性在不断攀升。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以往最佳影片/导演提名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影片的重合度并不高,大部分年份在1~2部。18年以来,连续两年,重合影片占到了5部中的4部,并且最终获奖的最佳影片也都是原创剧本。

O:影片同时获得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A:影片同时获得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导演名字 标红:导演为署名排名第2位以上的主要编剧 制表人:“编剧小白”微信公众号

不仅如此,剧本本身的侧重点也在变化,从宏大、浪漫、起伏转向真实、细腻、深刻。同样是原创的最佳影片获奖作品,从《角斗士》,到《国王的演讲》,再到《绿皮书》,就明显可以看到剧本风格上的转变。

另一个变化是,随着行业发展和互联网的助推,电影项目的融资和立项在变得更加去中心化、轻量化。通俗一点说就是,如果你有一个想法,想拍一个电影,会比以前更加容易一些。在这种更加灵活的趋势下,导演更多的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项目的“作者”。

电影作为一种表达形式,自编自导其实是原创剧本的一个趋势。因为作为编剧和导演的这个“作者”,是最了解自己想表达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去表达的。

在这种趋势下,我们看到近年提名奥斯卡奖的作品中,导演就是编剧,或者参与了大部分编剧工作的电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原创作品和新人导演的作品。

什么不变?

奥斯卡依然挚爱这些元素

尽管细数20年风云变幻,奥斯卡奖在发生许多变化,但它仍然有自己偏爱的小口味。在对于这些元素的喜爱上,奥斯卡奖可谓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英伦元素-

美国人民对于这个当年乘着五月花号殖民美洲、人民群众日常喜爱喝茶、口音和性格截然不同的老祖宗国家有着迷之谜恋。

尤其吸引人的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优雅的英伦绅士和淑女风范,和现实中真的有王子、公主和城堡的皇室家族。

英伦题材和英国演员一向在好莱坞很能打,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近年来,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英伦元素影片有《宠儿》、《敦刻尔克》、《国王的演讲》(获奖)、《女王》等。奥莉薇娅·柯尔曼、埃迪·雷德梅尼、科林·费斯、凯特·温斯莱特、海伦·米伦等英国演员均获得了影帝/影后殊荣。

《女王》剧照

-艺术家元素-

奥斯卡奖的评委,也就是美国电影艺术学院的会员们,都是资深的艺术从业人士。观赏描写艺术家们成名前后“不疯魔不成活”的电影,自然别有一番感怀。这大概就是所谓情怀?

光是2019年,最佳影片提名中就有两部关于艺术家人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和《一个明星的诞生》。前几年还有《爱乐之城》、《鸟人》、《艺术家》、《黑天鹅》、《玫瑰人生》、《灵魂歌王》等。

《爱乐之城》剧照

-体育元素-

体育运动对美国人民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在日常生活社交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形成了大众通俗的文化语境。

运动员们日常训练需要勤奋、智慧和悟性。体育比赛规则明确、有成有败,是一套很好的用于比喻生活的体系。领导讲话、父子谈心,举个橄榄球的例子双方马上明白,大概有点像武侠文化体系在我国的地位?

近几年获得各种提名和奖项的体育电影有《我,花样女王》、《狐狸猎手》、《斗士》、《弱点》、《百万美元宝贝》等。

《弱点》剧照

什么不变?

对人性的探索、发掘和刻画

奥斯卡奖已经走过了90多个年头。这样一个90岁的老人奔入新纪元,必然会面对不适和非议,比如政治议题的争议,比如逐年下降的颁奖礼收视率,新内容模式和技术的冲击等等。

然而不变的是,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其最终关注的核心对象都是“人”。唯有以人为本,探寻真实的人性切面,才能打动观众、引领讨论,才能产生艺术价值。在这一点上,奥斯卡在影片的选择上始终没有让我们失望过(也令国内的一些奖项无法望其项背)。

关注“编剧小白”微信公众号,回复“奥斯卡”,可以看到我为大家整理的近20年奥斯卡奖,最具人性光芒的电影推荐片单。

谢谢阅读!

 短评

最惊喜:【男主】拉米·马雷克《波西米亚狂想曲》、【女主】奥利维娅·科尔曼《宠儿》、【原创剧本】《绿皮书》、【纪录长片】《徒手攀岩》、【剪辑】【混音】【音效剪辑】《波西米亚狂想曲》、【视觉效果】《登月第一人》…最惊吓:【艺术指导】【服装设计】【配乐】《黑豹》!!!

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内心话:《黑豹》没拿最佳影片是这届最大的遗憾~

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恭喜《罗马》恭喜阿方索卡隆!恭喜《宠儿》恭喜奥利维亚!同时也恭喜《波西米亚狂想曲》恭喜拉米!倘若抽掉政治底色,这一届奥斯卡无法掩饰和遮盖艺术家、女性以及年轻人的才华。

8分钟前
  • Muto
  • 还行

看提名名单就觉得够烂的了,结果颁奖礼更烂。政治正确之心路人皆知,女性获奖者在为女权代言的时候底下肯定要全力喝彩,黑人获奖者在讲述黑人血泪史的时候观众也要满含热泪,就比谁演得更浮夸了。而且有的人领奖跟赶集一样,这他妈到底是奥斯卡还是金鸡百花电影节?

11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较差

2019了,对奥斯卡这种就别再较真了,不然蠢的人是自己。😑

13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虽说阿里的男配+《绿皮书》的最佳原创剧本和影片,也算足够安慰了。但遗珠可真不止是《登月第一人》的最佳配乐啊。既然外语片《罗马》的雅丽扎都可以提名女主,那《小偷家族》的安藤樱也值一个奥斯卡影后吧?还有树木希林奶奶,不值一个最佳女配吗?颁最佳外语片时《小偷家族》里那么多经典动人的镜头放着不剪,挑出来的两三个镜头实在敷衍,主办者真的是有多赶时间?大概连电影都没看过吧。

14分钟前
  • 匡轶歌
  • 较差

奥斯卡越来越没法看了,烂苹果和烂梨你选择哪一个?当然是烂番茄啦!照这趋势下去以后剩下三种电影,同志,女权,黑人。我建议以后拍电影首选女性黑人同志电影!在一部中下等和一部中等的ZZZQ电影中选择那部中下等的获奖,用ZZZQ的方式黑一把ZZZQ,请问这是不是ZZZQ?没错,你们知道我说的是哪一部电影!为啥能拿下最佳配乐?黑蜀黍眼角眉梢都是嘻哈。我好担心电影主角们下一句就饶舌。here we go!yo,yo!

18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较差

“白左的金鸡百花奖”

22分钟前
  • 巴喆
  • 较差

心疼一波格伦·克洛斯和贝尔。

26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这届太稳了,不带劲啊,学院反反复复骚操作,砸自己的招牌可还行

31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今年时长压缩很紧,时间一到直接关麦,不设主持人还行,没什么亮点。提名整体实在太弱,黑白配最多的一年,动画短片Bao感觉真不如Weekends,科尔曼阿姨英音太可爱,8部BP提名最喜《绿皮书》成功拿下BP,圆满!

36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还行

贝尔太遗憾了!放完《副总统》里秃顶胖老头的片段,镜头往座位上一扫,一个瘦削英俊沧桑男,还以为镜头错给了布莱德利·库珀。

40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越来越没劲的颁奖礼

4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比去年还差,最佳男主什么鬼,拙劣的真人模仿也能拿奖到手软?而且模仿得还很挫,最后的演唱会口型动作全都没对上,随便一个其他提名都完爆得奖者。

48分钟前
  • 丑橘
  • 较差

奥斯卡还是这副尿性,枉我这么早爬起来。虽然几个大奖都预测中了,但这种风向和套路,关注它真的浪费时间!

50分钟前
  • 亦可寻陳
  • 较差

不能没有主持人。

52分钟前
  • 小龍人Rio
  • 较差

第㈦年看奥斯卡颁奖典礼直播:《绿皮书》拿到最佳影片的时候就确定是近三年整体获奖名单最满意的一届了。恭喜《蜘蛛侠:平行宇宙》获最佳动画长片(《超人总动员2》《无敌破坏王2》《犬之岛》也很喜欢),恭喜《罗马》获最佳外语片!墨西哥三杰真是厉害了,除了《爱乐之城》那届连续包揽了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记得《地心引力》阿方索·卡隆同时拿了最佳剪辑+导演,这次《罗马》又同时拿了最佳摄影+导演,真棒!和另两杰相比,他还差了个最佳影片奖杯!另一部超级喜爱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也拿了最佳男主角等4个奖项,得奖数量最多,开心!<Shallow>助Lady Gaga拿到最佳原创歌曲奖,耶!不过可惜《头号玩家》错失最佳视觉效果奖,恭喜《宠儿》科尔曼的同时也为《贤妻》女主格伦·克洛斯阿姨感到惋惜!…·提名52部作品,现在已看38部,预计再补看四五部。

5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平庸+boring

60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较差

矬子里拔....算了,拔出来的还都是矬子。心疼《迦百农》还有《宠儿》的两个女配,最佳男主角这方面,难道学院真的要将贝尔塑造成小李第二吗?至于ZZZQ元素,不妨当个笑话,演出效果来看,就像中国春晚中的国家意识形态。段子1:放黑豹,但不要让它真的获奖段子2:跟我念:最佳外语片——L....Wo.....Ma(舌头一定要打结,不打结不是墨西哥人,不够“多元”)

1小时前
  • 墓岛GRAVELAND
  • 较差

Academy Awards was like a box of shit, you always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Shit.

1小时前
  • 未沙丈雅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