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女孩

剧情片西德1966

主演:亚历山大·克鲁格  Günter  Mack  伊娃·玛丽亚·梅内克  Hans  Korte  E.O.  Fuhrmann  

导演:亚历山大·克鲁格

播放地址

 剧照

昨日女孩 剧照 NO.1昨日女孩 剧照 NO.2昨日女孩 剧照 NO.3昨日女孩 剧照 NO.4昨日女孩 剧照 NO.5昨日女孩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8-20 06:41

详细剧情

德国新电影运动的开山作。犹太人阿妮塔的家庭受迫害,只身一人逃到联邦德国,希望在新的地方能寻找到更好的生活。但现实却与她的想像格格不入。她因偷了同事毛衣而被判缓刑。为了生存,她不断变换工作,到处流浪,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和感情,所品尝到的只是人情冷落和生活屈辱。

 长篇影评

 1 ) 故“影”堆中的经典之作——《昨日女孩》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克鲁格导演的《昨日女孩》(1966)是德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是《奥伯豪森宣言》(1962)之后的首部实践长片,也是“德国新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昨日女孩》也是一部颇受冷落的经典之作,除了电影研究者和资深影迷,甚少有人会去“翻阅”它。

故纸堆中有着许多的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虽然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但普通读者却望而却步,一般不会去阅读之。类比而言,《昨日女孩》大概可以称之为故“影”堆中的经典之作,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但只能成为“极少数派的电影”。

纵观不过百余年的电影史,经典之作的数量也非常可观了。这些经典之作中,有些影片是常看常新的,当年的观众喜欢,半个多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之后的许多观众仍然喜欢,比如格里菲斯和爱森斯坦的“史诗巨片”,比如维尔托夫的《持摄影机的人》,比如《乱世佳人》,比如《惊魂记》,等等。但有些经典之作,只是被定格在电影史的节点上,时过境迁之后,甚少有人问津了。可以说,《昨日女孩》便是这样被历史定格了的影片。

论名气,亚历山大·克鲁格是远不如“德国新电影四杰”(施多隆夫、法斯宾德、文德斯、赫尔佐格)的,论电影作品的影响与传播,他跟“四杰”同样有着巨大的差距。但亚历山大·克鲁格堪称是一个“全身电影人”,他一身兼任电影导演、编剧、制片、旁白解说、演员等主要创作职务,同时还是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和影视企业家,此外,他还写小说(《昨日女孩》便是根据他自己的小说改编的),在高校任教,并活跃于社会批评领域。在整个电影史上,像亚历山大·克鲁格这样的“全身电影人”可能都数不出来十个。

也许正是亚历山大·克鲁格涉猎的领域如此广泛,造就了《昨日女孩》的“形态”。

从电影语言或技法的角度看,《昨日女孩》很戈达尔,甚至,单以此片论,将亚历山大·克鲁格称之为“戈达尔门下走狗”也不为过。跳跃性的叙事、静态图片或动画的插入、演员直视镜头、手持拍摄、语焉不详的字幕卡、突发性的静音等,种种打破常规,是亚历山大·克鲁格对《奥伯豪森宣言》的忠实贯彻,也是他对戈达尔亦步亦趋的“模仿”。《昨日女孩》带给观众的观感,也很像戈达尔的电影——随时扰乱观众的注意力,禁止入戏!

在形式上,《昨日女孩》很戈达尔,但它的内核却是很德国的,甚至它的浪漫(比如阿妮塔拖着行李箱长途跋涉一段)也透露出德国式的冷硬。

按照阿妮塔的年龄推算,影片的故事背景是1959年前后的西德。柏林墙虽然要到1961年才建起来,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铁幕”早已经拉起。

阿妮塔是来自民主德国的犹太女孩,她来到联邦德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但在现实中,她沦为了边缘人,难以融入社会。影片中,阿妮塔在很多场景中,急促地不断咀嚼,这暗示了她的饥饿与焦虑;而她偷衣服、买衣服、换衣服等几场戏,道出了她难得温暖的窘迫。影片的明线是阿妮塔和三个男人的故事,但她是一直渴求的不过是温饱,直到最后,她的这个最低的物质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

在《昨日女孩》中,作为编剧的亚历山大·克鲁格讲述了一个落魄女孩的故事,作为导演的亚历山大·克鲁格实践了新的电影语言,作为电影理论家的亚历山大·克鲁格写了一篇比较晦涩的影像论文,作为社会批判者的亚历山大·克鲁格则尖锐地指出了德国当时的社会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为何还要如此被侮辱与被损害?

若从一个一个的影像段落看,《昨日女孩》中充满了多义性和突兀感,这种多义性和突兀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观众提出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带给了观众不舒适感。因此,从观赏的角度看,《昨日女孩》不是一部“好看”的影片,但如果你愿意进入它的内部,它又可以打开你的视野,走进你的思绪。

 2 ) 一个来自昨日的女孩

在墙另一边的出身在她身上烙了印,在墙这一边她的高中毕业文凭是一张废纸 想起无主之作里,建墙初期,人们要像做spy一样从东德逃到西德,“为了有更好的生活” 法庭上只会熟读法条的法官,与她私通又把她抛弃的碟片老板,和她藏在被子里亲热跟她彻夜长谈的大学生,说着有重要事情但又脱下衣服躺回床上许多次的交通部部长秘书 她在男人间流转,半是无奈半是顺势而为,她知道只要笑一笑,再娇嗔几句,男人便投来目光 她也想要学习,但无用的高中文凭仿佛一道天堑 最后她还是担下自己的责任,投案自首 Jail好像反倒成了最能容身的地方 影片大部分采用手持摄影,人物脸部特写+自述+标明片段的字幕,恍然有种在以纪录片形式观测女主一生的感觉 这种时不时断开联系的方式,好像让人更容易从旁观者的角度做批判,甚而联想到社会的某些现实 谁又保证自己不会像她一样,变成昨日的某某呢

 3 ) 长短评

特别像漫画的一部电影,叙事片段化,不连续,大量静止特写。

也是让人特别焦虑的一部电影,除了断点式的信息输出方式,本身的主题也很焦虑,浅显的焦虑类似《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失足妇女”的放浪与迷茫。个体焦虑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在影片中被有意地淡化了,只在一些零星的对话和看上去莫名奇妙的插入画面里冒出冰山一角。严格来说这并不算一种淡化,这种别扭的表达方式再一次放大了焦虑。无可名状的焦虑才最磨人。

说回“失足妇女”,她们的身上都有太过浓郁的动物性,像一只小兽,面对文明世界,她们既不理解,也不关心,只一心追着那些璀璨的东西,音乐、爱情……却不知道这样盲目的追逐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迅速地坠离世界。但果然,我最无法抗拒的,还是这种女性。

电影叫《昨日女孩》,那个女孩也拼尽了全力要告别昨日,但昨日的沉重并不仅仅来源于她个人,也绝非是她以一己之力可以抗拒的。

结局看似光明,她自首了,她做好了承担昨日的准备,似乎也就有了迎接“更好的明天”的可能。可“明天”究竟会不会更好,对她而言,怀孕就是那个突然砸中她的“明天”。自首也好,承担也好,都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至少在电影里,她还是那个懵懂小兽一样的女孩,而她应该怎么办,电影远远无法给出答案。

 4 ) (短评不够写)

德国新电影名作,导演律师出生,技法用得还挺多,有趣的地方也不少。阅兵那段用了快进播放(这里不要纠结和延时摄影的区别),似乎玩具一般,达到戏谑程度,而后面模型士兵的定格动画,又强化了这一感觉。看似亲切的教授,却不能给予女主任何实际上的建议,只会用学术圈混子和官场明哲保身的思维回答:“有时候不提建议比提一个糟糕的建议更好。”然后伴随着大量虚头巴脑的话来教育女主。正如本片电影引言:把我们和昨天分开的,不是堕落,而是变化了的环境。女主生存能力不足以支撑她的自尊,即便一次又一次想通过学习、学好来追求美好生活,她和大学生的谈话说:“我想学习,但是不学习是没法学的。”点破了没有教育资源的困境。还是一次又一次被迫逃避、犯错。风格上继承了法国新浪潮,但话题上更注重关于人和社会的变化,以及根源性问题的探讨。个人自尊与社会变化,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平衡关系?这个话题就在今日,依然尖锐。而这样的主题,是二战后经过政治批判以及实验电影后,电影向大众靠近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现实主义青年导演,你的路线清晰吗?

 5 ) 叙事颇隐晦但时见神采

「新德国电影」(New German Cinema)的开路剧情长片,夺得1966年威尼斯影展评审团特别大奖。故事讲述一位来自东德的年轻犹太女郎的坎坷遭遇,表达战後德国社会的颠簸不安。导演克鲁格的实验手法类近高达(Jean-Luc Godard),叙事颇为隐晦,但时见神采──如对话时忽然中断,插上一段配上探戈音乐的主观蒙太奇。导演妹妹 Alexandra 亲演主角 Anita G.,表现亦是可人。(10/06) http://mcyiwenzhi.blogspot.com/2009/03/abschied-von-gestern-1966.html

 6 ) 笔记

#西德青年电影# “我们与昨日分离,不是因为无法跨越的深渊,而是变迁了的处境。”摄影机滑过皮修塔的肌肤,男性躯体散发的荷尔蒙魅力被克鲁格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身体“此处”到“彼处”变迁,同时也囊括了阿妮塔四处飘流的吉卜赛式生活方式,为使自己与昨日分离。其游走在社会与城市的边缘,随时准备挣脱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网,这层与之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暴露在镜头的跟踪下,克鲁格手持着它不安分地骚扰一切在影片中露面的角色,陡然变焦的面容特写里可包容万物,道德伦理、政治思潮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沉思。克鲁格有着构建战后德国社会的野心,而他也成功做到了此点,法官等社会人士的“人物肖像”树立起现行政治体制下的角色样板,将日常生活经验里的平常事物抽象为线条与图案,像阿妮塔在离开不伦瑞克后的漫游之旅,点画法的技巧也与观者共享即兴创作的无尽乐趣,并使得观众始终与克鲁格极其个人风格化的美学产生距离感。“昨日”是历史的一个虚位,在捉摸不定的西德历史里不停校准,纳粹的余孽自然潜伏其中,新的极权专制更易旧的极权专制。“请您选择自己的哪个孩子被我们劈开脑袋。”

2022.9.25

 短评

这片子颇有点早期戈达尔尤其随心所欲的味道 而女主完全就是德国版的Karina啊 因此也继承了一系列戈达尔的问题 女主整体来说还是呆呆的 只有靠美貌依附于众多男人生存 最后实在无奈只能选择去牢里。飞快的剪辑似乎内在地制造了将女主从一个男人推向另一个的惯性 在手持镜头与面部特写的加持下增加了影像质感的不稳定特征 从而将女主岌岌可危的贫穷处境画面化。里面对房东与大学教授的描画非常生动 尤其后者那种满嘴空洞辞藻、人名连珠却不能给出任何实际的生活建议的腔调 和不懂但不妨碍爹味十足地教育女主的男人们(和男权社会)一起构成了一个糟于监狱的生存环境。片末定在女主第二人称的面部镜头并打出 我们所有人要为之负责 让人想起阿伦特的一篇讨论责任的文章 这种所有人的归责方式说到底可能谁都不用真的负责 在关键的地方克鲁格并没有深入

3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还行

吃饱了饭没有事的人才看这种电影

6分钟前
  • NATTVAKT
  • 推荐

影像是新浪潮的 社会思考是德国特有的

11分钟前
  • 河原宏
  • 还行

看克鲁格的电影,就感觉德国电影经过朗和茂瑙等的辉煌后,一下子就到了他这里。 他的电影的那么多默片的影子,也是在隔河向遥远的先辈挥手致意。

16分钟前
  • movingdust
  • 力荐

7.典型的受法国新浪潮的影像而使用丰富多样的叙事技巧。独特之处在于混入的大量纪实性影像,与令人怀旧的视听元素,强调德国历史的连续性而非断裂。还记得影片开场的引言么“是什么把我们与昨日割裂,不是裂痕,而是立场的改变。”如此巨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所酿成的,不仅是个体小人物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整体社会的悲剧。

17分钟前
  • 杨小槑
  • 推荐

女主拿着手提箱从68min开始长达六分钟的游荡就是片子的核心

21分钟前
  • 长袜子
  • 还行

到底是谁的罪责?

22分钟前
  • chan
  • 还行

克鲁格仿若是照着安娜.卡里娜的模子,找来自己的亲妹妹扮演安妮塔,可惜没从此成就又一段戈达尔和安娜式的影音生产史话。作为奥伯豪森宣言后的新德国电影首作,此片沿袭着隔壁新浪潮早玩了若干年的那些即兴、跳接和间离,却不是以粗糙的姿态去宣判“爸爸的电影死了”,而是深入高速发展的西德社会内核

26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女性,母體象徵,人類的存在與延續符號,在生活的現實下,顛沛流離,最後在收容所裡黯然等待命運的最終判決;或者說,這個世界、這段人生,就是一個巨大的冰冷收容之所,生命只是一個投棧的過客,想要駐留,但終是被倉皇間打發,人生是一場漫長的無妄之災,蜉蝣的黃梁之夢,刹那的須臾之存,百年孤獨。

28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1、亚历山大•克鲁格在影片中是以戈达尔门下走狗的姿态出现的。2、叙事跳跃、静图乱入、直视镜头、手持拍摄,各种打破常规,也随时扰乱观众的注意力,禁止入戏!3、论人的社会属性及出身的牵绊。

3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大光明1厅 2K修复版】“德国新电影”开山之作,亚历山大·克鲁格长片处女作。1.法国新浪潮气息浓郁:异质性影像拼贴(剧情片、纪录片段、静照、定格动画、超现实场景、快动作等)、跳跃剪辑及以上手法突显出的间离效果都令人想及戈达尔,结尾直视观众的特写长镜则让人忆及特吕弗[四百击]。2.但影片实而深具德国性:从东德逃往西德的犹太女孩,不断在影像中受追捕、面临审判,一如那句洞穿灵魂的字幕“昨天会在明天到来吗?”,而打乱穿插的时序(及昔日纪录影像&手指被压断的幻想)似乎也昭显着(实际片名)“告别昨日”(拆毁旧楼)的不可能,在逃避与直面的纠结中,德国民族式的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对过去的应对克服)贯穿了全片。3.声音游戏:在消音默片、有声旁白与对话音轨叠加间轮转。4.女主身着黑大衣提着行李箱在桥上走。(8.5/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38分钟,一分钟比一分钟更憎恶这种所谓的可怜之人。新浪潮的拍摄剪辑风格,带出全片无力的理想主义色彩。随口的谎言变得顺利成章,缺乏目标、信念和考虑的人生注定失败。请不要把这样的失败归咎与社会的险恶。因为我们就是社会本身,作为一个独立行为的人,你也不比我仁慈几斤几两

35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较差

其實我沒太看懂...不過趕腳這種影像呈現的方式源自導演超強控制力= =社會背景,以及人和空間環境的關系.

38分钟前
  • Mango
  • 推荐

明天会成为昨天,而有些人的昨天已经是明天了 ,逃不出,改变不了

43分钟前
  • ≌菩提风花
  • 推荐

挺适合中国电影学习的,人人都是戈达尔。

46分钟前
  • 深邃
  • 还行

boring,看开头就知道全部意图(社会批判)所以中间视听和叙事再怎么放飞都只让人感觉乏味。也就教授和公务员那里有点意思。

51分钟前
  • Xieirse
  • 还行

5/9/2006 7:30pm HKFA

55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是克鲁格的风格……

57分钟前
  • 黑大壮女神
  • 推荐

对于导演,这样的叙事已经很有耐心了

60分钟前
  • 橄榄绿
  • 推荐

3.5 比较模仿。。。但的确可以和疙瘩构成对比(形式要素/政治观念)。另外,宛如六十年代发生在西德的《我是布莱克》。战争结束了和谐社会又如何?制度和人的双重冷漠,照样让你惨苦地生活。。。

1小时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