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记录片英国2016

主演:凯特·亨布尔,Ant,Anstead,陆思敬,David,Myers,西蒙·金

导演:Bill,Locke

 剧照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1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2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3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4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5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6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13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14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15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16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17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18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19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6 04:34

详细剧情

BBC记者采访春运,北上哈尔滨观冰灯,河北蔚县打树花,南下云南看金丝猴。

 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第一集

原本以为是很早以前拍的,来到豆瓣之后才发现是2016年的,哈哈(捂脸)。

印象最深的是东北的冰雪大世界,我觉得实地应该更震撼,另外那边的俄罗斯特色建筑我也很想体验。

然后是撒铁水,当然它本名铁树开花。拍摄的是最后一位传承人的表演,弹幕还为此争议,有关于没有继承者的,有关于是否要拿机器人代替的。对于这一点,我其实希望拿机器人代替,即使可能丧失了极大的,根本性的震撼和意味,因为镜头给那双手的特写,以及他女儿做作业的特写,都令我心痛。

除此之外,这部纪录片拍的很不错,就外国的视角,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快里面的某些风貌就会消失,况且以外国人的视角也很有意思。另外就是很真实,感觉后期的修剪比较少,里面有时候记者或者主持人和里面的路人之类的对话,很有意思。

第二集

这个昆明花卉市场的部分,对我一个北方人来说,也涨见识的存在。首先是这个交易方式,闻所未见。其次是对花的态度,我个人不会说花钱去买鲜花装饰,因为总觉得不划算,时效太短,也没有什么审美上的感情在里面,但是这一系列过程的拍摄,比如那个大棚,那个拍卖场,会让我知道,喔,还有这样的。

这个纪录片的配乐很有意思,东北那里就回放一些很宏伟的配乐,弹幕耍很多“气突苏”,还有两个大叔骑自行车那里,配乐却有点言情剧里出现的那种,显得有些好笑但也很奇特,等等。

哇喔,抢头香这个,哈哈哈哈我就看看好了😁,咸鱼JPG。

第三集

这个纪录片里也有查干湖冬捕,突然就好奇舌尖是啥时候的,查了一下,第一部是12年。

这里舞狮的片段,喝醉了这个情节,表现得非常棒,让我想继续看下去!

天哪,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烟花都是我们中国造的吗?!哇塞!

还特地拍了烟火制造,没想到仍然是手工为主,而且环境看起来不是很安全,但是效率好高的样子,平均12秒一颗?真奇妙。

美国人喜欢机器包装,日本人喜欢手工包装。

最后没看到猴脸(😓),最好看的是铁树开花🌸

 2 ) 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年

文:鱼鲜支

从年前到年后,我已经在家里过了好几天“吃饭+麻将”的日子。除夕夜和年初一也就这样过去了。

这些年只感觉年味越来越淡,对过年的盼望比起小时候要少多了。不知道真的是年味本身变淡了,还是我们的口味变重了?

从年三十开始,看着电视里主持人置身事外地介绍着各地的年俗;看着欢庆的节目年年雷同,只是把金猴换成了金鸡;看着气派的歌舞和冷飕飕的笑话滚动播放……我忍不住又重温了一遍2016年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

在外国人的镜头里,我再一次找到了浓浓的年味儿。除开那些“全球最大”、“亚洲第一”的惊人数字,片子里的很多人、很多事用不着煽情的讲述,也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润了眼眶。

比如,旅居国外的女儿时隔九年,带着丈夫、儿女一起回家,和父母兄弟团聚。

珠三角的农民工骑着摩托车、冒着绵绵冬雨,踏上回家的路。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端起酒杯,吃上热气腾腾的火锅。

除夕夜,两位大胡子主持人在北京朋友家里,一起包起了饺子。他们一面学着新手艺,一面听主人家说道中国人图吉利、讨彩头的各种讲究。

凌晨的钟声响起,大胡子们和杨家人一起放鞭炮、放烟花,辞旧岁、迎新春。虽然放了这么多年的炮仗,但从这里我才第一次看到,家家户户鞭炮齐鸣的全景原来是这样壮观的:

为什么看一次触动一次呢?因为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普通人的故事。

我们已经看了太多宏大叙事的东西。某一次,镜头好不容易对准了普通人,也只是问一问路人甲:你“姓伏”吗?让人无语。

但在这部纪录片里,每个人都是有名有姓的、有泪有笑的,仿佛是在提醒我们:这个节日不是关于什么了不起的大概念,而是关于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

如果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那这个节日也会变得没什么意思了。

当然,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部纪录片也有不少遗憾。譬如,过年的准备哪有那么简单啊?

在我的家乡,很早就要开始购置年货,腌制腊肉。香肠灌好了,一节连一节搭在晾衣绳上,小孩子就欢欢喜喜地拿着针,在每节儿香肠上戳小眼儿,好让它们都透透气。

年跟前儿了,外婆忙着准备各种吃食,比如蒸烧白、蒸糯米,炸酥肉、炸丸子。小孩子总会忍不住馋,把刚出锅的酥肉拈几个去吃,油乎乎的吃坏了肚子。

再如,年前或年后,各家各户都要上坟、祭祖,亲戚之间要走动、拜年,这些几乎是和团圆一样重要的过年传统。

说句大实话,我一向对传统怀着几分警惕。

因为我们的很多传统——无论是大传统还是小传统——无非是在明尊卑、分等级、定秩序;无非是在告诉我们:各类大集合的价值远远胜过我们自身的价值;无非是在暗示我们:你有牺牲自我的义务,却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里,常常有或远或近的人在大力摇着传统文化的旗,目的只是让我们贬低自己、乖乖听话而已。所以,有时候,传统难免会扮演帮凶的角色,令人变得迂腐而怯懦。

而像我这样不听话的孩子,自然对传统有着几分“不以为意”和“敬而远之”。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我开始对这种态度产生了疑问和反思。刻意地远离传统、反叛传统,不也是被传统束缚的表现之一吗?

如若我们真的冲破了传统的束缚,那不是应该完全自主地选择传统、坚持传统、改良传统,甚至创造新传统吗?

人离不开传统。因为文化沉淀在传统里,感情也凝结在传统里。完全脱离了传统,只会让人如飘萍般无依。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需要仪式感,而过年过节更是如此。

2016年的圣诞平安夜,我是在意大利朋友simone家里度过的。他们一家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仍然要在平安夜举行小小的仪式,唱起传统的歌曲。出生在中国的几个孩子,仍然能浸润在意大利的传统文化里。

也许,我们缺失的正是这种传统的仪式。使年味儿变淡的,不是物资丰裕了,不是口味变重了,而是我们既没能坚持过去的传统仪式,也没有创造出新的传统仪式。

其实,一旦突破了传统对思维方式的束缚,我们大可以认认真真地继承传统、改良传统,创造新传统。

这种传统可以是在某个特殊的日子一定要做某一道菜来吃,也可以是祭奠某位故去的亲人时要带上TA喜欢的花,或者是在每次团聚的时候留下一张充满回忆的照片,等等等等。

今天我们为自己、家人、朋友而创造的、坚持的那些传统,终将成为独特的情感记忆。

而只有那些传统、那些情感,能告诉我们所来处,也指引我们所归处,使我们的内心永远满满当当、安安稳稳、踏踏实实。

无论何时,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年,仍然值得我们投入热情。


鱼鲜支的微信公众号:观念的牢笼(guanniandelaolong)

 3 ) 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最重要的时节

哈尔滨的冰雪世界,冰雕王国,看了片子才知道,整个建设过程,不下于一场大型的工业建设,用机器将大块的冰切割,运输,怎样埋灯管。

虽然冷,还是值得一去的,扩宽生命的另一维度。

打树花,“火树银花”的具体呈现,伴随着不可控的危险的极致魅力,传承的衰弱也是必然的,其实被影像记录下来足以了。

过年的摩托车大军,提供免费粥的志愿者,原来粥里面可以放姜丝,“他们两个蛮能帮什忙的,就是话多了点。”哈哈。

也有警车在回家的路上一路护航。

昆明的鲜花拍卖市场,平日和节假日几块钱一朵的鲜花批发时几毛一朵,然后通过飞机运输,几千人同时抢拍。

香港的新年大游行,有点像狂欢节什么,奇装异服,国际化的队伍,真羡慕。

猴年追踪金丝猴,原来研究员要研究她的粪便,看出健康状况。什么工作都不容易呀。
干了几十年的巡逻员,金丝猴在哪里一看一个准。什么工作,做久了都会精呀。

“对中国人来说,家族团聚的时光是宝贵的。”是呢

 4 ) 看完春晚看点BBC全当洗眼吧

比起纪录片内核更像宣传片,但今年有这样一套片,多少还是弥补了一些春晚对我们造成的伤害。虽然大家都在吐槽内容正直得不像BBC,但不得不说那么老的梗还找了许多新鲜的角度切入, 鲜切花市场,酒厂,金丝猴这些部分乍一看和春节没啥关系,但其实都有内在的社会文化联系。小吃街那段辣条出来的一瞬间弹幕就疯了,这种宏大命题的纪录片里有东西真的让人觉得“对对对就是就是”的点真的是太加分了!话说有多少拍这些大主题片子的导演还在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还有那么多信息量片子还能自圆其说,角度多但叙事不显杂乱结构清晰,BBC确实不简单。记者也是加分点,各有其风格但都自然串联每个部分,避免了僵硬报幕和你一句我一句套话的尴尬感。当然我们都爱可爱大叔多一点~
温馨提示:片中出现有关香港的内容的时候,尤其是在第三篇里,关了弹幕安心看片吧(๑•ั็ω•็ั๑)祝收假愉快

 5 ) 我们美丽的中国

第一集

北京的交通是全中国人流量车流量最大的 广东的摩托车大军 哈尔滨的冰雪世界 暖城的打火花真的是美的不可思议,这个世界上我们还有很多很神奇的祖传秘方,表扬等文化遗产在不断地消失,除了遗憾还是遗憾 第二集

打扫卫生,剪头发,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 团圆饭,饺子,火锅,最热闹最暖心的相聚方式 白酒,泸州老窖,也是中国人商场上独特的酒文化 昆明,四季春城,中国最大的鲜花输出地 其实还有很多的细节宣传的很好,鱼头对应最受尊敬的长辈,客人来吃饭了,祝酒词等主人开场 第三集

云南的滇金丝猴保护基地 春节重要的食物 面,中国的方便面每年消耗都是全世界最多的,过年过节生日最重要的是长寿面 鱼,香港是渔村发展起来的和吉林查干湖冬季捕获胖头鱼 龙,舞龙舞狮 北京,庙会 新年第一天,不能吃药,否则整年都要吃,意味着身体会不健康。不能喝粥,粥是穷人的食物。不能扫地,会扫掉财运 香港新年游街,烟花表演 烟花生产基地浏阳

 6 ) 在这部外国人拍的片子里, 拍出了令国人都感到震惊和感动的光景

我是在父亲的推荐下看了BBC 中国新年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现在应该挺火的,网易公开课头版里面有,新闻上也有报道。不知道在哪看到了一条消息通知,对这部片的tag是“看BBC怎么高端‘黑’中国”。对此我只能手动再见。

看过这部片的我一点都没看出“黑”,满满的都是

“WOW It's so cool!” "Astonishing" "Amazing!""Beautiful!" 等抑制不住的正向词汇。某平台打出这种安利也是够了。

这部片说真的有很大进步。在许多国外甚至国人纪录片里,中国的镜头大多是田野,农村,深山老林。中国的人物纪实也都是黑红的肤色,布满皱纹的面庞,讲着听不懂的家乡话。这种stereotype原以为已经根深蒂固改不过来了,但这部片却是跳出了这种偏见。

这篇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片子的突破

2. 片子本身的优秀之处+一点点感想

3. 其余漏洞

不开车,不飙拍摄技术,不逼逼

不过可能时不时会蹦出几个英文单词……请大家包容。

首先 国人会说英文了。

全文点击

http://mp.weixin.qq.com/s/Ex7bD6Jn7BSKa53_KyiVUQ

关注后有纯英文字幕和双语字幕高清资源

 短评

本以为会黑我大天朝,结果三部曲都是带着amazing的情绪,看完觉得我要是个外国人,一定要在中国春节的时候过来体验体验...看完真的觉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已经嗅不到年味了,结果被人家BBC嗅到了...看完觉得BBC真是个好组织,帮中国ZF免费做了这么好的形象工程。

9分钟前
  • 孑孓了一
  • 还行

真的hin适合练听力

10分钟前
  • 院長
  • 推荐

并没有黑,而是拍出了特别幸福与热爱的感觉,世界上最最盛大的节日,第一集最好,打树花,春运,归乡摩托车队,许多典型中国的场面,看的泪目,后面就拍的有些走过场了

13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还行

有人说BBC节操掉光了,拍了个旅游宣传片。可是新年就是该这个样子吖,中国就是这么美吖!不黑你就难受吗?你是奴才吗?

15分钟前
  • 秦娥夢斷秦樓月
  • 力荐

春晚成了中国黑,BBC拍了中国宣传片,这转变太快我有点晕眩。

19分钟前
  • 楚兰亭
  • 力荐

我不敢说外国人比中国人更了解我们的春节,但是他们拍出的东西的确比我们自己拍的更为直击心灵,如果我是海外的游子,我会因为看到这样的纪录片而热泪盈眶。

20分钟前
  • 是心
  • 推荐

不管是黑还是吹,BBC拍摄的角度值得借鉴。

22分钟前
  • 𝘽𝙀𝙉
  • 推荐

打树花太美

23分钟前
  • 富嶽百景
  • 推荐

有几个地方还挺感动的。但我记得维港放新年烟花结束时身边人都在接吻,单身就别去了。

24分钟前
  • 私~川流
  • 推荐

春节的时候就指望着这个乐呵了,我那个只喜欢去沙滩和五星级酒店的小姑子,下定决心明年要来哈尔滨看ice city,讲真,电视上和现实差距那还是有几个银河系的。

25分钟前
  • 疯疯爱
  • 推荐

看的竟也萌生出颇多感触,所谓近乡情怯,年将至味更浓,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30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央视可以准备跟BBC买纪录片来宣传中国文化了

35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看完想回去过年T_T

37分钟前
  • 沉默的若亚
  • 推荐

讲真 还不如用春晚的时间放这个

39分钟前
  • MARTbur1Ne
  • 推荐

不看春晚,这个可以看。

44分钟前
  • 栀子花海
  • 推荐

看到了当代中国不同阶层对春节期间幸福喜乐的追求,雨中骑摩托车回家的农民工、打树花等片段还有刹那击中心房之感;以及越来越觉得大英乡下口音cute……

45分钟前
  • AKI
  • 推荐

从没想过看着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竟然也如此兴奋和感动 两个春节没有在中国过了 春运部分看的泣不成声 中国对付大量人口真的很有办法 这大概也是吸引外国人注目的魅力之一吧 想逛庙会吃吃吃TAT!!!

47分钟前
  • 推荐

想看现场的打树花,太美了!还想去东北看冰雕,感受东北奇缘……还要吃炖好的胖头鱼!

48分钟前
  • 李广仙
  • 推荐

跪舔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俩基佬儿主持人好好玩儿哈哈,辣条!也涨了点儿知识,第一次听闻广东的“春节公路摩托车赛”。

52分钟前
  • 雨宫萤
  • 推荐

哇哦,拍得真好,找了哈尔滨,北京,香港等地集齐了很多素材。我边看边和我爸在说,过年最没年味的估计就是上海了。同样是殖民地,香港中西合璧好太多了,有很多习俗一直被严格执行到现在而上海不一样,因为上海没有自己的文化,都是其他地区过来的人,不统一,城市没有自己的根。想去外地过节的冲动

55分钟前
  • 你一定撩不动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