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3

主演:胡杏儿,穆婷婷,黄少祺,蒋毅,陆昱霖,于千景,邬倩倩,寇振海,苑琼丹,高雄,王静,何赛飞,刘洁,刘昌伟,倪齐民,王岗

导演:黄建勋,苏沅峰

播放地址

 剧照

金玉满堂 剧照 NO.1金玉满堂 剧照 NO.2金玉满堂 剧照 NO.3金玉满堂 剧照 NO.4金玉满堂 剧照 NO.5金玉满堂 剧照 NO.6金玉满堂 剧照 NO.13金玉满堂 剧照 NO.14金玉满堂 剧照 NO.15金玉满堂 剧照 NO.16金玉满堂 剧照 NO.17金玉满堂 剧照 NO.18金玉满堂 剧照 NO.19金玉满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6 20:35

详细剧情

“刘记酒铺”历经风雨,迎来百年店庆。刘家孙女刘采凡主持拍摄店庆宣传片,意外与走失多年的刘家亲女儿张涵雁相遇。为保住自己在刘家的地位,采凡想尽办法阻止涵雁认祖归宗。当年,涵雁走失被田英收留,恰巧田英是采凡的生母。原来,田英生下采凡后,怕整日酗酒的丈夫张武带走采凡抵债,便把她送人。涵雁半工半读与田英相依为命,生活艰难却积极乐观。涵雁的身份揭晓回到刘家后,备受宠爱,与张易南的感情更加稳定。而采凡却因自己的过错被赶出刘家,她一时妒火攻心,选择与涵雁同归于尽,却自食恶果,身受重残。涵雁摒弃前嫌,悉心照料采凡,所有人为涵雁的举止感动,刘劲成和汤慧敏夫妇更是欣赏女儿的情怀,重新接纳采凡。家和万事兴,“刘家酒铺”迎来更加兴隆的百年。

 长篇影评

 1 ) 除了经典,别无评语

朋友劝我写一些文字,推荐以下自己喜欢的电影。我推荐的港产电影中,第一部就是《满汉全席》。
为什么呢?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美食吧。哈哈。其实关于美食的电影有很多,我看过的就有《饮食男女》、《春风得意梅龙镇》、《食神》等等。但是好像没有一部电影能达到《满汉全席》的水准。其实分析一下名字就可以明白,满汉全席,那可是代表了美食的至高境界啊。
关于美食
“厨房里最考人的菜有两道,一道是干炒牛河,另一道就是咕咾肉”这两道菜我都吃过,不过“脆皮干炒牛河”和“水晶咕咾肉”却只能是在电影中过眼瘾了。
关于表演
张国荣一生演过好片无数,也演过滥片无数(荣迷别骂我啊,只是一家之言)。《满汉全席》却很少为他的影迷所乐道。我个人认为片中最出彩的应该是赵文卓。赵文卓出道后,就一直生活在李连杰的阴影之下,无论他如何努力,给人的感觉都缺少一种大家风范。但是在《满汉全席》中,他成功的演绎出了“一代宗师”的气度。另外熊欣欣好像也是少有的在片中出演了主角,尽管仍然是反派,当年的“鬼脚七”却摇身一变成了“超凡集团董事长”。
关于剧情
其实影片中弥漫着浓郁的江湖气息。一个大反派为了“天下第一”的名号,不择手段挑战江湖各大门派(满汉楼),武林正派们联手挫败了他的阴谋...总之,徐老怪心中、眼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影片中的三次厨艺大赛,也像极了高手比武。
关于音乐
钟镇涛演绎的主题曲其实磅礴,我个人认为可以和《男儿当自强》一较高下,不过遗憾的是却没能流行起来。
总结一下:
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巅峰之作,如果厌烦了打打杀杀、婆婆妈妈,不妨有空看一下了。

 2 ) 满汉全席

重温得真开心啊。这么好的喜剧电影,看过无数次再去看还是觉得流畅又纯粹的开心。赵文卓嫩出水,靓靓美得明艳极了,39岁的老张天然20+脸,卖萌放电都可爱得要死。配角里居然还有谢君豪——这个以前真没注意过。

徐老怪的节奏控制得真不错,印象中零零碎碎看过好几段,最近完整复习的时候还是觉得很精彩。很多桥段现在看确实俗气了,但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喜剧总是有种憨傻卖萌的纯真,连反派都蠢得很可爱。

还有片中的情感点也很搭这个道理,张国荣在片中没有见过真实的山口百惠,所以不可能有他和袁咏仪在时间和经历上产生的情感理性。袁咏仪对张国荣说:如果你真的心里喜欢一个人,即使大火烧也烧不掉。所以最后张国荣喜欢的山口百惠,在照片里就挺好。

满汉全席,讲的都是食物,何尝不是人?有些东西,给着一份期待和幻想,不去得到,也许才是真正的喜欢,长久的爱,最好的。真的感谢徐老怪的作品伴随我美好的成长岁月。


 3 ) 这个易求好盖浇饭,难得好白米饭的年代

夜长饿时,松鼠翻穴般找东西吃。清粥咸菜炒鸡蛋,不如大观园里鸭子肉粥丰润,总得找些搭配。看《满汉全席》最是醒目。情节已熟极而流,直接推快进到做菜的段落,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以为声。和《武林外传》里邢捕头的自我催眠:“这不是清汤面,这是蟮丝面……”

看做菜的段落,偏不喜欢鱼翅象拔、猴脑血燕之类。因为这些玩意犹如小龙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相比之下,钟镇涛的红闷熊掌,蜜汁浓黏,就比大反派裹了冰冻鱼汁的冰熊掌让人有认同感。到了后来,偏爱一遍遍看大反派初出场时,那火焰横飞的脆皮干炒牛河。家常菜欢腾喧闹,鲜花着锦,犹如康敏,香得不清远却厚实。

夏天日长,吃了几顿辣,上了火,不敢出门了。在家白饭淡茶的做。回头看片。开头处钟镇涛赵文卓斗艺的米饭那段,本来常跳过不看,这时安心看了,别有滋味。

小时候尚无电饭锅的年代,爸妈教做饭,水深、火候,谆谆不止。江南的饭大多是煮的,总是宁肯放多些水。因为水多了,最多饭软糯些;水若少了,不免成了夹生饭。这东西只有评书里那些随时吞十斤烙饼、肚藏不锈钢肠胃的好汉爱吃。到后来有了电饭锅,做饭成了傻瓜工艺,淘米之后一按键便是。还可拿去学校博得“会做家务的好孩子”之美名。全不知还有别物。后来看《红楼梦》,有华丽的“绿畦香稻粳米饭”。又听朋友说,北方饭是煮米半熟,上笼蒸好,饭粒散,米汁仍在,所以香美。于我而说,简直是神话了。

大概认真吃米饭,只有一遭,就是小学里听老师说“米饭里是有糖的”,中午去食堂,菜都不要,单要一碗饭,细嚼慢咽,猪八戒二吃人参果似的细品。末了也许是心理作用,隐约有些甜味,只是这甜太叵测,如此甜了几顿之后,觉得左邻右舍清蔬厚肉的味道凶猛得多,于是罢了。

大学之后,基本没有在家钟鸣鼎食似的隆重吃饭。偶尔吃到米饭,或汤泡,或盖浇,或蛋炒。偶尔吃出好坏,也不过是吃了份蛋炒饭后怒向老板,搬出周星驰妙论“蛋炒饭要用隔夜的饭哪!”五音令人盲,五味令舌钝。这么一想,钟镇涛、赵文卓的荷叶饭、人参饭,哪怕曾经尝过,我这钝舌头终究是辨不出来的了。店里吃饭也屡屡如此:菜汤小点极尽细心,反倒是最后敷衍了事的问:“要主食吗,要米饭吗”,然后来两碗乱七八糟的饭了事。


偶尔回家问妈妈一些做菜秘诀,她能口若悬河,但说及做饭,就有些讷讷,大概觉得其中并无奥秘,我儿何必多问。这是一个吃好的盖浇饭容易,吃好米饭难的年代。我猜想能细细品味米饭者,大概也只有电影开头那几位专业美食评委,以及2005年底的我了。那时我除了半袋米、一把青菜、半盒盐和自来水外,别无他物。

然而这趋势终究有些不可逆。有朋友提说,唐人吃茗粥,茶里盐香俱下,就差做成麻辣烫了;可后世妙玉阿姨冲茶,惟恐不清雅。可是,茶是雅事,沾了禅道雅意,就有人肯细细泡之,而且嘲笑刘姥姥的煎茶、王婆的点茶是下里巴人。可是米饭这物儿,本来就民以食为天的是大俗之物,是T台上的模特:大家非你不饱,但实际上看的还是您老身上的衣服。我很想建议哪位写部《饭经》,或者画几幅《扁舟烹饭图》之类,大概米饭的地位就高了。只是我知道,若说了这句,不免洛阳米贵后患无穷,而且又给了一些领导提高粮价收购的借口,所以我得忍着。

片子高潮来之前,钟镇涛太太给他做饭吃。小碟小盘的菜,一小碗米饭,吃。仔细想想,居然少见得很。除了偶尔看日本古装电影,一碗米饭一份味甑一些鱼汤这类清减格局,真极少见这样清白干净的米饭了。香港导演的老套路:好比令狐冲见过黑木崖上波谲云诡山呼万岁之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见惯满汉全席诸般浮华的钟老师和他生意场上山珍海味的太太,临了被这么一桌小家宴给感动了。钟镇涛们最后用一块淡而无味的豆腐做出了假猴脑,击败了假羊脑做的猴脑。此举大有禅意:类似于唐牛八十一变的佛跳墙输给了周星星路边摊的黯然销魂饭——虽然那碗饭的精华貌似在叉烧,却跟米饭没啥大关系。


我相信,这样厚味大菜之后回归本味确有其事——水煮菜加米饭过了那个月后,大概有两周,我对米饭的触觉和味道变得煞是敏感——但我也知道,除非是极品文艺青年或者大禅师级的高僧,能忍着继续品味白饭滋味甚难。比如,过了那段耳聪目明的时段后,我便又重新五谷不分起来。若让我再吃白米饭,不免如刘姥姥般喝茶般“好倒是好,就是忒煞淡些。”


 4 ) 以一种复杂的夸张到想哭的美好的心情看完全片。

以一种复杂的夸张到想哭的美好的心情看完全片。

1 最后一幕,满汉楼美其名曰办婚宴——这分明是剧组给自己办杀青酒嘛。张国荣对工作人员说,麦放低一点,要不然收不到声。估计全体演职人员、工作人员都到场了,他们对着摄像机举杯,挥手,丢道具,每个人脸上笑呵呵。这时,主题曲《漫漫人生路》响起,字幕跑出。这是1994年的香港电影剧组,美好得让人想哭。

2 当张国荣戴着墨镜怪叫着出场,就开始在心里开始赞叹。2003年后再看的人,比如我,清楚地知道斯人已逝。于是越看他在银幕上耍帅、耍酷、耍宝,“眉目如画”,青春洋溢,越觉得心头胀肿,惆怅得想哭。

3 靓靓好美。那一段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的戏好有爱。虽然看完这片,觉得这两个人挺配的,然靓靓和大仙才是现实中琴瑟和鸣的绝配。无论演艺圈中有多少模范夫妻最后分开了,你们自幸福你们的。

4 演员给力。罗老师不用说了,我爱家英叔啊。赵文卓早期在香港电影里的表现真好,《青蛇》里也是。那个和靓靓飙歌的就是樊亦敏吧——当年的《太极宗师》啊。最后,无法不注意到倪淑君,太有气质了。

5 编剧、导演给力。无数次戳中我的笑点。金玉满堂、青蛇、梁祝、倩女幽魂、黄飞鸿,这些才是徐克作品,比后来的七剑、通天帝国好一百倍啊一百倍!

6 我愣是没认出钟镇涛,但这首《漫漫人生路》我不会再忘。我真爱香港,我想学粤语,有一天可以不看国语配音版的香港电影,可以自如地哼粤语歌。

7 -是黎明,不是张国荣。-切~

 5 ) 哥哥 漫漫人生路

哥哥很帅 歌很好听
好多好吃的
别的么
其实是部不错的片子
从小到大看来看去看不腻
至少让我感觉真实
可能有些时候
片子还是老的好
尤其是某些电影
某些人
我躲在过去出不来
躲在哥哥温柔的眼神里出不来
山口百惠

 6 ) 金玉其外 潦草其中

很多很多年没看【金玉满堂】印象中算是各方面平衡比较好的一部。几天前偶然重看 发现文戏其实浮皮潦草 本来一个社团少壮派大哥当大厨的情节就足够撑满一部片 但角色和内容都太多 跑马灯一般 特别是赵文卓的角色 实在不知在里面干吗 好像只是为了多个讲国语的 让几组内地镜头“师出有名”。全片依然有那种帕金森综合症式的冲动 喜剧效果也欠佳 除了靓靓要坠楼 哥哥说别扒我裤时的无辜表情。太过注重杂耍式的做菜动作 与菜式的奇异设计 而完全不顾文戏的基本串联。有些电影问题不会是新鲜的 而是早就埋下 而在烈火烹油金玉满堂时 被视而不见。

 短评

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满汉全席 同时质疑咱以前吃的那也叫饭?

7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推荐

这片我看了大概4,5遍了,可是就是好看,前卫袁咏仪和张国荣,还有咕老肉那段真是永生难忘阿!

11分钟前
  • Stella
  • 力荐

用武侠片的路数拍美食片,徐克应该算是首开先河。周星驰次年拍摄的《食神》,可能受到过《金玉满堂》的些许启发。

13分钟前
  • 林三郎
  • 还行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那时候不认识哥哥,只知道大师傅好帅,那个姐姐就是花木兰...

14分钟前
  • 可乐
  • 推荐

8/10。[满汉全席]并不以烹调为主,更主要讲一个人情感受挫仍然坚忍复出的故事。神化了的绝活、黑帮老大厨师梦、失忆造成的味觉消失等极其丰富的戏剧元素,挑战—苦练—旗敌相当的剧情结构完整,连笼包藏枪、豆腐做猴脑等细节都生动有趣。港片多以对白表情制造喜感,但说到喜剧场面的视觉化,徐克为先。

16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今天适合享用点好意头,重温一遍《金玉满堂》。那时候有流光溢彩的排场与想象,人就在此间疯疯癫癫地嬉闹甜蜜,好像世界都被简化,快乐如同家常便饭。而且那时候恶女亲自复仇,不需要男人帮忙,反派暗中搞鬼,也还是要用真本事镇场的,多么干净清爽。再看看赵文卓和钟镇涛,魅力值简直可与张国荣三足鼎立,而袁咏仪真是人间可爱。

18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赵先生,你又来建设国家啦。

19分钟前
  • 陌聆
  • 力荐

怀念哥哥,那个时代的电影没有浮躁没有炒作,我看到的是很纯粹的艺术态度。

24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还是挺搞笑的,小时候央6经常放,真的是看了n遍了,记得还有个名字叫满汉全席

28分钟前
  • 天秤座的胖子莹
  • 推荐

这个太有怀念意义了

29分钟前
  • 七 仔
  • 力荐

资料馆2013.4.2.7pm 多年后在大银幕重看感觉更加好看(太欢乐了),商业片能做到这个水平真就够了。各种道具设计、各种花哨镜头,三个评委松竹、侯孝天什么的太腹黑了,徐克真鬼才,所有人都玩的很好又很用心的感觉。可和1994年《饮食男女》、1996年《食神》比较。袁咏仪唱《卡门》太好玩了。

30分钟前
  • xīn
  • 力荐

记得小时候觉得很不错,现在看就是各种刻意的桥段和败笔。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百看不厌的影片 张国荣和赵文卓都是心头好

37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哥哥实在是太帅了,百看不厌

42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力荐

希望每年春节都能重播此片!~

47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力荐

那时候的电影看多少遍都很有意思

48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每次看都会开心的影片!

5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其实,比起张国荣,小时候我更喜欢赵文卓,冠玉一样的面孔,年轻英俊得一塌糊涂。而张国荣的好,可能要到一定年纪才能理解得了吧?!

54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为了 袁咏仪,重看一次

58分钟前
  • 林愈静
  • 推荐

真素好看哥哥温润如玉袁咏仪美得心惊

1小时前
  • (๑⁼̴̀д⁼̴́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