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

剧情片中国大陆2021

主演:章宇  马丽  张志勇  徐刚  郭月  张迅  袁利国  薛宝鹤  

导演:耿军

播放地址

 剧照

东北虎 剧照 NO.1东北虎 剧照 NO.2东北虎 剧照 NO.3东北虎 剧照 NO.4东北虎 剧照 NO.5东北虎 剧照 NO.6东北虎 剧照 NO.13东北虎 剧照 NO.14东北虎 剧照 NO.15东北虎 剧照 NO.16东北虎 剧照 NO.17东北虎 剧照 NO.18东北虎 剧照 NO.19东北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6:16

详细剧情

美玲(马丽 饰)即将临盆,她的丈夫徐东(章宇 饰)只好将家中心爱的狗托朋友寄养到别处。马千里(张志勇 饰)是债务缠身的建筑商,他在穷途末路之际,偶然接收了徐东的宠物。不幸的是,这只狗的死亡让两个站在人生岔路口的失意者狭路相逢,满腔怒火的徐东在复仇的道路上屡战屡败,但却发现了马千里不为人知的一面。与此同时,美玲也意外的发现了徐东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东北虎》:萧条语境下贩卖的廉价诗歌

我对演员章宇的印象还停留在《大象席地而坐》的混混于城上,阴郁、沉默,靠在窗口吞云吐雾。河北井陉和黑龙江鹤岗并无不同,都是落寞的工业城市,寒冷,有灰蒙蒙的天和脏兮兮的路面,许多拧巴的人活在这里,为了生计奔走,也彼此伤害,但总会在煤炭缝隙里蹦出几个执念,比如写诗,比如报复。

《东北虎》讲了一些七零八落的事情,出轨、报复、追债还有诗歌和东北虎。电影发生在鹤岗,现在的网红城市。关于鹤岗,互联网上一直有两个,一个是房价过低,随意躺平的小串之都,一个是资源枯竭,财政破产的落魄小城。《东北虎》中的鹤岗,落在现实上,不动声色,普通且日常。这里的人可以藏住情人,藏住钱财,甚至人心,但萧条藏不住,因为印在每个人的脸上。章宇饰演的徐东,每天愁眉苦脸,打两份工,一个在矿场一个在学校,连和情人偷情的时候都心不在焉,苦于年老色衰,经济衰败,当然也是鹤岗居民对这个城市的阐释

章宇的表演事实上是《大象席地而坐》于城之后的延续,情感的连接点在于愤怒和无奈,而于城和徐东的共同点,并非偶然巧合,而是一种普遍,这是被现实挤压、塑造出来的典型人物,但也因为太过于典型,使得徐东只是成了一种符号。马丽饰演的妻子美玲,也是一种符号式的人,但这种符号常常存在于失意中年男人的想象中,逼走心爱之物、对婚外情严防死守,调查出轨不择手段。尽管典型的塑造可以造就部分观众的响应,但也剥夺了电影人物的其余空间,使已经过时的刻板印象重复循环,令人反感。

《东北虎》是碎片式的,更像是萧条时代拼贴起来的系列海报,海报并不让人深思,只能宣传苦情。导演耿军的问题在于,他就像自己在电影中被提及的被圈养的东北虎一样,投喂19年,没有同伴,发不出吼叫。《东北虎》的围栏是导演自己赋予自己的,电影中不管是徐东、美玲还是马千里,都是被投喂的老虎,沿着导演设定好的路径僵硬的行走,环境当然被放在首位,迎合了文艺片评判者的既有目光,穷山恶水出刁民。

当然,电影中也有很可爱的地方。

电影中最意思的片段是,精神病诗人、徐东和马千里在饭馆里吃饭,四周嘈杂,此前马千里吃了徐东寄养狗,但此时他们此时同病相怜,一个想卖市集、一个三角债缠身,一个丧失爱犬,都是苦闷之人,既愤怒又无办法。诗人和徐东不约而同的在酒过三巡中捏住马千里的脸。相比导演重点刻画的情节,捏脸这个动作更真实,更有所谓的人文精神。捏脸是一种试探,排除伤害的可能,《东北虎》里徐东活的胆战心惊,是那个环境下内心的外化,试探是在萧条背景下人的本能,本质上是试错成本的陡增,徐东不敢在派出所前报复马千里、马千里面对欠债大哥也横不起来,妻子美玲寻找小三也没多少气势,就连精神病诗人,自印诗集也就寥寥几册。

连精神病诗人都瞻前顾后的环境,注定死气沉沉,但导演又颇有趣味,于是他想借助黑色幽默消解一切,公园市场甩卖市集,二十五元一册,书店买不到的本地诗集。妻子坚持和丈夫的情人合影,一瓶酒谁也别喝。最后汇合到在荒野燃烧狗皮、火光冲天,这是全片最激烈的镜头,徐东烧掉了最后的报复心,他忽然意识到,在这个世界,谁都活的不容易,于是他选择惩罚自己,选择成为一个真正的懦夫,但在电影里,谁不是懦夫?

近几年兴起的“东北文艺复兴”其实传达了一个讯息,苦楚不是片面的,也不仅仅在东北地区存在,我们普遍生活在一个保守且压抑的密封罐子里,每个人都活的纠结、抑郁。《东北虎》整体是廉价的,人物是扭曲的,但情绪和萧条是真实的,《东北虎》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对于观众来说,谁也无法忽视这种萧条下的悲寂。

再廉价的诗歌也是诗歌,对电影的批评不意味着不存在现实中的鹤岗,如今电影中所表现景象,已经成为一个所指,可以暗含许多东西。在萧条的语境下我们沉迷假象,贩卖诗歌。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是东北虎,圈养等于保护,很难出走,只能接受喂养,发不出一点声音。

作者| 北海的梵高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 末见

 2 ) 不是装逼才能拍文艺片

抱着看喜剧片的心态来的,看完之后我真的想打负分,一个装逼卖弄故意深沉矫揉造作的(且算你为半个文艺片)非要打着喜剧的旗号来忽悠人?全程跟喜剧有半毛钱关系吗,全篇语调故作姿态,稀奇古怪,每次说话都要半死不活的样子留很长的空白,听着那个难受,正常说话不能拍文艺片是吗?东北就是这么说话的?以喜剧出名的马丽全程绷着脸演一个悲催人妻也是不容易。剧情无非就是一个婚内出轨,一个包工头被人追债两件事情,硬生生扯出两个小时的时长我也是醉了,上一个这么无语还是《地球最后的夜晚》,请原谅我是个俗人欣赏不了这么高级的电影。媳妇看一半走了,我还硬着头皮抱着一丝希望看到结尾,黑白字幕把砸车的判了,债还了然后就演员表?我靠,我人当场傻了。咱说你作为一个文艺片你好歹整点鸡汤语录也算说得过去对吧?我看了两个小时难道就是为了看砸车人得到正义的审判???!你还不如告诉我卖大梯子那人梯子卖出去没有

希望以后的文艺片在宣传时别打着喜剧的旗号好吧,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我都想打12315举报诈骗了。那种强行让我接受你的黑色幽默真的很难受,求你们做个人

认真的问一句这电影是拍来洗钱的吗?

没看的,千万别看,别看,别看

有那两个小时喝杯咖啡刷刷手机闭目养养神也挺好,真的,浪费生命。

 3 ) 去NM的东北韩寒,听说过考里斯马基没?

在经历了《锤子镰刀都休息》的惊喜和《轻松+愉快》的失望之后,我对《东北虎》的预期在两者之间。但观感略高于预期。这还是在公司开会导致买的第一张票作废,和全程有个煞笔在后排叨叨的情况下。

比之前作,耿军减少了那些幽默笑话,而加以更多的社会关怀。摄影和美术的形式化已经做到了顶级水平,煤矿的废墟和衰败的东北老城镇,都有了独特的诗意与哀愁。中间几度让人觉得惊叹。考里斯马基本人也就几部能这样。不过阿基比较鸡贼的是,每部电影都很短,让多数观众还顶得住。

而《东北虎》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及时相比《轻松+愉快》,也变得更加缓慢而无聊,非常不友好。但剧中人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伤感没意思。又怎么才能不伤感呢?毕竟 “未来可好了,一起挺过今天,明天可有意思了 ”,真的太伤感了。我们的明天真的能有意思吗?

 4 ) 耿军《东北虎》:东北文艺视角下的个体、城市与影像

题图:《东北虎》海报

对于院线电影观众来说,耿军是不折不扣的新导演,当下正在公映的电影《东北虎》,是这位70后导演的首部院线电影。然而对于了解中国独立电影艺术电影发展脉络的影迷来说,耿军则应该是一个无比熟悉的名字,他从事电影创作,已经有接近二十年的时间,而其于2013年拍摄的电影短片《锤子镰刀都休息》,则拿到过第51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创作短片奖。从独立电影到院线电影,《东北虎》堪称耿军导演影像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尽管其在淘票票、猫眼等大众电影网站上遭遇诸多恶评,但这种真正面向大众的“破圈”式传播,对于耿军来说仍然意义非凡。作为关注、观看和评论耿军电影超过十年的人士,笔者谨以此文,祝贺耿军导演首部院线电影的问世,也希望下列文字,能为新世纪以来的一批独立电影导演在最近十年里的发展成长路径,提供些许印记和参考。 ——许金晶 本文系耿军新片《东北虎》影评,作者许金晶,影评人、书评人。

《东北虎》:

东北文艺视角下的个体、城市与影像

文 | 许金晶

图 | 《东北虎》剧照、海报

01

耿军的生命史、鹤岗的城市史

与影像的转化史

回顾耿军导演的影像创作史,除了《烧烤》这一部故事片是在他的现栖居地——北京拍摄的之外,其余作品都跟其度过8岁到20岁青少年生涯的城市——东北黑龙江省鹤岗市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阎连科与河南耙耧山脉、莫言与山东高密东北乡、迟子建与东北漠河北极村等的关系一般,理解耿军在鹤岗的生命历程、社会关系网络与精神成长经历,是读懂耿军的影像作品体系的必备关键。

在这部《东北虎》当中,耿军一直以来所依靠的徐刚、张志勇、小二等其在鹤岗的亲友组成的非职业演员团队,跟章宇、马丽等知名职业演员进行默契配合,而在其演绎的影像故事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耿军在鹤岗有精神疾患经历的诗人、艺术家朋友张稀稀,以及近年来让鹤岗在全国知名的超低房价带来的房地产业萧条等真实人和事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北虎》不只是耿军以家乡鹤岗为关键词的个人生命史的集大成式写照,也同样是鹤岗这座城市新世纪以来的城市发展生态、社会文化氛围与个体生存状态等最具鲜活性与生动性的影像史料文本。影片开头徐老师驾驶的印有“龙工”标牌的推土机,将鹤岗依靠煤炭等重化工业起家的资源性城市的特点清晰道出;而在徐老师和马经理派出所门前谈判的那出戏里,镜头看似随意的一个切换,就落在旁边公告栏的地产广告上,“78平米 6.3万元”的字样,正是前几年鹤岗超低房价的爆炸性新闻的素材来源,而这样看似随意、实则用心的镜头定格,也构成了作为建筑商的马经理欠债累累、而要债不顺的核心叙事的社会背景。这种在影像创作当中,以个人史关照城市史的书写路径,是关于本片的众多影评里关注不多、却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元素。

而在个人生命史的影像转化方面,耿军导演采用的是巧妙的互文手法。徐刚饰演的诗人,其人物原型来自耿军的好友张稀稀;而章宇饰演的徐老师,又多少借用了徐刚在现实生活中学校体育老师的身份;饰演马经理的张志勇,本身则在当地残联工作之外,拥有在多地从事音响管理、做小生意的丰富经历。一方面是非职业演员的本色出演,另一方面是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之间的互文式饰演,耿军导演这种亦文学(虚构)、亦史学(现实主义)的影像建构路径,让人印象深刻。

正是因为其影像作品中深深的个人生命印记与鹤岗城市印记,包括《东北虎》在内的耿军导演的电影作品,也可以在一个更大的范畴内,视为东北电影乃至东北文艺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东北文艺的视域范围来说,《东北虎》跟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双雪涛、班宇等东北作家的文学作品,伊险峰等作者的《张医生与王医生》、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等非虚构纪实作品,王兵导演的纪录片《铁西区》、张猛导演的《钢的琴》等电影作品,以及以二手玫瑰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作品等,可以放在以东北为核心关键词的作品体系下来考察。我们甚至可以在这一作品体系中加入赵本山与“二人转”。而这类当代东北文艺的共同特点是:叙写东北经济衰退以及由经济衰退而带来的社会生态衰败与社会秩序失序的大背景;讲述东北社会文化生活生态中浓厚的市井与江湖气息;刻画东北人以戏谑、反讽与幽默应对衰退环境与个人苦难的市民文化。

而从另一个范畴来说,耿军导演的电影,也可以跟对他影响最大的芬兰导演考里斯马基等的电影作品放在一起,纳入“寒带电影”的范畴进行考量。就《东北虎》而言,其对于无声画面构图与调度的极度讲究(强调表情与动作的作用)、对于包括虎、狗、羊等动物在内的“万物有灵”式的书写与深度参与叙事以及黑色幽默气息的台词带来的超越意象和荒诞式表演呈现的日常生活哲学,都跟这种极寒天气带来的生活习惯、生命气质与文化特点密不可分。

下面,笔者就从表情与动作、台词与表演、符号与道具这三个方面,谈一谈耿军导演的这部《东北虎》,在东北文艺与寒带电影的共性之外,其个人独创性的作者风格与作品气质。

02

表情与动作:

无言中的对比、对仗与互文

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那样:就台词而言,东北题材的《东北虎》跟上海题材的《爱情神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以“话唠”式的台词表达著称,而前者的台词,则极为写意而提炼,甚至一字一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美学效应。由于这种台词上的极度精炼,《东北虎》在以表情和动作为主要元素构成的无声画面表达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影片一开头,徐老师驾驶的推土机被追尾,下来一看,默不作声,徐老师和后面的司机以握拳和拱手相对。这样充满对比与对仗感的手势,既以一种写意的方式,刻画出东北城市生活中的“江湖”式仪式感,也将这样一次生活中的微小冲突,以文明和妥协的方式予以解决的剧情交代无余,而这样一种应对矛盾与冲突的“文明”感与无力感,正是跟影片以“东北虎”为核心元素、隐喻野性丧失的主题形成对应。这种对仗化的手势,在影片中多次反复出现——徐老师让校长留下有精神疾患的诗人未果,二人以射击式手势与握拳相对;随后徐老师与诗人欢聚,二人以互掐腮帮子相对。射击与掐腮帮子,都是带有暴力倾向或暴力隐喻的动作,也容易让人联想起东北曾经比较普遍的黑社会现象,而如今,这些带有暴力指向的动作,仅仅转化为文明人之间的玩笑与游戏——社会的秩序化与野性的规训化,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耿军复杂的心绪表达,在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用心的手势动作里,清晰传递。

而在影片叙事的核心主题——出轨的故事当中,我们也能体验到这种细致而精彩的对比式表达。妻子发现徐老师出轨之后,影片设计了夫妻二人夜晚睡觉的定格画面:徐老师斜眼看着妻子,而妻子表面上熟睡,嘴巴里却咪咪不清——丈夫的心有别意与妻子的心生疑窦带来的婚姻的危机感昭然若揭。在妻子寻觅小三是谁而不得之后,影片里,出现了又一次夫妻夜睡的定格画面:徐老师默不作声,看似熟睡,而妻子则深情地凝视丈夫。而在这之后,夫妻俩的第三次画面同框,出现在出轨事件已经摆到台面上,妻子请小三小薇一起吃饭的场景中——面对小薇“徐老师好,师母好”的从容招呼,妻子露出带有嘲讽式的冷笑,而此时的徐老师,则继续表情呆滞、默不作声。在这三个定格画面中,耿军均没有使用任何台词,却将这场婚姻危机之下夫妻俩各自的内心状态与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03

台词与表演:

黑色幽默中的超越意象与日常生活哲学

在精心建构的对比、对仗与互文式的表情与动作之外,影片为数不算多的台词,也同样呈现出对比式的精心设计感。影片开头徐老师与小薇的偷情场景中,徐老师黯淡地说:“我人老色衰,经济衰败,就剩一个看似稳定的家庭了”——表达出对妻子不忠的悔意。而年轻的小薇的应对,则是猛碰一下徐老师的头,满不在乎地说:“伤感,没意思。”有意思的是,到了片末,徐老师、妻子和小薇相见时,应对极度尴尬和紧张的场面,小薇喝下了一大杯白酒,再次当着妻子的面,对徐老师说:“伤感没意思。”如果说第一次“伤感,没意思”,传递的是小薇年轻气盛,对跟已婚男人偷情无所畏惧,希望及时行乐的状态的话,那么第二次的“伤感没意思”,则是小薇看到事情败露、跟徐老师已经没有可能继续联系之后,对徐老师和自己的一种情感安慰。前者的未经世事与后者的初经沧桑之间,形成了一种首尾对应与互文式映照,也直接跟“东北虎”指向的人的规训化与野性丧失这一主题形成呼应。

除此之外,影片一开头,徐老师跟肇事司机之间的和解,以吃瓜子、猜瓜子是单数还是双数而告终。当徐老师一边磕瓜子一边数,数到第四个瓜子时,影片立马切换到“东北虎”的片名片头,正式开场,这里的“四个”,跟构成影片主线索的出轨故事涉及的四个生命(徐老师、妻子、小薇、妻子正怀着的孩子),同样形成对应。耿军在接受媒体访谈时,强调自己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画面的精心设计感,绝非虚言。

在这种对比与互文之外,《东北虎》里的台词,延续着耿军作品一以贯之的荒诞与黑色幽默感。这种荒诞与黑色幽默感,一方面直接源自东北城市的日常生活,而少有空洞和不着边际的宏大叙事,另一方面也用一种市井化、生活化的方式,传递出普通市民极具超越意象的生活观念。马经理的亲戚们,看着马经理讨债时,有一句“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是经济业务繁忙期”的精彩台词。这里的“经济”就不只是一种单单指向经济学与经济业务的学术名词,而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东北日常生活语境里的通俗词汇,除了表达跟钱有关的业务的意蕴外,还包括跟赚钱有关的人情往来、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的丰富意蕴;而这种“繁忙期”到下午四点就截止,则也是因天气寒冷而较早下班的鲜明东北特色。而徐老师跟诗人之间展开的对话,从“尊重文化的地方——必有光亮”到“你们文人是弱势群体”,也在看似不经意间,将耿军自己这类完全草根背景、依靠在“江湖”上摸爬滚打才取得一定位置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冷暖辛酸,以自嘲的方式,轻轻传递。到了影片末尾,马经理跟亲戚们因争抢钱财而受伤,挂了彩的马经理跟诗人和徐老师再次相遇,马经理说:“你现在状态比我好。”诗人则回应道:“你我都是走出麻木,阶段不一样。”如果看过耿军导演的纪录片《诗与病的旅程》,详细了解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从名校高材生到被边缘化的精神病人的张稀稀的遭遇,如果读过近年来的相关社会新闻,了解对房地产业不景气状态带来的资金断裂引发的种种惨痛的社会事件的话,就会明晰这句“走出麻木,阶段不一样”,是以多么无奈的自嘲、多么强大的内心,去应对自己生命中的种种苦难。这样的黑色幽默,是广大东北市民生活哲学的真实写照,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普通民众生活哲学的真实写照。

04

符号与道具:

万物有灵中的“生死疲劳”式书写

《东北虎》里的这种超越意象,除了体现在对于市民生活本色而艺术化的加工上之外,也同样体现在对于包括动物在内的各种符号和道具的平视化与平等化书写上。这种基于万物有灵式的平等化书写,让我想起莫言以动物喻人的精彩长篇小说《生死疲劳》。

在出轨的叙事主线索之外,《东北虎》的另一条叙事主线,是围绕徐老师的爱犬被杀展开的复仇与宽恕。因妻子生产,陪伴多年的爱犬不得不转手售卖,然而在二手市场里,狗贩子们只是将狗作为食材来源论斤卖,这跟徐老师想帮爱犬找个好人家继续养的初衷完全背离。徐老师为爱犬开出的五千元售价,与狗贩子们论斤卖、说狗最多只值五百元的工具理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徐老师看来,爱犬是经济衰退背景下庸常家庭的重要成员,也同样是可以跟妻子、小薇相提并论的情感投射对象。而无论是狗贩子,还是债务缠身的马经理,对这条狗,都不可能有这样“万物有灵”般的投射。马经理在请讨债公司的人吃点好的时,导演给出了一大盘羊肉的定格画面,这样的定格,恰恰清晰道出了马经理的动物观,也暗自交代了狗在马经理那里,只能被杀、被取食、只剩狗皮的悲惨境遇。换句话来说,构成影片剧情冲突的两条主线,都源自徐老师的两方面情感投射——对于小薇的情感投射,构成出轨的故事主线;对爱犬的情感投射,构成复仇的故事主线。狗在这部影片里,甚至可以视为主要“角色”之一。

理解了导演对于狗的平视化重视,就更能理解这部影片里的动物元素表达。影片开头推土机上的“龙工”招牌,指向鹤岗的一家主要工程设备厂商,然而“龙工”里的“龙”,跟片名“东北虎”里的“虎”,恰好又构成一组重要的互文元素。如果说“龙工”牌的推土机,代表一种合法化、体制化的暴力行为的话,那么在动物园里被圈养、被观赏的东北虎,则代表一种与之相对的久在文明社会里浸淫之后的去野性、去暴力化状态。影片当中,老人和孩子在动物园里一起观赏东北虎,孩子的一句“它就像个犯人”,正是以童真的口吻,传递出影片类似福柯名著《规训与惩罚》那样的深层次思考。

影片里反复强调:“东北虎已经十九岁了”。“十九岁”是刚刚成年的年纪,而“十九岁”也恰恰暗示着本片面世时、耿军导演从事影像创作的十九周年纪念(2002年推出第一部短片《山楂》,本片于2021年在上海电影节首映)。耿军导演在多年地下、半地下状态中的影像创作历程中的酸甜苦辣,我们每位观众在自己走向成年的社会化、体制化、常人化过程中的得到与失去、希望与彷徨,是否都在“东北虎十九岁”这一隽永表达之中,得到值得深切体味的传递?

2022年1月23日上午和下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于2022年1月29日在“群学书院”公号刊发,经版权方授权转载。)

 5 ) 有雪有肉但不如意——当个剧情片看会不会感觉好点儿?

看到百度百科都写着“耿军执导的喜剧电影”,真有点绝望了,得误导多少普通观众抱着看个“开心麻花”的错误期待走进影院啊。

你以为这是个喜剧,一看这笑料怎么不是东北传统那种咯吱人的啊,苦哈哈的怎么笑啊,觉得上了当还得骂一句装。那么,把《东北虎》当个正剧也就是剧情片来看有没有好一点?!

这是个剧情主导的文艺片,或者说艺术片、作者电影,反正就是很难归类那些,那么能吧这种东西做得好看又能噗噗笑两下,可就非常厉害了。

故事特别简单,一个男人躲债,一个男人为狗复仇,一个女人抓小三。据说一开始其实马丽的角色没有这么多戏份,只作为章宇角色的背景,后来扩充成一条清晰的支线,其实做得也挺完整的,没有拉跨,可惜的是跟那两个男性的主线没有交集,使得全片主体结构有点松。


人物:

人物特别有意思,因为很难套用“好人”或者“坏人”的概念来界定他们,他们各有各的问题,各有各的性格甚至道德缺陷,很难总结出每个人究竟是什么样貌,但这才是有看头的角色,这才像个人——院线电影里现在太缺“人”了。

章宇饰演的徐东,作为主角应该算个好人吧,为狗复仇也充满正当性,但他背着怀孕的老婆偷情,又不是全偷,还顾着家里,打两份工,记得买水果养孩子。老婆让他把狗卖了他就卖;“小三”让他来解决骚扰他就很man地做了;对神经病发小就特别仗义,你生病我就陪着你做疯事儿;对仇人也是该狠狠、说跪跪,但共情起来又了不得。你说他性格究竟是硬还是软,但真就有这样的人,让人恨不起来又有点爱。能用电影的篇幅塑造这样的角色,太难了点儿。

张志勇演的“马千里”,一开始以为是反派,装惨的老赖,杀狗没怎么含糊,坑了所有亲戚朋友,跟章宇也是耍嘴皮子斗心眼,并没有赔狗的诚意。直到小二(口齿不清又有些神性那位)出场,就发现居然还有人同情他、关心他,说明他以前不坏,他也仗义,而亲戚之所以倾家荡产投资他可能也是出于信任。后来就明白原来他也是受害者,是大环境大体制下身不由己的小人物。而他的对照面儿就是徐东,所以两人能够共情。

抓小三没有悬念,小三比正房出场都早,悬念在于怎么“破案”,而在于怎么解决这个事儿。两个“前任”三言两语交代了章宇的黑暗面,富婆闺蜜交代出马丽真实的想法,一个蛋糕让肇事者乖乖把小三交出来,一场餐馆戏让这个问题最终解决,俩女的都挺刚的,都没丢面儿——有问题的是徐东——但这个过程险象环生:“下毒”(心理较量)、拍照、干喝都挺体面而且有创意,是成年人干的事儿。

诗人,通常的荧幕形象都是“无病呻吟”,这个则是确实有病也不呻吟,他没废话,像个可怕的镜子一样照出了镜头前我这样的“文艺中青年”——活着活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根弦儿断了,就什么都不是了,没了工作没了应酬没了钱,就剩下那些p用没有的“文化”,只能成为别人的叹息和笑柄。

但他其实敏感细腻,能体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面向,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加以消化。两个小学生打架,他贡献了金句:“说不出口,一定很鲜活,动词和名词最好用,形容词慎用。”这得是创作者也有这样的体会才写得进来的。他的诗集是卖不出的意义,对其他人都是虚无的,他却很当回事。为什么章宇要对诗人这么好——因为他们是发小,东北甚至可以说北方都比较器重这种关系,有这层关系,就得做到这个分上。“你们文人是弱势群体”,听了这话感觉一巴掌轻轻呼扇在我脸上。而最狠的是:当一个人拿着自己的弱点、缺陷当做优势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人豁出一切去了。这是很悲壮的一刻,终于有人需要他了。

他全名是罗尔克,他给东北虎写了一首诗,还在电视台给念了

耿军有句话说得特别在点儿上,他说张志勇(包工头)有一副受侮辱脸,其实不止他,章宇和诗人都带着这种气质,这是一种“受侮辱的、营养不良的或者说运气不济的脸。”而且他尤其强调,是“从暗处走到太阳底下那一刻,眉宇之间的那个瞬间反应”。为了捕捉这样的瞬间,他和他的宇宙们一直在着力塑造这种微妙的平衡——生活比电影荒诞多了,电影表现出来永远是相对弱一点的。

“这种面孔哪儿来的呢,他们在生活里面沉浸这么多年,酒精的浸泡,情感的撕裂,硬着头皮面对尴尬,被生活包着浆”(耿军在《硬核电台》播客里说的,小宇宙app可以听到)。

这是被生活扇了巴掌,揉揉脸也无从愤怒,卑微但又不是没有主心骨,可能会暗戳戳地想想“怎么又是我这么倒霉”,但这话不会说出口,而且脸上都不会过分表现出来的那种人——因为你表现给谁看啊,谁也不能让你扇回去

我之前老在想耿军宇宙里这些人怎么就有一种共同的气息,甚至共同的面貌,但又想不清楚这是什么,听到“受侮辱脸”立刻明白——“对对对,就是这个”。但如果你忽视身边这种脸的存在,自然就看不到这样的人,也看不懂电影里这样的人。

受侮辱脸


台词:

关于说台词的节奏,那妥妥是导演调教出来的。

说前半句的时候,空一下,我就猜想下半句,却总也不中,这就是很强的地方,有想象力。

我写不出来,我没这样的生活,也没有这么锐的观察力,我由衷佩服。拍着大腿看的。

举个例子,一起咂摸咂摸:

徐东(章宇)打电话给马千里(张志勇)的那个镜头,马千里只有电话的画外音。

马千里:要说赔钱呢(空一秒,我就想,是不是下半句要说“反正我是没钱”)……

(徐东面不改色,马千里接着上一句):那是侮辱你了。(压根没想好好赔钱吧你!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反将一军。)

然后马提出要把自己戴了十几年的结婚戒指赔给徐东。

徐东(依然拿着手机看着前方,面不改色):拿你的感情赔我的感情(空一秒,我心想,这话得怎么接呢,怎么回都好像占了下风、没什么气度啊)……

徐东接着说:很公平啊(够狠啊,先是肯定了对方的提议,显得自己不小气,但这一句略带反问的口气,讽刺性极强啊,稍微要点儿脸的听了也该反思一下了吧。)

可马千里这种人才不要反思。然后是俩人下跪那段,真是太神了。犀利而生动,这样的情节这么简单,我根本想象不到,节奏也超好,每一段都很赶趟,太牛了。

导演留给观众一点自己思考的余地和空间,但是那些被脱口秀和1.5倍速喂得营养过剩的观众是不需要这个的。你只有接受了导演的邀请,才会在他的游戏里玩得开心。

邀请你进入耿军的游戏里


细节及其他电影语言:

电影中有太多值得玩味的细节,有几个我特别喜欢的:

1、 用挖掘机运狗时,狗就坐前铲里,那么大还带着土,显得原本挺大一狼狗都小巧乖顺,缓缓走在被冰雪覆盖的空荡荡的大路上,格外一种调调。穷人自有穷人的方法,又心酸又可爱。

2、 章宇步伐沉重地上楼梯,把狗皮装进楼道的电表箱里。稀里咣当的电表箱可能是当代小区建筑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公共空间,小时候我们曾把在楼下玩时脏兮兮的玩具藏里面,还会碰到邻居叔叔用牛奶盒子做的烟灰缸。章宇不想这事儿给媳妇添堵,一个人扛了。

3、 找开发商要债,原本看起来老赖的债主扒开一颗大白兔:“我都低血糖了,你也不心疼我”一副无赖相就这么不俗气地表现得干净利落,又气人又可怜。

4、 耿军说不愿拍吃饭的戏,因为饭桌上是要解决问题的。但片中好吃的不少:冻柿子、喝汽水、吃冰糕、烤地瓜(2次)、各种水果(橘子榴莲),甚至最后砸进来的萝卜都表达了小人物最后的愤怒,“蔬菜进屋,虽远必诛”。

影片的构图也非常讲究,很多是大居中,就单一人物在画面最中心位置。

章宇和马丽同框的镜头,很多都有一个具体的物体或者无形的中线给隔开,寓意的话肯定有人能解读出一大堆,但不难看出是特地做出这种分隔来的。

章宇和张志勇同框,两人通常各占50%,就是等分画面,双男主地位可见。

好几次由窗户把画面分割成几块,好看又值得玩味。这都是电影该干的事儿。

后半段章宇去还金链子前,有一个城市远景的镜头,拍得特有层次,特别漂亮。

没找到那个大远景的图,其实就是后面的风景,但拍得特美。这段挖掘机运狗也拍得特别可爱。

片中的人物还会突然对着镜头说话,而且有5次之多:

第1场次,也是马千里第一次出场,原本开着免提打电话的他突然对着镜头说:“听着这些电话,你们心情能好吗?”那一刻我还以为是导演要玩打破第四堵墙,没想到镜头一转,原来镜头后面是要债的亲戚们,嘿,被导演玩儿了——所以导演是不装的,他知道哪里该正经地用电影语言,哪里该开个小玩笑。

第2次,两个要债的人来马千里家吃饭,饭桌上对话的正反打都是直接面对观众的。老金老李蔫不拉几的直面镜头,一看一包坏水儿,不是什么善茬,看似掏心掏肺,其实没一句靠谱话。马千里的无奈倒是通过一次次直接对着观众讲述而加深了。

再一次是马丽,在有钱闺蜜家,对着观众说出“坚强,约等于狠”,也是挺有力度的,好多人记住了这句话。

然后是章宇,在小公园想要拒绝诗人的帮助时说出:“你们文人是弱势群体。”这句话简直就是对着观众席里这帮文艺青中年说的嘛,直接扎心上。

最后一次就是在马千里家,两人喝着散装白酒,梦游大海边,“我是男主角”,两人达到了精神上的同频,他们似乎想邀请观众也进入到这个温暖的梦境当中,却在他们的境遇下又显得格外可笑而卑微。

鹤岗国诗人罗尔克的诗集《中途下车》

除了已经被广为流传的金句,还有几句特别喜欢:

小二给马千里送礼,“这带鱼我爱吃,这钱我不能收”;“你是忙人,你忙吧”

“有什么吃什么”两个职业讨债的,一看不是善茬,还说着冠冕堂皇的话,

刚被打的马千里:“不就是打我吗?你身份复杂你先来”

诗人:“他的愤怒是真的,也可能是技巧。”

我一直都喜欢那些能用电影的方式讲故事的影片,《东北虎》就是,绝对不是单单靠人物对话驱动的,而是用电影语言,创造了一个稳当当的节奏,把这个故事讲得明明白白,把人物挨个都支棱起来,还能让我放心出来,真是个本事。

下跪这段节奏太好了

Chriz说章宇和马丽的夫妻关系表现得有点不充分,甚至有点塑料。

我说没有啊,章宇对她是有感情或者说有责任感的。马丽说把狗弄走他就弄了,给马丽买榴莲那段也看出两人关系还有温存的。马丽对别的女人狠兮兮冷冰冰的,但懂得跟章宇撒娇。他俩可能只是没有爱。况且章宇也确实够渣,有两个情史,还有个断不了的郭月进行时,这些马丽都是知道的,这样的关系还能亲密到哪里去呢,这么一想略带塑料感反而是恰当的,有戏的。他们在一起只不过因为他们合适,可能以前也多少爱过,也可能小城里的婚姻模式就是如此,但是现在在一起只是因为合适,是章宇口中人老色衰的他最后拥有的“完整的家庭”。多可怜的事儿。

“好的”=“我服了”章宇把这个劲儿演出来了


为什么普通观众不喜欢这个故事:

我原本想以上如果都不算数,最起码普通观众可以去看三段完整的故事。结果惊奇地发现朋友圈有人会说“连故事都讲不全”、“故事讲得稀碎”。

后来明白,这些观众想要的“全”,是一个圆满的解决,结果影片偏偏不给:狗的仇也没报,欠的债也没要,炸弹也没做成,亲戚内讧受伤,这个债就莫名其妙没了下文。所以想要个结果的观众当然看着“不全”,唯一有了结果的居然只是马丽,捉到了奸,生了孩子,配合章宇讲了他回忆自己十九岁那年妈妈拉扯他看病的故事。所以太没劲了。

但全片真正的重点其实是两个男人的惺惺相惜啊。都是生活失败者的他们,逐渐看到了对方可怜又坚硬的一面,逐渐走到了同一个阵营,所以金链子还了,狗皮烧了,说不上原谅,而是这个复仇没有意义了。你没法让他更惨了,所以你做什么都被消解了。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相当完整的,一步一步走下来有理有据,非常扎实而且值得玩味,但真的不符合一般观众想要的东西。

最后一次“报仇”

所以你要想观众看懂,得借助一大些他们似乎更熟悉一点的东西,比如说其他东北故事《钢的琴》《白日焰火》,但这距离他们愿看还相距甚远。为了让观众看懂,导演也是尽力了。每个段落结束,都要有个明确的“晚上”的节点,把时间线捋得很清晰。然而每个段落又都是些琐事构成的,需要观众集中注意力去自行构建每条叙事线的内容,这就对观众有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挺矛盾的。

人物每天庸庸碌碌,似乎在解决一些事情,但又什么都没解决,所以会有群友说“看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看”,但这不正好像极了生活本身的样貌。虽然“生活比电影有意思多了”(这半句是耿军说的)耿军很能理解生活的这种调性,用自己的幽默抓住了生活的微妙,而这种很难表现的东西他处理得太稳了,一点点去塑造人,一点点去铺陈情绪,但他的片中没有爆发,总没有,因为没有一个可以爆发的目标,也正因如此,显得特别憋屈又孤独,而这正是他重点想表现的。

憋屈又孤独才是主色调吧

耿军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话语气和音色都很像梁龙,我甚至脑补就是梁龙在说话。从《轻松+愉快》到这部《东北虎》主题曲都是跟二手玫瑰合作的,大家都是一类人,都是极具批判性的,都在自我解嘲、自我消解,同时对他们熟悉的社会底层充满同情,作品内容又非常放得开的那种。喜欢二玫的人应该更容易理解耿军吧。相信在这些作品里,他们都玩得挺痛快的。


《东北虎》到底是个什么啊?

因为看过《八月》《小伟》《美姐》《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清水里的刀子》还有《路边野餐》,所以对《东北虎》这种形式不会陌生。而这些艺术片里都有一些让人能噗嗤一笑的东西,只是都没有《东北虎》这么密集;相比《路边野餐》的抽丝剥茧,《东北虎》的故事还更加直白好懂一些。在讲得清故事的情况下,能让我放心笑起来,又能看到一些人生的不同面向,我就觉得这个导演怎么这么厉害。文艺片里很少有这么搞笑的,搞笑片里又很少有这么文艺的。所以不应该是两边不占,而是两头都玩得高级。

故事结构确实有一定问题,但放眼大中国有问题的影片太多了,而这片儿优点又太强,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创力,所以在我的打分体系中,优点早已抵消了问题。我更愿看有缺点但强烈凸显个人风格的影片,而不愿看中规中矩、没缺点的平庸俗气流水线制作。没有预期中的票房,甚至没有达到预期的口碑,但还是希望耿军不要变味,这样说实在残酷得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可能还太早了一些,希望以后的影院能足够大,资本足够多,给这样有生命力的影片一些空间。

再说一次,把《东北虎》当个剧情片来看,应该会感觉好点儿。要不,整点儿试试?

Btw:说耿军是鹤岗韩寒抖机灵的人,这机灵也抖得可以了啊。

 6 ) 东北人学东北人,给东北人整不会了

一个东北人在看完此片后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为什么,这个片子里的东西,不管是服装、布景、为了生孩子而放弃养狗的动机、甚至是反复作为背景音的钟表滴答声,都是能让东北人感叹“这也太东北了”的细节,但里面的这些人,怎么就不像是真东北人呢?

说得更明白些,不像东北人,当然不是辨别不出他是东北人的意思,而是明明知道他是东北人,说的是东北话,但就是不相信他是东北人,也不相信东北人这么说话。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北虎》是一部极有意思的电影,前提是不要把它当成电影去看,一个角度是,不妨把它看成是一部东北人感知吸纳了大众传媒对“东北人”的外部想象,不由自主地、甚至是过多地受到了这种想象的鼓励,从而用东北人最擅长的艺术手法 —— 即模仿 —— 带着自我激赏的心情模仿了自己,所演出的一场的超现实剧。

/

《东北虎》里遍布关于东北的刻板印象,不是表面视觉上的刻板印象,而是感官、情绪、性格、冲突塑造等方面的,审美上的刻板印象。比如:“既凶猛又窝囊”、“既锱铢必较又富有同情心”、“既‘社会’又无措”、“既冷酷又温情”、“既荒凉又诗意”、“既喜剧又悲剧”,这些典型的东北张力似乎成了角色性格和行动的唯一准绳,也导致人物和剧情都沦为了这种审美的提线木偶。

角色说词儿时都不像说人话,也没有递进感,更像是在极力展示这种东北审美下的东北腔调。如果试着去形容一下这种东北腔调,我只能说,它是一种缓慢、顿挫、煞有介事的说话节奏,无论说了啥,这种说话节奏都能将你所表达的事,上升为更大层面的“事儿”,令话语自行发酵出一种溢出其本来意思和情景,击中了更接近事物本质的深意。这样的腔调生发于东北人含混、夸张的表达习惯,一边是对生活细节的直接抓取,一边是经验主义式的武断总结或囫囵升华。耿军敏锐地察觉到这些零零星星地散落在东北人的日常交流和段子中的幽默因子,将其提纯,并以极高的密度展示在电影中,诸如“伤感,没意思”、“尊重文化的地方,必有光芒”、“名词动词多用,形容词,慎用”、“有时候坚强,约等于狠”、”他不是被我骗了,是被假象骗了”等等等等,比比皆是。

耿军实在太喜欢、也太珍惜这样的语言和表达节奏,即便在一些不怎么贴合情节和人物的地方也舍不得放弃。比如,当章宇和马千里被催债人扔进窗户的洋葱砸中脑袋,双双躺在地上时,章宇突然用辽视小品的语气问,“以前,出现过蔬菜吗?”,马千里答,“蔬菜进门,这是第一次”,又如,马千里和章宇提到自己想用金链子换的钱去趟向往已久的南方,章宇突然出神,说,“我也想去,想跟沙滩上的美女,玩耍、追逐、嬉戏……永远玩耍,永远嬉戏“,电影中,几乎每一句词都被寄予了要显露出这种东北幽默的厚望,演员说词儿极慢,说完一句,要等两秒说下一句,甚至不惜频繁切到怼脸特写,用镜头语言提示观众“黑色幽默要来了嗷”。

实际上,“金句密集”本就是《东北虎》的宣发点之一,片方还制作了一系列的“金句海报”(抛开具体电影来说,“句句金句”也往往不是好事,这意味着电影里充斥着戏剧性场景、超出角色经验和立场的机智对白,以及,特别恰到好处的冲突,意味着电影所表达和承载的东西与社交媒体段子之间没有“差额”),但《东北虎》中的东北磕儿效果远没想象中有意思,就像一张过于纤毫毕现的HDR照片会让人觉得失真,经过过于刻意提纯后的东北话也会让观众生疑,结果是,观众感觉到了电影中角色对于大众认知的“东北幽默”的强烈自知之明,于是,电影变戏剧了,写实变间离了,幽默被解除了,东北人学啥都好笑,但至少在《东北虎》里,他们学不来自己。

/

电影里塞满了纯度过高的东北磕,也塞满了被蓄意拉长了的、太有东北文艺作品审美的戏剧冲突。《东北虎》缺少一种贯穿全片的引力,回想起这部片子,我所能记住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系列的“场面”。

比如,马丽跟她怀疑的小三在楼道里的对峙场面;马丽以吃下有毒的饭菜为威胁,逼章宇找出小三的场面;马丽、章宇和小三在饭店合影场面;章宇和马千里在派出所门口互跪场面;章宇带着诗人去收拾马千里,但最终看着倒在雪地里的马千里不知所措的场面……我甚至觉得,耿军是先决定拍讨债、出轨、抓小三,后再找辙,用不咋必要的因果将其连成一个故事。

而这样的场景,又与耿军对东北语言魅力的运用有着异曲同工之感,他敏锐地感知到其中不费吹灰就能生长出来的东北式张力:豁出去的狠人;每句话都暗藏玄机的社会磕;一触即发但却克制住的情绪;油滑又真诚的老赖;有人给你送带鱼也有人砸你车的人情纠葛……电影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不同冲突的机械展列,人物像是在摆姿势,而这些冲突所展现的情感状态,仍是全然不超出一个读过几本东北文艺复兴作品的非东北人,对于东北审美上的想象。

所谓“东北文艺复兴”也复兴好几年了,大众热切地分析着东北作家所描述的陌生的北国生活,发现了黑色幽默,挖掘了悲凉底色,不管人家曾经构没构起来,都以自己的生活为依据,说人家解构了。当然,作为东北人,模仿是种族特长,幽默是条件反射,他们模仿了很多既有形象,谁也拦不住他们模仿成为了某种既有形象的自己。《东北虎》中,东北创作者们不满足于自我书写式地展现另一种生活,而首次如此显著地显示出来的对于外部目光和审美想象的内化和自觉,使之成为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更有意思的点在于,《东北虎》是如此的真诚,就像电影用动物园里来回踱步的东北虎映照东北人一样,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热忱的自我欣赏,这使得电影即便充斥着对外部审美想象的回应和重申,也绝无一点迎合之感,倒有一种请全国人民看东北的地主之谊,对我来说,这种气氛本身,比《东北虎》这部电影,更加东北。

 短评

老实讲,看到一半生出两个疑惑,一个是这片到底是不是导演拍的,怎么这么多配乐,跟新导演们似的,一共118分钟,配乐铺了110分钟,这还是往少了说,干脆铺满得了;二是,很神奇看到一半想到了蓝色列车,都很不节制,质感又没有前者那么足,最后终于在片尾解开了疑惑,果然是同一个美术指导,又把东北整成北欧冷酷仙境了。

8分钟前
  • 冷水浴缸
  • 还行

男的不要老觉得自己是东北虎,你就是个失败的,中年的,男的。

9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表达没出来,净是抖机灵和自作聪明,愿称之为鹤岗韩寒。

11分钟前
  • Lobgran
  • 还行

东北乱炖都能成罗伊安德森式冷幽默了?国内圈子真是自己瞎嗨,影迷也跟着被忽悠吧

12分钟前
  • 沙坪坝金毛强
  • 较差

无聊而拖沓,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耳光@英皇

14分钟前
  • 小牛魔王
  • 较差

荒诞与荒诞之间隔着许多支离破碎,音乐铺陈使节奏极其混乱,只有马丽勉强撑住了,章宇细节够了有星星点点的灵动但整体就少了谋划,遗憾。

18分钟前
  • 严老师
  • 较差

东北,19岁的老虎和32岁的熊,一种精神状态。影像的割裂和凝滞倒也适合这份困顿。

19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注意:(一)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在试听手段上是极简,但同时是极精确的,画面内包含了非常充沛的信息量,所以那些停顿是有意义的,有力量的。同时,他非常可贵的一点在于,对地域性的环境和人的敏锐捕捉,以及【不猎奇】的诚实展现。(二)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镜头之笃定令人叹服,角色和行为也极具力度。本片有导演一贯的风格,但过于泛滥,由此在视听上常常出现偏差(为了“抛梗”而故意偏离视点,恶趣味的比重甚至超过了趣味)。如果导演未来仍痴迷于一些视听上的小花招,是难以大进步的。

20分钟前
  • 草堂主
  • 还行

大金链子缠砖头,大水萝卜砸脑袋,诗人浓度过高的鹤岗,万物被抽空了生命只配做意象。纵使东北大地自带幽默感,也请不要再拿宛如批发来的冷幽默桥段攒剧本了。

22分钟前
  • 内有恶犬
  • 还行

太,难看,了。我们,东北人,说话,真不,那样。

25分钟前
  • 无往不胜的小鱼
  • 较差

碎片式,标签式,期待太高,以至于落差太大

27分钟前
  • 糊乱的张贴
  • 较差

“名词和动词最好用,形容词慎用。”这也是一部用名词和动词写形容词的电影。

29分钟前
  • 柯诺
  • 还行

我给你带了炸带鱼,风筝,和五百块钱。真浪漫和伤感。

34分钟前
  • 绿小野马
  • 推荐

#SIFF 24th#@SFC上海影城首映见面会场。很失望。话剧式的腔调,独角戏般的角色,塞满的音乐,最后都被构筑成萧条的东北。文人没有幽默的自嘲,撑不起来的角色,都像雪一样零散开,压在观众心里,盖成一片疑问。过于追求某些东西,最后反倒显得矫揉造作。马丽戏份少到不如空镜,章宇突破性不大,但我还是喜欢他的演绎。

38分钟前
  • 拉扎斯菲尔峰
  • 还行

“我年老色衰,经济衰败,只剩一个看似稳定的家庭。”中年男人像圈养的东北虎,电影是想谈这个主题,却在太多的地方点到为止了,代入感稍纵即逝,感觉像一块肉质不好的牛排还要做成一成熟。

40分钟前
  • Pruuwo
  • 还行

影节见面场,及格线附近。没怎么看过导演先前的作品,单论这一部片子的话节奏略感稀碎,拼贴感强又导致啥都没往下挖。虽然极力克制自己和《大象席地而坐》横向对比的冲动,但未免叙事和剧作上还是差了很多味道。马丽很惊艳,这类片子可能更适合她吧(除去东北的标签以外)。章宇正常发挥,他说看完本就决定演和提到大象就鞠躬的时候隐约感觉他还是走不出满洲里,演员戏里戏外的创伤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45分钟前
  • 偶像派诗人
  • 还行

东北虎在动物园反思人生意义

5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一个老婆孕期出轨,一个欠钱不还,整得俩人好像还挺委屈,节奏又慢,还有那些(自以为的)笑点……谈不上故弄玄虚,但就是让人看得烦躁。

55分钟前
  • seagreen
  • 还行

众所周知,东北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冬风萧索,形容时间停滞,形容猛虎入笼,形容望穿尽头。

59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当男性创作者坦诚面对自己“一起挺过今天”的现实和“永远嬉戏”的幻想。形式和讽刺总是容易,难的是保有感情、压住感情。章宇骑摩托车朝着山锥子开和烧狗皮,马丽满大街找人和吃蛋糕,都是在冰雪里开火,面无表情地痛彻心扉。

1小时前
  • bloom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