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尼泷谷

剧情片日本2004

主演:尾形一成,宫泽理惠,西岛秀俊,藤真美穗,林田麻里,山本浩司

导演:市川准

 剧照

东尼泷谷 剧照 NO.1东尼泷谷 剧照 NO.2东尼泷谷 剧照 NO.3东尼泷谷 剧照 NO.4东尼泷谷 剧照 NO.5东尼泷谷 剧照 NO.6东尼泷谷 剧照 NO.13东尼泷谷 剧照 NO.14东尼泷谷 剧照 NO.15东尼泷谷 剧照 NO.16东尼泷谷 剧照 NO.17东尼泷谷 剧照 NO.18东尼泷谷 剧照 NO.19东尼泷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1 16:25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战乱,瀑谷省三郎(尾形一成 饰)远赴中国,在一家夜总会中靠着演奏长号维持生计。长久以来的孤独和压抑扭曲了省三郎的性格,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战争结束后,省三郎回到了故乡,结婚成家。  妻子的怀孕给省三郎带来了久违的快乐,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儿子托尼(西岛秀俊 饰)的诞生伴随着的竟然是妻子的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托尼慢慢的长大了,他早已经习惯了阴沉冷漠的父亲,以及孤独无援的童年。之后,托尼考入了美术大学,开始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上面,在艺术方面颇有天赋的托尼很快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亦改变了托尼的人生轨迹。

 长篇影评

 1 ) 逝去的梦

几年前在一次外出时看的原著,这篇小说被收录在村上春树的短篇集《列克星敦的幽灵》中,好像是第四章。

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一直沉浸在孤独的情绪中的人,小说的记叙从他父亲在二战时上海吹爵士小号的时光开始,一笔笔缓缓地没有半点起伏地代入了托尼瀑谷的成长、他姓名的由来、他对绘画机械式的偏执、他一生唯一一次的爱情的开始到逝去、他对亡妻的追念、直到他父亲的去世,最终诚如小说最后一句话:“一大堆唱片彻底消失后,托尼瀑谷真正成了孤身一人。“

从故事的叙述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无论从小说平缓的叙事方式还是市川准电影版中一幕一幕的串联记叙方法来看,都和博尔赫斯”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瞬息“的诗句相合,大概村上确实是想在这篇小说的情绪上找到这样一个调子。托尼瀑谷的母亲生他后就辞世,成年后的托尼与父亲大概两三年才见一面,他没什么朋友,平时话也不多,只喜欢用画笔临摹,却被人说他的画都过于机械、没有感情;再看看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个能手,迷人的个性和硕大的阳具让他在上海的日子里不缺女人不缺乐子,他总有找到生活资源的方式,但故事并没描述他的情感世界,他好像从没爱过谁,或至少他从没对别人追忆过自己的情感往事,甚至对托尼,好像也没曾表示过爱死去的亡妻到什么程度,反正就是结婚生了儿子而已,之后也没有再婚;托尼的爱情也充满孤独的宿命感,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迎来爱情,却为此寝食难安,他之前一直安静地生活在孤独的王国里,如今却被一下子打破,他开始患得患失;最终与他结婚的妻子也逃不出这样的命运,她是个购物狂,对有设计感的美艳服饰有一种发狂的贪恋,一种瘾,而每次没有过瘾时,她就觉得自己空虚得无处可逃……

这样的故事,好像开头就可以看穿结尾,读者的眼睛好像瞬间被一种作者设计出的宿命陷阱捕捉,在一点一滴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境下感受一种难以诉说的悲哀情绪,从故事内部,到身为故事局外人的读者的阅读体验,都形成了一种情绪上的一致性,这是纯粹得很难得的文学作品可以做到的。

可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我们从文本中可以看到它开篇描述了托尼父亲在二战时代上海日本租界的往事,将它作为前因,而后托出托尼瀑谷的人生。父亲看似欢快的生活,读者却不难看出一种快活的短暂性,它终将悲哀地沦落到最平淡与孤独的境地,而这样一种境地,以一种轮回的形式传承到了托尼瀑谷身上。

我很好奇为什么村上要这样写?为什么他要引入一段被框束于真实历史的往事。这样一种引入与这篇看起来”力图以最极致简洁的叙述贴近情绪本身“的小说究竟有何基调上的关联?从这个问题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这篇小说到底在贴近一种怎样的情绪?

毫无疑问故事中的人物都沉浸在一种孤独中,一种恒久的孤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逃避,有的沉沦麻木,有的试图用爱情与幻想,有的则通过一种依赖,可最终依然要回到原点。可是,这篇小说的主体并不是逃避宿命,相反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沉浸。托尼瀑谷对于爱情幻象的追念在村上的记叙下,以一种病态的迷恋呈现,他让女助手装扮成妻子的模样,犹如希区柯克《迷魂记》结尾斯图尔特对金·诺瓦克的要求。托尼瀑谷沉浸在他的孤独宿命里,这脆弱的短暂爱情不过是这种孤独宿命的延续,托尼太软弱,他只能在茫然和意识的不清醒中拥抱这种宿命,浸泡在里面,当然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更加孤独与偏执。

后来我渐渐意识到,那段真实历史中构架的人物往事,也是在这样的情绪下呈现的。它与真实世界的相连,恰恰是与后续整体的故事与真实世界的不相连所对称的,对托尼瀑谷的描写是如此的不清醒、一种执的沉浸,甚至可以说是梦幻的,而对梦而言的梦,则是真实。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暗藏的梦中梦故事,只是这种”梦中梦“,并非在于小说的叙事中,而在于这种基调和情绪里。父亲的往事和托尼的由来,对于托尼来说是如同梦幻般不清醒与迷离的,而托尼孤独的精神世界对读者甚至叙事者来说正如同托尼父亲的往事之于托尼一般,也是沉浸在这种不清醒与执恋之中。这是我作为读者对这篇小说的感受。

小说中这种仿佛做梦初醒的情绪,与我真实中的生活体验非常相似,读完这篇小说的感受:正如同我在梦中得到了一样我梦寐以求的东西,而在濒临睡醒时我心底里的某一处忽然知道这其实是梦境,于是我下意识地在梦中抓紧那个东西,可梦终要醒,醒来我才意识到手中其实什么也没有,非常得空虚。

唉。真喜欢这小说。

 2 ) 孤独的存在

这世上或许真的有东尼这么一个人存在。东尼泷谷。就像他出现在村上的小说与市川準的电影中的那样。他的存在好像比你或我的存在都更像真的。当他占据了你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你面前演绎着他的人生,孤独的人生,被人分享,这之后,他就像是真的存在——不像你,你也孤独,这孤独却不为人知。
所以会跟东尼共鸣,因为他孤独得那样彻底。甚至可以成为孤独的代名词。他的在1940年代中国的牢房里静静听着窗外行刑的枪声、在地上蜷成一团的父亲。他的仅仅相伴三天就撒手西去的恬静美丽的母亲。他作为绘画师的一个人的沉闷漫长的工作。他以为让他摆脱了孤独的、却因为自己内心的孤独无法缓解而拼命购物的妻子。他们都让他孤独。
作为一个从小就一个人生活的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走路,一个人思考,成长后还是一个人,一个人在路上开着摩托,一个人在工作室绘画。在没遇到成为他妻子的女人之前,他没特别体会到这种孤独,很习惯。遇到那个女人之后,他意识到孤独,想要结婚,结婚后,他看着她,无论是她睡熟的脸还是做家务的样子,都让他由衷地喜悦。孤独会结束吗?
不是。只是一起走了一段路。妻子走后留下了一屋子的衣服。父亲走后留下了一堆珍贵的黑胶碟。看着这些,他就没法平静。把这些都卖给二手店之后,在空荡荡的屋子里,他以父亲在1940年代中国牢房里的姿势,躺在地上,静静地躺着,心终于渐渐静了下来,他又重回孤独,可是,真的没有什么不好吧。
我们的身上曾经住过一个谁。他也曾经住在我们的心上。他带走孤独,再把它还回来。东尼的父亲在战争中失去父母和兄弟,从中国回到日本,“他只能孤单的活在世上”。或许这是说他跟世界的血脉联系断了。他有了东尼,一个继续孤独下去的人。当东尼以偶然又有些必然的、与父亲完全相同的姿态躺在空荡荡房间的地上,我发现有些东西是没法抹去的,一种希望,即使种下一种孤独,只要收获了这种孤独,就不会空虚,生命就不是虚无的。
我喜欢东尼重新享受他的孤独。虽然人们总是想法子要摆脱它,可始终陪伴你的,只能是你自己,东尼比谁都看明白这件事。他继续画着那些在别人看来冰冷、毫不温情的机械人,但或许这样的画也有人喜欢。就好像看了这样的电影,而喜欢东尼的孤独的我。
东尼总是面无表情。他蜷坐在电脑转椅里,来回旋转着,拿一支笔把玩,或者只是静静望着窗外。有一种很奇异的感染力。这是我在这部电影里收获的画面。他一个人。

 3 ) 有所有情节裸露

托尼滝谷的真名,真的是叫托尼滝谷。

托尼的爸爸,叫滝谷左三郎,是一个爵士乐作曲家。就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左三郎在国内惹了一些麻烦,他被迫离开东京来到上海,在那里他度过了兵荒马乱的日子。在上海的一个夜总会里,静静地吹着小号。当战争结束,由于他长时间呆在上海而受到牵连,他们把他锁在监狱里很长时间。他的大部分牢友,一个个相继受到处决,几乎没有经过审判。处决经常是在下午两点的时候进行。有一天,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他们把他拖到了外面的靶场,用自动步枪从他的头上打过。在那个地方,生与死的界线,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薄。

 

滝谷左三郎。回到日本的时候带着一袋子骨灰。那是1946年的春天,他发现他的家乡已经在轰炸中被毁,他的父母和他唯一的兄弟,也遭到了同样悲惨的命运。换句话说,他当时,成了世界上一个孤独的人。

 

最后,他和妈妈远方亲戚家的一个女孩交往,一年之后他们结了婚,生了一个小男孩。在小孩生下三天之后,他母亲死了。她的死来得那么突然,她的火葬也是一样的突然。

 

滝谷的一个朋友,美军少校,安慰他面对生活的现实。那个少校说,你应该给他起个名字叫托尼,跟我一样。这样一来在受美国人影响的年代,给他的孩子起美国名字这个主意,没有一点坏处。这就是左三郎说的。

没有一点坏处,托尼滝谷。

没有一点坏处。

 

因为这个美国名字,当托尼做自我介绍时,人们总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有些人甚至不可理解。由于这个那个的原因,托尼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孩。在他可以记事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和乐队到处流浪。一个人孤独的打发日子,对托尼来说成了自热而然的事情。

 

他年轻的时候一个房东照顾他,但他上了中学以后,就自己做饭,自己锁门,自己上床睡觉。

托尼不能对他同学所讨论的画作出评价。那些渗透艺术和思想意识的画,对他来说,画代表的是一种自然,一种空想。

托尼画机器最拿手,他对车子,收音机的零件很熟悉,而且对发动机的了解也超过了其他人。

后来他成为一个插图画家,那是很自然的。

从杂志封面到广告插图,托尼接了和机器有关的一切活儿。这些工作很有乐趣,报酬也不错。

 

 

左三郎和托尼,两三年见一次面,一旦他们解决了必要的事,两个人之间就没有什么需要讨论的。

滝谷左三郎不是天生以来就是一个父亲,就好像托尼不是天生以来就是一个孩子。

 

左三郎还在奏着以前奏过的音乐,不过跟托尼记忆中的音乐有点不一样。他的爸爸在演奏。这差异可能很微妙,但是对托尼来说,这种差异是致命的。托尼想靠近自己的爸爸,“为什么不一样?” 这是他想问的。

 

 

而,她就像是远方飞来的一只鸟,很自然地穿着衣服,被一种特别的微风包围着。

托尼好像坠入了爱河,第一次开始考虑到结婚。

 

在托尼和她的第五次约会中,托尼向她求婚,但她同时也关注另一个男人。托尼和她,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距有15岁。“好好让我想想”这就是她说的话。孤独就像是一所监狱,这就是托尼的看法。如果她说她不会嫁给我,我一定会死掉。他把他的想法跟她说清楚,他说他有多么孤独,他已经在生活中失去了多少。见到她以后,终于让他明白“你不仅让我明白我是孤独的,而且让我知道见到你是多么重要。我已经失去了生活中的一切。”

 

 

托尼的孤独生活已经结束。当他睡醒过来的时候,他找她,如果发现她睡在旁边,他会放松。如果她离开了的话,托尼会焦急。摆脱了孤独,托尼有时还是觉得自己有点怪,因为现在他不孤独,他非常害怕,害怕重新回到孤独的生活。有时候,当他想象这事时,吓得他出一身冷汗。

 

他的这种害怕一直持续到他婚后三个月。当他开始习惯于自己的新媳妇时,他的担心减少了。

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出现了阴影。她是个天生的家庭主妇,有条件的整理着这个家。但只有一件事让托尼不快,那就是,她喜欢买很多衣服。

 

在周围有很多衣服时,她几乎不能管住自己。几乎在一瞬间,她的表情,她的声音都变了。在他们游览了欧洲之后,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在他们的旅行中,她买了很多时尚的衣服。她好像被迷住了一样,只知道买衣服,见到的每一件衣服都买下,而托尼只需要留意衣服上的价格标签。

 

回到日本之后,她的热情还是没有减退,一天又一天,她继续买衣服。他们得买几个大衣柜,同时还要买设计好的鞋架来放她的鞋子。当这一切还不够的时候,他们就得把整个房间当做一个衣柜。

 

 

“少买一点东西如何?我不只是想到钱的问题,你变得漂亮,我会很高兴。但是,你真的需要那么多的衣服吗”

“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做。但是当我知道得更多时,我不能控制自己。当我看到美丽的东西时,我一定要买下,一定要买下来。就好像是上了瘾。”

 

她答应说要摆脱,摆脱自己的心瘾。

一周过去了,她呆在家里,这样可以避免诱惑。但就在这一周里,她觉得自己空空的,整天呆在更衣室里,看着自己的衣服,她看衣服从来都不会厌倦,她越看就越想得到新的衣服。当这种欲望增加的时候,她失去了控制。

 

其实她很喜欢她的丈夫,接受他明智的建议,她只有一个身体,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衣服。

于是她到喜欢的小店去问,她能不能把最近买下来的衣服退掉。把衣服退回去之后,她觉得轻松了很多。但是当她等待有所改变的时候,她什么事都不能去想,只想到她退回去的那些衣服,它们的颜色,样式,还有布料。

她在开车想倒转回去的时候车祸去世。

 

 

 

从第十三个申请的女人当中,托尼选了跟自己妻子长得最像的一个。

“放松。这工作其实很简单,你在这里每天朝九晚五地回答电话就可以了。还有分发一些资料,或者是帮忙复印文件。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条件,我老婆离开我了,我这里有很多她的衣服,有一些还是新的,我很希望看见你穿上它们,就像你在穿制服一样,当我们在这里工作的时候。”

“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请求,但是我没有别的动机了。我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她已经离开我的事实。如果你穿着她的衣服到处走走,我知道她走了的事实已经被了解了。”

 

说实话,她真的不明白托尼的意思,但他看上去并不像个坏人。她认为他只是失去了他老婆后的失态,除此之外,她已经没有工作了,钱也用完了。她需要一份工作。

“我明白了,我是说,实际上,我真的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我认为我知道你在问什么。在我做之前,我能看到你老婆的衣服吗?我认为我应该把它们试一试,看看是否合身。”

“我在外面等你,你试吧”

 

过了一会儿,托尼进来看她怎么了。

“你为什么而哭”他问她。

“我很难过,我很难过。我只是,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这么漂亮的衣服。我真的很难过,我被它弄糊涂了,对不起”

“去吧,你去选一件能穿一周的衣服和鞋子,然后我们带上。还有,要冷静下来。你为什么不选一件外套”托尼说。

 

她选了一件暖色调的天鹅绒外套,像羽毛一样轻,她从来都没有穿过像这样的外套。

她穿着她的衣服,看起来像他老婆逗留不去的影子,这些影子,注入了温和的呼吸,和他老婆在一起移动。

 

是的,现在他所面对的,他很重要的一个根源,看起来像很多个影子每时每刻都在消亡着。当托尼,注视着发生的这一切,他渐渐地开始噎住了。

 

“对不起,但是事情有了变化。你带回家的那些衣服,你可以自己保存着,请把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忘了吧。请不要对任何人讲。”

 

 

托尼联系到了一个二手衣服商店,他们来了,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他无聊的走开了,试衣间变得空荡荡的。甚至是他最信奉的那种感情,渐渐地从他记忆中消逝去了。他的记忆渐渐地也转换了,像一阵带薄雾的风,每一个改变都变得迷糊了。

 

 

他老婆死去后的两年,他的爸爸,也死于肝癌。他只留下了他的长号,一部旧爵士唱片。这些唱片都具有模型,所以托尼得周期性的打开那个试衣间的窗子。

就是这样的,一年过去了。无论如何,他继承了那部唱片集,渐渐地担负起它。托尼为这个二手唱片做了一个鉴定,因为很多唱片都是罕见的,这个鉴定也相当高,但是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一旦这个唱片集消失了,托尼,就成了完完全全的一个人了。

 

 

 

“每时每刻,我都会回想一个不知姓名的女人,她也在哭,在前面那个试衣室里,看到了衣服,他老婆留下的。”

他的记忆恢复了,她的哭声,之后,他几乎忘记了一切事情。奇怪的,他从来没有动摇过,对那个女人的回忆。

 4 ) 孤独是美好药.

早前就已看过《托尼瀑谷》,在那本《列克星敦幽灵》中并非出采之作。但它却是零七年一月引发最强烈共振的电影,不论它在业界的评论都多差。当然这要归功于村上的原著,但若仅仅如此是绝不足以构成喜爱的理由。应当说整部影片的处理,甚为契合目前的心境。

 

   《托》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强烈的空旷感。内容是由不过区区十几页的小小说改编而成,其场景道具也仅选取对剧情诠释必须的重要元素而剔除其余可有可无的负累,连角色的台词也少得几乎数的出来,与其说是台词,莫如说是旁白中的穿插性补叙。但少之又少的台词却有力地抓住了所有描述所指向的核心问题而显得至关重要。整部作品的镜头拖曳得极其缓慢,也有可能是画面中物体或人长时间处于静止或接近静止状态而产生的错觉,一种沉静的错觉。影片中场景的过渡处理颇有意思。通常是一个从左至右的慢镜头,末端是房间的墙体、汽车轮胎等物体接续一片黑暗,制造一种模糊又伤感的混沌,缓慢地切换至另一场景。这一手法导演在片中屡试不爽。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局部化的应用,聚焦某一细节出,例如:人物双脚的运动来表示人物行动的趋向或目的,用以解释某一事件的全部。又或者是“她”出事前运行的汽车引擎盖及左前轮的视角等等。由此种细节之处过档至全景,此种取舍远比一般直截了当耐人寻味的多。

 

    电影的配乐也是采用间歇的钢琴,或纯粹的空白。镜头凝滞在沉默的画面中,蓄势待发般徘徊。诠释村上的这部作品,我想这种缓慢是必须的。印象极深的是其中两个场景:一是妻子答应答复托尼求婚之前,托尼对于自身过往人生的反思;二是妻子车祸死后托尼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背对镜头失声痛哭的一幕。两个场景都选取了相似的背景音效(background-sound effect),均是将钟的指针走动的声音作渐变处理,由些微的滴答声放大至摄人心魄。前一个相对缺乏让人意识到那是指针声的条件,初看时一度错认为城市中打桩机的声响,但转念,又觉出其中的余味:孤独踩踏着如打桩机般沉重的步伐,在托尼心中打着令人窒息的旋儿。

 

    托尼承袭村上一贯的小人物路线,与我们任何一个都毫无可比性。其童年记忆甚为贫瘠,母亲在其出生后三天病死,做爵士乐手的父亲总是游离在家以外的处所,自己又因为那个奇怪的名字而遭到他人白眼。缺乏与其他个体的沟通导致的自闭,当然这都是父亲省三郎一手造成的……但如果母亲未死的话,托尼瀑谷也就不会存于世上,起码不会起“托尼”这种不伦不类的名字,想必能够获得同正常孩子一样水平的母爱,甚至是父爱吧。对于机械的绘画兴趣及随后展露的无人能及之天赋也是如此经历所致性格的产物:与人沟通不来,便将注意力集中在冰冷的无生命的不会说话的机械上,集中在可被量化的精密冷漠上,描绘机械不存在沟通的问题,仅仅是它存在,你攫取。

 

    托尼的人生之所以奇特,恐怕是因为在他遇到妻子之前,都未曾意识到己身的孤独与缺失,这一点。当一个人习惯了孤独,就能将之作为本身的固有状态而原原本本的加以接受,就如同与孤独合体一般,成为孤独的符号,便不会对离群索居产生丝毫不满,反倒如鱼得水,对人群有着某种类似畏惧的抵触情绪。酿成妻子悲剧的原因固然是开车时的疏忽,但如若没有那起悲剧,他们生活中潜在的矛盾也未尝能够得到调和:妻子即使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必须靠衣服而生活这一巨大命题,却仍然希求通过少买衣服来表示对丈夫的敬爱,这本身于她就是突变;而托尼,则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妻子的本质区别。他们在眼下所希求的东西,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于他,是借助妻子摆脱己身的孤独,于妻子,则是买更多的衣服去填补己身永远都在扩张的空洞;于他,衣服是妻子的影;于妻子,自己则是衣服的影,并无过多实质。

 

    而那个与妻子有着相似身形的女孩在置衣间内面对大堆衣服时突然的啜泣却永远印在了托尼的心中,即使是他认为自己可以忘记一切的时刻。以至于他孤身一人躺在空无一物的前置衣间时仿佛也感到啜泣的她的身影就在身前。而此时一个场景的巧妙切换也着实另有深意:躺在牢房地板上的省三郎。躺在此处地板上的托尼。两种孤独状态的类比,可怕的相似,毫无希望地生存在静止中的孤独。枪声,子弹击穿某人的额骨,指针走动的声响,流逝的生命与时光,打桩机,在胸中砸入一枚隐形的九寸钉。

 

    影片的最后导演对原著做了一定修改与补充。父亲死后,托尼烧掉了所有能够勾起回忆的资料,却在即将烧尽的时候留下了某一物品。女孩回家前被扫地大婶纠缠,家中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电话那头的托尼内心纠结地放下电话,视线落及桌面。

 

    那是。女孩来应聘时交纳履历中附着的一张照片。

       被火苗烧毁了一角的一寸照片。

 

    是的。又是电话。同《挪威的森林》、《斯普特尼克恋人》一样。导演选取了电话作为结尾,却留下一个遗憾,因为《托尼瀑谷》的结局是,并且必须是:

 

   “托尼瀑谷这回真正成了孤身一人。”

 5 )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1994年这一年,村上春树发表了《奇鸟行状录》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他其实还在内蒙古和蒙古旅行了一趟,被当地的饮食折磨得天昏地暗。这一年,吕克•贝松拍了《杀手里昂》,弗兰克•达拉伯恩特推出了《肖申克的救赎》,迪斯尼折腾着《狮子王》。这一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大江健三郎,诗人顾城自杀身亡才过去一年。这一年,无数美国人看电视转播辛普森在公路上开车狂奔。这一年,在国内,有个叫张楚的人,发了一张CD,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这些事情都是十二年前的事情了。不知道这一年,托尼应该算是多少岁?

昨天看电影的时候我又落了单。等到我从黑漆漆的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天上开始哗啦啦地往地上倒水,大雨倾盆。我老老实实地在站台等巴士。说来奇怪,明明是部彩色电影,怎么我记住的感觉都是黑白色?在回来的车上我还在想,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直到睡着之前,我还模模糊糊地想,这到底是什么。

终于今天有人问我:“你昨天看的这部电影到底是说什么的呢?”我把手上的水放下来,皱了皱眉,说:“它说的是一个人究竟可以有多么孤独。”

我终于把这个词说出来,然后久违了的张楚这首歌开始在我的脑海里像幽灵般的盘旋。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他唱,他们并不寻找并不依靠。

人必须要作为个体活着。再如何彼此了解、互相依赖,都还是得一个人活着,我无法将任何人占为己有。同样,我也不能够被任何人完全融合。就好像天上的星星,永远在一起又永远分离。看似咫尺,其实天涯。

我想起清水玲子笔下的一个机器人。里面最优秀的那个人造人拥有美丽的皮相、懵懂的感情和不老不死的身体。他爱上的人总是会老会死,如果他感受到的悲伤强烈到威胁系统的运作,他的大脑就会自动帮他进行记忆清除。将之前的那段记忆统统抹掉,重新开始。

托尼把亡妻的衣服卖掉,把父亲留给他的小号和唱片卖掉,就好像是他自己给自己下的格式化的命令。要不动声色地舍弃掉,遗忘掉,才能继续若无其事地活着。一个人活着。

像婴儿一样蜷着睡在空荡荡的储物室也好,侧躺在沙发上小声地哭也好,喝着白水吃蔬菜沙拉也好,缩在凳子上看窗外的风景也好,拿出纸来统统烧掉也好,他就像一颗孤独的行星。偶尔有星星路过,可是从来不曾在他身边驻留。

 6 ) 村上式的孤独•尽可能多的人生

《东尼泷谷》,依然是典型的日本气息。还有村上的气息?
不知道。
前两天我在看村上的《斯普特尼克恋人》,有点异。是村上的风格,一读这本书我就想起了读《挪威的森林》和村上的其他文字带来的感觉,那种很明显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个孩子的语气,很好玩的。

孤独的人应该努力去宝有丰富的回忆

孤独的人是不是应该是年轻人呢?虽然张楚在他的歌里呐喊,“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年轻人的孤独有时也许是刻意为之,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对抗世界对抗社会的一种方式?
而中年人或者老年人的孤独则更多是被动的是迫不得已?但是中年人的孤独在我看来应该有一种温暖和祥和的氛围,因为有丰厚的关于人生的故事和回忆。
中年人一定要宝有他生命中的许多许多的回忆,不要像电影中的东尼。
我能理解东尼在妻子去世之后卖掉妻子所有的衣服的行为,因为女人的衣服对于他来讲毕竟是没有用无法用的东西,但是,他还是应该以一种方式留下些什么,留下些回忆吧?
尤其是,他在父亲去世后卖掉了父亲留下的所有唱片。真是不可理解。真是可惜。
当然,村上笔下的人物一直就有着非常人可以理解的一些情感,有一种奇怪的气质,孤独而又诱人的气质,远远地隔岸望着,他们的活力或沉闷都会清晰可辨,很具有观赏性,但是,这些人物是不生活化的,是一种孤独以至孤寂的人生。
我还是觉得东尼应该留下一些物质的东西,有时候,这些实物可以让你知道你曾经度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一种怎样的人生。
好不容易不孤独了——东尼遇到了他的妻子,可是,这个视买新衣为生命的女人,最终死于衣服带来的恍惚中。东尼又陷入了孤独。宿命难逃吧?

谁比谁活得更长?

有朋友曾经说,她想要长寿,想要活得足够长,因为她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人生不会有太多的戏剧性,她说,以数量对质量,如果她活得足够地长的话,人世间的许多风光和事情她都有机会去经历去观赏。
记得当时我是把这一理论当作奇思怪论来看。
换一种角度,其实我和朋友没有多大的差别——比如我的爱看碟。
以我自己的看碟而论,其实电影的好与坏固然影响着我的观影感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的喜欢看电影其实本质的需求是对人生多样性的一种好奇——我知道,有一种人生是我永远都不会去涉足的,准确地也许应该这么说,除了我自己的有限的人生外,我基本上不再会去过任何另一种人生了,但是我还是好奇,别人是怎么过的,于是我热衷于看电影,这是最简捷的一种了解别样人生的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和那个朋友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也是想要拥有或者说知道更多或者是尽可能多的人生。
在一个打盹儿似的中午看《东尼泷谷》这样一部碟是我乐意的,电影不过70分钟而已,然而,一个人,也许是一类人的生活我们就看见并且知道了,这也是一种人生。
比如东尼的人生,他的妻子的人生,他父亲的人生。这些都不是我喜欢的人生状态,但是,有什么妨碍呢?70分钟一过,关掉影碟机,把碟子放回我的碟架。看看墙上的时钟,两点正,该出门上班了,这时出发,刚刚好赶上两点半的打卡时间。
在同样的阳光或阴云天空底下,我和许多人过着一样或不一样的人生。

 短评

公子的说书太美了 ==+ 粘腻的正太音 ==+ 录了一小段下来 >< 两位女主超级秀丽 ><(不喜欢男主 ORZORZ 自欺欺人……好奇怪的男人 ==)坂本龙一的配乐很棒!OVO

6分钟前
  • 小檠的罗宾熊
  • 还行

冲着村上春树来的,果然非常村上春树。喜欢从头至尾的钢琴曲。故事还好

9分钟前
  • 黄海
  • 还行

全然文学化的视听语言,缓慢地横移镜头,再配上疏离感的旁白(人物偶尔搭腔,疏离有一下被穿透的感觉),犹如在一张一张地翻读书页。伤怀、疏离、孤独,很好的传达了村上文学的质感,以一种独特的日本电影风格。之前总把市川准和市川昆搞混,被忽略的一个好导演。

14分钟前
  • 畸小山
  • 力荐

很特别,村上的作品很难拍出味道,此片完全做出了孤独,疏离,哀伤与洁癖。

18分钟前
  • 37°2
  • 推荐

西岛秀使的叙述婉娩道来,无论是堆造黑色沙地上的舰艇,还是描绘一片生命饱满的叶片。TONY。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就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如同精密运做的齿轮一般,或者没有波纹的沉寂的湖水。欣喜太突然还来不及去细细体味,得到和失去就都在惶惶之中完成了。拿起将要放下的,怎么说都算得上是具备自然

23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是坂本龙一的《Solitude》使这部电影成形的,从前并不知道出处,在各种午后,巴士座位,散步路上听过很多次,那种孤独的情感像水一样化开来,现在呢,像他所说的一样,重返孤独比长久孤独更让人感到害怕,但貌似这只是村上式惯用的托词,不是吗?我们的孤独何来重返一说?它一直都在那儿。

27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还行

莫名其妙……我不适合细腻的东西,我不喜欢村上||||

30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较差

资料馆。运镜平稳,风格化极强。配合着“solitude”的旋律将东尼孤寂的内心不断外化。衣服的隐喻与人类与灵魂相关。几处与妻子的相处段落充满了造型上的美感,也就贴合了东尼绘画师的人物设定。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孤独感的营造并不矫饰,因为导演是将整个背景至于1946年,这个历史的特殊节点,于日本于他国。这也就从侧面解释了,他的画里为什么有美感没情感。也可从现代性的阐释入手。脚、鞋、不同层级的人……还有那抹浓稠的化不开的雾气,无处不在的风。被第一部市川准的大银幕惊艳到了~

33分钟前
  • 西嘻哈蛤
  • 力荐

无论是开头对人物历史的叙述,还是后面大段的推拉转场,还会画外音与画内人物台词的接续,都表明这真的是一部从语言层面力图完全贴合原著小说的电影。也正是从这点上说,东尼泷谷的视听的确非常特别,比一般小说改编作品要强太多。但满口孤独还是挺LOW的哈哈。男主说女主像是为衣服而生的一样,衣服没了,人就不用生了。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疯狂的点吧。

3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坂本龙一的配乐,旁白西岛秀俊。主题孤独也用更加清淡冷色调的影像手法去呈现。我们察觉和深入了解影片中人物的癖好,发出疑问:何以至此?因为孤独所以更加执着于某种外化的执念,而执念越深又愈加变得孤独不可调和。结尾男主和后来的女孩经由死亡的阴影达成了一种连结,这种连结得以让人在时间流失里有了挂念。所以孤独可以不再。滑轨横移的镜头转场用的很溜啊。

38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掉落的苹果,道别的天空,从牢房到衣柜,死亡毫发之差,气息融入纤维,哭泣分身,孤独幽灵;村上春树有声读物PPT,又或坂本龙一钢琴MV;整挺好

42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循着坂本龙一的OST找来这片儿看,当音乐和影像彼此渗透传达出的是加倍的孤独感,都市人在情感状态上的流离失所表现出的是对物质的寄托和人际的疏离,镜头横移转场间搭配西岛秀俊的低沉旁白就如同在翻阅村上的小说,男主在地板上的辗转反侧实在是太寂寥了。

47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人是多么孤独的生物。第一层级的孤独:身处孤独而不自知;第二层级的孤独:尝到幸福后又在失去,知道何为孤独;第三层级的孤独:所有的人都离开你,却留给你一堆他们的唱片和衣服之类的东西,叫你放又放不低,忘又忘不掉。太狠了。

52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推荐

吾深以为,这不能算是电影,顶多算是配乐配画小说联播。没有哪个重要细节是观众必须通过画面才能获得的,旁白才是主角,画面的作用几乎只是烘托气氛,“电影”的存在必要性降到了最低,读过小说的人不能从电影中看到超出了其期望和想象的细节,不过女人在衣帽间哭的那场戏不错,音乐来自坂本龙一。

53分钟前
  • 门柱
  • 还行

人若微尘细如鸿,佳人偶遇醉清风。道尽人间闲散事,诉与孤独似囚笼。【纪念市川准导演】

5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很失望呢,因为喜欢村上春樹才看的这个片子,谁想内容像小说一样意识流,没有连贯感,所以那种意韵完全体现不出来.

59分钟前
  • hysteric_blue
  • 较差

一个男人孤独的一生。西岛秀俊低缓的述说、坂本龙一清冷的配乐、极简构图冷色的画面,迅速将人带入长相神似村上春树的男主角孤寂的人生。他像画他最喜欢擅长的精细机械插画一样过着一个人的生活,不断横移的镜头像放幻灯般一页页扫过他的一生寂寥。这其中有过火花闪烁音符跳跃,只是逃不出命运旋律五线谱的框束。像我们很多人一样。「孤独就像一所监狱。如果她说她不嫁给我,我一定会死掉。」

1小时前
  • 神仙鱼
  • 推荐

空旷的布景单调的镜头表现孤独,过多的独白和配乐有点影响叙事,看过原著的估计会喜欢。

1小时前
  • JH
  • 还行

实在看不下去,闷死了!~

1小时前
  • Andor-Genesis
  • 较差

声画都很美,可惜是小说的配乐朗诵版,没有生命力

1小时前
  • 一度的微苏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