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

科幻片美国2003

主演:艾瑞克·巴纳,詹妮弗·康纳利,山姆·艾里奥特,乔什·卢卡斯,尼克·诺特,保罗·克塞,卡拉·布欧诺,托德·特森,凯文·兰金,西利亚·维斯顿,迈克·埃尔文,卢·弗里基诺,斯坦·李,雷吉·戴维斯,克雷格·达蒙,杰弗里·斯科特,雷吉娜·麦基·雷德翁,金大贤,达尼爱拉·库恩

导演:李安

播放地址

 剧照

绿巨人 剧照 NO.1绿巨人 剧照 NO.2绿巨人 剧照 NO.3绿巨人 剧照 NO.4绿巨人 剧照 NO.5绿巨人 剧照 NO.6绿巨人 剧照 NO.13绿巨人 剧照 NO.14绿巨人 剧照 NO.15绿巨人 剧照 NO.16绿巨人 剧照 NO.17绿巨人 剧照 NO.18绿巨人 剧照 NO.19绿巨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4:12

详细剧情

  冷战时期,布鲁斯·班纳(艾瑞克·巴纳 Eric Bana 饰)的父亲是美军的一位科学家,致力于研究通过基因改造让人类获得超强的能力,想以此为美军打造超级士兵。可是他的项目没有获得美军的支持,不能进行人体试验,疯狂的父亲为了完成试验就在刚出生的班纳身上进行基因试验。多年后,班纳成为了出色的科学家,专职为军方开发新型的高能炸弹。在一次例行的试验中,由于操作失误,班纳为了保护同事,受到了一场伽马射线的强力辐射。常人如果在这场射线爆炸下肯定必死无疑,可是班纳却活了下来。多年前,父亲在其身上做的试验也因这场核辐射生效。一旦班纳发怒时,就会诱发身体里的神秘力量,变为毫无意识的绿巨人,拥有超强的破坏力和反抗意识。因此,美国军方为了深入研究,开始围追堵截绿巨人……

 长篇影评

 1 ) 那些赞美之词,还是稍微收敛下的好。


  我不喜欢影片中类似漫画切割的镜头,多此一举。
  
  
  还是更喜欢李安拍文艺片内涵片,冲着绿巨人原版漫画去看这部电影的的确会非常失望,这几天一直在重温marvel和DC的电影,这一部看来看去都索然无味,不能因为导演特色使然而去评判或者宽容影片,在我看来李安就是拍砸了,这没什么,每个导演都有自己擅长的,我觉得他拍的人物故事感强的片子就特别棒。

    在大多数“很失望”的评论声中,总有站出来说“我操棒极了你懂不懂电影内涵”的好评。我想说,李安是个细腻敏感的导演,他能拍卧虎藏龙,能拍少年派,这只有他能做到, 但细腻也需要用对地方,对于浩克,内心的纠结,挣扎,不愿面对回忆,不愿面对真实的父亲,这些细腻之处,李安都表达到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悲悯之心、孤独又恐惧的浩克。好的,那么我们还是需要回归这部片子的题材:动作、科幻,然而我愿意看到的精彩的打斗,变身一刹那回想漫画中那一幕的激动感,完全被克制。甚至打斗中的浩克那张“绝望的愤怒”的脸,看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只能说,该收的没收住,内心戏的过度呈现,失去了整部片子应该有的冲击力和爆发力。结尾“吸收人”老爸的部分我激动了一下,没想到就一下而已。。。“吸收人”的效果没有被展示好,这一段可以很漂亮的打一阵子的,没想到落进水里伽马射线一来一下子又开始内心戏了。。。

总之,李安老爷子的戏我还是会看,只要别再拍科幻动作片就好了。
  ============================================================
p.s.看到一个典型的正面评论,刚回复的,忍不住复制上来。 
  
  
  2013-02-14 00:31:22 深海
    还是喜李安导演的,太在一部典型的美漫电影中探讨了很多深奥的东西,比如:人的潜意识,父子关系,个人对抗强权,核武器对人类的影响,基因突变,美苏冷战背景。我觉得比《复仇者联盟》这种根本就是看特效和爆炸的大杂烩电影强多了
   
  回复你
  
  同学,漫画的电影化首先就是要把隐藏在漫画迷脑海中的动态映像呈现在银幕上,不看特效核爆炸的一般都是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去的吧。我就是喜欢看特效,尤其是连漫画细节都不落下的特效,这不仅过瘾,而且是对漫画本身的致敬。

 2 ) 心理隐喻——心中的怪物

    虽然总体评分很低,我还是坚定地给了5分。看得失声痛哭的电影,感动我心灵的电影。

   Bruce 由于父亲对科学的执着——对自己注射基因突变的试剂,以实验自愈能力,而遗传了这样的功能。他通过变身绿巨人获得这一功能。变身的启动原本应该是物理诱因——诸如射线,但是,他却可以通过自己愤怒的情绪来完成这个变化。他的愤怒来自于他被压抑的童年记忆。

   一部科幻片,被刻画成了细腻的心理片,最后达到心灵的疗愈,真的很喜欢。有两个地方我哭得撕心裂肺:

   泪点一:由于父亲告诉他他的身世,他开始研究自己的DNA,发现自己身体的秘密,由于愤怒第一次变身绿巨人,大肆破坏实验室。这时,他的父亲躲在门后看到了他,他也看到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缓缓地走向他,迟疑地伸手去抚触他的脸,他也很动情地望着父亲。然后,他的脑子里闪现母亲的形象,对父亲大怒,冲破屋顶跳到外面去了。能感觉到他是多么希望一个温情的父亲,而被压抑在记忆中的父亲,却杀死了……

   泪点二:他在基地遭到那个利欲熏心的年轻军官的挑衅和实验,把他放入水中,利用他的潜意识——噩梦,让他变身。他和基地的军人起了激烈的冲突,跑出去,回到童年的家里。一瞬间,家被摧毁了。他翻山越岭,从基地前往纽约,为了寻找他的女友——Ross。路上,他看到小时候自己家门前种植过的苔藓植物,出神地望着。一路上,一直遭受着基地人员的追击,让他的愤怒逐步升级。终于,他到了纽约。在一座大桥上,一架飞机冲向他。他跳到机尾上,被带到几万米的高空,他们想借此高空杀死他。但是,他坠落了。过程中,他看到了作为人类的自己。他们四目相对,然后他伸出手,掐死了作为人的形象的自己。如果之前绿巨人并无意伤害他人,还是一个善良的想象的话。那么,接下来,他将泯灭人性了。他们逼得他掐死了心中的人性,报复要开始了。他坠落到了水里,又从地底钻出,准备大战。这时,迎面飞来的飞机中,他看到了自己心爱的Ross。他静默了!Ross的父亲——指挥官也下令停止攻击。一切都静默了。Ross朝他奔来,绿巨人慢慢地缩小,缩小,回到了人的形象。这时,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可是很难找的!”确实,如果没有爱,他将完全是一个愤怒的复仇怪物,再也没有了人性。他们再次重聚的这一刻,我又纵情大哭。

   我们把他称为“绿巨人”,但实际上,在影片中,人们称他为“angry man”。也就是说,我们关注了他的外在形象,而影片实际要关注的是他的内在情绪,要述说的是他的愤怒的来由——童年的心理创伤,以及去处——大肆破坏。所以当Ross问他,变身给他什么感觉时,他说像一个梦,一个关于“Rage, Power, Freedom”的梦!被压抑的愤怒,由于不敢触碰,被层层恐惧所包围。所以,他常常做噩梦!而一旦冲破了恐惧,愤怒出来了,势必带着宣泄的破坏力量,然后是平静和自由!可以说,绿巨人的形象,是他内在愤怒情绪的隐喻和物化,就像羊男是村上的小说《舞!舞!舞》中的内在心灵的隐喻和物化。

    那么,你的心中可有一个愤怒的“angry man”,或者说绿巨人呢?我有!因此,我被这部电影触及了心灵。

    影片还有值得赞许的两处细节是:军方虽然知道Bruce和他的父亲都很具有威胁性,却答应了他们两人最后的会面。体现了他们对“人”的尊重。
    还有就是最后Bruce和父亲战斗,父亲从他身上吸取能量,他说“都拿回去”吧!其实,他的能量主要来自愤怒,来自父亲,所以拿回去对他其实是一种释放和释怀!在能量传递过程中,闪回了他的青年和童年时光!最后,他的父亲被军方的射线杀死。而他,脑子里的画面定格在了小时候父亲温情地摸着他的头的画面!他和父亲产生了链接!!他把愤怒还给了父亲,重新感受到了父亲的爱!

    与其说是一部科幻片,不如说是一部心理疗愈片!

    
   

 3 ) 拥有不曾渴望的力量的痛苦

作者:罗杰·埃伯特 发表日期:2003年6月20日 译者:八月三十一 评分:★★★(四星为满分)

绿巨人在漫威超级英雄中是罕见的,因为他的能力是一种诅咒,而非优势。当愤怒战胜了布鲁斯·班纳博士,且他变成了一只比原来大了很多倍的绿色怪物时,这不是为了对抗邪恶或捍卫美国,而只是为了痛扁那些折磨他的人。就像它的前辈弗兰肯斯坦(注:又译作科学怪人)的故事一样,《绿巨人浩克》是对那些玩弄生命的奥秘的人的愚行的警告。它是关于拥有你不曾追求也不曾渴望的力量的痛苦。班纳告诉他唯一的朋友贝蒂·罗斯:“最让我害怕的是,当它发生时,当它发生在我身上时,当我完全失控时,我却喜欢这种感觉。”

李安的《绿巨人浩克》(电影名省略了“the”)是最近的漫改电影中最健谈、最引人深思的一部。与其说它是关于一只绿色怪物的,不如说它是关于自大狂们的两个受伤的成年孩子的。班纳(艾瑞克·巴纳 饰)的父亲是一位科学家(尼克·诺特 饰),他对自己的DNA密码进行了实验,并将因实验室事故而发生转变的基因融入到他儿子体内的绿巨人中。贝蒂·罗斯(詹妮弗·康纳利 饰)是班纳的研究伙伴;他们几乎是恋人,但没有结果,她讽刺地说“我对情感上疏远的男人有着莫名的迷恋。”她冷酷的父亲是罗斯将军(山姆·艾利奥特 饰),气势汹汹,决心摧毁绿巨人。

这两种对立的俄狄浦斯式的冲突是《绿巨人浩克》的核心,令人感动的是,在很多场景中,我们基本上是在看受伤的孩子们。当绿巨人的神奇力量变得为人所知时,军方当然会试图杀死他(这是大多数关于外星人和怪物的电影中的常规解决方案),但还有另一个反派有更阴险的计划。他叫塔尔博特(乔什·卢卡斯 饰),一个贪得无厌的企业家,他想利用班纳的秘密来制造一种可以自我修复的士兵。从中可牟取暴利。

这部电影提出了关于基因实验、对科学研究的滥用以及我们对不合群的人的本能地厌恶的问题,并实际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请记住,李安是《冰风暴》和《理智与情感》以及《卧虎藏龙》等电影的导演;他试图在这部电影里真正处理绿巨人故事中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切换至无脑的特效。

这样也好,因为绿巨人本身是这部电影中最不成功的元素。他在特写镜头中很有说服力,但在远景中稍显匆忙而不连贯,奇怪,就像他的精神表亲金刚一样。有时,他的运动略像用于创作《金刚》的定格动画,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故意的;金刚的运动有种诡异的感觉,比现代计算机生成的生物的流畅运动更令人毛骨悚然。

《绿巨人浩克》中有大量对经典电影的引用。《金刚》无疑是李安的灵感来源之一,而《弗兰肯斯坦的新娘》(注:《科学怪人的新娘》)则是另一个,例如在一个场景中,绿巨人看到了自己在池塘中的倒影。《化身博士》显然是原作的灵感来源。其他引用包括《公民凯恩》(绿巨人摧毁实验室)以及《太空先锋》(一架喷气式飞机飞得如此高,以至于可以看见星星)。罗斯将军也有杰克·D·里佩尔将军(注:《奇爱博士》的角色》的影子,前者由艾利奥特饰演,技艺高超地展现了克制且专注的近乎夸张的表演。

这部电影中有大量动作场景,例如向绿巨人发射火箭,而他以击落直升机作为回应。还有我们在超级英雄电影中所期待的必不可少的著名地标,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金门大桥,纪念碑谷,当然还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秘密实验室,在那里,人们可以把绿巨人困在一个浸水的封闭空间里,同时提取他的DNA。

但这些场景相对于电影的核心剧情而言是次要的,后者是关于两对父亲和孩子的。班纳对童年创伤事件的记忆被压抑着,在多年后再次见到他父亲后,这记忆终于被唤醒了。诺特看起来像一个急需理发师和跳蚤粉的人,他饰演班纳的父亲,作为看门人与班纳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他用DNA测试来确定这确实是他儿子,在一次私下的对话中,他告诉他:“你得注意自己的脾气。”康纳利饰演的角色与她父亲之间也有很大的矛盾——她在不该信任他的时候却信任他——有趣的是,这个角色的困境与她在《美丽心灵》中饰演的女人的处境非常相似。两次她都爱上了才华横溢的、直到失控为止都是可爱的、且认为自己受到政府追捕的科学家。

这部电影有着优雅的视觉策略;在无数导演失败之后,李安想出了如何让分屏技术发挥作用。通常它们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噱头,但在这部电影中,他使用移动的框线和画中画来暗示漫画的动态叙事技术。某些镜头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前景和背景相互作用,揭示彼此。还有另一种更微妙的、让我联想到漫画的技巧:他经常在同一特写镜头中的不同角度之间切换——不是切换至下一个镜头,而是从一张脸的一个角度切换至另一个角度,就像平面艺术家在需要另一个画面来处理较长的对话时所做的那样。

很难说《绿巨人浩克》能否吸引到它的主要观众——青少年科幻迷。毫无疑问,它将在周末创下票房纪录,但它能否吸引到会对其野心做出反应的观众?李安大胆地采用了漫画故事的大框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目的;这是一部面向那些不喜欢漫画电影的观众的漫画电影。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电影的审慎魅力

 4 ) 《绿巨人》的李安色彩

2008-08-04 13:19:46   来自: 今日

  如果没有看说明,你也许很难想象像《绿巨人》这样的好莱坞动作大片,居然是李安导演的作品。
  李安被认为是既懂中国又懂美国以至可以自如进出中西文化的导演,李安电影也似乎成为票房的保证,成为像他那招牌式的酒窝(据说系儿时被狗咬留下的伤疤)一样的自我品牌,其独特之处是直指人性,强调作品的文化思考。他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这一早期“父亲三部曲”即是如此,后来的《卧虎藏龙》也不必多言。即使像《断背山》这样较另类的同性恋题材作品也表现了当代亚文化的重要一种,是“李安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人性角落”的又一证明,能引起东西方的关注和争议也是在所必然。
  《绿巨人》改编自美国家喻户晓的同名漫画,斥资超1.5亿美元,是李安继《卧虎藏龙》风靡全球之后的科幻作品,2003年好莱坞夏天强档之一。应该说,科幻电影对李安而言是陌生领域,当时被认为是他证明自己在主流商业片领域亦有能力的尝试。的确,李安成功了。但仔细想来,这部电影仍然保有李安一贯的思想精神。

  在好莱坞混,当然要先混出好莱坞的颜色。从视觉表现来说,为了吻合美国商业电影的口味,《绿巨人》和其他科幻大片并无显著不同。首先,基本结构设计仍属老套:一个吸引人的主场景--绝对能忽悠观众的高科技实验室;一种神秘古怪的高科技力量;一位身世奇特、深度卷入事件的可怜孤儿英雄、“科学怪人”或“化身博士”(《蝙蝠侠》和《蜘蛛侠》亦然);一位不可或缺的与绿巨人相恋的最佳女搭档;一种牵连军方或政府机密的控制与反控制;影片最后,同样是要摧毁这种带来破坏性的可怕力量。其次,这部电影也有精妙的科技想象和创意。李安说,为了这部电影,“从科学知识的角度说,我专门研究了很多生物学知识,例如细胞是如何发育扩展的,还有一个人怎样发育才能转变成一个‘绿巨人’的。科幻片绝对不是凭空想象,要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剧情的合理安排。”因此,为达到逼真效果,美术、三维、数字技术在这部电影中得到充分运用,后期制作工程浩大。此外,也不乏大场面、火爆的动作戏及其带来的震撼视听(尤其是军方对绿巨人的围剿行动),甚至为了加速情节发展而大量使用了今天看来已非常落后笨拙的“分割画面”技巧,但却因此带来了更贴近好莱坞大片风格的叙事节奏和新颖的感觉。
  《绿巨人》最吸引人的部分仍然是疯狂科技中表达出来的复杂人性,这也是不少科幻巨片的传统主题。在这部电影中,李安在眩目的电脑特效之外,表达出了更浓厚的人文气息,试图通过怪物绿巨人的遭遇来隐喻人性和哲理。

  有报道说,李安特别强调《绿巨人》的文化思考,说:“从文化上说,我必须洞悉为什么绿巨人会这样言行举止?它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精神?从心理上说,我也必须了解绿巨人究竟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象征?为什么绿巨人会受到大众如此欢迎?”对艺术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来说,这显然是两个非常本质的问题。
  如果说,在《绿巨人》中有一贯的李安色彩,那么“父子关系”就是该片的深层结构。李安一向重视父子(父女)关系题材,在“父亲三部曲”中,已经奠定了李安电影中十分鲜明的父亲形象,并证明了李安传达复杂人性和情绪的艺术能力,这种能力在最近的《色戒》中再次得到映证。
  在《绿巨人》中,绿巨人班纳与其父亲有着一段纠葛无尽的关系。班纳的父亲是个疯狂的科学怪人(和搭档贝蒂的将军父亲一样,类似于中国传统中典型的父权形象)。作为隐形的控制,他与班纳之间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在班纳幼时,他就想手刃亲生儿子却意外将妻子杀死,黑暗的记忆从此植入班纳幼小的心灵。为达成疯狂目的,父亲甚至可以漠视儿子的性命,由此在父子之间引发了一连串的对抗、挑战和失控。在影片后部,导演安排被捕的班纳被迫直面父亲,矛盾最后爆发,关系就要终结,让人联想起李安处女作《推手》中父子关系的面对面解决。在此,一个象征的场景是,班纳和同样变成巨怪的父亲在湖水中生死决战,超强的父亲已融为湖水,而班纳痛苦挣扎,试图把来自父亲的无处不在的梦魇从身体驱逐,可谓剪不断,理还乱的无穷纠结。另一方面,这种压抑与挑战的关系也呈现在贝蒂与她的父亲之间,以及班纳和以贝蒂的父亲为代表的军方之间,而这种矛盾关系成为推动全片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绿巨人》也是一部解剖父子情结与心理创伤的影片,而爱是最后的救赎。不过,在李安影片中父权实际上已泛化为一种内涵丰富的象征。除父亲角色外,它具体还表现有莫名压力的文化传统(比如三部曲)、严格的礼教或江湖规矩(比如《卧虎藏龙》)、霸道的军方或政府高层,乃至抽象的国家体制,后两种在这部影片中也有所表现。
  李安认为,真正的好电影,是一个刺激想象、情感和讨论的东西。而在《绿巨人》中对这种压抑与挑战的主题的承袭,对人物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挣扎的细致表现,是它区别于其他好莱坞动作大片的李安色彩。

 5 ) 纳闷如此出众,原来还是李安

看的时候我不知道是李安拍的,很奇怪怎么比其他美漫电影细腻、完整、艺术得多。在比较之中,它各种长处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李安对人情感的表现。电影里浩克的父亲其实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角色,他的心理表现让整个电影有了深度和立体感。而他的四次出场是这样的:

一,开头,他得知自己的孩子已经是个怪物时,他毅然决然地要杀了他。

二,他被关了三十年后来找浩克,向他暗示自己的伟大成果。

三,他第一次目睹儿子的怪物发作的当场,他温情地触摸儿子的脸庞,但怪物儿子不愿意接受他这个父亲,他摊在地上伤心地痛哭喊着“我的儿子”。

四,他与儿子那场莎士比亚般的舞台对白气贯长虹,此时的他已走上极端。

李安表现的不光是这位父亲的野心和沙文主义,也很重地表现了父爱的真挚。当然这位父亲的激进也是肯定的。但正是他对儿子的爱,他对儿子一波三折的爱的表现,让整个电影的剧情有了厚重的、感人至深的力量。在这样一位父亲的身边,浩克的善良就显得更加天真、更加让人喜爱了。

而且这个浩克的面部是天真可爱的,是有心理活动的,不是后来的浩克那样就是个人形的畜生,野蛮而乏味。

 6 ) 绿巨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绿巨人》算是一部心理层面刻画丰富的英雄电影。

人总是被自己的命运操纵,人也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束缚,,“绿巨人”即是如此,李安总是在这些神话、漫画人物的身上加上普通人的性格和处境,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理念藉此传达给观众。
如同那些最古老的传说,一个天命之子身上带着神的血缘,深深埋藏着神的力量,直到有一天他猛然间接受了自己半人半神的身份,一个英雄就此诞生。无论如何,这些英雄的传说始终带着命运的痕迹,而英雄历来也不能诸事如愿,他还是要受到命运的束缚。“绿巨人”几乎是世界上任何力量无法抵抗的,但他最终还是无法得到自己的爱人,这就是成为英雄的代价,也是英雄孤独的命运。
“别让我生气,你是不愿意看到我生气后的样子的”,影片结尾之前的这句对白是“绿巨人”系列漫画的经典台词,也在影片结尾正式昭告了超级英雄“绿巨人”的诞生。布鲁斯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接受了“绿巨人”的身份,但这个英雄的诞生却是因为屈从了自己的命运,做了自己命运的俘虏,李安就在这种矛盾当中完成了英雄的制造过程。这是种典型的东方式的辩证哲学,也难怪不少西方观众和影评人大叫难懂呢。



愤怒,是“绿巨人”的力量来源,是他本我力量的体现。也使他丧失理智和智慧,成为怒气驱使的超级破坏者。李安在影片中抓住了这个带有寓意的情节元素,再一次把普通人再正常不过的情绪带给影片中的超级英雄。谁能不愤怒,无论谁愤怒的时候都会被怒火蒙蔽了头脑,“绿巨人”是一个普通人幻想中的形象,他能在怒火中成为英雄和破坏者,而这个宣泄了所有观众情绪的家伙,其实只是大众想象下的一个可怜虫。就像是在片中布鲁斯所说的:“知道我最担心什么么? 每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当他向我袭来时,我会完全失去控制,…… 我喜欢那样。”这就是“本我”的最直接体现。“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是欲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的唯一要求是活的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是求的个体的舒适、生存。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按李安的话说,“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绿色巨人,如何去控制它、战胜它,这正是我想在片子里思考的。”

在影片中,在平静下来之后的布鲁斯,他能够很平静的思考自己所预见的问题。他能够与贝蒂讨论自己发生变异的原因。他找到了作为布鲁斯的自己,他的自我得到回归。“自我”原意指“自己”,是自己可以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找“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为本我服务,但是与本我的不合逻辑和非理性额的初级过程是 对立的。本我和自我的强大冲突,使得布鲁斯痛苦,备受折磨,倍感难过。

在影片中,当“他的父亲”打电话,布鲁斯质问他“你对我做了什么”之后。当他得知自己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后。他曾经说过“不,你不该那样做。我要把那种基因分离出来,我要把他们消除掉,我要在他们造成危害之前消灭他们。”。然而他的豪情壮志轻易的被“他父亲”的一句话所击败,似乎也注定了他悲剧的命运“你和你的朋友贝蒂一定很想那样做,可是你真能消灭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吗?我看不能。”以及电影最后,“他的父亲”去看望他,要求他的回报,给予他力量时。他无力的回答:“随你怎么想好了,我不会跟你走”、“别干了,别干了,别干”、“我宁愿死”以及那声大吼的“你走……”都体现了他的痛苦,以及“超我”的约束、规范力量。“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在影片中,布鲁斯的痛苦有人就是因为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的相互作用相互牵扯。超我的目的是抵消本我潜在的危险攻击性,原则冲突时显而易见的。作为中介或缓冲因素,自我在超我、本我和现实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自我一方面要同时满足超我、本我和现实这三者的要求,又要抵制他们的过分要求。维护自身的自主性和安宁。当本我和超我威胁到自我的控制的时候,一个人就会感到焦虑。自我被削弱,自我力量被耗竭。或者说,当自我的调节不成功,本我或超我一方变的过于强大时,它们之间的冲突就可能击垮我们。这也就是布鲁斯感到痛苦的原因。他自己无法合理的调节成为心里那个强大的“魔鬼”的冲击和经过自己意志控制、约束的“自我”的生活面目。也就是“他父亲”所说的“可怜的人类”。“超我”抵抗着“本我”的强大的力量。让人感到焦虑痛苦。在影片最后他颓然的坐在两个电极中间,等着他父亲的无力状就反应出了,它的无力,痛苦。


李安没有赋予绿巨人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形式”,让他去“救人”“救美”,而是让他运用自己的力量去打破一切常规,运用暴力去破坏、去释放。就是的绿巨人成为了一个“悲剧英雄”。不过在影片的最后,他找到了自我救赎的方法,他承认了自己“绿巨人”的身份,他努力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他隐居在了一篇绿色的密林深处,继续他的研究。他做到了自己救赎。“他做了自己命运的俘虏”,这也就是他的悲剧之处。

和很多好莱坞影片一样,爱情,成了拯救一切的天使,拯救了愤怒的“绿巨人”,也拯救了“绿巨人”破坏力量之下的受害者。可是布鲁斯对于贝蒂的爱,在我看来更像是对于从小缺失母爱的布鲁斯的母爱的补偿。贝蒂张开双臂拥抱布鲁斯就像是等待闯祸的孩子归来的母亲的形象。而“绿巨人”也总是在无比的愤怒破坏中突然温顺地伏倒在贝蒂脚下。而且做为女友,贝蒂并没有想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一样,对于男友是百分百的支持信任。她多次打电话给父亲,因为跟他在一起“我感到害怕”。她把拯救了她的布鲁斯送到了他父亲 那里 长期的镇定。她作为女友没有信心靠自己的力量帮助她爱的人找到过去,战胜恐惧。她所依靠的是强大的武力保护,而她所要对抗的却是她深爱的人…… 当她眼看着自己的父亲要即将要对布鲁斯所作的事时,她只能漠然。虽然李安如此设置这个任务的态度,不同于以往的好莱坞女友那样,永远的相信,毫不质疑的相信,但是无疑是这个任务显得更为真实。话说,我们都是正常人,都会害怕不是么?

虽然李安的这部《绿巨人》作为一部1.6亿美元制作成本,同样价位的宣传费用,一部用天文数字打造的电影,票房和评论都不甚理想。但是做为人文气质颇浓的李安所要反应的,“如何去控制、战胜每个人心里的绿巨人”的具有深层心里刻画和研究的心理分析电影还是很有味道的。

 短评

D+ / 虽然小学生科教碟片一般的分屏很好笑,虽然自愈的虫合很好笑,虽然绿巨人的美术设计很好笑,虽然一毛钱的特效很好笑,虽然有些文绉绉的台词很好笑,但李安水平还是在线的。以及最后才发觉我看的莫非是《湮灭》前传?

10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这个大个子的故事没有各种没过小个子吸引人啊

14分钟前
  • 人间老北鼻
  • 还行

2012.08.23 破坏力好棒

16分钟前
  • 叫我マグロ
  • 还行

李安的细腻确实不适合这种不需要脑子的电影

19分钟前
  • Weizhi Pan™
  • 还行

当我听说这是李安拍的,我崩溃了……看来真是每个导演都拥有古怪的过去……

22分钟前
  • 汽水|不core不得嗨
  • 推荐

恶评如潮,可居然把我看涌动了,丑陋的绿大个多么忧伤啊!

27分钟前
  • jagpumpkin
  • 还行

只有东方人眼中的超级英雄才是悲情的;可我觉得这片太冗长了,而且剪辑像PPT。

31分钟前
  • mumudancing
  • 还行

节奏很不对。李安真是不适合拍商业片。但是赋予绿巨人如此忧郁的眼神,也太难能可贵。

33分钟前
  • 格子
  • 较差

只有李安能把超级英雄类电影拍成这个样子。。。

38分钟前
  • Norris
  • 推荐

李安活生生把一美漫拍成了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只可惜优等生这次终于摔了跟头。李安不是不懂美国(且看[冰风暴]),但这部片子和[伍德斯托克]说明他对大众文化的处理尚有问题;同时也不是因为他不媚俗或者太文艺,号错脉了而已。李安终究是Hulk一样的他者存在。真好奇Hulk的内裤是什么材质的……

4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一点没发挥出李安的风格。|23.5.12重看,确实糟糕的一塌糊涂,感觉导演就署了个名一样,一点点也没看出来他的任何东西啊!尤其是像PPT一样的转场剪切风格,滥用到不适的地步,真的无法想象李安究竟为何要拍一部这样的片子?

42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米国老师说:“你没看绿巨人?因为评价不高?但你要是喜欢李安,一定得看绿巨人,它和其他所有科幻片都不同。” 我笑。。今天忽然想起久远的建议。。可爱的安大叔,男主总是与世无争睁着迷蒙温柔大眼的样子。在卧虎藏龙里没飞够,安叔就让绿巨人也会了轻功。再次证明世上只有两种电影:奇特的,狗血的

45分钟前
  • 洛林·恩
  • 还行

有点怀疑自己是喜欢这出戏还是出于对李安的迷信。评论那么烂,可我还真是觉得不错。那个傻大个被世界抛弃,自己在空中大地疯跑的场景令人难忘

48分钟前
  • milkman
  • 推荐

要是没有Jennifer Connelly就再扣一颗星

49分钟前
  • 小儿勾
  • 还行

感觉李安在以一种七八十年的恐怖片风格去处理这部影片,怎么说呢,看着很不过瘾,不过结尾他父亲变闪电人的那几处定格实在是神来之笔。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所以,这个故事就讲最强生化武器是怎样炼成的。有利的,就是超人,不利的,就是怪物。李安作为一个华人导演,影片里面确实有一种细腻的东西,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无关剧情,只是一种气氛。不过这也导致故事讲得黏黏嗒嗒的看得不痛快。

53分钟前
  • ♫LiNg™
  • 还行

李安每次都体裁不同,主题相同

56分钟前
  • 飘來飘走的甜蜜
  • 还行

-拍完卧虎藏龙以后拍绿巨人浩克 你有故意把武侠片的元素带进科幻片吧 -我没有啊 -那为什么绿巨人会轻功 -那不是轻功 那是他跳得高

60分钟前
  • 猫令
  • 推荐

从没有看过一个超级英雄无时无刻不在逃。一个超级卑微超级迷茫超级痛苦超级渴望的超级英雄。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东方人理解中的美国英雄,带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在披着的科幻外衣下,是李安对于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敏感忧虑

1小时前
  • Over5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