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

大陆剧大陆2019

主演:沈月,陈都灵,熊梓淇,邹廷威,梁靖康

导演:崔亮

播放地址

 剧照

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2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3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4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5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6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3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4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5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6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7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8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9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3 04:27

详细剧情

  讲述七月与安生是如此不同的女孩,安生桀骜,七月轻柔。从高中第一次见面开始,二人就成为最好的朋友。她们共同的梦想是成为演员。虽然演员的路并不好走,但姐妹俩一路扶持,克服困难,最终大放异彩。命运般的,她们爱上了同一个男孩家明。但相较爱情,两人更珍惜彼此的友情。

 长篇影评

 1 ) 与你无关的比赛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我没看过安妮宝贝的作品。

这导致看完电影,我一度分不太清楚,周冬雨和马思纯各自扮演了哪个角色。 不过,事出有因。电影版《七月与安生》,最大看点就是两个女人完成了性格与角色身份的对换。

也有一个更好记的办法。周冬雨在《少年班》演了一个好女孩,这一次,她演了一个坏女孩。 马思纯在《左耳》演了一个令陈都灵羡慕的坏女孩,这一次她来演好女孩。 大概是中国内地的青春片质量堪忧,所以,我对《七月与安生》没有太高期望。直到问候家明开始(两人第一次分别),《七月与安生》才变得有趣了起来。旁白不再是无力的画面注解,而是真正参与到快节奏行进和连接时空跨度的叙事当中。 一部电影不停出现旁白,那往往意味着导演功力不够,演员干瘪没戏,这才需要另一个声音来救场,引领观众观看。但看到结尾,你会发现,《七月与安生》把作者身份之谜也带入到电影当中。这个旁白,还真是必不可少的障眼法,否则妙笔就无法成为妙笔。 问候家明之前,《七月与安生》的小演员戏份实在生涩吃紧。对中学时代的蜻蜓点水,也缺少光彩过人之处。

当七月与安生腻在一起时,电影处理得过于平淡,难以证明她们之间有超越身边同龄女孩的默契与感应。哪怕接连出现洗澡嘘水,怒吼互撕,她们依然还是缺乏真正的情感化学反应。结果,只有她们的人生被时空距离所阻隔,过着“希望彼此不要互相羡慕”的生活,这部电影才会引发观众去关注一个更大的主题:女孩子的人生命运,是否能由自己主宰,实现真正的自由独立。

所以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的要害不是证明两个女孩有多相似与多亲密,而是揭示两个形影不离的女孩,原来更像是镜面般的对位存在。互相映射时,她们的内心居然还有如此大的差异不同。在作者身份告破的那一刹那,两个人物不仅完成了天翻地覆的性格转变,顺便还把从头到尾没有产生任何情绪波澜的家明给踢出了局。 过往的青春片,大多浅薄可笑。不是在MV画面中缅怀虚假的美好,就是借助狗血来制造残酷与惨烈。《七月与安生》果断介入到八零后一代人的成长与生活。有的人实现了走四方的自由自在,有的人却活在了小地方和父母的围城中。假装满足又互相羡慕。这么一看,《七月与安生》跟《左耳》都在说同样一个故事:好女孩渴望成为坏女孩,因为坏女孩洒脱,张扬,可以走四方。在每个人都寻找安全感却又不知道谁有多出来一份安全感的中国。这种努力,追求和尝试,总是显得醒目,决绝,更与众不同。《七月与安生》更进一步,走完四方,好上天堂。

正因如此,《七月与安生》得以跳脱一味困扰青春片的缅怀与伤感,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即便它是个心灵成长的悲剧。无论七月还是安生,她们都渴望成为对方,却无法真正成为自己。姐妹淘好闺蜜的背后,她们的青春岁月是如此孤独——就像生活在中国的女性,只要抬一抬头,就能轻易看到自己的下半生。 借助机智的改编,《七月与安生》把情感的执念与纠缠,做成了人生之歌。弱化了言情小说挥之不去的俗套、狗血与做作,也把压抑,幽怨和失败,做成了为对方而活的灵魂伴侣。一个人能踩着对方的影子,不是因为彼此过着平行的生活,而是因为她们一直是同路人。

影片也是少有的,在主要演员上没掉链子的中国式青春片。周冬雨和马思纯以不像自己的方式去演绎对方,去掉了《同桌的你》等电影的幼稚可笑病,制造了不错的戏剧冲突效果。至于扮演家明的李程彬,他缺少性格变化,角色不利,但胜在有年代感的外形。这个角色看似被踢来踢去的皮球,却吹罚了七月与安生的整场人生比赛。但电影想说的恐怕是:这场比赛,真的与你无关。【刊载于《新京报》】 -------------------------------------------------------------------------------------------------------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2 ) 她还是他?

电影还没上映的时候,我在电影院看到过预告片,两个小女孩在林子里追逐奔跑,感觉很有意境很文艺,知道讲的是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因为对周冬雨和马思纯都有好感,所以上映以后我一听口碑不错,就去看了。

觉得两个女孩之间的友情特别美好,一个是乖乖女一个是小魔王,一起做坏事一起冒险,一起吃饭一起洗澡,你的妈妈对我比你好,服不服?

可惜两人喜欢上了同一个男生,矛盾开始了。安生说她要走了,七月去送她,她们依依惜别,火车开动的时候,七月看到安生的脖子上挂着家明的吊坠。她其实早就知道了。

安生给七月写了很多信,没封信的最后一句都是,“问候家明”。

最好的闺蜜和男朋友,她两个都不想失去。她想和家明结婚,尽管知道他的心并不完全属于自己。

他们没有结婚,她失去了家明,但她没有失去安生。她离开了这个世界,把她和家明的孩子交给了安生。

你向往我的生活,我最后却活成了你。

安生和七月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两面,安定时向往不安,不安时又向往安定,不管怎么样生活最后都是归于平静的。

不喜欢家明,两个都喜欢,标准的渣男。

这个故事原著我没有看过,就说原著并不出彩,电影改编还是比较成功的,觉得这部电影里剪辑特别好,剧情衔接的很自然有趣,一点都不乱。

 3 ) 女性友谊,爱情与婚姻不是最高的道德

 我不是看安妮宝贝的小说长大的那一代人,可耻而又窃喜的讲,读言情小说,我是看幻城、左右倒影右手年华、水仙已乘鲤鱼去、樱桃之远(此处还要乱入一个挪威的森林)的那一批人。这是一个不容狡辩的事实:我曾是新概念第二届言情作家的跟风小读者。 而之前提到窃喜并不是因为这些小说写得有多么精彩绝妙,而是因为,比起安妮宝贝的读者,我可能年轻个2、3岁呢!后来翻看过《告别薇安》,总模模糊糊的记得有个男性角色好像很冷漠,但是很能做爱的样子(反正就是自大到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很“能干”的那种男的)。他奠定了我对大部分言情小说男主角的印象、就是对你不闻不问但能从天黑干到天亮的那一位帅哥。这是青春,我要什么山盟海誓呢?那都是道德啊!要的就是:你看到我,永不lost那个boner。可是这些人的故事常常言不由衷,最后总要暴露出对道德生活的无限怀念和愿意为之做出的巨大牺牲。电影七月与安生就重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天电影放到最后很多女观众哭了,哭的正是安生笔下的七月理解、原谅了安生。

实际上,爱人从诞生、到闪光、直至发现新的自己,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用婚姻和恋爱关系去拷问一个人是觉新觉民之类的男孩子那个时代比较流行的套路。今天的世界,人的徘徊、人的软弱、人的憧憬和梦幻都享有更多的宽容,可以被解构、被消解但不能被问责。 因为问责的标准每20年可能就会有天翻地覆的不同。所以安生的自我放逐和七月的隐忍不发都是为了一件很快就会过去的小事,耗着没有营养的精神。这件事阻碍了她们友谊的深化。也让她们永远活在高中/职业高中时代。

与安生只活到27岁的想法不同,美国情人Brooke初次登场时已经30岁。和安生一样没有接受常规的高等教育的她,也是走的人间大学那条路。30岁这年,Brook正计划靠着希腊男朋友的资助,开一家叫“mom’s”的餐馆。 这是一家集餐饮、美发沙龙、画廊于一体的餐馆,也是她每每说起都要眼睛发光的个人梦想。在精心呵护这个梦想的同时,住在男朋友商住两用楼里的Brooke还身兼做家教、动感单车教练数职维系她在纽约的社交生活的开支。Brooke是这样一位纽约客:她总是穿浅色的衣服,在金色的东北部的秋天里喋喋不休,注意力并不集中,但就是很衬她的那种充满力量的天真。

  
她的glamour很快就俘获了巴纳德学院大一新生Tracy的眼睛,Brooke左右逢源,左右开弓,混乱又丰富的生活打开了Tracy的writer’s block. 两人本来是因为各自的父母要重组一个家庭而准备成为姐妹的,却因为共同的纽约生活而成为了越走越近的朋友。 Tracy开始了她的新短篇创作,并将之命名为《Mistress America》,而Brooke的所有浪漫主义热情和失败都被记述在了这篇文章里。


Brooke精力旺盛、美而不自知的风度深深地打动着Tracy,她有着非常先锋的睿智,总能妙语连珠、对生活充满洞见,却一点也不自以为是。她像一个活着的当代艺术品、使Tracy从一个孤单的吃派女孩变成了一个对意大利面也充满了好奇的观察家。¬¬但她也不是无坚不摧的老战斗指挥家,也会毫无防备之心的展示自己的脆弱、寻求女友的、女性团体的支持。她绝不是那个说得出“BEEN THERE, DONE THAT”的摊手婊。她永远在流动的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参与着浪漫的行为,经受着失败的折磨。
 




而我们的七月与安生,在上海的旅行中,除了对彼此选择的路的质疑有提供了什么新鲜的友谊的材料呢? 还是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的陈词滥调。 联系着好与坏的还是一个高中时代的恋人。那顿烤龙虾成了嫉妒的晚会,充斥着咸操别人的心,而对自己的尴尬和失败熟视无睹的幼稚(这难道不是小时代专用的伎俩?)。安生嫌七月视野小,七月嫌安生路子婊。 这个嫌隙最终发展成了日后的七月上门撕逼,而安生说出了你的男朋友是我让给你的丑话。 好像生活一定会把心底的丑话逼到台面上来才算悲剧一样。如果活了27年只体悟到这个让与不让,那真是活转回去了。这应该是17岁的认识,27能看破的妄想吧。人家苏家明也是个大活人,虽然是懦弱的南方汉子,长得也黢黑,但是把他当做显示自己道德优越感的工具,与女性友谊有什么好处呢?

Brooke和Tracy就没有把恋情放在交谈的首要位置,不论是Brooke的希腊富有男友,还是Tracy对之有点萌动的大学同学,都不是她们电影生活中的核心,尽管Brooke的男朋友用一个撤资的举动,轻而易举的粉碎了Brooke的餐厅梦,并对剧情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他仍然不够格成为高于Brooke内心追求和情感安慰的全部。(这件事的起因是这个从未入画的希腊男朋友看到了她和某个音乐家接吻的照片。)一个当代女性要坚信,她人生的主要课题和business必须是对自我的完型,而非对他人的期待和被期待的回应。 这里没有什么代价和救赎的概念,反而全部都是可以拿去自嘲成长的疼痛。如果被看得太严肃,就做作了。 所以当七月说:这七年来 你每一封明信片都在问候我男友 的时候我觉得太好笑了。 这不是甄嬛传里的果郡王吗? 每一封家书后面都要加一句“熹贵妃安”。根本不敢失败,却满含泪水的憧憬出了太多关于失败的苦闷。 这不是幼稚是什么?

 
电影里Tracy在创作的道路上也陷入了这种幼稚;想加入巴纳德知名文学社团的小姑娘,为了作为敲门砖的作品能够顺利入选,在Brooke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她的生活窃到了纸上,并为了显得聪明戏谑(尽管Tracy妈妈警告过她:不要be sarcastic,你不是擅长于此的人)更是把Brooke的个人抱负变成了批评调侃的玩意儿。 名校小姑娘这种挥之不去的名利情节深深的伤害了恍然大悟的Brooke。在这部电影里,对女性友谊的考验不再是针对“谁更有女性吸引力”的战争,而是能不能明确自己要走什么路的勇气。 当Tracy明白Brooke不仅仅是她“成名作”的主人公而更是她的朋友的时候,她不得不同时诚实的做出她文学之路上的第一个选择:回绝文学社的标准,成立自己的社团。 最后Tracy 矫正了对Brooke的描写。我觉得挺好。 附下。


仅借此片,表达我对给以我深刻友谊和爱的女朋友(们)的无时不刻的牵挂!!!谢谢在漫长的相伴中塑造了我!!! (这里写“们”不是我心猿意马,只是为了显得我女朋友很多,虚张声势!不要怀疑,你就是我唯一的女朋友!)


 4 ) 这片子也是烂到极致了【转】

首先说明一下 这片出自无声的坍塌 我只是转过来
看了七月与安生,被安利的片子。
有几点想说的。
电影乱拍,导演恶意乱搞,故意美化安生。
开始还有些代入感,直到七月在新婚前夜让家明离开自己,就知道这是导演的矫情。
很多人说看哭了,但我没啥感觉。眼泪本来就是廉价的东西,煽情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我哭了也不会说它好。

七月,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安生,在缺爱家庭中长大。

1. 七月
对朋友完全的信任和付出,付出到没有了自我,可恨之处。理解不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容和忍让,为了友情?但背叛自己的朋友是真朋友?

2. 安生
把七月对她的好看做理所应当,七月愿意分享给她是她的幸运,不愿意分享那也是人之常情,她有什么理由责怪七月?她放手家明还变得伟大了?想起那个乞丐的故事,每天都能乞到路人甲10块钱,有一天只有五块,扇了路人一巴掌。
自欺欺人,考不上好学校还美其名曰不再受约束。过得流浪惨淡叫自由。太假了。
更可恶的是导演(or编剧),试图美化安生弱者有理的心态,原著是安生对家明各种挑逗,还怀了他的孩子,影片里这些几乎全没了。

3. 家明
电影把他演得无辜无个性,现实里怎么可能,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责任感和智商的渣男。

最后转帖几个知乎上的评论。
1.菠萝无敌 :
不知道为啥一面倒的赞扬

三观奇歪外加恶俗的三角恋意外怀孕剧情

“乖女孩”和“坏女孩”的刻板描述。

我抽烟喝酒当果儿睡乐队当小三跳艳舞终日混迹酒吧夜店睡闺密的男朋友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

我好好学校好好恋爱勤奋工作最后男友出轨闺密原谅后又逃婚并搞大肚子最后挂掉还把孩子送给闺密养?

还什么交换生活?明褒实贬,摆明就是说混日子的安生要过的比认真生活的七月要好,安生是玩腻了要安定,而七月是无聊无趣所以需要浪起来模仿安生来获得完满。

典型的好好学习工作“乖女孩”愚昧单调无聊不如混日子的“坏女孩”精彩丰富有趣,这种存在于广大学渣和艺术生导演专业从业者们的刻板印象与自欺欺人。

烈女失贞不如老妓从良,古人诚不欺我也

你们感动的时候谁还记得最后安生的未婚夫,那个深深喜欢安生厨艺满满带着眼镜最后却因为未婚妻要养育前任的后代而被因此甩掉的温柔好男人——老赵?

想安定了就找个好男人嫁了,用不着就挥之即去——好男人挖你家祖坟了?

2. 张悦Zairy:
看了影评有好多人说看一半就开始哭才决定要看的,难道只有我一个人 觉得这电影里的三个人都好tm矫情么?男主渣的不要不要的,两女主脑残+巨婊
同时具备矫情,脑残+婊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只能把自己的人生活成这副德行了

3. smile:
不喜欢,哪里是真性情,不至于自怨自艾也是悲情主义,活在阴影之中,真正的快乐的时光很少,放荡不羁,随心所欲,以爱的名义伤害另外两个人,以悲情的角色过活着,博取了一次又一次同情。我无法理解七月与安生之间什么都可以原谅,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友情,无法理解七月内心没有原则的怜悯与原谅,无法理解安生心安理得的窃取插足别人的爱情,无法理解家明的齐人之福。可怜不能成为纵容的理由,或许可恨之人有可怜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安生本身所带有的寂寞与孤独不是七月完成的,但是她为了寻求那种温暖与阳光和家明在一起,伤害了七月,当家明和安生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依偎的时候,七月在内心不安,在担心为什么家明不回去结婚,他们两个人把七月置于何地,爱吗?或许。当然,一个人的看法和个人所经历的事情会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因为朋友的初恋被她最信任的闺蜜抢走,她受得伤害是双重的,至今无法原谅这种事情。

不应该逃避自己的内心,喜欢就去争取?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我觉得那个不算逃避内心,是知耻明礼,世上男人千千万,何必执着于一个即将结婚的人,更何况,结婚的对象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喜欢就去争取也是要分情况的,宪法还规定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能侵犯他人权利。

 5 ) 问候家明,其实是一句暗语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安生真贱,这么伤害对她好的七月。

但是最后剧情反转的时候,七月说:聪明人从来不显示自己的聪明。


知道家明喜欢上了安生,七月选择了耐心等待。她知道安生会把家明让给她。果真,安生选择了离开。

安生啊安生,正如名字暗示,她喜欢安定的生活。但是她为了七月,去流浪。

流浪的日子,是辛苦的,是非常辛苦的。于是每一张明信片尾,都有一句问候家明。电影进行的时候,我想的是,这女人能不能不要这么烦。

看完电影才明白,这是一句暗语。安生其实想问的是,我什么时候能够回家?

但是七月怎么能让安生回来呢?安生回来,她怎么维持她表面美好的生活?

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家明刚刚踏上去北京的火车,安生就回来了。她知道这个时候她不会对七月产生威胁了。那句暗语,其实终于等到了主人想要的回复。

后来安生再次去流浪,与七月在上海离别,是为什么呢?因为安生被伤了心。安生是为了七月才出去流浪的,才出去受苦的。而七月看不上她流浪里谋生的手段,七月甚至不想听她在外面受过的苦,而假装流浪里面只有潇洒和天涯。

而且,她还是七月和家明的潜在炸弹。罢罢罢,不如再次离开。故人的那一点温存,实在不够温暖。


后来啊后来,七月所谓的美好再也无力支撑,就像小时候利用安生一样,这次,她利用家明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转移。唯一的计划缺漏大概就是那个宝宝。我猜想,她本来是打算去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的,不过被绊住了脚。那还是去求助最爱我的安生。


问候家明。其实我想问问你,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因为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你。我不想失去你。而七月,你拥有的那么多,你只是需要我的时候和我在一起。但是,我还是很爱你。因为我除了你再无其他。

 6 ) 《Vista看天下》副主编孟静:男朋友和闺蜜出轨,隐忍不等于示弱

去看电影《七月与安生》,在那之前,片方的发布会找了几个嘉宾辩论,主题是:你愿意当七月还是安生?遇到闺蜜抢男友,撕还是让?

这几个嘉宾里也有我,我选了七月,被抢男友的那个。在我看来,不存在撕或者让,如果我是七月,我尽量不让男友见到闺蜜,不让他们有互留微信和电话的机会;如果我是安生,我会自觉地不提出见闺蜜男友的要求,见了也不会留他任何联系方式。这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但是,很多女孩和闺蜜的感情不可能像我说的这样冷淡而克制,她们恨不能日夜厮混,一张床睡觉,一个浴缸泡澡,一管口红共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惟有男友,不能共享。

《七月与安生》应该是八零后比较熟悉的一个故事,安生和七月十三岁就认识了,关系好到可以摸对方的胸部看发育了没有。七月高中时交往了一个男朋友,带给安生看。不羁诱人的安生让家明恍惚了,三角结构开始崩塌。

男人只是菜上的萝卜花,两个姑娘才是主菜,土豆烧牛肉里的土豆与牛肉,少了哪个这菜就上不了席。安生是红玫瑰,热烈、脆弱、作天作地,七月是白玫瑰,温柔、稳定、岁月静好。

按照常理,两个互补型的女孩交朋友很好,因为她们对男人的审美通常不一样。但两个女孩如果朝夕相处,连月经周期都会一致,口味也越来越近似。安妮宝贝的小说又总是有一个安生这样的女主角,在原生家庭得不到温暖,对别人拥有的温暖既淡泊又觊觎,这样的女孩往往因为脆弱而拥有特殊的魔力,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想呵护她表现坚强下的孤单,包括七月,也包括七月的男友。

一起看电影的九零后小朋友说,周冬雨演得真是精灵古怪,这么一个很可能招黑的角色居然挺可爱,比起安生,她更理解不了七月的逻辑。是呵,为什么明知安生抢了自己男友,却不在第一时间撕烂她的脸,而是依旧与她做知心姐妹?为什么明知男友对闺蜜有了蠢动之心,却不给他一个大嘴巴子,潇洒地走开,还同意与他结婚?

20多岁的时候我也会这么想,最喜欢电影里原配、渣男、小三撞个正着的一幕,抽完贱人的耳光或者泼他们一脸红酒,扭头就走,连还手的时间都不给他们。到下一个路口立刻撞上真命天子,男女主角的故事这才开启。

可是,现实是,你还没抬手就被渣男推开了,哭着跑出去,几年内也没有再遇到过可心的人,下一个男友,或许老实巴交,但你一点也不爱他。

这么想想,《七月与安生》的改编和原著有很大差异,而这差异恰恰是因为电影是成年人的视角,小说则是少女读物。电影的监制是陈可辛,从《如果爱》、《甜蜜蜜》时,悲观主义的陈可辛就不停地打碎银幕上的爱情童话。

《如果爱》,只有金城武是在爱情里的,周迅的野心和真爱永远是事业。这是个男女关系对调的故事,金城武更像是苦苦守候的秦香莲、王宝钏,只有他的心还停留在初恋那一刻,而周迅早已郎心如铁。

《甜蜜蜜》,张曼玉和黎明不是不相爱,但他们从没失去过理智,在面包与爱情面前,两人的选择都是前者,因此他们的错过才特别可惜,但如果他们真是不顾一切,世上不过多了一对为柴米油盐天天吵架的平庸怨侣,哪还有什么荡气回肠?

七月这样窝囊的女主就是会在论坛里发贴《我的男友被闺蜜抢了,我该怎么办》,网友劝她分手,她痛苦地说我放不下,我的心知道但身体不听话,然后被网友痛骂到不敢再露头的“包子”、“圣母”,人们骂这种女孩特别酣畅淋漓,仿佛抢别人男友的是七月,其实不过是路人的代入感,因为大多数人是七月,根本成不了安生——作,也是需要天赋的。

年纪大了之后,慢慢能理解七月为什么不放手,既不和男友分手,也不和安生决裂,装聋作哑地把平静的日子能延长一天是一天,直到再也装不下去。

她为什么不分手?

从现实角度看,与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分手的沉没成本都太高了。安生是13岁认识的,男朋友是高中认识的,这种十几年的关系在成年之后再也没法遇到了,因为成年人有防备心,不能再完全不计较地去爱一个人。

这些已经付出的巨大的爱,就像是你借出去的债,没撕破脸还指望着债务人有天能还上款,撕破了对方真就耍赖不还了。

从情感角度看,同时失去男朋友和闺蜜比得知他俩勾搭还要撕心裂肺,一个交际圈狭窄的宅女,可以交流的只有这么两个人,维持表面安稳的三角关系,总比那两个人交汇,自己成为一个孤零零的小点要好过些。

阅历丰富的编剧是明白只有极少极少的女性可以悍然离开,普通人的分手永远是反反复复,说过无数蠢话,自打无数耳光,才能分得掉。最后分掉也不是因为豁然开朗,而是之前累积的痛苦比分手的痛苦还庞大,人性本能的趋利避害会用一个小一点的痛苦来替代大的痛苦。

你不是爱那个人,你爱的是你付出的爱情。

我很喜欢刘若英演的《征婚启事》里的一句台词,她爱上一个有妇之夫又不能说出口,总是遮遮掩掩地去请教她的教授,教授说:选择你所能承受的。

这句话真是适用任何情境,如果分手和装死前者更痛苦,那就暂时装死吧;如果渣男和好人偏偏喜欢前者,就先喜欢着吧。

这不是软弱无能,而是自我保护,时间是最好的治愈,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伤痛,十年之后再看,还要努力回想那个人到底长什么样。不信那些为粉丝到处去撕对家的中学生,等他们参加工作后,只会惦记眼前能睡到的,睡不到的不会再花一毛钱。

如果身边有七月和安生这样的两个女孩,我会选择七月做朋友,或许她不是那么有趣,但她善良无害。善良在今天,成了最不被看重的品质,等到了关键时刻,你才懂得善良的重要。

 短评

道理我都懂,然而就是喜欢不来。

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就一辈子离不开” 前半部分的青春戏好过后半部分的苦情戏,音乐略满但细节情绪做得足。国产青春片最怕不痛不痒、无病呻吟,这一部算是惊喜。周冬雨的劲儿到位了,可能是最好的一次表演。马思纯高圆圆附体、李程彬低配版任泉+彭于晏化身⋯⋯三角最稳定,除了三个人。

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贤者之爱》前传

12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还行

谢谢编剧 谢谢原作 谢谢导演 谢谢演员 谢谢一切

13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其实可以将两个女孩的螺旋状人生,看作一个女孩精神世界的两面。安稳生活时艳羡流浪,流浪时想念妈妈做的面和舒服的床,不断挪步试探男孩的爱,敏感又疏离,辗转几万里,发现只能做到爱自己。这么一来,所有的反转都是内心投下的毒药与饵食,杀哪个留哪个,任随其变。

17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女生间的感情就是很妙,互相嫉妒互相爱护,有些东西可以分享但有的东西连碰都别想碰。

21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看完电影出来,雨下得更大了,很久没有一个人看电影,哭得很畅快。两位奉献了自己的最佳状态,特别好,被惊艳到了,预感周会拿奖。有些镜头离演员的眼睛很近,想到阿黛尔的生活。最后一个镜头,美得像诗。

23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插一句,我小时候是安妮宝贝铁杆级读者,我初二开始在周记本里写绝望小说,一页死三个人那种。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文笔好。啊,果然悲伤是文学的春药🙄

26分钟前
  • bamboo
  • 还行

在大陆青春片里看到七月与安生,就如同在屎堆里掏出了一块银子,对,还不是金子,但是终于不再是夏有乔木,不再是微微一笑,不再是原来你还在这里,不再是左耳,不再是……更不再是tnnd同桌的你

30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彭浩翔想当王家卫,曾国祥想当彭浩翔。整体偏矫情,细节很暧昧,第二次反转毫无必要。始终没想明白三个人撕逼的动机何在。安妮宝贝阿姨还是比其他网络写手多两把刷子,懂得从青春期/性的角度切入女性关系。周冬雨本色演出,马思纯(苍老师?)有点惊艳。

31分钟前
  • m89
  • 还行

1、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不尴尬,如果算作青春爱情题材,应该是近些年最好的一部;2、不敢想象周冬雨会有这样惊艳的表演,就像不敢想象曾志伟老师的儿子会把两个妞的墨迹事拍得如此到位;3、恭喜李媛和许伊萌同学,你们一直以来对写故事这件事的态度,得到了回馈;4、推荐去看,希望好片能赚钱。

33分钟前
  • 少言
  • 推荐

从问候家明开始,变得有趣了。比较有趣意外的是把作者身份也写到电影里,反转再反转还挺好看。性格与身份角色的互换,真是一出人生最好戏。当七月与安生在一起,再怎么亲密腻味你都不好察觉这份情谊的特殊与可贵。只有七月与安生被拆散,被时空阻隔,你才会发现电影要做的是逾越中国内地青春片这一类型

37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曾经分不清,谁砸了消防铃、谁喝了雪梨汤,年少让我们不分彼此;后来分太清,谁挂了玉观音、谁写了问候信,爱情让我们分崩离析;终于你和我再无分别,谁生的小姑娘古灵精怪,谁写的故事叫人唏嘘,双生花开在二七,我们对镜映照出了彼此。爱情能否谦让能否分享,爱一个人能否胜过自己,我们还是分不清。

4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我是一个渴望安定的女孩,但强行伪装成追求自由,逼迫自己漂泊流浪。你是一个渴望漂泊的女孩,但强行伪装成乖巧善良,逼迫自己结婚生子。于是。我看谁谁是归宿,给我一点安定就好,却仍无家可言。你能飞的时候,却已枷锁深固,勒痕太深,再也无力展翅。人生的许多错过,大抵源于装逼装过。

43分钟前
  • ZeonGin Sou
  • 推荐

小镇青年将在27岁灵魂死去,不甘心后半生行尸走肉地活着。安稳和自由,这是当下中国大多数年轻人必须面对的二选一,在结构和风格气质上它明确地给出了答案,努力摆脱窠臼,整体把控得当,生动而洋气,预感会掀起票房小高潮。

4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撕逼不见(狗)血,[作]出新境界。有点超出预期了。王菀之和袁咏仪两位演员相当惊艳。影像感和剪辑都好漂亮!

4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拍得真好,各种人生的细微、琐碎、随机和注定积攒成一种力量。导演没有放肆情绪的浓烈,反而中和出一种很日常的动人感。周冬雨交出了人生最惊艳的一次表演,再次证明了张艺谋是全中国最好的选角导演。必然年度华语十佳。

4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1:剧本扎实,结构完整,女性向,那种相爱相杀互生互灭的一体感,表达得很细致;2:周冬雨演得不错啊,马思纯跟高圆圆我有点分不清了,浴室对戏很打动人;3:女性向电影,都感觉男人真是个可有可无的物种,这种蠢物不要也罢!

51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Bottom line: 看得下去,还不用翻白眼。

5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最后半小时的反转提半星,把矫情单薄的那几页原著,改成人生观/世界观对称并互换的“双生花”概念,真的太不容易了。内地院线难得一见的生动通透的女性电影,细致地捕捉到不同性格女生之间的震动效应,她们生命的差异、交叠与轮转。虽然MV过多,情节也有俗套,但对情绪和氛围的掌控非常满意。周冬雨、马思纯双双贡献生涯最佳表演。

6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