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

记录片法国1996

主演:雅克·贝汉,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导演:克洛德·纽里德萨尼,玛丽·佩雷努

 剧照

微观世界 剧照 NO.1微观世界 剧照 NO.2微观世界 剧照 NO.3微观世界 剧照 NO.4微观世界 剧照 NO.5微观世界 剧照 NO.6微观世界 剧照 NO.13微观世界 剧照 NO.14微观世界 剧照 NO.15微观世界 剧照 NO.16微观世界 剧照 NO.17微观世界 剧照 NO.18微观世界 剧照 NO.19微观世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50

详细剧情

  高楼大厦见识过了,导演用不凡的拍摄技巧引领我们进入了昆虫的世界。出乎意料,在这里,平时令人“恐怖”的虫子门展现出了另一种不一样的美。当你近距离仔细察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原来毛毛虫的毛原来这么光滑;相互依偎的蜗牛温馨得赚人眼泪;勤奋的屎壳郎每天都在认真对付着他们的粪球;蜘蛛会在水下用一个小气泡作为自己的餐厅;天牛就像公牛一样在互相较劲。每只虫子原来都不曾闲着浪费光阴。  微观下的虫子世界,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震撼,还有自然界无法向人类诉说的道理。

 长篇影评

 1 ) 额 看来我是不喜欢虫子

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看来自己还是不大能承受这些被放大了得东西。不过我觉得过了12年仍然有人推荐给我看 证明这部电影确实后无来者,拍一个镜头按照大自然的速度是很慢的。所以说我很欣赏导演和整个剧务组得劳动付出。佩服他们

 2 ) 微观世界

原本讨厌任何虫子的我,看本片时居然也觉得它们有些可爱。(只要不接近我。)
这世界上终究是有人能够强悍至此,拍出这些。不过我常常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
有些镜头确实不知道怎么拍的。比如,在蚂蚁窝里的镜头……单单拍倒没什么,怎么会出现在那拍到这些才是我惊叹的。凭他们的努力,就值得给五星。
当你用微观的视角观察这些小生物时,不由得感叹生命如此奇妙。花蕊设计得刚好让蜜蜂粘上花粉,蚂蚁没事也会挠自己的头摸自己的触须,蜈蚣上千只脚也能走好路……它们过着各自的生活,那么认真。
片中有两只蜗牛交合的镜头,配上那背景音乐,那叫一个缠绵啊。拍得太文艺了。
看着无数只毛毛虫一丝不苟的排着队,一队被另一队挡住,两队汇合成一队,绕成一个圈,最后聚成一团;看着一群蚂蚁搬动着比自己个头还大的麦子和玉米粒;看着蝴蝶和密封从幼虫长到可以飞翔;看着两只甲虫在树枝上决斗直打到地上……
植物们也很可爱,在镜头下动了起来。从含苞,到绽放。它们也是生命啊。蒲公英展开的那个镜头,美极了。
看罢不由得想,生在那个世界,究竟是何感受。只要下一场雨,世界便天翻地覆。可是它们依然生生不息。
http://syc0129.blogbus.com/logs/18491475.html

 3 ) 批评批评

明明就是科教片那一类的,非要搞个文艺腔,真腻歪。
节奏拖得老慢,这方面欧洲人和我们挺像,搞得我多次睡着。
虫子也不够特别,应该到亚马逊雨林去拍些谁也没见过的虫子。

 4 ) 一花一世界

在自然界中他们微小,是食物链极低端的部分,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就会到来,成为敌人的盘中餐。在这里,他们是绝对的主角。一群按照既定生命轨道活着的昆虫们――摄影师镜头下的宠儿,法布尔眼中的天使。
看了微观世界之后,感觉极大部分的昆虫都象是老相识一样。才发现以前法布尔的书也没有白看,我的昆虫学学得也不是很差(昆虫的内部构造就学得不好了,生活习性方面还不错),可见分数有时候也是会骗人的。
这部片子真是老少咸宜,孩童看到了新奇和知识,老人看到了童趣和敬畏。
想想小时候捉这个养那个的,真是玩的不亦乐乎! 当然也因此坏了很多的生命,那时那里会有对生命的敬畏感。
想想佛教里的“一花一世界”真是有道理的,他们的世界在人类眼中是微小的,可是却具有一切的生命要素,忙碌与追求,竞争与杀戮都是活生生存在的,还如此的生机盎然。大小只是相对的,如果月球真的是智能外星生物设在地球上的监视器,我们的生活又和这群可怜的小生物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里,一切都被放大。导演和摄影师对他们充满了敬畏和怜悯,一个微小的雨滴落在他们身上,他们都有可能跌倒。一个荆棘刺就成为了屎壳螂运输路上的拦路虎。还好他们坚韧,从不放弃。两只蜗牛的缠绵配上歌剧式的女高音(不知道唱得什么赞歌),真是将浪漫发挥到了极至,法国人就是法国人。
整个影片几乎就没有介绍性的台词,可是一点都不影响。因为这群可爱的小生物就是最好的注释。在这里,赵钟祥都是多余的。看到最后只觉得意犹未尽。一点都不觉得这是记录片,而是一部分段式的故事片。
闷锅里芒果乱报的黎氏语录:“做新闻要有佛心来得嘛”,希望所有的人都对生命带有佛心,这样小胡主席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自然也就具体了。
期待着看雅克贝汉的鸟的迁徙……

 5 )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精彩

最近的睡眠质量很差,事情太多,于是心也跟着很疲惫。昨晚上就根本没有睡觉。五点钟爬起来做点早饭,跟爸妈聊天。九点的时候开了空调开始看《Microcosmos》。这是存在硬盘里很久的一部电影,一直都没有时间去欣赏这样一部慢节奏的作品。电影的台词不多,都是那个小小世界里每一个生命上演的美丽风景。两只蜗牛小心翼翼而又热烈温暖的拥抱,蚂蚁运瓜子的专注和努力,屎壳郎推粪球的执著和认真,蒲公英静悄悄的盛开和飘落……原来,在我看来渺小的它们,也会有如此美丽的生活。虽然小小的雨滴就能变成他们大大的灾难,但是它们还是顽强的努力生存。一年四季,生命轮回。

无论生命有多简单,每个生命都能拥有精彩的生存过程,这是我们于生俱来的权利。小虫子们都能拥有如此繁华盛开的生命,何况人类呢?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认真的做事,真心的对人,宽容的看世界,我们都要对得起自己美好的生命。

 6 ) 美丽的法国 ”虫“



影片一开头就叫人击节赞叹:昆虫、蜘蛛、蜈蚣等,通常人们有一种“stereotype”:脏,低等,本能/机械/无意识,怪异、丑陋、恼人甚至恐怖。然而影片的“故事”从清晨开始讲述,呈现了一组“虫子”们洗”脸“清洁身体的镜头,观众很容易就联想到人类起床后的惯常行为,我们和它们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而紧接着呈现的蚂蚁挤奶(蚜虫分泌物)、蚂蚁赶走捣乱的瓢虫、两只红色瓢虫交流片刻开始在绿叶上交媾的景象,以及两只蜗牛相遇亲热时响起的优美清雅的美声女高音,很容易就将观众引入了这个奇妙的世界,将那些stereotype一扫而光。

也许这就是法国人拍出的自然纪录片吧(当然这也是一个stereotype),很美很生活,富于情感。也许关于虫子的纪录片只有这样拍才能获得更多的观众吧。

对我来说还是那样,缺点就是优点:有一些镜头颇具知识点,但没有旁白介绍,另外全片从整体上看稍有些虎头蛇尾。

这里顺带批一下那些洁癖患者:大家都是长过痘拉过屎的人,很难说谁消化道里的细菌比谁少一些。天生反感虫子或所谓”密集物恐惧症“(这种”症“据报道专业人士称根本没有存在的依据)没有问题,也许没人能改变这一点。但把这当做一种值得炫耀的特点到处宣传以此为乐或以此为纯洁高雅清新脱俗亭亭玉立黛玉再世”很需要保护“的证明,就太过自恋和凤姐了。

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虫子“们也有他们的美和智慧、欢乐与抗争。你可以无法欣赏,但是请别忘了,也许就在你身边,比这些草丛中的”虫“们更加丑陋肮脏的东西还很多。

 短评

最后一幕的出鞘与蜕变,如国王般降临的神圣仪式,美丽的瞬间幻化成永远。导演将生命中一次微不足道的挣脱,用长焦镜头捕捉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美丽画面。

4分钟前
  • 爱丽丝不要仙境
  • 力荐

法布尔写的东西,雅克·贝汉把它完整地拍了出来。

5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力荐

看到更多不知道的事情!!

9分钟前
  • 它它爱妮鸡
  • 推荐

90%的昆虫都是我小时候见过的,农村生活随处可见,最讨厌松毛虫了,我每次爬树摘杏子,一不小心就扎很多刺,而且根本挑不出来,但是看纪录片才知道它们爬行的时候是首尾相接的,可太有趣了。我有个小学同学会把绿毛虫油炸了吃,但是我看着好恶心啊。最害怕那个千足虫,下过雨的墙缝里到处都是。【DTS-FGT】

13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这个世界,没有深度是常态,有意义的东西反而是例外。昆虫是利用身体思考的动物,它们比起我们更加接近永恒。就像这个纪录片下的短评区,就很寡淡,如果这个片子多几句台词,就不会这样了(人就会化身为复读机,摘抄台词或谈感想)。意义是人类的语言建构出来的。

16分钟前
  • 李弘声
  • 力荐

看完“异形”再重温这部纪录片,就会发现只要放大了来看,地球上的小昆虫都很恐怖。而且都和“异形”一样造型“完美”、拼尽全力地繁殖……人类的想象力终究逃不出地球。

17分钟前
  • 远子
  • 力荐

大自然如此美妙,以至于感叹人类如此之渺小。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敬畏造物者,感恩上天给予的一切,某种程度上,他们远比人伟大。一花一世界,一瞬成永恒,在人类身上未尝不是如此。9f

21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前三对后三对足、呈拱形蠕动的幼虫,和一巢比虾饺还通透嫩滑的蜜蜂崽子有点辣眼睛,别的都挺可爱,尤其屎壳郎、插队毛虫、长尾须的红帽绿肉虫。重点是,金蛛虐蝗虫不是欺负人吗,螽斯一直在那儿干瞪眼特写,为什么不拍它干架?就揍那只呆呆的幽灵螳螂好了,为我们直翅目挽回一点尊严!

22分钟前
  • 婆罗洲1834
  • 推荐

啊~我爱大自然!蜗牛的缠绵,甲壳虫有礼节的比武,充满诱惑力的蛇蝎美人,还有片尾的dancer

27分钟前
  • carpenter肖
  • 推荐

要懂得发现周围微小的美妙事物。观察这些细小地方,是我以前经常做的事,有时常常能看大半个晴朗午后。但是如今我却不再有这种浪漫之心了,实在可悲。我认为人应该永远保持一定的童心,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实在是非常重要。

28分钟前
  • DrBlackWatson
  • 推荐

雅克贝汉制作的微观世界,一天中昆虫们发生的事情,很美很精致,音乐配的很好,跟雅克贝汉另一部《鸟的迁徙》相比,好像更喜欢那部。雅克贝汉在《天堂电影院》和《放牛班的春天》里饰演长大的音乐家,气质形象很好,年轻的时候很帅很萌~!

31分钟前
  • 李哥
  • 推荐

【A】远超预期:昆虫纪录片的视听语言能达到如此程度,简直刷新了我对纪录片的刻有印象。全片仅有一句(可去掉的)引言台词,完全依靠镜头的有机结合传递出浮生一日的高信息量。这部水准无疑远大于《海洋》,两者对比就能看出“电影”与所谓“ppt”的区别:虽然两部都主要致力于“展示”(大部分纪录片应该都是如此),但本部则彻底显示了蒙太奇的力量,而非像《海洋》完全走个过场。纪录片也是电影呐,《海洋》那种是糊弄鬼呢(说着说着就要再去降一星;看完才发现这部导演居然还不是雅克'贝汉,那这位所谓的自然纪录片大师,也就是个三流路子罢了。)

36分钟前
  • 法式曌影
  • 力荐

昆虫的有趣故事,蜗牛的缠绵令人惊叹,蜣螂把粪球戳在树枝上是全片最佳笑点

39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在昆虫的世界里,最小的石块也可以变成山脉,最小的水坑也象海洋那样广大。但即使渺小,它们依然认真过活。七星瓢虫风骚亮相、热恋中的蜗牛紧紧依偎、屎壳郎像西西弗斯一样永不气馁地拱着粪球、毛毛虫火车行军到最后扭作一团、甲虫像角斗士一样决斗……只须一场雨,它们的世界便天翻地覆。可是它们依然生生不息。在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里,时间以另外的方式流淌:一小时就是一天;一天就是一季;一季就是一生。把镜头拉远一点,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应当学会安静地倾听它们的呢喃~

40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它们都不知道我们在围观啊~两只蜗牛好深情真让人感动,那段我最喜欢(捂脸…)屎壳郎好执着表扬!肥肥的毛毛虫还趴在树枝上一副陶醉的表情,我真想摸一下,蚊子都那么可爱的(算了其实我只是叶公好虫而已,忍不住想要伸手拍它)…都好看除了蚯蚓让人受不鸟!再有更多昆虫就更好了,这个要收一张送妈妈

42分钟前
  • 鱼婆婆
  • 力荐

生活就素不停的做爱吃东西,摊手

46分钟前
  • 李和百万幽魂
  • 推荐

7.5/10。鸟吃虫是怪兽片,大雨倾盆是灾难片,屎壳郎是搞笑片,缠绕的蜗牛是爱情片。恢宏的配乐,结尾有种2001太空漫游的感觉。

50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A+】微观世界下的宏观奇迹:蜗牛滑润的交配过程,烈日下毛毛虫首尾相交迎来毁灭,放大后曼妙无比的表面张力,水蜘蛛华艳的气泡表演.....而最后飞蚊由水下缓缓蜕变向上的镜头所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2001太空漫游》的第一个镜头,在简单的运动中创造出了令人作呕的美感。而这种神圣仪式所依托的载体,便是那纯粹而伟大的影像。

55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15年的拍摄时间浓缩为平时的一天,在导演的微镜头下一切生命(主要是虫子)都是如此的生机勃勃,通过镜头仿佛就是从全新的一面看这些小生物,实在让人感叹生命的神奇。(当然纪录片一定要看HD的,细致到每一幕都可以截下来啊)

60分钟前
  • nikki
  • 力荐

昨晚看的。把大自然的生灵拍出各种各样的情节,但又不能说这纯粹是人类视角的赋予,小虫子们本来就是这样的生活着,死去着。所以,以昆虫的无目的合人类的有目的,是这个纪录片比较突出的有趣。就是大青虫实在太吓人了。我还是喜欢蚂蚁。

1小时前
  • danybo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