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

记录片美国2021

主演:Sarah Chaney,Leroy Edwards III,马修·莫迪恩,肯·维勒

导演:克里斯·史密斯

播放地址

 剧照

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 剧照 NO.1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 剧照 NO.2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 剧照 NO.3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 剧照 NO.4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 剧照 NO.5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2-24 16:55

详细剧情

  Reenactments drive this documentary investigating the mastermind behind a scam to sneak the kids of rich and famous families into top US universities.

 长篇影评

 1 )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1

炫富,一上瘾。二传染。

片中说到有中国人要出1,000万元上哈佛。有的富豪说出1,500万。中国人说这样的话,都没有法律的概念。

美国有钱人比较精,他们会找瑞克这样的二混子,花几十万美元!进入南加州大学,乔治顿大学,斯坦福大学。

而门路居然是————体育运动队!

真是惊呆了,这些负责体育的负责人,网开一面,于是大开学校录取之门 Side door。是不是搞体育的人更没有底线呢?

于是富裕的美国家长就有了炫耀的资本,看!我家孩子进了斯坦福。社交平台一炫耀,其他家长也想努力。瑞克这样的二混子特别会戳人的软肋。

他被FBI调查以后还主动钓鱼,把这些家长们都坑了。基本上都要做100个小时的义工,还要做几个月的牢。

2

美国是一个鼓励富裕,追逐富裕的国家。

有很多劣根性也表现了出来。

在我国经常说,教育不能商业化,但是美国一流大学也是趋向于有钱人的。不是说腐败,而根本就是人性。哪有校领导不爱钱的,哪有说校领导不爱捐款?donation,yes,one million,2million。

多多益善。

而正像片尾的教育家说的,在美国有几千所大学,而大家都争着常青藤大学,其实只要你想好好学习,都能够受到好的教育,都有好的老师。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只能导致钻空子的人大有人在。

 2 ) 涉案父母的判决与罚款名单

Felicity Huffman 因花钱搞定她女儿的SAT考试而入狱14天。Huffman还被处以3万美元的罚款和250小时的社区服务。

Devin Sloane:被判入狱4个月,因为他付钱给Singer,让他的儿子以水球运动员的身份进入南加州大学。Sloane还被勒令支付9.5万美元的罚款和500小时的社区服务。

Stephen Semprevivo:因付钱让他的儿子以网球特招生的身份进入乔治城大学而被判处4个月监禁和2年监督释放。同时被判处500小时的社区服务和10万美元的罚款。

Gordon Caplan: 被判处一个月的监禁,5万美元的罚款和250小时的社区服务,因为他付钱给辛格为女儿搞定ACT成绩。

Agustin Huneeus: 被判处5个月监禁,因为他付钱给辛格 让他女儿搞定ACT成绩,并把她假扮成水球运动员,以便进入南加州大学。Huneeus还被判处500小时的社区服务,两年的法庭监督,以及10万美元的罚款。

Gregory and Marcia Abbott:因花钱搞定女儿的杜克大学入学考试,分别被判处一个月的监禁,外加4.5万美元的罚款和250小时的社区服务。

Marjorie Klapper。被判处三周监禁,9500美元的罚款 以及250小时的社区服务,因为她花钱搞定了儿子的ACT成绩。

Robert Flaxman:因花钱给女儿搞定ACT,被判入狱一个月,罚款50,000美元,以及250小时的社区服务。

Jane Buckingham: 被判处三周监禁,因为安排了一个监考员替她儿子参加ACT考试。

Jeffrey Bizzack: 被判处两个月的监禁, 三年的监督释放, 和25万美元的罚款,因为让他的儿子以排球运动员的身份进入南加州大学。

Toby MacFarlane: 判处6个月监禁 2年监督释放 200小时社区服务和15万美元的罚款,因为他花钱让他的孩子作为运动新兵进入南加州大学。

Douglas Hodge 判处9个月监禁,500小时的社区服务 以及75万美元的罚款,因为他行贿让他的孩子以运动员身份进入南加州大学。

Michelle Janavs: 判处5个月监禁,2年监督释放和25万美元的罚款,因为花钱搞定两个女儿的ACT考试,并让其中一个女儿以排球运动员身份进入南加大。

Elizabeth Henriquez:因花钱搞定女儿们的考试成绩,并让其中一个女儿以网球运动员身份进入乔治城大学,被判7个月监禁、20万美元罚款和300小时社区服务。

Xiaoning Sui。被判在西班牙监狱服刑5个月 并被判处25万美元的罚款 因为他付钱给辛格 让她的儿子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足球。

Karen Littlefair。判处5个月监禁 300小时的社区服务以及20万9千美元的罚款,因为她花钱让别人替她儿子上乔治城大学的课,这样他就可以毕业了。

David Sidoo 被判处90天监禁,一年的监督释放, 以及25万美元的罚款,因为他付钱给辛格 安排别人参加他儿子的SAT考试。

Manuel Henriquez:因花钱让女儿们参加入学考试,并支付大女儿进入乔治城参加网球比赛的费用,被判入狱6个月,监督释放2年,罚款20万美元,以及200小时的社区服务。

Mossimo Giannulli:因付钱给Singer让女儿以运动员身份招进南加州大学,被判入狱5个月,监督释放2年,罚款25万美元,社区服务250小时。

Lori Loughlin:因花钱让她和Giannulli的女儿进入南加州大学而被判处两个月监禁,两年监督释放,15万美元罚款,100小时社区服务。

Peter Dameris:因花钱让儿子以运动员身份被招进乔治城大学,被判入狱一天,监督释放三年,罚款95000美元。

Diane Blake: 判处六周监禁,两年监督释放, 100小时的社区服务, 和125,000美元的罚款,因为她付钱让她的女儿以运动员身份进入南加州大学。

Todd Blake:判处4个月监禁, 两年的监督释放, 100小时的社区服务, 和125,000美元的罚款,因为行贿让他的女儿得以进入南加州大学。

 3 ) 文凭社会

纪录片里说富豪子女都不知道自己在作弊,事发后他们的父母或长或短都获刑了,我觉得这时候才应该说那句一看就想吐的名言: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赵雨思被斯坦福开除了,不知道别的那些白人富豪子女有没有受影响……想起来王嘉尔也被斯坦福录取过,好歹是正经运动员呢……在愤愤不平的观众心态要放稳,就算你千辛万苦上了斯坦福也还是没有门路,拿着经济学硕士文凭回来卖水果的也不是没有。既得利益者会努力维护他们的利益,丑闻曝光也并不是平民/正义的胜利,丑闻在金钱利益面前不值一提。上大学时高考那天亲耳听到大学同学打电话念答案,初中同学买进外经贸,高中同学买进军校,现如今还在家族支持下以学霸身份忽悠着小白们……这不,赵雨思们又要进军演艺圈了//baijiahao.baidu.com/s?id=1716205710760348702&wfr=spider&for=pc&searchword=赵雨思现状

 4 ) 名校背后

怎么开这个头呢,一直想了好久。

自己也曾经想留学,最想去的学校是南加州大学,film and production专业。

当初自己留学的时候就知道有这种back door。比如说,我给这个学校捐一个图书馆,说不定就有大概率的机会被这个学校录取。当然了,片中Singer老师的side door方式我其实觉得就是有钱人的狂欢。全美前二十的大学我相信放在国际排名里,肯定也有前一百的水平。而这些给有钱人的side door方法,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任何人,我是说,无论在哪个国家,任何人,想考好学校,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就好比如果我们想考清华北大,天赋是一方面,努力也占了一大部分。美国的学校我相信亦是如此,只不过他不像我们应试教育下的考试,除了一些标准考试(TOEFL,SAT,ACT),还需要你的background成绩,课外活动能力。

如果问我怎么看待Singer的行为,我会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吧。本来读名校就是一个难事,而且再加上这也只是一小部分有钱人才能接触到的门路。每年招生人数那么多,哪怕只有一个名额没有这些花里胡哨的黑幕,我只要足够优秀,我也能考上。再加上美国的名校可以同时申请,去不了这个学校只能说明我的能力还差了点,还需努力。

说到底还是金钱的博弈,只要你足够rich,自然能摆平一切事情。如果你感觉到不公平,那你就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加rich。

 5 ) 我老潘也是这样做的

2014年7月24日,SOHO中国基金会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金。2014年10月29日,SOHO中国又与耶鲁大学签订捐助协议,向耶鲁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据说捐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在这些学校留学的中国贫穷学生。潘石屹的二儿子潘让后面也被耶鲁大学录取,今年2019年小儿子潘少被哈佛大学录取,5年前的种子结果了。

 6 ) 每一个身处异化结构之中的人不被异化才是异常。

名校本来就是阶级再生产的重要渠道,人们追逐的并不是虚无的title,而是实实在在的资源和利益。 影片似乎想把里奇辛格塑造成一个不太正常的人,父母离异,精力过分旺盛,能够高明地掌握他人的弱点,从而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在哪个高校都有side door。但在现实社会里,里奇这样的人不才是最“正常“的人吗?或者说把里奇说成是异常的人,把这些use里奇的client说成是道德败坏的部分社会渣滓又是为了回避什么呢? 在一个明星、私募基金的经理们比普通劳动者的薪资高了几万倍的世界里,什么又是正常的呢?他们想通过把孩子送进名校来维持现有阶级不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吗?我们的社会是这样的不平等,爬上去的人想抽掉梯子难道能怪这些人生性丑恶吗?每一个身处异化结构之中的人不被异化才是异常。 浮光掠影地说到了美国高校的赞助制度,各种私立的辅导机构(从功课辅导到志愿填报)在加剧教育不平等中的作用,反观国内,不也是一样吗?买大房子,豪华的车子不会让人觉得震惊,为什么买进名校会让人觉得震惊呢?因为underprivileged kids被剥夺了阶层上升的机会?人们对于名校的向往到底是怎样一种迷思呢?文化资本似乎能为财富和权力镀上一层玫瑰色的金边,但它与这两者共同组成了不平等的循环。

 短评

我觉得最有趣的部分是主犯被FBI找上门后迅速配合警方工作,套他那些客户家长的话来作为罪证提交,商人客户比较警觉,演员客户就直接上当了,感觉真的智商上差了不止一点儿。毫无底线地能靠P图弄虚作假让客户小孩上大学的主犯,把客户卖掉的时候表现得同样丝毫没有犹豫,很一以贯之了,这一点也很有趣。比较糟糕的部分是最后的结论,讲了半天居然说会发生这样的事都是因为有钱人想让自己的小孩上名校。朋友,哪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小孩上名校???我就很疑惑。

10分钟前
  • JUNWK1334
  • 推荐

秒拍的Yusi Zhao瞩目,记得当时知乎讨论赵家300多亿人民币身价,花650万买个斯坦福文凭真的是小意思,让人反思的是豪门如此怎么会需要如此行贿自跌身份呢。这部纪录片解释家长的诱惑,“guarantee”。学历的价值是稀缺,大了真心明白“您孩子在哪上学呢”跟催婚问收入是一档的刺激,倒不一定是真关心其教育质量,一路通关到这步了,临门一脚孩子念个好大学怎么说脸上都有光,只要接受这套,什么邪门偏方都能上钩。《杀死一只荆棘鸟》里的那种父亲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经不住孩子念名牌大学长脸的诱惑,越富越需要这个,elite是通行证。| Netflix

12分钟前
  • 姜小白
  • 推荐

斯坦福的帆船教练好惨...back door donation其实本来也是大学的一笔重要收入。机械性的考试目前来看还是最公平的竞争模式,特长和其他模棱两可的考量标准真的很容易注水。。。

15分钟前
  • 柴犬小咯
  • 推荐

前两年的美国高校录取舞弊大案这么快就出纪录片了。是《Social Delimma》那种真实访谈 + 演员小剧场表现剧情的形式,除了案情本身这种“侧门”(贿赂教练作假运动员身份录取),还讨论了光明正大本来就存在的“后门”(捐款提高被考虑的机会),更讨论了深入教育系统的 privilege(很多运动真的成绩好也是本来就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等),虽然不是多出类拔萃的深度大也算是中规中矩不负众望的时事纪录片,这也是我爱 Netflix 的原因之一,除了看见更大的世界,还有铭记本会被淡忘的当下。

18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感觉这部片子只讲了一个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更加应该挖掘的是怎么就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21分钟前
  • ZZ
  • 推荐

最后一个工作人员说,不想去指责那些作弊的家长和学生,而要去拷问大学为什么留下了这样一条明显是为权贵敞开的路。那么多实验证明家庭经济状况对标化成绩的正向影响,还有各种小众运动的招生名额倾斜,这次的风波也无法撼动精英大学的录取体系。

25分钟前
  • 不吃香菜的颜
  • 推荐

这些被爆出来被判刑的其实都是些小金主,都是些小打小闹的事件。真正的大金主让子女进名校,手段高明得多,方法更隐蔽、更安全。贵族运动本身费用高昂,他们可以请昂贵的教练把自己运动差的孩子包装成运动好的就行,这比把不会运动的包装成运动健将安全得多,因为这是wiggle room的问题。另外,大金主由于权势地位和关系,媒体和大众都得罪不起,所以也不会追着他们不放。就算被起诉,也可以雇佣最好的律师来辩护脱罪。这些受贿的名校,如斯坦福大学继续稳坐泰山,没有受到一点影响。所以啊,这些爆出来的事件都是些小打小闹。腐败的是这个社会运作的规则。纪录片实景再现,雇佣演员把细节演了一遍,不过也太过细枝末节,不紧凑,内容也就一般吧。这些招生腐败问题,很多人都知道的。

27分钟前
  • 兔赤中人.rD
  • 还行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它只会将社会的问题缩小,却无法避免,每一位上过大学而后被社会教训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含义

3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科普

33分钟前
  • Kill tcyxzmy
  • 推荐

富人永远有“门”,没有门也能造出门来。有没有解药?不知道。

36分钟前
  • 莫里斯
  • 推荐

美国也在卷。。‘我喜欢把假睫毛和真睫毛放在一起卷’😂

39分钟前
  • 千寻
  • 推荐

美国的有钱人尚有良知,问一句我这样不道德,我的孩子会不会有负担。中国的有钱人:哈?名校不就是拿钱进得吗?

41分钟前
  • 木兮
  • 还行

谁说有钱人都聪明的,看这群蠢蛋,they don't know how to live a life

43分钟前
  • 北冰洋谢大脚
  • 推荐

挺好的一个内容,搞的半纪录半演绎,有点不伦不类。导演有点胆小,更深层的问题没敢触动到。这样感觉还不如彻底戏剧化了,拍成con artist的喜剧片看着好玩,毕竟Singer能全身而退也够戏剧了。

45分钟前
  • 小炉
  • 还行

看了一下罚金的数量,对那些家庭来说真是无关痛痒。

47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说真的,美帝人民也是少见多怪,没来过某国......

52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还行

可能还是不太习惯小电影,直到sailing coach(whom我觉得有点冤)真人出镜才进入状态。最后斯坦福暧昧的回应也是让人很无奈。这些高校的水之深,岂是我们这些穷人可以窥探一二的呢。

54分钟前
  • 士多啤梨
  • 推荐

作假代考的side door消失了,也仍有为资源充足的人们准备的back door存在,能为考生加分的特长爱好、社会活动、精英实习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渠道接触的。教育资源、考试本来就不是公平的,但遗憾的是,它们已经能算是社会中最为公平的一些事情了。

59分钟前
  • Wilderpanda
  • 推荐

原来整个事件败露是因为一起无关紧要的security fraud逮捕了一个华尔街高管,为减刑做了配合证人供认了这起高校录取的骗局,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这个毫不相关的金融犯罪案件,Rick可能永远都不会败露。另一个好笑的细节是片中FBI探员采访说如果是犯罪集团organized crime的话,相关人员30秒就能听出Rick已经被FBI策反了,但是这些white collar crime里的人在电话上什么都说,完全不会想到自己有可能已经被监听了。这个细节和最后他们过家家一样的判刑相互依照来看可以说是对美国的社会体系管中窥豹了。虽然看之前就知道影片要讲的都知道了,但还是看了,因为就像片尾说的,we hate wealthy people but we also fantasize wealth.

60分钟前
  • ConJurY
  • 还行

Forget about USC. 南加大本科也这么抢手的吗,我一直以为是进不去UCLA的人才进南加大......

1小时前
  • kidultcc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