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大陆剧大陆2018

主演:内详

导演:李菁

 剧照

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2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3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4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5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6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3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4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5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6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7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8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9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1:27

详细剧情

  全国首部大型院前医疗急救纪实片。 该片记录了上海“流动的急诊室”内外的故事, 展现了医患间、病人与亲友间的情感与理解,同时科普了急救知识,助推实现“健康中国”。

 长篇影评

 1 ) 与死神斗争

最近在东方卫视看到了一部以紧急救护为题材的纪实真人秀节目《紧急救护120》。
初看医疗剧,大概是十年前《CODE BLUE》刚开播的时候,一晃十年,前阵子也才恶补完《CODE BLUE3》的大结局。一样是紧急救护的题材,日剧与真人纪实的不同之处是CB靠着直升机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急救工作,而后者则是在拥堵的上海街头开着救护车穿梭在医院和急救现场之间。
虽然一个是靠着剧本而另一个是现实生活,但其实他们想表达给观众的想法是共同的。就像CB里,蓝泽医生说:“成为急救医生后,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救室里没有奇迹。突如其来的病痛,会毫不留情地袭击人类,恣意地改变人生轨迹。光凭爱和勇气,患者是无法苏醒的。技术,肾上腺素,才是医生的武器。第二件事,当面对病人的时候,每个医生都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不是每一次救援都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成功,不是每一个病人都一定会被救活。就像是医疗剧常见的基调,让人体会医学奇迹并不是总会发生的,但每个医生都是抱着把病人救回来的希望在做努力的。
《紧急救护120》第一集里就让观众直面了抢救失败的病人,家属悲恸的神情都叫人唏嘘不已。的确在现实中也是一样,每一次的急救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战胜死神。吴昕医生说,不能为了这一个病人就一直沮丧,如果一直沮丧下去的话,会影响对下一个病人的抢救质量。虽然他们这一行见惯了生死,但尽力抢救过后依然无力回天的病人也会在他们心里久久不能释怀。可他们也必须迅速调整心态,进入下一段的工作状态。这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他们的使命。
从CB这部剧让我们了解急救医疗,而《紧急救护120》更是让我们体会了人生百态和医护人员的不易。一面是从务实、冷静的科学态度出发,不允许掺杂任何情感的医学,一面是承载着日常的、无法一概而论的、丰富鲜活的病患。急救环境总是比医院内的治疗来得更艰难一些,谁也无法预估当下会直面的是怎样的状况,医生们所花费的精力相对也会更多。无论是运用直升机进行急救,或是救护车,都是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抢救病患,同样这也少不了驾驶员对于环境路况的判断。只有相辅相成的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进行最好的治疗。
希望也能有更多的人能从这部急救医疗纪录片中体会急救员的不容易,同时也更加珍爱生命吧。

 2 ) 生命时速

真心好看,这才是真实的医疗剧。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谈不完的爱情,真实呈现医患直接的状况。急救中心的大夫不管接送病人,也要文武双全。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尤其急救中心只有有1个女孩子,但是她不比任何一个男医生差。为他们点赞。

还有我为啥喜欢看医疗类纪录片,或许是因为我奶奶的医生吧,一直很喜欢医生。

 3 ) 敬直面鲜血淋漓的一线医护人员

2016年,《人间世》开创了国内高分医疗纪录片的先河。

导演周全将镜头对准医院里形形色色的人,通过纪实拍摄,呈现了“死亡”面前的人生百态。

2017年,《生门》又将目光转向妇产科,用生猛的镜头直面生命诞生的过程。

两部真实记录的作品,分别获得了豆瓣9.6和9.5的高分。

这一次,一部关注院前医疗急救这个特殊行业的医疗纪录片再次收获好评。

《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延续医疗纪实类节目“无剧本、无预设、全天候跟踪拍摄”的手法。

记录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三辆120救护车、9位120一线急救人员的日常工作。

我必须承认,如果不是这部片子,我们可能不会知道120急救车的人员标配:

一名院前急救医师+一名急救员+一名司机,他们被称为“院前急救金三角”

他们每天轮值12小时,奔波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调度员一个电话,即使刚走进食堂,也得转头奔向急救车。

因为他们知道,当病痛突如其来,120急救车拉响的警笛,给患者带去的是希望和安心。

我们总说医生见多了生死,殊不知,院前急救医师总是比医生更先一步与死神交手。

患者拨打120急救热线后,急救车会以最快速度赶到,金三角装备齐全奔赴现场。

急救医师一边检查患者,一边向家属了解情况;

急救员和司机则有条不紊配合医师展开初步救治。

待情况稳定后,三人才合力将患者抬上急救车送往医院。

而上了急救车,医师也丝毫不能放松,就算在看病历,余光也要一直盯紧监控仪器。

紧急情况出现,甚至要在急救车上进行先一步抢救。

往往,急救医师的院前诊治能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避免更糟糕的结果发生。

沉稳冷静的急救医师,惊慌焦灼的家属,和痛苦挣扎的患者,构成了这一方天地里的全部景观。

而这风驰电掣的急救车,承载着病人生的希望。

凌晨1点,吴昕医师组接到心梗病人转院的任务。

这个病人在抢救中已经电击除颤过8次,而转院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室颤,危及生命。

一路上,急救医师吴昕密切关注监控仪器,成功除颤一次。

急救员张星一面关注病人情况,一面协助司机疏通路面,忙而不乱。

司机陆坚宗一路猛踩油门,5公里用时3分40秒,成功将病人送至医院。

金三角默契的配合成功挽救了危重患者,他们的开心溢于言表。

夜班结束,三人坐在深夜街头的路边摊前,以水代酒,庆祝又一次战胜了死神。

然而他们的工作中,并不只是有成就感,更多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

晚上7点半,吴昕医师组接总机调度,前往抢救一名重症肌无力患者。

急救车赶到时,病人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三人立刻分工明确展开抢救:

急救员张星做胸外按压,司机阿宗接手呼吸道管理,医师吴昕进行静脉开通,第一时间注射肾上腺素。

要确保有效的心肺复苏,按压强度必须保持每分钟100次。

这样的强度之下,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急救员,坚持两分钟也会大汗淋漓,筋疲力尽。

三人只好轮番上阵,不间断按压。

一轮一轮的按压、用药、除颤里,所有人都在等地奇迹的出现。

然而,30分钟的抢救,10次除颤,8毫克肾上腺素,最终没能挽回病人的心跳。

急救员张星向家属宣告病人死亡时,语气里的犹豫,暴露了他心里巨大的失落。

医师吴昕坦言:最难的时候,就是跟家属宣布病人死亡的那一刻。

一面是无力回天的病人,一面是殷切期盼的家属,巨大的压力远非常人能够想象。

在犹如千钧的目光聚焦下,吴昕说自己常常会不停回想抢救过程,质问自己有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而这,是比抢救失败更大的折磨。

一面是抢救成功的成就,是病人和家属千恩万谢赋予的使命感;

一面是抢救失败的失落,是败于死神的不甘和无奈。

而这群特殊的从业者夹在中间,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不放弃任何一个生的希望。

《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也是一部急救知识百科全书。

病人突发心梗,家属打完120架着病人来到路边等候。

匆匆赶来的急救组惊出一身冷汗,忙教育观众“疾病发作切勿挪动”;

90岁高龄老人发热,家属坚称老人脑梗,不断质疑急救医师的诊断,严重干扰救治过程;

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心肺复苏学一点没坏处……

小到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热线,大到心跳骤停如何快速施救,所有案例中涉及的急救知识,剧集中都有醒目标出。

在这些相关知识中,小万想聊聊关于大家关于急救资源的认知

急救资源是稀缺资源。

即使是上海这种全国急救车配备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4万人才有一辆急救车资源。

但仍然有人肆意浪费着这宝贵的救命资源。

老人只是普通发烧,家属却要送往十几公里外的三甲医院,完全无视晚高峰的严重堵车。

急救小组反复劝说,家属仍无动于衷。

19岁的小姑娘扭到脖子,也坚持要急救车送往医院,理由是看不到路。

家属称老人胃口不好不肯吃饭,急救组火速赶到,家属却说“老人没事,麻烦你们送我们去养老院”。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急救组人员无奈的心情。

但根据规定:如接预报电话,急救车必须出车;如病人有意愿,急救车必须送他去医院。

急救组急得快把座椅抠出洞来,还是得耐着性子一趟一趟送他们去医院。

这些把120急救车当出租车、把急救人员当免费抬抱工具的人,怕是要把下面这张健康贴士抄上百八十遍长长记性。

与所有直面生死的医疗纪实片一样,《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更是一部探索人生意义的启示录。

84岁老人得知妻子去世,悲痛过度突发脑梗,送到医院后,老人坚持“爬也要爬回家去”,只因第二天妻子大殓。

目睹一切的医师姚明,拨通了远在摩洛哥进行医疗支援的妻子的视频,叮嘱她“照顾好自己”。

92岁高龄老人昏迷不醒,送医途中一度呼吸心跳停止。

急救医师郜素艳想到自己远在家乡的父母,痛哭失声,告诫观众“以后多陪陪父母吧,不要等他们离开后才后悔。”

生活给我们的警示无处不在,但我们却总是借着“太忙”的由头选择视而不见。

幸好有这些优秀的纪录片,呼唤我们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的风景,和身边我们爱的人。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侵权立删。原载于“万达电影生活”公众号。

 4 ) 辛苦了,生命卫士!

当意外真的来临,你知道该如何拨打120吗?你知道该怎么做基础的现场急救吗?
在我国,每分钟就有1人出现心跳骤停,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复苏,则可能有半数患者被救活,但我国只有1%的人会心肺复苏,因猝死造成的死亡60%以上发生在院外。也就是说,当急救人员到达患者身边时,患者已无法挽救。
没有急救意识、缺乏急救知识,其实是比疾病更可怕,也更令人寒心的死因。可在经历了这么多悲剧后,大多数人依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他们的认知里,急救是急救人员的工作,他们只需要打个电话,然后焦急等待。
如此现状下,我们急需一部纪实片,以“血淋淋”的现实,向大众展示院前急救的严峻现状,让市民意识到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及必要性。《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做到了。
《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将镜头对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三辆120救护车,记录了9位120一线急救人员在救护车接到急救任务后所发生的故事。
上海,是目前全国救护车配备量最高的城市,却仍然面临着平均每四万人才拥有一辆救护车的现状。
从片中我们了解到,因为专业急救人员不足,经常会发生有车无人的出车难状况。而在救护车出发后,复杂难料的路况,加上现场没有熟悉院前急救的人员,患者依旧很可能错失抢救的最佳时机。
可见,我国的院前急救情况,不管是患者方面,还是医者方面,都不容乐观。而不管是患者缺乏急救意识、急救知识,还是专业急救医师人员匮乏,归根结底皆是因为人们对院前急救的不重视。
希望这部纪实片,可以让大家认识到院前急救的重要,不要因为等待和缺乏急救知识,而错失抢救的黄金时间。希望患者家属们再心焦着急,也请善待这些奋斗在生死一线的急救医师们。
120急救人员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坚持。

 5 ) 一部人生况味大全,让人审视当下敬畏生命

我们总以为明天还有很多,多到我们不必去在意它哪天会突然地消失,不必在意某天醒来它不再属于我们。
而其实,人生就是不断地在做减法,见一面少一面,甚至明天未必还有明天。
这不由得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也更加关注自我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每次看《急救120》,内心都会无端生出一种对生命的悲悯和敬畏感。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遇到紧急救护时,病患和家属在“生死攸关”时的反应、医护人员与死神搏斗的拼尽全力,透过摄像机镜头纪录下的院前救护故事,总是深深触动着我:上一秒还在说说笑笑的父子俩,几十分钟却是阴阳两隔的悲痛;瘦弱的医生在狭小的空间竭尽全力的感动……但面对无法自理的晚年生活或无法救治的病痛折磨,你会怎样选择?
于我,宁可要精彩而短暂的人生,也不想要无法掌控的晚景蹉跎。
《急救120》中,很大一部分的病患都是迟暮老人,生活困顿、瘦骨嶙峋得让人心生恻隐。如果是自己的长辈,倾尽所能悉心照料、尽心养老送终是我们为人子女的应该做的事情,正如片中的一对老夫妇,年届花甲仍尽心尽责照顾常年卧病不能自理的老父亲,贴心的小细节小举动让人很是动容。
但换做是自己,如果饱受病痛折磨,或者晚年不能自理,你会选择怎样?我脑海中闪过且久久徘徊的一个念头就是“安乐死”。
于我,生命不在乎它的长度,只在乎它的精彩度。如何尊严的生,优雅的活,尊严的死,是我看完《120》最直观也是最深刻的感触。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我想最大化做到自主。
为此,我专门在网上看了一位渐冻症老人选择安乐死的视频。网友说,看之前最好准备好纸巾,可是我看完之后,却是异常的平静,反倒被老先生的优雅理智深深折服感动。这是我见过最优雅而尊严走完生命旅程的完结篇。
《急救120》有争分夺秒的医患急救案例,也有专业的医疗知识科普,但有它不是一部简单的120急救医生纪实片,更是一部人生况味的大全,让我更加清醒地审视自我,敬畏生命。

 6 ) 与死神赛跑的人

这个纪录片很有意义,救护车包括上面的工作人员,真的是与死神赛跑的,工作人员很辛苦,医生很尽职,担架员也很负责,救护司机很沉稳,致敬这么一帮可爱的人。同时也呼吁民众不要浪费宝贵的资源,很有可能因为你们的自私浪费资源从而让真正需要的人失去生命,成为帮凶。也希望道路上的过往司机遇见救护车,尽量让出生命通道,因为车上很有可能是急等救命的,俗话说救人一命胜于七级浮屠。

 短评

唯爱与生命不可辜负。

9分钟前
  • 许老师
  • 力荐

看到第三集,科普是很到位了。但感觉每一集差异不多,有种在培养某种形象的感觉,可这又不是电视剧,不够好。

11分钟前
  • 范文婧
  • 推荐

医患关系是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很严肃的问题,医者仁心,救护车上这些与死神赛跑的医生们,他们才是社会上最美的人,这无关乎金钱权利地位,我们这个国家有必要为这些伟大的人提供更好的保障。

14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力荐

纪录片比电视剧好看系列,国产剧真的可以屎了

16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力荐

看了两集,急诊科肯定是忙碌辛苦的,但是在这里面,主看出中国城市老年人养老的现状,悲从中来。

18分钟前
  • 心洞渐盲
  • 推荐

为吴昕小哥哥打call

22分钟前
  • 🎹🎼🎻
  • 力荐

一直很喜欢看医疗纪录片,很多急救的案子看得我很感动,感动于这些救护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但同样的,我很理解为什么国内的医护人员会有时候对人的态度不太好,任何情况都打120,太浪费资源了,就应该像美国救护车收钱一样,一趟2000美金,看你们还动不动随随便便叫!植入的广告太明显,有点瞎。

27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太喜欢上海台这类职业纪录片了,没有太过分的综艺感,感觉真的融入进去了PS.上海120最近惹众怒了,但那个急救工作人员也真的是无可奈何啊,要怪也不能怪这些上前线的大白们呐。那个拒绝出借AED的大白,其实平日里和这部片中的各位一样可可爱爱努努力力。

30分钟前
  • 三月对我笑
  • 力荐

是好看,可是再好看再伟大还是解决不了中国医师收入低的问题

32分钟前
  • 莫吉托
  • 力荐

国内没有行业剧那就来看这个吧 人物有了细节有了情绪有了 10秒插管的吴昕医生简直不动的ace!!!上海人那种实惠效率和苦中作乐都是我喜欢的!改成五星因为实在是太喜欢大B组了!肯定有很多素材不能播 才6集不够啊!

36分钟前
  • T.V.Zoe ி
  • 力荐

上海番茄台的医疗纪录片第三弹!好喜欢吴医生🙈

41分钟前
  • 橘子饼干
  • 力荐

9分。你们是最棒的,你们真牛逼,你们真的都是人间天使。拓展了人间世第一季第2集内容。请那些不是太紧急的病患不要随意拨打120,也请不要占用紧急车道,给其他真正紧急的患者留些生存机会。

45分钟前
  • 瑶瑶
  • 力荐

番茄台继急诊室故事之后的医疗纪录片,太好看!专业又温情,帅炸!成就感荣誉感夹杂着无奈无力,还要保持冷静恪尽职守,太不容易了~第一次看国产有点看出来美剧的感觉,有几场我都泪目…… 相当感动了。除了旁白和医生接受采访,其余都是上海话。熟悉的街道,亲切的环境,本地特色大大的赞!

47分钟前
  • Qoo Milky
  • 力荐

看得我眼泪狂飙 最喜欢吴医生

52分钟前
  • Supernova™
  • 力荐

东方卫视简直就是国内医疗纪录片的扛把子啊!!!!从《急诊室故事》到《生门》再到《紧急救护120》!!!

54分钟前
  • 宇宙在逃楊不悔
  • 推荐

五天看完,表白吴昕医生!

57分钟前
  • Rachel
  • 力荐

他们,是一群与死神赛跑的人!

60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看了第一集就觉得东方卫视的医疗纪录片可以说是很完美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太能体会第一集里面那个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最后没有被抢救过来的无奈。。为急救中心的每个人点赞。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医务工作者。

1小时前
  • 霏霏霏霏狒狒肥
  • 力荐

片子真的拍的挺烂的,别人都是纪实当中小小的歌颂一下,你这,歌颂的过程中加一点点纪实,太尬了。医护人员很辛苦是没错,过分夸有点反感了。再有一个,镜头面前,人都会有表演成分的。

1小时前
  • Яανeη
  • 还行

紧急救命小姐姐点赞!

1小时前
  • H.C.McTang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