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情片美国2016

主演:内特·派克,艾米·汉莫,佩内洛普·安·米勒,杰基·厄尔·哈利,小马克·布恩,科尔曼·多明戈,安洁纽·艾莉丝,德怀特·亨利,阿雅·娜奥米·金,伊斯特·斯高特,罗杰·格午埃文·史密斯,加布里埃尔·尤尼恩,托尼·埃斯皮诺萨,杰森·华纳·史密斯,杰森·斯图尔特

导演:内特·派克

播放地址

 剧照

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2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4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5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6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4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5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6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7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8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9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14

详细剧情

  故事描述于1831年,黑人牧师奈特于美国弗吉尼亚洲,率领黑奴解放非裔美国人的自由运动,最终成为引发内战爆发的导火线。

 长篇影评

 1 ) 一个国家的诞生

想说《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电影精彩好看不闷实在不易,3个小时的黑白默片,仅凭文字提示,稍一留神就会和情节脱链,一个小时看下来早已是睡意连连。它的历史意义远超于它的观赏性。电影中唯一让我觉得提神的便是由于无声的限制,演员夸张而滑稽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在战场上犹如在舞场上一般蹦蹦跳跳、打斗场面穿帮百出、演员瞪大眼睛时不知其是在哭还是笑。 不过这仅仅是站在今天的视角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这部电影在上个世纪初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格里菲斯的得意之作,超越了“短电影”的传统,是美国电影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电影中的技术使用,例如“平行蒙太奇”、“闪回”、包括用来营造情节气氛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是格里菲斯对于电影的贡献,一直被人们模仿和称道。另外,影片中全部使用实景拍摄,尤其是战争场面,虽然粗劣但也还算宏大。

 2 ) 10/10

There’s not a single “bad guy” in this movie. There’s only people doing their jobs, making their livings the way they know how to in the slave economy. So regardless of how alike a slave owner is of you and I,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slave economy, the system corrupts them. It’s not the people that’s the problem, it’s the system. A corrupt system cannot be fixed by “good apples” ie educated slave owners who treat their slaves kindly and humanely. This movie makes this important point very clear.

P.S. I hate how slave owners are portrayed in 12 Years A Slave. As if all the slave owners are sadistic psychopath, and oh the lives of black americans would be so great if only all the slave owners treat their properties nicely. No! The slave owners’ human beings just like you and I! But the point is no matter how nice of a person they might be, they live in a fucked up system that requires them to act injusticely in the name of the southern law.

 3 ) 即使不谈私德,这部电影也远不够好

导演和编剧是强奸犯疑犯所以被IMDB和豆瓣齐刷一星的片。

撇开创作者私德不说,片子本身很多也不够好。

本来立题是真的很别致:对生而为人几个要素的顺位排列,是一个人对自我和世界认知的开始。宗教一直被统治阶层当作奴化人民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天国、极乐还是转世,虚无缥缈的偿慰究其根本是消解愤怒和反抗。

前半部分牧师奈特是作为一个工具的工具,被使用的。这个过程中他所遭遇的最为骇人,而他内心的波动仅是饱含热泪,如何来说“爱得深沉”?

善恶的相对性本来也值得玩味。相信黑人男孩“被神赐福”却依然只让他看《圣经》,并坦言“你对农场更有用”。还有一直以来相对于其他奴隶主的“善待”,甚至为其家人提供庇护。

结果最后,你不砍恶人,却从软柿子捏起。你说他们killing people because they're black的时候自己做的不也是不加判断,because they're white么?

这种复杂性没处理好,只让人觉得一股四处泄愤、不带脑子的气。更奇怪的是一些没头没尾没转折没接续的“神显”镜头。

说信仰,却让人感觉“mean to be正义”的一方无甚信仰,拥有的仅仅是演讲技能而已。

这种技能用于煽动简直太可怕。他压制住了“正义一方”其他人的心志,既不判断可行性,也不判断尺度和边际。文艺创作,情绪无法共感的,发现理智也无法认同。可不反作用了么。

倒回来说。配乐很强大,几处画面冲击性很强。锤子敲牙真的会成为我心理阴影的。

放在《勇敢的心》之后看,只觉得前者或许是个坎,自那之后,“自由”被诠释得太随便了些。马上还要去看同样背景的《乱世佳人》,奴隶主立场对比起来就更迷了。(没同时上《为奴十二载》算它运气好吧。)

作为处女作有他被圣丹斯褒奖的道理吧。但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啊。

 4 ) 扇动蝴蝶的翅膀,但不要煽动它。

没看影评之前不知道导演戏外的这些争议的,也托了不知道的福,看电影的心态没有偏向和评判。

因为这部电影断断续续看的,有空就看一点儿,虽然回想起来觉得整体节奏也蛮快,但不能确定一口气看完会不会感到沉闷,但因为一切都太清晰了,起承转合,出了什么什么事情主角怎么受到了刺激,所以导致了最终决定以暴制暴,难免有点疲劳。

这样的清楚持续到了主角决定反抗之前,然后后半部分导演收拾不住了的感觉就很明显。我本来抱着看政治正确电影的态度看的,没觉得哪里有问题,直到最后绞架上黑人天使幻象出现的时候,我惊觉不对...被煽动了呀!其实这样的不对劲在Nat杀Samuel的时候就有苗头了,那一段的光影虽然我很喜欢,但他们在教堂一样的花玻璃前一左一右一死一活的时候,Nat拎着斧头靠在那里的质感很像一部悬疑杀人电影,当时我一边觉得这个镜头好看一边觉得违和来着。看完仔细想了一下,这一切的不对劲可能是因为电影本身并没有对以暴制暴的行为做出有力解释。甚至后半段的血腥镜头有些太多了。这不是说为了凸显黑人的善良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能手刃白人,也不是不能揭开血淋淋的现实,在提出质疑要求观众不能有一个预设和立场之前,导演也不能强加自己的预设和立场在观众身上。宗教对人的驱使和人自身以宗教为依托达成的救赎也是同理,本来是很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最后黑人天使幻象出来时候也让人蛮无力的,感觉是非常狭窄的一个镜头,非黑即白,黑人也可以通过上帝得到救赎,种种导演想说的话衬着黑人悲情英雄的脸,令人索然无味。我不是硬性要求黑人种族必须跳出窠臼,以一个平和心态和观察者的角度来全面地分析历史,只是如果是一个有美化过度之嫌的血泪故事,观众除了被煽动和感到不适,还有第三个选择吗?

说点好的,这部电影前面Nat和Chery在马车和草地上还有深夜骑马奔驰而来求婚的几段都很清新自然,我很喜欢。然后出于导演自身愤怒,黑人所遭受的种种待遇确实很让人动容,这也是我说不知不觉最后发现自己被煽动的原因。好几个镜头的明暗衔接很利落,而且整个色调很好看。Samuel家就电影本身来看,不对比史实,不触及根本利益对黑人不算过分苛待的伪绅士做派和他家黑人们穿的衣服陈旧却整洁干净的细节相对应,也算用心的。

另外那个穿插非洲原始部落的祭祀我看不明白有啥用,也是挺刻意的。

音乐帮了这片子大忙哈,气氛烘托得很好。

 5 ) 黑人版的赛德克·巴莱

赛德克巴莱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说太野蛮血腥,公然宣扬暴力反抗,格杀勿论的种族复仇,这不是主流的价值观。但是毕竟片子太精彩了,血亲复仇也非常大快人心,也就没有特别批评的声音。

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是如此。基督教教人忍耐服从,宽容,但是黑人牧师的善良之心就这样一点点被侵蚀,他发现的唯一的解救之道就是暴力复仇。就像中国的农民,他也不懂什么谈判,协议,反对皇帝只有一条路,起义。当时的美国南方也是如此,你没法和南方贵族去谈什么改善奴隶待遇,提高奴隶生活水平,唯一的讲道理的方式,就是暴力起义。

当时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暴力毕竟不是好的,得有个好的名头。这也是赛德克巴莱和一个国家的诞生不同的地方,前者是为了回归野蛮的生活,而后者是为了人的尊严。导演(虽然有丑闻,但毕竟没有被判刑,所以舆论不应该如此罔顾法纪!)非常精彩地展现了黑奴牧师的内心转变,他经历的苦难和悲伤,而里面的白人也都漫画式的描写,有好的主人,但最终无法抵抗白人社会的压力,而让自己的黑奴受苦受难。

黑人是美国社会的肉中刺。谈这个话题是没有问题的,年年都有几部电影讲黑奴的苦难史,为奴十二载,撞车,某某事件,等等,黑人白人之间的罅隙真的无法弥合。但是这个电影并不只是黑人的电影,每一个渴望自由,追求尊严的人都会有所感动。

这才是美国电影的伟大之处,普世的自由价值和人性尊严,电影做到了,就够了。

 6 ) 如果你是他

时间没有重来。如果你是他,如果你是个像牲口一样活着的生物,你会怎样。
也无需赘述历史,就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他们呢?(天生受虐狂除外)。谁都有可能变成他们啊。
电影最后还问他你有什么话要对这些good people说,镜头扫过那些白人。。。。确实也无话可说,对“good people”。

 短评

被这片子各种外围新闻给骗了。非常新好莱坞的拍摄方法,很好啊。此片真实的政治态度,被涂抹在外面的黑人政治正确给掩盖了,整体是不错的,研究美国文化的重要文本。

9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对这种黑人政治正确片真的审美疲劳,对,全世界都欠你们的。

11分钟前
  • 烈日灼心
  • 较差

敲牙喂食,圣经洗脑,对主子人道幻想破灭,布道疯圣人民起义。克制压抑成品精良,呼应百年前影史经典,无奈现实更讽刺戏剧化。Nate Parker是个好演员好导演,可惜了

14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仅从电影上说,技法很成熟但是对立太刻意了,小孩子演技撑不起来,整个前部分剪辑全是乱的,中间还好,高潮又有些过了。Ps:对于整部作品的争议,我只想说,导演自作自受。

15分钟前
  • 邓瀚凝
  • 还行

看在处女作的份上,三星半。有人说这片是《勇敢的心》+《为奴十二年》,然而实际上质量完全和此二者不在一个水准,无非是故事情节太过雷同《勇敢的心》,而题材则与《为奴十二年》一致。Henry Jackman的音乐托起了影片多个高潮。总的来说还是个非常套路的主旋律影片。

1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宗教被奴隶主用来思想控制,结果反而成为反抗起义的集结力。主角是黑人传教士,让他有机会走出自己的庄园看到同胞,进而成为领导者-宗教就是这样,一切都在于人自己的理解和利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必须有反抗!这种片拍得再愤怒暴力都不为过。很容易联想到现在的BLM运动,不能软啊

2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本着不给导演/主演送钱的态度去看了免费预映,结果发现看免费的都浪费我时间。俗套又造作的台词,模式化的平板人物,混乱的节奏构图,除了宣扬种族仇恨什么都没说。另,片中女角色唯一作用就是被强暴好让她们的男人怒而造反,确实不愧是rapist拍的。圣丹斯那些争抢这片版权的片商真是瞎了狗眼。

25分钟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很差

2.5 装且做作。

26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我只是怎么都无法接受他杀其主人这点,实在太过残暴了

31分钟前
  • anonymous
  • 还行

片子太直,太煽动了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过火的政治正确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不正确

33分钟前
  • Rumpleteazer
  • 较差

想拍一部民权史诗,结果把个人不幸放大成种族对立,扯了一堆无辜的人进来搞恐怖主义。我从未见过男主这样的白眼狼,奥斯卡0提真是大快人心。

3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载舟也覆舟,绝对不是烂片。对信仰的主观利用比钢锯岭更有说服力,音乐很灵魂,难以想象是长篇处女作。真遗憾有关导演的话题让人没办法正视电影。

39分钟前
  • 蛇弹吉他
  • 推荐

一般。就算没有丑闻影响,也不觉得影片在颁奖季能有什么收获。这剧本完全支撑不起奈特帕克的野心,第三幕展现的尽是黑人的残暴与愚蠢而非勇气与智慧。

42分钟前
  • 还行

呵呵

46分钟前
  • 心生
  • 较差

无聊又平庸的正确。2.5

48分钟前
  • Meng
  • 较差

看完电影来豆瓣才发现这片子动静这么大.......但我是真觉得这片子不咋地,完全没有新意也没什么深度地反应黑人奴隶历史事件

51分钟前
  • 骨茶
  • 较差

什么时候拍黑奴的历史要叫政治正确了?下次拍八国联军烧杀抢虐是不是也是政治正确??

54分钟前
  • Pop Quizzer
  • 还行

黑人版【勇敢的心】,故事紧接着就是南北战争,作为处女作,很成熟。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3.5 其实还不错,非常成熟的处女作,可惜导演生涯没怎么开始就这样被毁掉了。有矫枉过正的地方,但能接受。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