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法官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1

主演:内详

导演:李智愚

 剧照

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2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3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4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5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6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3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4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5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6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7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8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9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6:27

详细剧情

由腾讯视频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中国首档基层法院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该片以4380小时纪实拍摄,直击法院庭审和执行现场的“人间真实”。   该片聚焦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民事、刑事、执行案件,展示基层法官、司法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坚守,透视复杂的人生百态,展现天理、国法、人情之间的纠葛,以生动的方式向广大观众释法普法。

 长篇影评

 1 ) 家暴绝不可取

家暴绝不可取,法律不容触犯

沟通才是婚姻幸福的良药。

总之有什么不满,讲出来就好了,实在过不下去那就好聚好散。就算再说什么自己从小吃苦长大,贬低对方在这段关系中的付出与努力,也不是肆意剥夺别人健康生命与财产的理由。

前者是道德问题很难鉴定,后者是实打实的违法犯罪,黑白分明。试图给自己的犯罪行为装点道德的外衣,那是根本没有明白或者也不会明白问题的本质了。让人恶心。

真的看到好多人没有一点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让人胆战心惊。就好像明天在街上白白丢了性命,罪犯还能理直气壮她应该的,谁让他怎么怎么样。然后一大堆人模糊里面的犯罪行为,秉持着受害者有罪论去满足自己的八卦之心,被吸血被传播却没有公正。

还有的人不懂得用法律去保护自己的权利,错误的选择了不恰当的行为,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更光明的未来,却要从此蒙上阴影,这不是更令人痛心吗!错了就是错了,但是背后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却还需要我们社会人的努力。

能够普法就好了,能够迎来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就好了。公平和正义都能得到伸张,不要让无助的人申诉无门变的绝望。

 2 ) 这样节目该多出

这种节目比那偶像节目好看多了,是该普及法盲了,就跟那派出所的节目一样,多看点这样的节目好,这比电视剧要好看,现实中的法证先锋,展示基层法官、司法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坚守,以生动鲜活的真实故事向广大观众释法普法,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向广大观众释法普法,跟以前看法制节目一样,不过这种形式更能让人接受和看下去

 3 )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我是一边吃饭一边看这部纪录片的,得到的结论是本片很适合用来下饭。这部纪录片充满了吸引力,选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案例,有离婚纠纷、债务纠纷、合同纠纷,也有盗窃犯罪、故意伤害犯罪、诈骗犯罪••••••通过观看本片可以近距离的观察法院的庭审,还可以更多的了解到社会百态。

作为一名法学生,看完本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应当从源头上解决法律纠纷。我之前觉得通过所学的法律知识依法进行判决,进而就能实现公平正义。然而,当面对妻子起诉丈夫离婚,儿子起诉父亲索要抚养费这类错综复杂的局面,或许财产可以直接判决,然而夫妻感情、父子之情又该如何判决呢?这时候我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调解从源头上解决矛盾的重要作用。

法律条文是冰冷的文字,而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我十分认同纪录片中反复出现的那一句法谚——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4 ) 以纪录片构建大众与法官的沟通桥梁

由中广天择传媒与腾讯视频共同打造的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近日在腾讯视频热播,作为国内首档聚焦基层法院的纪录片,节目选取了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为拍摄对象,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件透视复杂的人生百态,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个专业硬核、性格各异的法官形象。近日《是这样的,法官》导演李智愚接受了影视产业观察的专访,向大家透露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聚焦硬核法官,以纪录片构建大众与法官的沟通桥梁

你印象中的法官是怎样一种形象,你对于曾接触过的法官有怎样的评价,法庭上冷静威严的法官又有哪些“反转”魅力……这些围绕在普通观众脑海中的种种问题,都在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中得到解答。

过去纪录片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职业类纪录片,比如聚焦一线医护人员的《中国医生》,讲述消防员故事的《119请回答》以及呈现普通民警日常工作的《守护解放西》等,但却鲜有以基层法官为切入视角的纪录片,而《是这样的,法官》的出现也及时弥补了这一类型空缺。影片以“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为Slogan,选取了具有一定社会根源与关注度的个案,直击真实的法院庭审和执行现场,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向广大观众释法普法。

“我们觉得,拍摄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就是建立起大众跟法官职业的沟通桥梁。”谈及拍摄《是这样的,法官》节目的初衷,导演李智愚如此解释道。过去法官的形象都充满着神秘感,而与之相反的无论是社会新闻或是微博热搜上,常常都会出现与诉讼、法案等法律相关的关键词,而法官也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职业之一,这一点也吸引到了李智愚和制作团队的注意。在事先于法院做了摸底调查后,团队迅速对这一题材产生了兴趣,并第一时间展开更进一步的调研。在早期筹备阶段,团队一头埋进基层法院,了解法官现有的工作流程,以及在具体案件中法官本身的表达等,这些准备工作也为后期的顺利拍摄提供了先提条件。

在导演李智愚看来,拍摄法官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要与他们建立充足的信任,“这一点对于之后拍摄他们在法庭上的真实状态至关重要”。在第一集中,舒智玲法官冷静、机智的判决就令观众印象深刻。在离婚案判决中,由于被告、原告双方对于赔偿金的金额争执不下,此时舒智玲法官果断地以“15.8万”的中间价让双方意见达成一致,而在看到被害人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时,舒智玲法官也会亲切地上前安慰:“人生路还很漫长,你要尽快走出来。”

可以说,在展现法官的硬核实力外,《是这样的,法官》还为观众呈现出了法官的另一面,让观众对这一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知。除了具体的节目内容外,“构建大众与法官沟通桥梁”的初衷其实在节目名中也有所体现,“片名《是这样的,法官》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很多的当事人都会有一个口头禅,就是说‘是这样的法官’,另外一层含义是大家马上会感受到的——你以为的法官是这样的。”在导演看来,《是这样的,法官》不仅要还原大众熟悉的法官形象,更重要的是挖掘出法官这一职业不为人知的一面,让观众能够对于法官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记录案件全貌,以非侵入式拍摄还原庭审过程

丈夫挥刀致妻子全身二十余处刀伤,却在法庭上自称“只是想吓吓她”;几位00后因聚众斗殴被拘,前往法庭的路上还在警车里不以为然地唱歌……通过《是这样的,法官》的镜头,观众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个体,他们是无助的受害人,是犯下罪行的被告人,是激情的辩护律师,是肃穆的法官,对于观众而言,在观看《是这样的,法官》过程中似乎感受不到摄影机的在场,荧屏前的我们更像是与片中人物一同在场的旁听者。

在导演李智愚看来,拍摄法官以及庭审的真实状态非常重要,为此不仅需要导演组事先对案件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需要摄制组随时待命,配合法官的开庭时间,这无疑对制作组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在拍摄期间,立案的每一个案件都有我们的导演跟法官一个一个过,在最终选择拍摄案件后我们会配合开庭的时间作拍摄上的准备”,李智愚介绍到。

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庭审现场,《是这样的,法官》采用了“非侵入式拍摄”,即为了捕捉和准确展现法庭上所有人真实的话语、表情、判断,摄制团队提前对法院做了改造,安装了大量掩体,被拍摄的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安装了很多单向玻璃,摄像机全部藏在后面,在法庭中是看不到这些摄像机的。

据了解,《是这样的,法官》摄制组提前在整个法院装了20个定向摄像头,所有庭上的人都看不到任何一个摄像头,也看不到任何一个话筒,但是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全部被收录。“凡是出镜的人摄制组都会提前与他们取得联系,拿到了完全的肖像权并签署授权同意书后才会进行拍摄,同时获得被告人、原告人等当事人许可后对他们进行马赛克处理”,李智愚提到。正是因为摄制组在拍摄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让《是这样的,法官》中呈现的案件如此真实鲜活,以非侵入式的拍摄手段将被记录者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是这样的,法官》的拍摄历时五个月,节目组查阅了大约2200份案卷,不少观众也好奇节目组怎么从如此庞杂的案卷中选取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案件。对此导演李智愚提到,在选择播出的案件中主要包含了几个大类,“其中具有代表性、奇特性的案件是一类,具有传播价值和符合社会热点话题的案件是令一类。”据李智愚介绍,在第一季呈现出的30多个案件中,既有第一集青少年聚众斗殴这样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同时在后几集中还包含了网红纠纷、租房暴雷等具有社会热点性的话题,通过还原这类案件也能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纪录片既要真实也要有趣,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是故事宝库

真实是《是这样的,法官》的第一要义,而这也是这部纪录片之所以选择基层法院和基层法官进行拍摄的主要原因。“相较于高院,基层法院的案例更加鲜活,距离老百姓更近,大部分老百姓日常要处理的纠纷以及要面对的麻烦基本都是在基层法院审理”,在导演李智愚看来,相较于中高层法院,基层法院更有助于拍摄,因为这里的故事更有烟火气,对于观众而言更加真实可感。

在真实之外,《是这样的,法官》还有着趣味性的一面,以典型的案件和戏谑性的表现手法达到为观众普法的目的。比如在节目后期,《是这样的,法官》选取的案件会更加的接地气,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进入案件,比如狗狗在路上被车轧死了,怎么判?夫妻离婚了,关于小孩的培训费怎么出,妈妈要报八门,爸爸只准报两门,这个怎么来裁决?与此同时,在对法官进行采访时,摄制组也会要求他们以一种更接地气、更易懂的方式翻译法言法语,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案件。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是这样的,法官》也有着创新之处,比如节目花絮中包含了以法院案卷推车为第一视角的片段,让观众跟随小推车去了解法院,这一新鲜的视角无疑也为节目增添了几分趣味性。此外,节目组还会配合法官和律师在庭上的表现在他们周围添加解读性的花字,一改过去观众对庭审现场严肃死板的印象,让整个过程显得更加生动有趣。“针对一些真实情况,我们做一些像花字的描述或者是引导,其实不仅不会影响节目本身的基调,反而会减低观众的收看成本,增强大家的兴趣感,让片子看起来更加轻松。”李智愚补充道。作为腾讯视频推出的第二部“人间真实”纪录片作品,《是这样的,法官》正是以一种独具匠心的方式直击法院庭审和执行现场的“人间真实”。

近几年来,国内职业类纪录片呈现井喷现象,以《中国医生》《守护解放西》为代表的节目屡屡出圈并成为市场上的爆款内容,直至《是这样的,法官》的上线播出,职业类纪录片再度延续火热表现。对于这一现象,李智愚导演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医生、警察,亦或是消防员、法官,社会中的每一种职业都值得被纪录和被拍摄,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是丰富的故事宝库。”

的确,每一个职业都有着被记录的价值,同时每一种类型的职业纪录片又都有着自己的看点。比如医生类纪录片会讲述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间的故事,情感更加细腻,消防员纪录片则强调工作中的临场感,而《是这样的,法官》则聚焦思维上的交锋。正如导演所说的:“职业类纪录片不同的地方来自于职业本身的特性,但这些职业存在于每个人身边,也都有着丰富的故事性,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5 ) 他们出手了,有好戏看了!

写于 2021-10-28 //mp.weixin.qq.com/s/Zy-8_nWajJ1Z9CnB7usyRw

因争执引发肢体冲突,是一般的打架斗殴还是寻衅滋事?

因不满妻子提出离婚,丈夫对妻子持刀相向,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

离婚后,父亲不肯支付随母亲生活的孩子补课用的抚养费怎么办?

男子多次出轨,妻子忍无可忍要离婚,男子却表示“我还爱她”,这婚到底能不能离?

为买房,女子与丈夫假离婚,等到房车都到丈夫名下后,丈夫失联了。所以这婚是真离了吗?

…………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法院工作过的人可能更有深刻体会——现实的案件要比电视剧里演的更离奇、更复杂,“剧情”更精彩!

“当曾经的挚爱与自己对簿公堂,当责任与义务的边界变得模糊,法律,不仅代表着正义,也象征着公理。”

这句话,出现在《是这样的,法官》第一期的开头。

最近,这部纪录片成了小编的下饭新宠,时而笑到喷饭,时而感叹人生无常,看完一期只想接着看下一期,真的上头了。


冲动的代价

不要等体验过了才懂

当你身处押解少年犯的车上,你觉得身边那些等待判决的少年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是忐忑不安,沉默不语,还是一脸悔恨?

让人意外,都不是。

第一集中,五个因一时冲动聚众斗殴引发恶性事件的00后,神情轻松地坐在车里,甚至哼起了小曲儿。

他们还不知道,等待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而此刻从不同地方赶赴过来的父母们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看下去才知道,这五个年轻气盛的00后,因朋友被灌酒引起了小冲突。

出于“义气”要给兄弟撑场面,居然直接带着西瓜刀冲到现场砍人。

在庭审现场,刘法官问其中一名男孩“为什么会带西瓜刀去现场”,男孩一句“猜的吧”,令大家错愕。

男孩们初中毕业后就出社会工作了,他们在青春期时没有继续接受教育,法律意识淡薄。

在他们的观念里,遭遇矛盾冲突时,第一反应就是用拳头说话

他们连冲突的源头都没弄清楚,甚至自己打了谁也不记得。

拉开眼罩,不敢相信自己认错了人。当公诉人讯问被告刘某怎么自首、为何晚了两天才自首时,他的说辞让现场人员哭笑不得……

自首之前还能这么冷静,当初又何必冲动行事?

最终,他们分别以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一年四个月、一年一个月。

“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怯懦的表现,是对生命和健康的不尊重。”审理这一案的刘法官感到十分惋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肯定就减少了很多冲突。”

陌生人之间因冲动起波澜,尚且令围观者痛惜,那么“枕边人”闹出的“惨案”,更让人遗憾。

湖南女孩小周,只因无法忍受婆家的贬低、丈夫的不作为而选择离婚,被丈夫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捅了20刀。

而随身携带两把水果刀去找妻子“求原谅”的邓某,也没想到,自己的行为最后会变成“故意杀人”。

在法庭上,面对公诉人的质询,邓某反复表示自己没有想要伤害妻子的动机。

反复说自己是个诚恳的人,但在法庭上没一句真话

他说:“我放下男人的尊严跪下求她(不要离婚)。”觉得妻子对自己不闻不问,让他特别委屈,情绪上头后就“很冲动”地用刀“抵住”了妻子。

为什么他执着于自己没有杀人的动机?

因为“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量刑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故意杀人”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是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但很快,监控视频、证人证词被轮番披露,狠打了邓某的脸。

嘴上说着“我只想吓一吓她”,实际上在犯罪之前连作案工具都检查好了

最终,邓某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为自己怒气上头的行为买了单。

近年来,因婚姻、感情问题引发“杀人伤人”的恶性事件并不鲜见,让很多人对婚姻多了一层恐慌。

据2020年中国婚姻调查报告中显示,2020年全国离婚登记373.3万对,其中,90后的离婚率高达56.7%,占据离婚理由最高比例的并非出轨,而是性格不合。

因性格不合选择结束婚姻,本是个人的选择和自由,但解决婚姻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诉诸暴力。

婚姻更不该是一把带血的枷锁。

从法官的视角看,伤害有离婚意愿的妻子的行为同样属于家暴,家暴不是家事、私事,而是切切实实的犯罪。

真正的爱,应是理智而克制的。以爱作掩饰的绑架和伤害,无法挽回爱人,还可能葬送自己的前程。


成年人的世界,责任最大

《是这样的,法官》采用接地气的叙述手法,同时不缺幽默、悬念和反转,镜头里满是人间百态,苦辣酸甜。

第二集中,18岁少年小吴将自己的父亲一纸告上法庭。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少年,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家庭问题呢?

原来,小吴在父母离婚后一直由母亲抚养。16年前父母协议离婚时,协议规定父亲须每月支付抚养费,但父亲的抚养费一直“缺斤少两”。

小吴是体育特长生,需要补课来应对高考。他希望父亲可以补齐这些年的缺漏和未来大学四年应付的抚养费。

因为父子关系的特殊性,法官没有用传统的庭审方式断案,而是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解决。

吴某一开口就表示,儿子要抚养费的要求不合理。

当法官问小吴父亲,当时协议的抚养费标准时,吴某的回答让法官都惊呆了。

一个月100元抚养费,能养孩子几天?

原来当初离婚时,小吴父亲没有工作,无法支付原定的每月1000元的抚养费。

有了工作和收入后,16年来一共给了四五万抚养费,分摊下来一个月260元。

吴某表示,自己现在每月工资也不到5000元,自己要借钱才能交抚养费,所以他觉得不合理,不愿意。

结果,原告律师指出他名下有一处住房。他马上说房子是按揭的。

又指出他还有一辆价值48万的越野车。他也说是按揭的。

此外,他还有一辆最低价值10万的摩托车……

所以,雷法官不接受他的“卖惨”,给了他灵魂一问。

那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卖了摩托车刚好凑齐抚养费!

嗯,法官也是这么想。

但吴某还是不情不愿,以“越野车还是有十几万没还”为由,讨价还价。

于是法官直接来了一句:“既然你欠了那么多债务,要那么多车干吗?”

一个月赚5000工资的人,还有十几万的按揭要还,“怎么活下来的?”

给了大棒后就要给颗糖,接下来法官打起了“情感牌”:

法官从亲情角度出发,劝诫小吴的父亲

还精准抓住父母内心最急切的核心问题——“你的孩子要高考了”,来促使吴某松口。

还好这个爸爸还是爱儿子的,表示愿意卖掉摩托车,所得的一半给自己还贷,一半用于儿子的教育,还将从每个月的工资里出2000元作为抚养费。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

当男人成为父亲时,社会对他这一身份的考验,就是看他是否能负起责任。

这位父亲的能力无法匹配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享乐优先于尽父亲的责任,这才是让父子对簿公堂的根源。

与这位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父亲。

李某因长期拖欠债务成了“老赖”,法院要对他的房产执行清查拍卖。

但几年过去了,被执行人李某一直不肯露面,电话也无人接听,房子敲门也无人应答。

法院执行员只好强行开锁进屋,却发现李某年迈的父亲卧病在床。

但实际上呢,早已被我们执法人员识破:老人是装病以拖延法院执行。

李某拖欠债务好几年,从来不露面解决债务问题,而是“让他父亲挡在前面”。

而老父亲也相当配合,在家不开门、不应答,甘愿当“老赖”儿子的挡箭牌。

李某在法庭上,态度十分蛮横。

在他看来,自己与申请执行人合伙开公司,公司亏钱后,法院判处他还钱给申请执行人“是不合理的”。

还破罐子破摔——

“我这样的人,是不是个老赖啊?”

“事实上我就是一个老赖了,事实上我就无情无义了。”

无赖甩锅——

只要解决父亲的安置问题(要安置费),他就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需要他负责任的时候,他选择逃避;需要达到自己目的的时候,他态度强硬。

这样的“老赖”背后,永远站着无原则坦护着他的父母。

2021年6月,因李某没有提交唯一住房补贴申请,他的父亲只能搬离,房子也通过法拍程序拍卖了。

难过“情关”的,何止世间痴男怨女。那些“爱子之人”,未尝不是为情所困?

但是以爱的名义包容子女的所有行为,这不是爱,而是害。

盲目袒护无法成就“巨人”,只会制造“巨婴”。

在法律之镜的对照下,“巨婴”们无法跨越责任的鸿沟,父母也无法构建免责的屏障。


情与法的“端水大师”

《是这样的,法官》全程采用隐藏拍摄,在征得镜头中所有出现的人的许可后,以非入侵的方式长时间记录庭审过程和法庭外的人情冷暖,比“庭审直播”更多了些沉浸式的体验。

没有严肃说教,没有法律条款的机械科普,没有人性撕扯的过度渲染,直接将我们身边的故事和真实的庭审现场展示出来,利益冲突、情理纠葛、笑泪交织……共同勾勒出人间最真实的悲欢离合。

在这里,法官们不再成为神秘而又高高在上的存在。

在刑事审判庭工作多年、雷厉风行的前任院长谭剑辉;

擅长民事问题、有十一年从业经验的超飒女法官雷金菊;

用最温柔的嗓音说着最果断的话、执行力极强的斯文男法官周颖健……

穿上法官袍的他们,在秉公办案、铁面无私时,也不缺人性化的考量。

比如,“男子多次出轨但离婚未成”一案。

因丈夫长期夜不归宿、多次出轨还被抓现行,妻子忍无可忍提出离婚。

然而,丈夫李某在庭审时言之凿凿“赚的钱都给妻子管……婚姻并未破裂”,言语间尽是自己在婚姻生活中遭受的委屈。

“直到现在,一直都是我做饭。因为怕油烟把她熏老了。”

“我的所有都是你的,我喜欢你啊!”

…………

一边是丈夫的“能言善辩”,一边是妻子的“无情戳穿”,令我们这些局外人看了都忍不住喷饭。

看出轨证据的视频,男人坐立不安,妻子质问

雷法官反问:“如果她在外面出了轨,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句话倒是问住了李某。

最终这对夫妻延缓了离婚的决定。

男方写了保证书,表示“如果再没有改变,愿意追加补偿和赔偿”。

而女方内心也愿意再给丈夫一次机会,“如果你能成长,我们就能在一起。”

负责此案的雷法官表示,这样的处理既是遵循双方意愿,也遵循“离婚登记冷静期”的规定。

但她也明确地告诉女方,如果认为男方没有改变,半年以后还可以再来(法院),同时提醒男方“只有结不成的婚,没有离不成的婚”。

在雷法官看来,婚姻形成有三个基础——经济基础、物质基础,还有最重要的情感基础。

“在情感基础尚存的情况下,判定离婚就是解构了这三个基础,对于社会稳定会形成一定的压力。”

“维持婚姻事关稳定大局,因为婚姻(稳定)本身,也是社会稳定的一个方面。”

每一个案件中,法官们都在情与法之间来回考量。

他们不单单是对照法律条款来惩治违法犯罪,更多的是权衡,如何让受害人得到公正和安抚,如何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时又不至于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写在最后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让你回到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重新选择,你想改变哪个人生瞬间?

但现实是,没有谁的人生可以重来。

每看完一期节目,我们会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与法律的距离,更会开始审视生活的多面性。

在自己遭遇困难、陷入两难时,是否能做到深思熟虑后解决问题,而不是引爆问题?

是否能在问题发生前感知并预警?

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扛住社会的“毒打”和命运的“挑战”?

《是这样的,法官》将我们从繁忙的工作、琐碎的生活和偶尔的迷茫中拉回到现实。

提醒我们,立足当下的世界,把握自己的每一步,不感情用事,也不漠视生命。

须知人生之路上,既有坦道,也有歧路;既有美景,也有陷阱。

没有清醒的头脑,走再快也可能走歪;没有谨慎的心态,路再平也可能摔倒;没有包容的心胸,路只会越走越窄。

 6 ) 《是这样的,法官》普法小课堂 小贴士整理

1.被告人:在刑事案件诉讼中,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称作“被告人”。 2.公诉人:指在刑事诉讼当中,代表人民检察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阐述公诉机关的指控意见,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司法人员。 3.被害人:是刑事诉讼当事人之一,指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4.《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案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不妨碍案件审理的,应当分开审理。 5.我国实行婚姻登记制,结婚、离婚登记具有公示效力,且涉及身份关系,一旦进行离婚登记,身份关系不得逆转。 6.未取得《长沙市城市养犬许可证》饲养犬只的,由公安机关暂扣其犬,并可处罚1000元以下的罚款。养犬人应在犬只被暂扣七日内携有效证件或补办有效证件,到公安机关领取犬只。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国家机关根据证人与本案的利害关系,并和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决定是否采纳。 8.简易程序:是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诉讼效益的诉讼程序。符合下列条件的基层法院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二)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 (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 9.刑事自诉案:是被害公民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非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其举证责任全由自诉人承担。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11.“对于当庭认罪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12.第三人:与案件处理有利害关系,参与诉讼的案外人。 13.人民陪审员:由法定程序产生,代表人民群众在人民法院参加合议庭审判活动的人员,是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审判权,对审判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体现。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私自撕毁法院公告的行为,属于妨碍司法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法可处罚拘留和罚款。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3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16.法律援助: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18.酒驾和醉驾的区别: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后驾驶;血液酒精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法以危险的驾驶罪定罪处罚。 19.未经法定手续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保存枪支、弹药,持枪人员和持枪单位须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领持枪证。 20.《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规定,以容貌损伤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善良的心是最高的法律!!!

 短评

第一个案件就让我们意识到这样的综艺有多难把握,错误的剪辑节奏、错误的音乐、错误的镜头语言,是要可怜犯罪的人吗?人文关怀做得不伦不类……

7分钟前
  • 朴实L
  • 还行

我果然不能当法官,我会被气死。

8分钟前
  • 熊能能脚不沾地
  • 还行

寓教于乐,真实的案例比电视剧更精彩,这样职能部门的纪录片可以多来一些,多一些对基层工作不易的了解,多一些对法律常识的科普

11分钟前
  • 飯团君。
  • 推荐

动物世界与人

15分钟前
  • EE
  • 力荐

看过一个考上体育学院的高三学生。父亲之前每个月只给一百元抚养费。要求父亲给大学里的生活费等。父亲说给不起。但是自己有房子,有几十万的越野车,还有十几万的摩托车。孩子一直情绪平静,也没有跟父亲说过一句重话。感慨万千。

17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我都被气到忍不住笑了。法官真有耐心,一遍遍的被形形色色的被告刷新我的三观。

18分钟前
  • Hayek
  • 力荐

“可能是因为看了《水浒传》所以比较讲江湖义气” 水浒传风评被害

20分钟前
  • 先吃了再说
  • 推荐

题材很好,拍摄也很好,但旁白请停止煽情吧,搞得反而有点假

23分钟前
  • Tina_小滚
  • 推荐

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中国没有真正的律政剧。

2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连砍20多刀只判4年,婚姻的代价。东北五子还车寄养狗,还语出惊人。一百元抚养费叹为观止。能说会道巧言善辩,承认出轨10年不改。

30分钟前
  • 石小美
  • 力荐

第4集:自信满满、从容应对的老手律师vs慌慌张张、丢兵弃甲的菜鸟律师。菜鸟律师在后采里说有些人太阴暗、这个社会太复杂,害,输了就要认,想赢要靠本事啊。

33分钟前
  • 推荐

真实的基层法院与影视剧里确实差异很大,打官司不再是我从小以为的又帅又酷的TVB,看起来更像是无奈的“老娘舅”,尤其民事。挺好的节目,就是更新太慢了。

34分钟前
  • 费尤
  • 推荐

3.5,是好看的。但还是觉得“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这一核心没有牢牢守住,有的时候表现得冰冷了点,从一词一句里感受到的。

36分钟前
  • 拥有一片大花园
  • 推荐

题材不错,剪辑有些粗糙。第一集第二个案子的庭审有点好笑哈哈。

40分钟前
  • 闲看
  • 推荐

真实法律节目越多越好

44分钟前
  • 我啥也不知道
  • 推荐

第一集暴力杀妻案,公诉人姐姐脸上闪耀着真正的法制的光辉。

48分钟前
  • 贫血战士
  • 还行

说什么从小吃苦长大、鸡鸭鱼都不敢杀,却可以先后用水果刀、菜刀砍想离婚的妻子头部和其他重要部位二十多刀,故意杀人罪判4年。ennnnn

51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最近吃饭时候看完了全集,《派出所的故事》、《守护解放西》、《城市真英雄》、《119请回答》这些系列以来,终于有聚焦法院的纪录片了,记录生活百态,真实理性,唯一不足就是旁白较多。希望这种关注民生、关注公检法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下一部该往检察院走起了吧

53分钟前
  • Rex
  • 推荐

旁白别故意煽情还能多一星,看法官每天啼笑皆非的审案子我不得不佩服一句:你们真有耐心。

56分钟前
  • CHENBALA
  • 推荐

我不能当法官,会被傻逼、无赖、骗子们给活活气死:给我闭嘴!别狡辩了,来啊,警卫,给(原)被告两耳光!

57分钟前
  • 瑾朵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