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色

记录片英国2021

主演:大卫·艾登堡

导演:Adam Geiger,Sally Thomson,Bridget Appleby,Nick Green

 剧照

生命之色 剧照 NO.1生命之色 剧照 NO.2生命之色 剧照 NO.3生命之色 剧照 NO.4生命之色 剧照 NO.5生命之色 剧照 NO.6生命之色 剧照 NO.13生命之色 剧照 NO.14生命之色 剧照 NO.15生命之色 剧照 NO.16生命之色 剧照 NO.17生命之色 剧照 NO.18生命之色 剧照 NO.19生命之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2-23 20:34

详细剧情

  这部令人惊叹的三集剧集于今年的地球日首播,大卫·艾登堡遍访全球,从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到冰雪覆盖的苏格兰高地,向人们展示了动物使用颜色时所采用的非同寻常且前所未有的方式。借助专为本剧集设计的革命性摄像技术,观众将体验到人眼不可见的颜色在动物互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蝴蝶翅膀上看似神奇的紫外线信号,到孟加拉虎条纹背后令人惊讶却又至关重要的用途,一个隐藏的色彩世界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长篇影评

 1 ) 无题

上次看这类纪录片还是大一那会,有种好奇心。这次是看各种消息,导致情绪不好,换换口味。很多想不到的风景,加上这个大屏和清晰度,感觉很好。 看到一只脸能随着成长变色的猴子,屁股的色彩还很绚丽。尾部长着两根天线一样的东西的鸟,羽毛还能膨胀起来,像穿了一套戏服,在树枝上跳舞。还有变色,打架的青蛙。动物身上形成的色彩是因为吃的东西导致的色素的积淀,蜗牛多吃不同形成不一样的绚丽的壳。不同动物的眼睛能看到的色域不同所以看到的世界颜色是不同的,斑羚看到老虎的橙色皮毛,显现出的是绿色,所以不易分辨。蜘蛛还会跟着花的颜色来变色。有的鸟会吧自己的孩子放在别的种类的鸟的窝里,因为嘴上图案的模仿,骗人家来喂养。 这些的核心就是捕食,繁殖,生死。残酷的画面就是被缓慢的吃,那种绝望的过程 危险的事物,固然美丽。 最近读海,自然与救渡的可能。

看自然万物,也是一团糟。可能有某种乐观的东西,只是我不愿意相信。

 2 ) 生物生存工具

大卫·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全名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1926/5/8-)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1985年被授封爵士;2005年获颁皇室功绩勋章;2022年4月21日,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地球卫士奖终身成就奖。《生命之色》(Life in Colour)即他94岁解说的4集纪录片,记录了动物使用色彩的非凡方式,于2021年2月28日在英国播出。与人不同,其他的所有生物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繁衍后代,让自己的基因传承下去。色彩对人或是美或丑的载体,但对其他生物,就是生存工具,提供求偶、警告、迷惑及隐蔽诸功能。对动物而言,比较常见的是红色具有危险警示作用,这与人类认识一致,表明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受到进化因素的深刻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冰雪消融,以白色为保护色的雪地动物正面临巨大的死亡威胁,比如更易被猛禽发现,好些雪地生物可能因此灭绝!

 3 ) 从自然繁衍角度 打破“爱情矩阵”意识

从自然繁衍的角度 来看人间所谓的爱情 哈哈哈 真的 你还会有啥烦恼呢 动物的习性 繁衍竞争的本能 动物性和朝着文明进化的意识人性 都在舞台上演着 人类还没到进化的终点呢 你我只是都在路上

有些动物生命很短暂很短暂 比如蜉蝣出生交配就结束了 硬要把繁衍交配扯上爱情就太搞笑了……有些动物呢 出生就暴露在被猎杀的危机中,它要在不确定的危机中,最大化地展示自己,从而有机会得到被雌性看上 快速地交配 从而让基因得到繁衍遗传下去 如果在它短暂的一生 能交配2个雌性那都是了不起的事情

这让我想到《美国陷阱》里的一个片段描述,有个黑人,让n个女人怀孕,貌似10+?他觉得非常自豪,他让那么多女人怀孕了,而且不用付抚养费,他可以安安心心在监狱里。作者写这段,他文笔中也传递着冲击观点的震惊。从繁衍的动物本能,他也确实是“赢家”了。他的这种状态用“原生家庭”分析可以把分析进行得没完没了,但是从动物本能就又能理解了……

那么这儿,人可贵的闪光就出来了,确实有基因携带的自然动物本能,但是人又可以超越整合,自我管理,向文明进化,活出“大德”

但没有觉知力,自我约束时,人又会把动物性进行模糊,冠以“啊,这是爱情”的爱情借口遮羞布。

 4 ) 凡是存在,必有因由

我一直觉得,地球是一座牢笼。

生命的形体就是枷锁,借由这些枷锁,困住灵魂。

之所以,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结论,概因为,自然法则过于残酷无情。

在资源总量的大前提下,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就是至高无上的铁律。

所有物种的行为,都是基于这一法则之下。

哪怕是模样,都是符合这一残酷的丛林法则。

从质量上看,这部纪录片的优胜之处并不在色彩、构图,而是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1、利用毛发颜色求偶

这部纪录片中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点。仅举几例。

雄孔雀有极为漂亮的长尾羽,全身呈粉色的火烈鸟,这些鸟类借助鲜艳的羽毛来求偶。

雄性蜂鸟头部有颜色鲜亮的紫色羽毛,这种羽毛需要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到,雄鸟在遇到心仪的雌鸟时,会飞到她面前,以一种只有雌鸟才能看到的角度展示自己的羽毛。

同样的,雄性天堂鸟在跳求偶舞蹈时,也只在他看上的雌鸟面前展示鲜翠的腹羽。只有在恰到好处的角度才能看到。从侧面或旁边看,根本看不出来鲜亮的腹羽。

鸟类借助鲜亮的羽毛来求偶,因为,毛发旺盛、羽毛鲜亮代表身体健康,说明繁衍能力强。

但是,越是体型小的鸟类,在展示自己羽毛的时候,就越有心机。蜂鸟、天堂鸟,都巧妙地掌握了展示技巧。体型小的鸟类都是:定点精准炫耀既能向雌鸟传递身强体壮的信号,又能避免过于招摇引来捕食者

2、利用毛发颜色开展生存竞赛

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虎、斑马。

解释了老虎为什么是黄黑条纹,斑马为什么是黑白条纹。

以印度虎为例,印度虎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羚羊。但羚羊是红绿色盲,如果是绿色毛发的捕食者,羚羊就很难识别出来。但哺乳动物无法长出绿色的毛发,与绿色靠近的色彩是黄色。一身黄黑条纹的老虎藏在草丛中,羚羊很难看出来。这里有一个竞争策略,就是老虎的黄色条纹会被猴子等其他动物识别出来,从生存竞争来看,老虎的主要食物是羚羊。所以,哪怕黄黑条纹存在其他劣势,但由于能够满足生存竞争所需,也就确保了老虎的生存。老虎的捕猎成功率只有10%,如果不是黄黑条纹,那么,成功率不可能有10%这么多。

与老虎相对的是斑马。斑马的黑白条纹有助于跑路。在一群斑马受惊跑起来的时候,黑白条纹会让斑马很好地融入到斑马群中,让捕猎者找下嘴或下爪的落点难度变高了。同时,黑白条纹也有助于降低苍蝇的附着。

一些色彩斑斓的雄性蜥蜴种群中,弱小的雄性为了在其他雄性蜥蜴地盘上生存,会在一定时间内长成雌性的模样,来争取生存资源。

3、隐性色彩的识别机制

一般而言,动物的毛发色彩有一定共性。比如,斑马种群中的所有斑马都会长成黑白条纹。

但除了这种显化的色彩表达机制,还有隐性的表达机制。

比如,鱼类。水中的鱼类,尤其是热点鱼,虽然也会有色彩斑斓的外表。但鱼类还有一种隐性色彩表达机制,只有在能看到红外线、紫外线的动物眼中才被看见。

片中特别讲到了一个物种:雀尾螳螂虾。雀尾螳螂虾是拳击高手,有着水中生物难得一见的斑斓体彩。但雄虾的虾尾的亮色只有雌性能看出来,雌性能识别雄性虾尾特有的线偏振光,能看出来雄性尾巴和鳍边的光,以此判断雄性的身体素质。这也是一种精准炫耀。既能确保雌性看出来自己的实力,还能同时确保不被捕食者发现自己。

与雀尾螳螂虾类似的是,蝴蝶。许多雌性蝴蝶能够识别出雄性蝴蝶背部的光斑,借此判断雄性蝴蝶的繁衍能力,光斑越大、身体越好。

在生存竞争中,动物们武装到了指甲上,哪怕是毛色,都是一种武器。

 5 ) BBC新的拍攝技術-細看多彩自然

BBC前兩週剛剛上映的Attenborough’s life in colour 共三集,看完A perfect planet感覺老爺子好像說再見傷心了很久! 這麼快又有史詩級自然科學紀錄片,簡直不能更幸福!BBC介紹說使用新的拍攝器材和技術,捕捉更真實的顏色,全程只要「用心感受」顏色盛宴的衝擊,即是天堂!

1. Seeing in colour

2. Hiding in colour

3. Chasing colour

官方海报

 6 ) record

第一集:

/走姿高傲的火烈鸟,在生存条件恶劣的盐碱湖长大,刚出生是羽毛是白的,但因长期食用盐碱藻类与虾类,两种生物都含有类胡萝卜素的红色色素,羽衣逐渐变色,当雌火烈鸟生育后,因消耗大量体力以及食物进补不及时,羽翼重新褪回白色。

/草莓箭毒蛙,色彩越艳越毒,谁吃了它,会呼吸衰竭,抽筋和死亡。

/蝴蝶PK姿态也优雅,大家皆爱惜自己的美翅,以展翅翩翩飞舞互争地盘 。

第二集:

/鹿眼只能辨两色(相当于红绿色盲),因此孟加拉虎身体的橙色,在鹿眼里是绿色的,当老虎隐身于绿植之中,鹿难以识别;孟加拉虎为何不直接长成绿色的,因为哺乳动物就是长不出绿色来;

/斑马纹路,无论对捕猎的还是对苍蝇都会造成动态晕眩,当斑马被追击快速逃命时,靠动态晕眩造成追击者的几秒延误,常可救命,而对草原上成群带着有毒病菌的苍蝇来说,斑马纹造成视觉误差,使其无法准确估计着陆点,因此草原上其他色彩柔和的动物身上的苍蝇常是斑马的四倍;

/人类可识别三色,鸟类蜜蜂可识别紫外线;花瓣用紫外线标记了花蜜所在,蟹蛛发出蜜蜂难以抵抗的紫外线亮色,直接诱捕蜜蜂。

/一些动物毛色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变得和季节环境相似,躲避被捕猎;另一方面,蟹蛛也会将身体随着花瓣色而变,一边伏击蜜蜂;

/古巴蜗牛的壳色彩耀眼图案斑斓,他们的色彩来自于他们所吃的苔藓和地衣中的矿物质,因为每只蜗牛所食用的植物组合各有差异,造成了其壳的色彩图案也各不同;这样的不同,还会使想吃他们的鸟疑惑食用是否有害,因此蜗牛可在疑惑中不慌不忙跑路;

 短评

酷炫!

5分钟前
  • Salzig
  • 推荐

有些画面好像在其他系列里也出现过?第三集最好,一直对自然纪录片背后的团队十分好奇,好想也有个团队能收留我打杂!

7分钟前
  • 剪刀手索索非非
  • 力荐

老人家可以安享晚年,卻繼續上山下海,令人敬佩。題材而言,又再為生態類型紀錄片譜下新章,「藝術」效果更是前所未有的角度去出發。三集之中其實頭兩集才是主戲,壓軸一集是「製作特輯」。

12分钟前
  • 過客
  • 力荐

系统的讲解了生物界的颜色之于动物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最后一集侧重科普,整体适合青少年普及自然常识看。佩服老爵爷的体力,这么大年纪还能四处探险。

15分钟前
  • 甦醒 Nostalgia
  • 推荐

山峭mandrill是最大的猴子。

16分钟前
  • 昊子
  • 力荐

除了政治原因外,自然领域BBC还是很牛逼的存在!腾讯的博思星球加油!

19分钟前
  • xiangkaiad
  • 力荐

ho1608ing

24分钟前
  • reneryu
  • 力荐

4.22网飞+老爵爷

27分钟前
  • mills
  • 力荐

亿万年来为了生存需要进化演变出了无数种绚丽多样的色彩搭配 都极具美感和生命力 叉线海明蜗牛那段尤其神奇 就像看了一场以树枝为T台的时装秀 自然不愧为最伟大的设计师和艺术家

30分钟前
  • 水包酱
  • 推荐

David 老爷子关注自然中的色彩的一部动物纪录片,学到了很多 fun fact 比如变色的火烈鸟,老虎为什么是橘色皮毛,斑马为什么会进化出这么醒目的纹等等,主题不像有名的那几部那么大,但是有重点蛮有趣的。

31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BBC前兩週剛剛上映的Attenborough’s life in colour 共三集,看完A perfect planet感覺老爺子好像說再見傷心了很久! 這麼快又有史詩級自然科學紀錄片,簡直不能更幸福!BBC介紹使用了新的拍攝器材和技術,捕捉更真實的顏色,全程只要「用心感受」顏色盛宴的衝擊,即是天堂!

32分钟前
  • 兔子
  • 力荐

BBC总能把老掉牙的内容拍出花儿

36分钟前
  • 满地
  • 推荐

纪录片本身很好,但看的是腾讯播出的四集版本,剪辑有重叠,会影响观感。

37分钟前
  • 狗焕爱德善
  • 力荐

Netflix强行给凑了三集。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4k画面太感人了

45分钟前
  • ≌菩提风花
  • 力荐

一口气把后面两集都撸了,真爽!首次发现,招潮蟹是用偏极光看天上的鸟…鲜艳的色彩,帧帧是壁纸;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50分钟前
  • 神哥
  • 力荐

天哪!what a colorful world!都去给我看!按头看!第一集里小蜂鸟的求偶片段太梦幻太好看啦!把那个什么网络热门生物九头鸟视频按在地上摩擦!!!还有以前没见过的极乐鸟跳舞观众视角!美呆惊呆!ps,一定要看4K!看完觉得我就是个大瞎子!

54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力荐

愛丁堡爺爺如此高齡了還在探索自然,讓人肅然起敬。人類多向大自然學習喲~

58分钟前
  • 力荐

2022.6.14

1小时前
  • Sabrina
  • 还行

江山如画,美不胜收

1小时前
  • 张兮兮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